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有代寫書信的嗎
什麼書信,你給多少錢。
② 請問:書信的別稱有幾個呢分別有哪些
書信的別稱一共有七種,分別是:鴻雁,札,鯉魚,素,箋,函,八行書。
③ 「書信」的別稱有什麼我指的是古代人,用
素書:杜甫《暮秋遣興呈蘇渙侍御》詩:「久客多枉友朋書,素書—月凡一束。」
書素:唐代權德輿《九華觀宴餞崔十七叔》詩:「記室有門人,因君達書素。」
素札:唐代韋應物《答崔都水》詩:「常緘素札去,適枉華章還。」枉,謙詞,指使對方受屈。
簡素:朱自清《陶詩的深度》:「'檢素』,即'簡素』,就是書信。」
箋:以前供題詩或寫信用的精美的小幅紙張稱為箋。如唐代女詩人薛濤自製深紅小彩箋寫詩,當時人稱「薛濤箋」。現代一般信紙也稱信箋。因為用箋寫信,所以也稱書信為箋。如魯迅《書信集·致吳渤》:「附上一箋,請持此箋前往一取為幸。」
用箋字領頭的書信別稱還有:
箋札:清人葉廷琯《吹網錄》:「余因胡心耘得交季言,箋札常通,終未一面。」
箋書:如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郡縣民庶,競修箋書,朝夕輻輳(fúcòu音福湊),幾案盈積。」輻輳,即聚集。
箋簡:清人繆良所寫《珠江名花小傳》:「數日復貽箋簡。」
箋繒:繒與素、帛等都是絲織品,箋繒也指書信。如南朝人徐陵《與李那書》:「脫惠箋繒,慰其翹想。」翹想即懸念。
緘、啟:都是書信的別稱。如魯迅《書信集·致李秉中》:「十日以來,幾於日以發緘更正為事,亦可悲矣。」宋代人沈作哲《寓簡》:「秦熺狀元及第,汪彥章以啟賀會之。」(秦熺、汪彥章、會之皆人名)由緘、啟構成的書信別稱還有:
緘札:李商隱《春雨》詩:「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玉璫指玉制耳飾。雲羅本指如網羅一樣遍布上空的陰雲,這里借指整個天空。
④ 過去給別人代寫狀子,書信的叫什麼
狀師。
原來的電影里,都是說狀師的。
⑤ 「書信」的別稱有什麼
在中國古代書信有別,書指函札,信指使人。泛稱書札為書信是後來的事。換句話說,現代所說的書信古代通稱為「書」。《左傳》記載:「叔向使詒子產書。」著名的書信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在現代漢語中「書」仍保留了「書信」的意思,如「家書」等。現將古代書信的別稱介紹如下:
簡在沒有發明造紙術之前,我國曾用削成狹長的竹片作為書寫材料,人們把這種竹片稱為簡。用於寫信的竹片便稱為竹簡。
牘古代書寫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稱為牘,漢代對簡和牘串起來寫字時,詔書律令寬不超過3尺,一般書信寬不過1尺,故將書信稱為尺牘。
柬在古代,柬與簡通用,是信件、名片、貼子之類的統稱,如請柬、賀柬、書柬等。
素古代稱白絹為素。用白絹(或綢)寫成的書信稱為尺素,後來「素」成為書信的代稱。
箋箋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們題詩或作畫用。一般信紙也叫箋,後引申為書信的代稱。
函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郵遞,這種匣子叫函。後來就稱信件為函,如函件、來函、公函等。
札札在古代指書信,公私文書。據《文選》「古詩十九首之十七」有這樣的詩句:「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札原意為古代書寫用的小木簡。現仍通用「信札」一詞。
書信的上述別稱都和我國古代寫信用的材料有關。除了上述別稱外,古代書信還有一些別稱。古代傳說鴻雁能傳書,這個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所以,後來用鴻雁代稱書信。
