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水墨山水畫的創始人
明代徐渭(字文長)大寫意的創始人。
② 山水畫題字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里!欻如飛電來,隱專若白虹起。初屬驚河漢落,半灑雲天里。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空中亂潨射,左右洗青壁;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無論漱瓊液,且得洗塵顏。且諧宿所好,永願辭人間!
③ 求橫版水墨山水畫要大圖(噴繪用)
本站
④ 王維的水墨山水畫有
傳世作品有《雪溪圖》,絹本、墨筆畫。縱36.6厘米,橫30厘米。坡石有漬染似無勾皴,無款。有宋趙佶標題「王維雪溪圖」。圖錄於《中國名畫寶鑒》。此《雪溪圖》構圖平遠,可分為近景、中景、遠景三段。近景左下方一座披著素紗的木拱橋把人們引入一個冰雪天地;中景是一條結冰的大河,橫卧在畫卷中部,水平如鏡,波瀾不興;遠景,河對岸雪坡、樹木、房舍等平卧於黑水之上,掩映於茫茫白雪之中,使畫面更加深遠。縱觀全圖,可使觀者沉浸在一片寧寂的山村境界之中,彷彿有雪花飄落和行人腳步聲悄悄傳入耳畔。此畫無款。右上角有趙佶題字「王維雪溪圖」,故長期以來認為是王維唯一的山水作品流傳至今。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⑤ 求一些水墨山水畫作品提款用的 詩句。謝謝
水墨山水畫作品提款用的詩句有:
桃花溪 —— 唐代: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終南望余雪 —— 唐代: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桃源行 —— 唐代:王維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
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
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
月明松下房櫳靜,日出雲中雞犬喧。
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
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
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
出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游衍。
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
當時只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雲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山石 —— 唐代:韓愈
山石犖確行徑微,黃昏到寺蝙蝠飛。
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梔子肥。
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
鋪床拂席置羹飯,疏糲亦足飽我飢。
夜深靜卧百蟲絕,清月出嶺光入扉。
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
山紅澗碧紛爛漫,時見松櫪皆十圍。
當流赤足踏澗石,水聲激激風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樂,豈必局束為人鞿?(鞿 一作:靰)
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
早秋三首·其一 —— 唐代:許渾
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
殘螢委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
淮南一葉下,自覺洞庭波。
這類詠物描寫山水風景的詩句都可以用於水墨畫提款。
⑥ 水墨山水畫的水墨畫歷史
當水墨山水尚處於探索階段時,李唐政權在天祐四年(907)消亡,中國再度陷入分裂狀態。這在客觀上使唐人未盡的水墨山水畫事業,在五代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封建統治政權的武裝割據強化了水墨山水畫的地區性特點,並帶有地質構造上的不同特性。
