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原創代寫 » 原創道德經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原創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1-03-15 09:36:52

㈠ 老子在哪著《道德經》 《道德經》是什麼時候寫的

河南的淮陽,有伏羲、畫八卦,還有老子、《道德經》,了不得!
太昊伏羲氏是「三皇」之首,6000年前的老祖,離我們太遙遠。老子就不同了。孫悟空偷吃了他仙丹、被他扔進八卦爐燒了七七四十九天的那位太上老君,是我們婦儒皆知的「大明星」。
從淮陽市區到鹿邑縣沒有多遠。可本來幾天都是大晴天,就在要去鹿邑的當天,一早五點多鍾就下起雨來,而且越下越大,到我們出發時已是瓢潑,連傘都頂不住。到了太清宮,天象個大漏勺,地上如汪洋。不分男女老幼,統統脫鞋卷褲腿,冒雨趟水。我說,是不是老人家嫌我們來晚了不高興,挑禮了?講解員是個女孩,她笑了,說我們這里有句諺語:貴人出門雨水多!當年唐太宗、宋真宗、明太祖來祭祀老子,也是時逢大雨――這都是有史書記載的。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號老聃。生於河南淮陽的鹿邑縣。這在古藉上有記載,地上有跡遺的,至今尚存的太清宮、老君台就是他老人家的遺產,還有唐、宋、金碑為證。老子是世界級的思想家、哲學家,華夏智慧大師,道家的祖師爺。他離我們已經2500多年了。
老子的老爸李乾為周御史。老子後來也做了東周守藏史,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館長,又兼皇室秘書,即「錄事」。諸侯、大臣開會,他作記錄。這樣的身份地位,加上他從小好學,所以博古通今,知曉天下,思想深邃,洞悉人世;後來見諸侯紛爭、天下大亂,他遂辭官回鄉講學。他的拿手本領就是講道,上下古今,包羅萬象。由於道學高深,名氣很大,「追星族」不少。
孔子就曾多次追到東周都城洛陽向他求教。有一次,老子見這位躊躇滿志、鼓吹復古的「憤青」,並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講了一通「道」。孔子雖然覺得不解渴,但後來他向弟子們談到他的老師時還是很崇敬的:「鳥,吾知其善飛;魚,吾知其善游;獸,吾知其善走……至於龍,吾不知其能乘風雲而上。老子,猶龍耶!」意思是說,那老先生太高深莫測了,如騰龍駕霧一般。至於老子到底講了些什麼,孔子沒說,也沒見別人有記錄。
最後,老子並沒有乘風雲而上,而是騎了一條青牛出關去了。這關叫函谷關,關長叫尹喜,也好道術,是老子的崇拜者。他得到消息早早做了准備,等老子到來,便熱情接待,傾吐好想好想之情,並一再請求,說您老就要遠走他鄉,能不能把您的那些學問留點下來,讓我輩見物如見人,以免將來思念之苦?估計白發飄飄的老頭他鄉遇知音,又喝了二兩,心裡有點熱乎,居然就答應了,於是提筆將自已畢生的思想精髓,濃縮到五千字之中,這便成了流傳至今的《道德經》。
五千字的《道德經》,以一當百,以十當千,不僅凝聚了五千年華夏文明之精髓,更是包羅萬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治國如烹小鮮」,「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翻譯最多的一部是《聖經》,另一部就是《道德經》。西方哲學大師黑格爾稱「老子是東方古代世界的精神代表」。另一位思想家尼采認為,《道德經》「是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事實上,《道德經》是中國最早的個人原創作品,是華夏哲學、文化之根。
感謝那位守關的尹喜,因為他的追星才追出一部中華文化絕版。不久,尹喜也辭官西行上了武當山,成為那裡的道教開山鼻祖。

㈡ 為什麼很多人推崇《道德經》

四、為何中國的大門一般都有兩扇?

因為如果只有一扇的話,做的太大,小孩子推不動,做的太小,東西又放不進去。兩扇門也寓意著一陰一陽,中國人講一就是二,講二就是一,一個門由兩扇組成,陽跟陰是門的兩扇,代表《易經》,《易經》有兩扇門,一個陰一個陽。

五、為何儒釋道三教要合一?

