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时间溢出,我的爱如此轻巧,犹如苦难 这句话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时间往往是有很多的,但是在这么多的时间里,我的爱就是特别的轻易就能得到,就像苦难一样,所以说他就爱特别的轻巧,很容易一样。
⑵ 智慧引领幸福的前言
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人的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正是为了它,人们才做所有其他的事情。”这无非是说人人都想要幸福。然而,这个人人都想要的幸福,却似乎是一个难以捉摸的东西,若问究竟什么是幸福,不但人言人殊,而且很不容易说清楚。幸福这个词,一般用来指一种令人非常满意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令人满意,的确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因此说,幸福完全是一种主观感受,自己觉得幸福就是幸福。当然,主观满意度是幸福的必要条件,自己觉得不幸福的人,你不能说他是幸福的。但是,这不是充分条件。我们应该问一个问题:对于什么样的生活令人满意,人们的感受为什么如此不同?很显然,有一个东西在总体上支配着人们的主观感受,那就是价值观。价值观不对头的人,对幸福的感受必定是肤浅的,也是持久不了的。为了使幸福的衡量有据可依,兴起了幸福指数的研究,试图给幸福制定客观标准。其方法大抵是列出若干因素,比如个人方面的收入、工作、家庭、健康、交往、休闲,社会方面的公平性、福利、文明、生态等等,给每一项规定一个分值,据此统计总分。作为尝试,这并无不可。我本人对幸福能否数据化持怀疑态度,并且要指出一点:对各个因素重要性的评价,所给的分值,归根到底也是取决于价值观。由此可见,撇开价值观,幸福问题是说不清楚的。哲学正是立足于价值观来探讨幸福问题。在哲学史上,对幸福的理解大致分两派。快乐主义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强调生命本身的自然性质的快乐和精神的快乐。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或道德上的完善,但承认完善亦伴随着精神的快乐。两派的共同点是重生命、轻功利,重精神、轻物质。无论是哲学家们的赐教,还是我自己的体悟,都使我得出一个结论:人身上最宝贵的价值是生命和精神,倘若这二者的状态是好的,即可称幸福。怎样才算好呢?我的看法是,生命若是单纯的,精神若是丰富的,便是好。所以,幸福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现代人只从物质层面求幸福,却轻慢了人身上最宝贵的两种价值,结果并不幸福,毛病就出在价值观。为了幸福,我们要保护好生命的单纯。人应该享受生命,但真正的享受生命是满足生命本身那些自然性质的需要,它们是单纯的,而超出自然需要的物欲却导致了生活的复杂,是痛苦的根源。人是自然之子,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幸福的永恒前提。在当今这个崇尚财富的时代,财富是促进幸福,还是导致不幸,取决于有无正确的财富观。人是精神性存在,精神需要的满足是幸福的更重要源泉。在物质生活有保障之后,幸福主要取决于精神生活的品质。良好的智力品质表现在智力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在此基础上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这个意义上的成功才是会带来有着巨大幸福感的真成功。良好的情感品质表现在自我的充实、内在生活的丰富、爱的体验和能力,这是自己身上的快乐源泉。良好的灵魂品质表现在善良、高贵的品德,真诚的信仰,这是做人的最高幸福。幸福是相对的,现实的人生必然包容痛苦和不幸。因此,承受苦难乃是寻求幸福之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也因此,在智慧的引领下,想明白人生的道理,与身外遭遇保持距离,与命运结伴而行,才能在寻求幸福之路上从容前行。人人都在寻求幸福,通往幸福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我们必须探路。以上是我探路的心得,按照这个线索,我对以前写的文字做了选择和整理,又补充了一些新的文字,编成这本书,供别的探路者参考。
2012年4月11日
⑶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序言:关于幸福,我们知道什么
