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知太平州,首教民孝弟,間詣學為諸生講說經義。 ②即位,授翰林學士、知
⑵ 即位,授翰林學士、知制誥,力辭不拜,請去不已翻譯
皇帝即位後,封他為翰林學士之職位,命他做制誥(起草詔令)的事,他堅決推辭不去就任,一直不停地請求退隱離去。
⑶ 中國古代的大學問家 朝代 年月 個人簡介
1.屈原
屈原中國最早的詩人。戰國楚人,是與楚王同姓的貴族。歷任左徒、三閭大夫。力主彰明法度,舉賢授能,聯齊抗秦。在同保守貴族子蘭、靳尚等人的斗爭中,遭逸去職。頃襄王時被放逐,長期流浪在沅湘流域,因而接近人民,對黑暗現實日益不滿。秦兵攻破楚都郢之後,痛感無力挽救祖國的危亡,政治理想不能實現,於是投汩羅江自殺。其代表作《離騷》,強烈地表達了進步的政治思想,憤世嫉俗的高潔品格,熱愛祖國和人民的熾熱感情和獻身精神。此後,騷體便成為一個新的詩歌樣式。
2.賈誼
賈誼西漢政論家、文學家。以《吊屈原賦》最有名,為漢賦之先聲。散文成就更高.文章氣勢豪邁,邏輯嚴密,感情充沛,善用比喻,為西漢最優秀的政論散文,對後世論說性散文影響頗大。哲學上以德為萬物之本,認為德生陰陽、天地與萬物。但又認為德由道生。後期轉向自然論,以為萬物均由自然而生,自有其生滅變化。人要認識自然,必須「清虛而靜,鏡儀而居」。試圖以人之衣食狀況解釋社會治亂與道德興衰,認為若飢寒不保,則無以言德。
3.司馬遷
司馬遷出身史學世家,二十歲開始游歷名山大川,繼父親太史令的職位後,又隨漢武帝到泰山、長城、河北、遼西等地出遊,增長見識。飽覽朝廷藏書,並開始整理史料,以完成父親的遺願。漢武帝天漢二年李陵投降匈奴,司馬遷因上疏為李陵辯護,觸怒漢武帝,被處以宮刑。司馬遷受此大辱,憤不欲生,但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發憤寫作,終於完成了偉大的歷史名著《史記》。《史記》記載了上起軒轅黃帝,下至漢武帝時當代史事,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紀傳體通史,不論在史學上還是在文學上都有其巨大的價值。實現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理想。
4.東方朔
東方朔西漢文學家。早年學詩、書、劍、兵法,他既愛經術,又博覽群書,性情詼諧,應對敏捷。後自薦入朝,博得武帝愛幸,授他為郎,常在側侍中,任武帝太中大夫。有正義感,能直言切諫。武帝作建章宮,他諫道:「皇上*侈如此,而想使百姓不奢侈,不失農時,這實在很難。」這樣當面責武帝也確很有勇氣。
5.劉向
劉向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用陰陽災附會時政,屢次上書劾奏宦官、外戚專權。成帝時,任光祿大夫,終中壘校尉。曾校閱群書,撰成《別錄》,為中國目錄學之祖。
6.嚴光
東漢初.曾與劉秀同學。劉秀即位後,他改名隱居。後被徵召到京師洛陽,授諫議大夫,不受,歸隱於富春山。
7.班固
班彪之子,弟班超,妹班昭。彪致力於著史,為續司馬遷《史記》,作《後傳》六十五篇。固承父志,繼續撰寫。以有人告發私改國史下獄,超上書為之申辯得釋。明帝召為蘭台令史,典校秘書,遂得以再從事著作,積二十年增補而為《漢書》。章帝建初四年奉詔撰集諸儒生在白虎觀講論五經異同事,成《白虎通德論》。#from www.zhlzw.com end#和帝永元元年以中護軍隨大將軍竇憲北征匈奴,紀功勒石燕然山。次年,行中郎將軍。後竇憲被誅,班固受株連,死於獄中。其時《漢書》尚缺八表及〈天文志〉,由其妹昭與馬續奉詔續成之,為西漢一代之斷代史。
8.黃香
東漢。少博學經典,能文章,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下黃童。殤帝時,任魏郡太守,時遭水災,以俸祿賑濟貧民。
9.陶淵明
名陶潛,字淵明。東晉末、南朝宋之間的傑出詩人。陶淵明生活在沒落的官宦家庭,少年時受玄學影響,閑靜少言,不慕榮利,閑居鄉里多年。他在二十九歲出仕,經歷了十三年時宦時隱的生活,其間發生了桓玄謀位、劉裕起兵等政治風波。陶淵明看透了官場的虛偽和政治的黑暗,由是更加渴望返歸田園,擺脫為「口腹自役」的生活,保持純真質朴的本性。四十一歲時,因家貧,求為彭澤縣令,為官八十餘日便借故辭官,賦《歸去來兮辭》,息絕交遊,不再出仕,躬耕自資,飲酒賦詩,自娛心志。陶淵明的「田園詩」在中國文學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他高潔孤傲的人格和「桃花源」的理想,以及詩意化的生活情趣,對後世文人士大夫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
10.謝靈
運東晉南朝大族,著名山水詩人,出身高門士族,少好學,博覽群書,文章之美與顏延之俱為江左第一。東晉時,官至相國從事中郎。#from www.zhlzw.com end#入南朝,降為侯爵,歷任永嘉太守、侍中、臨川內史等職。他熱衷於政治權勢,又出身於豪門世族,「自謂才能宜參權要」,但在南朝劉宋時未被重用,故心懷憤恨。雖身居官職,卻不理政務,肆意遨遊山水。後竟辭官回家,常役使數百人鑿山浚湖,探奇訪勝,以排遣政治上的不滿情緒。
11.蕭統
蕭統南朝梁文學家。武帝長子。世稱昭明太子。信佛能文。曾招聚文學之士,編集《文選》三十卷,對後代文學頗有影響。
12.王勃
王勃唐文學家。少時即顯露才華。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詞齊名,並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傑"。他和盧照鄰等皆企圖改變當時"爭構纖微,競為雕刻"的詩風。其詩長於五律,偏於描寫個人經歷,多思鄉懷人、酬贈往還之作,風格較為清新流麗。其文多為駢體,重辭采而有氣勢,以《滕王閣序》為較有名。
13.駱賓王
駱賓王唐文學家。曾任臨海丞。後隨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兵敗後下落不明,或說被殺,或說為僧。其詩以七言歌行見長,多悲憤之詞。又善駢文。
14.王維
