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海底地形的具体分类
整个海底可分为三大基本地形单元: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大洋盆地一语有两种含义:广义的泛指大陆架和大陆坡以外的整个大洋;狭义的指大洋中脊和大陆边缘之间的深洋底。这里所用为后一种含义。三大地形单元又可进一步划出一些次一级的海底地形单元。
大陆边缘
为大陆与洋底两大台阶面之间广阔的过渡地带。约占海洋总面积的22%,通常将大陆边缘划分为大西洋 被动大陆边缘的演化
型大陆边缘(也称被动大陆边缘)和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也称活动大陆边缘)。前者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三单元构成,地形宽缓,见于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的大部分周缘地带;后者陆架狭窄,陆坡陡峭,大陆隆不发育,而被海沟取代,可分两类:海沟-岛弧-边缘盆地系列和海沟直逼陆缘的安第斯型大陆边缘,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周缘地带,也见于印度洋东北缘等地。大陆架是滨临海岸、向海缓斜的浅海地带。陆架外缘水深多为100~200米,这里坡度发生明显转折,下延为陡斜的大陆坡。大陆坡向下或过渡为大陆隆(在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或陡降至深海沟(在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大洋盆地
位于大洋中脊与大陆边缘之间,它的一侧与中脊平缓的坡麓相接,另一侧与大陆隆(大西洋型大陆边 深海平原
缘)或海沟(太平洋型大陆边缘)相邻。约占海洋总面积的45%。大洋盆地被海岭等正向地形所分割,构成若干外形略呈等轴状,水深约在4000~5000米左右的海底洼地,称海盆。宽度较大、两坡较缓的长条状海底洼地,叫做海槽。海盆底部发育深海平原、深海丘陵等地形。
大洋中脊
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占海洋总面积的33%。太平洋内,山系位置偏东,起伏程度小于大 大洋中脊
西洋中脊,称东太平洋海隆。大西洋中脊呈S形,与两岸轮廓平行(图2)。印度洋中脊歧分三支,呈入字形。三大洋的中脊南端在南半球相互连接,北端分别经浅海或海湾潜伏进大陆。大洋中脊轴部高出两侧洋盆底部约1~3公里,脊顶水深一般为2~3公里,有的甚至露出海面,如冰岛。中脊被一系列与山系走向垂直或稍斜交的大断裂错开,沿断裂带出现狭长的沟槽、海脊和崖壁,断裂带两侧海底被分割成深度不同的台阶。 大洋中脊分脊顶区和脊翼区。脊顶区由多列近于平行的岭脊和谷地相间组成。脊顶为新生洋壳,上覆沉积物极薄或缺失,地形十分崎岖。沿大西洋和印度洋中脊轴部,一般有深约1~3公里的裂谷夹峙于两侧裂谷山脊之间。至脊翼区,随着洋壳年龄增大和沉积层加厚,岭脊和谷地间的高差逐渐减小,有的谷地可被沉积物充填呈台阶状,远离脊顶的翼部可出现较平滑的地形。
B. 地质构造地貌的类型及其特征、成因
地貌形态类型:指根据地表形态划分的地貌类型.目前世界各地的形态分类并不统一.我国的陆地地貌习惯上划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五大形态类型.由中国1:1 000000地貌图编辑委员会审定的《中国1:1 000 000地貌图制图规范》(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确定了平原、台地、丘陵和山地四个基本形态类型.在这一形态分类中,把盆地和高原视为有关形态类型的组合.较小的形态类型,大多与其成因结合起来进行划分,如新月形沙丘、冰斗、溶斗等,只有这种形态—成因结合的分类,才能更好的反映这些形态类型的特点。
地貌成因类型:指根据地貌成因划分的地貌类型.由于地貌形成因素的复杂性,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成因分类方案.根据外营力,通常划分为流水地貌、湖成地貌、干燥地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冰缘地貌、海岸地貌、风化与坡地重力地貌等.外力地貌一般又可以划分为侵蚀的和堆积的两种类型.根据内营力,通常划分为大地构造地貌、褶曲构造地貌、断层构造地貌、火山与熔岩流地貌等.无论是外营力地貌还是内营力地貌,在动力性质划分的基础上,都可以按营力的从属关系和形态规模的大小,做进一步的划分。
C. 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区别 要重点,简短能被会的
1陆地地形全为正地形,都在海平面以上,海底地形全为负地形,都在海平面以下.
2海底的各种地形都较陆地的各种地形要大,要广.
3陆地地形的不同对生物的分布的影响要比海底地形大.陆地地形对生物的分布的影响主要是海拔,受日照长度影响的气温,和植物对光的需求不同.海底则是水深与盐度,
D. 海底地形的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大陆盆和______等
现代探测技术揭开了海底地形的神秘面纱,海底地形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陆盆)、大洋中脊等.
故答案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大洋中脊.
E. 海底地貌主要类型、特征、和成因分析
洋底构造地貌
(一)大洋中脊(洋脊)
大洋中脊是洋底的重要地形,是地球上最长的海底山脉,全长约80000公里。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均有分布,并相互连通。其上水深约3000~4000米。
洋脊的地形较为复杂,由两列平行脊峰和中间的洋脊裂谷构成,并被一系列横向转换断层切断成不连续的段落。
洋脊裂谷是地慢物质上涌地方,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新生代玄武岩岩浆喷发溢流活动带,是新洋壳形成地带,伴有频繁的浅源地震。当地幔物质上涌时,洋脊顶部受拉张而形成纵向的洋脊裂谷。同时,岩浆溢出,新洋壳不断地在中脊顶部形成,并不断向两侧扩展,因而离洋脊越远,洋底年龄越老。洋脊上缺乏深海沉积物,保存了熔岩溢流、火山喷发及转换断层所造成的原始地形。
