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九十年代散文寫作的幾種類型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散文的創作成績非凡,呈現出全方位開放的狀態,散文出版物和寫作的商品化,更是加速了散文繼續向前發展的勢頭。而且隨著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發生了相當巨大的文化轉型,這一轉型必然影響著這一時期的文學創作,當然包括散文創作,在文學由中心到邊緣的位移中,散文在邊緣處的定位,保證了散文這一文體的從容發展;轉型期知識分子精神與立場的分流,使散文成為知識分子精神與情感的存在方式;市場經濟不僅使散文的創作與出版帶有商業性,而且確認了市民階層的合法性並因此使部分散文成為消費品;傳播媒介的發展為散文創作提供了物質條件,於是散文隨著其他文體的發展而進入了一個多元化的審美時代。1992年,當《文化苦旅》在《收獲》雜志上以專欄形式刊出後,文化散文開始在中國亮相,而「文化散文」作為一個概念,是佘樹森在《九0散文談》中提出的,這大概是最早對「文化散文」的理論描述。隨後便涌現出更多的概念,比如「女性散文」、「學者散文」、「校園散文」、「大散文」、「新散文」、「後散文」、等等,可謂旗幟林立,特色迥異;隨後劉亮程的出現,簡直是散文界的一個異數,對於他的評價,無論是散文界,還是學界簡直對他好評如潮,更有林賢治更是評價他是「二十世紀90年代的最後一位散文家」;之後格致的出現也成為散文界的一個亮點,張守仁先生曾評價格致說:「格致的出現無疑是新散文領域的一個事件。」「我等待了十多年,終於等來了打通文體界限的佳作。」1998年初,雲南的《大家》雜志以開設「新散文」專欄的形式推出了一批散文作品。這批散文的作者包括張銳鋒、龐培、於堅、鍾鳴、陳東東、朱朱、周曉楓、杜麗、王小妮、海男等,他們的創作充滿生命的激情和個性化的特色,在其中,他們試圖將自己蓬勃的激情與深邃的思索融入散文創作中,並突破詩與散文的文體界限,進行一種將詩與散文融合的跨文體寫作實驗。
以上的散文方面的努力和探索使得當下散文的創作,在感覺、形態等各個方面得以多維度地展開,進而達到一種詩性與智性完美結合的境界。他們的創作實踐既是當下社會各個生活層面的折射,又是現代生活的消費品;既是一種群體行為,也是個體生命知性、智性的表述;它體現著不同的文化、價值判斷,並衍生出豐富、多樣、立體的內涵。
而且隨著諸多散文舊作的重刊,各類散文書系、類編、選本的編選,散文刊物的增多,「晚報」、「周末」類報紙「隨筆」、「小品」專欄的開辟,使散文創作主體呈現一種變化與擴大的趨勢,於是「散文熱」在90年代成為諸多文學現象中的一個醒目而主要的現象,其中包括以汪曾祺、張中行、谷林、桂苓、止庵為代表的性靈小品散文的寫作;以余秋雨、李存葆、周濤、鮑鵬山、王小波為代表的文化大散文,以季羨林、金克木、黃裳、樂黛雲等為代表的學者散文;以海男、素素、張立勤、周佩紅、韓小蕙、趙玫、翟永明、鐵凝、殘雪、潘向黎、何向陽、陳蔚文、張燕玲、唐敏、葉夢、徐小斌、徐坤、陳染、林白、殘雪、虹影、孟暉、趙園、潘向黎、楚楚、路也等為主要陣容的女性寫作;以楊永康、朱千華、韓青、雷平陽、盛慧、謝宗玉、周蓬樺、馬力、馬敘、楊獻平、黃海、習習、阿貝爾、淡舟、右額天心、蔣藍、玄武、雪松、高維生、李漢榮、張生全、傅菲、陳洪金、宋曉傑、周聞道、李傻傻、汗漫、柳宗宣、季棟梁、齊明達等為主的「新散文」寫作,還有以詹克明、朱以撒為代表的非散文領域作家的創作等等。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是選擇散文這一文體來表情達意,他們或以文人性的情趣見長,或以現代人的睿智通達取勝;有的面向社會歷史,有的走向自我心靈。無論是走進歷史,還是直面現實,抑或回歸自然,都以散文的方式表達了這些知識分子的文化關懷。從中我們欣喜地看到了90年代散文家「人」的意識、自我意識的充分覺醒,看到了這些散文作家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上肯定著「人」的尊貴地位,肯定人的豐富需求,同時進入對人的前途、命運的本質的深入思考,這就為以抒寫心曲、思考人生為特色的散文文體的流行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而且這些作家告別了以往散文創作過於直白的政治功利目標,而是致力於新的表現領域和抒寫方式,並以此作為散文新的審美標准,終於使90年代散文以更為輕松的格調、優雅的步態、深刻的人生思考走近讀者,從而實現了創作主體與接受主體的精神對接,構成90年代散文興盛的基礎。
