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全文翻譯
李時勉,名懋,憑字型大小行於世,安福人。少年時,冬天寒冷,他常用被子裹著腳放在桶中,誦讀不止。永樂二年中進士。選為庶吉士,進學文淵閣,參與編修《太祖實錄》。被授予刑部主事之職,又參與重修《太祖實錄》。編修完成,改任翰林侍讀。
李時勉性格剛正耿直,常慷慨激昂,把治理天下當作自己的責任。永樂十九年,三殿遭火災,成祖皇帝下詔徵求大臣的直言之諫。李時勉上奏章列舉十五件時事的弊端。明成祖決定遷都北京,然而李時勉卻說了許多營建北京的不利之處,違背了成祖的心意。不久,李時勉被讒陷下獄。一年多才得以釋放,經楊榮舉薦,李時勉才官復原職。
洪熙元年他又上疏談論政事。仁宗非常憤怒,把他召到便殿,李時勉對答不屈服。仁宗命令武士用金瓜打他,李時勉被打斷了三根肋骨,拖出去時差點就死了。第二天,李時勉被改任交陸道御史,仁宗讓他每天審理一名囚犯,上奏一件事。上了三次奏章,李時勉就被關入錦衣衛監獄。李時勉曾對一個錦衣千戶有恩,恰好這位錦衣衛千戶到監獄時遇到他。此人秘密找來醫生,用海外血竭治療,李時勉才得以不死。仁宗病重,對夏原吉說:「李時勉在朝廷上侮辱我。」說完,勃然大怒,夏原吉勸慰了半天才消除了仁宗的怒氣。這天晚上,仁宗皇帝就死掉了。
宣宗皇帝即位一年後,有人對他說起當初李時勉如何得罪先帝的事。宣宗皇帝聽後非常生氣,命令使者說:「把他綁了來,我要親自審問他,一定要把他殺了。」過後,又命令王指揮即刻就把他綁起來在西市斬首,不想再見他了。王指揮從端西旁門出去,先前的使者卻已經綁著李時勉從端東旁門進入朝廷,沒碰上。宣宗皇帝遠遠看見李時勉,就大罵:「你這個小臣竟敢觸犯先帝!上疏都說了些什麼話?趕快告訴我!」李時勉說:「我說居喪期間不宜親近寵幸妃嬪,皇太子不宜遠離皇帝身邊。」宣宗皇帝聽劍這樣的話,怒色漸漸平息。李時勉慢慢數到第六件事就停了。宣宗皇帝讓他全都說出來。李時勉回答說:「我恐怕已經記不全了。」宣宗皇帝的怒氣越發消解,說:「這只是難說罷了,奏章草稿在哪裡?」同答說:「燒掉了。」宣宗皇帝長長地嘆息一聲,贊揚李時勉忠誠,馬上就赦免了他,恢復他的侍讀官職。等到王指揮從監獄回來,李時勉已經穿好官服站在台階前了。宣德五年,《成祖實修完成,之後,李時勉升任侍讀學士。宣宗皇帝到史館視察,拋撒金錢賜給眾學士。學士們都趴在地上撿錢,只有李時勉一個人正身站立。宣宗皇帝於是就把其餘的錢賞賜給他。正統六年李時勉接替貝泰做了國子監祭酒。正統八年請求退休,英宗皇帝沒同意。正統十二年春天才得到批准。在都門外給他餞行的朝中大臣和國子監學生將近三千人,有的還遠遠地把他送上船,等到船開了才離去。
英宗皇帝身陷北方,李時勉日夜悲慟,派他的孫子李驥到朝廷上書,請求朝廷選拔將領,訓練士兵,親近君子,疏遠小人,褒獎表彰忠臣節士,把英宗皇帝接回來。景泰元年得到代宗皇帝的嘉獎回信,然而此時李時勉已經去世,享年七十七歲。朝廷追封謚號為「文毅」。 當初,陳敬宗和李時勉都供職於翰林院。陳敬宗儀容魁梧,李時勉相貌稍丑,後來二人同時做了兩京祭酒。李時勉為人平和,能推己及人,士人多與他交好,陳敬宗正直嚴厲。整個明代為世人稱為賢能的國子監祭酒,就是「南陳(敬宗)北李(時勉)」。
『貳』 明朝歷任宰相和首輔都是誰
一、宰相有徐達、汪廣洋、李善長、胡惟庸。
二、首輔有黃淮、解縉、胡廣、楊榮、楊士奇、楊溥、曹鼐、陳循、高榖、徐有貞、許彬、李賢、陳文、彭時、商輅、萬安、劉吉、徐溥、劉健、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等。
三、宰相簡介
1、徐達
徐達 (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市)人,明朝開國軍事統帥,淮西二十四將之一。
徐達出身農家,元朝末年,徐達參加了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敗陳友諒。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以為左相國。
二十七年(1367年),率軍消滅張士誠地方割據勢力。同年,任征虜大將軍,與副將常遇春一同揮師北伐,推翻元朝的統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滅亡元朝。
以後,連年出兵打擊元朝殘余勢力,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為人謹慎,善於治軍,戎馬一生,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達去世,追封中山王,謚號武寧,賜葬鍾山之陰,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廟,肖像功臣廟,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
2、汪廣洋
汪廣洋(? ~1379),江蘇高郵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漢族。元末進士出身,通經能文,尤工詩,善隸書。朱元璋稱贊其「處理機要,屢獻忠謀」,將他比作張良、諸葛亮。
年少時跟隨太祖朱元璋起義反元,被朱元璋聘為元帥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參與常遇春軍務。明朝建立後,先後擔任山東行省、陝西參政、中書省左丞、廣東行省參政、右丞相職務。
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劉基案牽連,被朱元璋賜死。
3、李善長
李善長(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遠(今安徽定遠縣)人。明朝開國功臣。李善長少時愛讀書有智謀,後投靠朱元璋,跟隨征戰,出生入死,功勞頗多,比肩漢代丞相蕭何。
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後封宣國公,奉命監修《元史》,編寫《太祖訓錄》、《大明集禮》等書。
洪武三年(1370年),授號「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晉升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進爵韓國公,年祿四千石,子孫世襲,可謂位極人臣。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黨追問,朱元璋將李善長連同其妻女弟侄七十餘人一並處死,年七十六歲。南明弘光政權追謚襄愍 。
4、胡惟庸
胡惟庸(?—1380年),漢族,濠州定遠(今屬安徽)人,與李善長同鄉,與張昶為友。明朝開國功臣,最後一任中書省丞相。因被疑叛亂,爆發了胡惟庸案,後被朱元璋處死。
四、首輔簡介
1、黃淮
黃淮(1367~1449),明朝內閣首輔,字宗豫,號介庵,永嘉(今溫州市鹿城區)人。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進士。永樂二年主會試,五年進右春坊大學士。
仁宗時,任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學士。洪熙元年,進少保戶部尚書兼大學士。宣德間,曾以八十歲高齡主持會試。他歷事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五朝,為一代名臣。83歲卒,謚文簡。
他是明朝內閣初創期間的重臣,歷事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五朝。官至「榮祿大夫少保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知制誥國史總裁」。著有《省愆集》和《介庵集》。
