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現在姓賀的人是漢族還是鮮卑族我姓賀,學了歷史後,同學們總是叫我賀賴……我很郁悶,也很難過T_T
一、賀姓的來源:
1、出自姜姓,是為避帝王名諱所改的姓氏。春秋時,齊桓公(姜姓)有個孫子叫公孫慶克,她的兒子慶封以父名命氏,稱為慶氏。慶封在齊靈公時任大夫,在庄公時與崔杼曾為上卿,執掌國政。後兩人再升為左右相國。因崔杼家內發生內亂,慶封以弒君罪滅掉崔氏,獨霸朝政。於是慶封把政事交給兒子慶舍處理,自己只管吃喝玩樂,引起了朝上朝下對慶氏的不滿,後慶封的親信盧蒲癸和王何,趁慶封外出之機,殺死了慶舍,慶封見勢不妙,便逃到了吳國。吳王噶朱方封給慶封,慶氏宗族聞訊趕來相聚,從此,慶氏比在齊國時還要富裕。至西漢末,子孫徙會稽山陰,東漢時傳至慶儀為汝陰令,其曾孫慶純官拜侍中,為避漢安帝的父親劉慶的名諱,"慶"字改為同義的"賀"字。慶純改為賀純。
2、出自他族改姓。據《魏書。官氏志》等所載,南北朝時後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實行漢化,將鮮卑族復姓賀蘭氏、賀拔氏、賀狄氏、賀賴氏、賀敦氏皆改為漢字單姓賀氏。是為河南賀氏。
二、遷徙分布
中國賀氏播遷各地,主要是在漢代之後,分布地區廣泛,郡族門望較多。據《元和姓篡》記載,慶質的孫子叫賀齊,為三國時吳國大將軍,齊的孫子賀邵任中書令,邵的兒子賀循在西晉任太子太傅,循的12世孫賀德仁為唐太子中書舍人,德仁的侄孫賀默為彭州刺史,德仁的侄曾孫就是唐玄宗時秘書監賀知章。又據《古今姓氏書辯證》記載,南北朝時,後燕有清河太守賀耕,南涼都樂都(今屬青海)有將軍賀連,宋朝時有忻州定襄(今屬山西)賀氏、易州(今屬河北)賀氏、開封陳留(今屬河南)賀氏、蔡州(今河南汝南)賀氏、洛州(今河南洛陽)賀氏、濟南(今屬山東)賀氏、會稽(今浙江紹興)賀氏、齊州臨邑(今屬山東)賀氏,密州(今山東諸城)賀氏等。其中,會稽賀氏和河南(今洛陽市)賀氏族大人眾,所以賀氏以會稽、河南為郡號。洛陽的賀氏以鮮卑族居多。除了上述賀氏之外,宋代以後各朝代賀姓人散居各地者仍多,不勝枚舉。清代江西賀氏,因躲避官事,千里遷徙至陝西榆林府,今天已經是名門望族。
三、郡望堂號
【堂號】 「四明堂」:唐朝時光祿大夫賀知章,詩作得最好,書法也漂亮。醉後作詩填詞寫字,毫不費力就成了卷軸。他自號「四明狂客」。
【郡望】
會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於原吳、越地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市)。順帝時置山陰。此之賀氏,其開基始祖為漢慶純。
河南郡:漢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此之賀氏,其開基始祖為後魏賀蘭氏、賀賴氏改為賀氏之後裔。
廣平郡: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9年)分邯鄲郡置郡,治所在廣平(今河北雞澤東南)。此之賀氏,其開基始祖有二說:其一,為漢慶純之後;其二,為後魏賀蘭氏、賀賴氏改為賀氏之後裔。
四、歷史名人
賀知章:字季真(659─744),越州永興人(今浙江蕭山縣),唐代著名詩人。武則天證聖元年進士,歷任國子四門博士、太常博士、禮部侍郎兼集賢院學士、太子賓客兼秘書監。天寶三年因不滿奸相李林甫專權而返鄉為道士,隱居鏡湖。一生風流倜儻,豪放不羈,好飲酒,與李白、張旭等關系密切,時稱「醉中八仙」。能詩,又工書法,尤善草隸,其詩今存20首,其《回鄉偶書》傳誦頗廣。他高壽85歲,為賀氏名人中得壽星者。
賀循:會稽山陰人(今浙江紹興)。晉代時官至光祿大夫,他與顧榮同為支持司馬睿得江南士族領袖。善屬文,博覽群籍,尤精《禮》傳。朝廷疑滯皆咨之,輒依經禮而對,為當世儒宗。
賀狄干:代人(今河北北郭一帶),鮮卑族,魏道武帝將領,因功賜爵襄武侯。他曾在長安習讀史書,通《論語》、《尚書》諸經,尤儒將風度。
賀懋:臨清人(今屬山東),官至貴州道監察御史,寬舒公明,清慎仁愛,民稱為「賀清天」。
賀岳:海鹽人(今屬浙江),著名醫學家,著有《明醫會要》、《醫經大旨》、《葯性准繩》等。賀長齡:湖南善化人(今長沙),道光時歷任江蘇、福建、直隸等省布政使、貴州巡撫、雲貴總督等職,主張查禁私種罌粟和吸食鴉片,重視經世致用之學,惠政頗多。
賀龍:紅軍創始人之一。
所以,賀姓大部分都是漢族,一小部分是鮮卑族。但是,就算是鮮卑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中國人都是一家人! 不要理會你們同學,他們這樣稱呼你只會顯示出他們的無知與淺顯。你只要認真學習,認真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如果很嚴重的話,可以告訴父母和老師,讓他們來調解一下。你看賀氏一脈,人才輩出,你也要為賀氏爭光啊 :)
⑵ 我媳婦碩士畢業,賀卡寫什麼
呵呵~
我覺得如果你送她一束花..她肯定會很開心的(除非她不喜歡花.)
