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的翰林院大學士與內閣大學士都是干什麼的
翰林院從唐朝開始設立。始為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但自唐玄宗後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院里任職的人稱為翰林學士。從制度上講,明代 翰林院是朝廷考議制度、詳正文書、咨議政事的職官機構,翰林官的主要活動多為朝廷日常性工作,如從事誥敕起草、史書纂修、經筵侍講等。然而,自天順朝以後,出現了「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奇怪現象。這種現象足以說明,翰林院既是明代通過科舉考試匯集優秀人才之所,又是明代高層政治人物的輸出之所。
明代科舉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直接進入翰林院,二等為翰林院庶吉士,取得翰林院的預備資格,三等則委以地方基層官吏或其他職務。可見,能夠直接進入翰林院的,實則僅科舉進士名列前茅者。對於這樣一批人才,朝廷高度重視,精心培植。翰林院的日常活動,既是履行其處理政事的職能,同時更具有鍛煉能力、增長見識的意義。譬如,以皇帝名義頒發的各種誥敕本應閣臣起草,但實際上一般性文件多由翰林代筆,這項工作有助於翰林官適應政務、加深閱歷、加強對國家事務的熟悉;對明代歷朝實錄的編寫一般由閣臣領銜,翰林負責實際編修,這項工作加強了翰林官對前朝政典故事的深入了解;而在經筵侍講中,翰林官又因此而不斷熟悉朝廷儀制和國家要政;同時由於經筵講讀而形成的亦君臣亦師生的關系,成為翰林官在院期間或日後為官主政時啟沃君心、對皇帝施加影響的重要條件。此外,翰林官有著更多的親炙鴻儒、接近權要的機會,又能飽覽史料邸報,參加某些重要會議,便於對政局時事獲得具體而深入的了解。這些都使翰林學士不斷積累政治學識和經驗,為日後准備較好的政治素養。
明代翰林院官員具有兩重意義:其一,作為參預機務的內閣成員。內閣成員稱大學士,因而內閣與翰林院為一而二,二而一的機構,這是清制只有翰林出身者才能入閣的由來。自明憲宗成化(公元1465——1487年)以後,不但內閣,就連六部長官也有定例以翰林官充任的。據《明史·職官志二》載:「其在六部,自成化時,周洪謨以後,禮部尚書、侍郎必由翰林,吏部兩侍郎必有一由於翰林。其由翰林者,尚書則兼學士(六部皆然),侍郎則兼侍讀、侍講學士。其在詹事府暨坊、局官,視其品級,必帶本院銜(詹事,少詹事帶學士銜,庶子,諭德,中允,贊善則帶侍講、侍讀學士以至於編修、檢討等銜)」。其二,明代的翰林院包括前代的秘書監、史館、著作局、起居郎、舍人等職;因此,這些官名均已廢除。事實上連這些官的職務也廢除了,有時不過作為裝點門面而已。
內閣大學士為中國清朝官制之一,品等為正一品。1659年,清政府將文館與內三院統一且更名為內閣,其內閣設大學士。滿人與漢人各兩名。大學士於1730年代乾隆朝時,成為三殿三閣定製。事實上,內閣大學士有票擬之權,可說是清朝的實際宰相。相權廢止後,朱元璋集皇權、相權於一身,每天要處理大量政事,為保證君權不至於旁落,又便於處理政事,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仿宋制,從翰林院等機構挑選了幾名文臣充任文淵閣、東閣、華蓋殿、武英殿、文華殿的殿閣大學士,協助皇帝批閱奏章,充當顧問。明成祖朱棣又准許閣臣參予機務,但不置僚屬,不得專制百官。從明仁宗朱高熾開始,用六部尚書、侍郎兼殿閣大學士,閣臣權力漸重。明中葉以後,閣臣又有了首輔、次輔和群輔的區別。首輔擁有票擬權,位極人臣,一切朝政皆歸其調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閣權一代一代的積累,明中葉以後的殿閣大學士已經掌握了一部分宰相之權,早已不是最初的皇帝「顧問」了,首輔已成為實際上的宰相。內閣則成為事實上的全國行政中樞機構。但首輔的地位經常受到專權宦官的挑戰。首輔畢竟不是合法的宰相。明中期朝政的混亂與此有著密切的關系。
內閣學士為中國清朝官制之一,品等為從二品。1659年,清政府將文館與內三院統一且更名為內閣,其內閣設學士。在數量上,內閣學士中,滿人六人,而漢人則四名。學士於1730年代乾隆朝時,成為三殿三閣定製。數量達到幾十人之多。