作家主體審美意識的改變,使得90年代散文愈加表現出「表現自我」的自覺性,進而獲得對世界、對人生的全新認知,這符合散文自身審美原則的整合與調節的規律,而且中國90年代社會思想活躍、豐富,它一改80年代思想改革與保守,開放與二元對立模式,明顯地呈現民間性、多元化的特徵,其內涵和格局表現在創作中,就是散文創作所涉及的立意和主題,以及寫作的基本立場和傾向發生了很大的偏轉,特別是在經濟大潮的沖擊之下,諸多散文作家的創作已明顯收縮為一個局部的邊緣的現象,個人化的趨勢日益清晰地顯露出來,當然「文以載道」的傳統,以及社會因素對於作家的影響,使90年代的散文創作必然出現這樣一種多元化的態勢,這個時期的創作,或者富有哲理和人道精神,或者婉轉抒情、或者傾向於個體內心的傾訴,或注重文體的創造與革新,甚至是一些大眾消費的散文也應運而生。因此散文的創作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盛局面。其中,老一代的博大、中年一代的厚重、年輕一代的銳利,使當下散文創作呈現著三代同堂的繁榮局面。他們為我們散文的創作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給我們當前的散文創作提供了有意的啟示。就如同吳秉傑在《散文時代——讀當前散文作品隨感》所寫的那樣,「我們現在,已經可以說是進入了一個散文的時代。散文寫作的廣度和深度都是以前所無可比擬的。」
B. 普法教育作文
法律在我身邊
我們從小就接受法制教育, 享受法律給予的權利.但是在事實上到底有多少人是真真正正地了解法律?又有多少人掉進罪惡深淵里,再也回不來了呢?
有人曾經說過:「法律好比一艘在大海上的船,在船上行動是自由的,可一旦跨出了這艘船的底線,就會掉入海里----接受法律的懲罰.在生活中,也有些雖然沒被制裁,但其實已被法律盯上的事件.比如說,群摳,吸毒,搶劫,偷竊,迷戀網吧等. 在一個由貴陽市公安局延安西路派出所抓獲的入室盜竊未成年人犯罪團伙中,年齡最大的17歲,最小的11歲;在甘蔭塘派出所打掉的搶奪婦女首飾團伙中,年齡最大的20歲,最小的11歲,其中16歲以上6人、14-16歲7人、14歲以下6人。在其他一些案件中,未成年人低齡化的趨勢也很明顯,大多達不到追究刑事責任的法定年齡,最小的只有八九歲。看了這些,真叫人寒心,那麼小的孩子,竟然…… 據我所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第十七條標明: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六十七條標明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我通過網路也得知只要年滿16周歲就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了的,就是說只要你年滿16周歲,犯了刑法就可以判刑的,但是沒到18周歲的話不可以判死刑。
21世紀是一個法治社會,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法律的嚴重性,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了法律我們的生活將無法正常的進行,也許有些人對這些不以為然,以為人應該擁有自由,而自由是由自己決定的,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在沒有規則沒有規矩的社會中生活,也能不顧一切地去追求這些自由嗎?當然不能,作為一個社會人,你不能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不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因為在這個社會里,並不是只有你一個人的,我們所擁有的自由,是在法律擁護下的自由。如果沒有法律,或者不遵守法律,那麼我們也不會擁有自由,法律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離不開它的束縛,有了法律,社會才有和平和秩序,否則我們生活的世界,想像一下,那將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啊!在這個社會的大家庭里,我們每個人如何約束自己、規范自己的行為呢?那就是共和國華麗雄偉的大廈下一座堅實、永恆不變的根基——「法」。它使我們每個人明確是非的界限,而這也是共和國公民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
同學們:讓我們做法制宣傳教育的有心人,堅持法製法紀宣傳教育,了解法律法規,宣傳法律法規!