2、解縉
解縉(1369年12月6日-1415年2月22日),字大紳,一字縉紳,號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代大臣,文學家。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進士,官至內閣首輔、右春坊大學士,參預機要事務。
解縉因為才學高而好直言被忌憚,屢遭貶黜,最終以「無人臣禮」下獄,永樂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凍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贈朝議大夫,謚文毅。
3、胡廣
胡廣(1370年-1418年6月11日),一名靖,字光大,號晃庵,江西吉水人 ,南宋名臣胡銓之後。明朝文學家,學者,官員。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狀元。官至文淵閣大學士。
永樂十六年(1418年),胡廣去世,年四十九。贈禮部尚書,謚文穆。明朝文臣得謚號,自胡廣始。明仁宗即位後,加贈太子少師 。
4、楊榮
楊榮(1371年—1440年7月30日),原名道應、子榮 ,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甌)人。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內閣首輔,與楊士奇、楊溥並稱「三楊」,因居地所處,時人稱為「東楊」 。
建文二年(1400年),楊榮進士及第,授翰林編修。明成祖朱棣即位後,楊榮受其賞識,得以入閣,累遷至文淵閣大學士、翰林侍讀,任首輔。
在朱棣去世後,幫助明仁宗朱高熾順利即位,拜太子少傅、謹身殿大學士兼工部尚書。此後隨從明宣宗朱瞻基平朱高煦叛亂。宣德十年(1435年),進升少傅。
明英宗即位後,與楊士奇等同心輔佐。正統三年(1438年),楊榮升任少師。正統五年(1440年),楊榮病逝,年七十,贈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謚號文敏。
5、楊士奇
楊士奇(1366-1444),名寓,字士奇,號東里,江西吉安府泰和縣(今江西吉安市泰和縣澄江鎮)人。明代宰相,著名學者。
少時喪父,游學四方。建文帝修撰《明太祖實錄》,進入官場,累官禮部侍郎,拜少師、華蓋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先後歷經五朝,身在內閣為輔臣四十餘年,首輔二十一年,與楊榮、楊溥一同輔政,並稱「三楊」。
因其居地所處,時人稱之為「西楊」,以「學行」見長,先後擔任《明太祖實錄》、《明仁宗實錄》、《明宣宗實錄》總裁。一生見證了明朝由盛轉衰,後因子致仕,憂慮不起。
正統九年,楊士奇去世,贈左柱國、太師,謚號文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內閣首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徐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汪廣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善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胡惟庸
『叄』 明代官員是幾年換任一次
中央官員1、三公、三孤:三公:太師、太傅、太保(正一品)三孤:少師、少傅、少保(從一品)另有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從一品);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這些均為加官,用來表明受官者的功績與崇高身份,沒有實際管轄范圍。2、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順序)六部各設尚書一人,直接對皇帝負責,尚書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長)、郎中(司長)、主事等。吏部(人事部):負責官吏的管理,考核,升遷等正二品吏部尚書1名,正三品吏部左右侍郎2名戶部(財政部):有十三個司,分別管理各地的收支與報銷正二品戶部尚書1名,正三品戶部左右侍郎2名禮部(禮儀部):主管國家凶吉大典,教育與考試,招待外賓,宴勞功臣等正二品禮部尚書1名,正三品禮部左右侍郎2名兵部(國防部):管理天下軍政(軍令由五軍都督府管理)正二品兵部尚書1名,正三品兵部左右侍郎2名刑部(司法部):管理天下刑名。正二品刑部尚書1名,正三品刑部左右侍郎2名工部(建設部):管理建築、後勤、水利、製造等正二品工部尚書1名,正三品工部左右侍郎2名3、督察院:直屬於皇帝的監察部門下設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僉督御史(正四品)再往下設十三道監察御史,分管每個省的檢查工作(當時中國分十三個省)十三道監察御史與直屬於皇帝的六科給事中統稱『科道『屬於言官范疇。4、六科:分為吏戶禮兵刑工六科,每科設督給事中(正七品)、左右給事中與給事中(從七品)。給事中品級雖低,權利很大,皇帝交給各個衙門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銷一次,如果有脫拉或者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報告。六科還可以參與官員的選拔,皇帝御前會議,審理有罪的官員。最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還皇帝敕書的權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認為不妥可以封還,不予執行。5、五寺:五寺是五衙門的簡稱,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正職從三品,副職少卿正四品,一直到正九品小吏大理寺:相當於今天的法院,是全國最高上訴機關。與督察院、刑部構成了三法司。太常寺:主管祭祀光祿寺:主管宴享太僕寺:管馬鴻臚寺:管招待外賓6、詹士府:詹士府是負責輔助太子的機構設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詹士府設左右春坊,司經局,主簿廳7、太醫院:太醫院是管理宮廷及貴族診斷,制葯的,設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醫四人,從九品吏目若幹人。8、翰林院:翰林院的首長稱為翰林學士(正五品),侍讀學士兩人,侍講學士兩人(從五品),侍讀、侍講各兩人(正六品),修撰(從六品)考中狀元後就會被授予此職位。編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後就會被授予此職位。9、內閣:設內閣大學士,正五品,管理國家政事要務。一般大學士連任其他職務抬升品級。地方官員品級縣:助手有縣丞、主簿。縣丞協助知縣管理縣政,主簿管全縣糧稅、戶籍。州:知州屬官有同知、通判,分別掌財政、刑法、治安等。府(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府的長官稱府尹明清兩代除首都、陪都所在地府長官仍稱尹外,一般都稱知府
『肆』 明朝各大殿學士在等級職位上有何不同
明朝的官階如何劃分?如何從服飾區別?
