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本前言 » 校本研修成果汇集前言
扩展阅读
中国网络原创新人乐团 2021-03-31 20:26:56
党政视频素材 2021-03-31 20:25:44
厦门大学统计学硕士 2021-03-31 20:25:36

校本研修成果汇集前言

发布时间: 2021-03-22 17:12:43

1. 任职前的述职报告怎么写

回首2011年,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在教育局和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我学习政治素质,提高业务水平,脚踏实地开展教师教育工作,取得比较丰硕的成果。

一、参与编辑《沙河市推广普通话实用手册》

我和张瑞华、王粉玲等普通话测试员在教育局领导郭东海副书记,董少平科长,学校胡改泉校长,高江海副校长的带领下,仔细针对照沙河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搜集整理有关推广普通话的资料,反复校对,草拟了前言和后记,以及附录部分的推普网址,于2011年2月出版了高质量的《沙河市推广普通话实用手册》一书,受到了省验收组的一致好评。

二、协助整理了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的推普档案

整理档案工作种类多,内容繁杂,又要体现教育局和进修学校各自的工作特点,为此,经常奔波于局校之间,在和其他整理档案人员的协力合作支持下,教育局和进修学校两处的推普档案全部达标。我还负责学校的推普宣传环境、培训、讲解等工作。为整体推普工作顺利达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协助教育局推普督导小组开展工作

我协助教育局推普督导小组不辞辛劳,深入各学区、各中小学校,指导督促推普验收工作,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改进工作,修补不足。为全市通过省普通话验收出了力。7月份,培训、测试冀南卫校学生普通话100多人。

四、积极参加河北省骨干教师培训工作

布置河北省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并认真参加了10月14到11月7日地综合实践科(承德)的骨干教师培训。培训中,我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热心服务学员,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五、计划生育工作

上半年,在市领导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的前提下,及时清理整顿相关情况并上报。下半年该工作移交专人负责。

六、依法治校达标县验收预备

沙河市教育局下半年的工作重点是依法治校达标县验收预备。我参加了动员培训。整理各项安全制度,学校章程,并编印成册上报备案。受到法制科的表扬。所编印的《进校安全制度汇编》上传网站后很快成为兄弟学校的重要参考资料。

七、开展教科研活动

继续深入开展教科研活动,预备申报新的课题项目,填补邢台市教育科研的空白。帮助课题组成员撰写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十多篇,参与组织了全市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试。

八、迎接邢台市教育评估

为迎接邢台市教育评估,完成了所负责的校本研修的档案整理工作,完成了分担的环境清理工作。

九、党务工作

党务工作,负责组织费的收缴,今年发展新党员一名,是10年来发展新党员零的突破。

十、参与指导河北师大顶岗实习生的讲课评课活动

参与指导河北师大顶岗实习生的讲课评课活动,受到热烈欢迎,《河北师大顶岗实习生听说询议评课(语文)实录》做了专题报道。

十一、积极参与工会活动,支持学校课外活动

积极参与工会活动,主持了2011年9月10日的沙河市教师节联欢会,取得了较大成功。支持学校课外活动,帮助第二中学郭守敬知识竞赛代表队整理了相关资料,为他们竞赛取得邢台市三等奖打下了基础。

十二、学历培训工作

分管学历培训工作,按部就班的完成了学员报考、毕业建档、学籍治理等工作。今年累计毕业专科本科学员110人,目前还有309名学员在读。 不足与展望,不足之处有,深入实际不足,现实操练不足,学习提高不足。

在2011年,努力作到:在教科研工作中克服脱离实际这个大毛病,尽力创造条件深入一线课堂,与学生交流,与老师切磋,与家长探讨。

在课题开展过程中,将网络宣讲与现实培训紧密结合,着重在现实中开展培训咨询活动,联盟其他教育机构、以及热心家长。

在业务学习方面,拟每月学习一本教育类图书,苦练语文教学基本功,做到既能上讲堂,也能上课堂。
这是我找的一篇个人范文,看看对你有没有帮助

2. 中小学教师如何撰写教育经验总结——校本研修专题之四(下)