王維唐詩人、畫家。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軍陷長安時曾受偽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官至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中年後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游生活。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為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以山水詩最為後世所稱,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藝術上極見功力,體物精細,狀寫傳神,具有獨特成京。兼通音樂,精繪畫。善寫破墨山水及松石,筆跡雄壯,似吳道子,始用皴法和渲暈,布置重深,尤工平遠之景。曾繪《輞川圖》,山谷鬱郁盤盤,雲水飛動。北宋蘇軾稱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明董其昌推為"南宗"之祖,並說"文人之畫,自王右丞始"。亦擅人物、肖像、叢竹等。
15.白居易
唐代詩人。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早年家境貧困,頗歷艱辛。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繼承《詩經》"風雅比興"的傳統和杜甫的創作精神,反對 "嘲風雪,弄花草"而別無寄託的作品。早期所作諷諭詩,如《秦中葉》、《新樂府》中的不少篇章較廣泛尖銳地揭發了時政弊端和社會矛盾,於民生困苦也多有反映。#from www.zhlzw.com end#自遭受貶謫後,意志逐漸消沉,晚年尤甚,詩文多怡情悅性、流連光景之作。其詩語言通俗,相傳老嫗也能聽懂。除諷諭詩外,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也很有名。和元稹友誼甚篤,與之齊名,世稱"地白"晚年與劉禹錫唱和甚多,人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
16.劉禹錫
劉禹錫唐文學家、哲學家。貞元進士,又登博學宏詞科。授監察御史,參加王叔文集團,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和柳宗元交誼很深,人稱"劉柳",晚年與白居易唱和甚多,並稱"劉白"。其詩通俗清新,善用比興寄託手法。《竹枝詞》、《楊柳枝詞》和《插田歌》等組詩,富有民歌特色,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為文長於說理。又通醫學。重要哲學著作《天論》三篇,提出"天與人交相勝"、"還相用"的學說。認為自然的職能在於"生萬物",人的職能在於"治萬物"。
17.李賀
唐詩人。其詩長於樂府,多表現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憤,對宦官專權、藩鎮割據的現實,也有所揭露、諷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頓,詩中於世事滄桑、生死榮枯,感觸尤多。善於熔鑄詞采,馳騁想像,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新奇瑰麗的詩境,在詩史上獨樹一幟。
18.孟郊
唐詩人。與韓愈交誼頗深。其詩感傷遭遇,多寒苦之音。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淺率,追求瘦硬。#fromwww.zhlzw.com end#與賈島齊名,有"郊寒島瘦"之言。有《孟東野詩集》。
19.陸龜蒙
唐文學家。與皮日休齊名,世稱"皮陸"。所作散文《野廟碑》等,對當時的社會矛盾和統治者腐朽,作了諷刺和揭露。詩多寫景詠物這作。有《笠澤叢收》、《甫里集》。
20.賈島
賈島唐詩人。曾任長江主簿,世稱賈長江。官終普州司倉參軍。其詩喜定荒涼枯寂之境,頗多寒苦之辭。以五律見長,注重詞句錘煉,刻苦求工,"推敲"的典故即在晚唐、宋初和南宋中葉頗有影響。有《長江集》。
21.李商
隱唐詩人。其詩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擅權和時政弊端多有所反映,《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所作詠史詩多托古以拆時政。"無題"詩膾炙人口、意旨隱晦之病。也工四六文。有《李義山詩集》。
22.韋應物
韋應物唐詩人。其詩以寫田園風物著名,寄情悠遠,語言簡淡。涉及時政和民生疾苦之作,亦頗有佳篇。後世以其與柳宗元並稱為韋柳。有《韋蘇州集》。
23.李白
李白(七零一 ~ 七六二),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雄奇豪闊、熱情奔放。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李白少年時代的學習范圍很廣泛,除儒家經典、古代文史名著外,還瀏覽諸子百家之書,並好劍術。他很早就相信當時流行的道教,喜歡隱居山林,求仙學道;天寶三載,李白在洛陽與杜甫認識,結成好友,同游今河南、山東的一些地方,攜手探勝,把酒論文,親密無間,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佳話。次年兩人分手,此後未再會面,但彼此都寫下了感情深摯的懷念詩篇。與杜甫並稱「李杜」。
24.杜牧
唐文學家。以濟世之才自負,曾注曹操所定《孫子兵法》十三篇。感於藩鎮跋扈和吐蕃、回紇的攻掠,詩文中多指陳諷諭時政之作。小詩寫景抒情,多清俊生動。也有一些詩寫他早年的縱酒狎妓,為"小杜"。亦能文《阿房宮賦》頗有名。
25.司馬光
北宋大臣,史學家。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知永興軍。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陽十五年。哲宗即位,還朝任職。元豐八年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黨,廢止新法。他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學術上。#from www.zhlzw.com end#他主持編寫的《資治通鑒》,為編年體通史,學術價值很高。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著述甚豐。