(二)大洋盆地
大洋盆地位于大洋中脊两侧,向外与大陆边缘相接。它是洋壳从洋脊向外迁移过程中形成的。这里构造运动相对平静,岩浆活动微弱,缺少地震活动。其中主要地貌类型有:
l.海岭
海岭是大洋盆地内部大型正地形的总称。
其成因类型有火山海岭、断裂海岭和陆壳海台等。
2.深海平原
大洋盆地中被海岭分隔开的低地,又称海盆。平均水深5000~6000米,其原始状态为大约300米起伏的丘陵地形,主要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速率较慢,约0.2厘米/千年。
3.海沟
海沟在构造上是岩石圈板块相撞的产物。洋底一侧的洋壳以一定角度向大陆边缘一侧陆壳下面俯冲,在俯冲带位置上形成了海沟。与岛弧伴生,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围。
F. 海底地形地貌的成因是什么
海底地形与陆地地形一样,是内营力和外营力作用的结果。不过,海底大地形通常是内力作用的直接产物,与海底扩张、板块构造活动息息相关。大洋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中心,宏伟的中脊地形实际上是上涌的热膨胀地幔物质的反映。海底在向两侧扩张的过程中伴随着冷却下沉。海底扩张慢,有充分时间冷却沉陷,中脊两坡较陡,如大西洋中脊;海底扩张快,则两坡较缓,如东太平洋海隆。自中脊轴带向两侧,随着海底年龄变老,水深加大,沉积层加厚;相应地大洋中脊过渡为大洋盆地,中脊顶部崎岖的地形被深海丘陵以致深海平原所代替。深洋底缺乏陆上那种挤压性的褶皱山系,海岭和海山的形成多与火山、断块作用有关。自大洋盆地向大陆一侧,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未发生板块俯冲活动,形成宽缓的大西洋型大陆边缘;二是板块的俯冲形成深邃的海沟与伴生的火山弧(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地形高差悬殊,火山弧陆侧可因弧后扩张作用形成边缘盆地。外营力在塑造海底地形中也起一定作用。较强盛的沉积作用可改造原先崎岖的火山、构造地形,形成深海平原。深海平原和深海丘陵地貌上的差异实际上取决于沉积厚度的大小。海底峡谷则是浊流侵蚀作用最壮观的表现。波浪、潮汐和海流对海岸和浅海区地形有深刻的影响。海底滑坡、深海底流等也会造成海底陡崖、流痕等小地形或微地形。但除大陆边缘地区外,在塑造洋底地形的过程中,侵蚀作用远不如陆上重要。
G. 黄海的形成时期及海底地形特点 论文
全部为大陆架所占的浅海。因古黄河曾自江苏北部沿岸汇入黄海,海水含沙量高,水色呈黄褐色,因而得名。它位于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之间,西面和北面与中国大陆相接,西北面经渤海海峡与渤海相通,东邻朝鲜半岛,南以长江口北岸的启东嘴与济州岛西南角连线同东海相连,东南至济州海峡西侧并经朝鲜海峡、对马海峡与日本海相通。山东半岛深入黄海之中,其顶端成山角与朝鲜半岛长山串之间的连线,将黄海分为南、北两部分。黄海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44米,最大深度位于济州岛北侧,为140米。
黄海东部和西部岸线曲折、 岛屿众多。 山东半岛为港湾式沙质海岸,江苏北部沿岸则为粉砂淤泥质海岸。主要海湾西有胶州湾、海州湾,东有朝鲜湾、江华湾等。主要岛屿有长山列岛以及朝鲜半岛西岸的一些岛。注入黄海的主要河流有淮河水系诸河、鸭绿江和大同江等。
北部(指海州湾以北)中央略偏东处,有一狭长的水下洼地(亦称黄海槽),自济州岛伸向渤海海峡,深度自南向北逐渐变浅。洼地东面地势较陡,西面较平缓。北部从鸭绿江口到大同江口之间的海底,分布着大片呈东北走向的潮流脊,构成黄海北部海底地貌的一个重要特色。这是由于此处潮差大、潮流急,致使海底沙滩在潮流冲刷下形成与潮流平行的“潮流脊”。在北纬 38°以南的黄海两侧,还分布有宽广的水下阶地。西侧比较完整,东侧受到切割,分布的深度不一致。黄海南部的海底发育着大型潮流脊群。它们是在古黄河——古长江复合三角洲的基础上,经潮流的长期冲刷塑造而成的。苏北沿岸潮流脊群南北长约200公里,东西宽约90公里,由70多个大小沙体组成,并以弶港为顶端向外呈辐射状分布。南部有一系列小岩礁,如苏岩礁、鸭礁、虎皮礁等,它们与济州岛联成的一条岛礁线,是黄海与东海的天然分界线。
地质
表层沉积物为陆源碎屑物,局部地区有残留沉积。自岸向海沉积物由粗到细呈带状分布。沿岸区以细砂为主,间有砾石等粗碎屑物质。东部海底沉积物主要来自朝鲜半岛,西部系黄河和长江的早期输入物。中部深水区是泥质为主的细粒沉积物,主要是黄河输入的物质。粗、细沉积物之间有宽窄不等的粉砂质沉积。
黄海基底由前寒武系变质岩系组成。北部属于中朝准地台的胶辽隆起带,在第三纪时基本上处于隆起背景。南黄海在新生代时经受了大规模的断陷,接受了巨厚的沉积。海域内的主体构造走向为北北东,由大致平行相间排列的隆起带与拗陷带(盆地)组成。胶辽隆起带和南黄海——苏北拗陷带构成了黄海的海底构造骨架,其东南缘经浙闽隆起带延伸入东海。这些隆起和拗陷带成为黄海陆架发育的基础和边界条件。晚近地质时期以来,黄河、长江带来丰富的泥砂填没了构造拗陷、水下谷地、构造隆起和水下丘岭,从而形成了现在宽广、平坦的大陆架。第四纪以来冰期、间冰期更迭交替、海面频繁升降,使大陆架多次成陆,又多次受到海侵。最后一次海侵是在距今2~1.5万年间开始的。距今6000年左右,海面才上升到接近现在的位置。
地形
黄海是太平洋西部的边缘海之一。其范围北起鸭绿江口,南至长江口北岸启东角至朝鲜济州岛西南角的联线,西接辽东半岛、渤海海峡、山东半岛、苏北海岸,东界是朝鲜半岛。黄海和渤海都是大陆架浅含通过渤海海峡把它们串通起来。 黄海绝大部分水深不足60米。黄海底部非常平缓,大陆架的内缘坡度大于外缘坡度,平均坡度是0°01′21〃,较渤海的平均坡度稍陡些。海底的最大特点是从西、北、东3个方向向中央倾斜。北黄海占黄海总面积的1/6,平均深度为38米;南黄海占黄海总面积的5/6,平均深度为46米。黄海中部海区为狭长形水下堆积盆地,深度在50~80米之间。盆地底部地势平坦,局部地区有高差不大的洼地与隆起,但盆地两侧坡度变陡,尤其是山东半岛外侧坡度大。黄海南部在靠近苏北一带海面,暗沙、沙坝多,形态变化快。黄海的海岸,除海州湾和连云港-长江口段为粉沙淤泥质海岸外,其余皆为基岩沙砾质海岸,其中尤以朝鲜半岛西岸最为曲折,多岛屿和岬湾,并呈相间分布。黄海东岸的海湾有西朝鲜湾、江华湾、群山湾等。黄海西岸的主要海湾有荣成湾、桑沟湾、石岛湾、乳山湾、丁字湾、胶州湾、海州湾等。