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香港現在有原創歌手嗎
張敬軒,廣州人到香港發展。
藍奕邦,
鄧紫棋,也會自己寫歌。
Ⅱ 為什麼香港很少創作型歌手而台灣似乎多一些,有哪些歷史原因
因為香港有林夕(創作數量4000+)黃沾(2000+)鄭國江(2000+)顧嘉輝(2000+)還有盧國沾黃偉民向雪懷林振強這種1000+的大神,台灣有嗎?羅大佑?(200+),周傑倫(330),李宗盛?(271),我不知道台灣所有創作加起來有沒有香港林夕+黃沾+鄭國江多,香港是市場小,競爭力大,吳敬國,黃凱芹,陳百強,張國榮,劉德華,張學友,許冠傑等都是創作型歌手,唯一的區別就是台灣原創性歌手自己的歌中,自己創作的比例高,但是數量少,香港的是原創比例低,因為香港非歌手創作家太強了,動不動就上千首,周傑倫創作了330首歌,全部給張學友,恐怕打造不了天王張學友吧,天王都是10年就幾百首了,全才陳勛奇,音樂家,演員、導演、制劇、動作指導等一身的人才,巔峰的12年裡,包辦了香港台灣75%的電影配樂,其配樂電影達361部,台灣有這樣的人嗎?還有胡偉立等對於曲和樂器非常精通的人才,台灣有嗎?什麼環境造什麼人,對於香港這巴掌大的市場,他不缺音樂創作人,沒有創新的原創歌手都暗淡退出了。創作型歌手哪裡都不少,也可以說不多,只不過某些人要黑人,就故意造的假象而已,黃家駒粉絲就是了,黃家駒創作了150+,他的粉絲說香港沒有原創,只有黃家駒。很多歌手都是有創作的,有種現象就是台灣歌手的歌曲數量比香港低,因為台灣公司消化能力低,所以出品的作品少,而香港就是數量大,很多香港歌手每年都有專輯,主流的兩三張,最多的有6張,香港的音樂榜都是周榜了,單曲專輯都出的快,加上翻唱,香港是精製,台灣是爛造,台灣幾乎都能看到日本的影子,從歌手樂隊、音樂人製作完全都是模仿日本的,華語處於起步時都是翻唱,都是沒有靈魂的那種,只有香港影視歌曲才是最中國風的歌曲(中國風80年代被定義了,規定了那些樂器什麼的,),新世紀華語幾乎沒什麼唱片出了,前幾年的作品還是林夕的最有質量,新世紀網路時代台灣樂壇出了幾個原創歌手,加上語言的問題,加上年輕的粉絲吹,造成了華語沒有創作,都是翻唱,連學友的吻別都說是翻唱的,音樂論壇幾乎被聲壇粉絲和激進粉絲包圍了,各種結論,神吹關鍵羅大佑,神吹亞軍黃家駒,神吹季軍周傑倫,神吹殿軍王傑,各種結論各種黑,事實上香港的創作力非常強,香港的歌手歌曲非常多,從事時間特別長,發行專輯特別多,流水線生產模式,原創歌手很多,不是歌曲數量比例比台灣低,台灣原創歌手只是第二流,第一流和香港一樣,都是大眾化歌手,哪個年代沒有網路而已,老一輩不上網,這些人老是拿原創黑那些大眾化歌手,這些高原創的歌手大多數唱歌都一樣的,都是抓住一個特點,很容易讓大眾聽覺疲勞,但是他能抓住極少部分粉絲的心,能讓他們到處吹,事實上華語沒有多火過,就香港一個小地方流行過,其他都馬馬虎虎,原創歌手本來是個完美的東西,就是華語沒出現過
Ⅲ 相對來說,為什麼港澳台比大陸更盛產原創音樂,為什麼以前是,現在大陸發展並不以前好
港台從 二戰以後就一直受到歐美日流行音樂的影響,在七十年代開始,港台的音樂開始與本土音樂融合,尤其香港用粵語來創作歌詞,受到港人的歡迎,台灣則將閩南文化做為創作的根基,因此涌現了眾多有才華的音樂人,除了將歐美日的歌曲填詞翻唱外,這些音樂人也創作了大量 的歌曲。尤其台灣興起的民謠運動,對本土化的音樂創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而同時期的大陸則還是革命歌曲為主打。只有在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後,才開始出現流行音樂,並有很多音樂人嘗試以中國文化傳統來創作歌曲,從谷建芬、付林,到李海鷹、劉歡,這期間經歷了模仿港台音樂、交流階段、西北風、學習歐美日音樂再到百花齊放的階段,進入21世紀,一批年輕的音樂人登上舞台,把他們的各有特點的音樂向人們展示,也獲得大批擁躉。其中從歐美來國內發展的如王力宏等人,將歐美音樂直接帶入,此時也有很多年輕的音樂人留學歸來或通過游學學習到國外的音樂理念,將歐美音樂更好地與本土音樂融合,更有一批港台和國外 的音樂人來到國內做音樂製作人或綜藝節目的音樂總監,還有一批港台歌手來到內地發展,這都為國內原創音樂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所以目前國內的原創流行音樂發展還是很不錯的。只不過某些音樂類型因與國情不符沒能進入主流。