明朝朱元璋制定了「一品玉帶,二品花犀,三品金花,四品素金,五品銀花,六七品素銀,八九品烏角」的詳細規定。
明朝官階九品,製作出的服裝也如官階。九品官制奠定以後直到明初,官員的品級只能從服飾的顏色及圖案花紋上區別。如明代官服,一至四品緋色,五至七品青色,八、九品綠色。其圖案花紋,一品大獨科花,徑五寸,其次是越往下越小。二品小獨科花,徑三寸。三品散搭花,徑二寸。四、五品小雜花,徑一寸。六七品小雜花,徑一寸。八品官員以下無花紋。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始定補子制度。補子就是一塊縫在胸前的布,上面綉上各種花紋。公、侯、伯、附馬的補子綉麒麟白澤,官員是文禽武獸。一品文官綉仙鶴,二品是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以下是鷺鷥、黃鸝、藍雀等。武官一二品是獅子,三四品為虎豹,五品是熊,六七品是彪。
明朝的官階制官排序及待遇
指揮使司為明代地區軍事總機構,長官有都指揮使1人(正二品)、都指揮同知2人(從二品)、都指揮僉事4人(正三品),其屬有經歷司經歷(正六品)、都事(正七品)。斷事司斷事(正六品)、副斷事(正七品)、吏目各1人。司獄司司獄(從九品),倉庫、草場、大使、副使各一人。行都指揮使司,設官與都指揮使司同。長官之中有一人統司事,稱掌印,簡稱都司,位次在布、按兩司之上。《明史•職官志五》說:「都司掌一方之軍政,各率其衛所以隸於五府,而聽於兵部。」
衛指揮使司設官與京衛同。外衛皆統於都司及行都司。衛以下為千戶所,千戶所又轄百戶所。千戶所有正千戶1人(正五品),副千戶2人(從五品),鎮撫2人(從六品)。其屬吏目1人。千戶所轄百戶所10個,共有百戶10人(正六品),總旗20人,小旗100人。刑獄則歸鎮撫掌管。凡衛所皆隸於都司,而都司又分隸於五軍都督府。自衛所以下,其官兵多世襲,這是明代特殊制度之一。
都督府的都督名稱後來變為空頭的官階,而統兵之官則須別加總兵、副總兵、參將、游擊將軍、守備、把總等名目。《明史•職官志五》:「總鎮一方者為鎮守,獨鎮一路者為分守,各守一城一堡者為守備,與主將同守一城者為協守。又有提督、提調、巡視、備御、領班、備倭等名。凡總兵、副總兵一職均須有公、侯、伯、都督爵銜者充任。其總兵掛印稱將軍者,雲南曰征南將軍,大同曰征西將軍,湖廣曰平蠻將軍,兩廣曰征蠻將軍……其在薊鎮、貴州、湖廣、四川及儹運淮安者,不得稱將軍掛印。宣德間,又設山西、陝西二總兵。嘉靖間,分設廣東、廣西、貴州、湖廣二總兵為四,改設福建、保定副總兵為總兵,又添設浙江總兵。萬曆間,又在臨洮、山海增設總兵。至明代末年,總兵官增置繁多,不可勝記。總兵在明代本為無品級之差委,至清代則為正二品的正規武職。
此外,還有軍民府、土州、土縣,其官員設置,與府、州、縣制相同。
據何先生介紹,掌管天津衛的最高官員就是天津衛指揮使,一位正三品的軍事長官。何教授說,明朝中央機構在初期設有三公(太師、太傅、太保)、三孤(少師、少傅、少保)。但這些基本上屬於榮譽稱號而非實授。處理具體政務的是中央設立的中書省,左右丞相總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事務。到1380年,朱元璋廢除中書省及丞相制,分中書省及丞相權力歸屬六部,由六部尚書(相當於各部的部長)直接對皇帝負責分理國家諸事。此外還設有具備司法功能的大理寺、相當於現在紀檢部門的都察院等一些職能部門。
在地方上,明朝在各省設立布政司,左、右布政使各1人,是本省的最高行政長官;提刑按察使1人,負責司法之事;而本省軍事防務的責任就落到了都指揮使肩上。可謂是三司權責分明。
衣:官員前胸成了「動物世界」
歷史上,衣服是最能顯示身份的東西。明代官服採用補子制度。所謂「補子」,就是一塊縫在胸前的布,上面綉上各種花紋。公、侯、伯、駙馬的補子綉麒麟白澤,官員是文禽武獸。一品文官綉仙鶴,二品是錦雞,三品孔雀,四品雲雁,以下是鷺鷥、黃鸝、鵪鶉、練雀等。武官一二品是獅子,三四品為虎豹,五品是熊,六七品是彪。其可謂是「大小官員坐滿堂,珍禽異獸爬全身」。
食:縣官工資發大米
七品官因為官階低常被稱為芝麻官。據了解,明朝官員分為十八級,從正一品、從一品、正二品、從二品……一直到從九品。明朝的縣官一般是七品官。
從待遇看,明朝官員的正式工資是歷史上最低的。七品知縣,每年的名義工資是90石大米(京官領到的俸祿經常是加工好的大米,根據加工好的白米每石160斤,明朝的一斤為590克的說法,一石白米為94.4公斤。),合現在月薪1840元人民幣(每斤米1.3元)。但那時發的是貨幣加實物工資,官員領回家的既有大米、布匹,也有銀子和鈔票。經過朝廷剋扣,加上明朝貨幣大幅貶值。級別越高的官員,所受的折扣損失就越大。
住:級別高房子大
官員的級別不同,住房的等級也有差異。明朝對建築規定森嚴,據《明史·輿服志》記載:藩王稱府,官員稱宅,庶人稱家,住宅建造大小亦受限制。王侯、官員按等級造房,庶人只能造「三間五架」之屋。比如明代的親王府,分為前後兩部分,前一部分有三重殿堂,後一部分有三重宮室,兩側還有跨院,布局像故宮,只是規模要小得多。
行:騎馬坐轎各行其道
明朝初年,朱元璋規定,京官三品以上方許乘轎,在京四品以下和在外官員只能騎馬,不許坐轎。官員的隨從也是多少有別,公爵10人,侯爵8人,伯爵6人,一品官至三品官6人,四品官至六品官4人,七品官至九品官2人。街市軍民、做買賣及乘坐驢馬行路者,遇見公侯、一品至四品官員過往,要立即下馬讓道;官員相遇,官階較低的官員要採用側立、迴避等辦法讓道。
清朝官員等級分「九品十八級」,每等有正從之別,不在十八級以內的叫做未入流,在級別上附於從九品。
正一品:
文職京官: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
武職外官:無
從一品:
文職京官: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協辦大學士、各部院尚書、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職外官:無
武職京官: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內大臣
武職外官:將軍、都統、提督
正二品:
文職京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內務府總管
文職外官:各省總督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八旗護軍統領、鑾儀使
武職外官:副都統、總兵
從二品:
文職京官: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
文職外官:巡撫、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職京官:散秩大臣
武職外官:副將
正三品:
文職京官: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職外官: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職京官: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
驍騎參領、王府長史
武職外官:城守尉、參將、指揮使
從三品:
文職京官:光祿寺卿、太僕寺卿
文職外官:都轉鹽運使司運使
武職京官: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護衛
武職外官:游擊、五旗參領、協領、宣慰使、指揮同知
正四品:
文職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
京職外官:順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員、
武職京官:二等侍衛、雲麾使、副護軍參領、副前鋒參領、副驍騎參領、
太僕寺馬廠駝廠總管、貝勒府司儀長、侍衛領班
武職外官:防守尉、佐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同知
從四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
文職外官:知府、土知府、鹽運使司運同
武職京官:城門領、包衣副護軍參領、包衣副驍騎參領、包衣佐領、
四品典儀、二等護衛
武職外官: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參議、光祿寺少卿、給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醫院院使
文職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隸州知州
武職京官:三等侍衛、治儀正、步軍副尉、步軍校、監守信礮官、分管佐領
武職外官:關口守御、防禦、守備、宣慰使司僉事、宣撫使司同知、千戶
從五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讀、翰林院侍講、鴻臚寺少卿、司經局洗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員外郎