C. 怎樣概述90年代的文學
變化中的文學環境
90年代中國作家的生存方式以及作品的生產和流通,與國家機制仍有著密切的關系。年,中國社會以市場經濟取代計劃經濟,文學體制的改革也作為一項文化政策開始施行。作家和文學刊物、出版社等原則上不再依靠國家資助,而進入市場。作家的生存方式因為市場化而改變,這一時期出現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例如《王朔文集》的出版,《北京人在紐約》、《曼哈頓的中國女人》等「移民文學」熱,《廢都》、《白鹿原》等小說的出版所形成的「陝軍東征」等。文學作品的存在,不再僅僅是作家的個人行為,而成為受到市場選擇的集體行為。
在80年代,「現代化」作為一種告別「歷史暴政」和解決社會矛盾的新的發展方案,在知識界的想像中,是充滿希望的樂觀前景。80年代整個文化氛圍的理想主義情緒大體是建立在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想像的基礎上的。但在具體的實踐真正降臨之後,人們卻發現了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偏差;隨著市場調節機制的形成和消費文化的成熟,知識分子在整個社會中的作用和位置趨向了「邊緣化」。他們開始對自身的價值、所追求的文學理想、曾經持有的文化觀念產生了懷疑。因而,在90年代文化意識和文學內容中,80年代那種進化論式的樂觀情緒受到很大的削弱,作家們變得迷茫困惑,作品中批判和反省的基調大量凸現。
90年代的文學環境公開呈現出不同的文化形態和文化立場。與80年代不同,90年代,更多地卻是對「多元化」、「個人化」等的提倡。對於原先那些被理解為集體性或統一性的觀念,例如「發展」、「歷史批判」等的認識,趨於分化。這種分化不僅是一種描述性的認識,而且有其社會實踐的依據。自1992年市場經濟政策提出後,文藝政策上也作出了調整。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發展,使得文學作品可以通過「第二流通渠道」(即非官方的出版和銷售渠道)傳播。同時,在90年代,中國的消費文化基本發展成型。「大眾文化」成為人們主要的文化需求,因而,90年代的文化分化更為明顯。對於這種分化的描述有多種方式。其中較為典型的一種是區分為三種形態,即「主流文化」(又稱國家意識形態文化、官方文化、正統文化),知識分子文化(又稱高雅文化)和大眾文化(又稱流行文化、通俗文化)。各種文化形態之間常常是互相交叉、滲透的。
文化的分流造成了知識分子群體的進一步分化。這種分化並不是以簡單而直接的方式進行的,而是在不斷的文化爭論和文化交流中形成的。其中最為重要,規模最大,影響也最為深遠的是1993~1995年間關於「人文精神」的論爭。一些人文學科的研究者從對社會和文學中的一些現象的批判中提出問題,從而引起爭論。爭論的核心主要是圍繞知識分子的精神價值和社會功能問題展開。什麼是「人文精神」,如何看待消費性文化現象以及90年代的社會現實等,是其中主要的話題。
90年代文學的主要沖突,從80年代提倡文學的「獨立性」,更多地轉移到文學創作與商業操作之間的沖突上來。「雅」與「俗」、「純文學」與「通俗文學」的區分也被重新提出。但在市場體制下,即使是「雅」或「純」文學也無法離開出版運作和文化消費市場的選擇。因此,「雅」與「俗」的區分也變得含混起來。
文學現象
90年代社會生活和文學創作發生很大的改變,一些評論家提出了「新時期」結束話和「後新時期」概念。他們在將「新時期文學」看成一個整體的同時,認為到了90年代,文學的主題、總體風格、讀者與文學的關系都因為社會」轉型「而開始轉變」,因而,「新時期文學」「結束了」。他們把「新時期文學」看作一種社會政治形態的文學,而90年代文學則是「商業社會」的寫作形態。對於「後新時期」的概念則未得到普遍認同。
「90年代」文學與80年代文學之間的「延續性」要大於兩者的「斷裂性」。這是因為八九十年代之交的社會「轉型」,主要是由於市場經濟的全面展開,社會文化並沒有作有意識的全面調整。在90年代,文學作品與發展著的文化市場和文化工業結合起來。也就是說,市場經濟作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背景對文學的制約力量逐漸體現,並構成了文學的「實體性」的內容。
文學潮流的淡化是90年代的文學現象之一。在「新寫實」小說之後,文學界又提出過一些潮流性的命名,如「新歷史小說」、「新狀態小說」、「新體驗小說」、「現實主義沖擊波等。從90年代文學的發展過程來看,難以看出類似於80年代(尤其是80年代前中期)那樣以潮流的方式推進的痕跡。在一個已逐漸失去單一「主題」並呈現「多元化」的社會,對於文學的基本想像和要求已發生了變化。而對於歷史的反省,也使得要求歷史發展和文學新潮對應的文學史觀受到懷疑。
在文體樣式上,作家們熱衷於創作長篇小說。長篇小說的數量在90年代大大增加,而且也受到了普遍的關注。在90年代較為活躍的小說家幾乎都創作了一部或幾部長篇小說。王蒙、王安憶、賈平凹、張偉、韓少功、張承志、余華、劉震雲、蘇童、格非等,在90年代最有影響的作品,幾乎都是長篇。長篇小說的增多,可以看作是作家和文學「成熟」的某種標志。作家針對更為廣泛、復雜的問題而長時間地關注於一部作品的創作,有利於更好地表現時代主題。王安憶、張承志、余華等作家都在他們的長篇小說中顯示了鮮明的藝術個性。但長篇小說的興盛與商品化文學市場也有密切關系,而且長篇小說的出版往往能形成較大的影響。從閱讀上看,讀者只要弄清了人物關系,對於一部長篇就可以不斷地看下去,而不需要像讀中短篇小說那樣,每次閱讀都必須從頭開始。從改編影視作品考慮,需要的也主要是長篇。
90年代文學的另一個現象是,文學批評變得越來越具有獨立性。如關於「學術規范」的問題,關於「後學」的討論,關於「人文精神」的論爭等。90年代的文學批評由於引進了歐美60年代以來的文學批評理論而日趨理論化,文學批評已不完全是對文學作品作出評價,而是尋求自身理論的完整性,是在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創作」。新批評、敘事學理論、結構主義、解構主義、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等諸種理論,在90年代的文學批評中都有表現。理論的發展不僅豐富了批評的認知前提,也使得批評獲得了一定的獨立性,同時,也對文學的闡釋和理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間。
90年代由於文學在生產、傳播方式上的變化,以及文化立場分化的顯現,相應地在文學批評中出現了被稱為「文化批評」的形態。這種批評並不重視對文學作品的「審美」品質作出判斷,而關注作品的文化性質和它如何被生產、被接受的過程,因而對文學的市場化作出了更為有效的解釋。但是,由於這種批評越來越與文學創作脫節,這種現象也引起了很多文學研究者的質疑;而作家從一種傳統的文學批評觀出發,對90年代批評狀況也發出許多責難。
90年代文學狀況