关于幸福,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有无数种解释。关于幸福的这种众说纷纭的状态,既说明了人们对于幸福的关注,又说明了人们对于幸福的争议。人们渴望幸福,希望获得幸福,祝愿幸福永远留在身边。但是,因为对于幸福千差万别的理解,究竟如何才算幸福,人们很难有一个共同的答案。不同地区的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不同自然条件下的人,对于幸福的理解或幸福的内涵都有各自的认定。哲学家、道德家、宗教家、社会学家们皓首穷经的努力目标之一,就是想给予人们一个关于幸福的解释。然而,即使是这些思想家之间,矛盾和争议也总是存在,何况普通人?世界上没有关于幸福的同一认定。事实上,古代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有对于幸福的各自解释,例如中国人的“知足常乐”,西方人的信仰上帝。然而,当西方文明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席卷全球的时候,类似“知足常乐”这样的幸福原则,似乎已失去了普遍意义。追求更大的成功,追求实现人生梦想,已经替代了人们以往的生存方式。此外,西方文明又基于一种科学的、统一的理论方式,使得幸福这样的概念,也变得有统一的必要。然而,它始终无法做到这一点,它徘徊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类历史上各种关于幸福的解读之间,不知道是应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还是改变人类历史上其他关于幸福的认知,由此,造成当今世界无数生活在现代化环境中的人们对于幸福产生迷惑,从而感觉不到幸福,不知道幸福究竟为何物。我把幸福当成一个很简单的原则:欲望的满足,就是幸福。这种欲望可以是最基本的生理欲望,例如饿的时候、渴的时候,有食物、有饮料,就是一种幸福。对于异性的向往也是生理欲望的一个最主要的领域,除此之外,对于生的渴望,希望摆脱死亡的宿命,也是人类最基础的生理欲望。欲望也可以再高一点层次,食物、饮料不匮乏的时候,对于食物、饮料品质的讲究,构成了另一个境界的幸福。除了生理欲望之外,精神欲望的满足,同样也是幸福的体现。例如,人们对于父母、孩子的感情,对于艺术的追求等等。每一种欲望的满足,都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幸福感。解释虽然简单,事实却不简单。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我看来,“需求”就是“欲望”的不同描述,本质上一样,强度不同而已。马斯洛提出5个层次的需求,即:生理、安全、情感、尊重、自我实现。在相对平稳的社会,需求一样存在,但实现需求有多种途径,有些需求由社会来提供,个人不容易产生无法满足的焦虑。但在现代社会,高度竞争使得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在满足需求方面呈现巨大的差异。尤其是,满足需求的多种方式也不存在了,只剩下靠金钱就能满足的唯一方式。途径的单一化、手段的单一化,造成中性色彩的需求变成强烈色彩的欲望。几乎所有人,在现代文明环境中,都被赶上了欲望满足的独木桥,这是“不快乐”的所在。当我们说,幸福就是欲望满足、需求满足,问题在于:一个人究竟有多少欲望?一个人应该有多少欲望?一个人的欲望必须全部得到满足吗?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社会和现代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区别。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古代文明,都不约而同地强调这样一个观点:欲望应该得到控制。然而,在观念和具体实践中,它又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古代常见的一种方式是,克制欲望,将欲望减低到最小的程度。它其实是对于幸福的一个反向理解:如果欲望很少,那么幸福感就很容易来到。典型代表就是宗教。例如,西方古代的基督教,就强烈要求人们克制欲望,克制的范围包括对财富的欲望,也包括对异性的欲望,还包括对于现实社会一切事物的欲望。基督教视富人为罪恶,强制实行一夫一妻制,要求人们在现世中受苦,等到死后上了天堂才尽情享受幸福。西方文明在推翻基督教统治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欲望不应该克制,满足所有的欲望就是幸福。而且,由于人的欲望层次,最容易被感受的,是人们物质层面的欲望,因此,西方文明自文艺复兴以后500多年来,基本上将满足欲望的幸福感建立在物质欲望的领域。即便在马斯洛的不同需求层次上,基本上每个层次的满足手段也都是金钱化的物质。以满足欲望来获得幸福感,道理说起来简单,但在实践中,却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如果欲望太容易被满足,幸福感便索然无味,除非更多、更频繁地满足。举个例子来说,喝牛奶不容易的时候,有牛奶喝就不错了。当牛奶铺天盖地,喝牛奶的满足感已经很弱,于是,有人认为,用牛奶洗澡更容易获得幸福感。如果欲望很不容易满足,追求欲望满足的动力则容易变成不满和破坏力。例如,在媒体和舆论的宣传影响下,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应该享受像美国人一样的生活,有车、有房、到世界各地旅游。