主要岛屿有朝鲜的济州岛、双子群岛、白翎岛和中间的灵山岛、大公岛等。在济州岛与朝鲜半岛之间的水域是济州海峡,该海峡南北宽约47海里,北侧岛屿众多,南侧岛屿少,水深较大,约90米左右。 北黄海是指黄海狭部以北的海面,它是被胶东、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北部所环抱的半封闭浅海盆地,面积为7.13万平方公里。盆地周围的倾斜度较渤海明显,并呈向南、向黄海狭部微倾,平均坡度0°00′44〃,平均水深38米。45米以浅的面积占北黄海面积的大半以上,最大深度为85米,位于朝鲜白翎岛西南侧。 北黄海的中心为泥质-粉沙质堆积平原。在海盆北部有内、外长山岛水下阶地,呈台阶式下降,其水深为20、30、40、50米。岛间或岛麓常出现较深的掘蚀洼地。海盆西南部是环胶东半岛的大海崖,崖上面是平坦的被现代粉沙埋没的20米的阶地,至胶东半岛端点,岸下出现两个大而深的洼地,致使阶地面在此变窄,陡度加大,构成成山角和荣成角等岸坡外深洼地的外围堤坝。在海盆的东部是被白翎岛-海洋岛-鸭绿江沿线圈闭的西朝鲜湾海区。这是沟脊并列、呈NNE-SSW向延伸的沙脊平原区。愈向湾顶,沙脊分叉愈甚,并变窄,沟脊水深高度差亦变小。成山角外侧海崖下的黄海狭部,海底是60~75米的水下阶地面,阶地面被朝鲜半岛岸外的陆缘深槽(古河道)纵穿,并有数列阶梯状,溺谷在各级平面上均有岩礁和海底突起的分布。南黄海的面积为30.94万平方公里,平均坡度为0°0′50〃。海盆的东侧起伏较明显,坡度较大,平均坡度为0°1′40〃。 南黄海海底保留有沉溺地貌和现代动力地貌-陆缘深槽(古河道或水下谷地)。陆缘深槽纵贯南北,谷地底部的水深在75~90米之间,谷地的东西两侧地貌差异明显。东侧是南黄海堆积平原,由现代沙质覆盖,底部平坦,水深在60~80米之间,堆积平原的东侧接高起的海崖地形,由海崖至海岸间分布着长200公里、宽30公里的水下阶地,阶地的后缘连接坡度和缓的水下岸坡,水下岸坡上岛屿众多,切割破碎。在海岸外20米阶地之下,尚见有30~40和60~75米的阶地,呈阶梯形下降,并有数条溺谷横切阶地,直插40米水深处。在济州海峡底部,有海底冲刷槽,在海峡中部及其附近,相间分布着梳状脊和凹地,水深多在110~125米之间。在陆缘深槽的两侧,从海州湾向外,有20、30、40米两级阶地,分界大致是崂山头-大、小公岛-灵山岛连线的延伸。20米阶地宽100公里,其上覆盖着薄层细沙-粉沙。在胶州湾口,有基岩裸露。30~40米阶地面宽200公里,阶地面起伏较大。在30~40米阶地外侧,有60~75米阶地面以较大倾斜降至陆缘深槽西侧的南黄海泥质堆积平原。
黄海南起北纬31°40′,北至北纬39°50′,西起东经119°20′,东至东经126°50′。它与东海的分界线是从江苏省的启东角向东直到朝鲜半岛附近的济州岛的联线。习惯上以山东半岛东端成山角至朝鲜半岛西海岸的白翎岛联线以北的海域称北黄海,以南的海域称南黄海。从地质构造上说,南黄海介于胶辽地块、郯庐断裂和闽浙地块之间,由两个走向NEE的大型中新生代盆地所组成。黄海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4米。
黄海海岸,除从江苏灌云县至长江口一段为粉沙淤泥质海岸外,其余岸段均为基岩砂砾质海岸。岸线曲折,多深水港湾。黄海西岸的主要海湾有芝罘湾(湾内有烟台港,注入的河流有大沽夹河)、胶州湾(湾内有著名的青岛港,注入的河流有大沽河等)、海州湾(湾内有连云港,注入的河流有新沭河、蔷薇河等)。
构造特征
(一)北黄海构造 北黄海与胶辽隆起相似,亦属长期隆起上升地区,构造变动及岩浆活动具有共同特点,主要构造线呈北东及北东东向,无明显褶皱,规模较大的北东向新断裂均伸展到海域中。 1、西部平度-招远大断裂。从蓬莱阁伸入北黄海与辽东的金州断裂相连。沿断裂带有规模较大的玲珑花岗岩、燕山期花岗闪长岩和少量新生代玄武岩。 2、即墨-牟平断裂带。由一系列北东向断裂组成,明显地控制中生代莱阳盆地的沉积和发展,断裂带可能穿过北黄海与鸭绿江大断裂相接。 3、乳山-荣成大断裂。可能从荣成越过北黄海与朝鲜临津江断裂相接。沿此断裂带有大量燕山期花岗岩活动。 近年来中国石油部门在北黄海西半部进行的地震勘查工作,证实了北黄海西半部的构造是胶辽隆起向海底的延伸。胶东文登隆起沿北黄海南部延伸入海并组成刘公岛隆起,它属长期隆起构造单元,仅第三纪和第四纪时接收沉积,该隆起的基底是由前震旦纪变质岩系所组成。北黄海北部亦属隆起构造单元,称海洋岛隆起,该隆起是辽东登沙河凸起向海域的延伸。 刘公岛隆起与海洋岛隆起之间为断陷区,称中部断裂区。中部断陷是胶辽隆起张性断裂局部下陷所致,中生代时明显的发育与胶莱坳陷相似的晚侏罗世-白垩纪的沉积。至第三纪萎缩,沉积的范围和厚度逐渐减小,显然,北黄海西部的两隆-凹构造格局与胶辽地区具有成因上的联系和一致性。燕山运动对该区影响很大,断裂发育,形成众多的断陷盆地。 (二)南黄海构造 南黄海属扬子地台东延部分,构成一大型的南黄海中、新生代沉积区。物探资料证实,南黄海构造断裂发育特征,从展布方向看,大致分为北东、东西和北西向三组。北东向断裂为区内主干断裂,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往往构成隆起与坳陷、凸起与凹陷的分界,以断距大、延伸长和长期多次活动为特点。东西向断裂,一般规模较小,断距不大,延续性差,对次级和局部构造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北西向断裂不太发育,属次要地位。 1、构造区划:据目前资料研究,将南黄海区域划分为6个构造单元,自北向南依次是: (1)千里岩隆起:分布于南黄海北部,是胶东隆起向南黄海的延伸部分,隆起的基底主要由胶东结晶基岩构成,缺失古生代地层,中生代沉积及火山岩系仅局限于断陷内发育,隆起南部有厚约300~500米的上升的基岩隆起,该隆起带断裂发育,有北东、东西及北西向3组断裂,以北东向断裂为主,例如吴山-干榆断裂、荣成-青岛断裂均属北东向断裂带。 (2)北部凹陷:北以千里岩隆起南缘深断裂带为界,与千里岩隆起呈断层接触,向东延伸至东经124°线以东,面积3.8平方公里。磁场以宽缓平静的负异常为背景,基岩埋深约1~5公里,重力反映为平行间列的串球状负异常带。根据地震资料推断,中、新生界厚度达4公里以上。北部坳陷还可划分为南北两个凹陷带及界于凹陷带之间的中间凸起带,构造线以北东为主。地震资料表明,北部坳陷有由西南向东北逐渐下倾,沉积层加厚,坳陷变宽的趋势。新生界底界面有的深达4000~5000米,具备生油条件及储盖条件。 (3)中部隆起:与北部凹陷呈断层接触,是苏鲁隆起向海域的延伸,走向近东西向,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地磁场以平缓块状正异常为特征,磁性基岩埋深6~7公里,而新生界反射界面仅400~800米。推测基底由南相古生代、中生代地层组成。 (4)南部坳陷:与北部隆起和南部的勿南沙隆起呈断层或过渡关系,西部与苏北东台凹陷相连,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磁场以幅度大的升高正异常为背景,重力反映南北重力低、中间重力高的特点。南部坳陷总体上呈南深北浅的大型箕状断陷,具有南断北超的特点。凹陷内新生界反射面深4000~5000米,据陆上钻井揭示,下第三系上部三垛组、戴南组厚度有自西向东逐渐变薄的趋势。 (5)勿南沙隆起:大体呈东西向,北部与南部坳陷呈断层接触。以重力高区和宽缓平静的负磁场为背景,磁性基底埋深3~4公里,据苏南陆上钻井资料,该隆起主要由中生界中下三叠统和古生界组成,地震资料表明该隆起带上缺失下第三系地层,仅在重力低区,上覆有不厚的上第三系盐城组和第四系地层。 上述隆起带除南部为基岩裸露外,其他区均为新第三纪地层所覆盖,通常缺失老第三纪地层,上第三系沉积中心转向海上并有加厚的趋势。由此看来,在中生代晚期,南黄海-苏北凹陷奠基时,福建-岭南隆起带随之抬升,以堤坝作用将海水阻拦,使南黄海盆地呈现陆相湖盆性质。第三纪时,海水曾局部侵入,第三纪末该隆起中部下沉,海水广泛侵入黄海,更新世时海面升降频繁,黄海几经沧桑。 2、断裂及岩浆活动:南黄海的断裂非常发育,大致分为北东、东西和北西3组断裂。其中以北东向断裂为主,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往往构成隆起与坳陷、凸起与凹陷构造单元的分界。以断距大、延长远和长期多次活动为特点。重、磁、地震均有反映,它对中、新生界沉积起主要控制作用。例如嘉山-响水-千里岩大断裂,在地貌上控制了胶东半岛的南岸边界,大地构造位置上成为中朝地台与扬子地台的分界线,也是千里岩隆起和本部坳陷的分界线。 东西向断裂,局部呈断裂组出现,如北部坳陷之间有明显展布。一般规模小,断距不大,延续性差,对次级局部构造起一定的控制作用。北西向断裂不发育,规模不大,常以错开主干断裂的形式出现。 南黄海地区受频繁的燕山运动作用,伴有花岗岩和中酸性火山岩活动,沿北东向断裂出现磁性体可能是燕山期岩浆活动的反映。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揭示,南黄海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有两幕伴随喜马拉雅山玄武岩喷发活动。综述南黄海具有下列特点: (1)南黄海属扬子地台东延部分,为苏北-南黄海整体盆地的一部分。南黄海盆地从晚白垩纪开始出现,基底由前寒武系、古生界和部分中生界(白垩纪以前)所组成,志留纪时,东部抬升,沉积薄或缺失。 (2)南黄海盆地的坳陷面积广阔,占盆地面积71%,具较厚的中、新生界沉积,具备了形成油气的基本条件,是一个有希望的含油气盆地。 (3)盆地内北东向断裂起控制作用,大多数凹陷均以断陷为主。 (4)南黄海是晚燕山运动以来所形成的一个中、新生代盆地,经历了断陷、充填、坳陷沉积和总体坳陷3个发展阶段。
基底与盖层
(一)北黄海 北黄海在大地构造上属华北地台东部的上叠断陷盆地。其西侧为胶辽隆起,东侧为朝鲜狼林地块和平南坳陷。它们不同程度地向北黄海海底延伸。据黄海周边地质分析,中国与朝鲜地质情况类似,具有共同的基底。朝鲜半岛北部的狼林地块与胶辽地块的基底岩性一致,均为古老的变质岩系,其中朝鲜元古代的祥原系的千枚岩、页岩、石英岩和石灰岩等可与中国华北的晚元古界对比。寒武纪地层和中国寒武系相当(位于旅大东北海域的石城岛和海林岛均分布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朝鲜的狼林地块也有零星的早古生代地层分布,朝鲜的平南凹陷下古生界主要发育了一套碳酸岩及碎屑岩为主的地台型沉积,称朝鲜群。其岩相与华北古生代地层相同,说明朝鲜平南坳陷的古生代地质发展历史与中国华北地台上的台向斜发展历史相似。 北黄海的基底主要由前寒武纪的混合岩、片麻岩、结晶片岩、大理岩、石英岩等变质岩组成。包括胶辽鞍山(Ar)、胶东群(Ar-Pt)、粉子山群、辽河群(Pt????2??)、蓬莱群(Pt????3??)和朝鲜的狼林群(Ar)、黄海群(Pt????1~2??)以及祥原群等。其上覆盖零星的早古生代地层,在此基础上形成中生代新生代的沉积,因此,北黄海古老基底的埋藏深度可能较浅。 古生代沉积主要分布在北黄海的北部和南部,辽东地区和朝鲜平南地区,震旦纪早期可能属同一沉积区,为陆源碎屑沉积。晚震旦纪辽东地区以碳酸盐沉积为主,而平南地区多为千枚岩、页岩、石灰岩等沉积。寒武纪至下奥陶纪,上述两个区域均为浅海相碳酸盐沉积,中奥陶世之后属上升隆起,长期经受风化剥蚀,没有接受沉积。泥盆系为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沉积。中石炭世至二迭纪为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建造。 从侏罗纪开始该区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地质发展阶段,断裂活动强烈并伴有强烈的火山活动。中、晚侏罗世时,北部辽东地区形成若干盆地,以砂页岩含煤建造及火山建造为特征。上侏罗世以后逐渐向南转移,胶东地区断裂,火山活动强烈显著,且沉积了上侏罗-下白垩世巨厚的陆源碎屑及火山岩,胶东莱阳盆地分布有晚侏罗世莱阳组的陆源碎屑岩(厚1000~4500米)、早白垩世青山组的碎屑岩、泥岩、灰岩(厚6760米)和晚白垩纪王氏组的河湖砂岩(厚2000米);辽东复县南部有碎屑岩和煤系组成的侏罗白垩系盆地。 朝鲜半岛北部中生代地层可与胶辽两区对比,下侏罗世为砂页岩含煤地层,中侏罗世为火山岩堆积,上侏罗世地层分布零星。朝鲜半岛北部有一系列侏罗纪、白垩纪盆地,并明显地向黄海扩大。平南凹陷所堆积的三叠纪含煤砂页岩建造之上又覆盖了侏罗纪的火山碎屑岩系,可见北黄海应有中生代沉积。 据近年来中国航磁和综合物探资料,北黄海的地质情况与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的情况相似,沉积盖层不发育,仅有中、新生代孤立小盆地分布于隆起构造背景上。由于北黄海是一个新生的海盆,晚第三纪早期和中期还同胶辽连成一体,晚第三纪末才开始解体下沉被海水淹没接收沉积,虽晚第三纪和第四纪沉积广泛分布,但厚度不大,下第三纪分布零星具有厚度小的特点。 (二)南黄海 南黄海在大地构造上属扬子地台的下扬子台褶带的东部。