在90年代,大多數文學作品重點表現內容,不太重視文學形式的探索。80年代中後期出現的「先鋒小說」,以及一些「先鋒」詩人對「敘事」和語言的自覺意識的強調,在90年代基本上已作為一種文學的「常識」被接受,融會在普遍的創作追求之中。也有一些作家,如小說領域的韓東、朱文、魯羊、述平、東西、李馮等,詩歌領域的歐陽江河、西川、王家新、翟永明、孫文波、臧棣等,對文學的形式作了新的探索。只不過,他們在文學界受到的關注,遠不如80年代先鋒實驗那樣熱烈。
90年代文學創作仍然把反思歷史作為主題,但在反思的立場和深度以及歷史的指向上,卻有了不同。從90年代初期起,被稱為「先鋒小說」和「新寫實小說」的作家都不約而同地轉向了歷史題材的寫作。例如余華的《在細雨中呼喊》、《活著》、《許三觀賣血記》,蘇童的《米》、《我的帝王生涯》,格非的《敵人》、《邊緣》,葉兆言的《夜泊秦淮》系列小說和《1937年的愛情》,劉震雲的《故鄉天下黃花》、《故鄉相處流傳》、《故鄉面和花朵》,劉恆的《蒼河白日夢》,池莉的《預謀殺人》、《你是一條河》,方方的《何處是我家園》等。在這些小說中,作家們以整個20世紀的歷史為題材,在「正史」的背景下,書寫個人或家族的命運。有的小說(如蘇童的《我的帝王生涯》),歷史只是一個忽略了時間限定的與當下的現實不同的空間。所有這些歷史題材小說中,都彌漫著一種滄桑感。個人總是難以把握自己的命運,而成為歷史暴行中的犧牲品。這些小說與五六十年代的史詩性和80年代初期的「政治反思」性相比,更加重視的是一種「抒情詩」式的個人的經驗和命運。因此,有些批評家將之稱為「新歷史小說」。
在90年代的作品中,也包括有「反右」、「文革」等事件的反思性主題。如李銳的《無風之樹》、《萬里無雲》,王朔的《動物兇猛》,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等。在散文領域,陸續出版了一些關於50~70年代歷史的紀實性回憶錄。主要的如「火鳳凰文庫」中收入的巴金的《再思錄》、李輝的《人生掃描》等。在批評領域,也有關於反思20世紀的「激進主義」等的討論。此外,還有一些50~70年代重要小說如《紅旗譜》、《浩然文集》的重版和一些過去未能發表的《從文家書》、《無夢樓隨筆》、《顧准日記》等的發掘。這些都是對世紀末人民要求反思歷史的不同的呼應。
90年代商業社會中的消費取向,使得一部分作家更急迫地關注生存的精神性問題。這些作家在80年代就已經確立自己的藝術個性和文學地位,大多有「知青」生活的背景。他們90年代的創作不同程度地表現了關注精神問題和現實批判的主題。這方面的創作有張承志的長篇小說《心靈史》和散文《荒蕪英雄路》、《以筆為旗》,張煒的小說《家族》、《柏慧》和散文《融入野地》,韓少功的長篇小說《馬橋詞典》和散文《夜行者夢語》,史鐵生的小說《務虛筆記》和散文《我與地壇》,王安憶的小說《烏托邦詩篇》、《紀實與虛構》和散文《重建烏托邦》。這些作品往往保持一種「精英」立場,試圖尋求反抗商業社會的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的精神資源。因而,在這些作品中,強化了人的生存意義與價值等主題。
在90年代,文學作品著重表現了現代都市生活,由於與現實社會的發展保持一定的「同步」關注,這些作品往往重新被「現實主義」理論整合。例如「新寫實」在90年代的發展,「新狀態」、「新體驗」、等命名,都顯示了這種取向。文學在表現「現實」時的基本方式和內容都有一些變化。與此同時「個人」經驗在文學中具有了新的特別的含義。一方面,意味著脫離80年代的集體性的政治化思想的獨立姿態,另一方面,個人經驗成了作家據以描述現實的主要參照。前者更多地體現在詩歌寫作中,通常從個人的經歷和經驗以及個人的感受來組織小說的結構,如陳染、林白等女作家的自傳體小說,以及以「親歷者」的身份切入小說的「新狀態」、「新體驗」小說,都是如此。因此,「個人化寫作」(或稱「私人化寫作」)是90年代作家和評論家談論較多的話題。張旻的小說可以看作是這種「個人化寫作」的一例。他的《情戒》、《情幻》、《自己的故事》等小說,多取材於校園人物的生活,以第一人稱的視點展開主人公對自己故事的敘述。主要內容往往與人物的個人情感經歷與慾望體驗相關,著意表現人物的內心沖突和體驗。張旻的敘述委婉平靜,能比較精確地把握細節和感受。
隨著社會發展的日新月異,日益突出的「新」現象,如都市生活,市民趣味等,成為了90年代文學的主要表現內容。80年代「現實主義」所要表現的對象,主要是國家體制之內的人和事。但在90年代,一些體制外的人與事,如都市白領,個體戶,普通市民等,也迅速成了文學的重要表現對象。由於作家無法准確地把握這些現象,因此,他們一般會傾向於從物質存在對個人生存的巨大影響去考慮。例如朱文的《我愛美元》、《單眼皮,單眼皮》,何頓的《弟弟你好》、《生活無罪》,邱華棟的《都市新人類》、《手上的星光》,張欣的《絕非偶然》、《首席》等。這些小說盡管在內容上有新的開拓,但是缺乏思想深度。朱文1991年開始小說寫作,他著重於描寫個人慾望的展開和表現形式。所處理的題材往往帶有某種「道德」反叛性,事件和敘述語言有粗俗化的特點,但是在敘述上卻能夠冷靜地控制節奏,因而顯示出一種特別的活力。何頓擅長於寫以「個體戶」為主的城市小市民,表現這些由「體制內」走向「體制外」的人群的生活經歷。他發展了王朔小說表現的市民生活內容,通過生動的故事具體地展示人物對金錢和慾望的追逐。他的小說以湖南方言作為講述語言,更增加了故事的「原生態」色彩。
D. 我國的先鋒小說作家余華在20世紀90年代的寫作方式是怎樣的
余華,在20世紀90年代初寫作《在細雨中呼喊》開始,嘗試新的寫作方式。他意識到,作家的想像力,和對於「真實」的揭示,並不一定都要採取與日常生活經驗相悖的方式。這種風格的變化,來源於他與現實的態度的調整。他寫道,「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內心的憤怒漸漸平息,……作家的使命不是發泄,不是控訴或者揭露,他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這里所說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後的超然,對善與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在他此前的中短篇中,時間和空間是封閉、抽象化的,缺乏延展性的,排斥日常經驗的。而20世紀90年代的幾部長篇(《活著》、《許三觀賣血記》),不再排斥日常經驗,依舊冷靜、樸素、有控制力的敘述中,加入了含而不露的幽默和溫情。透過現實的混亂、險惡、醜陋,從普通人的近乎災難的經歷和內心中,發現生活的簡單而完整的理由,構成作品的重心。
E. 寫作教學模式有哪些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心得體會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更有利於分層推進,這就需要教師一步一步地扔掉原來的不好的方法和經驗。「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學生是主體,在知識的學習中主要以學生自學、學生講解為主。但有的老師總認為自已不講講,學生不會,不自己講講,學生總結不全面,這就錯了。
