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明代有姓趙的大學士嗎
明朝有姓趙的大學士,
1、趙志皋,他是東閣大學士
趙志皋(1524年-1601年),字汝邁,號濲陽。浙江蘭溪城中隅人。
趙志皋為隆慶二年(1568年)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萬曆初年遷侍讀。
歷任國子監祭酒,吏部左侍郎。官至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萬曆二十年(1592年)為首輔。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卒於官。謚文懿。
2、趙貞吉,他是文淵閣大學士
趙貞吉(1507年-1576年),字孟靜,號大洲,內江桐梓壩人。
嘉靖十四年(1535年)進士,初任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王敏肅對他十分稱贊。後任右春坊右中允,管司業事,嘉靖二十九年,升任左春坊左諭德,兼河南道監察御史。
之後因得罪嚴嵩,而被貶為貴州荔波縣典史,量移徽州通判,後歷任吏部文選司主事、郎中,光祿寺少卿、通政使司參議、右通政,光祿寺卿、戶部右侍郎。
隆慶改元,起用為吏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掌詹事府事。上幸學,暫掌祭酒事,出為南京禮部尚書。召入兼翰林院學士,協管詹事府事,尋拜文淵閣大學士。隆慶年間,以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入閣,因與高拱不睦,遂辭官返家,在桂湖街講學。
萬曆四年三月十五日,趙貞吉過世,享年69歲,贈少保,謚文肅。
② 內閣大學士在明朝和清朝哪一個朝代的權力更大
雍正七年,清廷設軍機處,閣臣參與機務之權逐漸轉移。不過閣臣票擬之權一直未變,只是中樞權力被分割為二,即閣臣票擬本章,負責庶務(一般事務),軍機大臣擬發諭旨,承辦機務(重要政務)。不過,軍機處是個臨時性的辦事機構,歷任軍機大臣中也有許多人是大學士兼任,因此,名義上內閣大學士仍是百官之統率。
③ 明朝歷任宰相和首輔都是誰
宰相:李善長、汪廣洋、胡惟庸、徐達共四人。
首輔:曹鼐、陳循 、高榖、徐有貞、許彬、李賢 、嚴嵩、張居正、黃淮 、解縉、胡廣、楊榮、楊士奇、楊溥、高拱等人。
一、宰相
1、李善長
李善長,字百室,濠州定遠(今安徽定遠縣)人。明朝開國功臣。李善長少時愛讀書有智謀,後投靠朱元璋,跟隨征戰,出生入死,功勞頗多,比肩漢代丞相蕭何,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後封宣國公。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黨追問,朱元璋將李善長連同其妻女弟侄七十餘人一並處死,年七十六歲。南明弘光政權追謚襄愍。
2、汪廣洋
汪廣洋,江蘇高郵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漢族。元末進士出身,通經能文,尤工詩,善隸書。朱元璋稱贊其「處理機要,屢獻忠謀」,將他比作張良、諸葛亮。
3、胡惟庸
胡惟庸,漢族,濠州定遠(今屬安徽)人,與李善長同鄉,與張昶為友。明朝開國功臣,最後一任中書省丞相。因被疑叛亂,爆發了胡惟庸案,後被朱元璋處死。
4、徐達
徐達,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市)人,明朝開國軍事統帥,淮西二十四將之一。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達去世,追封中山王,謚號武寧,賜葬鍾山之陰,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3)9明代大學士擴展閱讀
內閣首輔
即內閣中位列第一的輔臣。在明代,「首輔」是對內閣大學士(少數以翰林學士入直內閣)中位居第一者的尊稱,與內閣」次輔「、」群輔「相對,一說大致產生於明英宗天順年間,始自李賢;另有從明仁宗時大學士初兼師保之官的楊士奇起算、從明成祖創建內閣時起算、從明世宗在位期間起算等說法。
內閣首輔並無明文規定,而是政治實踐的產物。嘉靖、隆慶與萬曆初年,首輔、次輔界限嚴格,首輔之權最重,主持內閣大政,尤其是掌握票擬權,次輔不敢與之抗衡。在內閣之外,內閣首輔也已成為文臣之首,並能有力地影響六部,其中張居正還嘗試通過考成法以使對六部的控製得到制度化。張居正之後,內閣首輔權力趨於衰落。
對於內閣首輔的性質和地位,存在「顧問」、「宰相」、「開府之書記」、「輔相」等多種說法,當代學界主流觀點認為其並非宰相。嚴格意義上,在明代內閣制形成初期及清代等不強調內閣大學士職權差別的時代,不存在」內閣首輔「的概念。
