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碩士學位 » 首席滿洲大學士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首席滿洲大學士

發布時間: 2021-03-27 19:58:33

㈠ 清朝的最後一任內閣大學士是誰

清內閣大學士---陳寶琛(1848~1935年),字伯潛,號弢庵、陶庵、聽水老人,閩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同治七年(1868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光緒元年(1875年)擢翰林侍讀。與學士張佩綸、通政使黃體芳、侍郎寶廷等好論時政,合稱「清流四諫」。光緒六年(1880年),「清諫」之名日重,得兩宮皇太後賞識,充武英殿提調官。翌年,授翰林院侍講學士,纂修《穆宗本紀》。光緒八年(1882年),授江西學政,重修白鹿洞書院。翌年,以校《穆宗毅皇帝聖訓》奉旨議敘,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當時,法兵侵犯越南,寶琛與張佩綸力薦唐炯、徐廷旭堪任軍職。光緒十年(1884年),上「請募勇參用西法教練」,並條陳籌餉、選將、練兵、簡器四事,主張「變化以盡利,任人以責實,籌餉以持久」,遂擢會辦南洋事宜。後因原薦之唐、徐兵敗受牽連,部議降五級處分。翌年,應台灣巡撫劉銘傳之請赴台。返閩後,修葺先祖「賜書樓」,構築「滄趣樓」。自此,閉門讀書、賦詩、寫字。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任鰲峰書院山長,以「培人才,廣教育」為職志,曾倡設東文學堂、師范學堂、政法學堂、商業學堂。主持高等學堂時,派法、政、商、工、農等科學生留學日本。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閩、浙、皖、贛四省擬自築鐵路,商部奏派寶琛任福建鐵路總辦。寶琛到南洋爪哇、檳榔嶼、吉隆坡、萬隆、三寶壠等地,向華僑籌募路款,建成福建省第一條鐵路——漳廈鐵路。宣統元年(1909年),奉召入京,任總理禮學館事宜。翌年,補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以及經筵講官、資政院議員。宣統三年(1911)五月,簡授山西巡撫,旋開缺以侍郎候補,派毓慶宮侍讀,首發為「戊戌六君子」昭雪之議,奏請降旨褒揚。民國元年(1912年)2月12日,清帝遜位,寶琛追隨溥儀。翌年,命修《德宗實錄》。民國10年,修成《德宗本紀》,溥儀授予「太傅」銜。民國12年,引薦鄭孝胥入宮。民國14年,溥儀至天津,寶琛亦移居天津隨侍。「九一八」事變後,溥儀決意復辟,密赴東北。寶琛趕赴旅順勸阻,溥儀不從,日本派人挾持寶琛返天津。民國21年,溥儀在日本扶持下成立偽滿洲國。寶琛專程赴長春探望溥儀,呈密摺勸溥儀迷途當醒。後病逝於天津。溥儀偽謚「文忠」。著有《奏稿》與《滄趣樓詩文集》行世。

㈡ 清朝的大學士都負責什麼

清朝大學士基本上是榮譽稱號,表示這個人表有學問而已(其實有的人只版是個光環)
如和珅,權
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兼管吏部、戶部、刑部、理藩院、戶部三庫,還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裁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等要職。

㈢ 富察氏皇後的家族有多厲害,居然堪稱滿洲八大姓之首

我們都知道當初滿族入京,建立清朝,而在很多影視劇中,我們也了解到了八旗子弟這一名詞,富察氏便是這八旗中,正黃、鑲黃、正白,上三旗的大姓,也就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因為這個家族誕生了許多名人,且個個都是猛人,所以被稱為滿洲八大姓之首。

而復查是到了傅恆這一輩,本身已經可以說是風光無限了。而乾隆還為這一家族錦上添花,將大清王朝的異姓王封給了他的兒子福康安,福康安官至五英殿大學士,死後被追封嘉勇郡王。從以上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這個豪門大家族,要人才有人才,要權力有權力,當然堪稱滿洲八大姓之首嘍。

㈣ 康熙時的馬中堂是誰

康熙時的馬中堂是富察·馬齊。
富察·馬齊(1652年-1739年),富察氏,富察·米思翰之子,孝賢純皇後的伯父,滿洲鑲黃旗人,清初大臣。
馬齊是貴族之後,憑借上代余蔭取得監生資格,後被授予工部員外郎的職位。官職曾被調動為郎中、內閣侍讀學士。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任山西巡撫,後歷任左都御史、兵部尚書、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加太子太保銜。
馬齊因病卒於乾隆四年(1739年),享年87歲,謚文穆。

