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愚人食盐,愚人比喻哪一类人
愚人食盐的故事说了什么
愚人食盐的故事是佛家寓言,出自《百喻经》,那么故事是说了些什么,又教会我们什么道理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愚人食盐的典故。
愚人食盐
原文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
译文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和主人一起吃饭,他嫌主人煮的菜肴没有味道。主人听到后,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他吃了后,觉得菜肴十分美味。于是他有了一个想法:因为有了盐,所以菜美味。靠近傍晚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拿出盐觉得这件事很奇怪,只看见自己儿子只吃盐不吃饭菜。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尽在盐中。”愚人不停吃盐,口味败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天下的事情都一样,过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愚人食盐的故事说了什么
愚人食盐典故分享
启示
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所以,凡事均有度,过犹不及。
知识链接:
愚人食盐选自《百喻经》。《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经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侮颂共为百则。《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此经一经流传,就受到阅读者的欢迎。
以上就是关于愚人食盐典故,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不要过于贪婪,一旦过了限度美好的事情也会变得荒诞。
『贰』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的翻译
1、原文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
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
2、译文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和主人一起吃饭,他嫌主人煮的菜肴没有味道。主人听到后,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他吃了后,觉得菜肴十分美味。于是他有了一个想法:因为有了盐,所以菜美味。靠近傍晚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
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拿出盐觉得这件事很奇怪,只看见自己儿子只吃盐不吃饭菜。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尽在盐中。”愚人不停吃盐,味觉遭到破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天下的事情都一样,过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3、出处
出自《百喻经》
(2)百喻经引言原文英文扩展阅读
1、寓意
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所以,凡事均有度,过犹不及。
2、《百喻经》简介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现存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偈颂共为百则。
《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叁』 《百喻经》引言疑问
原典
闻如是①:一时,佛在王舍城②,在鹊封竹园③,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④三万六千人俱。
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
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
答曰:「亦有亦无。」
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
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
问曰:「人从何而生?」
答曰:「人从谷而生。」
问曰:「五谷从何而生?」
答曰:「五谷从四大⑤火风而生。」
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
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
问曰:「空从何生?」
答曰:「从无所有生。」
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
答曰:「从自然生。」
问曰:「自然从何而生?」
答曰:「从泥洹⑥而生。」