文職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鹽運司副使、鹽課提舉司提舉
武職京官:四等侍衛、委署前鋒參領、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鳥槍護軍參領、
委署前鋒侍衛、下五旗包衣參領、五品典儀、印物章京、
三等護衛
武職外官:守御所千總、河營協辦守備、安撫使、招討使、宣撫使司副使、
副千戶
正六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左右春坊中允、國子監司業、堂主事、主事、
『伍』 明清的翰林是不是必須由考中進士的人擔任
是的。
翰林是中國古代官名。它的由來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唐玄宗時,從文學侍從中選拔優秀人才,充任翰林學士,專掌內命由皇帝直接發出的極端機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討伐令等。由於翰林學士參與機要,有較大實權,當時號稱「內相」。首席翰林學士稱承旨。北宋時,翰林學士開始設為專職。明代,翰林學士作為翰林院的最高長官,主管文翰,並備皇帝咨詢,實權已相當於丞相。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設置翰林院,主管編修國史,記載皇帝言行的起居注,進講經史,以及草擬有關典禮的文件;其長官為掌院學士,以大臣充任,屬官如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修撰、編修、檢討和庶吉士等,統稱為翰林。
『陸』 明代三大才子
縉(xie jin)(1369一1415年)字大紳,又字縉紳,號春雨,又號喜易,明朝第一位內閣首輔,。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1369年12月6日)出生在吉水鑒湖(今江西省吉水縣文峰鎮)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進士,官至翰林學士。祖父解子元,元至正五年(1345年)進士,授安福州判宮,遷太史院校書郎,除承務部、東莞縣尹;父親解開,二魁胃監,五知貢舉,以父死節贈官參知政事不拜,明初授以官又不受,一心從事著述、辦學,培養人才;母親高妙瑩,不但賢良淑慧,而且通書史、善小楷、曉音律。解縉生長在這樣的家庭,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傳說他自幼穎敏絕倫,其母畫地為字,於褪概中教之,一見不忘5歲時,父教之書,應口成誦;7歲能屬文,賦詩有老成語;10歲,日涌數千言,終身不忘;12歲,盡讀《四書》、《五經》,貫穿其義理。洪武二十年(1387年)參加江西鄉試,名列榜首(解元);次年,會試第七,廷試與兄綸、妹夫黃金華同登進士第。選為庶吉士,讀中秘書。明成祖時,入直文淵閣,進翰林學士,參與機務,後又兼右春坊大學士,一時詔令製作,皆出其手。
解縉有治國安邦之才。初入仕時,甚受朱元璋寵愛,常侍奉左右。一日,太祖在大庖西室對縉說:"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日上萬言書,剖切陳詞。他建議:政令要穩定,刑罰要簡省,要整理經史,制定禮樂,表彰賢士,崇祀先哲,禁絕娼優,易置寺閹,薄賦斂,減德役,焚經咒,絕鬼巫,裁冗員,節流開源,以蘇民困。他又指出朝廷用人當擇賢者,授職當最德才;應改革時弊,鼓勵農耕,實施授田均田之法,兼行常平義倉之舉,免去苛捐雜稅,使民休養生息;要尚武以固邊防,崇文以延人才;治罪不株連妻子,捶楚不加於屬官。奏疏呈上,太祖連連稱贊解縉有安邦濟世之奇才,治國平天下之大略。不久,縉又獻《太平十策》,再次陳述自己的政治見解。
解縉初入仕時,曾指責兵部僚屬玩忽職守,尚書沈潛對此極為惱怒,上疏誣告解縉。明太祖朱元璋由此也責備解縉"散自怒"並貶他為江西道監察御史。韓國公李善長因罪被朱元璋處死,解縉代郎中王國用上疏為李善長辯冤,他又代御史夏長文革疏《論袁泰奸黠狀》,歷陳御史袁泰蔑視朝綱,貪贓枉法,陷害忠良之罪。袁泰受到處罰,對此懷恨在心。朱元璋認為解縉還缺乏涵養,必須修身養性,閉門思過,否則會成為眾臣攻擊的對象。
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登基,解縉升任翰林侍讀。隨後成祖建立文淵閣,解縉與黃淮、楊士奇、胡廣、金幼孜、楊榮、胡儼等進文淵閣參預機務,明朝內閣制度由此開始。不久,又遷為翰林侍讀學士,奉命總裁《太祖實錄》、《列女傳》,書成,朱棣賞賜銀幣。其後又主編《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內容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它不僅是一部大典,更是一座光耀古今中外的中華文明的豐碑。
《永樂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確定是否存在長陵外,永樂副本卻慘遭浩劫,大多亡於戰火,今僅存800餘卷且散落於世界。
《不列顛網路全書》在"網路全書"條目中稱中國明代類書《永樂大典》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網路全書"。
《永樂大典》已經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個符號。
博覽楊慎
楊慎(1488-1559年),字用修,號升庵,楊廷和之子,明代文學家,新都(今屬四川)人。少年時聰穎,11歲能詩,12歲擬作《古戰場文》,人皆驚嘆不已。入京作《黃葉》詩,為李東陽所贊賞。正德六年(1511年),殿試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年),眾臣因"大議禮",違背世宗意願受廷杖,楊慎謫戍雲南永昌衛,居雲南30餘年,死於戍地。
楊慎存詩約2300首,所寫的內容極為廣泛。因他居滇30餘年,所以"思鄉"、"懷歸"之詩,所佔比重很大。他在被謫滇時,妻子黃娥伴送到江陵話別,所作的《江陵別內》表現別情思緒,深摯凄婉。《宿金沙江》描寫往返
『柒』 明朝狀元名單
明朝276年期間共出了90個狀元
◆吳伯宗江西金溪人,名佑,字伯宗,以字行世。生年不詳,卒於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辛亥科狀元。
◆朱善豐城(今江西豐城)人,字備萬,號一齋。生於元惠宗至元六年豐城(今江西豐城)人,字備萬,號一齋。生於元惠宗至元六年(1340),卒於明成祖永樂十一年(1413)。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壬子科狀元。
◆丁顯福建建陽人,字彥偉。生於元惠宗元統二十七年(1367),卒年不詳。明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乙丑科狀元。官授翰林院修撰。
◆任亨泰 湖廣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字古雍。生卒年不詳。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戊辰科狀元,官至禮部尚書。
◆皇觀直隸貴池(今安徽貴池)人,字瀾伯,一字尚賓。生於元惠宗元統二十三年(1363),卒於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辛未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累官至禮部侍中。
◆張信浙江定海人。字彥實,號城甫。生年不詳,卒於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1394)甲戌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侍讀學士。
◆陳福建閩縣(今福建閩侯)人,字安仲,號叔恭。生卒年不詳。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丁丑會試,翰林院學士劉三吾、紀善、白信蹈為考試官,取宋琮等五十人於奉天殿,賜陳進士第一,尹昌隆、劉諤次之。
◆韓克忠 山東武城人,字守信。生卒年不詳。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丁丑科夏榜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監察御史。
◆胡廣江西吉水人,字光大,號昊庵。生於明洪武二年(1369),卒於明永樂十五年(1418)。明惠帝建文二年(1400)庚辰科狀元,授修撰,累官至文淵閣大學士。
◆曾棨江西永豐人,字子啟,號西墅。生於明洪武五年(1372),卒於明宣德七年(1432)。明永樂二年(1404)甲申科狀元及第。授修撰,累官至詹事府少詹事。