㈤ 在清朝 皇清大學士是什麼官銜

清初,置內三院大學士,順治十五年(1658),改內三院為內閣,置中和、保和、文華、武英諸殿與東閣、文淵閣大學士。嗣一度復內三院舊制。雍正九年(1731),置協辦大學士,乾隆十三年(1748)定製,置大學士滿漢各二人,官銜以保和、文華、武英三殿及體仁、文淵、東閣三閣為稱,其中保和殿大學士不常置,協辦大學士滿漢各一人。清大學士官階:三殿三閣(保和殿 武英殿 文華殿 體仁閣 文淵閣 東閣)為正一品,協辦大學士為從一品。為文臣最高級,名為協助皇帝處理政務,而清初有議政處制其權力,雍正年間置軍機處後,其職權被取代,但軍機大臣及內外官員之資望特重者仍授大學士,以示尊崇。

㈥ 誰能給出富察馬齊福晉子女的資料

馬齊,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生於順治九年(1652年),卒於乾隆四年(1739年) ,享年88歲。在兩個多世紀前的中國,達於米壽者實屬罕見,而滿族貴族上層成員內堪與 馬齊之壽相埒者,則更為難覓了。自然,中國皇帝中壽命最長的乾隆帝享年89歲,算是一 個特例。 馬齊身歷順、康、雍、乾四朝,自康熙中葉起,他始終居於高位,其間任大學士累計 三十載。其漫長而通達的宦海之途,深為同僚所歆羨,也給後人留下疑惑與思索。馬齊何 以能夠安然度過康雍時期權力斗爭中的一次次驚濤駭浪,成為清前期政治舞台上的一棵長 青樹?剖析馬齊宦海一生的某些特點,將有助於解索上述問題,還可以使我們從一個側面 ,觀察清前期不同歷史階段的政壇內幕。 一 馬齊生於世宦之家,是順治朝內大臣哈什屯之孫,康熙朝戶部尚書、首議撤藩的著名 大臣米思翰的次子。馬齊18歲時(康熙八年,1669年),由蔭生授為工部員外郎。這種步 入仕途的方式,在當時的滿族貴族後代中是較為普通的,然而馬齊與多數八旗子弟所不同 的是,他能夠有效地利用這一優勢,逐步增長、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一步步攀上仕宦之 巔。 馬齊明敏干練,敢於任事,非人雲亦雲之輩。這是他為官前期的一個突出特點,也是 其所以為康熙帝所賞識,並在滿漢同僚中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僅舉下述數例 。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四月,大學士等遵旨奏舉外任官內居官甚好者,所舉數人內 即有時任山西巡撫的馬齊。(註: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康熙起居注[Z].第二冊.北京:中 華書局,1984.)是時,首席滿洲大學士明珠把持朝政,「凡內閣票擬,俱由明珠指麾, 輕重任意」,大學士余國柱等人「承其風旨,即有舛錯,同官莫敢駁正。」(註:康熙起 居注[Z].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如果明珠對馬齊印象不佳,大學士等奏舉的數 人中,則不會有馬齊,而馬齊榮列其中,表明明珠對他較為重視,抑或有拉攏之意。對於 一位外任官員來說,這是一個逢迎巴結朝中權貴,以此作為升遷之機的難得機會。可是, 馬齊卻並沒有「領情」。不久,御史陳紫綬彈劾湖廣巡撫張qiān@①貪婪不法事,康熙 帝命於成龍、馬齊等前往查核。張qiān@①乃由明珠所保薦。此前被派去審理該案的欽 差大臣色楞額,雖曾當面向康熙帝保證要「盡心研審」,但奏報中「惟恐累及保舉張qiā n@①之人,竟為庇護。」(註:康熙起居注[Z].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該案 經馬齊等審理,「皆得實,論罪如律。」(註:清史列傳[M].卷14,大臣畫一檔正編,11 ,馬齊.)馬齊因此「聲名大顯,人稱他是廉潔奉公,無所畏懼的清官。」(註:恆慕義. 清代名人傳略[M](上).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該案順利審結,為康熙帝於二十 七年(1688年)二月罷黜權臣明珠,提供了有利條件,它實際上是康熙帝這一重大舉措的 有機組成部分。馬齊以剛直不阿而深受康熙帝的嘉贊,是年三月升為左都御史。這是他仕 宦生涯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馬齊參與籌議同俄羅斯定界事宜,奏稱中俄邊界談判「所 關最巨」,「其檔案宜兼書漢字,漢官一體差往。」(註:李元度.國朝先正事略[M](上 ).長沙:嶽麓書社1991.)翌年(1689年)十一月又疏言:「臣辦事理藩院,見凡所題所 理之事,止用滿洲、蒙古文字,並未兼有漢文。今請……兼用漢文注冊,庶化服蒙古之功 德,昭垂永久。」(註:清聖祖實錄[Z].卷143,康熙二十八年十一月丙辰.偽滿影印本. )這兩項建議都被康熙帝採納,隨著時間的流逝,其重要意義愈益顯現。可見,敢於任事 的馬齊,並非有勇無謀之人,他頗有見識,且善於思考,而這兩方面的較好結合,恰是其 優於諸多同僚之處。 馬齊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擔任大學士,開始步入仕途的高峰。此前,還有兩事 需要提及。一是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任左都御史的馬齊與理藩院尚書阿喇尼一起列 位議政大臣,這在清朝歷史上並無先例;二是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第一次親征噶爾 丹期間,令馬齊與大學士阿蘭泰、尚書佛倫等人為首,分三班值宿紫禁城,輔佐代理政務 的皇太子允réng@②。這表明馬齊任大學士前,即因才幹突出,逐步成為康熙帝的股肱 之臣,他在協助康熙帝解決噶爾丹問題時的出色表現,又使之進一步受到信任。 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康熙帝第一次廢黜皇太子允réng@②,但旋生悔意,擬行 復立。可是,他又認為如此出爾反爾大失顏面,故有意透露出這一想法後,採取讓眾臣於 諸皇子中推舉的方式,希望眾臣能保奏允réng@②為太子。 是年十一月,康熙帝令全體朝臣推舉太子之前,「特諭馬齊勿預其事」。(註:清史 列傳[M].卷14,大臣畫一檔正編,11,馬齊.)然而馬齊卻沒有服從這一旨意。在他與國 舅佟國維的暗中倡導下,領侍衛內大臣阿靈阿、鄂倫岱等積極配合,全體朝臣共同保舉皇