學士一詞最早出現在周代。《周禮·春官》:「詔及徹,帥學士而歌徹。」《禮儀·喪服》:「大夫及學士則知尊祖矣。」唐著名學者孔穎達對此註:「此學(士)謂鄉庠、序及國之大學、小學之學士。」庠、序以及大學、小學,均為古代貴族子弟讀書場所,相當漢以後的太學,西晉以後的國子學。可見,學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學讀書的貴族子弟,後來逐漸變成官名和文人學者的泛稱。
魏晉以後,學士成了以文學技藝供奉朝廷的官吏。如南北朝著名詩人庚信、徐陵曾作梁武帝東宮學士,專陪皇帝吟詩作賦,寫了大量綺艷靡麗的宮體詩。當時學士無定員,無品序,無定名,有的深受皇帝寵信,有的則地位低下,甚至備受欺凌。盡管他們的地位、職責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學士必須是博學多識或專精一門學問的人。
唐朝設置了學士院,奉旨起草詔命,學士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學士甚至可以參與朝政。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召名儒房玄齡、魏徵、杜如海等十八人為學士,共議天下大事。玄宗、德宗時設翰林院、學士院。翰林學士為眾學士之首,常以博學多才、有極高文學造詣的學者充任。著名浪漫派詩人李白就曾作過翰林學士。唐以後,除翰林院設學士外,還以殿、閣、館之名命名學士,其中觀文殿學士最為榮貴,須曾任宰相者才得授予。唐以後還置大學士,為殿、閣、館學士之首。到了清朝,大學士地位更加顯赫,官拜正一品,為文職官吏之首。這些大學士參贊朝政,表率百官,甚至官至宰相,為此在公私禮節上人們都不直稱其名,而以「中堂」尊稱。無論學士還是大學士,都必須是有學問的人才能擔任。
B. 古代大學士的官位很顯赫嗎
清時非常重視官員的品級.當時官員分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從之分,所謂九品十八級.不能列入九品以內的,叫做未入流.列表如下:
品級 官職
正一品 太師,太傅,太保,大學士
從一品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書,督察院左,右都御史
正二品 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總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從二品 各省巡撫,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時,各省布政使.
正三品督察院左,右副都於是,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順天府尹,奉天府尹,各省按察使.
從三品 光祿寺卿,太僕寺卿,各省鹽運使.
正四品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鴻臚寺卿,太傅寺少卿,各省道員.
從四品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內閣侍讀學士,各省知府.
正五品左右春房左右庶子,光祿寺少卿,欽天監監正,六科給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隸知州
從五品鴻臚寺少卿,各道監察御使,翰林院侍讀,侍講,各部院員外郎,各省知州.
正六品國子監司業,內閣侍讀,左右春房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縣知縣,各省通判.
從六品 左右春房左右善贊,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州同
正七品翰林院編修,各部院七品筆貼士,順天府學教授,訓導,京縣縣丞,外縣知縣,各府學教授.
從七品翰林院檢討,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國子監博士,直隸州州判,州判.
正八品太醫院御醫,各部院八品筆貼士,外府經歷,外縣縣丞,州學正,縣教諭.
從八品 翰林院典簿,府,州,縣訓導.
正九品 各部院九品筆貼士,縣主簿.
從九品 翰林院侍詔,刑部司獄,州吏目,巡檢.
