『壹』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怎么写
摘要: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在高中生物课中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作了初步的探讨。下面就在教师观念的改变、课堂教学、专题研究性学习课的开展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生物课 研究性学习 初探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物》新教材中,明确地将“研究性学习”作为普通高中的必修内容和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课程概念成了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基础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时间虽然是有限的,但教学方式的变革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也会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为此,笔者在高中生物课中就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作了初步的探索。
1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搞好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前提
有人以为研究性学习只能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开展,或只是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的专利。事实上,每一门学科中,甚至每一节课,均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可能,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理应在研究性学习上做足文章。有关人士也指出,设立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是一种过渡,研究性学习应在每一节课中都有体现。当然我们在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上可以进行一些较大的课题研究,而在平常课堂上可进行较小课题的研究,或大课题中一个小环节的研究,但必须是由这门具体学科或其中的具体内容引起的“研究课题”,其“研究量”可小到几分钟甚至几句话,但必须是经过学生讨论、分析、综合、总结的,或是独立完成,或是合作完成,或是运用课本知识分析社会现象,或是为生活现象寻找理论依据等等。其课题的产生可由教师根据案例或在特定背景下提出,更可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在此“研究”中仍是配角,对主角——学生进行组织、引导、启发。如笔者在复习“植物的组织培养”时,提出为什么“能保持亲本的性状”。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并让学生把“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过程进行比较,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探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就会比老师直接讲授的效果要好得多,而且也会使学生学得灵活、学得有兴趣。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科学家的经典探索实验设计成为学生课堂上能够完成的研究型课题,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探索思路,领悟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让这些知识成为学生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到温特实验前,笔者首先提问:“达尔文所做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可靠吗?”学生回答:“不可靠,只是推测。”笔者接着提问:“这种推测应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呢?”有的学生提出可以用仪器来测,有的学生提出可以用化学显色反应的方法,这时提醒学生要注意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方法可操作吗?如果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是否有什么材料可以收集它呢?这样,很自然就引入到了温特实验,然后提问学生:“在温特实验中,琼脂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知道琼脂是否吸附了尖端产生的物质?”在达尔文实验的基础上,学生经过讨论,认为应该设计一个对照实验:即分别把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小块和未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并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教师通过把温特实验转变为学生的研究性实验,使学生很好地领会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并且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2.教师应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领路人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进而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在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已不可以按已有的教学模式包办代替学生的自主学习。设置研究性学习,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
2.1转变学生的习惯性思维模式
在研究性学习开始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均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与教师一样能通过互联网,各种媒体,生产生活实践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建立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由于研究性学习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新的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这与人们心目中的固有思维是不同的,也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不能等同于课外活动,所以,转变师生固有的教和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师变教学为研究。
2.2把握课题研究的方向
笔者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时不要受到你所授学科的影响,因为研究性学习的本身就已打破了学科的界限。
选题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1)从学科学习的疑难中找课题,如“植物向光性的实验研究”; 比较加酶洗衣粉不同使用方法的效果。(2)从学生身边找课题,结合学校的拒吸第一支烟,调查周围人群中吸烟者所占比例及肺癌患者中吸烟者的比例,总结当前禁烟的有效方法并推广;校园植物调查;中学生的近视调查。(3)从生活实践中找课题,如室内设计之颜色搭配。
『贰』 跪求研究性学习课题范文!!!