④ 讀明代內閣大學士籍貫分布表,該表所能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哈哈,樓主這個題就是不給選項,我也能自己說出經濟的原因。我給你好好分析下為什麼選A。首先我們知道內閣大學士在明朝幾乎都是由參加過科舉進士出身的官員擔任的,在那時候要知道一個讀書人在未高中進士之前,讀書時是基本完全不從事生產勞動的(想想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也就是說一個讀書人需要一家人甚至一個家族供養的。既然讀書的人需要其他人供養,這就說明相對北方而言,南方的經濟農業上的產出就必然多於北方。這也就是為什麼和經濟有關了。其實從安史之亂以後南方人口開始首次超過北方,而到了憲宗、文宗之後的晚唐時其實經濟的中心已經開始轉移到了南方,朝廷的賦稅十有七八都是來自尚能掌握的兩淮、浙東、浙西諸道。而到了南宋隨著政治中心的南移,經濟中心也完全完成了南移。到了明清時期這種情況則是越來越重要。記得看的中央台的哪個紀錄片里說浙江一個什麼古鎮(名字忘了)光是明清兩代就出了二百多位進士,舉人、秀才就更多了。要知道在北方很多城市那時一個縣甚至也不一定出一個進士。由此就可以看出南北方經濟上的巨大差別了。
⑤ 明代的大學士在朝廷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明朝的大學士,又稱內閣大學士、殿閣大學士。朱元璋自丞相胡惟庸被殺之後,便罷中書省,廢除了延續兩千多年的丞相制度,由皇帝直接統轄六部,然而由於皇帝工作量實在太大,他不得不設立大學士擔任顧問,協助自己處理朝政,並最終形成了內閣制度。明朝大學士最初只是皇帝的高級幕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明朝大學士的權力卻一度超越了曾經的丞相。
事實上,到了萬曆初年張居正執政時期,張居正的改革讓內閣成為朝廷運轉的中樞,張居正實際上已經接近於現代首相的地位。然而,也正是由於內閣權力過大,他們不僅決定著朝廷的重大決策,更是對皇帝本人形成了極大壓制和干預,進而導致明朝中後期皇帝與外廷對抗加劇,明朝宦官的崛起同樣與此密切相關。
⑥ 古代的大學士是什麼
古代的大學士為輔助皇帝的高級秘書官。又稱內閣大學士(明及以後)、殿閣大學士等,也有協辦大學士。
明清時流行的中堂一稱,一般是指大學士或首輔大學士。此外,越南的後黎朝和阮朝也曾模仿中國,設立大學士之職。
內閣大學士是皇帝的參政顧問和最高幕僚,負責起草詔令及審議奏章,其職權大致與唐朝的中書舍人相當。內閣大學士的「票擬」權,即唐朝中書舍人的「參議表章」權。
(6)9明代大學士擴展閱讀:
大學士的起源:
大學士的地位是唐中宗皇帝首創的。但歷史上的官職,又相當地歸於趙文,因為宰相就是宰相。宋代往往是一個大學作為職位。
唐景龍二年(708年)置修文堂(後改為洪文堂、昭文堂)學士,至德二年(757年)置薊縣學院學士,元年以後,由丞相兼任。天寶二年(743年),也是崇縣殿的大學者。
五代人之後,梁在王座上安置了一位偉大的學者。
在宋初,隨著唐朝制度的發展,丞相與趙文觀、紀先殿學士、繼位殿學士、崇正殿學士、禹里殿學士等人相繼成為歷代文人的遺囑執行者。
⑦ 明代內閣大學士是幾品官是正五品還是一品
初設時為正五品,之後加官至正一品。
內閣大學士,明代為正五品,包括中極殿大學士(舊名華蓋殿大學士)、建極殿大學士(舊名謹身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
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2年)廢丞相及中書省,十五年仿宋制設殿閣大學士,以為皇帝顧問。成祖即位後,以侍講、侍讀學士等翰林官參預機務,入內閣,
至明中葉,遂以大學士為內閣長官,替皇帝起草詔令,批條奏章,商承政務,其本身官階在尚書、侍郎下,但實權甚重。稍後,以尚書、侍郎入閣辦事,兼大學士,加官至於一品。
(7)9明代大學士擴展閱讀:
明成祖即位後,特派解縉、胡廣、楊榮等入午門值文淵閣,參預機務,稱為內閣。仁宗時,任用楊士奇、楊榮為華蓋殿、謹身殿大學士,權力加重。
明世宗時,改華蓋殿為中極殿,謹身殿為建極殿,將大學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書之前,地位大大提高。明代之內閣大學士雖無宰相之名,實有宰相之權。
內閣權力的有無及大小,內閣實際地位的高低,也主要體現在其所寫「票擬」被採納的程度上。洪熙、宣德時期,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以及萬曆前期張居正的「票擬」,差不多都轉化為「硃批」的藍本,在這種情形下,內閣權力迅速增大就成為可能。
隨著內閣權力的不斷增大,內閣成為一個重要的部門,於是,從明朝中後期開始,內閣大學士開始由尚書擔任,而這些尚書有的還擔任太保、太傅、少保、少傅等,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官階為正一品。
