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翰林是什麼官
翰林是皇帝的文學侍從官,翰林院從唐朝起開始設立,始為供職具有藝能人版士的機構,權但自唐玄宗後,翰林分為兩種,一種是翰林學士,供職於翰林學士院,一種是翰林供奉,供職於翰林院。翰林學士擔當起草詔書的職責,翰林供奉則無甚實權。晚唐以後,翰林學士院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有「天子私人」之稱。在院任職與曾經任職者,被稱為翰林官,簡稱翰林。
翰林院編修主要是誥敕起草、史書纂修、經筵侍講,實際上,其重要作用在於培養人才,類似於現在的實習生。
翰林院:相當於現在的中央黨校、中科院、社科院。
翰林,也和現代的秘書一樣,他的作用和權力,因領導對他的信任程度而有所差別。,翰林院編修的職務相當於現在中央辦公廳和政策研究室的秘書;官銜則有大有小,最大的可當到主任一級(進入政治局),小的依次相當於司局級、處級或科級。
Ⅱ 翰林學士是什麼職位,從什麼朝代開開始的
翰林學士主管:批答表疏,應和文章,隨時宣召撰擬文字
開始於:南北朝時期
翰林學士始設於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學士起草詔令而無名號。至唐玄宗時,於翰林院之外別建學士院,選有文學的朝官充任翰林學士、入直內廷,批答表疏,應和文章,隨時宣召撰擬文字。德宗以後,時事多艱,翰林學士成為皇帝最親近的顧問兼秘書官,經常值宿禁中,承命撰草任免將外、冊立太子、宣布征伐或大赦等重要文告,有「內相」之稱。其加知制誥銜者即等於暫代中書舍人,因之,充學士者經中書舍人,往往即能升任宰相。北宋翰林學士承唐制,仍掌制誥。此後地位漸低,然相沿至明清,拜相者一般皆為翰林學士之職。清以翰林掌院學士為翰林院長官,無單稱翰林學士官。
Ⅲ 翰林院的翰林是干什麼的由來是什麼朝代大學士是什麼與翰林有什麼關系
翰林是皇帝的文學侍從官,翰林院從唐朝起開始設立,始為供職具有藝能人士回的機構,但自唐玄宗後答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院里任職的人稱為翰林學士。
大學士,又稱內閣大學士、殿閣大學士等,明清時流行的中堂一稱,一般是指大學士或首輔大學士。
Ⅳ 翰林學士是一個什麼樣的職位在當今相當與什麼
唐代官制的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翰林學士一職。唐初於禁中置翰林院,
為內廷供奉之所。但唐初翰林院中,除文詞、經學之士外,還有卜、醫、棋、
術等各種專門伎藝人員。他們定期入值當班,待詔於院中,以備皇帝召見,
陪伴天子下棋、作畫、寫字並為其占卜、治病。總之,他們各以其專長為皇
帝游居宴樂服務。此外,皇帝還往往召集一批作為私人參謀的文士,以備顧
問,如《唐會要•;翰林院》載,唐太宗曾以虞世南等才彥之士為弘文館學士,
「會於禁中」,參決謀議。《新唐書•;劉禕之傳》載,高宗時,召劉禕之、
元萬頃等入禁中,「密與參決時政,以分宰相之權,時謂『北門學士』。」
至唐玄宗時,始置翰林學士,《新唐書•;百官志一》說:
玄宗初,置「翰林待詔」,以張說、陸堅、張九齡等為之,掌四方表疏
批答,應和文章;既而又以中書務劇,文書多壅滯,乃選文學之士,號「翰
林供奉」,與集賢院學士分掌制誥書敕。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 年),又
改翰林供奉為學士,別置學士院,專掌內命。凡拜免將相,號令征伐,皆用
白麻。其後,選用益重,而禮遇益親,至號為「內相」,又以為天子私人。
翰林學士出現之後,便正式分割了中書舍人制詔之權,於是皇帝的命令
被分為內制與外製。翰林學士所撰,乃直接從禁中發出,故稱「內制」,用
白麻紙寫;而中書舍人所撰,為外朝所擬,故稱「外製」,用黃麻紙寫。內
制主要是拜免將相,號令征伐,立皇後,定太子等重要詔書,而外製則只是
一般詔書。例如白居易就曾擔任過中書舍人,也做過翰林學士,他的文集中
就收有「中書制誥」和「翰林制誥」兩種,從中可以看出內制與外製的輕重
之別。
翰林學士是一般行政系統以外的差遣,不計官階品秩,也無官署。據說
