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实践中有哪些重要的社会责任标准或指南
社会责任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对国家或社会以及他人所用当承担的一定的使命,职责,义务.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
具体点说就是社会并不是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社会不可能脱离个人而存在,但是纯粹独立的个人却是一种不存在的抽象。简单点说就是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的责任感,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社会变的更加美好。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君子在上能息万物之肖,在下能排一方之难。
Ⅱ 简述企业社会责任的特点有哪些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状况呈现出七大特点。
1、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进步明显。
三年来企业平均得分率从2007年的50.8%,上升到2008年的52.3%,再到2009年的65.3%,反映出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水平逐年提高。同时这也说明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不是忽视了社会责任,反而更加重视社会责任,也与去年评估反映出企业认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仅能够缓解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有助于危机早日结束的认知相吻合。
2、中西部地区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社会责任。
从自愿参与企业社会责任评估的地区分布来看,中西部地区企业的比重越来越高。从2007年10%,增加到2008年11.4%,迅速提升到今年的18.2%。中西部地区自愿参与评估企业覆盖的省区也越来越多,从2007年的8个,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12个,进一步增加到今年的13个。
3、不同类型企业对社会责任都高度重视,又各有特色。
相比较而言,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在战略与治理、利益相关方关系管理方面明显好于其他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明显占优,民营企业在社会责任典型实践方面相对于前两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4、在战略与治理方面,企业开始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到公司管理体系中。
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多元化目标,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战略、目标和日常经营,部分企业设立了专门的社会责任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企业正在逐步深化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理解,主动提升守法合规意识,积极采取措施开展公平运营、防治商业腐败和贿赂。
5、企业对客户、员工、政府、同行等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较好,而对环境、供应商、社区、民间组织等利益相关方履行责任有待进一步加强。
企业普遍比较注重履行环境责任,特别是在降污减排、环境管理、资源利用与节约等方面有比较好的表现,但需要进一步加强在生态系统保护、环境保护意识与能力建设方面的努力。
6、社会责任报告成为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重要渠道。
社会责任报告已成为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重要渠道和工具。通过网站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最主要的渠道,政府部分政策文件、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行业指南或标准成为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普遍采用的依据。
7、责任竞争力实践开始由讳言经济利益向社会、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转变。
从三年来企业提供的案例来看,企业开展责任竞争力实践的能力明显增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始终是将其与自身发展战略、社会效益和自身专业优势相结合,并将这三者排在前三位,但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取得经济效益,因为这样履行社会责任才是可持续的。
Ⅲ 现代企业形象塑造与企业的社会责任的一篇论文
现代企业形象塑造与企业的社会责任
[摘 要]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残酷和激烈,企业形象已成为企业重要的竞争手段,但是从我国企业形象塑造的现状看,出现不少误区和题目。
企业应按照社会公众的期看和要求,参照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进行自我行为的修正,塑造出一个富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文章探讨了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塑造的具体内容及应树立的观念。
[关键词] 社会责任;企业形象;塑造
一、题目的提出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现今的市场竞争是日益残酷和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竞争中熟悉到21世纪的竞争,不再仅仅是产品质量、价格的竞争和促销手段、广告宣传与营销技巧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企业形象的竞争。对一个现代企业而言,企业形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内可以使企业获得社会公众的信赖和支持,增强企业的筹资能力,有助于企业产品占领市场,进步企业经济效益;对外则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有利于企业广招人才,进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纷纷进行了一定意义上的企业形象的塑造。但是从我国企业形象塑造的现状看,由于对企业形象的理解上存在偏差或是未能真正理解企业形象的内涵,导致在企业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出现不少误区和题目,突出表现为企业形象塑造的“自造式”和“表象化”。所谓“自造式”是指企业在塑造自身形象时,不对市场进行广泛深进的调查,不往了解社会公众的期看,闭门造车,主观估计,人为地搞一套形象出来;而“表象化”是指有些企业将企业外在标志的设计等同于企业形象塑造,过分偏重于VI(英语表述为visualidentity,即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简单地以为只要提出一句响亮的企业口号,制定出员工的各项行为规范,同一员工的着装等就是企业形象塑造,结果导致企业形象的塑造流于形式。因此,塑造一个怎样的企业形象以及如何成功地塑造企业形象,一直以来就是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门题目。