如果學生總結的深度不夠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師「引導」這個工作沒有做好。就需要我們在「引導」的`內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導得當,學生可能比老師想得全面。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無論是備課還是上課、無論是自習還是作業批改,要真正按照「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去教好學,工作量是特別繁重的。課前預習你一定要分析清課程的知識點、重點、難點,還要把引導的內容和過程設計一下,即使在上課時的設計和實際不一定相吻合也要認真設計好,因為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課上的巡迴指導和提問會使感到勞累。課下的輔導和作業更需要的細心和奉獻。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如果學生從來沒有自己預習過課本、從沒有自己總結過知識點、從沒有自己講過課、沒有養成認真聽講的習慣,那在開始時就要有個思想准備: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出現失敗,這就需要教師嚴格落實「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一滴不漏的學習要求、始終如一的學習習慣」的學風訓練,執行好學習常規。
F. 余華在80年代和90年代寫作有哪些差異
余華的寫作在80代和90代有明顯的差異。八十年代的余華對暴力、苦難、死亡、殺戮情有獨鍾。「源於和現實的那一層緊張關系」,他的《現實一種》、《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煙》等小說,充滿了對「暴力」和「死亡」的精確而冷靜的敘述。這些小說在敘述過程中往往採用「局外人」的敘述視點、不動聲色的敘述態度和精細甚至華麗的敘述語言,遠距離地、不厭其詳地描寫血腥場景和殘忍行徑。這個時候的余華小說喚起的,顯然是人們對某種存在、某種現實秩序的恐懼和顫栗;同時也在80年代的先鋒實驗小說寫作領域體現著獨特的意義和價值。而90年代以後,余華的寫作完成了一次新的轉型。這一時期余華的創作以長篇小說為主,多講述平民的苦難和命運,他們對苦難的承受和對命運的抗爭,以及在平常生活中鑄就的「相依為命」的力量。敘述風格也趨向平實、樸素,以及含而不露的溫情和幽默。《呼喊與細雨》、《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等,多是如此。
G. 余華在20世紀90年代之後寫作風格有所改變,寫有小說什麼
余華是「先鋒派」的代表作家,早年的小說帶有很強的實驗性,以極其冷峻的筆調揭示人性醜陋陰暗,罪惡、暴力、死亡是他執著描寫的對象,處處透著怪異奇特的氣息,又有非凡的想像力。客觀的敘述語言和跌宕恐怖的情節形成鮮明的對比,對生存的異化狀況有著特殊的敏感,給人以震撼。他在上個世紀90年代後創作的長篇小說與80年代中後期的中短篇有很大的不同,特別是使他享有盛譽的《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逼近生活真實,以平實的民間姿態呈現一種淡泊而又堅毅的力量,提供了對歷史的另一種敘述方法。死亡仍是其一大主題,極端化處理仍時隱時現。 余華蟄伏十年分上下兩冊推出自己的最新長篇《兄弟》,使人們關心這位作家及其作品的熱度從去年持續到今年。面對十年巨變的文壇與圖書市場,《兄弟》在迅速成為暢銷書的同時,也遭遇了文學界無情的批評,甚至有專著《給余華拔牙》隨之出版。《兄弟》能否成為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余華還能否佔領自己在文壇上的地位,一切大約還需要時間的考驗。
代表作品主要有長篇小說《活著》《兄弟》《許三觀賣血記》《在細雨中呼喊》
短篇小說有 《祖先》(江南)(1993-1)《命中註定》(人民文學)(1993-7)
H. 上世紀90年代課堂教學模式是什麼樣的
自主探究式教學是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進入新世紀,以科技創新為基礎,以經濟全球化、停息化為主要特徵的發展潮流,正把人類社會帶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創新時代。現代教育現代教育必須與社會發展相適應,使受教育者不但要學習知識與技能,而且首先要學會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是世界性基礎教育改革的潮流,也是終身學習理論的具體實踐。
自主探究式教學是對我國傳統教育反思的結果。審視我國傳統的應試教育,過分注重教師的教,忽視了學生的學;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方法和手段滯後,教育內容瑣碎,問題探索缺失,思維含量低;教育機械、沉悶、程式化,使學生失去了生命的靈氣和學習的樂趣。這樣的學習限制了思維,束縛了思想,背離了學習的本意和目的,既不符合人自身發展的規律,也不符合社會發展對人力資源開發的需要。實施自主探究式教學,改變過分強調「接受式」學習的現狀,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能動性真正得到張揚和升華。
自主探究式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面對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生產過程日益智能化以及新科技革命帶來的挑戰,現代社會急需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個體創造潛能的發揮,首先依賴個體主體性的充分體現。弘揚人的主體性是現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徵。現代教育越來越重視每個人一生的發展,越來越關注每個學生潛能的開發和個性的發展。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重點,也是跨世紀教育變革的根本任務之一。自主探究式教學可以改變學生在原有教育、教學條件下所形成的那種偏重於記憶和理解、立足於接受教師知識傳授的學習方式,形成一種主動探求知識,並重視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它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手段。