原定額為六員,但《唐會要•;翰林院》則說,實「出於所命,蓋無定數」,
自六部尚書至校書郎皆得與選。安史之亂以後,由於天下用兵頻繁,軍國多
務,深謀密詔,皆出自翰林院。因此翰林學士的地位就更加重要了,許多軍
國要事,甚至不與中書省商議。據《舊唐書•;陸贄傳》記載,德宗時,涇原
兵變,天子出奔,翰林學士陸贄「行止輒隨從」,「雖有宰臣,而謀猷參決,
多出於贄,故當時目為『內相』。」憲宗時,又於諸學士中選資高望重者一
人為承旨學士,參謀禁密,權任獨重,元稹《翰林承旨學士記》雲:「大凡
大詔令、大廢置,丞相之密畫,內外之密奏,上之所甚注意者,莫不專對,
他人無得而參」。這種翰林學士承旨的職權,實際上已經不只是起草文書詔
制了,還直接出謀劃策於內廷,分割外朝宰相議政之權,可謂名副其實之「內
相」了。
至於五代,翰林學士的選任,則要經過嚴格的考試,《五代會要•;翰林
院》記載,後唐長興元年(公元930 年)翰林學士劉昫(x&音虛),在一份
奏章中說:
臣伏見本院舊例,學士入院,除中書舍人即不試,余官皆先試麻制(冊
封、赦文及任命之類詔書)、答蕃(對少數民族或域外的文書)、批答(對
臣下章表的處理批復)各一道,詩、賦各一道,號曰五題。所試並於當日內
了,便具呈納。從前雖有召試之名,而無考校之實,每遇召試新學士日,或
有援者,皆預出五題,潛令宿構、無援者即日起草,罕能成功。去留皆系於
梯媒,得失盡歸於偏黨。今後凡本院召試新學士,欲請權停試詩賦,只試麻
制答,共三道,仍請內廷賜題目,兼定字數,付本院召試。
__劉昫這里所說的「本院舊例」,當指後唐初年的事。至於在學士中選拔誰當
承旨學士,則完全由皇帝決定。《五代會要•;翰林院》記載,天成三年(公
元928 年)明宗敕曰:「承旨一員。出自朕意,不計官資先後,在學士之上,
仍編入《翰林志》。」
唐代翰林學士入院後,必須見習一年,遷「知制誥」以後,才有握筆草
詔的資格。若是被提拔為承旨學士,一般短期內便可正式拜中書舍人,然後
入相。元稹《翰林承旨學士記》說,從憲宗到穆宗時的十七年中,承旨學士
「十一人而九參大政」。長慶以後各朝由翰林出身的宰相一般佔二分之一到
五分之四左右,開了後世拜相必由翰林之先河。
翰林學士具有皇帝機要秘書的身分,被天子視為「私人」,因此,在唐
後期宦官勢力膨脹的情況下,皇帝時常依靠他們來對付宦官。如順宗時委任
翰林學士王叔文主持「永貞革新」,謀奪宦官兵權,大閹俱文珍扼殺這次革
新的第一個措施便是削去王叔文學士之職,使王叔文無由「入內商量公事」。
文宗時,翰林學士李訓,在皇帝支持下策劃欲盡誅宦官。由此可見,翰林學
士在唐後期各派政治勢力的斗爭中,具有重要而微妙的政治地位,所以最為
仕途中人所羨慕。明清時期的翰林雖已不直接預聞政事,而習慣上總以翰林
為清貴之選,不由翰林出身不拜相,也還是從唐宋沿襲下來的風氣。
翰林學士
宋代中央的文職機構有翰林學士院,這也是沿襲唐代制度的。唐代有翰
林學士、知制誥,為皇帝親信顧向之官,其地位很重要。到了宋代,又特定
其資權,變成了一種清要而又顯貴的官員了。宋代能入翰林學士院任職的,
都是一些文學之士。學士中資格最老的稱翰林學士承旨,其下稱翰林學士、
知制誥。承旨不常設,其他學士也無定員。學士院的職權是負責起草朝廷的
制誥、赦敕、國書以及宮廷所用文書,還侍皇帝出巡,充顧問。實際是皇帝
的秘書處和參謀官員。《通考·職官考八》雲:「其為翰林學士者,職始顯貴,可以比肩台長,舉武政路矣!」其他官員入院而未授學士,即稱「直院
學士」。如果學士缺員,由其他官員暫行院中文書,則稱「學士院權直」或
「翰林權直」。《宋史·職官志二》雲:「凡他官入院,未除學士,謂之直
院學士,他官暫行院中文書,謂之權直。自國初至元豐,官制行,百司事失
其實,多所釐正,獨學士院承唐舊典,不改。」冠有翰林名號,而不屬於學
士院,專門為皇帝講解儒經者,稱「翰林侍讀學士」或「翰林侍講學士」,
官階較低者稱「崇政殿說書」。神宗後屢有變化,稱為經筵官,一般為他官
的兼職。北宋前期,翰林學士被委任他職者,如任知開封府、三司使之類,
並不歸院供職,故必須帶知制誥職者,才真正掌管詔命。直接替皇帝起草麻
制、批答及宮廷內所用之詞,稱為「內制」;若單稱知制誥,奉皇帝或宰相
之命,分房起草官員升遷、磨勘、改換差遣等制詞,則稱為「外製」,總稱