其北部山东半岛近岸海域的千里岩隆起属华北地台的胶东地盾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以千里岩隆起南缘深断裂为界。东经124°以东可能属于朝鲜半岛的京畿地块和沃川坳陷的海中延伸部分。南黄海盆地主体是叠置于扬子地台上的中、新生代坳陷。向西南与苏北坳陷相连,构成统一的苏北-南黄海坳陷带。 航磁结果表明,南黄海的基底在海域中部存在具磁性的古老刚硬地块,它在磁场上显示为宽缓变化的块状正异常。它是由几个大小及走向不同的具磁性结晶岩块拼合而成。岩块分布零乱,走向复杂,主要为近东西向、北西向、北北西向和北东向。它们在区域磁场上均显示为形状不定的宽缓变化的正异超显然它代表了经高度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的结晶杂岩核心,并构成了黄海结晶地块的主体。航磁还表明整个南黄海海域的结晶基底是不均一的,这说明它是周围陆区不同构造基底的延伸。北部千里岩隆起与胶南隆起的胶南群(Ar+Pt)片麻岩、片岩、浅粒岩、变粒岩夹大理岩组成的中、低级变质岩系和文登隆起的胶东群(Ar+Pt????1??)片麻岩、片岩、混合岩、混合花岗岩、变粒岩等中级变质岩系组成的基底岩系相似。西部与苏北连云港附近出露的东海群(Ar)浅粒岩、各种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局部混合岩化强烈的变质岩系及海州群(Pt)磷灰岩、片岩、变粒岩、浅粒岩等低级变质岩系组成的基底岩系相似。南部勿南沙隆起块状异常被北东东向的正、负异常所代替,推断是上海隆起上板溪群(Pt)的反映。东南部磁异常急剧变化,推测已进入福建-岭南隆∞带,是前泥盆系变质基底隆起和中生代火成岩的综合反映。晚元古代末晋宁运动形成统一的变质结晶基底。 根据物探综合解释及陆区地质资料,南黄海的盖层大致可分为三个构造层: 1、下构造层:从构造关系看,为扬子型震旦系-下、中三叠系组成,与下扬子地区相似。震旦系至志留系,下部为碎屑岩建造(震旦系下部),中部为碳酸盐建造(震旦系上部-奥陶系),上部为笔石页岩及砂页岩建造(志留系)。泥盆-下石炭统,下部是陆相的五通石英砂岩,上部是下石炭统浅海灰岩和滨海砂质岩。中石炭-中三叠统基本为碳酸盐建造,夹含煤地层(晚二叠世龙潭煤系)。中三叠晚期印支运动使下构造层发生统一褶皱。印支运动结束后,南黄海已结束海浸环境,转入接受陆相沉积。燕山运动发生强烈断裂和褶皱,并伴有火山活动,造成了隆起和坳陷,为中新生代盆地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侏罗纪主要为河湖相碎屑沉积,南厚北薄;早白垩统基本为淡水河湖相沉积,并夹少量火山岩;晚白垩世盆地整体下沉,除一些复背斜外,不同部位均有超覆沉积浦口组和赤山组红色碎屑沉积。 2、中构造层:燕山运动后,南黄海中部发生隆起,在南北两侧分别形成坳陷,形成新生代的沉积中心,形成了晚白垩世与老第三纪的连续沉积。上白垩统泰州组下部为河流相砂泥岩夹黑色泥岩,上部为河湖相黑色泥岩夹棕红色砂泥岩,是南黄海盆地的生油层之一。下第三系始新统阜宁组为河流相及滨海湖相暗色泥岩、油页岩、炭质页岩夹砂泥岩、石膏及薄层灰岩,是良好的生储油岩。渐新统下部戴南组为湖沼相夹炭质页岩和薄煤层的深灰色泥岩砂砾岩互层及棕红色泥岩夹砂岩。上部三垛组河流相棕红色泥岩夹砂砾岩互层及黑色泥岩、薄层油页岩,是良好的储油层。下第三纪三垛组沉积之后,发生三垛运动,形成上、下第三系之间的不整合。并使下第三系遭受褶曲和断裂,最后全区露出水面遭受剥蚀。 3、上构造层:相当于上新统盐城组和第四系东台组。三垛运动以后,构造活动逐渐减弱,控制盆地发展的断裂活动,代之以区域性下降,盐城组及东台组分布全区,且产状近于水平,以河湖相砂泥岩为主。第四纪开始海浸,初期为海陆过渡相,后期为近岸浅海相碎屑沉积。
H. 海底地形类型有哪些,其形成的原因是
海底地貌 如同陆地上一样,海底世界有高山,有平原,还有深沟峡谷。这个世界并不象人们所想像的或是象表面看起来那样平缓和宁静,相反却是地球上最活跃最动荡不安的地带。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形成高山峻岭,只不过一切都掩盖在海水之下进行而已。 海底地形与陆地一样,有山岭、高原、盆地、丘陵等形态。海底地貌按洋底起伏的形态特征,大致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大洋底三部分。大陆架是指陆地向海洋延伸的平浅海底。大陆坡是大陆架 与深海底之间较陡的陡坡。大洋底是海洋主要部分,有海岭、海脊、海底高原等正地形;也有海沟、海槽、深海盆地等负地形。 海盆:大洋的主体部分。洋底下凹并为海岭或海底隆起所分割的盆地。面积大,外形呈圆形或椭圆形,底部较平坦,深度3,000-6,000米(大多为4,000-5,000米)。覆盖着深海沉积,以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为主。 海底山脉:又称“海脊”或“海岭”。深海底部狭长绵亘的高地。长度可达上万公里,宽1,000-3,000公里,高2,000-4,000米。个别山峰出露水面成为岛屿,如此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南大西洋的阿森松岛等。大西洋中央海底山脉,纵贯南北,山脉走向与大洋轮廓一致,呈S形。太平洋海岭分布在中部,南北绵延1万公里以上。印度洋海岭分布呈人字形。 海沟:大洋中水深超过6,000米的狭长陷落地带。长可达数千公里,宽一般在百公里左右,两侧坡度陡急。海沟常与海岭相伴分布。海岭出露水面成为岛屿,在太平洋西部和北部,一系列岛屿呈弧形,成岛弧。海沟一般在岛弧的凸面,邻近大陆沿海山脉或紧靠岛屿,大洋的边缘上。海沟多数分布在太平洋,尢以西海岸最著名。世界上最深海沟是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东南侧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长2,550公里,平均宽度70公里。海沟分布地区是地壳最不稳定地带,火山、地震频繁。 象山港在浙江省象山县以北,自东北向西南,伸入陆地内部,长约50公里,宽仅6公里。港外有六横岛为屏障,形势险要,为优良港湾之一。
I. 南海北部海底微地貌特征与近代变化
蔡秋蓉