26.范仲淹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和文學家,入仕後,不論在朝或任職地方,均勤政廉潔,政績顯著。京師流傳有「朝廷無憂有范君,京師無事有希文」的盛譽。監泰州西溪鎮鹽倉時,修堤防海患,堤長數百里,人稱「范公堤」。出巡江淮、京東災區,開倉賑濟災民,減免賦稅。宋夏戰爭期間,出任陝西帥臣,改革軍隊編制,提高軍隊戰鬥力,修城築寨,屯田積谷,鞏固了邊防。西夏人稱其為「胸中有數萬甲兵」。他的文學成就不亞於其政績。其名作〈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傳世名句。著作有《範文正公集》。
27.歐陽修
歐陽修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知揚州、潁州、開封府,後以翰林學士知貢舉,拜樞密副使、參知事先事、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後因反對王安石推行青苗法,請求辭官。他文史兼通,造詣很深,對宋代文風的改革頗有貢獻,名列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史學也很有成就,編撰《五代史記並與宋祁等修《唐書》。輯和整理金石遺文上千卷,編為《集古錄》,並寫成《集古錄跋尾》十卷。主張文以致用,強調文道結合,二者並重,提介平易自然之文,反對浮艷華靡的文風。其《醉翁亭記》、《秋聲賦》等抒情散文,或寄情山水,或以景抒懷,平易流暢、委婉曲折。
28.曾鞏
曾鞏北宋文學家。曾為王安石所推許。散文平易鄶緩,長於敘事說理,講章法結構,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後人亦以其與歐陽修並稱為"歐曾"。
29.蘇軾
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號東坡居士。因上書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杭州通判。後又調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元豐二年他作詩諷刺新法被捕入獄。後降職為黃州團練副使。哲宗即位,司馬光任相,召他還朝,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因對盡廢新法有異議,出知杭州等地。以後,又幾次入朝任職和貶官外放。病逝於常州。其主要成就是文學,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散文如行雲流水,自然流暢。書法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from www.zhlzw.com end#著述甚豐,有《蘇東坡集》等傳世。蘇詩現存約四千首,其詩內容廣闊,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蘇軾的詞現存三百四十多首,擴大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意境,沖破了詩庄詞媚的界限,對詞的革新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30.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金與蒙古國官員。契丹族,契丹皇室後裔。初仕金為燕京行尚書省左右司員外郎。金貞三年他在燕京降蒙古。後隨成吉思汗西征,以善長醫卜、律歷等,深受信用。窩闊台(元太宗)時,為中書令(主管文書的必赤),主持制定儀禮,並多次諫阻蒙古軍屠城,阻止蒙古貴族改農田為牧場的企圖。在他的建議下,中原設立十路課稅所,實行賦稅制。他進言:「制利器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奏行科舉取士,尊孔重儒,設置編行儒學經籍的經籍所、編修所等措施,對恢復和發展中原文化卓有貢獻。
31.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南宋愛國詞人。他出生時家鄉已被金所佔領,二十一歲參加抗金起義軍,任掌書記,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奉表南歸,高宗召見,授承務郎,轉江陰簽判。
辛詞現存六百多首,是兩宋存詞最多的作家。其詞多以國家、民族的現實問題為題材,抒發慷慨激昂的愛國之情。如《水龍吟》《渡江天馬南來》、《水調歌頭》、《滿江紅》等,表現了恢復祖國統一的豪情壯志;《駕新郎》(細把君詩說)、《菩薩蠻》、《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等,表現對北方地區的懷念和對抗金斗爭的贊揚。辛棄疾開拓了詞的境界,擴大了詞的題材,幾乎達到無事無意不可入詞的地步,又創造性地融匯了詩歌、散文、辭賦等各種文學形式的優點,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形成了辛詞的獨特風格。辛詞以豪放為主,但又不拘一格,沉鬱、明快、激勵、嫵媚,兼而有之。他善於運用比興手法和奇特想像,對自然界的山、水、風、月、草、木都賦予情感和性格,並有所寄託。他還善於吸收民間口語入詞,尤其善於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文句,往往稍加改造而別出新意。吳衡照《蓮子居詞話》說:辛稼軒別開天地,橫絕古今,論、孟、詩小序、左氏春秋、南華、離騷、史、漢、世說、選學、李、杜詩,拉雜運用,彌見其筆力之峭。」
33.范成大
(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郡治在今江蘇吳縣)人。南宋詩人。他父母早亡,家境貧寒。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初授戶曹,又任監和劑局、處州知府,以起居郎、假資政殿大學士出使金朝,慷慨抗節,不畏強暴,幾被殺,不辱使命而歸,後任參知政事等。晚年退居故鄉石湖。卒謚文穆。他與尤袤、楊萬里、陸游齊名,號稱「中興四大詩人」。他從江西派人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其詩題材廣泛,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他使金途中所寫的七十二首絕句,如《青遠店》、《州橋》、《雙廟》等,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生活和他們的民族感情。
