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布迪厄是什么意思 《法语助手》法汉
皮耶·布迪厄(法语:Pierre Bourdieu,1930年8月1日-2002年1月23日),著名法国社会学大师、人类学家,和哲学家。《卫报》评价他为「许多人心目中的当代知名学者」,一位可与米歇尔·福柯、罗兰·巴特、雅各·拉冈等人齐名的思想家。国际社会学协会将他的著作《区隔: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评定为20世纪最重要的十部社会学著作之一。布迪厄并不是一个出世的学者。承左拉和萨特的衣钵,他积极投身社会运动,招来不少争议。
B. 布迪厄的研究内容
布尔迪厄几近网络全书式的作品完全无视学科界线,从人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到历史学、语言学、政治科学、哲学、美学和文学研究,他都有所涉猎。
布尔迪厄向当今的学科分类提出了多方位的挑战。他在涉及范围极广的不同领域中提出了很多专业性的质询:从对农民、艺术、失业、教育、法律、科学、文学的研究,到对亲属关系、阶级、宗教、政治、体育、语言、住房问题、知识分子、国家等的分析。
布尔迪厄还具有融合各种不同的社会学风格的能力,从艰苦的人种论阐述到统计学模式,到抽象的元理论的和哲学的论辩等等,布尔迪厄一律照单全收,他向已被公认的社会科学的思维模式提出了多方位的挑战。
布尔迪厄1930年出生于法国贝恩亚,他早年学术生涯一直未能摆脱结构主义的阴影,他试图以索绪尔为基点发展一种“普遍的文化理论”。
在他批判性地重新思考了索绪尔的理论命题之后,尤其是思考了作为实践和言语对立面的文化和语言之后,他放弃了这一计划,并开始探索一种有关文化实践的理论,并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当分析超越了传统的对立关系及二分法,超越了由此造成的视野的局限性之后,理论的发展才会成为可能。布尔迪厄觉得只有从这一立场出发,才能建立一种对古典社会理论的批判。
布尔迪厄认为古典社会体现了主观论与客观论的一种对立。主观论者往往对信念、欲望、行动者(agent)的判断等估计过高,而客观论者则力图从物质、经济条件、社会结构或文化逻辑等方面来解释社会思想与行为,并把这些因素看成是非同一般的,比行动者的象征结构、经验和行为更为强有力的东西。
布尔迪厄认为,无论是客观论还是主观论都不可能真正理解社会生活。在他看来,社会生活必须从下列角度来理解,即既要公平对待客观物质、社会的和文化的结构,又要公平对待正在建构的实践和个人与团体的经验。
布尔迪厄在许多文章中还试图克服与之相关的两种知识之间的对立,即一方面是外部观察者建构的有关社会世界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由那些对他们自己的世界具有实践性把握的人所运用的知识。
最终,布尔迪厄试图超越科学与其对象之间的对立。他把科学看作社会场(field)的一部分,把科学家看作社会场的产物。他认为科学场并不拥有不同于其他场的特权;它也是行动者为了改善其地位而通过权力来建构的。科学在分析行动者的观念对建构社会现实所作的贡献时,同时也认识到那些观念经常也会误认社会现实。同样地,科学家对自身现实的建构(科学场和科学行为的动机),也会经常误认科学场的现实。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布尔迪厄认为必须倡导一门反观性的(reflexive)社会科学,必须克服主体与客体、文化与社会、结构与行为等普遍存在的理论对立面。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布尔迪厄有效地把现象学和结构方面的探索融入到一种完整的、认识论的连贯性模式之中,这一模式是具有普遍运用价值的社会质询的模式,是康德意义上的人类学,但却是一种具有高度区分性的人类学,因为它包含了对分析者自身活动的分析,而分析者正是通过这一活动从理论上来解释他人实践的。 “习性”
在社会中所有社会成员的行动的关键原则。Habitus中文严格说没有对应翻译,该字是布氏界罗马文所改用而来,的确具有习惯、习性的意味,但是却不是单纯反射性的习惯,而是一个透过长时间生活实践,累积下来的,视为理所当然的一种习性,诸如中国人觉得吃米饭才算吃饭,吃汉堡不算。放到社会阶层与场域理论去看,当在特殊社会环境下成长的个体,自然受到该环境文化深刻影响,很多日常生活视为当然的东西,未必在另一个环境视为当然。比如,一个没落王孙,虽然经济无法支持,但仍有深刻对精英生活怀念,无法降格习惯庶民生活。
“场域”
一个社会被分割成许多不同的场域,在这些不同的场域(已经结构化了的一些场所)进行一些为了特定目标的竞争。场域一辞,原文也有田野的意思。布氏从人类学起家,自然受到田野方法非常深的影响。场域不是一个实体存在,而是一个在各个个人之间,群体之间想像上的领域,场域其实有边界,但是各个在特殊场域内的行动者,都难以说清楚场域为何,但是如果他真的从属于各个场域,就会知道该怎么作,谁是老大,谁在挑战。