摘要根据大量测深和旁侧声纳资料,对南海北部海底微地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近代微地貌动态变化。滨海地貌主要有河口港湾、水下浅滩、水下岸坡、水下三角洲、潮流三角洲、海底沙波、潮流沙脊、海釜等;内陆架地貌主要有陆架堆积平原、水下阶地、古海岸线、古河道、小丘和坑洼群等;外陆架地貌主要有陆架平原、古浅滩、古三角洲、浅槽、沙波、沙丘、埋藏古河道、海底滑坡等等残留地貌。滨海地区水动力作用强,加上人为因素,地貌形态变化较大,内陆架和外陆架水动力作用较弱,地貌形态基本处于相对稳定。
关键词海底地貌特征动态变化南海北部
1前言
开发海洋,向海洋索取资源已成为当今世界强大的时代潮流,是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的首要途径。随着海洋油气资源与固体砂矿的勘探与开发、沿海港口的建设和航道的整治、海涂围垦与利用、水产养殖与捕捞、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与海水浴场的建设,海底微地貌特征与近代变化之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大量测深和旁侧声纳资料,对南海北部海底微地貌特征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对其近代变化作了初步探讨。
2海底地貌类型与分布
2.1滨海地貌
主要指水深15m以内的地貌形态。
河口、港湾广东沿海有130个河口与港湾。按地貌成因可分为山地溺谷港,如广海湾、镇海湾、海陵湾等;台地溺谷港,如湛江湾、流沙湾等;泻湖港,如沙扒港、水东港、乌石港等;河口港,如珠江口、韩江口、漠阳口、釜江等。具有规模大,水深条件好,是海洋与内陆交通枢纽,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门户。
水下浅滩、岸坡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各地水下浅滩宽窄不一。水下浅滩发育地区往往见有河口扇、潮沟、潮滩、水下沙堤、沙坝等。水下浅滩向外即水下岸坡,下限水深可达20~40m。近岸一侧陡,平均坡降750×10-3,向外海逐渐变缓,坡降为60×10-3。由岸向海物质组分由粗变细地有规律地变化。
台湾浅滩位于台湾岛西南侧,由40m水深线围成,面积达8800km2,分布着数以百计的水下沙丘和沙垄。沙丘大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即与200m之内等深线走向基本一致。有些沙丘排列均匀,高低相近,宽窄基本一致。有些沙丘排列不均匀,高低、宽窄差异很大,但形态基本相似。沙丘北陡南缓,虽然目前仍受到风浪影响,但显然不是现代形成的。
水下三角洲珠江、韩江、漠阳江、鉴江、廉江等河口均发育有水下三角洲,一般宽1~8km,呈舌形向南偏西方向突出。水下三角洲内一般发育迳流冲沟、潮沟与沙脊。
珠江是华南最大的水系,水下三角洲发育较完善,由于晚更新世海平面下降,海底发育有多期水下古三角洲。
Ⅰ期水下古三角洲位于上川岛-万山群岛-担杆列岛一线之南,水深30~62m。该古三角洲南北长50km,东西宽92km,古三角洲表面平坦,平均坡降为14.5×10-3,两翼发育了数条顺岸分布的沙坝,高0.5~1.5m,沙坝之间距1~3km不等。该三角洲上发育6条浅槽,深2~3m,宽2000~5000m,是珠江的古溺谷。Ⅱ期水下古三角洲位于珠江口盆地水深80~100m处,这期古三角洲规模大,分东、西两个,等深线明显向南突出,纵长58km,宽110km,平均坡降0.4×10-3~0.7×10-3。在古三角洲外缘见有沙堤或沙坝,高2~3m,且有许多溺谷浅槽。其中有两条较大的古河道,贯穿整个古三角洲。Ⅲ期古三角洲水深100~160m,顶部与Ⅱ期古三角洲边缘相连接或相互叠置,由一个大三角洲与一个小三角洲组成,长47km,宽128km,平均坡降0.8×10-3~1.2×10-3。但在水深140~150m处有一北东向延伸的陡坡,相对高差2~4m。古三角洲前缘地形复杂,坡陡,且见一大型海底滑坡带,由滑坡壁、崩塌谷、滑坡体和台地等组成,宽约3km,滑坡壁相对高差10~25m。三期古三角洲各具特色,以Ⅱ期古三角洲最为壮观。
潮流三角洲南海北部潮流三角洲朋显的有4个,即湛江湾口门外、闸坡口门外以及琼州海峡东、西口。
琼州海峡西口三角洲形态单一,4条浅槽及其相间的浅滩呈指状向西延伸,由东向西水深逐渐变浅,最浅的浅滩水深仅6.5m。西口两岸没有较大河流入海,陆源碎屑补给不多,所以形成的三角洲规模小且稳定。
琼州海峡东口潮流三角洲由内、外2个三角洲相叠置,形态复杂。内三角洲有4个浅滩与槽沟组成,规模较小,滩、槽相对高差大,呈指状伸展。浅滩的基底为基岩,表层覆盖沙,浅槽底部有少量砾石堆积。外三角洲由4个浅滩、浅槽组成,规模大,滩槽相对高差小,且成北东或近东西向展布。浅滩水深小,一般为0.2~0.5m,罗斗沙浅滩已露出水面。该三角洲除局部地段受季节性水动力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外,总体而论,它是稳定的。
潮流沙脊潮流沙脊为强大的潮流作用所塑造,如企水-江洪外海,海康-东里外海,珠江口的崖门口、磨刀门、伶仃洋,粤东的柘林湾等。潮流沙脊顺潮流方向呈隆洼相间排列,隆起与洼地比高一般为3~5m,个别地段可达15~25m。潮流沙脊长3~7km,宽0.7~3.2km。由于受现代水动力作用常常改变其形态,所以其具有不稳定性。
海釜海釜仅见于琼州海峡,由于强劲的潮流冲刷刨蚀海峡底部,形成“深水盆地”,长约60km,宽1~3km,最大水深127m,主要由玄武岩岩体组成。西段见零星的玄武岩块,东段则有少量砾石或砾砂,并发育有次一级小海釜,它们呈椭圆形或卵形,居于最大水深处。
海底沙波沙波的分布范围较广,如雷州半岛东、西海区,台湾浅滩海区。由于水动力条件比较活跃,发育有各种各样的沙波,形态复杂,大小不一,方向各异,它们是波浪、波流、潮流、海流等作用的结果。水深10m以内波浪对沙波形态起着主导作用,塑造的沙波走向基本上与海岸线平行,一般波长8~10m,波高0.5~2.0m,波与波紧密排列。水深小于10m的沙波,海浪、波浪起重要作用;水深大于10m的沙波,沿岸流、潮流、波流的塑造作用明显增强。规模较大的海底沙垄也可见,沙垄与沙垄之间距为30~40m,沙垄峰谷比高3~4m,形态不对称。早期的沙垄比较顺直,后期逐步发展到弯曲,并进一步发展成新月形沙丘。沙波形态不稳定,冬季和夏季不一样,台风前和台风后也不一样。当热带风暴过境时,破坏了原有地貌形态。原来的沙波、沙垄被冲刷移动,洼地迅速填平。海底电缆或输油管道应避开沙坡区,否则可能发生移位或折断,钻井平台桩脚也可能发生位移,迫使钻井工程中断,乃至钻井报废。
2.2内陆架地貌
内陆架一般指50m水深范围内,是现代海洋沉积最强烈的海区。
