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碩士學位 » 翰林學士趙孟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翰林學士趙孟

發布時間: 2021-03-29 00:13:06

① 翰林學士趙孟頫是什麼人

趙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 —1322年7月30日 ),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 ,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專,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屬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其父趙與訔曾任南宋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

② 請問翰林學士趙孟頫的清明上河圖值多少錢

《清明上河圖》真跡雖然只有一張,但能被後世的諸多大師所臨摹,足以體現其價內值。趙孟頫博學多容才,能詩善文,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而且是楷書四大家之一!我個人認為至少得50萬人民幣以上。還是建議你請信得過的行家辨認一下吧。這里的人通常都是信口雌黃,你得不到任何專業的回答的。

③ 翰林學士趙孟頫仿清明上河圖

這絕對是假的,趙孟頫沒有仿清明上河圖,只不過在上面題了清明上河圖五個字罷了。

④ 宋代清明上河圖翰林張擇端1143年作品,流傳到元代翰林學士趙孟順這七個字,後寫題的這就是張擇端一生

好漂亮

⑤ 清明上河圖翰林學士趙孟頫,張擇端字正道(----)選入神品藏者神品宜寶之大寶丙:清昀(一一一一一)

1、解答:

翰林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人也,幼讀書游學於京師,後習繪事,本工其界,畫尤嗜於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也,按向氏評論圖畫記雲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選入神品藏者宜寶之大定,丙午清明後一日,燕山張著跋。

2、拓展:

張擇端(1085年—1145年),字正道。漢族,琅邪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北宋著名畫家。他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是世界名畫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自幼好學,早年游學汴京(今河南開封),後習繪畫。宋徽宗時供職翰林圖畫院,專攻界畫宮室,尤擅繪舟車、市肆、橋梁、街道、城郭。後「以失位家居,賣畫為生,寫有《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他是北宋末年傑出的現實主義畫家,其作品大都失傳,存世《清明上河圖》、《金明池爭標圖》,為中國古代的藝術珍品。《清明上河圖》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另外,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有署名「張擇端」的小幅《西湖爭標圖》,系委託之作,該作品已經轉到天津博物館。《清明上河圖》尚存,是《東京夢華錄》、《聖畿賦》、《汴都賦》等著作的最佳圖解,具有極大的考史價值,不只繼承發展了久已經失傳的中國古代風俗畫,尤其繼承了北宋前期歷史風俗畫的優良傳統。
張擇端對每個人物的動作和神情,都刻畫得非常逼真生動。這充分說明,張擇端生活的積累非常豐厚,創作的技巧非常嫻熟。

⑥ 翰林學士趙孟頫清明上河圖存世量有多少

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是一幅舉世聞名的現實主義風俗畫卷。千餘年版來,此畫聲名顯赫,權廣受青睞,仿摹者眾多。各地公私藏家手中還有許多摹本和偽造本,有人統計,現存《清明上河圖》有30多本,其中大陸藏10餘本,台灣藏9本,美國藏5本,法國藏4本,英國和日本各藏一本,光是台北故宮博物院就藏有7本。

⑦ 翰林學士趙孟頫的清明上河圖有價值嗎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張擇端畫的,只此一幅,價值連城。後人多有模仿。
你這幅應該是仿品,不是趙孟頫的真跡,如果是大書畫家趙孟頫的,也是文物了,也是相當有價值的。

⑧ 翰林學士趙孟頫清明上河圖

趙孟頫臨摹來的《清明上河圖源》存世的很少仿製品很多,價值我個人認為至少得60萬人民幣以上。 辨別真偽趙孟頫的清明上河圖:首先是右邊五個大有點大有點彎彎的字黑體應是《清明上河圖》字樣,過來從上到下寫著《翰林學士趙孟頫》比較小的黑體,下面有一個小紅色印有四個字紅色的看不出的什麼,上面也有五個大印印 聽說很多人在地攤上幾十上百就能買到哦 也說是趙孟頫臨摹的《清明上河圖》。我也有一幅,在地灘上買得,200元3幅,一看就知是贗品,雖然知道是是假的,我看很細膩,那些筆畫絲絲清晰干凈,忍不住買了。

⑨ 我也有一份翰林學士趙孟頫《清明上河圖》,,,是不是假的比較多呢怎麼去鑒定

趙孟頫臨摹來的《清明上河圖》存世的源很少仿製品很多,價值我個人認為至少得60萬人民幣以上。

辨別真偽趙孟頫的清明上河圖:首先是右邊五個大有點大有點彎彎的字黑體應是《清明上河圖》字樣,過來從上到下寫著《翰林學士趙孟頫》比較小的黑體,下面有一個小紅色印有四個字紅色的看不出的什麼,上面也有五個大印印

聽說很多人在地攤上幾十上百就能買到哦也說是趙孟頫臨摹的《清明上河圖》。我也有一幅,在地灘上買得,200元3幅,一看就知是贗品,雖然知道是是假的,我看很細膩,那些筆畫絲絲清晰干凈,忍不住買了。

⑩ 翰林學士趙孟頫

趙孟頫(ǔ)(1254年10月20日[1] —1322年7月30日[1] ),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2] ,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其父趙與訔曾任南宋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侍御史程鉅夫「奉詔搜訪遺逸於江南」,將趙孟頫引見於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贊賞其才貌,兩年後任集賢直學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出任濟南路總管府事。元貞元年(1295年),回京修《世祖實錄》。鑒於元廷內部矛盾重重,趙孟頫便借病乞歸。累官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名滿天下。至治二年(1322年)卒,年六十九,追贈江浙中書省平章政事、魏國公,謚號「文敏」,故稱「趙文敏」。著有《松雪齋文集》等。
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