至於留言.
從女孩子的角度來說..我覺得你可以寫的簡潔一點..
如果你想表達自己的心意..那就寫直接一點。.
如果你認為還不是時候表達心意。.那就寫的婉轉一點。.
⑶ 賀培的介紹
北京市人,教授,經濟學博士。1982年起,在中央財經大學(中央財政金融學院)從事 金融學、國際貿易等專業領域的教育教學工作,主講《國際結算》、《國際貿易實務》、《進出口業務》、《國際貿易融資》、《國際商務與國際結算》等課程,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⑷ - 賀賴族怎麼樣!
。《晉書慕容俊載記》記「匈奴單於賀賴頭率部落三萬五千降於俊,拜寧西將軍,雲中郡公,處之於代郡平舒城」。賀賴族乃是匈奴中進化程度較落後的一支,單於之號乃是假稱,後附於北魏,魏孝文帝時改姓賀。先融於鮮卑族、後隨鮮卑融於漢族;
⑸ 如果祝賀同學碩士畢業,怎麼用英語寫賀卡
In this special day, best wishes for you !
happy tha可以先想好中文,然後再翻譯成英語就可以了可以先想好中文,然後再翻譯成英語就可以了nksgivng's day!
⑹ 賴振宇是誰
賴振宇
中文名
賴振宇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四川省新都縣
出生日期
1974年
職業
教授
性別
男
賴振宇,男,1974年出生,四川省新都縣人,碩士,材料學專業副教授。
個人簡介
最高學歷: 碩士
職 稱: 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固體廢棄物處理
⑺ 賴晨的簡歷
賴晨,閩贛邊區客家人,曾經在寧化二中、寧化六中學習,中共黨員,福州大學歷史學副教授,歷史學者、作家(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證書號:1543)。在世界各種報刊發表60多篇學術論文(約50萬字),幾千篇文學、文史作品。
先後畢業於贛南師范學院中文系(全日制)、福建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獲得研究生畢業證書和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碩士學位(全日制)。
⑻ 賴丹丹的個人檔案
姓 名:賴丹丹
現居地:上海
教育背景:留學日本;國際關系學在讀碩士
人生格言:有容乃大
⑼ 賀冬冬什麼學歷
賀冬冬是內蒙古人,畢業於河北大學聲樂專業,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碩士、北京大學EMBA,知名美妝護膚專家。
⑽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的政治生活時代背景是什麼
清代批評家沈德潛在《說詩啐語》(卷上)中對詩歌的開頭的創作說過這樣的話,「起手貴突兀……直疑高山墜石,不知其來,令人驚絕」。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文章的創作。柳宗元的《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就是這樣一篇「令人驚絕」的文章。
本文標題下筆詼奇,出人意料,頗有懸念。王參元是鄜坊節度使王棲曜的小兒子,是作者柳宗元的朋友,朋友家裡「失火」,生活失去著落,作者不去勸解、安慰,反而要「祝賀」,實在是「奇特尤甚」(清·過珙《詳定古文評注全集》卷七)。
文章開篇,先交代自己從朋友楊敬之處得到王家失火的消息,作者描寫了自己聽到消息時的思想情緒的變化,「始聞而駭,中而疑,終乃大喜,蓋將吊而更以賀也」。「始」「中」「終」,從時間的角度,反映了作者對「失火」一事的認識過程;「駭」「疑」「喜」,則形象地交代了思考的結果,簡潔地概括了為什麼要把「安慰」改為「慶賀」的原因。這句話也是全文的綱領。
文章接下來就從「始駭」「中疑」「終喜」三個方面,分三個層次一一進行了說明。
王參元家裡經歷了一場火災,連日常生活用品也被燒得一干二凈,一個「唯恬安無事是望」的人遭此一劫,確實讓人感到很是不幸,讓人駭怕,柳宗元起初也是這樣的反應,這是人之常情,是一種自然反應。這是第一層。
