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創代寫 » 漢語年代寫法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漢語年代寫法

發布時間: 2021-03-30 23:26:15

A. 關於年代的規范寫法,能不能只寫80年代

要求使用阿拉伯數字的情況
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
示例: 公元前8世紀 20世紀80年代 公元前440年 公元7年 1994年10月1日

B. 漢字的字體經歷了哪幾個演變發展階段各有什麼主要特點

漢字的演變經歷了哪幾個過程,秦始皇統一文字有什麼作用,從一定意義上面來講,文字的統一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和國內經濟文化的交流,秦始皇下令統一和簡化文字,是對我國古代文字發展、演變做了一次總結,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他對我國文化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讓大家慢慢成為一個整體。

總結:漢字的演變經歷了哪幾個過程,秦始皇統一文字有什麼作用,文字的統一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和國內經濟文化的交流,秦始皇下令統一和簡化文字,是對我國古代文字發展、演變做了一次總結,也是一次大的文字改革,他對我國文化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讓大家慢慢成為一個整體。漢字應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歷史悠久。

C. 大寫的年代年代大寫時,哪個正確

數字的運用來,在我們的源漢語中,既有大寫(漢字)形式,又有小寫(阿拉伯數字)形式。什麼時候大寫,什麼時候小寫,這是有規定的,不能亂寫,亂寫就很有可能出現錯誤。但是,遺憾的是,至今仍然有許多同學大小寫不分,隨手亂寫,而出現這樣那樣的誤用。我們把大家最常誤用的幾種現象加以列舉,以求改正。一、寫世紀和年代時,容易誤用大寫數字。如:十九世紀像是你們的世紀,而二十甘紀才像是我們的世紀。六十年代我們下鄉,八十年代我們好不容易回城,九十年代我們又趕上T下崗……有很多人喜歡習慣性地把表示世紀和年代的數字寫成大寫的數字,其實,這是不正確的。以上句子中的「十九世紀」「二十世紀」應分別改為「19世紀」「為世紀」,「六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應分別改為「印年代」「so年代」「卯年代」。根據國家標准(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以下簡稱《國家標准》),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以及時、分、秒,這是一個完整的時間系列,均應用小寫數字(即阿拉伯數字)表示。不能年、月、日用小寫數字表示,而世紀和年代又用大寫數字。從一致性和協調性方面考慮,也不能出現前後不一樣的寫法。

D. 漢字在幾千年的歷史,字體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漢字(拼音拼音:Hànzì,注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字、中國字、方塊字,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漢字是漢語的書寫用文字 ,也被借用於書寫日語、朝鮮語/韓語等語言,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

廣義的漢字指從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以及派生的行書)等的文字,狹義指以正楷作為標准寫法的漢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漢字為上古時代的華夏族人所發明創制並作改進,目前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隸變,至唐朝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准—正楷。

漢字是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的文字,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都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國家官方的書面規範文字,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制漢字。


漢字是意音文字,不是拼音文字。是用表意體系的符號來表示漢語的詞或語素的。

一個漢字通常表示漢語里的一個詞或一個語素,這就形成了音、形、義統一的特點。漢字是由筆畫構成的方塊狀字,所以又叫方塊字。如「車」「上」「明」等,「車」「上」「明」用字的形體來直接表達語言里的詞義;「問」既能表意又能表音,「門」表音,「口」表意。

漢字經過了幾千年的演變,逐漸形成了「漢字七體」,即: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起源

考古發現

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文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賈湖刻符經碳14物理測定,距今約7762年(±128年)歷史;還有七千年前的雙墩刻符、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遺址刻符、連字成句的庄橋墳遺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號、堯舜時代的陶寺遺址朱文、夏墟的水書。早期的骨刻文就是豐富的文字系統,後期的屬於初步成熟階段。這些考古發現可能是漢字起源的重要線索,也可能是各種文字發展的不同源流。

