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創代寫 » 春曉是哪個朝代寫的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春曉是哪個朝代寫的

發布時間: 2021-03-24 08:45:07

① 《春曉》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

《春曉》的作者孟浩然,是唐朝人。

原文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譯文

春日裡貪睡不知不覺天已破曉,攪亂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鳥。昨天夜裡風聲雨聲一直不斷,那嬌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1)春曉是哪個朝代寫的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隱居鹿門山,後入長安謀求官職,考進士不中,還歸故鄉。《春曉》即是他隱居鹿門山時所作。

二、賞析

《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隱居在鹿門山時所作,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聯想,描繪了一幅春天早晨絢麗的圖景,抒發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首句破題,寫春睡的香甜;也流露著對朝陽明媚的喜愛。

次句即景,寫悅耳的春聲,也交代了醒來的原因;三句轉為寫回憶,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為惜春。全詩語言平易淺近,自然天成,言淺意濃,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② 春曉的作者和朝代是誰

《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隱居在鹿門山時所作

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拓展資料:

作品鑒賞

整體賞析

《春曉》這首小詩,初讀似覺平淡無奇,反復讀之,便覺詩中別有天地。它的藝術魅力不在於華麗的辭藻,不在於奇絕的藝術手法,而在於它的韻味。整首詩的風格就像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千百年來,人們傳誦它,探討它,彷彿在這短短的四行詩里,蘊涵著開掘不完的藝術寶藏。

自然而無韻致,則流於淺薄;若無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曉》既有悠美的韻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詩味醇永。詩人要表現他喜愛春天的感情,卻又不說盡,不說透,「迎風戶半開」,讓讀者去捉摸、去猜想,處處表現得隱秀曲折。

「情在詞外曰隱,狀溢目前曰秀。」(張戒《歲寒堂詩話》引)寫情,詩人選取了清晨睡起時剎那間的感情片段進行描寫。這片段,正是詩人思想活動的啟始階段、萌芽階段,是能夠讓人想像他感情發展的最富於生發性的頃刻。詩人抓住了這一剎那,卻又並不鋪展開去,他只是向讀者透露出他的心跡,把讀者引向他感情的軌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該由讀者沿著詩人思維的方向去豐富和補充了。寫景,他又只選取了春天的一個側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詩人都不去寫。

他只是從聽覺角度著筆,寫春之聲:那處處啼鳥,那瀟瀟風雨。鳥聲婉轉,悅耳動聽,是美的。加上「處處」二字,啁啾起落,遠近應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陰道上,應接不暇之感。春風春雨,紛紛灑灑,但在靜謐的春夜,這沙沙聲響卻也讓人想見那如煙似夢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後的眾卉新姿。這些都只是詩人在室內的耳聞,然而這陣陣春聲卻逗露了無邊春色,把讀者引向了廣闊的大自然,使讀者自己去想像、去體味那鶯囀花香的爛熳春光,這是用春聲來渲染戶外春意鬧的美好景象。這些景物是活潑跳躍的,生機勃勃的。它寫出了詩人的感受,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喜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宋人葉紹翁《游園不值》詩中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是古今傳誦的名句。其實,在寫法上是與《春曉》有共同之處的。葉詩是通過視覺形象,由伸出牆外的一枝紅杏,把人引入牆內、讓人想像牆內;孟詩則是通過聽覺形象,由陣陣春聲把人引出屋外、讓人想像屋外。只用淡淡的幾筆,就寫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兩詩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擋不住的,你看,它不是沖破了圍牆屋壁,展現在你的眼前、縈回在你的耳際了嗎?

施補華曰:「詩猶文也,忌直貴曲。」(《峴佣說詩》)這首小詩僅僅四行二十個字,寫來卻曲屈通幽,回環波折。首句破題,「春」字點明季節,寫春眠的香甜。「不覺」是朦朦朧朧不知不覺。在這溫暖的春夜中,詩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臨窗,才甜夢初醒。流露出詩人愛春的喜悅心情。次句寫春景,春天早晨的鳥語。「

處處」是指四面八方。鳥噪枝頭,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聞啼鳥」即「聞鳥啼」,古詩為了押韻,詞序作了適當的調整。三句轉為寫回憶,詩人追憶昨晚的瀟瀟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聯想到春花被風吹雨打、落紅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為惜春,詩人把愛春和惜春的情感寄託在對落花的嘆息上。愛極而惜,惜春即是愛春──那瀟瀟春雨也引起了詩人對花木的擔憂。時間的跳躍、陰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變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給人帶來無窮興味。

《春曉》的語言平易淺近,自然天成,一點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跡。而言淺意濃,景真情真,就像是從詩人心靈深處流出的一股泉水,晶瑩透澈,灌注著詩人的生命,跳動著詩人的脈搏。讀之,如飲醇醪,不覺自醉。詩人情與境會,覓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是最自然的詩篇,是天籟。

③ 春曉,哪個作者哪個朝代

您好:

《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隱居在鹿門山時所作,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聯想,描繪了一幅春天早晨絢麗的圖景,抒發了詩人熱愛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破題,寫春睡的香甜;也流露著對朝陽明媚的喜愛;次句即景,寫悅耳的春聲,也交代了醒來的原因;三句轉為寫回憶,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為惜春。

全詩語言平易淺近,自然天成,言淺意濃,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④ 春曉是什麼朝代的什麼人寫的

詩詞名:春曉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體裁:五絕 類 型:記時

⑤ 春曉的作者是哪個朝代的人

孟浩然 唐代詩人 歡迎給好評

⑥ 春曉是哪個朝代詩人寫的

《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著名之作。「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短短的二十個字,流傳廣泛,人人皆知

⑦ 春曉是哪個朝代的那個作者寫的

唐 朝  孟浩然
春曉
[ 唐 ]  孟浩然
chūnmiánbùjuéxiǎo
春眠不覺曉,
chùchùwéntíniǎo
處處聞啼鳥。
yèláifēngyǔshēng
夜來風雨聲,
huāluòzhīōshǎo
花落知多少。

⑧ 春曉是誰寫的,他是哪個朝代的

孟浩然 唐朝

⑨ 《春曉》是哪個朝代的哪個人寫的

唐代詩人孟浩然

⑩ 春曉的作者是誰他是哪個朝代的人

《春曉》作者唐代詩人孟浩然

孟浩然
(公元689——公元740),本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曾隱居鹿門山。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一生經歷比較簡單,他詩歌創作的題材也不寬。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 ji )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於詩人的自我表現。他和王維並稱「王孟」,雖遠不如王詩境界廣闊,但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他們是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編詩二卷。是唐代著名的田園隱逸派和山水行旅派詩人,與王維並稱為「王孟」。其剛正志高,但仕途坎坷。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招致幕府,後隱居。

人物生平
坎坷一生
孟浩然出生於公元689年(武後永昌元年)。出身於襄陽城中一個薄有恆產的書香之家,自幼苦學。年輕時隱 居讀書於鹿門山。25到35歲間,辭親遠行,漫遊長江流域,廣交朋友,干謁公卿名流,以求進身之機。開元十二年(724),因玄宗在洛,便往洛陽求仕,滯洛三年,一無所獲。40歲時,游長安,應進士舉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他和張說交誼甚篤。傳說張說曾私邀入內署,適逢玄宗至,浩然驚避床下。張說不敢隱瞞,據實奏聞,玄宗命出見。浩然自誦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句,玄宗不悅,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放歸襄陽。後漫遊吳越,窮極山水之勝。開元二十二年(734年),韓朝宗為襄州刺史,十分欣賞孟浩然,於是邀請他參加飲宴,並向朝廷推薦他,孟浩然因為與朋友喝酒而錯過了與韓朝宗的約定。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為荊州長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公元740年(開元二十八年),王昌齡遭貶官途過襄陽,訪孟浩然,相見甚歡。孟浩然背上長了毒瘡,醫治將愈,因縱情宴飲,食鮮疾發逝世。

剛正志高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頓失意,以隱士終身。他是個潔身自好的人,不樂於趨承逢迎。他耿介不隨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為同世和後世所傾慕。李白稱贊他」紅顏棄軒冕,白首卧松雲,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贈孟浩然》)。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說他」骨貌淑清,風神散朗;救患釋紛,以立義表;灌蔬藝竹,以全高尚「。王維曾畫他的像於郢州亭子里,題曰」浩然亭「。後人因尊崇他,不願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為當地的名勝古跡。可見他在古代詩人中的盛名。王維、李白、王昌齡都是他的好友,杜甫等人也與他關系甚好。隱居本是那時代普遍的傾向,但在旁人僅僅是一個期望,至多也只是點暫時的調劑,或過期的賠償,在孟浩然卻是一個完完整整的事實。在構成這事實的復雜因素中家鄉的歷史地理背景,或許是很重要的一點。

仕隱矛盾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於求官與歸隱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釘子才了結了求官的願望。他雖然隱居林下,但仍與當時達官顯官如張九齡等有往來,和詩人王維、李白、王昌齡也有酬唱。

主要成就
王孟詩派
盛唐時期形成的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詩歌流派,又稱「王孟詩派」。該派有陶淵明、「二謝」(謝靈運、謝朓)詩之長,以山水田園風光和隱逸生活為主要題材,風格沖淡自然。該派重要詩人還有儲光羲、常建、祖詠、裴迪等。
孟浩然的詩已擺脫了祿唐應制詠物的狹隘境界,更多地抒發了個人懷抱,給開元詩壇帶來了新鮮氣息,並博得時人的傾慕。李白用禮贊的口吻稱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王維曾把他的像繪制在郢州刺史亭內,後稱之為「孟亭」,無論在生前死後,孟浩然都享有盛名的。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創作山水詩的詩人,是王維的先行者。他的旅遊詩描寫逼真,《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寫得氣勢磅礴,格調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