问曰:「泥洹从何而生?」
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
问曰:「佛泥洹未?」
答曰:「我未泥洹。」
「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
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
答曰:「众生甚苦。」
佛言:「云何名苦?」
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
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
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⑦,悟须陀洹果⑧,复坐如故。
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⑨
译文
以下这些是我亲耳从佛听闻的:那时,佛居住在王舍城,在迦兰陀竹园和众多大比丘、大菩萨及天龙等八部众神总共三万六千人聚集在一起。
这时法会中有五百学习《吠陀》的青年婆罗门,都从座席上站起来,对佛说道:「我们听说佛道洪大玄深,其他诸说没有能及得上的,所以来这儿请教几个问题,深切希望佛为我们宣说。」
佛说:「很好。」
青年婆罗门便问:「世界是存在的还是虚无的?」
佛答道:「也是存在的,也是虚无的。」
婆罗门问道:「如果世界现今是存在著的,却为何说是虚无的?如果世界现今是虚无的,则为何说是存在著的?」
佛答道:「生者说是存在著的,死者说是虚无的,所以说成也是存在的,也是虚无的。」
婆罗门问道:「人是从什么东西中产生出来的?」
佛答道:「人是从五谷中产生出来的。」
婆罗门问道:「五谷是从什么东西中产生出来的?」
佛答道:「五谷是从地、水、火、风中产生出来的。」
婆罗门问:「地、水、火、风从什么东西中产生出来的?」
佛答道:「是从空而生。」
婆罗门问:「空从什么东西中产生出来?」
佛答道:「从本无自性的因缘而生。」
婆罗门问:「本无自性的因缘从何而生?」
佛答道:「从自然而然的状态而生。」
婆罗门问道:「自然而然的状态从何而生?」
佛答道:「从泯灭了生死因果的无为状态而生。」
婆罗门问道「泯灭了生死因果的无为状态从何而生?」
佛答道:「你们今日问的事情为何这般深入呢?泯灭了生死因果的无为状态是不生不死之道。」
婆罗门问:「佛进入这泯灭了生死因果的无为状态没有?」
佛答道:「我还没有进入。」
「若是这样,怎么能知道那无为的状态是常乐的呢?」
佛说道:「现在我反问你们,天下众生是苦还是乐?」
婆罗门答道:「众生很苦。」
佛问道:「为何说众生苦呢?」
婆罗门答道:「我们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所以知道死苦。」
佛说道:「你们眼下还未死,也知道死苦。而我见到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所以知晓这泯灭了生死因果的无为状态是常乐的。」
五百青年婆罗门心开意解,求佛让他们受持五戒,进而悟得须陀洹果,便又坐回原席,听讲如故。
佛说:「你们好生听著,而今我为你们广说种种譬喻。」
注释
①闻如是:释典多作如是我闻。如是,指结集之时这经是这样的;我闻,表示亲自从佛处听闻而得。又,如是还有表示信顺的意思,信,那么所说的道理就顺,也才能进入佛法的大海,从而有大收获。
②王舍城:即《大唐西域记》卷九所称的曷罗闍姞利呬城(Rajagriha),这座城在频婆沙罗王时已经奠基,阿闍世王时进行扩建,并迁都于此。繁华异常。佛教徒的第一次结集就在此城举行,佛陀也常住在此地,因而是佛教的一个圣地。此城故址在今印度东北部比哈尔城(Bihar)西南约十五哩处的腊季吉尔(Rajgir)。
③鹊封竹园:即迦兰陀竹园(Kalanda-venuvana)。迦兰陀是王舍城的长者,曾将一座大竹园施给外道,后来改信佛法,便驱逐了外道,以园奉佛。这是天竺僧园的嚆矢。
④八部: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此神身体凭嗅香而长养),五阿修罗(此神常与天帝释战闘),六迦楼罗(金翅鸟神,以龙为食),七紧那罗(歌神),八摩睺罗伽(大蟒神)。
⑤四大:指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本质为坚性,而有保持作用者,称为地大;本质为湿性,而有摄集作用者,称为水大;本质为暖性,而有成熟作用者,称为火大;本质为动性,而有生长作用者,称为风大。
⑥泥洹:即涅盘。意译作灭、无生。原指吹灭,或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
⑦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⑧须陀洹果:脱去凡夫的意识,初步进入圣道的法流,所以也叫预流果。
⑨这段引言《丽藏》阙,今据宋、元、明三藏补入。
解说
这则引言涉及到世界的本质、人的源起、四大元素、空、泥洹之类的问题,问题的提法和内涵具有浓厚的婆罗门思想色彩,即寻求著宇宙之所以形成的一个根本的原因,也就是说,竭力面对现实,试图了解现实。问题环环相扣,渐次进入佛教教义的核心——泥洹,从而显示了要寻求的并不是事物的源起和本质,因为一切都是互为因果、互为条件的,没有什么根本的原因,这样,事物就没有自性,没有质的规定性。人执著于其中的某一端,都必然是一种妄见,诸种烦恼也由各类妄见而生。认识到这一点,便烦恼消散,欲望湮灭,入和平宁静之境,出离了生死轮回,处于不死不生之道。佛陀的学说战胜了与他同时代的其他各派学说,这是由于他不去追究事物的原因,而是致力于给烦恼的心带来安宁。
引言借助于问答,正面阐述了佛陀的观念,含摄了《百喻经》的要义,此后的一连串譬喻则自反面去破各种妄见。引言中对诸类问题的回答型式,可参见本经第五十八则<二子分财喻>说及的四种论门。