事实上,要让地球上每个人都满足这样的欲望,是非常困难的,于是,欲望目标已被激发的人们,当看不到欲望满足的希望时,就容易产生愤怒。欲望与幸福的关系,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我们在很多美国电影里经常能看到一类英雄,他们本领高强,勇敢地同恶势力斗争。恶势力往往斗不过他,但是,英雄常常受制于恶势力,使得他因为有所顾忌而不能向恶势力做最坚决的斗争。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英雄受制于恶势力,最常出现的情节就是英雄的父母被劫持或威胁,或者是英雄的孩子、女朋友,或者是其他普通人。换句话说,英雄因为有了某种无法消除的欲望,而产生了致命的弱点,结果被恶势力抓住,成为控制英雄的手段。这样的情节说明了一件事情:如果一个人的欲望被别人控制,他就很容易成为被别人操纵的棋子。从这个角度说,孙悟空的厉害在于,它没有任何欲望,没有任何可以被他人操纵的弱点,它连死亡都不存在,连求生的欲望都不需要。这应了中国的一句话,“无欲则刚”。普通人在现代社会中产生的很多欲望,并不是主动产生的,而是被刺激之后,被动产生的。满足这些欲望,也不全是个人能力能够实现的。于是,现代社会的普通人,为了自己满足欲望的幸福感,不得不求助于他人,例如,个人希望能够获得银行贷款,以便提前住上房子。然而,由于这样一个欲望的存在,个人往往就被银行控制,像好莱坞电影里的英雄那样,因为一个致命弱点而失去了自由。可怕的是,现代人被激发的欲望远不止住房子这一项,简直可以说多如牛毛。比方说,媒体上到处都是袒胸露乳、花枝招展的俊男美女,使得每个人很快就对身边的丈夫或妻子感到厌倦,追逐异性(行动追逐或头脑追逐)变成生活的常态。在诸如此类的欲望之下,现代人往往成为操控这些欲望机构的奴隶,如赛狗场上的赛狗,前头永远有一个逮不到的兔子,死命地狂奔,幸福只是得不到的诱饵,焦虑常常因此而生。反过来,我们可以看看中国的传统。中国的传统之一叫做中庸,在欲望和幸福的关系上,中国人很好地体现了这种中庸。中国传统没有像西方宗教那样严厉要求人们克制欲望,也没有像现代西方文明一样,鼓励人们满足一切欲望。中国古代也有宗教,例如佛教,在中国古代社会,佛教塑造了将欲望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典型榜样。出家人戒断一切尘世欲望,连生理欲望都降到最低,吃最简单的食物,睡最简单的床,把物质欲望满足停留在维持生命必要的最低水平,将幸福更多地寄托在精神欲望的满足上。然而,中国的高明在于,没有要求每个人都像出家人一样做,出家人只是一个出世的参照,而非现世的标准。中国人很早就实行了政教分离的原则,使得宗教断绝一切欲望的做法,对于大多数人只产生间接影响,而没有像欧洲宗教那样,强迫每个人接受宗教原则。此外,中国的中庸还体现在对每个人欲望的克制上。中国传统主张一种将心比心的原则,你不希望别人这样对你,那你首先不要这样对待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这个原则的另一种表述。这个原则的前提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相对平等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每个人的欲望之上,放置了一个更高的道德原则:满足自己的欲望,以不伤害他人为前提。这里的“他人”首先是父母等亲人,其次是生活中的朋友、熟人,再其次是社会上的其他人。我们不能说这个办法百分之百有效,于是,中国传统还会借助法律。那些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伤害他人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惩罚。中国人的中庸还体现在物质欲望满足与精神欲望满足并重的方式上。物质欲望满足具有排他性,这块肉我吃了,别人就吃不到了。而精神欲望的满足没有这种排他性,这首诗我读了喜欢,别人读了也可以同样喜欢。中国传统并没有像欧洲宗教那样,只要求人们沉浸在以上帝为中心的精神世界里,而是在一种以人文为中心的精神世界里,同样不排斥物质欲望的存在。中国古人比现代西方人高明的地方在于,中国古人认为,精神欲望的幸福感,比物质欲望满足的幸福感地位要更高。因此,当今天的人们问:我们为何不快乐?答案并不只是说我们个人已经没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而是整个社会在西方文化影响下,让传统的社会形态和传统的价值观难以存在。西方文明提供了很多丰富的物质满足,但是,如果我们的幸福和快乐只能靠物质来满足,不同的需求和愿望也只能通过物质、金钱这一唯一方式获得满足,那么,我们将注定不会快乐。看不到这一点,当你不快乐的时候,你甚至找不到真正的原因,因而你永远难以真正地快乐。是为序。
⑷ 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是幸福
幸福不会时时等着你,爱你的和你爱的人不是随时可以出现,请你学会珍惜。
当一个深爱着你的人为你而改变,那是因为他爱你,当你遇到一个人,他为你收起他的顽固脾气;也因为他爱你,他把你的兴趣也变成是他的兴趣时,,……还是因为他爱你.