Ⅳ 香港明星唱的歌是原唱還是翻譯後唱的
那就要看歌曲本身是原曲還是翻唱的曲子
Ⅳ 學貓叫是香港歌曲嗎
學貓叫並不是香港的歌曲,學貓叫是我們大陸的一首歌曲,這個女孩子的名字有些忘記了,不是很有名,但確實是我們原創的歌曲
Ⅵ 為什麼香港歌曲都是翻唱日本歌曲
現在統計香港翻唱就幾百首歌曲,香港翻唱主要是歐美的,別感覺日本那幾首歌紅了就感覺,用你的話說是台灣都是翻唱日本的,香港都是翻唱歐美的,香港沒有創作,開玩笑,粵語的問題,用你的感覺可以說美國很佬咯,香港林夕作品4000+,黃沾鄭國江2000+,黃偉民1400+,顧嘉輝盧國沾向雪懷李振強1000+,還有一大批大神沒有統計,台灣除了左宏元劉家昌2000+,我還不知道有誰能達到這種高度,羅大佑200+,李宗盛200+,周傑倫300+,不要出原創歌手好嗎?黃家駒150+,中島500+,劉德華都寫過200+的歌,張學友也有原創專輯,許冠傑也是原創歌手,不要憑感覺,還好台灣沒天王,不如台灣更慘,2000年以後台灣比較流行的歌翻唱抄襲的佔比達到史上高峰。是不是又要總結:香港都是翻唱,台灣全是翻唱啊
有沒有人統計過香港翻唱引進了多少音樂風格,香港早期傳承了上海樂壇的部分遺產,舊上海號稱東亞爵士音樂中心,爵士樂肯定亞洲一流,日本也是後來崛起的,不過香港高峰時期比日本更晚,香港60年代開始學習世界潮流音樂,受披頭士影響,泰迪羅賓,鄭東漢,許冠傑、林振強、、、等人開始翻唱引進了搖滾,後來許冠傑成功將粵語推向香港樂壇主流,勁歌,舞曲、迪斯科、假音、快歌、電音。。。很多音樂風格都是在香港開始紅的,也許不是香港最先使用的,香港當時的流行程度在華語是首屈一指的,在亞洲只有兩個樂壇有實力,一個就是超強日本,另一個就是香港,其他在亞洲沒有什麼地位可言,香港也是馬馬虎虎,只是現在的年輕一代沒買過多少專輯,不了解以前而已,都是受台灣影響,以前上海樂壇和香港樂壇都是有亞洲影響力的
香港不缺歌曲,留意四大天王專輯的都知道,專輯太多了,從上海開始華語流行樂壇開始,上海七大歌後到香港四大天王,個個專輯都過百張(包含精選的),歌曲幾百首,長時間的有過千首歌曲,吹的厲害的周傑倫15年13張專輯,黃家駒獨自作曲只有80多首,中島美雪44年才550首歌,MJ幾十年500多首歌曲,香港天王二十多年就可以有這么多歌曲,因為創作力強,現在都是吹那些台灣媒體的原創音樂人,原創音樂人有幾個創造歌曲多的,風格更不用說了,大部分人都是民歌技術水平,後來的幾個人才是流行音樂,beyond的搖滾也是水平不行,歌詞的創作背景不錯,搖滾技術不行
華語比較公認的天王天後
舊上海樂壇:七大歌後:周璇、白虹、龔秋霞、姚莉、白光、李香蘭(山口淑子)和吳鶯音
港台歌後:鄧麗君
香港:三皇一後,四大天王
華語創作上千首作品的創作家
台灣:左宏元、劉家昌、庄奴
上海香港:林夕、陳蝶衣、陳少琪、黃沾、顧嘉輝、姚敏、盧國沾、向雪懷、林振強、黃偉民、劉熾、王洛賓、呂遠。。。
據中唱1964年登記的庫存舊唱片模板目錄統計,當年百代、麗歌、和聲、高亭、勝利等唱片公司在上海灌制的流行歌曲唱片,最多的是周璇,約有150張以上,被稱為「金嗓子」;白虹約有125張,姚莉有117張,位列第三。最終多少不知道
鄧麗君,台灣宇宙時期(1967—1971)19張,台灣麗風(香港樂風)時期(1971—1976)29張,香港寶麗多(Polydor)時期(1975—1995)24張,日本寶麗多(Polydor)時期(1973—1981)10張,日本金牛宮(Taurus)時期(1983—1995)7張,87張,鄧麗君翻唱很多就上海和香港樂壇的歌曲,鄧麗君的偶像就是銀嗓子姚莉,翻唱世界各地民謠民歌的不少,翻唱日本的也很多