繼承唐代的五代水墨山水畫,按北、南兩路分道揚鑣,形成了山水畫史上的兩大畫派。在北方,有由唐末入後梁的山水畫家荊浩。董源開辟的江南水墨山水畫派是與荊浩對峙的兩大流派之一。這是以地域劃分的畫派,也是畫史上最早的山水畫流派,標志著山水畫在藝術上的進一步成熟。
一千餘年前,五代十國之一的南唐王朝,擁有大片的御用茶場和園林,掌管園場的竟是一位飲譽當時的畫家——董源。他官至北苑副使,字叔達,鍾陵(今江西南昌)人。世稱「董北苑」,他生於唐朝末年。一說是南唐中主李璟遷都南昌時,董源受到朝廷的賞識,隨著政治地位的升遷,使他的繪畫藝術有了一個施展於朝的良機。他的山水畫藝術曾得到李璟的垂青。保大五年(947),元日大雪,李璟召集群臣登樓擺宴、賦詩。董源和當時的肖像畫家高沖古、仕女畫家周文矩、界畫家朱澄和花鳥畫家徐崇嗣等合繪紀實性大作《賞雪圖》,畫中的雪竹寒林由董源主繪。此後,有關史籍皆沒有載錄董源在南唐末年的活動,極可能逝於南唐末年,享年約七十歲左右。
不知是江南層層丘陵上碧綠茂盛的茶樹和水氣迷濛的煙雲滋養了這位山水畫家,還是他發現了這獨秀於江南的質朴之美。但可以確信,用水墨專寫江南真山的董源開創了被今人稱之為「江南水墨山水畫派」(北宋米芾呼之為「江南畫」)。可見在董源擅長的諸多畫科中,山水畫是他最富成就的畫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董源活動的地區正是六朝萌發山水畫的故地。在東晉顧愷之的時代,山水僅僅是依附於人物畫的配景,而且缺乏與人物正確的比例關系和遠近層次。至南朝宋時,宗炳的山水畫開始具備了獨特的審美內容和美感享受,脫離了人物畫,自成一科。
董源能作為江南水墨山水畫派的宗主,除了前人的藝術積累、地理條件等因素外,南唐的政治、文化環境,也促成了他的繪畫藝術的發展。與政權更迭頻繁的北方梁、唐、晉、漢、周五代相比,南唐的社會政治環境要穩定得多,南朝於江南奠定的文化基礎在南唐發揮出一定的作用。保大年間(943—947)初,李璟在宮中設立了翰林圖畫院,簡稱畫院,直接為完成朝廷的命意而作畫。董源常奉旨與畫院畫家們合作。當時享有盛名的畫院畫家有王齊翰、衛賢、周文矩、顧閎中、趙乾等,他們都長於或兼擅山水畫。如王齊翰的《勘書圖》軸(一作《挑耳圖》,南京大學歷史系藏)和周文矩的《重屏會棋圖》軸(宋摹,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等人物畫中繪有山水。衛賢的《高士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和趙朴的《江行初雪圖》卷(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更是兩幀有人物活動的山水畫。他們的山水畫風雖各有小異,但總體風格基本一致,皆以細筆為工,用墨為主,山石陡峭,多有北方的地:貌特徵,尚未表現出江南地區獨特的風貌。只有畫院外的董源不拘陳格,自成一體。遺憾的是,他的畫風未能主宰畫院內的山水畫壇,卻在院外的道釋畫家中贏得了追崇者,如釋巨然和劉道士等。
董源在北宋中、後期,首次受到沈括、米芾、蘇軾等文人的推崇。他們深為董源真率瀟灑的筆致所折服。
董源之所以在這個時期受到文人們的青睞,是因為這些文人畫的開宗立派者推崇自然、放達和瀟散的審美趣味,而董源山水畫的藝術內涵正在於此。
董源一生作畫極其勤奮,僅北宋的《宣和畫譜》就著錄了內府度藏的他的七十八件名作,今鮮有存世者。觀其圖名,可知董源喜畫夏山和雪景寒林,人物活動如漁舟、隱士、牧牛、漁歸、盪槳等都反映了人與自然的密切聯系。
五代畫家作畫,和前人一樣,一般不落名款,董源也不例外。今作為董源的山水畫有十幅左右,其依據主要是後世可靠的題跋論證和收藏印、畫史著錄等,雖不能都確定為是董源的真跡,有些可能是後人仿作,但可以確信,這些都屬於富有董源畫風特色的山水佳作,具有頗高的藝術價值。
⑦ 水墨山水畫主要以什麼顏色為主
中國青綠山水畫早於水墨山水畫而出現,在色彩渲染方面有著完善的技藝。早在東晉時期顧愷之的《洛神賦圖》中,作為人物畫背景出現的山石、樹木,在著色方面已達到相當高的水準。《洛神賦圖》雖是一幅人物畫作品,但其在色彩方面的處理對後來的山水畫有著較大的影響。
山水畫的著色方法多種多樣。山石有陰陽向背的不同,大自然有四季交替的變化等,這些不同的變化亦應用不同的技法來表現。
- 畫重彩山水時,應以色彩為主,墨色為輔。
- 而畫水墨淡彩時,則要以水墨畫稿為主,在不影響水墨韻味的前提下渲染赭石、花青等淡色。
山水畫的著色要依照墨稿來定,墨稿表現充分,自然不需再渲染色彩。畫重彩時須把墨稿加重,這樣顏色上去後既厚又亮。山水畫是色彩與水墨相結合的一種繪畫形式,顏色應單純而平穩。在著色渲染之前,要預先設計好一幅畫的基本色調是冷色調還是暖色調,畫面顏色要整體而協調,做到平中有變化。
⑧ 中國水墨山水畫的鼻祖是誰
唐代的吳道子,王維與張操。
⑨ 五年級上冊水墨山水畫怎麼畫
去死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