所谓的现代企业形象就是企业个性和信誉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反映,体现了社会对企业的承认和接受程度,是企业文化的综合体现和外在反映。具体来说:第一,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的总体评价,是各种具体评价的总和。具体评价构成具体形象,总体评价组合成总体形象。第二,公众是企业形象的评定者。他们的评价作用于企业并影响企业形象。第三,企业形象源自企业自身的表现。公众对企业的印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企业的表现,企业反过来根据公众的评价调节自身的表现[1]。据此可以说,社会公众是企业进行形象塑造的关键,他们对企业的期看、要求,就是企业形象的构成要素,实现了他们的愿看,满足他们的要求,也就完成了企业形象的塑造。而当今社会中一个非常热门的词“企业社会责任”正好反映出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期看和要求。
“企业社会责任”( 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以下简称CSR)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谢尔顿于1924年提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论战和争辩,到20世纪90年代,得到众多学者和企业的趋于认同和支持,20世纪90年代末期,CSR逐步走上制度化的发展道路,由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公司(SA I)于1997年制定和推广的SA 8000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标准,它在客观上提供了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面镜子,因此自问世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其影响力已涉及世界各个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近几年来,认证企业以均匀每年62%的速度递增[2],众多跨国公司在全球采购活动中也都按照此标准对其供给商进行审核或要求认证,该标准也对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不少企业已经或正在进行认证。作为一种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企业社会责任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社会及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期看和要求,其本质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对企业各种行为的外在道德约束。2003年,Hill和Knowlton互动式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当美国人了解到一个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有消极的举动时,高达91%的人会考虑购买另一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85%的人会把这方面的信息告诉他的家人、朋友,83%的人会拒尽投资该企业,80%的人会拒尽在该公司工作[3]。所以,企业必须参照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进行自我行为的修正,塑造出一个富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
二、企业社会责任内容与企业形象构成要素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自今仍无法同一,一个至今被广为引用的概念是卡罗尔(Carroll)于1979年提出,即“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了在特定时期内,社会对经济组织经济上的、法律上的、伦理上的和自行裁量的期看。”卡罗尔以为这是金字塔型结构,经济责任是基础也占最大比例,法律的、伦理的以及自行裁量(如慈善等)的责任依次向上递减。具体而言,企业社会责任一般由经济责任(The Economic Responsi-bilities)、法律责任(The LegalResponsibilities)、道德责任(The MoralResponsibilities)和慈善责任(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第一,经济责任。经济责任是企业的基本责任。它的主要涵义是企业为了盈利,必须生产社会成员所需要的产品,也就是企业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使社会成员获得好处。第二,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履行的最少责任,其涵义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遵法律的规定,必须在法律答应的范围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第三,道德责任。道德责任的涵义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活动应当遵循社会倡导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主要包括独立自主、同等交易、老实不欺、信守诺言、保护环境等基本内容。
第四,慈善责任。对企业而言,进行社会捐献,就是履行慈善责任,其涵义是指企业从利他主义的道德责任感出发,参与非强制性的或者非法律或伦理要求的社会捐献活动,努力达到社会对企业成为出色的企业公民的要求 。很多企业实践都证实,把社会责任融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使企业的发展有益于公众、有益于环境、有益于整个社会,企业的这种责任承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与支持,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进而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著名的壳牌公司对墨西哥湾的石油勘探开采工程就是一个成功的实例。长期以来,墨西哥沿岸面临着严重的海岸腐蚀与破坏题目。由于在这一方面壳牌公司拥有无人能及的领先技术,壳牌公司便主动承担起墨西哥海岸治理与保护的社会责任,全力投进了墨西哥湾的海岸保护计划,并终极解决了这一题目,使当地环境得到了保护,由此该公司也获得了这一地区的石油开采权,赢得了巨大的贸易利润。
由上述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可以得出企业在进行自我形象的塑造时,应从这四个方面出发,着力塑造出企业经济形象、企业法律形象、企业道德形象和企业慈善形象四个形象。
三、企业四大形象塑造的具体内容
1.企业经济形象。企业经济形象是企业的本质形象。企业从本质上说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应该和必须做到为国家和社会创造财富,产业报国。假如一个企业年年亏损,效益很差,产品大量堆积在仓库,资不抵债,职工的待遇、福利极差,占用国家和社会大量资源,却不但不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反而成为国家、社会的负担,这样的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还有何形象可言!因此,企业首先要塑造好经济形象,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产品、技术和治理等方面下工夫,所以,企业经济形象具体来说包括产品形象、技术形象和治理形象。产品是企业与社会公众联系的纽带,产品形象直接影响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喜欢或厌恶等情感,还会引起支持、合作或者反对等行为。产品形象是包括产品的设计、外形、名称、商标、包装、质量等方面的一个整体。要求产品设计功能齐备、简便实