鯉魚也代指書信,這個典故出自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以鯉魚代稱書信有幾種說法,一種稱為「雙魚」,如宋人《蝶戀花》詞「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另一種稱為「雙鯉」,劉禹錫《洛中送崔司業》詩:「相思望淮水,雙鯉不應稀。」韓愈《寄盧仝》詩中也有「更遣長須致雙鯉」的詩句。李商隱《寄令狐郎中》詩中有「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有的直接說成「魚書」,唐代詩人韋杲《憶玉簫》詩:「長江不見魚書至,為遣相思夢如秦。」因為常用鯉魚代替書信,所以古人往往把書信結成鯉魚形狀,漢樂府詩中有「尺素如殘雪,結成雙鯉魚,要知心中事,看取幔中書。」
書簡也代指書信。書簡原指盛書信的郵筒,古代書信寫好後常找一個竹筒或木筒裝好再捎寄。李白詩中便有「桃竹書筒綺秀文」之句。後來書筒也成了書信的代稱。如宋趙蕃詩中有這樣一句:「但恐衡陽無過雁,書筒不至費人思。」
八行書也是信札的代稱。舊時信件每頁八行,故稱為八行書。《後漢書·竇章傳》李賢注引馬融《與竇章書》:「孟陵奴來,賜書,見手跡……書雖兩紙,紙八行,行七字。」溫庭筠詞曰:「八行書,千里夢,雁南飛。」
⑥ 中國古代書信的常用詞語有哪些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就連書信也有各種各樣的稱呼。
(一)啟始
惠書敬悉,甚以為慰。
頃接大示,如見故人。
久不通函,至以為念。
前上一函,諒已入鑒。
近屢奉箋,至感厚誼深情。
接獲手書,情意拳拳,至不歡愉。
久欽鴻才,時懷渴謁。
德宏才羨,屢屢懷慕。
久慕英才,拜謁如渴。
頃讀誨語,如聞金玉良言,茅塞頓開。
謹蒙誨教,疑或冰釋,勝似春風甘霖灌頂。
恩師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泰山北斗,誰不思慕。
蒙惠書並賜佳作,浩如河漢,理至還必須真,拜服之至。嗣後如有所見,或有新作,望莫遺愚友之駑,尚請隨時見示為盼。
先生德高望重,文才武略,貫古今之論,曉中外之文,下風引領,敢下拜嘉。
(四)問病
聞君欠安,甚為懸念。
頃聞您卧榻數日,心甚繫念。
聞君甚念,無奈事務纏身,未能前來請安,懇請慎疾自愛。
知尊恙復發,懇祈暫停公務,苓參進,調養莫誤,甚念甚念。
尊恙已大愈否?貴體新全,望珍攝自重,衣餐增適,動定咸宜。諸唯珍重,皮之不存,毛豈附焉,來日方長,亟望珍重。
尊恙愈否,念念。
欣聞貴體康復,至為慰藉。
重病新愈,望調養有序,節勞為盼。
聞君抱恙,不勝懸念,特函問候,祝早日康復。
(五)時令問候
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陽春三月,燕語鶯歌,想必神采奕奕。
炎暑日蒸,千萬珍重。
盛暑之後,繼以炎秋,務望尚自珍為盼。
秋色宜人,望養志和神。
秋風蕭蕭,至祈攝衛。
日來寒威愈烈火,伏維福躬無恙。
寒風苦雨,懇請厚自珍愛。
近聞貴地大風暴雨,家居安否,念念。
朔風突起,寒潮逼至,想寓中均安?
⑦ 表示書信的詞語
書信名稱 (1)一般書信:信、信函、信件、信札、信簡..
⑧ 古詩詞中什麼詞代替書信二字
在中國古代書信有別,書指函札,信指使人.泛稱書札為書信是後來的事.換句話說,現代所說的書信古代通稱為「書」.著名的書信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在現代漢語中「書」仍保留了「書信」的意思,如「家書」等.現將古代書信的別稱介紹如下:
簡:在沒有發明造紙術之前,人們曾用削成狹長的竹片作為書寫材料,稱其為竹簡.
牘:古代書寫用的薄而小的木片,漢代對簡和牘串起來寫字時,詔書律令寬不超過3尺,一般書信寬不過1尺,故將書信稱為尺牘.
柬:在古代,與「簡」通用,是信件、名片、貼子之類的統稱,如請柬、賀柬、書柬等.
素:古代稱白絹為素.用白絹(或綢)寫成的書信稱為「尺素」,後來「素」成為書信的代稱.
箋: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們題詩或作畫用.一般信紙也叫箋,後引申為書信的代稱.
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的木匣子就稱為函.後稱信件為函,如函件、來函、公函等.
札:在古代指書信,公私文書.原意為古代書寫用的小木簡,現仍通用「信札」一詞.
上述別稱都和我國古代寫信用的材料有關.此外,古代書信還有些別稱.古代傳說鴻雁能傳書,這個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故後用鴻雁代稱書信.