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研究(研究报告一、
课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人类步入了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社会。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这股强有力的信息技术之风,对传统教育也起着革命性的变革:过去是教师+教材+学生,现在是教师+教材+信息技术+学生;过去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课堂教学死板、僵化、满堂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气氛沉闷,效率底下;现在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积极提倡创新教育,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特别是新课标的提出,要打破旧的学习模式,建立新型学习方式,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树立教师学生双主体的教育思想。而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与学的策略与手段,它反对被动地接受、继承、记忆知识,主张学生主动地理解、应用、探索、创新知识,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那么如何有效地把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们有必要开展相应的研究。
我校是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有着开展课题研究的物质基础,近几年来,先后投入1200万元用于硬件和软环境的建设,电教设施堪称省内领先,全国一流,400台方正品牌电脑,100套多媒体演示系统,价值百万的专业级演播系统,千兆以太网百兆交换到桌面。同时我们还具备扎实的科研能力,在“九五”期间,“利用校园电视台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获江苏省电教馆“九五”优秀电教课题成果奖。“学习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获常州市“九五”课题成果一等奖,并已被推荐参评江苏省优秀课题成果奖。我们还有着较为广泛的学生基础,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连续3次在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中获一等奖,获奖人数及名次均列前茅。基于以上优势,我们选择“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作为研究课题。
二、
三、
研究目标
1、形成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模式。
2、促使学生全面提高信息素养,学会主动学习,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
3、培养锻炼一批素质过硬、具有科研能力,能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优秀师资队伍。
四、研究的措施
(一)作好研究准备
1、学生层面:课堂教学改革+课外活动辅助
开展本课题研究,我们始终立足于把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放在前列,因为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与保障。我们首先以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在充分保证师资力量的情况下,我们首先优选教材,因为好的教材不仅充分体现了大纲的精神,更考虑到学生的学;第二,我们加强学生的基础实践操作,特别是汉字输入、文字编排、电脑绘画、演示文稿制作、上网浏览搜索下载信息、电子邮件收发、留言板论坛的应用等。第三,我们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充分渗透学科内容、思想,比如学习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我们要求学生设计学科封面为内容,要学生充分考虑到学科特点以及美术效果、合理性;第四,注重软硬件的相互应用,同时渗透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是以硬件和软件为载体的,在利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和故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故障和分析故障、解决故障的能力。如《电脑的研究》基于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根据平时实践应用的体会,研究分析总结常见问题。第五,课外拓展延伸,分两方面:一、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特长;二、开放网络教室。开展本课题研究以来我们坚持开放网络教师,给学生提供课后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场所与环境。目前我校学生非常自觉而且主动课余来上网搜集信息查找资料,我们刚刚毕业的学生就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撰写了一本《毕业小论文集》,题材来源于INTERNET网络,通过电脑输入,word编排,最后打印装订全过程都是学生亲手实践出来的。
2、师资层面:自学+辅导
学者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研究的方向,从理论上指导我们的研究工作;而校内的精英人物或团队可以更贴近我们的教学,我们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
为此,我们在首先加强了相关教育理论的学习:支撑信息技术教育的建构主义理论,现代教育理论包括主体教育论、多元智能和研究性学习理论等。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教学设计方法培训、“INTEL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的培训。
每学期坚持邀请至少两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座,从理论上帮助我们提高理论素养,规范我们的研究行为。同时我们还积极利用校内的精英资源,如在电教课题研究方面,陆一平校长一直是我们的领路人和开拓者,他本身具备扎实的课题研究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是全国科研型教师,还有严晓东校长、韩玉宇主任、何江燕主任等校内专家都是我们学习的资源,每一次研究活动,我们都邀请他们参加我们的的活动,对我们的研究过程给予指导和帮助,这一点也是我们觉得做的比较成功的方面之一。
我们学校为教师创设了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而且从制度层面上做出了公开课必须利用信息技术的规定,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课件制作、网站制作评比活动,评比结果直接与教师“五自”考核挂钩,这些内外在因素促使教师非常自觉地学习信息技术;同时我们一系列的培训活动,比如:课件制作培训、网站制作培训、省教育技术考核培训等, 大大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3、研究者层面:改进研究活动方式,推进人的动态发展。
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本身就是各个方面的骨干教师,同时也是多个课题争抢的对象,同时还有繁重的本职工作。如何协调课题之间的关系,在保证课题研究质量的同时,尽量减轻课题组教师的工作量,就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从两个方面解决这一矛盾:
整合课题研究活动,在教科室的协调下,对于不同课题的活动进行整合,对于同一个研究活动,不同课题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这样即降低了活动的频繁程度,还可以借鉴其它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开拓自己的思路。
我们原来的主要研究活动方式,就是开研究课,之后评课,对照研究目标进行分析,研究活动就告一段落,这样出现的问题就是研究不能深入,缺乏系统性,对于研究课的问题不能再次研究。针对这一矛盾,从2005年开始,我们改进了开展研究活动的方式,提出了“基于教师行为跟进的校本研修模式”。 每学期每个学科组或课题组提出一个研究的目标,确定上研究课的教师,确定课题,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分三步开展研究活动:第一步,教师备课,拿出第一教案,课题组教师围绕研究目标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第二步,上课教师拿出第二教案,同时第一次上课,课题组教师再次围绕研究目标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修改意见;第三步,上课教师拿出第二课堂,课题组教师再次进行讨论、分析;整个循环用2~3周的时间,促进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进行深入有序的研究和思考。
(二)开展实践研究
课题的开始阶段,我们从语文、科学和史地生及物理等学科尝试开展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工作。这些学科相对而言易于操作,适合研究性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内容较多一些,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对本模式有了以下几方面的共识,并将以下共识推广到其他学科:
1、研究性学习目标的确立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主要是体验性目标 ,它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
(1)通过开展对“真实问题”的学习 ,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主要是围绕解决问题而展开的。要求学生从书本中 ,从社会实际生活中发现和提出许多实实在在而又复杂纷繁的各类现实问题 ,如地理学科中各种资源短缺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 ,科学学科中恐龙到底是什么原因而灭绝,我们每个人的指纹是否真的都不相同,以及基因问题、人类营养素问题等,语文学科中的麋鹿为什么失而复得,作家为什么能成为作家等,物理学科中的力学问题,物体的沉浮条件等,借助信息技术通过主动探究去解决问题。这样 ,既打破了传统的“千人一面”的固有模式 ,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大胆质疑的思维品质。