场域一般可分作资深/资浅者,或可分为掌握资源者与资源匮乏者。两者之间又可交错,处处形成斗争关系。很多时候为了争取场域内其他人的认可,于是会形成象征斗争。
场域,布氏导入意大利马基亚维利的理论,指出掌握资源者,通常会用狮子策略,表面静默,但力量强大;而未具资源者,通常要挑战既得利益者,于是虽然力量较小,但是会点起战火。
对布氏来说,社会科学家的任务,就是要清楚描绘场域边际,场域特色,里面有何种角色、筹码是什么。布氏认为,通常筹码有: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
“象征暴力”
一个社会是由象征暴力主导运作。象征暴力意谓说,宰制的力量如何让被宰制的人体认不出来他们正被宰制,这种宰制的能量即是象征暴力。
社会空间
皮埃尔·布迪厄结合马克思和韦伯的传统,特别在《区隔》一书中建立了一种复杂的社会空间理论。该理论主要提出对以下方面的解释:1)以社会分级化的各种方式为出发点来构建社会群体的逻辑学;2)这些社会群体采用的生活方式及斗争;3)社会等级及社会群体再生产的方式。
反身社会
布迪厄提倡反身社会学(reflexive sociology),即社会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工具来更了解自己的领域。社会学者的工作就是将社会世界的各个面向转化成研究的对象,因此他们有时候必须将自己的研究客体化。
如果用布迪厄自己的术语来说,他想要检视社会学者在社会学领域以及在学术界领域的惯习和实践,以及这些领域和这些领域的阶层结构和政治之间的关系。他也会关注为了能达成区别,社会学者个人的策略及学说策略为何。例如,社会学者个人也许会使用学术术语来达成领域中的高等地位,社会学也许会将自己包装在科学的外衣下来让自己相对与世界的实践有所区分。
事实上,布迪厄宣称,社会学声称的科学性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其实都是在声称权力。当然,这种立场对布迪厄自己的论述也隐藏着困窘的暗示。因为布迪厄企图寻求维持自己的象征性权力,同时却批评自己论述所使用的科学方法。
当布迪厄主张,正从事研究的社会学者必须避免成为作用于他们和他们论述之上的社会力的玩具时,他等于提出一个有趣的后设论述范例。避免此种命运的惟一方法是了解某一历史时点上影响这些社会学者的力量的本质。这种力量只能借后设分析来加以了解,布迪厄称这种后设分析为社会性分析。一旦社会学者了解作用于他们身上的力量(尤其是社会之外和智识之外的力量)本质时,他们也就处于较好的位置,能去控制这些力量对他们论述的影响。布迪厄自己本身总试图以社会学摒除他所受的社会决定因素的影响。
C. 布迪厄的《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这本书有中译本么
现在还没看到这本书,我也在关注这个,据说正在翻译中,就连这个译名都内不知道是不是能用上呢。估容计还得有段时间。
他的书我看过的不多,看过的有: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和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发生和结构
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著名社会学家,法兰西学院院士。主要著作有《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学术人》、《实践理论大纲》、《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发生和结构》、《文化生产场:论艺术和文学》、《遏止野火》等
希望能尽快出译本,也好学习下
D. 布尔迪厄 艺术法则
《艺术的法则》是布尔迪厄社会学研究中专门探讨文学问题的专著,中译本由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出版,刘晖译。
P.Bourdieu在国内一般译为“布尔迪厄”或“布迪厄”,但我也见过离谱如“布热迪约”、“布尔迪约”的译法,而且是在同一套书中给一个人译了三个相差甚远的名字。
如果早点看到《艺术的法则》,我就不会傻乎乎地写去年那篇《文学意识形态社会系统》了。不过,“文学场”的概念和我提出的“意识形态社会系统”还是有区别的,布尔迪厄更多地直接继承了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的思想,而我的理论则来自比格尔和阿尔都塞。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布尔迪厄的方向是对的,我将沿着他的路走下去,同时,我会想办法把部分形式主义文论汇进布尔迪厄的社会诗学。
老人家他已经在02年挂掉了,2000年后,随着一批老家伙的告别(德里达、萨义德……),知识界恐怕又将崛起新的学术英雄,但是,就像布尔迪厄在《学术人》中说的那样,他们将只不过是“文化资本”的继承者罢了。