下面进行具体阐述:(一)标题标题应简洁、准确、新颖、醒目。题目不能过长,宜小不宜大(以写一个侧面或面上一个点为好),能反映文章中心和新颖之处,使人一看就明白所论述的内容。像《关于××的总结》、《关于××的一些体会》这类标题就有千人一面之嫌,而且也不够生动、醒目。标题可以是既定的科研项目,即专题经验总结;也可以是对某一阶段(如一学期、一学年等)全部工作的回顾。为确保标题尽量不落俗套,可采用以下方法:1、以“单位(或姓名) + 时间+ 内容+ 文体”作为标题这是标题中最常见的写法。只用将单位(或姓名)名称、时间、内容和文体四个方面列举全面即可。如:《××中心学校××××年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教师对于×学×年级××教学的经验总结》。这种标题虽然比较呆板,但使人一目了然。2、以成功的经验作为标题可采用“主副式”结构的标题形式,主标题简洁、形象,副标题概括主题、文体特点,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师转变学困生的经验》;《给学生一把‘开概括山斧’——谈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这种标题往往用语生动、有活力,在众多的呆板枯燥的标题中让人耳目一新,极易引起读者的兴趣。3、以问题直接作为标题这种标题豁亮,直逼眼帘,显山露水。如:《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问题的方式向读者抛出文章的中心,不仅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引发读者思考、共鸣。教育经验总结报告的题目形式很多,作者可根据总结的具体内容来全面衡量,灵活确定。(二)前言也叫引言。教育经验总结的前言力求简洁,不要长篇大论。大多数以凝练简洁的语言交代本篇经验总结的背景、写作目的、取得的主要成绩等,使读者一开始就判断出有无参考价值。主要有两种写法:1、全面经验总结的前言。前言中简单介绍基本情况,如:××(教研组或学科教学)工作的全面总结、××教研组工作的总结。2、专题经验总结的前言。在前言中说明该总结的背景和目的意义。(三)正文正文是报告的主体,占据了报告的大部分篇幅,体现了教育经验总结报告的质量和水平。正文必须围绕教育经验总结的中心论点(总观点)组织材料进行论证,通过对教育经验的分析和综合,把教育经验的重要意义体现出来。写作时,要紧扣经验总结的主题(中心观点)组织材料,可在文中设小标题,但要注意所叙述的若干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经验总结既要有典型的事例,又要通过分析研究,加以理论概括,做到内容生动,有理有据,说理性强,使人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工作上可资借鉴。正文的写作形式很灵活,大概有以下几种:1、层层递进。这类报告往往是先谈实践工作过程,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开始介绍作者所采取的方法,接着谈取得的成绩,然后谈从中所得到的经验体会,最后谈存在的问题或今后应改进的建议。这种行文方式是按照经验总结构成的几部分顺序依次进行的,逐步推进,深入展开。2、并列式写法。这类报告是将整个工作过程以及经验体会经过整理后分为若干部分来写,各部分之间是并列关系,若干个分部分集中说明整个文章的论点。文章除了总标题之外,每一部分也可以有一个醒目的小标题。这种写法在经验总结报告中也较为常见,往往在较为复杂或是较大的工作总结中使用。3、倒叙写法。先列出所取得的成就,再介绍经验。这种写法也常使用。正文部分的内容,应以总结成功的先进经验为主,这也是这类报告的最终目的之所在。即是为了推广先进经验,促进教学活动的发展,丰富教育理论。正文除了要充分总结成绩和成功经验外,也可以适当总结失败的教训或简明地阐述尚存在的问题,便于进行更深入地研究。作者既可以把问题和建议分散在每个具体的问题上,总结成绩的同时,也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或建议,也可以在全面阐述成绩和经验之后,集中谈论问题和建议。前种写法多用于当每个方面的具体工作既有成功经验,又同时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时使用。这种写法使得问题突出,针对性强,便于读者阅读与理解。后一种写法多用于仅个别部分问题突出时使用,这样的写法便于集中讨论问题。问题集中,建议凸现,利于深入总结和分析。(四)结尾结尾是教育经验总结报告的精髓和结晶,能反映出作者的独到见解。通过对正文论述的进一步概括,根据典型材料的分析进行概括,形成规律性的结论。有的经验报告总结则将上述的问题或建议部分移在此部分论述作结,这样也未尝不可。写作的具体形式千变万化,大题的思路总是一致的,关键在于作者去选取合适的有效的形式。总之。结尾的用语要准确、有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五)附录和主要参考文献严谨的教育经验总结报告应有附录。它是一些不便于写入报告但又必须交待的重要材料,如调查问卷、研究纪录等;主要参考文献是指对报告的中心论点、写作思路有重要影响的材料和论述,要注明作者、文献标题、出处、卷期或出版时间等,以供查证。这是任何学术论文都必须的。同时,对参考文献的罗列,也进一步向读者展示了该经验总结的相关背景,便于读者进一步查证和研究。 四、报告的修改教育经验总结的成果一般体现为经验总结报告。正确表述经验是总结经验的关键。为此,要做到:鲜明观点与充实材料统一,经验描述与理性概括相统一,表述简炼、准确、逻辑性强。经验总结报告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一是所总结的教育活动的简要、全面的回顾;二是教育活动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引发的现象、取得的教育结果;三是对教育措施系统和教育结果系统之问因果联系的认识和讨论;四是在今后类似的工作中如何吸收这类经验、克服缺点的想法与建议。总结经验是要给别人看的,因此,从写作前到写作后,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并以此来不断提高自己总结经验的水平。修改是教育经验总结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初稿完成后,可视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使文章更充实完整。修改应注重总体结构是否合理、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修改不必急于进行,可以自己思考后动手修改,也可以向专家请教,给予更高层次的点拨,完善经验总结报告。 二〇一〇年六月七日