未入流 京,外縣典吏,驛丞,和泊所所官
(中央官部分)
大學士——中堂 吏部尚書——天官、冢宰
禮部尚書——大宗伯 戶部尚書——大司徒,大司農
邢部尚書——大司寇 兵部尚書——大司馬
工部尚書——大司空 左都御使——總憲
右都御使——副憲 通政使——銀台
C. 相傳明朝末期有兩個天官,一個馬天官一個李天管,那位網友知道他們兩個的詳細情況嗎
馬文升(1426—1510)明朝大臣,字負圖,號約齋、三峰居士,晚年更號友松道人、三峰居士,鈞州(今河南禹州市)人。景泰二年進士。授御史,歷按山西、湖廣,遷福建按察使,升左副都御史,入為兵部右侍郎,歷遼東巡撫、右都御史、總督漕運,弘治初任兵部尚書,十五年任吏部尚書,位居一品。去世後贈特進光祿大夫、太師,謚號端肅。一生成績顯著,先後輔助代宗朱祁鈺、英宗朱祁鎮、憲宗朱見深、孝宗朱祐樘、武宗朱厚照,故後人有「五朝元老馬文升」之稱。
http://ke..com/view/694677.htm
李學道(1532-1577),字汝致,古淵頭人。明萬曆間由進士出宰陝西丹陽。有人提出「縣中賦稅收入有剩餘,可納為私有」,學道收取後悉數充公。昭雪冤獄,其人用百金相酬拒受。歸里後貧不能治父喪,開館授徒賴以生計。守服期滿任監察御史,巡視京都中城。其時宦官非法營私擾民,學道不畏權勢,予以制裁。
古淵頭李學道,字汝致,明嘉靖辛酉(1532)中進士,任陝西七品丹陽縣尹,後任江西道御史,萬曆六年(1579),客死山東青州知府任上,位極四品,年僅四十七歲。他一生中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人稱年輕的「三代元老」。其任期內,愛民如子,清廉拒賄,忠心鯁骨,昭雪冤獄,百姓擁戴,政聲赫赫。由於任上經常腳穿草鞋,走鄉入村,訪貧問苦,人們又送他一個「草鞋御史」的美名。
李學道的事績明史有載,留有《青霞集》十卷傳後。古淵頭建有花台題額「名御史第」紀念李學道,其聯曰:忠貞氣節貫青史;剛直威名震紫宸。
D. 明朝最年輕的內閣大臣
周延儒,字玉繩,號挹齋,生於明神宗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明代宜興人(今宜興宜城鎮人)。少時聰明,有文名。20歲時連中會元、狀元,授修撰。天啟年間遷右中允,掌司經局事。不久又以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崇禎帝即位,召為禮部右侍郎。1643年四月,清兵入關,延儒自請視師,卻假傳捷報蒙騙皇帝,崇禎不知內情,對周延儒褒獎有加,特進太師。後錦衣衛指揮駱養性上疏揭發真相,其他的官員也相繼彈劾,因而獲罪流放戍邊。不久,崇禎帝下詔勒令周延儒自盡,籍其家。終年51歲。
崇禎二年(1629年)十二月,特拜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參預機務,時年36歲,次年九月拜為首輔。
比楊廷和和張居正都早,我想說張問是宋朝的吧。
E. 明朝末期兩位天官有哪些事跡
天官是吏部尚書的專稱,因為吏部尚書比其他尚書地位更顯赫一些。你看劉羅鍋不也自稱吏部天官劉大人嗎。
李天官:
李默(1494一1556年),字時言,一字古沖,建安(今建甌房道徐地)人。明朝正德十六年(1521年)辛巳科楊維聰榜進士,選入翰林院為庶吉士(練習辦事的官員)。明嘉靖元年(1522年)調任戶部主事。後升兵部員外郎,奉命前往大同(今山西省大同市),協同駐軍部署防務。時軍營由於管理不善,致使部分士兵騷亂。兵部派侍郎胡瓚負責處理,但他不作調查,便採取懲罰作法,引起不少士兵嘩變。李默了解後,即上報朝廷調回胡瓚,然後親自深入兵營,以教育安撫平息了兵變,得到上級嘉許,調任吏部郎中。任期中,他積極條陳地方事宜,編有《大明輿地圖》,詳述形勢要害和屯兵、課賦的見解,為冢宰桂普斫賞識,特為奏聞,得到皇帝嘉勉,被列為重要文獻,交內閣存用。嗣後凡文武會試,都指派李默充同考官。嘉靖十一年(1532年),李默被任為考核武會試的考官之一,試畢,赴兵部宴。兵部尚書王憲態度傲慢,輕視僚屬,不以賓禮相待。李默對此不滿,當面指責王憲不明禮節,為此而遭到貶謫。先後調任寧國府(今安徽省宣城、寧國等地)通判、廣東按察使屬下檢事、雲南提學副使、浙江左右布政使等職。因歷任政績卓著,遂又升任太常寺卿、禮部侍郎,奉旨撰《庚戌進士題名記》。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秋,俺答汗(蒙古右翼土默特萬戶的統治者)出兵侵犯掠奪中原一帶,京都告急。李默奉命守正陽門,他率兵五千,發動百姓,軍民合力晝夜巡視,防衛甚為周備,敵遞退卻。不久,李默被升為吏部尚書(位同宰輔),他秉公持正,堅持任人唯賢,推行「進賢拔滯,澄清吏泊」的作法。