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翰林學士」具體會是啥官職,權力會有多大
安史之亂”之後,宦官勢力逐漸做大。宦官李輔國因為擁戴肅宗有功,備受崇信。當時大權在握的他,甚至可以逼迫太上皇唐玄宗。最後,李輔國權勢日盛,驕縱異常,並嚇死病中的肅宗,擁立代宗為帝。
此後,唐朝宦官專權日益嚴重,到後來,宦官甚至可以擅自廢立皇帝,甚至加以毒害。因此,皇帝要想擺脫做傀儡的命運,必須要加強皇權,並打擊宦官勢力。
唐順宗有志於改變這一現狀。在他還是太子時,身邊就聚集了王叔文、王伾等一批正直的大臣。繼位後,他提拔王叔文為翰林學士、兼任度支使、鹽鐵副使。在皇帝的支持下,王叔文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王叔文一系列的改革,引起了宦官俱文珍的不滿,他討厭王叔文玩弄權勢,隨即就罷免了他翰林學士的職務。
知道此消息的王叔文,很是震驚,他對朋友說道∶“我必須經常來翰林院辦公,如果沒有翰林學士這一職務,就沒辦法進入內廷了。”
著急的王叔文找到了王伾,後來還是王伾為他求情,最後俱文珍才准許他三五天進一次翰林院。王叔文改革,最後還是失敗了。
但是,兩者之間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首先,它們的產生背景不同,內相權力變大,是因為皇權旁落,宦官和藩鎮權力增強,內相的權力是用來制衡前兩者的。而內閣首輔權力的增大,是因為皇權極度加強,皇帝不理政事導致的。
其次,權力大小不同。內相是皇帝為了和宦官、藩鎮爭權而產生的。但內閣首輔權力很大,在明朝,有時甚至可以制約皇權,甚至凌駕於皇權之上,例如嘉靖初年的“大議禮”事件、張居正任首輔時的權勢。
最後,性質不同。歷史上,有內朝和外朝之分,宰相領導的百官,被稱為外朝。皇帝領導的親信,被稱為內朝。內相的權力,實際上是來自於內朝,是服務於皇權的。而明朝的內閣首輔,是文官之首,對皇帝的旨意不滿意,是可以封還的,可以制約皇權。
無論,內相也好,內閣首輔也罷,他們最初的目的,其實都是為強皇權服務的。而當其權力一旦做大,最後必然會遭到拋棄。
2. 翰林院大學士是什麼級別
沒有「翰林院大學士」,只有「翰林學士」和「大學士」,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官職。此外,明清翰林院里還有學士、掌院學士、侍讀學士、侍講學士等官職,這些都是有區別的,要一步步說明。
一、學士
翰林學士這個官職沒有了,翰林院卻保留了下來,不過宋朝以後,翰林院不再參與政務,主要任務就在於修撰典籍、史書,以及陪伴皇帝、皇子等讀書,為他們講解書籍。翰林院長官稱「學士」(不能叫翰林學士,只能叫翰林院學士),正五品,副長官為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各一人(從五品)。翰林院還有個功能是培養人才,科舉考試優異者入翰林院成為定例,這些人被稱為「翰林」。
如每科狀元會擔任翰林院修撰(從六品),榜眼和探花會擔任翰林院編修(正七品)。其他優異者為庶吉士(無品級)。庶吉士一年後再經過考試,優異的留翰林院任編修或檢討(從七品)。這些翰林外放後做官比沒當過翰林的人起點更高。當然,這些人都不能稱作「學士」,只能叫「翰林」。
到了清代,基本延續明代翰林院的格局,稍有變化的是翰林院長官改稱「掌院學士」,品級高升為從二品,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品級為從四品。值得一提的是,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之下還有兩個官員稱為「侍讀」、「侍講」,從五品,跟那兩個學士是不一樣的。
四、大學士
最後就說大學士了,一個「大」字,加上就是天壤之別。歷朝歷代,大學士基本都是宰相兼任,跟翰林院那些只負責學問方面的讀書人完全不同。
唐中宗時首創大學士,此後唐朝先後設有弘文館(修文館、昭文館)大學士、集賢院(集賢殿)大學士、崇文館大學士,全部都是宰相兼任。宋朝延續這個傳統,由宰相兼任昭文館大學士、集賢殿大學士,後來還設立了觀文殿大學士、崇政殿大學士用來授予退休的宰相,以示優待。
明朝初年,朱元璋廢丞相,獨攬朝政,但因為工作量巨大,不得不設置了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又設置文華殿大學士,以輔導太子,品級都為正五品。但除了文華殿大學士類似唐宋的學士之外,其他都是類似於秘書,與前朝的宰相大學士有區別,所以到了建文帝即位後一度將這些大學士改稱學士。
直到朱棣靖難之役奪取江山後,在文淵閣設內閣,徵召解縉等名士入閣,內閣成員稱大學士,這些大學士相比朱元璋時期的純秘書性質,權力大有提升,但品級依然不高,正五品。此後,大學士地位逐漸提升,最後由三孤(少師、少傅、少保,從一品)兼任六部尚書(正二品)。
大學士們正式成為了一二品大員。內閣擁有票擬權,也就是代皇帝起草詔書的權力,內閣大學士之首稱為首輔,雖然權力上與前朝的宰相還有差距(宦官掌硃批),但已經接近宰相。明朝大學士後期確定滿員為六人,共「四殿」、「兩閣」。也就是中極殿大學士(原為華蓋殿),建極殿大學士(原為謹身殿),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