「兩制」。神宗元豐改制後,翰林學士雖不再另任他職,但仍帶知制誥。遇
缺,則以侍中、給事中、中書舍人等兼直學士院。南宋時,有以尚書兼權翰
林學士,而不帶知制誥的。
館閣學士
館閣學士,是宋代特殊的制度之一,除某某殿大學士、學士多為執政大
臣之榮銜外,還有龍圖閣、天章閣等閣學士、直學士、待制,名為典司秘籍,
為文學侍從官。其實,凡朝官出任外官,都帶這種頭銜,並非兼職之義。又
有直秘閣等官稱,名為館職,是須經過考試的,稱為入館。明清制度,進士
一部份因考試優等而入翰林院的,稱為館閣之選,就是由此而來的。但宋代
後期的直秘閣,是其他官員的兼銜,名為貼職,並不被看重。宋洪邁《容齋
隨筆》卷16 說:
國朝館閣之選,皆天下英俊,然必試而後命,一經此職,遂為名流,其
高者曰集賢殿修撰,史館修撰,直龍圖閣,直昭文館、史館、集賢院秘閣;
次曰集賢秘閣校理。官卑者曰館閣校勘、史館檢討,均謂之館職。記注官缺,
必於此取之,非經修注,未有直除知制誥者,官至員外郎則任之,中外皆稱
為學士。及元豐官制行,凡帶職者,皆遷一官而罷之,而置秘書省官,大抵
與職事官等。
此外,宋代還有一種「殿學士」的銜稱,包括觀文殿大學士、學士、資
政殿大學士、學士、端明殿學士等。殿學士的資望極高,無職守,無典掌,
只是出入侍從,以備顧問而已,然非常人可充任。《通考·職官考八》說:
觀文殿大學士,非曾為宰相不除;觀文殿學士、資政
殿大學士及學士,並以寵輔臣之位者;端明殿學士,惟學士之久次者始
除。
可見宋代的「殿學士」是專門作為高官、寵臣的榮稱,一般官員是不可
能「榮任」的。
Ⅳ 翰林院大學士到底是什麼樣的官
翰林院從唐朝開始設立。始為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但自唐玄宗後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院里任職的人稱為翰林學士。從制度上講,明代 翰林院是朝廷考議制度、詳正文書、咨議政事的職官機構,翰林官的主要活動多為朝廷日常性工作,如從事誥敕起草、史書纂修、經筵侍講等。然而,自天順朝以後,出現了「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奇怪現象。這種現象足以說明,翰林院既是明代通過科舉考試匯集優秀人才之所,又是明代高層政治人物的輸出之所。
明代科舉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直接進入翰林院,二等為翰林院庶吉士,取得翰林院的預備資格,三等則委以地方基層官吏或其他職務。可見,能夠直接進入翰林院的,實則僅科舉進士名列前茅者。對於這樣一批人才,朝廷高度重視,精心培植。翰林院的日常活動,既是履行其處理政事的職能,同時更具有鍛煉能力、增長見識的意義。譬如,以皇帝名義頒發的各種誥敕本應閣臣起草,但實際上一般性文件多由翰林代筆,這項工作有助於翰林官適應政務、加深閱歷、加強對國家事務的熟悉;對明代歷朝實錄的編寫一般由閣臣領銜,翰林負責實際編修,這項工作加強了翰林官對前朝政典故事的深入了解;而在經筵侍講中,翰林官又因此而不斷熟悉朝廷儀制和國家要政;同時由於經筵講讀而形成的亦君臣亦師生的關系,成為翰林官在院期間或日後為官主政時啟沃君心、對皇帝施加影響的重要條件。此外,翰林官有著更多的親炙鴻儒、接近權要的機會,又能飽覽史料邸報,參加某些重要會議,便於對政局時事獲得具體而深入的了解。這些都使翰林學士不斷積累政治學識和經驗,為日後准備較好的政治素養。
明代翰林院官員具有兩重意義:其一,作為參預機務的內閣成員。內閣成員稱大學士,因而內閣與翰林院為一而二,二而一的機構,這是清制只有翰林出身者才能入閣的由來。自明憲宗成化(公元1465——1487年)以後,不但內閣,就連六部長官也有定例以翰林官充任的。據《明史·職官志二》載:「其在六部,自成化時,周洪謨以後,禮部尚書、侍郎必由翰林,吏部兩侍郎必有一由於翰林。其由翰林者,尚書則兼學士(六部皆然),侍郎則兼侍讀、侍講學士。其在詹事府暨坊、局官,視其品級,必帶本院銜(詹事,少詹事帶學士銜,庶子,諭德,中允,贊善則帶侍講、侍讀學士以至於編修、檢討等銜)」。其二,明代的翰林院包括前代的秘書監、史館、著作局、起居郎、舍人等職;因此,這些官名均已廢除。事實上連這些官的職務也廢除了,有時不過作為裝點門面而已。