(2)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创造兴趣。传统的教学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在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 ,为了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网络、电子阅览室、光盘资料等多种途径主动获取课本以及课外的知识,而且不受时空的限制,在教室内可以体验天马行空遨游世界的感觉,这样 ,更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 ,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 ,由学生自行设计的研究目标与课题 ,形成一个指向不同的个体目标群 ,使每个学生都有发现和体验、创造的自由空间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比如,在学《恐龙时代》一课,我们学生远离恐龙的生活时代几千万年,但他们对恐龙了解的知识是广泛的,兴趣盎然,主要得益于资料来源网络有数百个恐龙网站、电影有《侏罗纪公园》等,还有恐龙模型,以及学生参观了常州恐龙园后带回的摄制录像,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体验、探究发展的空间。
(3)培养科学精神 ,增强社会责任感。研究性学习是本着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开展学习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客观公正,以事实为依据开展研究性学习。如地理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都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开展研究性学习 ,有利于学生了解和体验地理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电视采访、录像、数码相机等社会调查、网上查阅资料等 ,再通过excel统计分析,形成数据统计图,从强烈的数据对比中、鲜活的现实生活中激活了原有的知识储蓄 ,在不断的发现中发掘了创造的潜能,在试图解决这些真实问题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4)提高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现代社会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和学习伙伴交流、可以和老师交流、可以和专业人士交流,这样增强了对社会的了解与关注。在学习活动中 ,学生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同时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 ,学会分享与交流研究成果 ,加强人际之间的合作。
(5)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研究性学习密切了师生关系 ,对我们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这里,教师的职能从传授知识向激励思考转移。教师的着眼点在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上。教师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 ,教师成为学生自主活动的“领路人” ;②有效地推动活动的进展 ,教师成为学生实践探索的“指路人”;③善于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教师成为学生集体研讨的“组织者”。
2、研究性学习内容与方法的选择
(1)内容。我们选择部分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它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学生感兴趣的、易于学生操作的,令学生产生困惑的,有一定价值取向的。一是从教材中确定研究专题。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的研究性学习渗透 ,在每节课后设计列举一些研究课题 ,还可以结合学生生活、社会生活 ,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二是从教材中引申并合学生实际 ,提出问题 ,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淹城遗址的开发、中国乒乓在世锦赛上的走向、我们的饮食文化、生活中的物理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策略。①由于研究性学习过程依赖于学生主体的信息加工 ,因而课题选择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且考虑到不同层次的需要;②课题设计以增进学生的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避免把学生引向单一性的思维;③研究性学习不仅在于获得问题解决的结果,更注重学生创造性与主体人格的培养,并以此作为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重要目标;④教师要重视三个环节的评价与指导:选题的评价与指导、中期检查与指导、结题时的评价。
(3)方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一般有:①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 ,分析、比较得出结论。②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考察 ,运用有关的理论 ,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③实验法。借助有关的实验、分析有关数据,寻找答案。
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可以是:发现并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并修正方案———汇总成果———交流评价。
①发现并提出问题。最初可以由老师提出可行性研究专题,让学生自由选择,逐步发展到学生自己主动发现、提出问题 ,确定研究专题。在这一阶段信息技术主要对研究专题进行价值评判分析,如《麋鹿》一课,我们可预先网上搜索一下有无关于麋鹿的资源信息,如果没有的话,毕竟麋鹿远离我们生活,很少见,就不能确定为研究专题。
②设计方案。问题提出后,要认真分析产生该问题的背景,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然后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信息技术提供方案设的平台,可以用word工具编辑而成,并且把不同的方案发布在网上,供不同小组交流、比较,从中选择最佳方案。计
③实施方案,汇总成果。学生依据课题要求,收集有关文章、数据、图片等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和有关的实验等。当然实施过程中我们也要不断的微调方案,以使方案更趋完善;最后要将研究成果表现出来。收集资料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不仅可以利用网上现成的,而且可以通过网络交互功能调查采访专业人士获取更多信息;整理归类、实验可借助现有的office办公软件、几何画板、以及各种仿真实验室来进行操作。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图画形式、小论文形式、电子板报形式、也可以制作成演示文稿或网站形式等。
④成果交流,总结评价。成果交流可以采取班级汇报、辩论赛或者网络共享等多种方式。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评价时侧重“四重” :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评价结果的表示可以是定量的 (分数、等第等 ) ,还可以是定性的 (如评语 ) ,也可以是定量与定性的结合 ,以定性评价为主。评价时可借鉴多元智能理论,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关注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别收获 ,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问题探讨
1、“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的课题研究,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提出了挑战。在具体操作中,虽然我们从二年级开始就将计算机教学作为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来开发,力求使所有学生都能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但实际上学生在技术上的差异较大,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一些学生由于受技术的影响而难以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使学生具备较高的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是我们今后一个阶段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2、“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的课题研究,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它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还要求教师抽出更多的时间去浏览、去设计、去制作,在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这也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挑战。因此,如何解决教学需求提高与教学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也成为本课题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3、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师生、生生的情感交流薄弱,有待进一步研究。需要研究的主题或知识点的呈现方式还值得商榷。 你自己在改改就OK了!!