20世紀80年代初,在河南登封夏文化遺址發掘出的陶器上,發現了更完備的文字。這是被學者們確認的迄今為止我國有確切時代的最早的文字。

舊說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漢字起源的舊說法有五種,即結繩說、八卦說、河圖洛書說、倉頡造字說和圖畫說。

結繩說:《北史·魏本紀》說:北朝魏的先世「射獵為業,淳樸為俗,簡易為化;不為文字,刻木結繩而已。」記錄了一些原始社會部落,在文字出現之前,以結繩記事的方法,把戰爭、獵獲、會盟、選舉、慶典、聯姻、生育、疾病和災害等大大小小的事件記錄下來。

過去亦有學者據《周易·系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的論說,推斷「文字起源於結繩」。

八卦說:孔安國《尚書》序(屬偽作,但年代甚古)里說:「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河圖說:《易·系辭上》: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河圖·玉版》:倉頡為帝,南巡狩,發陽虛之山,臨於元扈洛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

揭開此說的神秘面紗,不難發現,它真實的核心就是算數,能對照「九宮」演算法。所謂「九宮」,在讖緯家來說,是八卦加上中央,合為九(「五」位於中央,還可以和五行聯系起來);在術數家眼中,則其數橫、豎、斜偏、相加得數恆為15。

倉頡造字:傳說倉頡是黃帝的史官,黃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聯盟的領袖,由於社會進入較大規模的部落聯盟階段,聯盟之間外交事務日益頻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聯共享的交際符號,於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倉頡的手上了。

「倉頡造字說」在戰國時即已流行。《呂氏春秋·君守》說:「倉頡作書,後稷作稼。」到了秦漢時代,這種傳說更加盛行。許慎《說文解字·敘》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

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圖畫說:現代學者認為:漢字真正起源於原始圖畫。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劃的圖形,很可能與文字有淵源關系。

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為: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復雜。

王蘊智認為,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漢字是獨立起源的一種文字體系,不依存於任何一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一的,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元號系統,在那個時代,漢字體系較快地成熟起來。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大約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遺址等仰韶文化遺址的陶器外壁,已經出現刻劃符號,共達五十多種。它們整齊規劃,並有一定規律性,具備簡單文字的特徵,可能是我國文字的萌芽。

在距今約四五千年的大漢口文化遺址晚期和良渚文化遺址的陶器上,發現有更整齊規則的圖形刻劃,是早期的圖形文字。

漢字演變

漢字後來的演變經歷了幾千年的漫長歷程,經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階段,至今普遍使用楷書,但仍未完全定型。

古文字階段的漢字,漢代以前的文字。更具有形象性。

戰國文字:「諸侯力政,不統於王,惡禮樂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田疇異畝,車塗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具有很強的地域性。秦國文字是漢字發展的主流。六國文字,地域差異大,不反映漢字發展軌跡,是支流。

行書

行書大約是在東漢末年產生的,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可以說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筆勢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代表人物:「二王」:王羲之,王獻之。



E. 中國七八十年代有漢字簡寫嗎

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起初僅作為信息的載體,一種記錄和傳遞信息的工具,到後來逐漸演變出書法這一支流(原諒我將書法稱為支流,因為作為藝術的一個門類,意義要遠小於其信息記錄和傳遞工具的自然屬性),歷經了數千年的傳承和發展。以發展的眼光來看,漢字和歷史、地理、政治、經濟等領域一樣,處於不斷演變的過程中,而且同樣有著自內而外和從外到內兩種演變途徑。