內閣大學士為中國清朝官制之一,品等為正一品。1659年,清政府將文館與內三院統一且更名為內閣,其內閣設大學士。滿人與漢人各兩名。大學士於1730年代乾隆朝時,成為三殿三閣定製。事實上,內閣大學士有票擬之權,可說是清朝的實際宰相。相權廢止後,朱元璋集皇權、相權於一身,每天要處理大量政事,為保證君權不至於旁落,又便於處理政事,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仿宋制,從翰林院等機構挑選了幾名文臣充任文淵閣、東閣、華蓋殿、武英殿、文華殿的殿閣大學士,協助皇帝批閱奏章,充當顧問。明成祖朱棣又准許閣臣參予機務,但不置僚屬,不得專制百官。從明仁宗朱高熾開始,用六部尚書、侍郎兼殿閣大學士,閣臣權力漸重。明中葉以後,閣臣又有了首輔、次輔和群輔的區別。首輔擁有票擬權,位極人臣,一切朝政皆歸其調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閣權一代一代的積累,明中葉以後的殿閣大學士已經掌握了一部分宰相之權,早已不是最初的皇帝「顧問」了,首輔已成為實際上的宰相。內閣則成為事實上的全國行政中樞機構。但首輔的地位經常受到專權宦官的挑戰。首輔畢竟不是合法的宰相。明中期朝政的混亂與此有著密切的關系。
內閣學士為中國清朝官制之一,品等為從二品。1659年,清政府將文館與內三院統一且更名為內閣,其內閣設學士。在數量上,內閣學士中,滿人六人,而漢人則四名。學士於1730年代乾隆朝時,成為三殿三閣定製。數量達到幾十人之多。
學士一詞最早出現在周代。《周禮·春官》:「詔及徹,帥學士而歌徹。」《禮儀·喪服》:「大夫及學士則知尊祖矣。」唐著名學者孔穎達對此註:「此學(士)謂鄉庠、序及國之大學、小學之學士。」庠、序以及大學、小學,均為古代貴族子弟讀書場所,相當漢以後的太學,西晉以後的國子學。可見,學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學讀書的貴族子弟,後來逐漸變成官名和文人學者的泛稱。
魏晉以後,學士成了以文學技藝供奉朝廷的官吏。如南北朝著名詩人庚信、徐陵曾作梁武帝東宮學士,專陪皇帝吟詩作賦,寫了大量綺艷靡麗的宮體詩。當時學士無定員,無品序,無定名,有的深受皇帝寵信,有的則地位低下,甚至備受欺凌。盡管他們的地位、職責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學士必須是博學多識或專精一門學問的人。
唐朝設置了學士院,奉旨起草詔命,學士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學士甚至可以參與朝政。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召名儒房玄齡、魏徵、杜如海等十八人為學士,共議天下大事。玄宗、德宗時設翰林院、學士院。翰林學士為眾學士之首,常以博學多才、有極高文學造詣的學者充任。著名浪漫派詩人李白就曾作過翰林學士。唐以後,除翰林院設學士外,還以殿、閣、館之名命名學士,其中觀文殿學士最為榮貴,須曾任宰相者才得授予。唐以後還置大學士,為殿、閣、館學士之首。到了清朝,大學士地位更加顯赫,官拜正一品,為文職官吏之首。這些大學士參贊朝政,表率百官,甚至官至宰相,為此在公私禮節上人們都不直稱其名,而以「中堂」尊稱。無論學士還是大學士,都必須是有學問的人才能擔任。
Ⅵ 宋朝翰林是什麼官
1、翰林是皇來帝身邊的文學侍從自官,從唐朝起開始設立,始為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
2、翰林是皇帝身邊的文學侍從官,從唐朝起開始設立,始為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但自唐玄宗後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院里任職的人稱為翰林學士。明、清改從進士中選拔。