3. 浅谈怎样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和要求,如教师的教学质量观、学生观、学习观等。学校和教师们已迫切感到自身和新课程的要求仍相距甚远。同时,信息时代的到来,“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等概念深入人心,教师不可避免地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越来越充分认识到不能仅仅依靠职前教育,而更为重要的是贯彻教师整个教学生涯的继续教育。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验与推广,校本培训在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改进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诸方面,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本文从校本研修入手谈了怎样有效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反思能力、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跟上课改步伐,加速实现专业发展。关键词:校本研修 教师专业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其无与伦比的创新性、发展性唤醒了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广大教师将面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课程文化和全新的教学情境的挑战。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在社会转型、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不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是学生潜能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可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现状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尤其是民族贫困地区,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外出的学习机会十分有限,学习的渠道不畅,终身学习观念未形成,从而导致教师学科水平不高,教育观念陈旧,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因此,如何能帮助教师切实领悟新课程的深刻内涵,采取有效的研修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就成了新课程改革工程中最现实、最关键的一个环节。1、校本研修的基本理念 校本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点是,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 1.1 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 校本研修强调学校是研修的基地,意味着研修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研修的问题是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的,而不是预设和推演的,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许多教学问题,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教学情境去抽象地谈论,是容易做到的。但却意义不大。比如,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不仅要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还有权力和责任开发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这就会出现与以往任何进修都很不相同的教学情境,再加上各个学校的情况差异很大,对于具体的学校而言,解决所谓“面上”的教学问题显得并不那么“真实”了,总有一种隔离感,并不能对学校的教学实践产生直接的影响。像校本课程如何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开展,大班额背景下如何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等等之类的问题,只有置于学校的具体教学情境中才可能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 1.2 教师是研修的主体。 校本研修强调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认为教学研究不能只是少数专职研究人员的专利,还应该是所有教师的权力责任。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从事教学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学校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才有真正的可能。以教师为主体所从事的教学研究不同于以倡导“思想观念”和“理论流派”为已任的象牙塔式的研究,更多的应该是“问题解决”式的行动研究,是自觉和主动地致力于探索和解决自身教学实际中的教学问题,从而达到改进教学实践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3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研修的直接目的。 校本研修,无论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机制,其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其中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这是体现学校交办学水平的主要内容。丢掉了这个直接目的,校本研修的灵魂也就丢掉了,“学校为本”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教师研修的直接目的是否指向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它是否植根于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是否与学校日常教学行为的改善联结起来。而且,评判的最终主体应该是学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而不应该是学校之外的其他主体。这一点,需要有制度上的保障,也就是说,当学校认为研修没有直接指向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时,他们应该在制度上能够很顺利地表达他们自己的感受和要求。这并不是否定校外评价的重要性,而是要在制度上确认校内评价的应有地位和作用。校本研修的成果,包括它的目的指向,应该由学校师生自己确认,这一点在制度上应该获得更多的鼓励和肯定。研修中存在的一些为研修而研修、为“装门面”而研修的现象,是与校本研修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的。2、怎样开展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是以校为本的研修,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行动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其生长点在学校,立足点也在学校。因此,在学校建立扎实有效的校本研修管理机制尤为重要。 2.1 构建学习型组织。 为保证校本研修顺利进行,必须构建相应的组织机构,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校本研修专业指导小组和考核小组。同时,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的发展,培养一批“名优教师”,有必要定期开展校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优秀班主任、“十佳”优秀教师的评选活动,被评选出来的教师,除给予晋级、适当加分外,还应给予校内津贴和精神奖励。 教育部袁振国司长指出:“学校要重视教师文化,所谓文化,就是教师发展问题。”因此,学校要为教师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可开展各类公开课活动,如骨干教师示范课、课改年级研讨课、青年教师比武课等。通过公开课活动,教师相互观摩,互相切磋,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一般来说,各学校有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的骨干教师。他们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教研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大会交流。要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让他们带动本学科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并给参与课题研究的青年教师实际指导。 2.2 搭建研修学习平台。 校本研修是中小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应关注教师的实际需要,采取培、研、教一体化的培训方式,可以由学校教研室牵头,利用业务学习时间或其他时间进行定期培训或不定期培训,包括教育心理理论、课题研究、德育工作专项培训、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培训。引导教师认识知识是财富、学习是手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变革,才能求得自身生存与发展,从而树立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事业才能成功的理念。 2.2.1 开发学习资源,拓展教师视野 作为一所学校,教师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学校可不断探索和开发社会资源、网络资源和人力资源来弥补自身不足,拓展教师视野,实施名师引领,专家导航工程。专家与名师都有自己的独特思想、见解和经验。聆听他们的报告、观摩他们的课堂、接受他们的指导,不但能给老师们许多启迪,还能促进教师开拓视野,反思自己,找差距;模仿创造,超越自己。因此,学校可聘请一些专家客座教师或科研顾问,定期邀请他们来校为教师们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和教研教改