内陆架堆积平原内陆架堆积平原属近代海相堆积地貌,海底平坦,平均坡降为0.7×10-3,海底没有明显突变性的隆起或洼坑。陆源物质来源丰富,现代沉积作用强盛,主要为粉砂质粘土或粘土质粉砂,厚度大于3m,最大厚度大于25m,目前海洋沉积作用仍在进行,沉积物正在不断加厚,堆积平原范围在逐渐扩大。
水下阶地南海北部内陆架海区发育有4级水下阶地,一级水下阶地的水深15~20m,见于雷州半岛的东部海区,北部湾海区,汕头海区,阶地面平坦,平均坡度为0°01′20″左右,宽约10~20km,阶地的外缘海底地形变陡,坡度增至0°06′37″。水下二级阶地水深50m左右,见于粤西海区、粤东海区、北部湾海区,阶地面极为平坦,在大河口外围该级阶地为河流相砂泥所覆盖。水下三级阶地水深80m左右,是南海北部大陆架形态最典型的水下阶地,分布范围广,宽度达30km,阶地面上分布着一些沙垄、沙坝、垅岗、洼地及水下古河道等残留地貌。水下四级阶地仅见于珠江口南之陆架外缘,阶地面宽阔,一般为7~15km。
古河道区内海底有多条埋藏古河道,断续出现,呈树枝状展布于陆架平原,有的为现代沉积物覆盖或正在被覆盖,成为溺谷或埋藏谷。
小丘与洼坑群南海北部陆架海底常常有成群分布的小丘与洼坑,有的单体存在,有的成群分布,有疏有密,通常人们称之为麻坑群。麻坑有圆形、椭圆形、弯月形、碟形、盆形等。它们常发育于某一区块,相对密集,主要见于油气田盆地地区的海底,可能是油气田形成过程中,部分气体沿地层的孔隙、裂隙、断层界面上升到海底而形成小丘与洼坑。
2.3外陆架地貌
残留堆积平原南海北部外陆架残留堆积平原宽阔,西部最大宽度可达128km,中部宽100km左右,东部宽65km左右,自西向东逐渐变窄,平均坡降0.47×10-3~0.91×10-3。它是玉木冰期低海面及冰后期海面上升过程中形成的堆积型陆架平原,虽然后期受到珠江、韩江等水系携带来大量细粒沉积物影响与现代动力因素作用,但本区仍以残留地貌为主体,地貌体物质组分多以细砂和中细砂为主体,是低海面时期的残留沉积。在宽阔的外陆架残留堆积平原上发育有浅槽、古浅滩、古三角洲、沙波、沙丘、埋藏古河道、海底滑坡等残留地貌。
陆架外缘斜坡陆架外缘斜坡位于大陆架外部地势较陡的区域,呈条带状分布,北东向或北东东向延伸,宽度5~40km,平均坡度在0°15′~0°30′之间,它是外陆架平原平均坡度的5~10倍。陆架外缘斜坡地形变化较为复杂,有的地方出现阶梯状地形,随着深度增加,坡度变陡,并逐渐向大陆坡过渡。表层沉积物以细砂、粗中砂等残留沉积物为主,可见到全新世地层零星分布,并发育有沙堤、沙丘、滑坡体、滑塌谷和小海丘等。
2.4大陆坡地貌
大陆坡从西北部陆架外缘坡折线起,向东南方向水深逐渐增加到3400m左右。本区陆坡地形起伏大,变化复杂,向东南方向呈阶梯状下降。地貌类型齐全,根据区内陆坡的形态特征及排列组合,其三级地貌分为陆坡海台、陆坡海槽、陆坡斜坡、陆坡陡坡等。
陆坡海台位于水深300~350m之间,地形平坦,如东沙海台,台面上分布着北卫滩、南卫滩和东沙岛等。该海台外形似倒三角洲,东西方向宽约160km,南北方向纵长约105km。其南部为海台外缘斜坡,坡度明显变陡,并有放射状沟谷分布。
陆坡海槽区内只涉及到西沙海槽东部的一部分。该海槽近东西向展布,槽底较为平坦,槽底和槽壁的转折点非常明显,槽底由西向东微微倾斜,而宽度逐渐变窄,到东口宽度只有11km。西沙海槽是在元古代地块基础上,由于新生代拉张产生的裂谷,经历过早期张裂产生断陷,形成裂谷雏形;中期稳定沉降,接受沉积;晚期裂谷进一步发展,海槽逐步形成。
陆坡斜坡陆坡斜坡以堆积作用为主,沉积厚度大,地形较为平缓,其坡度大部分在2°~5。之间,以珠江海谷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
西部陆坡斜坡上陡下缓,形态较为单一,水深200~1000m左右,坡度较陡。其中水深约200~500m处局部出现小型的滑坡、坍塌和侵蚀沟群等。而水深1000~1800m以堆积作用为主体,坡度较为平缓,地貌类型也较为单一。
东部陆坡斜坡,地貌类型较复杂,上部和下部形态特征有较大的差异。上部特别是陆架外缘和陆坡相接地段有多个滑坡区分布。这是因为该区沉积物是由陆架区向陆坡区不断推进,沉积物较为松散,而地形坡度显著变大,为不稳定地带。下部地形较为平缓,以堆积地貌为主体。而水深1200~2800m附近地形明显变缓,具有大陆隆和深海扇的地貌形态特征。东南部有较多的海山、海丘分布,大型的海山有尖峰海山等,且大小断层遍布,其延伸方向多变,但以北东向和北西向为主,也有少量近东西向分布。
陆坡陡坡陆坡陡坡是陆坡中坡度陡、地形变化最为复杂的海区,可分为两个区。
其一位于西沙海槽北部上陆坡处。西沙海槽是在元古代地块基础上,由于新生代拉张作用形成裂谷,呈北东东向延伸,两侧及槽谷内断裂活动强烈。在海槽北坡发育一系列张性断裂,断裂带长200~300km,断距可达1000~2000m。区内由于受成组成带的阶梯状断裂作用,并向海槽底呈阶梯状下降,形成一系列断裂谷、边缘沟、断崖和陡坡。由于地层受到挤压,随之出现一系列滑坡、崩塌、浊流堆积体等各种地貌类型。
其二位于西沙海槽的北槽坡及其以东的陆坡与深海盆相接处。主要受北东—北东东向断裂构造控制。而海底岩浆物质沿着断裂带侵入和喷发,形成形状和大小各异的海山和海丘。
3近代海底地貌动态演化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作用,海底地貌一直在变化之中。一般而言,海底地貌在河口海湾水动力作用强盛的海区变化比较大,而在外海水动力作用弱的海区变化相对较小。
3.1珠江口海区
近百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珠江口海区地貌形态也随之变化,变化程度各区不一,分别说明。
伶仃洋1900年到1960年间海底地貌形态相对稳定,东浅滩和汛石水道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伶仃水道淤浅,10m等深线退缩南移至内伶仃岛的西南侧。1960年以来变化较大,泥沙呈条带状大量堆积于川鼻水道和伶仃水道西侧,海底增高4~5m。淇澳岛西北水域泥沙也在迅速淤积,海底每年以50mm的速度增高。伶仃洋东部浅滩北段淤积较慢,而南段相反,海底侵蚀,浅滩后退。同时遭受侵蚀后退的浅滩还有汛石浅滩、伶仃拦江沙坝。伶仃水道南段淤积长高1~3m,北段冲蚀,虎门川鼻水道东侧则受强烈冲蚀。
磨刀门1900年到1960年间海底地貌形态变化较大,白藤湖周围原为一片浅海,成了海涂浅滩。泥湾门-龙屎窟水槽、大门深槽淤积填平,鹤洲-交杯沙淤积最快,且出露到水面,新出现的灯笼沙,更显示出海底地貌形态的近代变化。1960年以来磨刀门海域普遍淤积,海底明显增高,鹤洲交杯浅滩,白藤湖-三灶海湾,三灶以南海域淤积了0.5m,磨刀门拦门沙坝以南海域淤积最快,海底淤高2.0~2.5m。