於是六部尚書有事只好請示內閣大學士,這就使他們實際上成為內閣的下屬,等於又恢復了中書省統率六部的舊制。
後來內閣大學士又按地位高低順序,分為首輔、次輔、群輔,首輔「偃然漢唐宰輔,特不居丞相名耳」。
在這種情況下,內閣便有了宰相化的發展傾向,個別內閣輔臣的權力也像以前的丞相那麼大了,於是相繼出現了像夏言、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等沒有丞相之名卻有丞相之權的「權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內閣學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內閣大學士
⑧ 明代內閣與殿閣大學士有什麼區別內閣設立後,是不是內閣大學士取代了殿閣大學士
1、成立時間不一樣
洪武十五年(1382年)設殿閣大學士,為皇帝顧問。
內閣成立於建版文四年(1402年)。
2、原因不一權樣
殿閣大學士,丞相被廢除以後,全國的重大政務都由皇帝親自處理,明太祖平均每天要批閱奏章二百多件,處理國事四百多件,忙得不可開交,於是他另設殿閣大學士,侍從左右,以備顧問。
明成祖朱棣雖有朱元璋一樣獨攬大權的雄才偉略,但一次又一次的御駕親征讓他不能真正意義上地總攬政事,於是一個幫助皇帝的「助手」機構——內閣應運而生。
3、職權不一樣
殿閣大學士,一開始大學士並無實權,類似今日的秘書職。明中葉後逐漸參與機要,實為內閣長官。起草詔令,代皇帝批答奏章,實際掌握宰相之權。
內閣,皇帝咨政機構,此後權力逐漸增大,後形成為明朝行政中樞。到明世宗中葉,夏言、嚴嵩等人執掌內閣,地位赫然為真正的宰相,亦可壓制六部。
是的,殿閣大學士逐漸形成內閣制度。
⑨ 明朝歷任宰相和首輔都是誰
一、宰相有徐達、汪廣洋、李善長、胡惟庸。
二、首輔有黃淮、解縉、胡廣、楊榮、楊士奇、楊溥、曹鼐、陳循、高榖、徐有貞、許彬、李賢、陳文、彭時、商輅、萬安、劉吉、徐溥、劉健、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等。
三、宰相簡介
1、徐達
徐達 (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市)人,明朝開國軍事統帥,淮西二十四將之一。
徐達出身農家,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敗陳友諒。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以為左相國。
二十七年(1367年),率軍消滅張士誠地方割據勢力。同年,任征虜大將軍,與副將常遇春一同揮師北伐,推翻元朝的統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滅亡元朝。
以後,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余勢力,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為人謹慎,善於治軍,戎馬一生,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達去世,追封中山王,謚號武寧,賜葬鍾山之陰,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
2、汪廣洋
汪廣洋(? ~1379),江蘇高郵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漢族。元末進士出身,通經能文,尤工詩,善隸書。朱元璋稱贊其「處理機要,屢獻忠謀」,將他比作張良、諸葛亮。
年少時跟隨太祖朱元璋起義反元,被朱元璋聘為元帥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參與常遇春軍務。明朝建立後,先後擔任山東行省、陝西參政、中書省左丞、廣東行省參政、右丞相職務。
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劉基案牽連,被朱元璋賜死。
3、李善長
李善長(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遠(今安徽定遠縣)人。明朝開國功臣。李善長少時愛讀書有智謀,後投靠朱元璋,跟隨征戰,出生入死,功勞頗多,比肩漢代丞相蕭何。
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後封宣國公,奉命監修《元史》,編寫《太祖訓錄》、《大明集禮》等書。
洪武三年(1370年),授號「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晉升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進爵韓國公,年祿四千石,子孫世襲,可謂位極人臣。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黨追問,朱元璋將李善長連同其妻女弟侄七十餘人一並處死,年七十六歲。南明弘光政權追謚襄愍 。