34.陸游
(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南宋愛國詩人。他自幼好學不倦,「年十二能詩文」,他還學劍,鑽研兵書。二十五歲左右,向具有愛國思想的詩人曾幾學詩,受益不淺,從此確定了他的詩歌創作的愛國主義基調。
紹興二十三年(1153),他到臨安應進士試,因「喜論恢復」,受到秦檜的忌恨,復試時竟被除名。直到秦檜死後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見,賜進士出身。#fromwww.zhlzw.com end#歷任鎮江、夔州通判,並參王炎、范成大幕府,提舉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權知嚴州。他「身雜老農間」,為農民送醫送葯,與農民結下濃厚的情誼。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歲的老詩人離開人世。
他一生創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詩,將近萬首,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還有詞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詩的成就最為顯著。前期多為愛國詩,詩風宏麗、豪邁奔放。後期多為田園詩,風格清麗、平澹自然。他的作品在中國文學史上獲得了重要地位。有《渭南文集》、《關山月》、《劍南詩稿》、《劍門道中遇微雨》、《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傳世。
35.劉基
劉基(1311-1375),明初大臣、文學家。字伯溫,浙江青田人。元至順間舉進士,博通經史,尤精象緯之學,時人比之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 年),朱元璋下處州,聞劉基及宋濂等名,次年禮聘而至。參與謀劃平定陳友諒、張士誠與北伐中原等軍事大計。吳元年(1367年)為太史令,不久,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朱元璋即皇帝位後,他奏請設立軍衛法,又請肅正紀綱,人憚其嚴。洪武三年(1370年)授弘文館學士,封為誠意伯。劉基佐明太祖朱元璋平天下,太祖比之為張良,為政頗有知人之明。洪武四年,賜歸。八年病卒(有傳聞為太祖所殺),正德八年(1513年),加贈太師。劉精通天文、兵法、數理等,尤以詩文見長。其文與宋濂齊名,詩與高啟並稱。詩文古樸雄放,不乏抨擊統治者腐朽、同情民間疾苦之作。著有《郁離子》十卷,《覆瓿集》二十四卷,《寫情集》四卷等,後均收入《誠意伯文集》。相傳他作有《燒餅歌》,對後世之事多有預言。
⑷ 牟子才字薦叟文言文閱讀
牟子才,字薦叟,井研人。八世祖允良生期歲,淳化間盜起,舉家殲焉,惟一姑未笄,以瓮覆之,得免。子才少從其父客陳咸,咸張樂大宴,子才閉戶讀書若不聞,見者咸異之。學於魏了翁、楊子謨、虞剛簡,又從李方子,方子,朱熹門人也。嘉定十六年舉進士,對策詆丞相史彌遠,調嘉定府洪雅縣尉,監成都府榷茶司賣引所,辟四川提舉茶馬司准備差遣,使者魏泌眾人遇之,子才拂衣竟去,泌以書幣謝,不受。改辟總領四川財賦所干辦公事。
詔李心傳即成都修《四朝會要》,辟兼檢閱文字。制置司遣之文州,視王宣軍餉,鄧艾縋兵處也。道遇宣曰:「敵且壓境,宣已退矣,君毋庸往。」子才不可,遂至州視軍慶而還。甫出境,文州陷。辟知成都府溫江縣事,未上,連丁內外艱。時成都已破,遂盡室東下。免喪,心傳方修《中興四朝國史》,請子才自助,擢史館檢閱。
入對,首言大臣不公不和六事,次陳備邊三策。理宗顧問甚悉,將下殿,復召與語。翼日,帝諭宰相曰:「人才如此,可峻擢之。」左丞相李宗勉擬秘書郎,右丞相史嵩之怨子才言己,遽曰:「姑遷校勘。」俄宗勉卒,嵩之獨相,亟請外,通判吉州,轉通判衢州。日食,詔求言,上封事萬言,極陳時政得失,且乞蚤定立太子。入為國子監主簿兼史館校勘,逾年,遷太常博士。
鄭清之再相,子才兩上封事,言今日有徽、欽時十證,又請為濟王立後,以回天怒。校書郎徐霖言諫議大夫鄭寀、臨安府尹趙與TP,不報,出關。子才言:「陛下行霖言則霖留,不然則不留也。二人之中,寀尤無恥,請先罷之。」寀去。至若嵩之謀復相,清之誤引嵩之之黨別之傑共政,皆歷歷為上言之。作書以孔光、張禹切責清之,清之復書愧謝。謁告還安吉州寓舍,遷秘書郎,屢辭,主管崇道觀。逾年,遷著作佐郎,又辭。清之卒之明日,詔子才還朝,遷著作郎;左丞相謝方叔、右丞相吳潛交書道上意,趣行益急,乃至。兼崇政殿說書,子才隨事奏陳,舉朝誦子才奏疏,皆曰:「有德之言也。」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兼權禮部郎官。時修《四朝史》,乃復兼史館檢討。
信州守徐謂禮奉行經界苛急,又以脊杖比校催科,飢民嘯聚為亂。子才言於上,立罷經界,謫謂禮。浙東、福建九郡同日大水,子才言:「今日納私謁,溺近習,勞土木,庇小人,失人心,五者皆蹈宣和之失。苟不恐懼修省,臣恐宣和京城之水將至矣。燮理陰陽,大臣之事,宜諭大臣息乖爭以召和氣,除壅蔽以通下情。今遣使訪問水災,德至渥也,願出內帑振之。」又言:「君子難聚而易散,今聚者將散,其幾有十。」又言:「謚以勸懲,當出自朝廷,毋待其家自請。」
左司徐霖言諫議大夫葉大有,帝大怒,逐霖,給事中趙汝騰繳之,徙它官。汝騰即出關,子才上疏留之,大有遂劾汝騰。子才上疏訟汝騰誣及大有之欺,未幾,罷大有言職。故事,早講講讀官皆在,晚講惟說書一員,宰相懼子才言己,並晚講於早,自是不得獨對矣。遷軍器少監。御史蕭泰來劾高斯得、徐霖,右司李伯玉言泰來所劾不當,上切責伯玉,降兩官,罷。子才言:「陛下更化,召用諸賢,今汝騰、斯得、霖相繼劾去,伯玉又重獲罪,善人盡矣。」除兼侍立修注官,力辭。