用;外观大方美观,富有装饰性;名称易读易记、引人留意、富有联想、符合公众购买心态;包装美观、精致,并且便于携带、储运;产品质量优良,让公众买得放心、用得安心;商标独具一格,富有美感和时代气味;科技装备水平是决定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先决条件,因而是制约企业形象的重要因素。只有那些科技气力雄厚,技术装备先进的企业,才可能生产出享誉市场的优质名牌产品,为在公众心目中塑造名牌企业形象奠定坚实基础,这就要求企业加大投进,不断创新,保持技术上领先地位;企业治理是企业的人事治理、财务治理、生产治理、质量治理、设备治理、现场治理等一系列治理的综合。它不仅关系到生产秩序的正常、岗位制度的规范、生产能力的发挥以及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而且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要求治理科学、规范、既富有效率又富有人性。我国的海尔团体就是典型的成功范例。它在科学的治理理念指导
下,勇于创新,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推出新产品,终极由一个亏损的地方性企业迅速成长为一个世界级名牌企业,成为中国家电的“领头羊”。
2.企业法律形象。企业法律形象是企业的条件形象。在一个法制化的社会和时代,任何一个社会的组成成分(组织或个人)的行为都置于法律的监管之下,都必须做到尊重和遵遵法律。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企业当然也不能例外。企业必须将自身生产经营行为纳进法律的范围内,正当经营,勇于承担各项法律责任和义务,尽到其作为“社会公民”对社会的责任,企业才能得以生存下往。而要塑造一个遵法的企业形象,首先,企业应该严格按照(劳动法)要求杜尽雇佣童工,为员工提供健康和安全的工作环境,避免工伤发生;工资报酬应该按照法律或行业规定的最低界限按时足额发放;与员工签订公平的劳动合同,并且尊重员工人格;保障员工的各项正当权益,等等。其次,作为有责任的企业公民,企业还需向对消费者负责,按照食品卫生法等相关法律生产不会危害消费者身心健康且质量合格、品质有保证的产品;对有质量缺陷和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应按制度实行召回;对产品给消费者造成的伤害和损害能按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处理,不推卸责任。再次,企业应该按照环境法律条文的要求按规定标准处理、排放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气等有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依法纳税,不偷税漏税等[5]。
3.企业道德形象。企业道德形象是企业的中级形象。这种形象是企业在法律形象的基础上,基于公众对企业更高的期看或要求,顺应时势而主动塑造的一种较高级的形象。这种形象塑造的动因是道德责任感的驱动或道德压力,是不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所以并不是每个企业都会往进行这种形象的塑造,它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企业的主动行为,是企业基于长远利益而进行的。譬如,企业不仅要按照法律规定保障员工的基本权利而且要为其发展、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诸如加强员工培训,提供福利和社会保障,满足员工精神需求等;其次,企业不仅要按照法律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而且要按照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主动承担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再次,企业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质量合格的产品基础上,应需要适应消费者更高标准的要求,以实现顾客价值和增进顾客满足度为标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外,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除了满足员工、消费者的需求外,企业作为社会公民还需要响应企业所在社区公众的需要,热心参与社区建设等。例如,在食品中添加起保鲜作用的防腐剂一直就是食品行业的惯用作法,消费者对此也是坦然接收。美国亨利食品加工厂产业公司的总经理亨利.霍金士先生,一次忽然从化验鉴定报告单上发现食品添加剂有毒,假如长期与食品一起进进人体,必然对身体造成危害。可假如将此公之于众,则会引起同行们的强烈反对。考虑再三,出于对消费者负责的道德感,最后他还是毅然向公众公布:防腐剂有毒,对身体有害。这一下子就像捅了马蜂窝,遭到所有从事食品加工的老板的攻击、抵制,公司濒临倒闭的边沿。但正是这种肯对消费者负责的道德感使公司在很短时间里恢复了元气,并一举登上美国食品加工产业第一的宝座。
4.企业慈善形象。企业慈善形象为企业的高级形象。它是企业完全出于博爱、自愿而没有任何约束条件下出于人性的本能而自发承担起一些社会责任,从而在公众心目中树立的形象。企业承担起这些社会责任(如教育、体育、文化、环境保护和慈善公益事业),没有法律、道德等制度的制约,属于企业完全自觉、自愿的行为,是一种人性光辉的闪耀。譬如,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固然不是体育机构,但作为一家从事健康事业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不仅积极资助多项体育赛事,而且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在上海市多家公园建立了“昂立健康角”,供人们体育锻炼和娱乐健身,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和好评,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当然,企业没有慈善行为,固然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会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非议和责备,会严重地损害企业形象。所以,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应在其能力范围内,尽最大限度地从事一些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以树立企业的慈善形象。
四、企业四大形象塑造时应树立的观念
1.科学观。在进行企业形象塑造时,应把这四种形象视为一个整体,舍弃任何一个形象都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企业形象。企业应在法律形象的条件基础上,努力塑造一个治理科学、勇于创新、技术先进、产品深受消费者喜欢的经济形象,并尽其可能塑造出富有爱心、敢于承担各种社会责任的有责任感的企业。假如一个企业抛弃其经济形象,一味往做慈善事业,那就不能称之为企业,其慈善之举也会因经济拮据而终止。所以企业应正确处理这四种形象的关系。
2.长远观。企业形象的塑造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尤其是道德形象和慈善形象是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完成的,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它需要企业持之以恒的坚持,企业要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市场和消费者的变化及时进行自身行为的调整,才能始终如一保持良好的形象;同时,企业形象,特别是慈善形象的塑造需要企业大量的投进,而这种投进在短期内可能不会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回报,它需要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持续、大量地付出才能建立,单凭一、二次的慈善捐助是不可能塑造出形象的。
参考文献:
[1]肖辉.实用公共关系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李文川. SA 8000对浙江民企的影响及根源分析[J].贸易时代,2007,(9).
[3]吴学军,孙迎春.关于民营企业履行构建社会责任题目的思考[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1) .
[4]李宏岳.企业社会责任应视其为长线投资社会责任. [J ].理论界,2008,(1).
[5]崔海潮,赵勇.理性.激励机制与企业社会责任构建. [J ].求索,2008,(1).
Ⅳ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与活动
中心的主要任务与活动内容有:
1.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中心将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创新为己任,积极开展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系统理论研究,促进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跟踪记录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进展。中心将每年出版一本《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记录上一年度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和实践的重大进展,并连续公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年度发展指数。
3.组织各种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经验的学习、交流活动。中心将每年举办一次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中外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研讨重大的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问题。
4.编写企业社会责任专著和系列培训教材。中心将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文库》,支持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理论专著编写和出版,还将组织力量,编写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责任教材。
5.为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提供咨询服务。中心将承担与企业社会责任领域有关的项目调研和咨询服务,为政府、社会团体和企业等各类组织研究、解决应用性问题提供意见和建议。
Ⅳ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是什么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8年2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学术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学部主任李扬研究员任中心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研究员任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钟宏武副研究员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国资委、人社部、中企联、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数十位专家担任中心理事。中心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社会责任智库”为目标,积极践行研究者、推进者和观察者的责任:
l 研究者: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系统理论研究,研发颁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CASS-CSR 1.0/2.0/3.0),组织出版《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文库,促进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l 推进者:为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企业等各类组织提供社会责任咨询和建议;主办“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基地”;主办“分享责任——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公益讲堂”;开设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MBA《企业社会责任》必修课;开展社会责任培训,传播社会责任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组织、参加各种企业社会责任研讨交流活动,分享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成果。
l 观察者:每年出版《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跟踪记录上一年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进展;每年发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研究记录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制定、发布;主办“责任云”(www.zerenyun.com)平台以及相关技术应用。
Ⅵ HM3000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话题日益升温。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的践行成为中国企业价值转型、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标志。
2007年7月,在经历了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之后,中国第一部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HM3000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应运而生,这是继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后的一种新型规范化管理模式,是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世界里的中国声音。
2007年7月14日,美丽的西子湖畔,浙江世界贸易中心大饭店会议厅,《HM3000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新闻发布会隆重召开。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中心企业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总工会等各政府部门领导,孙立平(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谢遐龄(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俊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等国内一流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此次会议还吸引了国家电网、招商银行( 27.48,-0.32,-1.15%)、海正药业( 14.08,-0.13,-0.91%)、华立集团等近一百家著名企业踊跃参与。新华通讯社、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国内顶级媒体将对此次会议作现场报道。
《HM3000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以“创新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实现中国企业价值提升、引导中国企业持续发展”为己任,回答了中国企业如何践行社会责任,从而在未来竞争中以强势姿态立足世界。
标准撰写的完成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一项重要突破。在标准的引导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成为和谐相关利益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核心 竞争力的一种新型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