鯉魚也代指書信,這個典故出自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以鯉魚代稱書信有幾種說法,一種稱為「雙魚」,如宋人《蝶戀花》:「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另一種稱為「雙鯉」,劉禹錫《洛中送崔司業》:「相思望淮水,雙鯉不應稀.」韓愈《寄盧仝》詩中也有「更遣長須致雙鯉」的詩句.有的直接說成「魚書」,唐代詩人韋杲《憶玉簫》:「長江不見魚書至,為遣相思夢如秦.」因為常用鯉魚代替書信,所以古人往往把書信結成鯉魚形狀,漢樂府詩中有「尺素如殘雪,結成雙鯉魚,要知心中事,看取幔中書」.
書筒也代指書信,其原指盛書信的郵筒,古代書信寫好後常找一個竹筒或木筒裝好再捎寄.李白詩中便有「桃竹書筒綺秀文」之句.後來書筒也成了書信的代稱.如宋趙蕃詩中有這樣一句:「但恐衡陽無過雁,書筒不至費人思.」
八行書也是信札的代稱.舊時信件每頁八行,故稱為八行書.《後漢書·竇章傳》李賢注引馬融《與竇章書》:「孟陵奴來,賜書,見手跡……書雖兩紙,紙八行,行七字.」溫庭筠詞曰:「八行書,千里夢,雁南飛.」
錦書,雲中誰寄錦書來
直接用書,古文里有【與朱元思書】
⑨ 書信在古代用什麼詞來代表那
1 函
2 書
3 札
4 簡
5 筆
簡稱書信為「信」,那是近代才有的事。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由於書與材料演變等原因,書信又有許多別名、美稱,下面略舉數端。
簡、柬、札、帖 古時書簡並稱,書籍之類可以稱為簡,書信之類也可稱為簡。書、簡小有不同,書長短並宜,簡則零篇寸擂為多。魏晉以後,「簡」也寫作「柬」。今仍不乏使用。札,是古代書寫用的小木簡,後用作書信別稱。古代寫在帛上的信則稱帖,如著名書法家鍾繇、王羲之、王獻之的一些雜帖,就是文字簡短、情意雋永的書信作品。
箋、素、翰 箋是小幅而華貴的紙張,素是白色生絹,古人多有在箋、素上寫書信的;翰是鳥羽,古以羽毛為筆。所以,箋、素、翰常被借指為書信。後來書寫材料有了發展變化,人們仍喜歡用雅箋、素書、華翰等詞,作為書信的美稱。
函 封套叫做函,信一封叫一函,後也用函代指信件。
尺牘 膝,書版。古時書函長約一尺,故名尺牘,亦稱「尺素」、「尺翰」、「尺簡」、「尺紙」、「尺書」,皆泛指書信。
雁足、雁帛、雁書、鸞箋《漢書》記載蘇武故事,言蘇武被拘匈奴,牧羊於北海,後來漢朝廷要求匈奴放歸蘇武,匈奴謊稱武已死。漢使則謂單於,漢皇在上林苑中,得北宋雁,雁足上系著帛書,說蘇武等在某澤中,單於只得放蘇武歸漢。於是,書信又有了雁足、雁帛、雁書等代名詞。再如,宋時蜀地善制十色彩箋,箋上隱然有花木麟彎圖案,這樣,書信又多了一個別稱:鸞箋。
八行書 舊時豎式信箋,多用紅線劃分八行,書信也別稱八行書。
此外,如簡札、簡帖、簡牒、簡膝、書尺、書牘,以及音信、音訊、音問、音郵、音翰、音書等,也都用作書信的代稱。再如,稱親筆書信為手書、手札,稱簡短書信為短簡、短書、小書,稱答復的書簡為答記,稱佛家書信為法帖,稱與人斷絕交往的書信為絕交書,稱不署姓名的書信為匿名信,稱誹謗人的匿名書函為飛書、飛文、飛章,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在收藏家中,尤其是書畫收藏家,對書函信札的收藏向來十分重視,原因一可研究書法,二可研究相關史料。古代寄書信快捷的用鴻雁、青鳥、信鴿、鯉魚。此外,還有驛使、郵傳。在此,我將信的別稱作一簡介,供愛好者參考。書:家書即家信,手書即親筆信。函:便函即信,公函即公文信件。札:大札即重要的信,禮札即送禮的信。簡:書簡即書信,小簡即便信。箋:便箋即便信,錦箋、華箋均為信的美稱。
尺牘:即書簡。古代常用一尺長的木簡寫信。
尺索:即絹書,用一尺長的白絹寫信。
鯉魚、鴻雁:均出於古文典故,逐漸演變為信的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