4. 学校怎样抓好工作落实

一所学校的兴衰,往往与校长的领导密切相关。工作落实不好,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有的是抓落实的办法和措施;关键不是做事情,而是怎样把事情做好、做成;复杂的不是问题,而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最怕的不是困难,而是缺少解决困难的勇气和思路。只要我们在观念、榜样、细节、制度和思维方法等方面大胆创新实践,就能真正在工作落实上取得实效,使各项工作落实的快捷、迅速,使人倍感愉悦、幸福!一、 师德抓提高教师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主力军,要使教师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依法治教和以德施教的重要性,必要性,真正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积极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此,除了采用集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师德相关文件外,我校还运用三个激励来促进教师师德师能的提高。1、榜样激励一方面让教师树立理想中的榜样,激励自己努力朝着目标去努力。学校为教师购买《给教师的建议》、《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等书籍,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学习并写出心得,然后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让教师从教育家及名师身上受到启发。另一方面为教师树立身边的榜样。通过在师德演讲、师德评选活动中涌现出的师德优秀教师,如潜心教育科研的靳科明老师,深入课堂教学的王保霞、翟会琴老师,热心服务的张习江老师等,以他们事迹来激发教师找出差距,迎头赶上。2、行为激励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校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教师的监视之下,校长的思想、学识、行为、能力、情感等也会对教师产生强大的影响力。我始终认为办好学校、凝聚人心的关键应该是对师生人格的充分尊重,为此,我拜访过所有老师的家,走到他们中间倾听真诚的心声;青年教师的每一节公开课,我都亲自帮助备课。每天两次的路队护送,我都以身作则,和全体教师一起坚守岗位。我还抓住每一件小事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及家长的服务精神感染教师。3、赏识激励赏识激励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要学会赏识每一位教师,教师中敢于向校长提意见的,一定有着独特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在我的眼里,或勤奋,或聪明,或奉献,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及时的赏识让每一位教师都拥有快乐的一天,一旦把他们的聪明才智激发出来,乃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因此,我认为良好的师德是工作落实的关键。只有用榜样的力量鞭策教师,用校长的言行感染教师,用赏识的方法激励教师,着力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落实的快捷、迅速!二、常规抓细节如果说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那么教学常规就是这个生命里的主动脉---重中之重。精细化的常规工作必定会带来校园环境面貌与教师精神面貌的改变。我手头有一本汪中求著的书,《细节决定成败》,书的前言里有这样一段话:“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任何一个名牌的形成都是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的结果”。我很受启发,于是,在学校工作管理中,我制订了工作落实“三细”:1、细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体系,细化教师教学常规和评估方案,尽量想得细、做得细、落实得细,从教师的学习、研讨、上课、听课、评课、作业、家访等方面提出工作要求,规范教师管理,促进教学常规管理的细致化。2、细化各项工作。一点一滴去做,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去落实,形成习惯,形成风气,教师严谨踏实,领导善始善终,持之以恒,促进教学常规管理的日常化。3、细查常规工作。我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深入教研组、办公室了解情况,从而掌握学情、教情、人情。开学以来,学校加强了班级管理与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的检查、督促工作,每天都要对各个班级、办公室的卫生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教导处组成专门的检查小组,对课堂教学常规情况每天抽查一次,并将查到的情况作详细的记载,发现存在的问题立即纠正。通过“细定、细化、细查”,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认真地落到了实处。三、科研抓创新科研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不竭动力,我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创新能力。