布大爷的书国内已经译介了不少,细数数,大概有快10本的样子,我搞到了小多半。要是想了解一下布尔迪厄的思想概况,我推荐上面这本陶东风翻译美国佬的作品。我正在看,还不错,就是贵了点儿。
高宣扬这本也可以看,作者生前和布老爷有交往,应该理解了布老爷的思想精髓。就是书有点薄,价格也不算公道。
邵燕君运用布尔迪厄的核心概念“场域”写作的这本《倾斜的文学场》,是西方理论与国内当代文学研究实践相结合的一部佳作,在国内当代文学研究界,这本书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布尔迪厄的原作。
刚才那两张照片把他拍得太帅了,其实老爷子晚年是这样的……还贼有激情嘞。
定价26元,目前各大旧书店都为5折左右。436页,39万9千字。
文艺研究必备的!他的那本《区隔》国内似乎还没有引进,真遗憾。
E. 社会学中社么是区隔分化,差序格局
老费的理论,看 费孝通 《江村经济》一书就知道了。这本书也算经典了【当然,在我看来就是一狗屁,理论力比我还差】。大致意思就是中国人按照和自身的亲疏远近来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就像一粒石子投入湖中,一圈圈的波扩散开来,这一圈圈就是一个个的人际关系网。
F. 布迪厄的文化资本:有文化有什么用
如同所有不平凡的事情一样,人们事先预料不到,1930年的夏天,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小镇里,会诞生一位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学家。
每当看到他的脸,我总是忍不住被那一对眼珠所吸引。不是因为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和批判的光芒,而是因为他有点斜眼。
他就是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于2002年去世。我们现在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文化资本”,就是他的发明。
为了增强我们的思维能力,我们必须扩充自己的思维词汇量(不同于英语词汇量或汉语词汇量)。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文化资本,这个有趣的新概念。
资本的四种类型
说起资本,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钱。没错,现金是一种典型的资本。其实不动产、股票、汽车等容易转化成现金的财物,也算是资本。这种资本,只是布迪厄所划分出的四种资本中的一种,叫做经济资本(financial capital)。
另一种不难理解的资本,叫做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社会资本大致可以理解成俗称的关系、人脉。你的亲人、朋友、同学、老师、同事、同行、同阶层等群体和你的关系,就是你的社会资本。这些社会资本可以实际或潜在地帮助你获得经济或地位上的发展。
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则是我们接下里要强调的重点,它是指你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你头脑中的知识和技能,你的综合文化气质,等等。
第四种资本是符号资本(symbolic captial),也就是“荣誉”、“信用”等贴在你身上的符号。这些符号能让人觉得你很厉害,让人对你的素质产生更强的信心。比如,战争英雄、反战英雄、荣休教授、前总理、女权斗士、大教育家、劳动模范、先进标兵、大慈善家,等等。这一顶又一顶看不见的“帽子”,自带发光效果。
不难理解,这四种资本可以有限制地相互转化。比如说,你有了经济资本,就可以购买书籍、课程等文化资本产品,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后,就能具备文化资本。如果你是和一群人一起学习,那些“同学”将可能成为你的社会资本。如果你的学习成绩特别突出,拿到了某些荣誉奖项,这样就有了符号资本。
文化资本的三种储存方式
经济资本可以存在银行里,也可以存在床底下,还可以借给他人,存在别人口袋里。同样,文化资本也有不同的储存方式。
最显而易见的储存方式,就存在一个人的头脑里。布迪厄称之为具身化的文化资本(embodied cultural capital)。我们从小到大,从父母、老师、同伴、文化大环境中所吸收的信息,它们都将变成我们的某种神经网络结构。有了这些知识,我们就能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务,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