行都大火,子才應詔上封事,言甚切直,兼直舍人院。會泰來亦遷起居郎,恥與泰來同列,七疏力辭,上為出泰來,而子才亦請去不已,曰:「泰來既去,臣豈得獨留。」上不允。又言:「蜀當以嘉、渝、夔三城為要,欲保夔則巴、蓬之間不可無屯以控扼之,欲保渝則利、閬之間不可無屯以遏截之,欲守嘉則潼、遂之間不可無屯以掎角之,屯必萬人而後可。」升兼侍講。御史徐經孫劾府尹厲文翁,不報,出關,子才奏留之。文翁改知紹興府,又繳其命。伯玉降官已逾年,舍人院不敢行詞,子才曰:「故事,文書行不過百刻。」即為書行,以為敘復地。帝曰:「謫詞皆褒語,可更之。」子才不奉詔,丞相又道帝意,子才曰:「腕可斷,詞不可改。丞相欲改則自改之。」乃已。
淮東制置使賈似道以海州之捷,子才草獎諭詔,第述軍容之盛,不言其功,且語多戒敕,似道不樂。又言:「全蜀盛時,官軍七八萬人,通忠義為十四萬,今官軍不過五萬而已,宜招新軍三萬,並撫慰田、楊二家,使歲以兵來助。如此則蜀猶可保,不則不出三年,蜀必亡矣。」湯漢、黃蛻召試學士院,子才發策,蛻譽嵩之,罷蛻正字去。遷起居郎,言:「外郡以進奉易富貴,左右以土木蠱上心,小人以嘩競朋比陷君子,此天災所以數見也。」
明堂禮成,帝將幸西太乙宮款謝,實欲游西湖爾,子才力諫止。皇子冠,面諭作樂章,禮部言:「古者適子一醮無樂,庶子三醮有樂,用樂非是。」子才言:「嫡庶之分,特以所立之地不同,非適專用醴,庶專用醮也。樂章乃學士院故事,況面諭臣,不敢不作。」詔從之。又言:「首蜀尾吳,幾二萬里。今兩淮惟賈似道、荊蜀惟李曾伯二人而已,可為寒心。」謂:「宜於合肥別立淮西制置司、江淮別立荊湖制置司,且於漣、楚、光、黃、均、房、巴、閬、綿、劍要害之郡,或築城、或增戍以守之。」似道聞之,怒曰:「是欲削吾地也。」正月望,召妓入禁中,子才言:「此皆董宋臣輩壞陛下素履。」權兵部侍郎,屢辭,帝不允。升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
御史洪天錫劾宋臣、文翁及謝堂等,不報,出關。子才請行其言,文翁別與州郡,堂自請外補,宋臣自請解內轄職,而宋臣錄黃竟不至院,蓋子才復有言也。吳子聰之姑知古為女冠得幸,子聰因之以進,得知閣門事。子才繳之曰:「子聰依憑城社,勢焰熏灼,以官爵為市,搢紳之無恥者輻湊其門,公論素所切齒,不可用。」帝曰:「子聰之除,將一月矣,乃始繳駁,何也?可即為書行。」子才曰:「文書不過百刻,此舊制也。今子聰錄黃二十餘日乃至後省,蓋欲俟其供職,使臣不得繳之耳。給、舍紀綱之地,豈容此輩得以行私於其間。」於是子聰改知澧州,待次。子才力辭去,帝遣檢正姚希得挽留之,不可。
以集英殿修撰知太平州,前是例兼提領江、淮茶鹽,子才以不諳財懇免。至郡,首教民孝弟,以前人《慈竹》、《義木》二詩刻而頒之,間詣學為諸生講說經義。修採石戰艦百餘艘,造兵仗以千計。前政負上供綱及總所綱七十萬緡,悉為補之。蠲黃、池酒息六十餘萬貫,三縣秋苗畸零萬五千餘石,夏稅畸零綢帛四千五百餘匹、絲七百餘兩、綿一萬三千餘兩、麥二千餘石。郡有平糴倉,以米五千石益之,又以緡錢二十六萬創抵庫,歲收其息以助糴本。召入對,權工部侍郎。
時丁大全與宋臣表裡濁亂朝政,子才累疏辭歸。初,子才在太平建李白祠,自為記曰:「白之斥,實由高力士激怒妃子,以報脫靴之憾也。力士方貴倨,豈甘以奴隸自處者。白非直以氣陵亢而已,蓋以為掃除之職固當爾,所以反其極重之勢也。彼昏不知,顧為逐其所忌,力士聲勢益張,宦官之盛,遂自是始。其後分提禁旅,蹀血宮庭,雖天子且不得奴隸之矣。」又寫力士脫靴之狀,為之贊而刻諸石。屬有拓本遺宋臣,宋臣大怒,持二碑泣訴於帝,乃與大全合謀,嗾御史交章誣劾子才在郡公燕及饋遺過客為入己,降兩官,猶未已。帝疑之,密以槧問安吉守吳子明,子明奏曰:「臣嘗至子才家,四壁蕭然,人咸知其清貧,陛下毋信讒言。」帝語經筵宮曰:「牟子才之事,吳子明乃謂無之,何也?」眾莫敢對,戴慶炣曰:「臣憶子才嘗繳子明之兄子聰。」帝曰:「然。」事遂解。蓋公論所在,雖仇讎不可廢也。未幾,大全敗,宋臣斥,誣劾子才者悉竄嶺海外,乃復子才官職,提舉玉隆萬壽宮。
帝即欲召子才。會似道入相,素憚子才,又憾草詔事,僅進寶章閣待制、知溫州;又嗾御史造飛語目子才為潛黨,將中以危禍。上意不可奪,遂以禮部侍郎召,屢辭,不許。乃賜御筆曰:「朕久思見卿,故有是命,卿其勿疑,為我強起。」故事,近臣自外召者,必先見帝乃供職;子才至北關,請內引奏事,宦者在旁沮之,帝特令見,大說,慰諭久之。
時似道自謂有再造功,四方無虞皆其力,故肆意逸樂,惡聞讜言。子才言:「開慶之時,天下岌岌殆矣,今幸復安。不知天將去疾,遂無復憂耶?抑順適吾意,而基異時不可測之禍也。奈何懷宴安以鴆毒,而不明閑暇之政刑乎!忠厚者,我朝之家法也。乃者小人枋國,始用一切以戕其脈,今當反其所為,奈何愈益甚乎!」謂「宜悉取祖宗所以待士愛民、祈天永命者循而行之」言:「議者國之元氣也。今言及乘輿,尚見優假,事關廊廟,忿怒斯形,朝政之闕失,臣下之蔽蒙,何由上達乎?」帝曰:「非卿不聞此言。」宣坐賜茶,問外事甚悉,子才具以田裡疾苦對,帝顰蹙久之,即兼侍讀,尋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
宋臣有內侍省押班之命,舉朝爭之不能得。子才入疏,詰朝,帝出其疏示輔臣,皆曰:「子才有憂君愛國之真,無要譽沽名之巧。」擢權禮部尚書。祀明堂,子才為執綏官,帝問漢、唐文物,占對詳贍。時士大夫小迕權臣,輒竄流,子才請重者量移,輕者放還。兼直學士院,前是儤直多以疾免,子才始復舊制,帝賜詩褒賞。每直,輒召對內殿,語至夜分,或就賜酒果。
兼給事中,彗星見,應詔上封事,請罷公田,更七司法。正為尚書,力辭,不許。升修國史、實錄院修撰。徐敏子以星赦量移,似道惡其為潛所用,諷後省繳之,子才不可。葉李、呂宙之等上書攻似道,似道怒,欲殺之,以它事下天府獄。子才請宥之,又遺書似道,似道復書辭甚忿,徑從天府斷遣,不復以聞,蓋懼子才再有所論駁也。
度宗在東宮,雅敬子才,言必稱先生。即位,授翰林學士、知制誥,力辭不拜,請去不已。進端明殿學士,以資政殿學士致仕,卒,贈四官,官其後二人。
子才事親甚孝。弟子方客死公安,挾其柩葬安吉。女弟在眉山,拔其家於兵火,致之安吉。在吉州,文天祥以童子見,即期以遠大。所薦士若李芾、趙卯發、劉黻、家鉉翁,後皆為忠義士。平江守吳淵籍富民田以千餘畝遺子才,皆即之。身後家無余貲,賣金帶乃克葬。有《存齋集》、內制外製、《四朝史稿》、奏議、經筵講義口義、《故事四尚》、《易編》、《春秋輪輻》。子巘,大理少卿。
⑸ 蘇軾的生平事跡
名動京師
在歐陽修的一再稱贊下,蘇軾一時聲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會傳遍京師。當父子名動京師、正要大展身手時,突然傳來蘇軾蘇轍的母親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隨父回鄉奔喪。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守喪期滿回京。