1、科研促教师创新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到发现问题,再进行理论学习、实践、发现问题,教师在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中就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思索、创新。我校把常规教学、校本研修与教育科研融为一体,以“年年教书,年年有新思路”为奋斗目标,使教师创新的火花得到点燃。2、科研促学生创新教师的创新思想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愉悦、有效的课堂气氛。课堂上教师不再扮演主角,而是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质疑意识,力求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课堂努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学习、合作交流、实践运用,教师的评价语言尤其重要,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成功的体验。让他们神采飞扬,个性在课堂上尽情展现。去年我校有两项科研课题顺利结题并申报成果,有八名教师获得该成果一、二等奖,该成果被济源教育科研《成果推广》栏目在网上进行推广。现在还有一项省级课题正在研究。经过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我校形成了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特色。通过科研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师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师生的创新能力,养成了师生勇于创新的习惯,并把这种意识、能力、习惯转移到了学校的各项工作落实中,使学校的工作落实起来快速、轻松、愉快、踏实!四、研修抓团结社会需要的是合作,教师不仅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自己也在合作中取得进步。校本研修就是很好的体现。1、为精品课共同努力。各教研组每周至少组织一次研修活动,主备教师说课,其他教师针对主备教师说课内容,提出意见;观课时紧紧围绕研修主题展开;评课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力求使每位教师都明确精品课方向,力求使每位教师都能上出精品课,大家明白每位教师都代表学校脸面,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成就了自己。2、网络技术新帮老老带新网络研修已经成为我市教育发展的脉搏,我校节约资金为教师搭建网络研修平台,在每个办公室配备电脑并上网,为15位教师开辟了网上个人主页,拓展了网络研修空间。我校中老年教师占65%以上,因此网络研修难度较大,年轻教师发挥优势,课余饭后教老教师提高网络技术,同时老教师的观点方法也启发了新教师,新老互助,共同研修,一起进步。在校本研修中注重发挥教师的合作精神,为共同的奋斗目标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通过网络平台的建立,我校全体教师的网络评论人均在30篇左右,大大超过了每人20篇的任务,网络发表文章每人10篇的任务已全部完成,工作落实异常快捷、迅速!五、特色抓坚持俗话说,把一件小事做久了,做实了,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我校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宗旨,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从三方面坚持不懈地努力:1、认真开展写字教育促进学生每天写好字。以 “端端正正写字,规规范范做人”为写字教育的宗旨,教育学生“写规范字,做文明人”。我校全体师生每周五下午第四节课集中练字。教师练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学生练毛笔字、钢笔字。并加强平时的检查,使学生养成提笔即练字的好习惯。每月进行一次校级评比,教师评出好、中、差三个类别,学生评出“小小书法家”、“书法进步奖”。班级评出“书法优秀组织奖”。通过训练,从教师到学生,养成练字的好习惯。2、营造书香氛围让学生每天爱读书。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营造书香校园。每班建立图书角,利用晨读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读书活动。3、地方课程重礼仪让学生养成文明好习惯。虽然从小学三年级课程才有礼仪教学内容,但是由于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文明礼仪需进一步加强,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成为人见人赞的好孩子。因此从一年级我校就确定了文明礼仪的学习内容,通过班级评选“礼仪小明星”及学校的礼仪表演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礼仪意识,促进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一件小事做起,从一个细节抓起,并坚持不懈,使我校的特色有了进一步的彰显。总之,无论是师德教育,还是教学常规,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要真正抓好、抓踏实,校长必须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言行感染、激励教师,点燃教师工作的热情和激情!使教师愉快地去落实工作任务。必须抓好每一件小事,抓好每一个细节,在细节上精益求精,大胆创新实践,就能真正在工作落实上取得实效,使各项工作落实的快捷、迅速、踏实、幸福!