時嚴嵩主持內閣,以子嚴世藩、工部侍郎趙文華、咸寧侯仇鸞等為爪牙,操縱國事,賣官受賄,培植黨羽,陷害忠良。因李默執掌吏部職權,使他們無法任意安插親人而記恨在心。嘉靖三十年(1551年)秋,李默推薦張臬為遼東巡撫,張臬不與嚴嵩一夥同流合污,亦被嚴嵩等所懷恨。同時,仇鸞有托於李默推薦己親被拒絕,於是嚴嵩、仇鸞相勾結,以讒言誣奏李默「偏執用人」。皇帝寵信嚴嵩,遂罷李默官職。後仇鸞因諱敗冒功罪被革職,御批復用李默為吏部尚書,並賜御書褒以「忠好」二字,特許他騎馬出入宮門。因此,朝中奸佞更加妒恨,有同僚勸李默要明哲保身,李默慨然說:「吾備位公卿,年幾六十尚復何求。」堅決抵制嚴嵩一夥推薦的官吏,並告戒部屬不與嚴嵩一夥交往。時工部侍郎趙文華企圖充任大司馬,求李默引薦被拒絕。於是,趙文華勾結嚴嵩,趁機同李默議論「選人策」(選人咸登資簿,厘其流品,平其銓注,而序遷之)。因李默發言有「漢武征西域而海內虛耗,唐憲復淮蔡而晚業不終」等語。嚴嵩等抓住這句話,誣奏他有意誹謗朝廷以及用人不當等罪名,皇帝聽信讒言,怒撤李默官職,定罪入獄。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死於獄中。
萬曆年間(1573—1620年)神宗皇帝為其平反,追贈太子太保,謚肅愍。鐵井欄尚書井即以吏部尚書李默得名
馬天官:
馬文升,景泰二年(1451)進士,授御史,長於應變
馬文升半身像[1]
。官至大理寺少卿。因父喪丁憂。成化四年(1468),固原土達把丹之孫滿四反叛,朝廷急召文升為右副都御史,巡撫陝西,同總督項忠、劉玉等進行圍剿。成化十四年(1478)又進為左侍郎。成化十九年(1483)進為左副都御史。成化二十年(1484),起用巡撫遼東。成化二十一年(1485),在短期總督漕運後,任南京兵部尚書。弘治二年(1489),遷中央兵部尚書,弘治十四年(1501),改吏部尚書,加銜至少師兼太子太師。正德元年(1506)被劾後乞去。正德二年(1507),因劉瑾專權,誣告其結黨,除其名,馬文升氣憤交加於正德五年六月八日去世,享年八十有五。劉瑾被誅後,朝廷追贈馬文升為「特進光祿大夫、太傅,謚端肅」,嘉靖初又加贈馬文升為「特進左柱國、太師」。
著有《約齋集》、《奏議》等。有子馬璁。
F. 翰林院大學士到底是什麼樣的官
翰林院從唐朝開始設立。始為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但自唐玄宗後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院里任職的人稱為翰林學士。從制度上講,明代 翰林院是朝廷考議制度、詳正文書、咨議政事的職官機構,翰林官的主要活動多為朝廷日常性工作,如從事誥敕起草、史書纂修、經筵侍講等。然而,自天順朝以後,出現了「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奇怪現象。這種現象足以說明,翰林院既是明代通過科舉考試匯集優秀人才之所,又是明代高層政治人物的輸出之所。
明代科舉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直接進入翰林院,二等為翰林院庶吉士,取得翰林院的預備資格,三等則委以地方基層官吏或其他職務。可見,能夠直接進入翰林院的,實則僅科舉進士名列前茅者。對於這樣一批人才,朝廷高度重視,精心培植。翰林院的日常活動,既是履行其處理政事的職能,同時更具有鍛煉能力、增長見識的意義。譬如,以皇帝名義頒發的各種誥敕本應閣臣起草,但實際上一般性文件多由翰林代筆,這項工作有助於翰林官適應政務、加深閱歷、加強對國家事務的熟悉;對明代歷朝實錄的編寫一般由閣臣領銜,翰林負責實際編修,這項工作加強了翰林官對前朝政典故事的深入了解;而在經筵侍講中,翰林官又因此而不斷熟悉朝廷儀制和國家要政;同時由於經筵講讀而形成的亦君臣亦師生的關系,成為翰林官在院期間或日後為官主政時啟沃君心、對皇帝施加影響的重要條件。此外,翰林官有著更多的親炙鴻儒、接近權要的機會,又能飽覽史料邸報,參加某些重要會議,便於對政局時事獲得具體而深入的了解。這些都使翰林學士不斷積累政治學識和經驗,為日後准備較好的政治素養。
明代翰林院官員具有兩重意義:其一,作為參預機務的內閣成員。內閣成員稱大學士,因而內閣與翰林院為一而二,二而一的機構,這是清制只有翰林出身者才能入閣的由來。自明憲宗成化(公元1465——1487年)以後,不但內閣,就連六部長官也有定例以翰林官充任的。據《明史·職官志二》載:「其在六部,自成化時,周洪謨以後,禮部尚書、侍郎必由翰林,吏部兩侍郎必有一由於翰林。其由翰林者,尚書則兼學士(六部皆然),侍郎則兼侍讀、侍講學士。其在詹事府暨坊、局官,視其品級,必帶本院銜(詹事,少詹事帶學士銜,庶子,諭德,中允,贊善則帶侍講、侍讀學士以至於編修、檢討等銜)」。其二,明代的翰林院包括前代的秘書監、史館、著作局、起居郎、舍人等職;因此,這些官名均已廢除。事實上連這些官的職務也廢除了,有時不過作為裝點門面而已。