『叁』 请给一篇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的范文
写作思路:立意要正确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正文:
从居民出行角度分析太原市19路公交车站点设置的合理性
研究背景和好处
一、背景和好处: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油价的上涨,一种绿色、低碳、健康的出行方式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选取——即乘坐公交,公交车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主角,同时也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一扇窗口。
为了使公交更好地为市民出行服务,公交站点的设置和选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条公交线路上的公交站点的布局不仅仅影响着这条公交线路的优劣,而且与公交企业和出行者的利益密切相关。
一条好的公交线路和公交站点位置和数目的确定,不仅仅影响着公交车辆在路段上的运行速度和停靠次数,而且决定着出行者的效率。
太原市作为一个省会城市,一向高度重视公交事业的改善和发展,2009年5月13日,太原市规划局出台了《太原市公共交通规划》,面向全体市民进行公示;2010年5月,太原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实施意见》。
对全市公共交通未来10年的发展做了前瞻性的整体规划和展望,但是这些都是宏观的总体的设计和管理,我们试图透过对公交系统中某一路车的站点设置的合理性进行微观研究,一窥全豹。
19路公交车作为太原公交线路中的一员,开通较早、线路较长、站点较多,沿途经过多个城市功能区,所以,研究19路公交车站点位置分布,探讨站点位置附近居民出行时间,并对站点位置设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就成为我们小组选取的研究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外对于公共交通方面的研究更多的是集中在公共交通换乘线路的设计研究、公共交通专用道路的研究或者是智能公共交通管理方面。至于公共交通评价方面,主要是针对公共交通的整体评价,如汪江洪的《公共换乘系统及其评价》。
主要是从方便性、快捷性、准时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指标进行评价。而那里的经济性评价又主要是从交通费率来思考的。目前对于公交站点的选址问题,国内外还没有较为系统、详细的研究。
个性是针对某一路车的站点设计的案例研究更为缺乏,为此,我们透过对19路车站点设计对行人出行的利弊的案例研究,总结在公交线路上设置公交站点的合理性,填补公共交通研究方面的细节的研究,使公共交通方面的研究更加系统。
现阶段公交站点设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道路交通影响上面,而忽略了公交站点设置和居民出行之间的关系。部分城市公交站点的位置原理居民区,居民出行受到极大影响。因此,我们的研究选取了居民出行这个角度,探讨居民出行对公交站点设置的影响。
『肆』 研究性学习报告格式
1、题目
2、班级、姓名(如果是课题组,那么按照贡献大小排列,先大后小,一般不要超过5个)
3、内容摘要
4、关键词
5、开题报告中的前面几部分内容:问题的缘起、选题理由、研究内容、目的、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综述
6、正文:
(1)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研究假设
(3)研究步骤、过程如何
(4)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7、结论
8、参考文献
(4)研究性学习范本扩展阅读:
研究报告和论文是:
1、研究者思想发展的真实记录。
2、课题研究水平和价值高低的标志。
3、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推广的重要形式。(跨越时空)
4、深化原有研究成果、提高了自己研究水平、发展自己的研究能力的又一次重要实践活动。
研究报告:是从事一种重要活动或决策之前,对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评估项目可行性、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对策等,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
『伍』 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范本
直接搜索会找到相关可以参考的内容。祝你成功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
生本教育,作为学科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与归宿,是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但是,生本教育在学科教育教学过程的体现缺失较多,或者实现的方式不到位,导致形式化的生本教育。
1、生本教育的理论指导缺失。在很多学校的生本教育实践过程中缺乏学校或者专家型领导、教师对实践者的理论指导和学习教研活动。实践者也缺乏对实践生本教育模式理论的学习与研究,这些现象让裎者有跟随性之嫌疑。
2、生本教育立足学科性不强,具有“抄袭”性质。在参与几次具有生本教育形式的课堂教学探讨中发现,一部分教师虽然承担的课堂教学模式是“生本教育的观摩课”,但是存在的问题是:生本教育怎样根据学科特点、课型开展示威做深入思考,生本教育开展方式与学科之间的比较没有思考,抛开学科性质差异较多。问其原因,回答的大部分都是:我看见别人都是这样做的,我也这么做。
3、生本教育的形式化过于严重。如果立足生本教育之本质目标,真正考究其课堂实效性,可能就会发现其形式的背后缺失“生学习之实效性”。