◆林環福建莆田人,字崇壁,號絅齋。生卒年不詳。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丙戌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第二年升為侍讀學士,官至侍講學士。
◆蕭時中江西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名可復,以字行。生卒年均不詳。明成祖永樂九年(1411)辛卯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
◆馬鐸福建長樂人,字彥聲,號梅岩。生於元惠宗元統二十六年(1366),卒於明成祖永樂二十一年(1423)。明成祖永樂十年(1412)壬辰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
◆陳循江西泰和人,字德遵,號芳洲。生於明洪武十八年(1385),卒於明天順六年(1462)。明成祖永樂十三年(1415)乙未科狀元。歷事永樂至景泰五朝,由修撰累官戶部尚書,位至少保兼太子太傅。
◆李騏福建長樂人,本名馬,字德良。生於明太祖洪武十一年(1378),卒於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明成祖永樂十六年(1418)戊戌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
◆增鶴齡江西泰和人,字延年,一字延之,號松波,一號臞叟。生於明洪武十六年(1383),卒於明正統六年(1441)。明成祖永樂十九年(1421)辛丑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侍講學士。
◆邢寬直隸無為州(今安徽無為縣)人,字用夫(一作用大)。生年不詳,卒於明代宗景泰五年(1454)。明成祖永樂二十二年(1424)甲辰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南京翰林院侍講學士兼署南京國子監事。
◆馬愉山東臨朐人,字性和,號璞庵。生於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1395),卒於明英宗正統十二年(1447)。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丁未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禮部右侍郎。
◆林震 福建長泰人,字敦聲,一字起龍。生卒年均不詳。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庚戌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
◆曹鼐直隸寧晉(今河北字晉)人,字萬鍾,號恆山。生於明建文四年(1402),卒於明正統十四年(1449)。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癸丑科狀元,初授修撰,累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位至首輔。
◆周旋浙江永嘉人,字中規,號畏庵。生於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1395),卒於明代宗景泰五年(1454)。明英宗正統元年(1436)丙辰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翰林侍講。
◆施盤 江蘇蘇州(今江蘇蘇州吳縣)人,字宗銘。生於明成祖永樂十五年(1417),卒於明英宗正統五年(1440)。明英宗正統四年(1439)己未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
◆劉儼江西吉水人,字宣化,號時雨。生於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1394),卒於明英宗天順元年(1457)。明英宗正統七年(1442)壬戌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掌翰林院事。
◆商輅浙江淳安人,字弘載,號素庵。生於明永樂十二年(1414),卒於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明英宗正統十年(1445)乙丑科狀元,初授翰林院修撰,累官至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
◆彭時江西安福人,字純道,又字宏道,號可齋。生於明成祖永樂十四年(1416),卒於明憲宗成化十一年(1475)。明英宗正統十三年(1448)戊辰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累官至少保。
◆柯潛福建莆田人,字孟時,號竹岩。生於明成祖永樂二十一年(1423),卒於明憲宗成化九年(1473)。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辛未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累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學士。
◆孫賢河南杞縣人,字舜卿,生於明成祖永樂二十一年(1423),卒於明憲宗成化十三年(1477)。明代宗景泰年(1454)甲戌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太常寺卿兼侍讀學士。
◆黎淳湖廣華容(今湖北華容)人,字太朴,號朴庵,學者稱為朴庵先生。生於明成祖永樂二十一年(1423),卒於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明英宗天順元年(1457)丁丑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南京禮部尚書。
◆王一夔江西新建人,字大韶,號約齋。生於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卒於明憲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明英宗天順四年(1460)庚辰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工部尚書。
◆彭教江西吉水人,字敷五,號東瀧。生於明英宗正統三年(1438),卒於明憲宗成化十六年(1480)。明英宗天順八年(1464)甲申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侍講學士。
◆羅倫江西永豐人,字彝正,號一峰。生於明宣宗宣德六年(1431),卒於明憲宗成化十四年(1478)。明憲宗成化二年(1466)丙戌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
◆張升江西南城人,字啟昭,號柏崖。生於明成祖永樂二十年(1422),卒於明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明憲宗成化五年(1469)己丑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禮部尚書,太子太保。
◆吳寬今江蘇蘇州人,字原博,號匏庵。生於明宣宗宣德十年(1435),卒於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壬辰科狀元。累官至禮部尚書。
◆謝遷浙江餘姚人,字於喬,號木齋。生於明正統十四年(1449),卒於明嘉靖十年(1531)。明成化十一年(1475)乙未科狀元。
◆曾彥 江西泰和人,字士美,生於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卒年不詳。明憲宗成化十四年(1478)戊戌科狀元。
◆王華浙江餘姚人,字德輝,號實庵,晚號海日翁。曾讀書龍泉山中,學者又稱龍山先生。生於明正統十一年(1446),卒於明嘉靖元年(1522)。明成化十七年(1481)辛丑科狀元。
◆李旻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子陽(一作子暘),號東崖。生於明英宗正統十年(1445),卒於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明憲宗成化二十年(1484)甲辰科狀元。
◆費宏江西鉛山人,字子充,號健齋。生於明成化四年(1468),卒於明嘉靖十四年(1535)。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丁未科狀元。