喜欢一个人是没有理由的,无悔的付出
都认为是值得的,只要能和相爱的人在一,,,.,,,,,,,起。
其实我们的身边都有一些这样的人,只是(你.我.他)还没发现,最懂你的人,总是会一直的在你身边守护你,不让你有一丝的委屈;真正爱你的人,也许不会说许多爱你的话,却会做许多爱你的事。
如果你发现
身边有这样的人的话,请你好好珍惜……。
请你记住!摘不到的星星,总是最闪亮的,溜掉的小鱼,总是最美丽的。错过的电影,总是最好看的,失去的情人,
总是最懂你的。
这世界
上,
每个
人都有个
想要寻找的人,一但错过了,
就在也不会回来。
如果爱上,就不要轻易说放
弃
。闹别扭了,可能你后悔一阵子;但是你放弃了,可能使你后悔一辈子。经历过爱
情的人生才是美好,经不起考验的爱情是不深刻的。美好的爱情使人生丰富,经的起考验的爱情才是完美的..........
⑸ 幸福心理学的序言
幸福是什么?
尼采说:幸福就是随着权力的增加,阻力被克服了的那种感觉;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说:幸福是有健康的身体和易忘的记忆;卢梭认为:幸福是银行有丰厚存款,家中有美食佳肴,加上良好的胃口;哲学家罗素认为幸福存在于心灵的宁静与淡泊;萧伯纳与雨果则认为幸福来自于与他人真正的分享;亚里士多德与奥古斯丁认为幸福是一种美德的体现。
职业经理人认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在我的手里,把公司做成一个世界品牌。”小学老师觉得:“幸福就是我的学生都能成才,我的儿子将来有所作为。”工人说:“幸福就是工资再高一点,加班的时间少一点,能和妻子、女儿散散步、逛逛公园。”起早摸黑的农民说:“我的牛越长越壮,奶卖得越来越多,就能给儿子娶媳妇了,这就是我一辈子的幸福。” 一名井下工作的矿工说:“幸福就是马上要出井的时候。”不同个体对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
人类对幸福的追求和思索,古已有之,但抱怨不幸福者众。钱勒在其自传中说过:“当你自问自己是否幸福时,幸福就离开了你。”作家埃里克·贺 佛(Eric Hoffer)也说过:“思索什么是幸福正是许多人不幸的最主要的原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幸福需要客观基础,但是客观基础不是幸福本身。幸福感不仅是一种心理现象,更是社会构造。美国著名的政治学教授罗伯特·莱恩认为:“当人们连衣食住行这样的基本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不会感到幸福。因此,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前,收入每提高一点,就会使人感到更幸福一些。但是,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收入带动幸福的效应就开始呈递减态势,并且收入水平越高,这种效应越小,以至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这就是所谓的‘快乐鸿沟’现象。”当前我国国民也在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幸福感的提升,小康社会建设要显著提高民众的幸福感,应在精神文化方面投入更多,因为客观物质条件对民众幸福感提升的贡献将越来越小,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将日益突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在复旦大学推出了《幸福心理学》课程,几年来课程颇受学生欢迎,选课踊跃,我们因此而颇受鼓舞,就幸福这个话题从心理学的角度作一个系统的梳理,因而有此书的诞生。 本书由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咨询师肖永春副教授担任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刘明波和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曹高举担任副主编,由具有多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经验的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全体老师编撰而成,各章撰稿人为:曹高举(第一章、第七章),朱臻雯(第二章),肖永春(第三章、第十三章),刘明波(第四章),丁志强(第五章、第六章),范洁琼、马敏芝(第八章),李淑臻(第九章、第十章),余蓉蓉(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因而本书也是多年从事心理学教学和实践的同志们的集体智慧结晶。但因编者学识限制,本书恐难免有疏漏、不当之处,敬请读者谅解。此书得以面世,感谢复旦大学出版社副总编孙晶同志和责任编辑马晓俊同志的关心支持。同时,本书在构思和编写中参考了国内外同行的大量有关资料,也一并致谢。
⑹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让你很开心
这个问题是问你,也是问我自己。
为什么想到要写这个话题?