4、缺乏对生之学情的具体分析,教学全程对学生无“数”。其表现为:教学目标预设缺失“目标的具体性”;教学行为失去“可控制性”;教学试题或例题的设置缺乏“适合生之本的层次性”;教学效果盲目性或者说教师心中“无知性”;教学检测的盲目性等。
诊断性教学是教育现实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学校资源配备均衡的失调,厌学的学生大量的出现,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而目前的大班情况限制了经验型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的发挥,教师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学习策略以及心理发展的不同程度对教学做出诊断,以便“对症下药”,据此进行教育设计。诊断性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学习风格、能力倾向及对本学科的态度;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的态度、身体善及家庭教育情况等。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1、确定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明确学生发展的起点水平,为教学活动提供设计依据。
2、识别学生的发展差异,适当安置学生。
3、诊断个别学生在发展上的特殊的障碍,以作为采取补救措施的依据。
4、诊断教师教学中存在的与学生不相适应的教学和管理策略。
诊断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了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善,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认识至此,笔者以为实施诊断性教学实际上就是实现生本教育融数学科教学实践的一种重要方式。下面就初中数学学科教学实际问题,提出一些立足于学生分析与诊断教学的实践建议。
一、以生本教育理念为基础,充分认识学科性生本教育的意义。
生本教育理论要求学生要善于研究学习、探究学习。这些学习方法充分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即:规律上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实践生本教育必须树立生本教育的“五观”,即伦理观:高度民主尊重学生;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是动力之源泉;课程观:小立课程,大作功夫;评价观: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个体,评价的结果是学生可以自己反思、可以自己研究的,评价的功能不是控制,而是激励学生更多的创造。方法论: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以学定教,不教而教。
二、实践生本教育必须进行学情的诊断——实现生本教育的针对性。要实现有针对性教学,教师必须对学生做到“三个数”。
第一、须做到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掌握情况有“数”。
第二、应该对学生的能力程度有“数”。
第三、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素养的养成教育,是实现生本教育的最起码要求。
三、注重“生本教育开展形式”的课堂实效性。
总之,实施生本教育模式,应立足学生之本,将学生“数”在心中,对学生“如数家珍”,教师心中有数,学生才能学生好数。实现真正情境下具有实践意义的生本教育。
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
1、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的调查
2、气象学中的数学应用问题
3、如何开发解题智慧
4、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
5、购房贷款决策问题
6、有关房子粉刷的预算
7、日常生活中的悖论问题
8、关于数学知识在物理上的应用探索
9、投资人寿保险和投资银行的分析比较
10、黄金数的广泛应用
11、编程中的优化算法问题
12、余弦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证券投资中的数学
14、环境规划与数学
15、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
16、数学的发展历史
17、以“养老金”问题谈起
18、中国体育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19、“开放型题”及其思维对策
20、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方法
21、高中数学的学习活动——解题分析 A)从尝试到严谨、B)从一个到一类
22、高中数学的学习活动——解题后的反思——开发解题智慧
23、中国电脑福利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24、各镇中学生生活情况
25、城镇/农村饮食构成及优化设计
26、如何安置军事侦察卫星
27、给人与人的关系(友情)评分
28、丈量成功大厦
29、寻找人的情绪变化规律
30、如何存款最合算
31、哪家超市最便宜
32、数学中的黄金分割
33、通讯网络收费调查统计
34、数学中的最优化问题
35、水库的来水量如何计算
36、计算器对运算能力影响
37、数学灵感的培养
38、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39、二次函数图象特点应用
40、D中线段计算
41、统计溪美月降水量
42、如何合理抽税
43、南安市区车辆构成
44、出租车车费的合理定价
45、衣服的价格、质地、品牌,左右消费者观念多少?
46、购房贷款决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