◆錢福直隸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字與謙。因其家居臨近鶴灘,故自號鶴灘。生於明英宗天順五年(1461),卒於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庚戌科狀元。
◆毛澄江蘇蘇州(今江蘇蘇州崑山)人,字憲清,號白齋,晚年更號三江。生於明英宗天順五年(1460),卒於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癸丑科狀元。
◆朱希周江蘇蘇州(今江蘇蘇州崑山)人,字懋忠,號玉峰。生於明成化九年(1473),卒於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明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狀元。
◆倫文敘廣東南海人,字伯疇(一作伯儔),號迂岡。生於明憲宗成化三年(1467),卒於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己未科狀元。
◆康海陝西武功人,字德涵,號對山,又號滸西山人,沜東漁父。生於明成化十一年(1475),卒於明嘉靖十九年(1540)。明弘治十五年(1502)壬戌科狀元。
◆顧鼎臣江蘇蘇州(今蘇州崑山)人,初名仝,字九和,號未齋。生於明成化九年(1473),卒於明嘉靖十九年(1540)。明弘治十八年(1505)乙丑科狀元。
◆呂柟陝西高陵人,字仲木,因居涇水之陽,故別號涇野,學者稱涇野先生。生於明成化十五年(1479),卒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明正德三年(1508)戊辰科狀元。
◆楊慎祖籍廬凌,徙居四川新都,字用修,號升庵。生於明弘治元年(1488),卒於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明正德六年(1511)辛未科狀元。
◆唐皋 歙縣(今安徽歙縣)人。字守之,號心庵。生卒年不詳。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甲戌科狀元。
◆舒芬江西進賢人,字國裳,學者稱梓溪先生。生於明成化二十年(1484),卒於明嘉靖六年(1527)。明正德十二年(1517)丁丑科狀元。
◆楊維聰順天固安(今河北固安)人,字達甫,號方城。生於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卒年不詳。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辛巳科狀元。
◆姚淶浙江慈溪人,字維東,號明山。生年不詳,卒於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癸未科狀元。
◆龔用卿福建懷安人,一作福清人,字鳴治,號雲岡。生於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卒於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明世宗嘉靖五年(1526)丙戌科狀元。
◆羅洪先江西吉水人,字達夫,號念庵。生於明弘治十七年(1504),卒於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明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狀元。
◆林大欽廣東海陽(今廣東潮州)人,字敬夫,號東莆。生於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卒於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明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壬辰科狀元。
◆韓應龍浙江餘姚人,字汝化,號五雲。生於明孝宗弘治士兵年(1498),卒於明世宗嘉靖十五年(1536)。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乙未科狀元。
◆茅瓚浙江錢塘(今浙江餘杭)人,字邦獻,號見滄。生於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卒年不詳。明世宗嘉靖十七年(1538)戊戌科狀元。
◆沈坤直隸太和(今安徽太和)人,祖籍崑山,字伯載,號十洲。生於明武宗正德二年(1507),卒於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1560)。明世宗嘉靖二十年(1541)辛丑科狀元。
◆秦鳴雷浙江臨海人,字子豫,號華峰。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卒於明神宗萬曆二十一年(1593)。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1544)甲辰科狀元。
◆李春芳直隸興化(今江蘇興化)人,字子實,號石麓。生於明正德五年(1510),卒於明萬曆十二年(1584)。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丁未科狀元。
◆唐汝楫浙江蘭溪人,字思濟,號小漁。生於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卒年不詳。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科狀元。
◆陳謹福建閩縣(今福建神州)人,字德言,號環江。生於明世宗嘉靖四年(1525),卒於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明世宗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科狀元。
◆諸大綬浙江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字端甫,號南明。生於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卒於明神宗萬曆元年(1573)。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56)丙辰科狀元。
◆丁士美淮安清河(今江蘇淮陰)人,字邦彥,號後溪。生於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卒於明神宗萬曆五年(1577)。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己未科狀元。
◆申時行(榜姓徐),江蘇蘇州人,字汝默,號瑤泉,晚年號休休居士。生於明嘉靖十四年(1535),卒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戌科狀元。
◆范應期浙江烏程(今浙江湖州市)人,字伯禎,號屏麓。生於明世宗嘉靖六年(1527),卒於明神宗萬曆二十二年(1594)。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乙丑科狀元。
◆羅萬化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字一甫,號康州。生於明世宗嘉靖十五年(1536),卒於明神宗萬曆二十二年(1594)。明穆宗隆慶二年(1568)戊辰科狀元。
◆張元忭祖籍四川綿竹,徙居浙江山陰(今浙江紹興),字子藎,號陽和。生於明嘉靖十七年(1538),卒於明萬曆十六年(1588)。明隆慶五年(1571)辛未科狀元。
◆孫繼皋直隸無錫(今江蘇無錫)人,字以德,號柏潭。生於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卒於明神宗萬曆三十八年(1610)。明神宗萬曆二年(1574)甲戌科狀元。
◆沈懋學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字君典,號少林,一號白雲山樵,生於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卒於明神宗萬曆十年(1582)。明神宗萬曆五年(1577)丁丑科狀元。
◆張懋修湖廣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字惟時,號斗樞。生於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卒於明崇禎七年(1634)。明神宗萬曆八年(1580)庚辰科狀元。
◆朱國祚浙江秀水(今浙江嘉興)人,字兆隆,號養淳。生於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卒於明天啟四年(1624)。明萬曆十一年(1538)癸未科狀元。