文化资本还可以储存在具体的物件中,这就是客体化的文化资本(objectified cultural capital)。比如书本、唱片、画作、仪器等等。书本只是将几百页印刷了字的纸装订在一起而形成的普通物件,它之所以有价值,恰恰是因为它凝结了文化资本价值。
文化资本如果储存在整个社会中,那将是制度化的文化资本(Institutionalized cultural capital)。文凭、职业资格证书等被各类社会机构广泛认可的标志,制度化文化资本的体现。劳动力购买者可以通过这些标志,判断那些试图出售文化资本的人的能力和价值。
文化资本的使用方式
如果我们把人的生活目标设定为维持并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那和其他几种资本一样,文化资本也是用来维持并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的。
以我为例,我有了文化,就可以去从事一些需要这些文化才能从事的工作,换来经济收入。用这些经济资本,我又可以去市场上换来水、食物、衣物、牙膏等生活用品。如此维持并改善自己的生存。
同时,特定的文化资本也是特定的审美活动和娱乐活动的前提条件。我只会汉语和英语,不会其他语言。对我来说,美剧和英剧就比日剧、韩剧、德剧等电视节目要更有趣。因为我可以直接听懂他们说的话,视线不会受到屏幕下方的字幕的干扰。假设一个人的英语水平不高,那他看美剧时,可能时常要暂停一下,读完字幕,再继续播放。对这个人来说,可能中文电视剧更对他的口味。不难想象,我更喜欢《汉尼拔》、《豪斯医生》、《真探》等美剧,而那个人更喜欢《三国演义》、《射雕英雄传》、《亮剑》等国产电视剧。
文化资本同时也是划分阶级的标志。中国目前是经济的高速发展期,一些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迅速积累起大量经济资本。但这些人的文化资本拥有量依然很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活动和审美活动,可能会被“城里人”斥之为“Low”。从快手这款app中的一些内容就能看出来。有些人则相反,他们通过读书、做学问、搞艺术等方式,积累了大量文化资本,但这些文化资本尚且没有成功转化为经济资本。如此,他们的审美偏好往往会去追求不太花钱的“高雅”活动。例如各种文艺演出、展览、读书会、学术讲座等等。那些拥有相似文化资本(以及其他几种类型资本)的人,就会组成同一个阶级。
这里我们又要引入布迪厄所强调的一个新概念,可以翻译作区分、区隔、秀异。它是指一个阶级的人,通过消费独特的文化活动,而维持自身这个阶级独特性。比如说,富裕阶级的人,可能会通过打高尔夫球、马术、出席高档舞会、进行国际旅行等文化活动,显示出自己的富裕阶级身份。而中间阶级会尝试模仿富裕阶级的文化消费活动,试图提升自己的阶级。但这通常很难做到,因为富裕阶级的文化消费活动,一般价格昂贵。
但也有例外。传言,拿破仑三世贵为皇帝,却使用铝碗就餐。而他宴请的宾客,都是使用银碗。这是因为在当时,铝的炼制比银要难很多,所以铝是大多数人所消费不起的贵重金属。拿破仑可以通过使用铝碗将自己和他人区隔开来。后来,因为铝的冶炼技术提升,铝碗已经起不到区隔作用了。现在的富裕家庭,可能会使用银器或金器来显示自己与其他阶级的不同。
假设马术这种活动,突然因为一些意外,而变得异常流行和普及。那么马术会立即从富裕阶级的区隔性标志活动,变成普通活动。富裕阶级也就不再热衷于马术了。
这不是说富裕阶层中的人有意识地秀异。一个富裕阶层的孩子,从父母的消费习惯和文化生活中耳濡目染,自然也养成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习惯。对于这个孩子来说,他也许从小就打高尔夫,那他自然会认为自己应该去打高尔夫,而不是应该去跳街舞。他的那些同伴(同样是富裕阶级家的孩子)也和他一起打高尔夫。而跳街舞的那些人,会组成另外一个阶级。
换言之,人们的品味已经被自身所属的阶级所塑造,他们不是在装模做样,他们的确有着不同的审美偏好。而且,这些审美偏好常常被人为地划出优劣之分。也就是说,某一类审美偏好并不是天然比另一类审美偏好要优越。这种现状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是一群占据了话语权的既得利益者所营造出来的局面,目的是要让较低阶级的群体付出极大的努力来模仿自己,而自己则能继承来自父辈的先天阶级优势。
总结一下。文化资本不仅仅可以用来换取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符号资本,它还是维持自己阶级身份的标志。一个人的文化资本决定了他能从什么样的文化活动中享乐,不能从什么样的文化活动中享乐。我在Youtube上看Stive Pinker的语言学讲座,津津有味,乐在其中。但对于一个不具备相应文化资本的人来说,他可能会选择去看喜剧电影,而不是英语学术讲座。而一个具备古典音乐文化资本的人,也许能从一场音乐会中享乐。但我不具备相应文化资本,我可能会选择去看喜剧电影。
知道这些概念和理论,有什么用?