『肆』 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
从前,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主人请他吃饭,愚人觉得菜的味道太淡。主人听了之后,立刻在菜里又加上一些盐。愚人吃了后,感觉这菜肴十分美味。于是对自己说:“之所以菜的味道好,是因为有了盐。很少就如此美味,何况多了?”愚人他没有智慧,就只吃盐(不吃菜)。(只吃盐)味觉败坏,反而成为他的祸患。
(4)百喻经引言原文英文扩展阅读
原文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字词翻译
昔:从前
闻已:听罢
益:增加
所以:表原因
缘:因为
口爽:味觉败坏
道理
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
"返"通“反”,是通假字,意为“反而,反倒”。
『伍』 愚人食盐的全文翻译
The past has the fool, suitable friend others, altogether eat with the master. Dislikes insipidly. The master already heard that benefits the salt. Food it, is really beautiful, then from reads said: “therefore therefore the US, the reason has the salt.”At sk to family, mother already food. Saying: “has the salt? Has the salt?”The mother leaves the salt, but blames it, but sees only the table salt not to eat the vegetable. The mother said: “encoreter so?”The fool said: “I know delicacy of the world salty in the salt.”Fool table salt, taste defeat, instead for its trouble. Matter of the world all however, must only useless, counter-evil it.
『陆』 愚人食盐的选自
版本二选自《百喻经》。《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经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侮颂共为百则。《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此经一经流传,就受到阅读者的欢迎。
『柒』 孙伏园《忆鲁迅先生》(原文)
原文:
我最初认识鲁迅先生是在绍兴的初级师范学堂。那一年是宣统三年,我十八岁,在绍兴初级师范学堂上学。浙江光复以后,绍兴军政府发表师范学堂的堂长是原来绍兴府学堂学监周豫才(树人)先生,就是日后的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到校和全校学生相见的那一天,穿一件灰色棉袍,头上却戴一顶陆军帽。这陆军帽的来历,以后我一直也没有机会问鲁迅先生,现在推想起来,大概是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制服罢。
鲁迅先生的谈话简明有力,内容现在自然记不得了,但那时学生欢迎新校长的态度,完全和欢迎新国家的态度一样,那种热烈的情绪在我回忆中还是清清楚楚的。
我是一个不大会和老师接近的人:一则我不用功,所以不需要请教;二则我颇厌倦于家庭中的恭顺有礼的生活,所以不大愿意去见师长。我和鲁迅先生的熟识却是因为职务,我那时正做看级长,常常得见学校的当局。
记得一件奔走次数最多的事是学生轰走了英文教员,鲁迅先生的态度以为学生既要自己挑选教员,那么他便不再聘请了。我于是乎向校长和同学两方面奔走解释。
出处:出自孙伏园的《忆鲁迅先生》。
(7)百喻经引言原文英文扩展阅读:
作者简介:
孙伏园(1894年-1966年1月2日),原名福源,字养泉,笔名伏庐、柏生、桐柏、松年等。绍兴人。现代散文作家、著名副刊编辑,在新闻学上有民国“副刊大王”之称。
早年在山会师范学堂(现为绍兴文理学院)、北京大学学习,两度成为鲁迅的学生。1921年任北京《晨报》副刊编辑,人称“副刊大王”。鲁迅名作《阿Q正传》即在该报首次连续发表。后又应邀主编《京报》副刊。
1927年3月,任《中央日报》副刊编辑; 至冬回上海,创办嘤嘤书屋,出版《贡献》半月刊。1928年主编《当代》,旋即赴法国留学。抗日战争时期,曾任重庆中外出版社社长。
1939年3月, 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后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设计委员兼《士兵月报》社社长,齐鲁大学国文系主任,大竹乡村工作人员训练班主任。1945年去成都,先后在华西大学和铭贤学院任教,同时主编成都《新民报》。
建国后,孙伏园被任命为政务院出版总署版本图书馆馆长。其著作主要有《伏园游记》《忆鲁迅先生》和《鲁迅先生二三事》。
『捌』 愚人食盐翻译
译文: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和主人一起吃饭,他嫌主人煮的菜肴没有味道。主人听到后,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他吃了后,觉得菜肴十分美味。于是他有了一个想法:因为有了盐,所以菜美味。靠近傍晚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他说:“有盐吗?有盐吗?”