◆唐文獻直隸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字元征,號抑所。生於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卒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明萬曆十四年(1586)丙戌科狀元。
◆焦竑江蘇江寧人,字弱侯,號澹園,學者稱澹園先生。生於明嘉靖二十年(1541),卒於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明萬曆十七年(1589)己丑科狀元。
◆翁正春福建侯官(今福建閩侯)人,字兆震,號青陽。生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卒於明天啟六年(1626)。明神宗萬曆二十年(1592)壬辰科狀元。
◆朱之蕃金陵(今南京)人,世居荏平(今山東荏平),後附南直錦衣衛籍。字元介,一字元升,號蘭隅。生於明世宗嘉靖四十年(1561),卒於明嘉宗天啟六年(1626)。明神宗萬曆二
十三年(1595)乙未科狀元。
◆趙秉忠山東益都人,字季卿,號*陽。生於明神宗萬曆二年(1574),卒於明熹宗天啟六年(1626)。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1598)戊戌科狀元。
◆張以誠直隸青浦(今上海青浦)人,字君一,號瀛海。生於明穆宗隆慶二年(1568),卒於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1615)。明神宗萬曆二十九年(1601)辛丑科狀元。
◆楊守勤浙江慈溪人,字克之,號昆阜。生於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卒年不詳,明神宗萬曆三十二年(1604)甲辰科狀元。
◆黃士俊廣東順德人,字亮恆(一作亮垣),號玉侖,又號振宇。生於明萬曆五年(1577),卒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丁未科狀元。
◆韓敬浙江歸安(今浙江吳興)人,字簡與,一定求仲,號止修。生於明神宗萬曆八年(1580),卒年不詳。明神宗萬曆三十八年(1610)庚辰科狀元。
◆周延儒直隸宜興(今江蘇宜興)人,字玉繩,號挹齋。生於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卒於明崇禎十七年(1644)。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癸丑科狀元。
◆錢士升浙江嘉善人,字抑之,號御嶺。生於明神宗萬曆三年(1575),卒於清世祖順治九年(1652)。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1616)丙辰科狀元。
◆庄際昌福建永春人,字景悅,號羹若,原名夢岳。生於明神宗萬曆十二年(1584),卒於明思宗崇禎二年(1629)。明神宗萬曆四十七年(1619)己未科狀元。
◆文震孟直隸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字文起,號湛持。生於明萬曆二年(1574),卒於明崇禎九年(1636)。明天啟二年(1622)壬戌科狀元。
◆余煌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字武貞,號公遜。生年不詳,卒於清世祖順治八年(1651)。明熹宗天啟五年(1625)乙丑科狀元。
◆劉若宰直隸懷寧(今安徽懷寧)人,一作潛山(今江蘇潛山)人,字蔭平,一作穎平,號退齋。生卒年不詳。明思宗崇禎元年(1628)戊辰科狀元。
◆陳於泰 直隸宜興(今江蘇宜興)人,字大來,生卒年不詳。明思宗崇禎四年(1631)辛未科狀元。
◆劉理順河南杞縣人,字復禮,號湛陸(一作湛六)。生於明神宗萬曆十年(1582),卒於明思宗崇禎十七年(1644)。明思宗崇禎七年(1634)甲戌科狀元。
◆劉同升江西吉水人,字晉卿,又字孝則。生於明神宗萬曆十五年(1587),卒於清世祖順治三年(1646)。明思宗崇禎十年(1637)丁丑科狀元。
◆魏藻德順天通州(今北京通州)人,字思令,號清躬。生於明神宗萬曆三十三年(1605),卒於明思宗崇禎十七年(1644)。崇禎十三年(1640)庚辰科狀元。
◆楊廷鑒 直隸武進(今江蘇武進)人,字冰如,號靖山。生卒年不詳。明明思宗崇禎十六年(1643)癸未科狀元。
『捌』 明朝期間姓劉的大臣有誰
1、劉基(1311年-1375年),字伯溫,浙江青田人。
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勛,明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使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
2、劉吉(1427-1493年),字祐之, 保定府博野縣人。憲宗成化年間著名的「紙糊三閣老」之一。
正統十三年進士。先任庶吉士,授編修。《寰宇通志》成,進修撰。天順四年侍講讀於東宮。(曾為憲宗的老師)劉吉工於心計,左右逢源,銳於結黨營私,時常被言官所批評攻擊。居內閣十八年,人稱之為「劉綿花」,就是說其「耐彈」(不懼被彈劾)。憲宗即位。官位由侍讀、侍讀學士、到禮部左侍郎。成化十一年與劉珝一同被任命入閣,兼翰林學士,任禮部尚書。(紙糊三閣老形成)孝宗出閣,加太子少保兼文淵閣大學士。《文華大訓》成,加太子太保,進武英殿大學士。久之,進戶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尋加少保兼太子太傅。孝宗即位,萬安、尹直先後致仕後,劉吉便為首輔。
孝宗初登位期間,劉吉結合道士,頗受寵信,初即位進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及《憲宗實錄》成。又進少師、華蓋殿大學士。
3、劉大夏(1436年—1516年),字時雍,號東山,湖廣華容人,與王恕、馬文升合稱「弘治三君子」。贈太保,謚忠宣。
天順三年(1459年),鄉試第一。天順八年(1464年),登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成化元年(1465年),授兵部職職方司主事。成化十一年(1475年),劉大夏升為兵部職方司郎中。明正德元年(1506年)三月,回歸故里。正德十一年(1516年)五月卒。主要作品有《東山詩集》、《劉忠宣公集》。
4、劉一燝(1567年-1635年),字季晦,江西南昌人。
其父劉曰材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進士,官至陝西左布政使。萬曆十六年(1588年),一燝與兄一焜、一煜同赴鄉試中舉。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又與一煜同中乙未科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光宗即位,擢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與方從哲、韓爌同為顧命大臣。光宗駕崩後,李選侍、魏進忠等挾持皇太子於乾清宮,企圖藏匿皇長子以自重,一燝與英國公張惟賢、周嘉謨、楊漣等當機立斷,帶領群臣入乾清宮哄騙出皇長子,力主皇長子移駕慈慶宮(乾清不可居,殿下宜暫居慈慶),並逼迫李選侍遷住噦鸞宮,朱由校於是得以登極繼承皇位。
熹宗登基後,方從哲被彈劾,一燝接任內閣首輔,主理朝政。天啟二年(1622年),辭官。
5、劉宇亮,四川省綿竹人。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進士,授庶吉士,改翰林院檢討。天啟二年(1622年),參與修撰《明熹宗實錄》,後授南京光祿寺卿、左春坊贊善、右春坊右諭德。崇禎年間,兼任翰林院侍讀、詹事府少詹事,嘉議大夫、兼侍讀學士。後升任吏部左侍郎。崇禎十年(1637年),擔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次年改文淵閣大學士,督察各鎮援兵。後兼任兵部尚書。
在京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時,受徐光啟的影響,接受了西方科學文化和天主教信仰。1641年邀請義大利傳教士利類思和葡萄牙傳教士安文思在「天官府」傳道,並率先領洗入教,成為綿竹奉教的第一人。
『玖』 明代歷朝中出現過哪些明臣及其主要事跡
陳循
(1385—1464),字德遵,明代江西泰和人。永樂十三年(1415)中進士第一名,授修撰,進侍講。宣德初直南宮,進侍講學士,後進翰林院學士。正統九年(1444)入文淵閣典機務。第二年進戶部右侍郎兼學士。正統十四年(1449)發生「土木之變」,英宗皇帝被蒙古族瓦刺部俘虜,一些朝臣擁立景帝即皇帝位。當時朝中人心恐懼,對立帝之事爭論不休,而陳循採取中間立場,得到景帝器重,進戶部尚書,繼爾進少保兼文淵閣學士,不久加太子太傅,進華蓋殿大學士仍兼文淵閣。後來英宗皇帝回來復位,由於石亨等誣大臣於謙謀逆,於謙、王文等以謀逆罪被殺,陳循受到牽連,被刑杖一百,充軍鐵嶺衛,其時陳循已經70多歲。