第二層接著分析「中疑」的原因。孟子認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老子以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但柳宗元認為,這樣的等待過於長久,也是「荒誕無稽」的,對於一個有志向抱負的人而言,這樣長時間的等待是一種折磨,一種生命消耗。王參元所遭遇的這場火災是否是「福」,是否預示他將要接受「大任」,看看王參元目前的處境,柳宗元並不認為「火災」與「大有為」「能光明」之問有必然的聯系。另外,柳宗元自己也命運多舛,對這類凡人相信的說法有一定的認識與思考,因此他表示不解,表示懷疑。
第三層,具體分析「終喜」的原因,這是全文的重點。王參元勤讀古人書,認真創作文章,擅長小學研究,是個「多能」的進士,憑他的學問才識,早就應該得到朝廷的重用,一展「濟世救民」的才幹,但到如今依舊是「進不能出群士之上」,鬱郁不得志。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王參元無由施展才能呢?作者把筆鋒一轉,直接刺向不合理的社會現象,漸次展露行文的真正用意。
原來,「公道之難明,而世之多嫌也」。當時之士追求「好廉」的虛名,明明知道王參元的才幹,但因為王家有財,怕推薦了王參元就被人說是接受了賄賂,從而影響自己的名譽仕途。作者自責自己也不能免俗,雖然擔任「天子近臣」,也怕別人「竊笑」,所以,心裡雖然對這樣的現象表示不滿,但也只是「痛」而已,只能表示無奈。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賄賂公行、猜忌橫行、俗見混亂、積毀銷骨的不合理現象,也流露了作者對懷才不遇之士的深切同情。
如今一場大火,燒掉了王家的財產,卻也讓王參元擺脫了多財的累名,也可算是種「幸運」,終於有機會可以推薦他了。「則仆與畿道十年之相知,不若茲火一夕之為足下譽也。」這看似滑稽可笑的話語中包含著無盡的悲哀。明明相知多年,也充分了解王參元的才學,但終究沒有幫助朋友發揮才能,這不能不說是種悲哀。因此這次王參元家失火,雖然家產盪然無存,但人們自可毫無顧忌地與他交往,為之延譽,這正好為王參元揚名提供了大好機會,故值得慶賀。柳宗元慶賀王參元家遭遇火災,正是意圖借這常人看來十分「別扭可笑」的想法來有力地抨擊不合理的社會風氣。正是因為今後可以「鹹得開其喙」「授子而不栗」,所以反而「大喜」了。
接著,作者引用古人的事例來進一步表明自己真實的想法。《左傳。昭公十八年》載,宋、衛、陳、鄭災,陳不救火,許不弔災,這引起了人們的不滿,「君子是以知陳許之先亡也」,現在自己面對朋友家遭遇火災,不僅不「吊」反而過分地「賀」,這樣的做法貌似與古人的「不弔」相同,但性質是完全不同的,柳宗元聲明自己上面所說的是憤激的反話,做的是「反事」,並不是真的希望朋友家遭遇火災而傾家盪產。「顏、曾之養」分別指顏回和曾參的言行。《論語·雍也》中記有「子日: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顏)回也不改其樂」。《莊子·讓王》說「曾子居衛,緄袍無表,顏色腫噲,手足胼胝,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履而踵決。曳縱而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聲。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這兩位儒家傑出人物的言行都體現了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境界。柳宗元引用這兩位古代賢人的事例目的是鼓勵朋友要學習先人的安貧樂道,「憂道不憂貧」的高尚品德,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志趣。這兩處典故的弓l用把自己的勸慰、朋友的想法和盤托出,語言簡潔但富有趣味。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這封信,作者通過奇特的構思表達了嚴肅的社會問題,在幽默的筆調中寄寓著很深的感慨。情趣事趣皆出,令人回味再三。
《國語·晉語八》有「叔向賀貧」一節,寫韓宣子憂貧,叔向反倒向他祝賀,韓宣子不解,於是叔向發表了一番議論:當年欒武子貧而有德,國家賴以為安,其子孫也受到庇護;邵昭子富而無德,「恃其富寵,以泰於國」,結果「其身屍於朝,其宗滅於絳」「一朝而滅,莫之哀也」。「今吾子有欒武子之貧,吾以為能其德矣,是以賀。若不憂德之不建,而患貨之不足,將吊之不暇,何賀之有?」叔向以賀貧為由,圍繞富與德的輕重,引出深刻的道理,文章平易中肯而又風姿搖曳,娓娓動人。本文在表達技巧方面與「叔向賀貧」頗有相通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