母亲拿出盐觉得这件事很奇怪,只看见自己儿子只吃盐不吃饭菜。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尽在盐中。”愚人不停吃盐,味觉遭到破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天下的事情都一样,过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原文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盐乎?有盐乎?”
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
出处:《百喻经》——古天竺·僧伽斯那
(8)百喻经引言原文英文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本书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所集。书末有作者的后记六颂。颂后记云:“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花鬘》竟。”《痴花鬘》当是本书的原名。宋元明藏本第一喻前有序品三百余字,说佛在王舍城鹊封竹园,为异学梵志五百人说此经,与僧伽斯那跋颂不符,显然是后人所加。
译者求那毗地,中印度人,是僧伽斯那的弟子。聪慧强记,能诵大小乘经十余万言。僧伽斯那所集百喻,他悉皆诵习,并深明其意义旨趣。
他于南齐建元初(479)来建业,住毗离耶寺,永明十年(492)九月十日译出此书,同时并译出《须达长者经》及《十二因缘经》各一卷,后于建业止观寺摄受徒众,甚为有名,中兴二年(502)寂于止观寺。
『玖』 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断句怎么断
断句为: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
意思是:天下的事情都一样,过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出自《愚人食盐》,原文节选如下:
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
译文:
母亲取出盐,感到有点奇怪。看到自己儿子吃盐不吃饭菜。母亲问:“怎么可以这样呢?”他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都在盐中。”愚人一直不停地吃盐,口味败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天下的事情都一样,过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9)百喻经引言原文英文扩展阅读:
愚人食盐,佛家寓言。出自《百喻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是看到事物内部的联系,不能单一形而上学的看问题,二是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
《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现存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偈颂共为百则。
『拾』 《愚人食盐》一文 字词解释和全文翻译
字词解释:
昔:从前
适:到……去
乃:于是就
益:增加
甚美:(味道)很美。甚:十分,非常
所以:······的原因
缘:因为
故:原因
薄暮:黄昏
具:准备、置办
出:拿出
怪:对···感到奇怪
安:怎么
咸:尽,全部都
已:停止
味败:口味败坏
为:成为
患:害
皆:一样
然:这样
全文翻译: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和主人一起吃饭,他嫌主人煮的菜肴没有味道。主人听到后,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他吃了后,觉得菜肴十分美味。于是他有了一个想法:因为有了盐,所以菜美味。靠近傍晚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
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拿出盐觉得这件事很奇怪,只看见自己儿子只吃盐不吃饭菜。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尽在盐中。”愚人不停吃盐,味觉遭到破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天下的事情都一样,过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出自:僧伽斯那[南朝]《百喻经》。
译者:于泽瑞。
原文: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唯食盐不食菜。
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⒁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
(10)百喻经引言原文英文扩展阅读:
文章创作背景
愚人食盐,佛家寓言。出自《百喻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是看到事物内部的联系,不能单一形而上学的看问题,二是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限度,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会给弄得很糟。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现存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偈颂共为百则。
《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本书译者求那毗地,中印度人,是僧伽斯那的弟子。聪慧强记,能诵大小乘经十余万言。僧伽斯那所集百喻,他悉皆诵习,并深明其意义旨趣。
他于南齐建元初(479)来建业,住毗离耶寺,永明十年(492)九月十日译出此书,同时并译出《须达长者经》及《十二因缘经》各一卷,后于建业止观寺摄受徒众,甚为有名,中兴二年(502)寂于止观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