因为我想要留住那些令人开心的时刻。
我是一个容易被满足,容易开心,但不容易快乐的人。
因为我总喜欢给自己找许许多多形而上学的问题,比如,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
我知道,一旦问到这种看起来深刻地很有必要,实际上没有意义的问题,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于是我赶紧给它一个答案:人生本没有意义,只不过每个人可以给它赋予不同的意义。
一个独一无二的,只属于自己的意义,那就是生命的过程——过程就是意义。
最近看的一本书《人生的枷锁》里,也有提到这个话题,我觉得书里的一个解释更贴切:人生就是一张波斯地毯。
每一张地毯的花纹图案都不一样——每个人的一生,都在编织自己的花纹,独一无二的、随机的、毫无规律可循的。
但是,如果编织出来的花纹自己并不喜欢怎么办?
这又是一个给自己找麻烦的问题。
毕竟,图案一旦编织出来,就不可修改。
我觉得有时候,自己可能太过注重全局,太浮于生活的表面,从而忽略了生活中的细微点滴。
它们其实并不那么糟糕,甚至还很美好,只是我太不懂得感激。
所以,我想试着回忆起自己的一些开心的时刻。
知道自己会因为什么而开心,也是一个了解自己、和自己更好地相处的方法。
就像你喜欢吃糖,不喜欢吃药,就可以在吃药之前含一颗糖,药就会不那么苦了,对吗?
其实我是“被迫”开始每天自己做早餐的。
因为搬了家之后,楼下荒凉地见不到一家小店。
也因为离公司近了,所以早上也有大把时间挥霍。
以前每天早上慌慌张张去上班的时候,总觉得起床之后还能做早餐,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事实上,它还是一件提升生活质量的事情。
一件标记着“开启美好的一天”的事情。
想想看,在一个微风清凉的早上,阳光还很温柔,你在厨房烧开一锅水,煮一把面条,听着锅里“咕嘟咕嘟”的声音,再磕入一个鸡蛋,撒上翠绿的葱花……
然后一个人享用自己亲手做的“大餐”。
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其实不仅仅是早餐,只要是关于厨房,关于食物,都能让我静下心来,感觉到生活的美好滋味。
除了“一颗大蒜怎么切的更均匀”,“锅里要放多少油”,“这个菜好好吃,我简直就是个天才”,其他的事情我都可以暂时忘记。
所以,感谢“做早餐”这件事,感谢厨房的烟火气,感谢做早餐的自己。
我喜欢雨天,仅限温温柔柔的小雨。
打一把伞走在雨中,听着伞面的滴滴答答,节奏有序,令人安心。
空气中混杂着树叶、草根和泥土的香气,迎面而来的风可以拂去长久的燥热。
空中细雨成丝,远方雾气蒙蒙,整个世界都沉静了下来,还有一丝浪漫伤感的味道。
如果是我不用出门的时候,那即便是来势汹汹的大雨,也非常“可爱”。
坐在窗前,捧一杯热茶,看着雨水冲刷在窗户的玻璃上,形成快速变换的花纹,光这一幕,我就可以看很久很久。
当然了,最开心的事情,还是趁着雨声,来一场午睡。
平时只要有一点噪音就睡不着的我,竟然总是可以在“哗啦啦”的大雨声中睡的又快又沉,这是一件很费解的事情。