因為儒家給我們講的是求生的道,叫作生存之道,即求生、惜生。如果我們完全照儒家行事,就會很辛苦,時時警惕,處處小心,一點錯都不行,實在太累。道教告訴我們要保生、貴生,它說求生是不錯的,但是用身體去換取,是不對的,所以要保生,並要視生命如寶貴的寶物,不要怠慢它,珍惜它。因此,道教在養生方面,世界第一。佛教即不叫你保生,也不叫你求生,而是叫你樂生、樂死,修來世,輕身體,現世的軀體就是臭皮囊。所以,先人叫三教合一是在思想上為人類著想,這就叫作同,即《道德經》中的一句「同,謂之玄」。明明沒有什麼不同,這就是玄妙之所在。

《道德經》中的智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講完的,而簡單一本書,一千人讀有一千種讀後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領悟,作為一個凡夫俗子,有時候也許不能參透其中的最簡單的智慧,所以,拾人牙慧也不失為一種學習的方式,況且,還是拾聖人的牙慧,何樂而不為呢?

希望大家多看看《道德經》,學習其中的做人之道,生活之道,處世之道,學以致用,就算不能一步登天,也許還能修得正道,成就一番事業,實現最初的理想。福生無量。

文章由道山不老編輯整理

㈢ 老子-道德經讀後感 要求一千五百字左右!原創!原創!粘貼復制的就不要發來了。直接發到我的郵箱里!謝謝

關於道德經的個人看法,請參看我回答的另一提問http://..com/question/77670404.html?oldq=1
下面是我的讀後感.(原本對道德經不熟,這又在網上找原文通讀了一下.汗一個先~~)
老子認為世間萬物,都有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老子的道家學說則反其道而行之.追求萬物的由有而無的過程.這正是中國古代道家思想的靈魂:逆天則進,順天則退.他的主要依據是:事物只要有了開始,那麼必將也會有一個結束在等著.無論這個期限是長是短,都會有.只有我們先讓自己變成虛無的一種存在.或者說這種存在本身就是一種虛無,那麼才可能達到永恆.

世間萬物如此,而處理事情的態度亦應如此.所謂無為而治,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要求做了,但為人所不知.如春風化雨,雖滋蔭萬物卻悄無聲息.沒有歌功頌德,也沒有毀譽攻讒.有的只是最原始的無爭,無知,與無相.

治世如此,個人修養亦是如此.人們總是追求一些聲色犬馬之類的東西.但這些東西正是使人迷失了本性的根本.一個注重個人修養的人,應該只追求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和現代西方國家出現的極簡主義有異曲同工之妙),除此之外更無他求.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這點,那麼只需很少的一部分物資就能完全達到社會的和諧穩定與長治久安.

光做到這點還不夠,老子認為,如果想再進一步加強自身修養,那麼就要徹底忘記自我.忘記世界,忘記所有的一切,達到真正意義上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其實,老子在道德經的開篇,就開宗明義地指明了一切.他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修道之路無一定向,無一定計,然萬流必歸其蹤,修為到最高階段,都是要達到萬象皆虛無的狀態.這一點,和佛家學說中的"不著相"有些形似.但究其細微也有本質不同.特別是文章的最後一部分.和我們現在依然相信的"宇宙大爆炸"理論非常吻合.老子在文中就說過,天地皆由虛無而有."先天地生,寂兮寥兮".這正印證了"大爆炸"理論所提的在爆炸之前,什麼也沒有.爆炸是在一瞬間發生,接著便開始有了時間和空間.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道德經雖然是老子於兩千多年前提出的稍有唯心主義色彩的學說.但就其哲學意義與現實意義講,也有著其對哲學發展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在彼時思想的深遠,令人高山仰止.難怪乎<莊子>有雲: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

㈣ 道德經與易經有什麼關系,道德經是老子的原創還是看了易經後受啟發而作

道德經確實是受了先秦古「易」的影響,而「易」的中心思想「天人合一」就是在講如何理解「道」,並指導自身如何去做。從歷史角度講,《道德經》應該是後人編纂,而托李耳(老子)之名。

㈤ 請問哪位人物把《道德經》釋義的最透徹,最好,最完整的

一個筆名叫紫俠狼的《酷說老子》,解讀的絕對透天徹地,以現代最新的科學和心理學知識解讀古人學問,融會貫通,豁然開朗。這里不存在吹噓的成分,我是浙大歷史學博士,起碼的辨別力還是有的,看過道德經解讀版本不下幾十種了,只有《酷說老子》堪稱雅俗共賞,沒有一點故弄玄虛,作者能把極復雜的哲理用簡單的小故事輕松的講清楚,而且有理有據有出處,內容包羅萬象,說實話,我以前根本不相信世界上存在這么博學的人,而且是90後,我有點懷疑是不是一個團隊寫作,不是個人。我看過後推薦給了我上高中的兒子,他也很喜歡,我們父子倆現在都是他的忠粉。

㈥ 跪求老子的《道德經》讀後感,800-1500字左右,最好有點文采,一定要是原創,不要網上找的!!!

