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碩士學位 » 文華大學士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文華大學士

發布時間: 2021-03-29 14:24:58

① 大學士相當於什麼官

在明清兩代就相當於宰相,在現代相當於總理、副總理。

大學士為正一品,是明清兩朝的最高官。理論上,清朝大學士最多可以有六人,但一般只設置兩三人,多時也只有四五人。

清大學士官階:三殿三閣為正一品,協辦大學士為從一品。為文臣最高級,名為協助皇帝處理政務,而清初有議政處制其權力,雍正年間置軍機處後,其職權被取代,但軍機大臣及內外官員之資望特重者仍授大學士,以示尊崇。

在六個名號的大學士中,在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前,其地位順序從高到低為:中和殿、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後來變成: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體仁閣。大學士的遷轉也大多按從體仁閣至文華殿這樣的順序遷轉。

(1)文華大學士擴展閱讀:

明清時流行的中堂一稱,一般是指大學士或首輔大學士。此外,越南的後黎朝和阮朝也曾模仿中國,設立大學士之職。 洪武十三年(1380年),丞相胡惟庸因案被誅,明太祖罷中書省,廢除二千餘年來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親統六部。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太祖御奉天殿,敕諭文武群臣說:「自古三公論道,六卿分職。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我朝罷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事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

明成祖始開內閣於文淵閣,延攬大學士入內閣,選翰林官解縉、胡廣、楊榮等入職文淵閣,參預機務,閣臣政務自此始,有人漸升為大學士,但品階只有正五品。

仁宗增置謹身殿(後改建極殿)大學士,後大學士常以三孤兼任尚書,地位尊崇,為皇帝起草詔令,指導批答奏章,號稱輔臣。仁宣時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入閣,多所扶正,海內清平。

大學士中居首者,號稱首輔,其權最大,有票擬之權。明武宗正德中期以後,內閣權力急速發展,但首輔大學士的職權仍無法與以往的丞相相比。

② 清朝大學士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清初,置內三院大學士,順治十五年(1658),改內三院為內閣,置中和、保和、文華、武英版諸殿與東權閣、文淵閣大學士。嗣一度復內三院舊制。雍正九年(1731),置協辦大學士,乾隆十三年(1748)定製,置大學士滿漢各二人,官銜以保和、文華、武英三殿及體仁、文淵、東閣三閣為稱,其中保和殿大學士不常置,協辦大學士滿漢各一人。清大學士官階:三殿三閣(保和殿 武英殿 文淵殿 體仁閣 文淵閣 東閣)為正一品,協辦大學士為從一品。為文臣最高級,名為協助皇帝處理政務,而清初有議政處制其權力,雍正年間置軍機處後,其職權被取代,但軍機大臣及內外官員之資望特重者仍授大學士,以示尊崇。

應是政治局常委

請採納

③ 紀曉嵐是大學士,大學士是干什麼的,幾品官為什麼沒有兵

大學士,是輔助皇帝的高級秘書官。一開始大學士並無實權,類似今日的秘書之職。從品級上講,大學士都一樣,均為正一品,實際地位會有些許差別。大學士屬於文職秘書官,所以沒有兵。

大學士在明朝及以後又稱內閣大學士、殿閣大學士等,也有協辦大學士。明清時流行的中堂一稱,一般是指大學士或首輔大學士。此外,越南的後黎朝和阮朝也曾模仿中國,設立大學士之職。

洪武十三年(1380年),丞相胡惟庸因案被誅,明太祖罷中書省,廢除二千餘年來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親統六部。但由於工作份量實在過於龐大,洪武十五年(1382年)不得不設殿閣大學士,為皇帝顧問,一開始大學士並無實權,類似今日的秘書之職。

清朝沿用明代內閣制,但內閣的權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議政王大臣會議的限制。乾隆年間改「中和殿大學士」為「體仁閣大學士」,成為「三殿三閣」。

在裁撤中和殿大學士之後,諸殿閣大學士中,以保和殿為最尊貴,一般很少人能得到。在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後,得到保和殿大學士的有傅恆,自傅恆乾隆三十五年死後至清亡,就再沒有人得到保和殿大學士。

(3)文華大學士擴展閱讀:

明成祖始開內閣於文淵閣,延攬大學士入內閣,選翰林官解縉、胡廣、楊榮等入職文淵閣,參預機務,閣臣政務自此始,有人漸升為大學士,但品階只有正五品。

仁宗增置謹身殿(後改建極殿)大學士,後大學士常以三孤兼任尚書,地位尊崇,為皇帝起草詔令,指導批答奏章,號稱輔臣。仁宣時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入閣,多所扶正,海內清平。

大學士中居首者,號稱首輔,其權最大,有票擬之權。明武宗正德中期以後,內閣權力急速發展,但首輔大學士的職權仍無法與以往的丞相相比。

④ 協辦大學士是什麼官

清初,置內三院大學士,順治十五年(1658),改內三院為內閣,置中和、保和、文華、武版英諸殿與東閣、文淵權閣大學士。嗣一度復內三院舊制。雍正九年(1731),置協辦大學士,乾隆十三年(1748)定製,置大學士滿漢各二人,官銜以保和、文華、武英三殿及體仁、文淵、東閣三閣為稱,其中保和殿大學士不常置,協辦大學士滿漢各一人。清大學士官階:三殿三閣(保和殿 武英殿 文淵殿 體仁閣 文淵閣 東閣)為正一品,協辦大學士為從一品。為文臣最高級,名為協助處理政務,而清初有議政處制其權力,雍正年間置軍機處後,其職權被取代,但軍機大臣及內外官員之資望特重者仍授大學士,以示尊崇。

應是政治局常委。

⑤ 唐武周時期的文華閣大學士是什麼官啊職位大嗎

這是文職,按照品級來說,應該是正三品,是除了皇族之外的官員中很高的品級了。唐武周時期,三品以上的都是皇族成員,平常科舉出身的官員中,正三品是特別高的品級了。

⑥ 古代大學士上面有什麼官嗎不包括皇帝

大學士准確點說相當於現在的職稱,不是具體的官職,能成為大學士的基本上都是三品以上官員

⑦ 明代的文淵閣大學士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幾品

文淵閣大學士,明洪武十五年(1382)設,初屬內閣,為皇帝秘書機構官員,正五品.明成祖後低位逐漸上升版,明朝中後權期,後大學士常以三孤兼任尚書,地位尊崇,為皇帝起草詔令,批答奏章,雖無宰相之名,而有宰相實權,號稱輔臣.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總理,人大委員長.

⑧ 清朝的大學士中,文華殿,武英殿,保和殿的有什麼區別

清朝基本延用了明朝的宰相制度,但又經過了多次變化。清太宗崇德十年(1636)改原有的文館為內三院,即內國史院、內秘書院、內弘文院,均設大學士一職,從此清朝便以內三院大學士為宰相。順治十五年(1658)又仿明制改內三院為內閣。作為中央最高行政機關,分置中和、保和、文華、武英四殿及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後去掉中和殿,增入體仁閣,成為三殿三閣)。殿閣大學士設滿漢各一人,正一品,還有協辦大學士為從一品。一般漢人不是翰林出身,是得不到這樣的官職的。

六個殿閣的大學士,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體仁閣、文淵閣、東閣,有一個由高到低的次序,可以由低到高的升遷。如張廷玉先任文淵閣大學士,再授文華殿大學士,最後升到最高的保和殿大學士。不過乾隆以後,保和殿大學士只授過傅恆一人,即使連晚清的李鴻章也只授文華殿大學士而已。

⑨ 文華殿大學士和武英殿大學士分別是什麼職責

文華殿大學士用來輔導太子讀書。清代逐漸演化形成「三殿三閣」的內閣制度專,文華屬殿大學士的職掌變為輔助皇帝管理政務,統轄百官,許可權較明代大為擴展。

武英殿大學士,為正一品。從乾隆時期開始,武英殿設宮中修書處,清朝大批圖書在這里編輯,刻版、刊印,稱武英殿本,簡稱殿本。大學士中居首者,號稱首輔,其權最大,有票擬之權。

(9)文華大學士擴展閱讀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後,廢丞相,而將大學士擢為朝廷「總顧問」,所以從明朝初期到中期,朝廷內部一度委任大學士(後改為翰林學士)為內閣長官,主要職責是起草詔令,批簽奏章,品階為正五品。

別看翰林學士級別不高,但卻握有實權,他們是朝廷內的實際宰相——學士行使宰相之權。「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永樂大典》的主纂解縉便做過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他入職文淵閣,參與機務,「一時詔令製作,皆出其手」,可以說是權力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