內閣大學士為中國清朝官制之一,品等為正一品。1659年,清政府將文館與內三院統一且更名為內閣,其內閣設大學士。滿人與漢人各兩名。大學士於1730年代乾隆朝時,成為三殿三閣定製。事實上,內閣大學士有票擬之權,可說是清朝的實際宰相。相權廢止後,朱元璋集皇權、相權於一身,每天要處理大量政事,為保證君權不至於旁落,又便於處理政事,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仿宋制,從翰林院等機構挑選了幾名文臣充任文淵閣、東閣、華蓋殿、武英殿、文華殿的殿閣大學士,協助皇帝批閱奏章,充當顧問。明成祖朱棣又准許閣臣參予機務,但不置僚屬,不得專制百官。從明仁宗朱高熾開始,用六部尚書、侍郎兼殿閣大學士,閣臣權力漸重。明中葉以後,閣臣又有了首輔、次輔和群輔的區別。首輔擁有票擬權,位極人臣,一切朝政皆歸其調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閣權一代一代的積累,明中葉以後的殿閣大學士已經掌握了一部分宰相之權,早已不是最初的皇帝「顧問」了,首輔已成為實際上的宰相。內閣則成為事實上的全國行政中樞機構。但首輔的地位經常受到專權宦官的挑戰。首輔畢竟不是合法的宰相。明中期朝政的混亂與此有著密切的關系。
內閣學士為中國清朝官制之一,品等為從二品。1659年,清政府將文館與內三院統一且更名為內閣,其內閣設學士。在數量上,內閣學士中,滿人六人,而漢人則四名。學士於1730年代乾隆朝時,成為三殿三閣定製。數量達到幾十人之多。
學士一詞最早出現在周代。《周禮·春官》:「詔及徹,帥學士而歌徹。」《禮儀·喪服》:「大夫及學士則知尊祖矣。」唐著名學者孔穎達對此註:「此學(士)謂鄉庠、序及國之大學、小學之學士。」庠、序以及大學、小學,均為古代貴族子弟讀書場所,相當漢以後的太學,西晉以後的國子學。可見,學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學讀書的貴族子弟,後來逐漸變成官名和文人學者的泛稱。
魏晉以後,學士成了以文學技藝供奉朝廷的官吏。如南北朝著名詩人庚信、徐陵曾作梁武帝東宮學士,專陪皇帝吟詩作賦,寫了大量綺艷靡麗的宮體詩。當時學士無定員,無品序,無定名,有的深受皇帝寵信,有的則地位低下,甚至備受欺凌。盡管他們的地位、職責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學士必須是博學多識或專精一門學問的人。
唐朝設置了學士院,奉旨起草詔命,學士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學士甚至可以參與朝政。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召名儒房玄齡、魏徵、杜如海等十八人為學士,共議天下大事。玄宗、德宗時設翰林院、學士院。翰林學士為眾學士之首,常以博學多才、有極高文學造詣的學者充任。著名浪漫派詩人李白就曾作過翰林學士。唐以後,除翰林院設學士外,還以殿、閣、館之名命名學士,其中觀文殿學士最為榮貴,須曾任宰相者才得授予。唐以後還置大學士,為殿、閣、館學士之首。到了清朝,大學士地位更加顯赫,官拜正一品,為文職官吏之首。這些大學士參贊朝政,表率百官,甚至官至宰相,為此在公私禮節上人們都不直稱其名,而以「中堂」尊稱。無論學士還是大學士,都必須是有學問的人才能擔任。
G. 明朝大學士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今諸生學於太學,縣官日有稟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於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後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余朝京師,生以鄉人子謁余。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與之論辨,言和而色 夷。自謂少時用心於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也。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謂余勉鄉人以學者,余之志也;詆我誇際遇之盛而驕鄉人者,豈知余者哉!