我們知道熊掌猴頭菇價甲魚營養價值很高,但是你能吸收其中的多少,完全取決你的身體狀況;《道德經》有高深的哲理,你又吸取了多少,似乎也只能是「唯仁者能見仁,唯智者能見智」。《道德經》只有區區五千字,和當下諸多玄幻小說的篇幅相比,實在是瓢蟲和大象比較;若是以精髓相比,那無疑是鑽石比之一大堆爛泥。所以能在有生之年,一覽李耳先生的大作,揣之摩之,著實受益匪淺,三生有幸。姑且說說看完後,個人的感想:
首先是李耳先生對宇宙的理解,很奇妙,居然後最新的物理科學發現如出一輒:宇宙生於無,產生一個點,一個點(宇宙大爆炸)爆炸,情況越來越復雜,漸漸形成今天的宇宙——道生於無,無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宇宙的膨脹將在未來完全冷卻,所有物質分解滅於無——有無轉換。「萬物負陰而抱陽」,是說原子分子的構成么?好奇妙啊,怎麼知道的?
對政治的理解:李耳先生主張萬物平等,這實在比人人平等要高出許多境界了,而人人平等是民主,但是如果連人人平等都做不到,又談什麼萬物平等呢?我們人類總是虐待自己以外的萬物,所以我們人類自己之間互相傾軋,也就是由人及己了。平等的根基是不爭,所以不爭才是爭,爭取某天真的能達到李耳所說的「大同」——萬物平等。
對人的理解,我印象最深的是: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太經典了,實在。抱著這個觀點去看人的話,還會有迷惑嗎?對做人的理解,不爭,善於處下,確實是去贏的最大法寶。
對事的理解,「哀莫大於心死,禍莫大於輕敵」,心代表了夢想理想,心死說明人活的像行屍走肉;禍代表了失敗,輕敵代表了對理想實行的態度。李耳先生,似乎也無不為啊。「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人乎?」倒霉不會長久,幸運不會永遠,所以做事堅持很重要,放棄更要適時。
以上存屬個人見解,我們無法比李耳先生更加睿智,既然李耳先生用一生的時間悟出的道理,我們又怎麼可能在一瞬間就完全吸收消化,但確實可以放在心裡,用漫漫人生來驗證。

㈦ 道德經是出自哪裡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㈧ 跪求一份道德經的讀後感,急需!!!!1500左右吧,最好,只要一份,最好原創。

1500字、、坑人呢

㈨ [原創]<<道德經>>為何道在前,德在後

我也說下我的想法老子是否有此想法不得而知,所謂順口反倒是現代人的想法,因為古漢語裡面是沒有或者說很少有雙音節詞的,基本都是單音節詞表意。道德一詞卻是現代漢語形成的固定搭配。從理論和實踐的關系來看,最初的理論可以說都是來源於對自然世界的觀察。比如伏羲仰觀天,俯察地,始畫八卦,最初可能是對自然世界的描摹,慢慢地發現可以指導人的生產活動……同時人有模仿的本能,這可能也是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產生的根源,而基礎就是對自然世界的深刻觀察和精確描述。而《道德經》自始至終都在讓人不要違反天之道。至於老子,連史上是否確有其人也尚未有定論(詳見錢穆《庄老通辯》),他當時的想法更難以確定了。人們後來有意識地用得出的結論指導實踐,所以後世推導理論的過程或多或少地都帶有了目的性。如果錢穆先生考證的結論,即道德經是莊子之後諸人所集編,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編書的目的就已經含在文章的謀篇布局之中了,否則一部濫文是無法被人認可的。我也不贊成想當然的認為歷史上是什麼什麼樣的,但是我也認為在有根據地還原歷史的基礎上大膽假設,並能得出和事實接近的結論的方法是可取的!一家之言,見笑於方家,歡迎討論!
:handshake
剛才不小心點到媛媛原帖的編輯上了,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