它的由來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唐玄宗時,從文學侍從中選拔優秀人才,充任翰林學士,專掌內命由皇帝直接發出的極端機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討伐令等。由於翰林學士參與機要,有較大實權,當時號稱「內相」。首席翰林學士稱承旨。北宋時,翰林學士開始設為專職。明代,翰林學士作為翰林院的最高長官,主管文翰,並備皇帝咨詢,實權已相當於丞相。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設置翰林院,主管編修國史,記載皇帝言行的起居注,進講經史,以及草擬有關典禮的文件;其長官為掌院學士,以大臣充任,屬官如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修撰、編修、檢討和庶吉士等,統稱為翰林。
Ⅶ "翰林"是幾品官,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翰林相當於現代的秘書一樣,翰林院編修的職務相當於現在中央辦公廳和政策研究室的秘書;官銜則有大有小,最大的可當到主任一級(進入政治局),小的依次相當於司局級、處級或科級。
翰林院編修主要是誥敕起草、史書纂修、經筵侍講,實際上,其重要作用在於培養人才,類似於現在的實習生。秘書是領導者、主事者身邊的綜合輔助工作人員和公務服務人員。他們以輔助決策,綜合協調,溝通信息,辦文、辦會、辦事等為主要職能,是領導者、主事者的參謀和助手。
他們的指責都屬於編寫文書一類,故翰林相當於現代的秘書一樣
翰林學士擔當起草詔書的職責,翰林供奉則無甚實權。晚唐以後,翰林學士院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有「天子私人」之稱。在院任職與曾經任職者,被稱為翰林官,簡稱翰林。
(7)翰林學士的任職擴展閱讀:
翰林制度
1、宋沿唐制設學士院
也稱翰林學士院,有時亦稱翰林院。翰林學士實際上充當皇帝顧問,很多宰相都從翰林學士中選拔。北宋前期的翰林學士,亦無秩品。
元豐改制後,翰林學士承旨和翰林學士成為正式官員,正三品,並且不任其他官職,專司草擬內制之職,例帶知制誥銜。由於唐代學士院自翰林院分出,故宋代有時亦稱學士院為翰林院。宋代另有專掌藝學供奉之事的翰林院,但與學士院的翰林院無關。西夏設翰林學士院,官員有學士等。
遼北面官中有翰林院,掌漢文文書及刑獄諸事,長官為翰林學士及翰林學士承旨等。金天德三年,置翰林學士院,設翰林學士承旨、翰林學士等,掌起草詔書等事。
2、翰林兼國史院及蒙古翰林院
官員與金代同,分掌制誥文字、纂修國史及譯寫文字。
明翰林院掌制誥史冊文翰之事。入翰林院者官品雖低,卻被視為清貴之選。明朝翰林若得入直文淵閣參與機密,則更是貴極人臣。
清因明制,設翰林院。置掌院學士兩人,滿、漢各一人,從二品。清掌院學士無文學撰述之責,是侍讀學士以下諸官的名義長官,與唐宋之翰林學士有所不同。但仕為翰林官者不僅升遷較他官為易,而且南書房行走及上書房行走例由翰林官為之,因皇帝、皇子及近支王公,多蒙優待厚遇。
Ⅷ 翰林學士是一種怎樣的官位
是皇帝的文學侍從官,翰林院從唐朝起開始設立,始為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但自唐玄宗後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院里任職的人稱為翰林學士。明、清改從進士中選拔。
Ⅸ 古代的「翰林學士」具體是什麼官職,權力很大嗎
翰林學士,具體是什麼官銜呢?早在唐太宗還是秦王的時,就曾開設文學館,用此來拉攏天下優秀人才。而這些優秀人才,對他奪得天下及其即位稱帝充分發揮了關鍵效用。
翰林學士常常值宿禁中,所以可以參與擬定將領任免、冊立皇太子、宣布征伐等大事兒,那時候被稱作「內相」。唐朝的翰林學士,往往可以通過中書舍人這一官銜,升為宰相。綜上所述可知,唐朝的「翰林學士」權利最大,社會地位也最尊貴,翰林學士有時候甚至被稱作「內相」,而明清時期的內閣首輔,也被看作是等同於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