清代延續明朝的內閣設置,不過改中極殿為中和殿,改建極殿為保和殿。乾隆年間又裁撤中和殿大學士,增設體仁閣大學士,形成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體仁閣三殿三閣大學士。大學士都為正一品。不過,乾隆再改制後只將保和殿大學士授予過傅恆一人,傅恆死後,此職空缺,所以通常文華殿大學士為文官之首。而東閣、體仁閣大學士往往只設一個,最後形成二殿二閣格局。另外,乾隆又規定增設協辦大學士(從一品)兩名。
不過,內閣大學士在清朝沒有內閣的作用。早期有議政王大臣會議,中期開始有軍機處,軍機大臣才是真實掌握權力的。而內閣大學士是給那些德高望重的老臣一個尊崇的地位。如果軍機大臣兼領大學士,那就被稱作「真宰相」,權力地位都有了。
最後多說一句,清代乾隆之後,由於保和殿大學士空缺,通常文華殿大學士為群臣之首,但由於清朝旗人地位高於漢人,所以同治十三年文華殿大學士瑞麟(旗人)去世,武英殿大學士李鴻章遞補文華殿大學士,文祥遞補為武英殿大學士,文祥死後寶鋆繼任武英殿大學士。文祥寶鋆都是旗人,所以也出現在部分場合,文祥寶鋆排名在李鴻章之前的情況。
3. 翰林院最大的官是什麼
翰林院最大的官是:內閣侍讀
4. 「翰林學士」在古代的時候,是多大權力的官職呢
“安史之亂”之後,宦官勢力逐漸做大。宦官李輔國因為擁戴肅宗有功,備受崇信。當時大權在握的他,甚至可以逼迫太上皇唐玄宗。最後,李輔國權勢日盛,驕縱異常,並嚇死病中的肅宗,擁立代宗為帝。
此後,唐朝宦官專權日益嚴重,到後來,宦官甚至可以擅自廢立皇帝,甚至加以毒害。因此,皇帝要想擺脫做傀儡的命運,必須要加強皇權,並打擊宦官勢力。
唐順宗有志於改變這一現狀。在他還是太子時,身邊就聚集了王叔文、王伾等一批正直的大臣。繼位後,他提拔王叔文為翰林學士、兼任度支使、鹽鐵副使。在皇帝的支持下,王叔文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王叔文一系列的改革,引起了宦官俱文珍的不滿,他討厭王叔文玩弄權勢,隨即就罷免了他翰林學士的職務。
知道此消息的王叔文,很是震驚,他對朋友說道∶“我必須經常來翰林院辦公,如果沒有翰林學士這一職務,就沒辦法進入內廷了。”
著急的王叔文找到了王伾,後來還是王伾為他求情,最後俱文珍才准許他三五天進一次翰林院。王叔文改革,最後還是失敗了。
但是,兩者之間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首先,它們的產生背景不同,內相權力變大,是因為皇權旁落,宦官和藩鎮權力增強,內相的權力是用來制衡前兩者的。而內閣首輔權力的增大,是因為皇權極度加強,皇帝不理政事導致的。
其次,權力大小不同。內相是皇帝為了和宦官、藩鎮爭權而產生的。但內閣首輔權力很大,在明朝,有時甚至可以制約皇權,甚至凌駕於皇權之上,例如嘉靖初年的“大議禮”事件、張居正任首輔時的權勢。
最後,性質不同。歷史上,有內朝和外朝之分,宰相領導的百官,被稱為外朝。皇帝領導的親信,被稱為內朝。內相的權力,實際上是來自於內朝,是服務於皇權的。而明朝的內閣首輔,是文官之首,對皇帝的旨意不滿意,是可以封還的,可以制約皇權。
無論,內相也好,內閣首輔也罷,他們最初的目的,其實都是為強皇權服務的。而當其權力一旦做大,最後必然會遭到拋棄。
5. 唐翰林學士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相當於現在的副部級官員。我國的官僚制度,其實從古代就開始分內外了,內部和外部還是有一些不同的,二者的領導者不一樣。
唐朝的時候,皇上主宰朝廷內部的事宜,而外部的事情就交給宰相處理了,但是由於他們是合作關系,所以在那個過程中避免不了會發生摩擦,然後皇上就會重新選一些才能更高的人來輔佐他,他們都是從普通百姓中被挑選出來的,因此他們還能和皇上分享一些百姓的實情。
皇上聽了以後才能更好的制定對策,所以這樣的方式還是比較管用的,由此也引領了一種當時新的學位,那就是翰林學士。
(5)翰林學士最高擴展閱讀
翰林學士就是在唐朝建立的,李世民為唐朝皇帝的時候,已經建立了讓人們專門學習的場地,還讓世界各地有才華的人給他做事。而且有了那些人的輔助,李世民的前進之路有了很大的提高,於是他後來就把這樣的招人模式持續下去,讓自己有了更多的得力助手。
翰林學士被建立之後,關於詔書的工作就是翰林學士和中書舍的人一起制定了,而且還給他們分了類,每個職位負責的區域也都不相同。而且翰林學士負責的內部詔書還略重要一些,中書舍人則負責外部的普通詔書,其實翰林學士的選拔也是有要求的。
雖然不是取決於一個人的經驗,但是本是具有的才華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他們的上面沒有直屬的上司,是由皇上直接管理的,所以他們的地位還是較高的。
6. 在古代很多朝代,都設置有翰林學士這個官職,放在今天是什麼級別
翰林學士這個職位其實跟我們現在的秘書一樣,院士院的編輯職務相當於我們現在的中央廳秘書。級別從大到小不等,最高級別為主任級,最低級別為部門級、司級。翰林院的編纂和修訂主要包括起草專利證書、編纂歷史書和聽課。
故宮建於明清時期。這所大學有兩個學士學位的學生,一個來自滿族,一個來自漢族。張清元的學士不負責文學寫作。他是學士以下官員名義下的官員,不同於唐宋時期的翰林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