嘉祐六年(1061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 四年後還朝,任判登聞鼓院。
治平三年(1066年),蘇洵病逝,蘇軾、蘇轍兄弟扶柩還鄉,守孝三年。三年之後,蘇軾還朝。此時,震動朝野的王安石變法開始。蘇軾的許多師友。
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歐陽修在內,因反對新法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平和世界」。
(5)即位授翰林學士知制擴展閱讀:
蘇軾主要成就
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種文體自身的發展而言,蘇詞的歷史性貢獻又超過了蘇文和蘇詩。
蘇軾繼柳永之後,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終突破了詞為「艷科」的傳統格局,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使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轉變為一種獨立的抒情詩體,從根本上改變了詞史的發展方向。
蘇軾對詞的變革,基於他詩詞一體的詞學觀念和「自成一家」的創作主張。自晚唐、五代以來,詞一直被視為「小道」。
柳永雖然一生專力寫詞,推進了詞體的發展,但卻未能提高詞的文學地位。而蘇軾首先在理論上破除了詩尊詞卑的觀念。他認為詩詞同源,本屬一體,詞「為詩之苗裔」,詩與詞雖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別,但它們的藝術本質和表現功能應是一致的。
因此他常常將詩與詞相提並論,由於他從文體觀念上將詞提高到與詩同等的地位,這就為詞向詩風靠攏、實現詞與詩的相互溝通滲透提供了理論依據。
⑹ 古代翰林待詔與翰林學士的區別是什麼
翰林制度是從唐至清特有的一項職官制度。
。「翰林」之名漢代已有,本指文學之林,是文翰薈萃所在。唐代開始作為官及官署名,最初的性質是「天下以藝能技術見召者之所處也」(《唐會要》卷57「翰林」),文學、經術、僧道、書畫、琴棋、陰陽等各色人士以其專長聽候君主召
見,稱「翰林待詔」。唐玄宗時,較多地選用文學士人,稱「翰林供奉」,用於起草詔令,議論時事。
清朝以後,翰林院的主要職能是編修書籍,撰擬冊文,為皇室解經講史,以及充當科舉考官等,與政治瞭然無涉,屬於職清事簡的文人閑職。清朝末年,實行政治改,學校教育取代科舉制度,與科舉制度密切相關的翰林院日漸衰落。1911年,清朝滅亡,沿續了千餘年之久的翰林制度也最終退出歷史舞台。
對於中國古代的翰林來說,有一點是千年不變的,即充任者多是精通經史、飽讀詩書之士。特別是明清以後,基本都是進士高科之人,亦即當時知識階層中的精英。為人熟知的歷代名流如唐朝的李白、杜甫,宋朝的蘇軾、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明初的宋濂、方孝孺,晚清的曾國藩、李鴻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
學士始設於南北朝,至唐玄宗時,於翰林院之外別建學士院,選有文學的朝官充任翰林學士、入直內廷,隨時宣召撰擬文字。德宗以後,時事多艱,翰林學士成為皇帝最親近的顧問兼秘書官,經常值宿禁中,承命撰草任免將外、冊立太子、宣布征伐或大赦等重要文告,有「內相」之稱。其加知制誥銜者即等於暫代中書舍人,因之,充學士者經中書舍人,往往即能升任宰相。北宋翰林學士承唐制,仍掌制誥。此後地位漸低,然相沿至明清,拜相者一般皆為翰林學士之職。《舊唐書.職官志二》:「至德以後,天下用兵,軍國多務,深謀密詔,皆從中出。尤擇名士,翰要學士得充選者,文士為榮......德宗好文,尤難其選。貞元已後,為學士承旨者,多至宰相焉。」又《李泌傳》:「數年,代宗即位,召為翰林學士,頗承恩遇。」宋蘇軾《司馬文正公行狀》:「『神宗即位』首推公為翰林學士,公力辭,不許。」瞿蛻園《歷代職官簡釋》:「翰林學士。宋制與唐大體不異,唯學士與舍人都不用正式名稱,學士只稱直學士院,舍人只稱知制誥,學士仍是內制,舍人仍是外製,總稱兩制,兩制都是朝列的清班。唯資歷最深的才正式除授翰林學士,一經授職翰林學士,即有入相之望。所以翰林學士在唐代不是正官,而在宋代則成為正官。」
⑺ 《明史.宋濂傳》文言文翻譯
翻譯:
宋濂曾經與客人飲酒,皇帝暗中(秘密)派人去偵探察看。第二天,皇帝問宋濂昨天飲酒沒有?座中的來客是誰?吃了什麼東西?宋濂全部拿事實回答。皇帝笑著說:「確實如此,你沒欺騙我。」皇帝秘密地召見(宋濂)詢問起大臣們的好壞,宋濂只舉岀那些好的大臣說說。皇帝問他原因,宋濂回答道:「我只和好的大臣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們;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們交往,所以)不了解他們。」
這時主事茹太素上奏章萬余字。皇帝大怒,詢問朝中的臣子。有人指著茹太素的奏章說:「這里不敬,這里的批評不合法制。」(皇帝)問宋濂,回答說:「他只是對陛下盡忠罷了,陛下正廣開言路,沒有可以重責的罪行。」不久皇帝看過茹太素的奏章,發現有值得採納的內容。就把朝臣都招來斥責,於是口呼宋濂的字說:「(如果)沒有景濂,(我)就會錯誤地怪罪進諫的人。」
原文:
宋濂嘗與客飲,帝密使人偵視。翌日,問濂昨飲酒否?坐客為誰?饌何物?濂具以實對。笑曰:「誠然,卿不朕欺。」間問群臣臧否,濂惟舉其善者。帝問其故,對曰:「善者與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書萬余言。帝怒,問廷臣。或指其書曰「此不敬,此誹謗非法。」問濂,對曰:「彼盡忠於陛下耳,陛下方開言路,惡可深罪。」既而帝覽其書,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詰責,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幾誤罪言者。"