黄茅海一百年前黄茅海原来是一片汪洋大海,到1960年已形成喇叭状河口湾,本来2~3km宽的虎跳门,两岸淤积成一水道。本区海底淤积明显,5m等深线、10m等深线大幅度南移至荷苞岛以南。1960年以来黄茅海南部滩地淤高了0.5m,而大硭岛-南水岛间的深槽局部遭到冲刷侵蚀。
总之,珠江口海区在柯氐力作用下,西侧淤积明显,近百年来珠江三角洲向海推进,尤以伶仃洋西侧、磨刀门至大海环一带较快,万顷沙每年向海推进50m,磨刀门至大海环每年40~140m,最大为160m。
3.2韩江口海区
义丰溪口至莱芜岛以北海滩侵蚀退缩,义丰溪口以南的海滩也遭侵蚀后退,狮屿、五屿西侧海滩遭侵蚀,大片浅滩高程下降0.5m,东溪口冲刷出一条2m深的新槽。五屿以南至东溪口浅滩淤涨明显,海涂发育,2m等深线往外推移,而风屿至莱芜岛以北5m等深线向外推移更多。莱芜至新津溪,海滩遭侵蚀,海涂遭冲刷,高程一般下降1.0~2.0m。新津溪口外的待狎金浅滩受冲刷降低了0.5m。海底侵蚀,2m,5m等深线向岸推进较大范围。海山岛南侧,海滩受侵蚀,0m等深线向岸推进,而水下浅滩变化不大,5m等深线基本稳定。
3.3湛江湾、雷州湾海区
湛江湾湛江湾海底地貌形态较稳定,在深槽、水下岸坡、湾缘台地陡坎略有侵蚀。支叉水道及其附近出现少量淤涨现象。
雷州湾雷州湾海底地貌形态1956年与1978年相对比,变化比较大。西部湾顶边滩向南淤进了300m,向北淤进了1800m,北坛附近淤进了900m,但后葛一带遭侵蚀,水下浅滩出现沟槽,海岸侵蚀后退900m,迈旗深水槽淤浅1.2~2.4m。中槽西段侵蚀,槽深增加0.5m,槽床扩宽500m。中槽中段淤积,槽深减低1.2~2.5m。槽床缩窄300m。在中槽南、北之间的三角地带,浅滩淤积增高,增幅最大者达2m之多。龙湾村对面浅滩侵蚀降低,一般浅滩比原来水深增加1.5~2.0m。
4结论
南海北部海底地貌形态复杂,类型齐全,微地貌种类众多。水深15m以内的滨海地貌主要有河口、港湾、水下浅滩、岸坡、水下三角洲、潮流三角洲、潮流沙脊、海釜、海底沙波等类型;水深在50m范围内的内陆架地貌包括内陆架堆积平原、水下阶地、古海岸线、古河道和小丘与洼坑群;水深大于50m的外陆架地貌包括外陆架残留堆积平原,其上发育有浅槽、古浅滩、古三角洲、沙波、沙丘、埋藏古河道、海底滑坡等残留地貌,陆架外缘斜坡;大陆坡地貌包括陆坡台地、陆坡海槽、陆坡斜坡、陆坡陡坡等。海底地貌在河口海湾水动力作用强盛的海区变化比较大,而在外海水动力作用弱的海区地貌形态基本稳定。
[1]从鸿文等.1992.中国海区及邻区地形图(1:500万).北京:地质出版社
[2]王文介.1995.琼州海峡潮流通道地貌体系发育的动力效应.海平面变化与海岸侵蚀专集,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34~242
[3]毛树珍等.1982.南海中部及北部海底地形特征.南海海区综合研究报告(一).北京:科学出版社
[4]冯文科等.南海北部海底地貌初步研究.海洋学报,1982,4(4),462~472
[5]陈俊仁等.1983.南海北部-50m古海岸线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38(2),176~187
[6]陈俊仁等.1985.南海北部-20m古海岸线之研究.中国第四纪海岸线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30~240
[7]谢以萱,毛树珍.1985.南海海区的海底地形.南海海区综合调查研究报告(二).北京:科学出版社,13~34
[8]谢以萱.1985.南海东北部海底地貌.热带海洋,2(3),182~190
[9]谢以萱.1986.南海的陆缘扩张地貌.热带海洋,5(2),12~19
[10]鲍才旺.1987.地形图说明书.何廉声主编.南海地质地球物理图集.广州:广东地图出版社,3~12
MICRO.GEOMORPHIC FEATURES AND THEIR DYNAMIC CHANGE 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Cai Qiurong
Abstract:Based on a large amount of bathymetric and side-scan data,the micro-geomorphic features and their recent change were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paper.There exist the different geomorphic types including the branching bay,submarine shoal,subfluvial bank,subaquatic delta,tidal current delta,tidal sand ridge,sand wave and caldron in the littoral zone.In the inner shelf,the main geomorphic types have the accumulational plain,shoreface terrace,ancient costal line,ancient stream channel,mamelon and pit-and-pots.However the main geomorphic types in the outer shelf include shelf plain,ancient shoal,ancient delta,slack,sand wave,sand ne,buried ancient stream channel and submarine slumping.The geomorphic shapes changed greatly because of the strong hydrodynamic action and the anthropic factor in the littoral zone,whereas the geomorphic shapes are relatively stable because of the weak hydrodynamic action in the inner and outer shelf.
Key words:geomorphic feature,dynamic change,northern South China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