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体任务是训练
形式教育理论: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智力或思维而传授知识无关紧要的理论称为形式教育理论.
② 结合实例谈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给教育带来了无限生机。尽管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不断产生,但有一点不能丢,相反显得更重要了,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才能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很好地实现教与学的配合,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的。
③ 求四川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A级)和教育心理学(A级)真题
四川2011年4月教师资格
(A)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 B )。
A.幼儿老师B.父母C.长辈D.小学一年级老师
2.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B )。
A.陶行知B.杜威C.康德D.马卡连柯
3.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 A )。
A.学生B.教师C.教材D.教学手段
4.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 B )。
A.巩固性谈话B.自发性谈话C.指导性谈话D.接交性谈话
5.由家长和其他年长者成员配合学校对孩子不同程度地实施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称之为( C )。
A.校外教育B.配合教育C.家庭教育D.社区教育
6.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D )。
A.教育大纲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教育目的
7.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 D )。
A.课程设计B.课程制订C.教材编制D.课程设置
8.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 A ),
A.各门文化课B.思想品德课C.课外活动D.少先队工作
9.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B )。
A.教学改革和实验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C.实施素质教育D.个性发展
10.广播电视教学相比于课堂教学的优点是( C )。
A.能够使用先进的图像呈现方式 B.它同时利用学生的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
C.学生人数多,教学的相对成本较低D.能够及时地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
11.体育是进行其它各育的( B )。
A.必要条件B.物质基础C.重要保证D.重要手段
1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 D )
A.社会关系B.人际关系C.教育关系D.师生关系
13.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A )。
A.社会交往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修养
14.教师中心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
A.柏拉图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
15.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 B )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
16.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B )。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
1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C )。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
18.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
A.孔子 苏格拉底B.孔子 亚里斯多德C.孟子 柏拉图D.朱喜 苏格拉底
19。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 D )。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
20.“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 D )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
A.内容正确B.方法恰当C.目的明确D.情感深厚
二、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角色:可理解为个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为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教师角色行为的研究,就是从角色人手,研究教师实际表现的特征和进入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帮助教师对照基本职能,完善自我。
2.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
3.教学目标的叙写:在于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具体的行为改变。即说明学生在教学后能学会什么,其行为表现或改变必须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可作为目标是否达成的衡量标准。它必须用学生可判断分析的具体行为来描述,说明教师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
4.道尔顿制v:教-师.不在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叙谈,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5.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索,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
答:(1)传授知识;(2)形成技能;(3)培养职能;(4)发展个性。
2.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答:(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2)课程设计与编织结构化;
(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
(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3.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特点。
答:(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
(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
(3)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4.简述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答:(1)初中学生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 .
(2)初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是人生记忆“高峰”的前奏,如教育有方,其记忆力会获得较大的发展;
(3)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
(4)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想象力也加速发展,而且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逐步增加;
(5)初中生一致行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独立性不断提高;
(6)初中学生的情绪活动表现很强烈。
5.简述教学设计的特征。
答:教学设计有以下主要特征:
(1)教学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系统化;(2)教学目的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3)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4)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5)重点是教学策略的计划和媒体的选择;(6)评价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联系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谈谈当前对中学生的教育应主义的问题。
答:中学生的教育应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中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
(1)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2)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3)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4)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法制的教育;
(5)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
(6)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7)重视人生观教育。
2.二战后世界教育改革运动后出现了哪些新的教学方法?你是如何理解并运用的?