(7)即位授翰林學士知制擴展閱讀: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明初文學家。他家境貧寒,但自幼好學,曾受業於元末古文大家吳萊、柳貫黃等。他一生刻苦學習,「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於學無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順帝曾召他為翰林院編修,他以奉養父母為由,辭不應召,修道著書。
至正二十年(1360),與劉基、章溢、葉琛同受朱元璋禮聘,尊為「五經」師。洪武初主修《元史》,官至學士承旨知製造。後因牽涉胡惟庸案,謫茂州,中途病死。著作有《宋學士文集》、《孝經新說》、《東陽馬生序》 等。
明初朱元璋稱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學 提舉,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學士承旨、知制誥。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其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黨案,全家流放茂州(現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縣),途中病死於夔州(現在重慶奉節縣)。
⑻ 對我國清朝歷史比較熟悉的人請進。
樓主可能弄錯了,只有 趙孟頫
《中國通史·第八卷·中古時代·元時期(下冊)第三節·趙孟頫》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吳興)人。
孟頫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後裔,五世祖秀安僖王子偁、四世祖崇憲靖王伯圭。宋高宗趙構無子,立子偁之子伯圭(孟頫兄,後為孝宗),始居湖州。曾祖父師垂,祖父希永,父與訔,均為宋代大官。母李氏,生母丘氏。祖父早死無子,由祖母收他為後。孟頫為第七子,十一歲父死,生母督學②,孟頫自幼聰敏過人,刻厲進取,讀書過目成誦,為文操筆立就,十四歲考中國子監。後任真州司戶參軍。
南宋滅亡後,孟頫一度蟄居在家。生母丘氏說,「聖朝必收江南才能之士而用。你不多讀書,如何超乎常人?」因而愈加努力,拜老儒敖繼公研習經義,學業日進,聲名卓著。吏部尚書夾谷之奇舉為翰林國史院編修官,辭不赴任。至元二十三年(1286)十一月,行台治書侍御史程鉅夫奉詔搜訪江南遺逸,得二十餘人,孟頫名列其首,並單獨被引見入宮。元世祖寵幸,讓他坐於右丞葉李之上,有一御史中丞以前朝宗室子弟為由,稱其不宜薦舉並近於帝王左右,反而被逐出御史台。立尚書省,元世祖命孟頫草擬詔書,揮筆立就,甚得賞識。詔集百官議法於刑部,孟頫奉命前往。討論到贓刑時,會議擬定貪贓滿至元鈔二百貫處死,孟頫指出:始造中統鈔時,以銀為本,虛實持平。二十多年來,輕重相差已達數十倍,今雖改為至元鈔,但二十年後至元鈔值勢必再次如同當年的中統鈔。如果計至元鈔抵法,我懷疑失之過重。古代以米、絹二物為民生所必須,稱為二實。銀、錢與二物相比,謂之二虛。四者相較,雖時有升降,終究不會相距太遠。因此,以絹計贓,最為適中。何況紙鈔乃宋人所造,行用於邊遠之地,金人襲而用之,皆出於不得已。現又要以此斷人死命,似大不足取。在大臣中有人以為他是前朝宗室,剛從南方北上,詆毀金人鈔法,必出於成見。刑部楊郎中便嚴詞責難:今朝廷行用至元鈔,故犯法者以鈔計贓。而你卻以為不當,豈不是想阻止行用至元鈔嗎?金人定鈔法,也與大臣共同商議,難道就沒有比得上你的人嗎?孟頫說:法者人命攸關,擬定時如失輕失重,就會讓人死於非命。我奉詔參與討論,認為有不當之處,不敢不言。中統鈔虛,才改行至元鈔,難道至元鈔就始終沒有虛的時候嗎?你不據理而言,只想以勢凌人,是什麼道理?楊郎中愧而致歉。
元世祖將以丞相之位安置孟頫,初擬授為尚書吏部侍郎,參議高明持議不妥。至元二十三年(1286)六月,授奉訓大夫、兵部郎中,總理天下驛站。按至元十三年的規定,使客飲食之費每年定為中統鈔二千錠,至此物價已上漲幾十倍,而使者征發,有司請事及外國貢獻,又日益增多。於是站吏乏供,便強取於民,僻縣小市,買賣幾乎斷絕,而使客、站吏與小民仍紛爭不已。孟頫乃請於中書,飲食之費增為二萬錠。至元鈔法阻澀不行,遣尚書劉宣與孟頫至江南,問行省丞相慢令之罪,對左右司及諸路官則可直接加以笞罰。孟頫認為鞭笞官吏有辱於士大夫,力辭其任,在桑哥的威逼之下,不得已而成行,但遍歷諸郡,未嘗笞罰一人。還朝,桑哥嚴加譴責,而士大夫則交口稱贊他的仁厚德行。王虎臣揭舉平江路總管趙全不法,詔遣虎臣往治。右丞葉李力奏虎臣不宜,元世祖不聽,孟頫進言:趙全在平江,為政貪暴,固然當治,但虎臣在他之前任該路總管時,多強買人田,放縱賓客為非作歹,趙全多次與他扞格,雙方結怨至深。王虎臣之罪,僥幸犯於大赦之前,若派他去問治,必假公法而報私仇,所問之罪,縱然屬實,別人也會持不同看法。元世祖醒悟,乃改遣他人。桑哥為丞相,鍾初鳴即坐尚書省聽事,六部官員後至者即遭笞罰。孟頫偶而後至,按例將遭處治,孟頫乃突入都堂上訴,右丞葉李以刑不上大夫之論怒責桑哥,從此,僅笞六部以下官。此後,孟頫有一次騎馬行於東御牆之外,因道路陡狹,不慎落馬跌入河中,桑哥得知,特奏請元世祖,得准將御牆西移二丈有餘。
至元二十七年五月,拜集賢直學士、奉議大夫。該年七八月間地震,北京尤甚,地陷,涌黑砂水,死傷數萬人。當時元世祖北巡,駐於龍虎台,特遣平章阿剌渾撒里還京師,召集賢、翰林兩院官,問以致災之由,並告戒勿令桑哥得知。此前,由桑哥建言,派忻都、王濟等理算天下錢糧,已征數百萬,未征達數千萬,州縣為之特置牢獄,逮捕拷掠,械繫者相望於道,大家巨室破產者無數,甚至逼妻女為娼。而使者四齣,征取更為急迫,大批富人紛紛逃入山林,官府又發兵搜捕,兩河之間,起事者數萬人。此次大臣會議,本可乘機指責當權丞相施政失當,但桑哥氣焰熏天,一般人僅僅援引《經》、《傳》及五行災異之言,泛泛而論所謂「修人事」、「應天變」的道理,而不敢言及時政。孟頫與阿剌渾撒里私交甚密,乃乘勢與之相商:今理算錢糧,民不聊生,地震之變,實由此而生。宜援引唐太宗故事,大赦天下,理算錢糧,應盡數蠲免。阿剌渾撒里如言上奏,獲元世祖認可。詔書擬定後,桑哥於都堂召會兩院官員,孟頫前讀詔書,阿剌渾撒里充當翻譯,讀至除免逋欠條文時,桑哥搖手說,這決不是皇上的意見,孟頫說,拖欠者死亡已盡,無從征取,故未征錢糧,均屬虛數,不在此時順從詔書除免,今後如有人說尚書有失陷錢糧數千萬之責,丞相何以自解?桑哥頓悟,蠲免詔書得以下達。