自主探究式教學是推進教師教學行為變革的重要方式。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教師教學行為是新課改目標得以實現的橋梁和中介,居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要具有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倡導並指導學生積極參與、樂於探索、勤於動手、主動體驗、敢於創新,主動地自我發展;可見,新課程要求教師的教學行為產生相應變化,「在對待師生關繫上,強調尊重、贊賞;」「在對待教學關繫上,強調幫助、引導;」「在對待自我上,強調反思,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繫上,強調合作。」而「自主探究式教學」將有效地推進教師教學行為的變革。
自主探究式教學是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有效手段。學生學習行為的轉變,被看成是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和核心任務。新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標准》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究式教學有助於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有助於牽引出學生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轉變。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也會因此得到真正的張揚和提升。學生不僅將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且還將成為生活的主人,主宰自己命運的主人,將會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幸福的人。
自主探究式教學是課堂教學改革的理想選擇。教學改革旨在打破傳統教學束縛學生手腳的做法,遵循現代教育以人為本的觀念給學生發展以最大的空間,並能根據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識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課堂教學選用自主探究式符合教學改革的實際,並能滿足改革者的心理需要。可以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探究,在質疑問難中探究,在觀察比較中探究,在矛盾沖突中探究,在問題解決中探究,在實踐活動中探究,從而使班級教學煥發出生機勃勃的活力和效力。給教師提供了學習別人和對比自己的機會,也提供了認識自己和認識學生的機會,破除「自我中心」,促進教師在探究中「自我發展」。「自主探究式教學」便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理想選擇。
自主探究式教學是實現我校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途徑和保證。⑴深化課改研究成果的需要。我校研究過兩項市級課題:《讀報活動教學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作用與影響的實驗與研究》、《農村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研究與實驗》。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這些成果需要推廣和應用,還有些問題需深化研究;「貧二」子課題「農村小學教研新構想」在教研工作中得到實施並堅持不懈,但這種常規教的組織格局,需要注入深化研究的活力。⑵創建學校特色的的需要。作為市級「教學研究示範學校」、「教育科研實驗學校」和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重點學校」,該課題將有助於創生其特色,深化其內涵。⑶發展學校理念的需要。我校提出的學校「培養目標」是:「基礎扎實、素質全面、具有特長,適應未來學習和生活的現代中國人」;教學理念:「用教學科研創造教學輝煌,用教學新理念和高科技創造教學高效益」;學習理念是:「用科學的方法學習,用生命的靈氣學習。」
探究性學習的研究,我國從上個世紀90年代就開始了。而與之相關的研究,國內80年代後期就已開始,如北京師大林崇德教授的「學習與發展」研究;東北師大附小「主體性教學模式」的探索;上海市課程發展研究所、課改綜合研究課題組「培養學生的發展性學力與創造性學力的課改目標」;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科學研究所「小學生及幼兒創造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驗」;四川廣元市教育科學研究所「讀報活動教學實驗」;江西的「高中數學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研究」;江蘇的「淺談信息技術課程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四川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教師教學行為的變革的理論與實踐」;等等。這些研究,在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的能力和習慣,推進學生的學習方式及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轉變,促進課堂教學改革等方面,從理論與實踐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以上探索,或側重於學生發展的「自主性」,或側重於學生發展的「創造性」,對「自主探究式教學」的研究,僅側重於模式的建構,針對農村教育現狀開展的研究則更少。本課題與以上研究相比有以下突破:
1、強調自主學習與探究性學習的整合;
2、探索在農村小學的現實背景下開展自主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和操作模式。
3、從理念到實踐,對農村小學自主探究式課堂教學做更深層次的立體化研究;