成規模、成系統的漢字最早在殷商時期出現,即甲骨文,後在西周時演化為大篆,具有筆畫繁多、書寫困難的特點。經過春秋、戰國時期各個國家各自封閉式的發展,漢字又演變出數種異化的字體,幾乎變成了「文字亂碼」,後來在秦初李斯等人大量整理、規范、簡化工作之後,才在歷史上第一次形成了全國統一的文字——小篆。小篆雖比大篆簡化了許多,但仍然不便書寫,於是在漢初開始出現隸書。這種由篆到隸大幅度的簡化或許激發了人們的創新熱情,以致隸書之後很快出現了草書(一般稱為章草,不同於現代的草書寫法)。後來在兩晉時期和隋末唐初又經歷了兩次大的演變,先後形成了行書和楷書(實際上,行、楷在漢代已出現,但其規范、健全而成完整的體系則分別在兩晉和隋唐時期),兩者都可看做是對隸書的再次簡化。後來在宋代時經過諸多書法家的創新,發展出真草(即行草),很快又簡化為草書(一般稱為今草,流傳至今,不同於章草)。至此,漢字基本上形成了行、楷、草三大影響力最大的書體,此後各朝各代的書法家都是在這個大框架內進行發展和創新。清滅以後,中華大地上數十年都缺乏一個強有力的政權,由於軍閥混戰,各個地方的管理既封閉又混亂,以致復古和創新並存,漢字又出現了異化的發展,直到建國後的繁化簡工作,才又一次完成了漢字的整理和規范。

這里要特別強調一點:元、清兩朝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全疆域的政權,而兩朝推行的蒙文和滿文教育也是漢文化史上僅有的兩次從外到內的文字演化(現在的英語教育不能算,因為其並未有過完全取代漢字的目的和努力,所以也沒有真正影響漢字的發展),不過後來在漢文化自然產生的抵抗之下而未能成功,這種深厚文化底蘊受到沖擊而產生的抵抗遍布社會的各個領域,導致的結果是,元政權由於自身無法適應這種抵抗而在短短九十年後就被推翻,清政權在完全融入漢文化後,以漢人的文化和思維治國三百年。

從漢字的發展歷史來看,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漢字本身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幾千年的時間里,它時刻處於演變和發展之中;二、漢字的演化進程是:甲骨文——大篆——小篆——隸——章草——行——楷——今草……並且整體呈現出不斷簡化的趨勢;三、漢字的演變,基本上是由內而外的文化內部改革,僅有的兩次從外到內的沖擊也沒能成功;四、漢字本身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和適應力,其演化過程與政治穩定程度、經濟發展程度、文化創新程度有著巨大關聯。

結合漢字發展的特點,再來討論建國後繁化簡這一歷史事件,就能相對比較理性和客觀了。

首先,從漢字發展的歷史來看,簡化是一個大的趨勢,其過程有些類似於漢族服飾的簡化。早在1909年,陸費逵就發表了題為《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的文章,第一次公開倡導使用簡體字,後來,錢玄同、胡懷琛、劉復等學者也相繼發表相關的論文,發起了漢字簡化運動,影響不斷擴大,國民黨政府教育部甚至在1935年公布了《第一批簡體字表》,只是之後受到抗日戰爭爆發的影響,推廣才沒能繼續,不過大量學者在抗戰時期避入陝北紅色地區,繼續相關的研究,從而使得漢字簡化運動沒有因此而中斷。可以說,建國之後開始的大規模漢字簡化工作只是之前漢字簡化運動的繼承和發展,並沒有違背漢字的演變規律。

其次,民國時期持續了數十年的軍閥混戰,加上後來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全國一直處於事實上的分裂狀態,互相之間缺乏文化上的交流,這就使得漢字在各自封閉、狹小的空間內獨立發展,雖然有政府統一發行的書籍、報刊的統一寫法,但是,連學者和知識分子之中都出現了復古、創新等不同的漢字書寫流派,更何況各個地區的民間封閉式發展?此外,由於常年戰亂,軍隊和百姓都經常處於遷徙的路途中,從這一時期的很多書信里可以看出,日常的記錄和書信交流往往是匆匆下筆、匆匆收筆,這也導致了大量簡體字的出現和異化。這種類似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字混亂狀態固然有利於書法作為藝術的創新和發展,但在建國後九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依然保持這種狀態,則顯然不利於國家的穩定和發展。自古以來大亂之後就需要大治,因此此時進行漢字的整理和規范就是很有必要的。