譚詠麟 一共出過104張專輯,所有專輯132張
張學友出道至2007共發行了約78張專輯
劉德華從出道至今共發行過100多張專輯 劉德華從出道至今共演唱過700多首歌曲 ,新專輯是60多張
林子祥一千多首歌,80多張新專輯
Ⅶ 20年來香港樂壇誰對原創音樂的影響力最大
顧嘉輝,雖然他是搞影視和廣告音樂的,只提供主題曲給唱片,但唱片歌曲有1100多首,創作歌曲超過2000首,十大金曲1978-199726首,無人能敵。
黃沾,和顧嘉輝一樣,是搞影視和廣告音樂的,只提供主題曲給唱片,唱片里大概有幾百首,一生創作歌曲2000首,很多影視配樂,香港詞壇三宗匠之一
黎小田,創作歌曲700多首
盧國沾,填詞歌曲1000多首,香港詞壇聖手,1983年發起非情歌運動失敗退出樂壇,香港詞壇三宗匠之一
鄭國江,填詞歌曲超過2000首,香港詞壇三宗匠之一
。。。。。。
黃家駒,創作歌曲150多首,創作力在香港肯定是進不了前十的,十大金曲數量也進不了前十,他的音樂才是唯一關注全世界所有的動態與人性.理想等等的嗎?這句話是錯誤的,香港歌曲有對理想,人生態度,對世界關懷,奮斗的其他人都創作有,你想說的應該是歌手唱的歌吧?你表達錯了!在香港樂隊中,絕大部分都會創作的,香港第一隻樂隊花花公子,被譽為香港披頭士,他們都是會創作的,泰迪羅賓做過導演、監制、電影、音樂、出品人
如果你認為香港沒有創作力的,那你就錯了,香港當時的地位都是用作品對出來的,歌手專輯橫飛,電影高峰時期一年2-300部,倪匡,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編劇360多部,拍攝兩百多部,香港當時不缺創作,就缺市場和新潮的東西,新潮能吸引人的眼球,所以電影有模仿好萊塢大片的,音樂有翻唱歐美日本的,就好像工業一樣,模仿別人先進的產品
Ⅷ 香港歌曲排行第一的是什麼歌
香港電台中文龍虎榜2009年第18周 :七百年後 陳奕迅 香港新城電台排行榜2009年第18周:01 以你為榮 古巨基
Ⅸ 香港網路流行歌曲
恩~歌不多。不過都是我喜歡的~
哥特式寂寞-尼羅河的夜-愛上你的假-貝多芬的悲傷《都是ZEY的》
完美的演技-末葉-虛假的真《陳勝嶼》
D調-說愛
Riyo橙—寂寞在唱什麼歌
落落-暗夜誰
面條—卑戀
放不下—Silence
石欣卉 - 一人留
邰正宵 - 我不配
張振宇 - 關於愛
clown 潛意識失憶
嘆服-灰色頭像《VAE》
保證原創~~保證好聽~~
Ⅹ 為何當年香港樂壇,所有歌曲基本都是翻唱日本的
因為日語樂壇一直是亞洲樂壇的風向標那個時代的日語音樂出了許許多多的精品而中國樂壇普遍缺少創造力翻唱日語歌曲成了一種捷徑那時候信息傳播還沒那麼發達 大家都還以為是原創的呢
不僅僅是四大天王,很早的有鄧麗君,張國榮,鄺美雲,陳慧嫻,王菲,梅艷芳,鳳飛飛,徐小鳳,周華健,劉若英,任賢齊,等等等。都翻唱了日本的一些好聽的曲目。
紅日
容易受傷的女人
飄雪
千千闕歌
天上人間(王菲)
花心
雪之華
玉置浩二的很多歌(按30首算吧)
中島美雪的很多(50首吧,似乎還不止)
五輪真弓也有不少
德永英明的也有很多
F4的流星雨(平井堅)
後來
最初的夢想
很愛很愛你
嘻唰唰
天涯
傷心太平洋
月光
陪我看日出
紅蜻蜓
跟往事乾杯
容易受傷的女人
最初的夢想
小手牽大手
等等等,不打了,手都麻了。你去搜索一下,還會有大發現。
香港的創作水平,中國近代的音樂是在日本音樂的基礎上發展的。後來的音樂就算沒有翻唱抄襲,但是都間接的與日本音樂有關,因為我們就在日本藝術影響的這樣的大環境里。日本文化藝術是近代中國的基礎。你再看看近代的日本文學,你還會有更大發現。咱們文化中,有時會強調「紅色」。所以阻礙了某些東西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