初為進士第一名,可知其才氣。其善詩文,謫居鐵嶺時,正值鐵嶺重修圓通寺,他為之撰《銀州重修圓通寺塔記》,為開原撰寫了《重修崇壽寺塔記》及詠鐵嶺詩多篇,他曾在鐵嶺收授生徒,以執教為業。他喜愛鐵嶺的名勝古跡,寫許多詩加以贊之,是最早吟誦鐵嶺風光的詩人之一,他的詩成為鐵嶺珍貴的文化遺產。
據《明史》載,陳循為官比較清正,宣宗時,御史張楷向皇帝獻詩本為邀寵,雖知反惹惱皇帝,多虧他為之辯才得免罪。景帝時,他上書「勤政要典」,建議效古代帝王行事,治理朝政。當時江南大雪,麥苗凍死,他請求撥庫銀、買麥種予農,多為皇帝採納。後來,石亨誣事泄,陳循獲釋為民,仍居鐵嶺,一年後病歿。於謙昭雪之後,陳循亦獲平反,昭以原職賜祭。
於謙
(1398-1457),明朝名臣。字廷益,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永樂年間進士。他任監察御史巡按江西時,曾為數百蒙受冤獄的人平反。升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深入里巷訪問父老,賑濟災荒,築堤植樹,將鎮將私墾的田全部收為官屯,以補助邊境經費。前後在任十九年,威信很高。
正統十三年(1448),到京師任兵部左侍郎。十四年(1449)土木之變英宗被俘時,他堅決反對遷都南京,擁立景帝,調集各路軍馬嚴守京師,升兵部尚書。保衛京師時,他親自督戰,在北京城外擊退瓦刺軍的進攻。加少保,總督軍務。景泰元年(1450),也先以無隙可乘,釋放英宗。於謙說服景泰帝接英宗歸來。
於謙認為和議難恃,努力整頓京營軍制,創立團營,加強對軍隊的操練,對鄧茂七、葉宗留、黃蕭養等農民起義則調兵鎮壓。為官清廉正直,從不巴結權貴,不避嫌怨,所以和權臣石亨、徐有貞及宦官曹吉祥矛盾很深。
天順元年(1457),英宗在石亨、徐有貞、曹吉祥支持下發動宮廷政變奪回帝位後,立即逮捕於謙,指為謀反,處死,抄家,家屬充軍邊境。新治時追謚肅愍,萬曆時改謚忠肅。著有《於忠肅集》。
商輅
商輅(1414~1486)明代宰相。字弘載,號素庵。杭州淳安人。宣德十年(1435)舉鄉試第一(解元),正統十年(1445)會試第一(會元),繼而殿試第一(狀元)。為連中「三元」者。歷任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太子少保、謹身殿大學士。為人剛正不阿,寬厚有容,時人稱"我朝賢佐,商公第一"。卒謚文毅。著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蔗山筆塵》,纂有《宋元通鑒綱目》等。此人為明朝唯一在鄉試,會試,殿試中連中三元者。
彭時
(1416年—1475年),江西安福人,字純道,又字宏道,號可齋。生於明成祖永樂十四年(1416),卒於明憲宗成化十一年(1475)。明英宗正統十三年(1448)戊辰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累官至少保。 歷明英宗、景泰帝、明憲宗三朝。
時立朝三十年,孜孜奉國,持正存大體,公退未嘗以政語子弟。有所論薦,不使其人知。燕居無惰容,服御儉約,無聲樂之奉,非其義不取,有古大臣風。
楊善
字思敬,明朝大興人。十七歲中秀才,那年剛好是朱棣起兵,發起了"靖難之戰",楊善因為參與守城有功授典儀所引禮舍人,永樂元年改為鴻臚寺序班。鴻臚寺掌管慶典朝儀,序班為從九品,官職雖小,卻能經常見到皇帝。楊善"偉風儀,音吐洪亮,工進止",每每為成祖朱棣所矚目。後來累官進右寺丞。仁宗即位後,擢為本寺卿。英宗即位後,楊善的兒子楊容詐作中官書,假金於尚書吳中。事發後,楊容謫戍威遠衛,楊善竟然沒有受到牽連。不久後,擢升為禮部左侍郎,兼管鴻臚寺。
楊善為人圓滑,善於雄辯。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所俘,明代宗即位後,派右都御史楊善、工部侍郎趙榮率隨行人員出使瓦剌。楊善通過變賣家產買了許多奇珍異寶,並靠著他的巧舌如簧,硬是在沒有聖旨的情況下迎回了英宗,致使後來徐有貞等發動了著名「奪門之變」,成功的讓朱祁鎮復辟登基。
張居正
(1525~1584年),字叔大,號太岳。嘉靖四年(1525年),當張居正在荊州江陵(今屬湖北)的一位秀才的家裡呱呱墜地的時候,其先祖的余蔭對他早已不能關懷庇護,迎接他的只是曾祖父的一個白龜夢。夢中的月亮落在水瓮里,照得四周—片光明,然後一隻白龜從水中悠悠地浮起來。曾祖父認定白龜就是這小曾孫,於是信口給他取了個乳名「白圭」,希望他來日能夠光宗耀祖。 白圭的確聰穎過人,很小就成了荊州府遠近聞名的神童。嘉靖十五年,十二歲的白圭報考生員,其機敏靈俐深得荊州知府李士翱的憐愛,他囑咐小白圭要從小立大志,長大後盡忠報國,並替他改名為居正。這一年,居正補府學生。四年後,才高氣傲的張居正又順利通過鄉試,成為一名少年舉人。湖廣巡撫顧璘對他十分賞識,曾對別人說「此子將相才也」,並解下犀帶贈予居正說:「希望你樹立遠大的抱負,做伊尹,做顏淵,不要只做—個少年成名的舉人。」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歲的張居正中二甲進士,授庶吉士。
庶吉士是一種見習官員,按例要在翰林院學習三年,期滿後可賜編修。張居正入選庶吉士,教習中有內閣重臣徐階。徐階重視經邦濟世的學問,在其引導下,張居正努力鑽研朝章國故,為他日後走上政治舞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明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廢丞相,設內閣,其職能相當於皇帝的秘書廳。首席內閣學士稱首輔,實際上也就是宰相。張居正入翰林院學習的時候,內閣中正在進行著一場激烈的政治斗爭。當時的內閣大學士只有夏言、嚴嵩二人,二人爭奪首輔職位的結果是夏言被殺,嚴嵩為內閣首輔。
對於內閣斗爭,作為新科進士的張居正自然沒發言權。但通過幾年的冷眼觀察,他對朝廷的政治腐敗和邊防廢弛有了直觀的認識。為此,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張居正以《論時政疏》(《張文忠公全集》卷一五)首陳「血氣壅閼」之一病,繼指「臃腫痿痹」之五病,系統闡述了他改革政治的主張。而這些自然沒有引起明世宗和嚴嵩的重視。此後,在嘉靖朝除例行章奏以外,居正沒再上過一次奏疏。
嘉靖三十三年,張居正借口請假養病,離開京師來到故鄉江陵。休假三年中,他仍不忘國事,親身接觸農民。家境本就貧寒的居正,在鄉間體會到了人民的辛勞、飢寒和痛苦。他在《荊州府題名記》(《張文忠公全集》卷九)中說:「田賦不均,貧民失業,民苦於兼並。」這一切不禁使他側然心動,責任感讓他重返政壇。
嘉靖三十六年,張居正仍回翰林院供職。這時的他在苦悶思索中漸已成熟,在政治的風浪中,他模仿老師徐階「內抱不群,外欲渾跡」,相機而動。嘉靖四十三年,居正進宮右春坊右渝德,深謀遠慮的徐階薦居正為裕玉朱載垕的侍講侍讀。逾德只是個虛銜,但由於裕玉很可能繼承皇位,侍裕邸講讀就不是等閑之職了。在裕邸期間,「王甚貨之,邸中中宮亦無不善居正者」(《明史.張居正傳》)。四十五年,居正掌翰林院事。
這一年,世宗歿,裕王即位,是為明穆宗。張居正的機會來了。隆慶元年(1567年),他以裕王舊臣的身份,放擢為吏部左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進入內閣,參與朝政。同年四月,又改任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土。這年張居正四十三歲,此時的他大概不會忘記自己十三歲寫下的詩句「鳳毛叢勁節,直上盡頭竿」。三十年後,他終於在暗暗的較量中「直上盡頭手」了。
戚繼光
(1528-11-12-1588-01-05) 漢族,明代著名抗倭將領、民族英雄、軍事家、武術家。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與俞大猷齊名。山東登州人,一說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父戚景通,世代為官,嘉靖17年,戚繼光10歲繼承其父爵,官居四品。嘉靖28年(1549)參加武舉,在考試時庚戍之變發生,於是戚繼光被分配到薊門。與韃靼軍戰斗後寫下了《備俺答冊》。於閩、浙、粵沿海諸地抗擊來犯倭寇,歷十餘年,大小八十餘戰,終於掃平倭寇之患。少時好讀書,通經史大義。嘉靖二十三年(1544)依例襲父職為登州衛指揮僉事。三十二年,任都指揮僉事,備倭山東。三十四年,調任浙江都司僉事。旋進參將。分守寧波、紹興、台州(今浙江臨海)三府。三十六年以劾免官,旋以平汪直功復官,改守台州、金華、嚴州(今浙江建德東北)三府。時浙江多被倭患,而舊軍素質不良。戚繼光招募農民和礦徒,組成新軍。嚴明紀律,賞罰必信,並配以精良戰船和兵械,精心訓練;他還針對南方多湖澤的地形和倭寇作戰的特點,審情度勢,創造了攻防兼宜的「鴛鴦陣」戰術,以十一人為一隊,配以盾、矛、槍、狼筅、刀等長短兵器,因敵因地變換隊形,靈活作戰。每戰多捷,世人稱為「戚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