5. 怎样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和要求,如教师的教学质量观、学生观、学习观等。学校和教师们已迫切感到自身和新课程的要求仍相距甚远。同时,信息时代的到来,“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等概念深入人心,教师不可避免地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越来越充分认识到不能仅仅依靠职前教育,而更为重要的是贯彻教师整个教学生涯的继续教育。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验与推广,校本培训在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改进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诸方面,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本文从校本研修入手谈了怎样有效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反思能力、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跟上课改步伐,加速实现专业发展。关键词:校本研修
教师专业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其无与伦比的创新性、发展性唤醒了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广大教师将面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课程文化和全新的教学情境的挑战。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在社会转型、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不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是学生潜能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可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现状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尤其是民族贫困地区,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外出的学习机会十分有限,学习的渠道不畅,终身学习观念未形成,从而导致教师学科水平不高,教育观念陈旧,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因此,如何能帮助教师切实领悟新课程的深刻内涵,采取有效的研修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就成了新课程改革工程中最现实、最关键的一个环节。1、校本研修的基本理念
校本教学研究的理论基点是,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
1.1
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
校本研修强调学校是研修的基地,意味着研修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研修的问题是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的,而不是预设和推演的,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许多教学问题,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教学情境去抽象地谈论,是容易做到的。但却意义不大。比如,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不仅要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还有权力和责任开发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这就会出现与以往任何进修都很不相同的教学情境,再加上各个学校的情况差异很大,对于具体的学校而言,解决所谓“面上”的教学问题显得并不那么“真实”了,总有一种隔离感,并不能对学校的教学实践产生直接的影响。像校本课程如何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开展,大班额背景下如何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等等之类的问题,只有置于学校的具体教学情境中才可能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
1.2
教师是研修的主体。
校本研修强调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认为教学研究不能只是少数专职研究人员的专利,还应该是所有教师的权力责任。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从事教学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学校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才有真正的可能。以教师为主体所从事的教学研究不同于以倡导“思想观念”和“理论流派”为已任的象牙塔式的研究,更多的应该是“问题解决”式的行动研究,是自觉和主动地致力于探索和解决自身教学实际中的教学问题,从而达到改进教学实践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3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研修的直接目的。
校本研修,无论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机制,其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其中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这是体现学校交办学水平的主要内容。丢掉了这个直接目的,校本研修的灵魂也就丢掉了,“学校为本”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教师研修的直接目的是否指向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看它是否植根于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是否与学校日常教学行为的改善联结起来。而且,评判的最终主体应该是学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而不应该是学校之外的其他主体。这一点,需要有制度上的保障,也就是说,当学校认为研修没有直接指向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时,他们应该在制度上能够很顺利地表达他们自己的感受和要求。这并不是否定校外评价的重要性,而是要在制度上确认校内评价的应有地位和作用。校本研修的成果,包括它的目的指向,应该由学校师生自己确认,这一点在制度上应该获得更多的鼓励和肯定。研修中存在的一些为研修而研修、为“装门面”而研修的现象,是与校本研修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的。2、怎样开展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是以校为本的研修,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行动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其生长点在学校,立足点也在学校。因此,在学校建立扎实有效的校本研修管理机制尤为重要。
2.1
构建学习型组织。
为保证校本研修顺利进行,必须构建相应的组织机构,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校本研修专业指导小组和考核小组。同时,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的发展,培养一批“名优教师”,有必要定期开展校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优秀班主任、“十佳”优秀教师的评选活动,被评选出来的教师,除给予晋级、适当加分外,还应给予校内津贴和精神奖励。
教育部袁振国司长指出:“学校要重视教师文化,所谓文化,就是教师发展问题。”因此,学校要为教师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可开展各类公开课活动,如骨干教师示范课、课改年级研讨课、青年教师比武课等。通过公开课活动,教师相互观摩,互相切磋,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一般来说,各学校有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的骨干教师。他们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教研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大会交流。要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让他们带动本学科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并给参与课题研究的青年教师实际指导。
2.2
搭建研修学习平台。
校本研修是中小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应关注教师的实际需要,采取培、研、教一体化的培训方式,可以由学校教研室牵头,利用业务学习时间或其他时间进行定期培训或不定期培训,包括教育心理理论、课题研究、德育工作专项培训、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培训。引导教师认识知识是财富、学习是手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变革,才能求得自身生存与发展,从而树立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事业才能成功的理念。
2.2.1
开发学习资源,拓展教师视野
作为一所学校,教师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学校可不断探索和开发社会资源、网络资源和人力资源来弥补自身不足,拓展教师视野,实施名师引领,专家导航工程。专家与名师都有自己的独特思想、见解和经验。聆听他们的报告、观摩他们的课堂、接受他们的指导,不但能给老师们许多启迪,还能促进教师开拓视野,反思自己,找差距;模仿创造,超越自己。因此,学校可聘请一些专家客座教师或科研顾问,定期邀请他们来校为教师们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和教研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