答: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其中有一些带来了教学实践的显著变化,并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发现学习;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学生在课程中应当学习的是基本结构,也就是每门学科最具有根本性的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等。而基本结构是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学习的,要通过学生的发现学习去构造。
发现法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
(2)探究—研讨法;
探究一研讨法与发现法有密切联系,在实质上也基本一致。这种方法在一些发达国家被普遍应用。
探究研讨法没有十分严格的程序,但十分注重利用发展心理学所提供的关于儿童不同认识阶段的特征,由此形成了一些十分突出的特点。
(3)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这是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自己30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刨立的。所谓纲要信号图式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根据。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有时一张图表仅由几个信号组成,有时一张图表可以包括教科书中二三节甚至四五节课的内容。
(4)暗示教学法;
这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采取与传统教学法完全相反的做法,上课如同游戏、表演。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
(5)范例教学法;
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基,他们提出了若干范例教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研究认为,范例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
(6)非指导教学法。
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教学,是由他的“非指导性治疗”演变过来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
四川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心理学(A级)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般认为,桑代克发表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该书出版于【】
A.1913年
B.1903年
C.1923年
D.1879年
2.皮亚杰认为,7至11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
A.思维准备阶段
B.思维阶段
C.感觉运动阶段
D.抽象思维阶段
3.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
A.智力理论
B.动机理论
C.学习理论
D.认知理论
4.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学者是【】
A.华生
B.布鲁纳
C.布鲁姆
D.班杜拉
5.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最初提出者是【】
A.加涅
B.华生
C.布鲁纳
D.斯金纳
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
A.人本主义
B.官能心理学
C.行为主义
D.认知心理学
7.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
A.解释的理解
B.字面理解
C.批判性理解
D.创造性理解
8.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
A.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
B.活动定向
C.有声的外部言语
D.无声的外部言语
9.问题解决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A.分析问题
B.提出假设
C.发现问题
D.检验假设
10.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叫【】
A.认同
B.移植
C.投射
D.回归
1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生存需要
B.归属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2.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
B.华生
C.斯金纳
D.布鲁纳
13.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4.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A.观察
B.测验
C.访谈
D.实验
15.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
B.华生
C.布鲁纳
D.斯金纳
16.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布鲁纳
D.斯金纳
17.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独立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
A.文学
B.数学
C.历史
D.法律
18.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
A.西蒙
B.威特金
C.苛勒
D.卡根
19.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
A.求异思维
B.求同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20.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问题解决的【】
A.分析问题阶段
B.提出假设阶段
C.发现问题阶段
D.检验假设阶段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有意义学习的三种类型是_____、______和______。
22.布鲁纳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是从___________到_______到_______。
23.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
24.布卢姆对教育心理学的两大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5.遗忘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6.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是______和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7.比较性组织者
28.过度学习
29.创造性思维
30.学习动机
31.直观教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2.简述作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
33.简述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方法。
34.如何正确处理非正式的学生群体?
35.如何科学进行复习,防止遗忘?
36.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结合实际论述良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38.结合实际论述教学中如何促进知识的理解。
④ 教育学 求教高手几个问题 全回答加分 在线2小时等你
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 学生
课外活动是:不能如此划分只是有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个人或团体是 教育者
⑤ 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瓦根舍因:(Martin Wagenschein, 1896-1988)德国教育实践家,范例教学法创始人。与布鲁纳和赞可夫被认为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人物。
根据多年从事教学的经验,首先在物理和教学中提出:“范例教学”理论,并率先实践。
⑥ 什么是范例教学
范例教学是通过主体与客体、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基本性的、基础性的和范例性的知识的方法。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联邦德国兴起的教学理论流派之一。
范例方式的实践研究,主要是以历史、地理、理科等学科为中心进行的。范例方式论是联邦德国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特色。但由于各门学科的任务、内容、结构的不同,许多问题还有待研究。例如,怎样才能构成称之为学科的本质因素、基础因素的“范例”;如何保证儿童形成关于自然、社会、劳动、历史等的规律性的认识;以及如何在具体的实践中贯彻教育性教学的原则等等。
⑦ 什么是主体性教学
主体性是人类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思维的独立性、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主体性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对端正其学习自我负责的态度,注重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使他们自我监控学习活动。传统的教学虽然也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但仅仅局限在老师讲授范围内的消化理解,是在死记硬背知识的基础上的苦思冥想。学生常常是思考无门,思路不畅,百思不得其解。在这种教学观念指导下,学生只是充当了知识的储存器,不能灵活、变通地运用知识,最终导致思想僵化。要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教师必须实现从记忆型教学观向思维型、创造型教学观转变,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主体性教学观认为,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的兴奋点不同,提出问题的角度就有所不同。主体参与式教学由于使学生从自我出发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们的“问题意识”就会大大增强在问题的解决上,主体参与式教学能使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问题讨论是主体参与式教学用得最多的方法,有讨论就会有思维的碰撞,知识就能真正被“激活”。
—杨琳. 不同提问类型的初中生问题意识和学习策略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
⑧ 范例教学的主张是谁提出的
范例教学理论是由德国的M.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等人提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德的教育在“跟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步伐”的口号下,不断扩充教学内容,学生负担加重,学习主动性受到限制。范例教学论者认为,要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就要重构教学内容,选择学科材料中最典型的材料,形成认识的稠密区。在稠密区里,各科知识汇集、交融,学生通过对这个稠密区的探究、思考,形成一种整体的认识结构,从而达到把握其它各种材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