4、胡惟庸
胡惟庸(?—1380年),漢族,濠州定遠(今屬安徽)人,與李善長同鄉,與張昶為友。明朝開國功臣,最後一任中書省丞相。因被疑叛亂,爆發了胡惟庸案,後被朱元璋處死。
四、首輔簡介
1、黃淮
黃淮(1367~1449),明朝內閣首輔,字宗豫,號介庵,永嘉(今溫州市鹿城區)人。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進士。永樂二年主會試,五年進右春坊大學士。
仁宗時,任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學士。洪熙元年,進少保戶部尚書兼大學士。宣德間,曾以八十歲高齡主持會試。他歷事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五朝,為一代名臣。83歲卒,謚文簡。
他是明朝內閣初創期間的重臣,歷事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五朝。官至「榮祿大夫少保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知制誥國史總裁」。著有《省愆集》和《介庵集》。
2、解縉
解縉(1369年12月6日-1415年2月22日),字大紳,一字縉紳,號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代大臣,文學家。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進士,官至內閣首輔、右春坊大學士,參預機要事務。
解縉因為才學高而好直言被忌憚,屢遭貶黜,最終以「無人臣禮」下獄,永樂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凍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贈朝議大夫,謚文毅。
3、胡廣
胡廣(1370年-1418年6月11日),一名靖,字光大,號晃庵,江西吉水人 ,南宋名臣胡銓之後。明朝文學家,學者,官員。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狀元。官至文淵閣大學士。
永樂十六年(1418年),胡廣去世,年四十九。贈禮部尚書,謚文穆。明朝文臣得謚號,自胡廣始。明仁宗即位後,加贈太子少師 。
4、楊榮
楊榮(1371年—1440年7月30日),原名道應、子榮 ,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甌)人。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內閣首輔,與楊士奇、楊溥並稱「三楊」,因居地所處,時人稱為「東楊」 。
建文二年(1400年),楊榮進士及第,授翰林編修。明成祖朱棣即位後,楊榮受其賞識,得以入閣,累遷至文淵閣大學士、翰林侍讀,任首輔。
在朱棣去世後,幫助明仁宗朱高熾順利即位,拜太子少傅、謹身殿大學士兼工部尚書。此後隨從明宣宗朱瞻基平朱高煦叛亂。宣德十年(1435年),進升少傅。
明英宗即位後,與楊士奇等同心輔佐。正統三年(1438年),楊榮升任少師。正統五年(1440年),楊榮病逝,年七十,贈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謚號文敏。
5、楊士奇
楊士奇(1366-1444),名寓,字士奇,號東里,江西吉安府泰和縣(今江西吉安市泰和縣澄江鎮)人。明代宰相,著名學者。
少時喪父,游學四方。建文帝修撰《明太祖實錄》,進入官場,累官禮部侍郎,拜少師、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先後歷經五朝,身在內閣為輔臣四十餘年,首輔二十一年,與楊榮、楊溥一同輔政,並稱「三楊」。
因其居地所處,時人稱之為「西楊」,以「學行」見長,先後擔任《明太祖實錄》、《明仁宗實錄》、《明宣宗實錄》總裁。一生見證了明朝由盛轉衰,後因子致仕,憂慮不起。
正統九年,楊士奇去世,贈左柱國、太師,謚號文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內閣首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徐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汪廣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善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胡惟庸