我想,可能是因为,大自然的声音是不能算噪音的。
就像小时候在老家,睡觉的时候总是伴随着各种青蛙蛐蛐的叫声,如果现在能听到,那简直就是一首美妙的催眠曲。
还有一个原因是,下大雨的时候格外令人安心。雨水冲洗着一切,雨后的世界就会变得干净清爽。
雨天不适合外出,大部分人都窝在家里,于是又给了自己一个安心休息的理由。
雨天天气凉爽,温度适宜,不用空调风扇,适合盖着被子睡觉。
好吧,想睡觉的我,能给自己一千个理由。
《人类简史》这本书中说,由于远古时代,女性主要负责采集,所以购物和囤货的欲望被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基因里。
看来女孩子爱买东西这事,还是我们老祖宗的锅。
相比逛街购物,我觉得还是网购更让人有期待感。
从下单成功的那一刻开始,我的小心情就开始雀跃起来了。
等待发货,关注物流,等待取件,都是一个充满期待的过程。
尤其是到快递拆开的那一刻,仿佛是心爱的人送了个超大的惊喜一样开心,其实呢,也只不过是一条裙子,一盒零食那么简单,但就是能获得收礼物的幸福感和惊喜感。
所以说,不开心的时候,就要买买买,可能是真的。
其实我不喜欢啤酒的味道,还是带着水果味的低度鸡尾酒更得我心。
然后配上超辣的鸭脖鸭架子,海带藕片等等,和闺蜜几个,盘腿坐在地上,一场“小型狂欢”就这么开始了。
有时候觉得这种食物做的很辣,是一件很巧妙的事情。
辣到张着嘴巴用手扇风,说不出话,辣到一直喝酒,辣到流眼泪,辣到一直在聊它有多么辣……
总之无论如何,整个过程不会让人觉得尴尬。
其实我们都是孤独的个体,聚在一起也不一定就要掏心置腹,有一搭没一搭,前言不对后语,也没关系。
重点是,我们在一起,而且会一直在一起。
不知道这算不算一个概率事件。
不知道是不是两个人在一起久了,互相发的消息多了,就会出现“同时给对方发消息”“同时说到同一件事”这样的情况。
每当这种时候,我就像收到一个小小的惊喜,可以开心好一会儿。
就会觉得对方其实离自己不远,似乎近在眼前。
似乎能看到我在做什么,能猜到我在想什么。
这可以带来很大的安全感。
他们都说异地恋是一件很艰难很冒险的事情,但我却没怎么担心过。
我觉得两个人不一定要时时刻刻在一起,偶尔分开一段时间,其实也有好处。
比如,一个人更容易静下心来理清思路,或者学着独立生活。
或者会从相看两相厌到重拾心动的感觉,会发现对方对自己有多么重要。
不过异地恋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对对方的信任和理解。
而这对于有一定的感情基础的情侣来说,会容易一些。
如果你问我一天当中最舒服惬意的时候是什么,我想是洗完澡之后钻进被窝,然后捧着书靠在床头的时候。
卸去一天工作的疲惫和负担,全身清清爽爽,在舒适温暖的被窝,不用再想任何事情。
然后自在地畅游于书中的故事。
每天能有半小时这样的时间,于我是一件很值得感恩的事情。
它告诉我,这一天不管有多糟糕,终究是过去了,终究是有一个完满的结尾,所以,其实也不算太糟。
之前看过一个问题:“你在哪一个时刻发觉自己老了?”