鑒於此,對自主探究式教學進行研究,有效變革教師教學行為,努力提高教師教學能力,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廣和深化課題研究成果,構建新的校本教研運作樣式,全面推進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就顯得十分重要。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終身教育理論,「教育不在於獲得有用的知識或技能而在於發展求知能力,不在於學習而在於達成理解,不在於獲得信息而在於完成智慧。」未來的社會,需要的不是僅僅掌握了一定知識技能的工具化的人,而是具有求知能力和發展智慧的可持續發展的人。教育不再是僅僅為了適應就業的需要,教育將貫穿於學習者的整個人生,終身教育已成為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素質教育理論,素質教育是面向未來,立足新世紀的全面教育,是以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和諧發展的教育,「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應是我們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
認知心理學的學習和教學理論中的加工過程論、認知結構論。該理論非常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馬斯洛·羅傑斯的人本主義管理心理學和強調實現人的潛力的最大發展,提出以人為中心,發展為本,注重激發師生的創造性和自主性。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強調有意義的學習;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中主張建構性的學習、積累性的學習,強調學習者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而是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課堂教學活動應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現行教學改革更注重陳述知識的程序性,策略性教學過程。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認為,不要把人當作被動的接受者,應當把人當作自主參與與探究知識過程的人。實施自主創造教育,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自由、寬松、探究的思維空間,培養創新意識,調動學習的自主性。斯瓦布認為探究學習的過程,是在兒童對客觀事物進行探究的過程中,通過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去自主探究,發展他們的探究意識和能力。社會學也認為極大地發展人的創造性和潛能的同時,培養人對社會的責任感,主體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實現自主探究學習知識是社會責任感的具體體現。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強調要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學習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為出發點,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學習的過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智育工作要轉變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於是,在教學中注重改革教與學的方式,發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意識、習慣和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便已顯得尤為重要。
綜上所述,我們從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及教學論等方面看出,實施自主探究式教學,有其豐厚的理論指導和支持,是本課題實施研究可借鑒的理論依據。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構想
(一)研究范圍的界定
該課題的內涵包含著兩層意思:第一層什麼是農村,什麼是自主探究式;第二層什麼是自主探究式教學。
這里的「農村」是指:經濟欠發達,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教育教學資源缺乏,設施設備簡陋,班級容量較大,教師素質不高,學生知識面窄等,相對城市,區域性落差較大的廣大地區;這里的「自主」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並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始終把學生的學放在教學的中心位置,學生要自覺主動地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探究」,就其本意來說,是探討和研究。探討就是探求學問,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討問題,追根求源和多方尋求答案,解決疑問。
「自主探究式教學」,就是以自主探究為主的教學。具體說它是指教學過程是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這里的「自主探究式教學」有如下幾個主要特徵:
1. 它是以農村教育的現實為背景開展的教學研究,而非廣義上的教學研究活動。
2. 它是以自主、探究為基本特徵的一種教學活動形式,提倡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及其相
互促進,並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基本組織形式,而非唯一的教學方式。
3. 它是適宜於多樣化的科目和不同學段,並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活動形式,而非局限
於理科課堂,並針對個別優生的教學方式。
4. 它是在辯證處理學生與教師有效指導下的教學活動,而非流於形式的花樣翻新和表
面熱鬧。
5. 它是對傳統教學的揚棄,在於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式學習,而非對接受式學習的否定。