⑩ 明朝歷代內閣首輔
1、黃淮
黃淮(1367~1449),明朝內閣首輔,字宗豫,號介庵,永嘉(今溫州市鹿城區)人。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進士。永樂二年主會試,五年進右春坊大學士。
仁宗時,任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學士。洪熙元年,進少保戶部尚書兼大學士。宣德間,曾以八十歲高齡主持會試。他歷事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五朝,為一代名臣。83歲卒,謚文簡。
他是明朝內閣初創期間的重臣,歷事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五朝。官至「榮祿大夫少保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知制誥國史總裁」。著有《省愆集》和《介庵集》。
2、解縉
解縉(1369年12月6日-1415年2月22日),字大紳,一字縉紳,號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代大臣,文學家。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進士,官至內閣首輔、右春坊大學士,參預機要事務。解縉因為才學高而好直言被忌憚,屢遭貶黜,最終以「無人臣禮」下獄。
永樂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凍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贈朝議大夫,謚文毅。
解縉自幼穎悟絕人,他寫的文章雅勁奇古,詩豪宕豐贍,書法小楷精絕,行、草皆佳,尤其擅長狂草,與徐渭、楊慎一起被稱為明朝三大才子,著有《解學士集》、《天潢玉牒》等。
總裁《太祖實錄》、《古今列女傳》;主持編纂《永樂大典》;墨跡有《自書詩卷》、《書唐人詩》、《宋趙恆殿試佚事》等。
3、胡廣
胡廣(1370年-1418年6月11日),一名靖,字光大,號晃庵,江西吉水人,南宋名臣胡銓之後。明朝文學家,學者,官員。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狀元。官至文淵閣大學士。
永樂十六年(1418年),胡廣去世,年四十九。贈禮部尚書,謚文穆。明朝文臣得謚號,自胡廣始。明仁宗即位後,加贈太子少師。胡廣留世著作有《胡文穆公雜著》、《胡文穆集》等。
4、楊榮
楊榮(1371年—1440年7月30日),原名道應、子榮,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甌)人。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內閣首輔,與楊士奇、楊溥並稱「三楊」。
因居地所處,時人稱為「東楊」。建文二年(1400年),楊榮進士及第,授翰林編修。明成祖朱棣即位後,楊榮受其賞識,得以入閣,累遷至文淵閣大學士、翰林侍讀,任首輔。
在朱棣去世後,幫助明仁宗朱高熾順利即位,拜太子少傅、謹身殿大學士兼工部尚書。此後隨從明宣宗朱瞻基平朱高煦叛亂。宣德十年(1435年),進升少傅。
明英宗即位後,與楊士奇等同心輔佐。正統三年(1438年),楊榮升任少師。正統五年(1440年),楊榮病逝,年七十,贈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謚號文敏。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從祀歷代帝王廟。楊榮性警敏通達,善於察言觀色,尤其是在明成祖時最為突出。在文淵閣治事三十八年,謀而能斷,老成持重,尤其擅長謀劃邊防事務。
史稱其「揮斤游刃,遇事立斷」,被比作唐代的姚崇。楊榮既以武略見重,又好詩文,他和楊士奇、楊溥等多有唱和,為「台閣體」文學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後北征記》、《楊文敏集》等。
5、楊士奇
楊士奇(1366~1444),名寓,字士奇,號東里,漢族江右人,今泰和縣澄江鎮城東人。官至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歷五朝,在內閣為輔臣四十餘年,首輔二十一年。
與楊榮、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因其居地所處,時人稱之為「西楊」。「三楊」中,楊士奇以「學行」見長,先後擔任《明太宗實錄》、《明仁宗實錄》、《明宣宗實錄》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