再者,漢字簡化的一個重要驅動力就是「使書寫處於約易」(見1932年民國政府教育部編訂的《國音常用字匯》)。建國後經統計,1949年全國文盲率達到了80%,在中華大地上一片斷壁殘垣急需建設的情況下,解決教育培養人才成了政府必須嚴肅考慮的緊迫問題,進而,加快漢字簡化規范工作以減少學習、書寫、閱讀難度也就自然而然成了被採取的措施。1951年,政府公布了《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555個,之後多次進行修改和完善,直到1964年文改委(即1952年成立的中國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出版了《簡化字總表》,共規范2238字,開始推廣使用並延續至今。此外,為了更加利於漢字的學習,在此期間,文改委還研究、整理和公布了漢語拼音的符號系統(1958年公布,採用拉丁文符號)。從建國到現在,僅僅過去了60多年,中國的人口素質就完成了巨大的提升,文盲率從1949年的超過80%降低至2010年的8.72%。這其中固然有改革教育體制、加大教育投入的緣故,但不能否認,簡體字和漢語拼音的推廣和使用,對於提升13億人口的文化素質,是有著巨大積極作用的。

最後,還有一點需要明確,今天我們使用的簡體字,並非是建國初期繁化簡工作「造」出來的。從漢字的發展史可以知道,草書從隸書之後就出現了,並且,在行書、楷書出現之後,歷代草書書法家不斷地對行、楷進行簡化,期間又與自身獨立發展的成果相結合,使得許多單字的草書寫法與其他寫法大相徑庭,後來由於書寫簡單的要求,草書影響越來越大,廣泛地被應用於日常書寫之中。而建國後的繁化簡工作,就是基於對草書的整理和規范,比如「書」、「盡」、「魚」、「馬」等字就分別來源於「書」、「盡」、「魚」、「馬」等字的草書寫法,這種取字方式覆蓋了全部簡體字的80%以上,剩下的字由學者討論並結合隸、行、楷體和當時民間一些廣泛使用的寫法來確定。因此,這項工作只可說是對漢字的整理和規范,與李斯等人對於篆書的統一工作具有相同的作用,是漢字由內而外的自然演變,並不能說是對漢字從外到內的推倒重來,至於「對中華文化的閹割」這種言論,提出者如果不是完全對中國書法無知,那就是別有用心了。目前在香港、台灣、東南亞等部分國家和地區,雖然依然沿用繁體字,但相比古代和近代漢字,也發生了變化,甚至消失了一些舊字,產生了一些新字,這些同樣都屬於由內而外的自然演變,符合漢字的發展規律。

建國後的繁化簡工作對漢字本身來說,並不是一種重啟,而是一種文明的延續,後來陸續公布的第二、第三批簡體字,就是因為修改過多不利於文化的傳承而很快被廢除。在這件事情上,老一輩領導人的「所取」和「所舍」,都是站在民族和文化的高度來抉擇的,具體實施時雖有小處的修剪和割捨,卻並沒有破壞中華文化的主體,相反,它為繼承和發揚中華文明的精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漢字是中華文明的承載者,其底蘊之深,文化之厚,使其作為世界上極少數僅存的象形文字,歷經數千年不滅,而中華書法的或英姿雋邁,或蒼勁古樸,或行雲流水,或雄健灑脫,則數千年來讓無數書者魂牽夢縈。曾經有人說英文的教育會使漢字消亡,後來又有人說信息時代的到來會讓中華書法滅絕,可是直到今天,漢字依然在演變和發展,甚至走出了這塊它賴以生存的大陸,在全世界流傳開來,不斷展現著有著五千年歷史的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而且它必將與華夏文明的血脈緊緊相連,永遠傲然挺立於世界的東方。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