㈦ 康熙朝領侍衛內大臣、英武殿大學士馬奇

清初之大學士均為上書房大臣,正一品,也可稱為「宰相」

㈧ 大學士在明清時期是幾品官,主要是掌管什麼事務

我們在看一些講明清朝時期故事的影視劇,經常會聽到「大學士」這個詞。關於其具體內容和官職等級,或許我們並不清楚,今天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由於內閣權力日益變大,雍正為了分散他們,防止權勢過大影響自己的皇位,就搞了一個軍機處的部門。大學士從那起基本不再參與一些機要事務,他們的握權被一步一步掏空,職位也漸漸成了空職,但是他們的地位依然是非常高和被極為尊重的。

相信大家通過本文對大學士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大學士在明清時期地位最高,他們是有才華的人,他們地位的尊貴,也是因為自己的付出以及智慧得來的。

㈨ 清朝大學士是什麼官

清朝大學士:滿、漢各二人,正一品,掌鈞國政,贊詔命,厘憲典,議大禮、大政,裁酌可否入告。修實錄、史、志,充監修總裁官,經筵領講官,會試充考試官,殿試充讀卷官,春秋釋奠,攝行祭事。

清朝初期沿襲明制,設四殿二閣,即保和殿、中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和東閣。但內閣受制於議政王大臣會議,只是轉達表章的機構,大學士並不入閣辦事。

乾隆年間改「中和殿大學士」為「體仁閣大學士」,成為「三殿三閣」,設滿漢大學士各二人,又有協辦大學士滿漢各一人作為替補。因前有議政王大臣會議制約,清內閣實際權力受到限制,後有軍機處,成為了當時名義上的百僚之長。

(9)首席滿洲大學士擴展閱讀

設內閣

明成祖始開內閣於文淵閣,延攬大學士入內閣,選翰林官解縉、胡廣、楊榮等入職文淵閣,參預機務,閣臣政務自此始,有人漸升為大學士,但品階只有正五品。仁宗增置謹身殿(後改建極殿)大學士,後大學士常以三孤兼任尚書,地位尊崇,為皇帝起草詔令,指導批答奏章,號稱輔臣。仁宣時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入閣,多所扶正,海內清平。

大學士中居首者,號稱首輔,其權最大,有票擬之權。明武宗正德中期以後,內閣權力急速發展,但首輔大學士的職權仍無法與以往的丞相相比。

㈩ 清朝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領班軍機大臣相當於總理,是政府一把手,其他軍機大臣、內閣大學士相當於副總理、國務委員。

恭親王奕䜣曾入值軍機

軍機處設首席軍機大臣,其餘任職者按資歷地位、官品高低及在軍機處任職先後分別為軍機大臣、軍機處行走、軍機處學習行走、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等。軍機大臣掌軍國大政,范圍頗廣,權責頗重,但卻是嚴格秉承皇帝意願辦事,完全屈從於專制皇權之下,軍機大臣、軍機章京均是皇帝心腹,其任免俱由皇帝裁決。

軍機處職責是:撰擬諭旨和處理奏摺;議大政,議後提出處理意見,奏報皇帝裁奪;參與重大案件審擬;參與對重要官員的任免和考核;常侍皇帝左右,以備顧問,奉旨出京查辦事件等。這已經與明朝內閣職責相仿了,真正承擔政府的職責了,軍機大臣也承擔了政府首腦的職責,相當於一國政府首腦,即國務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