[譯文]
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讀書。家裡貧窮,沒有辦法買書來讀,常常向藏書的人家去借,(借來)就親手抄寫,計算著日期按時送還。天很冷時,硯池裡的水結成堅硬的冰,手指(凍得)不能彎曲和伸直,也不因此懈怠。抄寫完了,快步走去送還借書,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願意把書借給我,我於是能夠閱讀很多書。到了成年以後,更加仰慕古代聖賢的學說,又擔心沒有才學淵博的老師和名人相交往(請教),曾經跑到百里以外,向同鄉有名望的前輩拿著書請教。前輩道德、聲望高,門人弟子擠滿了他的屋子,他從未把語言放委婉些,把臉色放溫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邊。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著身子側著耳朵請教。有時遇到他斥責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一句話不敢回答;等到他高興了,就又請教。所以我雖很笨,終於獲得多教益。
當我去求師的時候,背著書籍,拖著鞋子,在深山大谷中奔走,深冬刮著凜冽的寒風,大雪有幾尺深,腳上的皮膚凍裂了不知道。等走到旅舍,四肢凍僵了不能動彈,服侍的人拿來熱水(給我)洗手暖腳,拿被子(給我)蓋上,過很久才暖和過來。在旅館里,每天只吃兩頓飯,沒有鮮美的食物可以享受,一起住在旅館的同學們,都穿著華美的衣服戴著紅纓和寶石裝飾的帽子,腰上佩帶白玉環,左邊佩著刀,右邊掛著香袋,閃光耀眼好像仙人。而我卻穿著破棉襖舊衣衫生活在他們中間,毫無羨慕的心思。因為我心中有自己的樂趣,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別人了。我求學時的勤懇艱辛情況大體如此。
現在這些學生在太學里學習,政府天天供給膳食,父母年年送來冬服夏裝,(這就)沒有挨凍挨餓的憂慮啦;坐在高大寬敞的房屋之下讀著《詩》《書》,這就)沒有東奔西走的勞累啦;有司業、博士做他們的老師,沒有問而不告訴,求知而得不到的啦;一切應有的書都集中在這里,(這就)不必象我那樣親手抄寫,向別人借來然後才能看到啦。(要是)他們學業(還)不精通,德行(還)有不具備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象我那樣專注罷了,難道是別人的過失嗎?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中已學習二年了,同輩人很稱贊他的德行。我到京師朝見皇帝時,馬生以同鄉晚輩的身份拜見我,寫了一封長信作為禮物,文辭很順暢通達,同他論辯,言語溫和而態度謙恭。他自己說少年時對於學習很用心、刻苦,這可以稱作善於學習者吧!他將要回家拜見父母雙親,我特地將自己治學的艱難告訴他。如果說我勉勵同鄉努力學習,則是我的志意;如果詆毀我誇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鄉前驕傲,難道是了解我嗎!
H. 明朝有個內閣大學士叫朱士奇,請給我他的歷史資料。
楊士奇吧,明朝最強「三楊」內閣中「三楊」之一,歷經四朝的元老呢而且人品很不錯的哈。在朱高熾最困窘的時候依然和他相伴,是朱胖子真心相待的朋友,具體資料見網路http://ke..com/view/72680.htm樓主可以去看看明朝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