我觉得这也算一个答案——
在我“睡觉之前不再刷手机,不再追电视剧,不再困到把手机砸脸上也不愿意睡,而是像个老干部一样,看看书看看报,到了点就睡觉”的时候。
老就老吧,没所谓啦。
毕竟,睡觉多舒服哇。
睡一觉之后,明天又会是崭新的一天。
所以,晚安咯。
⑺ 以幸福为主题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等:文化因素如教育程度、价值观念、传统习惯、个人思想道德水平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国家政治政策等。
现在的大学生代表着今后社会发展趋势,他们的思想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改变,所以我们应该时刻了解大学生的思想。今天我就以学员幸福指数为主题展开调查,可以使我们全面了解学员目前的生活状况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加以调整,使社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1、调查时间:2011年7月---9月
2、调查对象: 当代大学生
3、调查方法:以访谈形式调查西法大学生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总体的满意度和自己认为的幸福程度。
三、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大多数人认为自己还是幸福的,主要对国家制度和对生活水平等上面,这也说明了我们国家目前的形势还是乐观的。但是也是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自己不够幸福,他们的主要集中在对自己的未来和社会的压力。大学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大学生是学生与社会人的过渡,所以他们最能代表大众人的思想,更具有说服力。对于那些认为自己不幸福的我们应该给予帮助,让每个人都能够幸福快乐的成长。
(一)社会关系
访谈结果说明84%的同学对于社会关系比较满意,看来社会关系对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人必须时刻保持他人的协调(如服从他人的需要和期望),这有利于使他们体验到更高的主观幸福感。也就是说,对个体而言,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对于大学生而言,主要的社会关系是影响其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其中与家庭、恋爱和室友的相关更为显著。
(二)经济状况
有80% 的同学对于经济状况与幸福感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论,认为收入与幸福并不成正比。有研究认为,收入与幸福感呈正相关。另外的研究认为,收入仅在非常贫穷时有影响,一旦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经济状况对主观幸福感得影响就很小了。
(三)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经历的各种紧张性刺激。90%的同学认为,目前的状况比较满意。各种生活事件都没有对学生产生明显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对于幸福感更多的采取“未来取向”而不是“过去取向”的乐观态度。但有70%的学生对目前的社会风气感到悲哀。大学生是有道德有文化的人群,思想觉悟一般比较高,所以对社会的不良风气会有更多的感慨和气氛,这一感觉会影响他们的幸福感。
(四)大学生自身的心理调节
65%的同学认为其实幸福感只有一部分是外界条件所造成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的调节问题。对于某些问题的看法是好是坏要看我们是积极或者消极的态度。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如果抱着消极的心态你肯定会被它吓到,然后忧郁不幸福:但是如果持着积极地心态你会感觉压力大更有挑战性,相信自己能很好的应对一切,那么会更有力量更有活力,心情会更加振奋更幸福。
四、对提高电大学生幸福指数的建议
从个体自身和外部环境条件考虑,可从内外两个方面来提高幸福感。
(一)个体自身
对于电大学生自身来说,由于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存在高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提高自尊和改善自我评价的方式来提高主观幸福感。因为归因方式、自我价值感和消极的自我暗示会影响自尊的高低,所以要培养高自尊感就应该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1、由消极的归因方式转变为积极的归因方式,所谓积极的归因方式是指将行为的成功归为内部可控因素,例如努力程度。而将行为的失败归为外部不可控的因素,例如,运气,任务难度等。
2、提高自我价值感,具体的做法是给自己设定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而取得成功的目标,通过完成这些目标来培养自己的自我价值感,从而乐纳自己,正确的评价自己。
3、纠正消极自我暗示的思维模式,部分个体之所以存在消极的自我暗示,其原因是片面的夸大了外部条件的困难性,同时贬低了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通过理性的分析外部因素的限制因素和内部可利用的资源来克服消极自我暗示的影响。
(二)外部环境条件
从社会因素,尤其是电大学生主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来看,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改善:
1、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生活辅导,通过心理认知水平和情感控制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帮助电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确定恰当的期望值,从而把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与个体实际结合起来。
2、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满足电大学生的多种心理需求。尽可能多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拓视野,同时也为电大学生提供求职、社会交往、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创设电大学生生活的良好情境,环境育人,从而为其对生活的主观认识达到一个希望的水平。
3、建立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发挥班集体的积极的社会支持作用。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增加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对于电大学生来讲,班集体是电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社会群体,对内向性格的学生引导其进行主动的人际交往,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使其融入集体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幸福体验,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不仅仅会提高电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可以有助于提高电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总之,从电大学生自身而言,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确处理金钱与人生、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防止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在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拼搏、努力、奋斗和奉献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抓住在校期间一切发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同时多关注企业单位用人的要求、标准,把自己培养成符合企业单位需要的人才,正视自己的人格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培养积极、乐观、严谨、开放、自信、自强、独立而稳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