我知道大家都很懒,对于一篇较长的文章,不是那么有耐心读完,那我直接总结一些要点吧。
1.文化资本可能是四种资本中最容易积累的,赚钱难,找关系难,获得荣誉难,但学习则相对容易。幸运的是,重视教育已经成了当代人的“政治正确”。虽然偶有反智主义者跑出来秀异,但都兴不起风浪。
2.一个人所属的阶级对这个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孩子不仅仅会继承父母的经济资本,还会继承父母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如果要让较低阶级的人向上流动,无论是底层往中层流动,还是中层往顶层流动,或是顶层维持自己不下降,都需要依靠制度设计,使得每个人都有提升自己文化资本的机会。
3.其实,大多数国家也正在这么做。大多数国家都会提供从低到高的全套教育制度,为贫困阶级的学生提供助学金或贷款,努力帮助其积累文化资本。但整个过程可能要花几代人的时间,哪怕国家提供免费的教育,家长和孩子也可能意识不到文化资本的重要性。整个社会从静态来看,始终是不平等社会,从动态来看,人们都有提升自己的机会。
4.从区隔性身份的设立来看,由于我们已经知道了社会游戏的规则,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去玩自己想要玩的社会游戏,而不是被某个社会游戏玩。如果不想要无意识地模仿较高阶级人的消费习惯,从而浪费自己的经济资本,那么学一些社会学理论,是有帮助的。这和心理学中的心理分析有些相似,知道自己为什么有癔症,癔症就可能痊愈。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了自己的消费行为,那么就可以反思自己是不是要继续维持自己的消费行为,从而具备更多的选择自由。
5.如今的社会比起布迪厄当时的研究,有了不少改变。最重要的改变,就是变得更加多元化了,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亚文化。甚至可以说,已经去中心化了,不存在所谓的主流文化。我们现在有电子竞技文化,现代诗文化,科学文化,网络小说文化,电影文化,各种舞蹈文化,各种传统文化,各种宗教文化,各种公益文化,各种教育文化,各种学术文化,等等。由于文化变得特别多,文化间冲突和文化内竞争的强度,或许变小了不少。
来源:知乎
作者:Andy Lee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G. 布迪厄的《区隔》有中文版没
暂时是没有中文版的 等一段时间看看
H. 布迪厄的代表作品
布迪厄至少发表了343种作品,还有大量论文至今未曾问世。其中《论电视》、《世界的贫困》、《继承者》、《区隔》、《社会学诸问题》、《再生产》的影响超出了学术范畴,引起了全球性的广泛关注与争议。除外,他的重要作品还有《男性宰制》、《学术人》、《背井离乡》等。
I. 皮耶·布迪厄是什么意思 《法语助手》法汉
皮耶·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
皮耶·布迪厄(法语:Pierre Bourdieu,1930年8月1日-2002年1月23日),著名法国社会学大师、人类学家,和哲学家。《卫报》评价他为「许多人心目中的当代知名学者」,一位可与米歇尔·福柯、罗兰·巴特、雅各·拉冈等人齐名的思想家。国际社会学协会将他的著作《区隔: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评定为20世纪最重要的十部社会学著作之一。布迪厄并不是一个出世的学者。承左拉和萨特的衣钵,他积极投身社会运动,招来不少争议。
布迪厄开创了许多调查架构和术语,如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以及惯习、场域或位置,以及象征暴力等概念,以揭示在社会生活中的动态权力关系。他的作品强调实践与体现(embodiment)在社会动态和世界观的建构所扮演的角色或其型态,经常处在反对普世化的西方哲学传统的立场。他的理论基础创建在路德维希·维根斯坦、莫里斯·梅洛-庞蒂、埃德蒙德·胡塞尔、乔治·康居朗、卡尔·马克思、加斯东·巴舍拉、马克斯·韦伯、艾弥尔·涂尔干、欧文·潘**斯基以及牟斯。值得一提的是布莱兹·帕斯卡对他的影响,布迪厄将他的讨论群命名为「帕斯卡学派沉思者」(Pascalian Meditations)。
布迪厄拒斥由尚-保罗·沙特所体现的知识分子「先知」或「全能知识分子」的这个概念。他最著名的书是《区隔:品味判断的社会批判》(La Distinction)。他认为,品味判断关连到社会地位。他结合了社会理论以及来自调查研究、照片与访谈的数据,来提出这个论点,试图调和若干知识难题,例如如何在客观结构之内理解主体。在这个过程中,他试图调和外部社会结构与主观经验对个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