因而,本課題以農村教育的現實狀況為背景,其研究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自學能力,力圖通過自我探究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掌握科學方法,為終身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教師作為自主探究式課堂教學的導師,其任務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自己去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做到自己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為學生的學習設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圍,促進探究的開展,把握探究的濃度,評價探究的成敗。學生作為自主探究式課堂教學的主人,自然是根據教師提供的條件,明確探究的目標,思考探究的問題,掌握探究的方法,敞開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內容,總結探究的結果。由此可知,自主探究式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雙方都參與的活動,他們都將以導師和主人的雙重身份進入自主探究式課堂。
(二)研究目標
研究成果目標:探索出一套適於農村小學課堂教學中開展自主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和操作模式,及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學校目標:構建新的校本教研運作樣式,大力推進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教師目標: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轉變教師教學行為,培養具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創新精神的新型學科骨幹教師隊伍。
學生目標:有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探究學習的能力。
(三)研究內容
1、農村小學自主探究式教學目標的研究與實踐。
教學目標是教師教學觀念轉變的重要標志,是指導與形成小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依據。確立教學目標必須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必須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必須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使每個學生都學會學習。一方面,課堂教學目標的確立應緊緊圍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另一方面,應正視和科學處理課堂中教學目標的「預設」、「預設生成」與「非預設生成」。
2、農村小學自主探究式教學實施策略的研究。
自主探究式教學圍繞怎樣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和加快新型人才培養這一主題,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自我探究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科學研究方法和培養團結協作精神,為其終身學習、與時俱進奠定良好基礎。其實施策略主要包括課前、課堂及課外實踐活動三方面。
課前實施策略:教師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創新教學設計策略;學生預習、收集有關材料等的策略;
課堂實施策略:創設問題情境、提出探究問題、學生自主探究、教師解疑導撥及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策略等。
課外實施策略:學生投身社會實踐的策略;開發和利用農村豐富的自然資源,促進新課程教與學的策略。
3、構建農村小學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的研究。
學校將以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從小善於創新,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為目標。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以素質教育思想為指導,學生主動參與為前提,自主學習為途徑,合作討論為形式,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在實踐過程中,貫徹「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基本模式:激趣引題—獨立探究—合作交流—研討評價—拓展應用
課堂教學中的實際操作模式根據特定的學習者、具體的教學目標和學習環境的不同做適當的調整,或創建新的課型模式。
4、自主探究式教學對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研究。
自主探究式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創新過程,而非學生在預設框架內機械被動的回應,教師在教學中會不斷遇到新的疑問。要解決教師在課堂中遇到的實際教學問題,改善教與學行為,「實踐+反思」的行動研究,將顯得十分必要。行動研究的過程,將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引領教師走專業化之路。
5、自主探究式教學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研究。
實施自主探究式教學,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擴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6、自主探究式教學推進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研究。
自主探究式教學的研究,將有助於落實校本教研製度,促使學校走校本教研課改之路,提升新課改內涵,充實新課改理論,全面推進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