元世祖曾令孟頫比較留夢炎尚書與葉李右丞優劣,孟頫崇留而淡葉。元世祖曰:夢炎在宋,狀元及第,位至丞相。賈似道誤國不道,夢炎只是屈己附和,無一言以悟主聽。葉李布衣之士,但能伏闕上書,故葉李賢於夢炎。但葉李論事厲於聲色,盛氣凌人,剛直太過,因而易招人怨。你不敢斥夢炎之非,是因他是乃父摯友之故。於是讓他賦詩以譏刺夢炎。孟頫詩曰:「狀元曾受宋家恩,國困臣強不盡言;往事已非那可說,且將忠直報皇元。」後兩言深得元世祖贊許。孟頫即以此事說動侍臣徹理:桑哥誤國之罪,甚於似道,我輩不能言,他日何以辭其咎?我乃疏遠之臣,言必不聽,侍臣中讀書知義理,慷慨有大節,又為上所親信者,沒有能超過你的,你當行仁人之事,為萬民除去殘賊。徹理乃於世祖前極數桑哥之惡,元世祖聞言震怒,令衛士掌徹理雙頰,口鼻流血倒地,片刻再問,對答如初,不久又有大臣進言,元世祖醒悟,處死了桑哥。
桑哥死,尚書省廢,大臣多因罪被逐,中書參政賀伯顏奏請早擇輔相,元世祖乃屬意孟頫,慰勉再三,終力辭不受。元世祖再問翰林學士閻復、集賢學士宋渤能否稱職,孟頫答,二人皆非相才。當日,京師盛傳孟頫已入中書為相,日暮歸第,已是賀客盈門,孟頫遜謝再三,才稍稍散去。
元世祖在位,曾多次有意重用孟頫,並進而傳旨,特許他自由出入宮門,寄以腹心。孟頫則自感身處要地,勢必遭人猜忌,因此,問及軍國大政時,他一如既往,傾心直言,但此後卻更少出入宮中,並力請調離京師。
至元二十九年正月,授朝列大夫、同知濟南路總管府事,兼管本路諸軍奧魯。總管缺官,他獨署府事,處事有方,宦績卓著。為政常以興學為務。城東有膏腴田八頃,兩家相爭,數十年不決,孟頫判為贍學田。夜出巡察,聞讀書聲,往往削其柱而記之,次日,派人贈酒慰勉,能文之人,亦必加褒美。三十年後該地俊傑之士,號為天下之冠。僉廉訪司事韋哈剌哈孫以苛虐著稱,孟頫未能順隨,乃尋事中傷,恰逢元成宗召他赴京預修《世祖皇帝實錄》,才免於其難。不久辭歸鄉里,時值大德元年(1297),朝廷又授太原路汾州知州等職,尚未到任,又召還京師令書《藏經》,書成後,執政擬留他入值翰林,孟頫力辭請歸。大德三年八月,改集賢直學士、行江浙等處儒學提舉,任滿後於至大二年(1309)七月轉任揚州路泰州尹等職。時元仁宗在東宮,正收用文武才士,因而未到任又被召回,次年十月授為翰林侍讀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因與其他學士在撰寫祀南郊祝文時意見不合,告假而去。元仁宗即位,升集賢侍講學士、中奉大夫,按從二品資歷,推恩封贈兩代。
皇慶二年(1313)後又多次升遷,至延佑三年(1316)七月,授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按一品資歷,推恩封贈三代。元仁宗恩寵有加,常常字而不名,有所撰述,往往密旨相召。與侍臣論文學之士,將孟頫比為唐之李白、宋之蘇軾,並將他「超乎常人」之處歸納為七個方面:帝王苗裔、狀貌昳麗、博學多聞知、操履純正、文詞高古、書畫絕倫、旁通佛老之旨而造詣玄微。中傷、離間者往往遭元仁宗斥責。六年五月,力辭歸鄉。至治元年(1321)春,元英宗遣使就其家書寫《孝經》。至治二年六月去世,與夫人管道升合葬德清縣千秋鄉東衡山之原。追封魏國公,謚文敏。
孟頫博學多藝,文學藝術開創一代風氣。經學主治《尚書》,尤精於禮、樂之學。對律呂之學也有精深研究,頗得古人不傳之妙,著有《琴原》、《樂原》各一篇。篆法尊《石鼓》、《詛楚》,隸書法梁鵠、鍾繇,行草崇二王,晚年又受李北海影響,各種書體,冠絕古今,天竺、日本均以收藏其翰墨為貴。手書佛、道書法,有許多散於名山。詩賦文河,清邃高古,讀來往往使人有飄然出世之感。至元年間詩人之中,他與戴錶元等人一起,力掃南宋卑弱習氣。他善於融篆籀之法於繪畫之中,竹石、人馬、山水、花鳥,無所不精,無疑是一代畫壇領袖。對世俗貶低界畫的看法,也有獨到見解,認為其他畫科,有時尚可杜撰瞞人,而界畫卻更須具備功力法度。有記載說,入元之後,孟頫家事甚貧,平時也常以字畫收取潤筆費用,聊以自補。他還精於古器物、書法、名畫的鑒定,有關年代、作者、真偽,望而知之,百不失一。有《松雪齋文集》十卷、外集一卷傳世。另著有《談錄》一卷。子三人,雍、奕並以書畫知名。
夫人管道升,字仲姬,為孟頫同里,聰敏過人,能書善詞,繪畫精於墨竹、梅、蘭,筆意精絕。元仁宗曾取其書法,與孟頫及其次子趙雍的書法用玉軸精裝,鈐上御印藏於秘書監,說:「使後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婦父子皆善書,亦奇事也!」
補充: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德芳之後。趙孟頫一生歷宋元之變,仕隱兩兼,他雖為貴胄,但生不逢時,青少年時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廈將傾,他在坎坷憂患中度過。他的父親趙與告官至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善詩文,富收藏,給趙孟頫以很好的文化熏陶。但趙孟頫十一歲時父親便去世了,家境每況愈下,度日維艱。宋滅亡後,歸故鄉閑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鉅夫「奉詔搜訪遺逸於江南」,趙孟頫等十餘人,被推薦給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趙孟頫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見,元世祖贊賞其才貌,驚呼為「神仙中人」,給予種種禮遇,被任命為從五品官階的兵部郎中,兩年後任從四品的集賢直學士。至元二十九年 (1292)出任濟南路總管府事;在濟南路總管任上,元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實錄》,趙孟頫乃被召回京城。可是元廷內部矛盾重重,為此,有自知之明的趙孟順便借病乞歸,夏秋之交終於得准返回闊別多年的故鄉吳興。趙孟頫在江南閑居四年,無官一身輕,閑情逸致與鮮於樞、仇遠、戴錶元、鄧文原等四方才土聚於西子湖畔,談藝論道,揮毫遣興,過著與世無爭的寧靜生活。大德三年 (1299),趙孟頫被任命為集賢直學土行江浙等處儒學提舉,官位雖無升遷,但此職不需離開江南,與文化界聯系密切,相對儒雅而閑適,比較適合趙孟頫的旨趣,他一直幹了十一年。至大三年(1310),趙孟頫的命運發生了變化。皇太子愛育黎拔力八達對他發生了興趣,拜趙孟頫翰林侍讀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次年五月,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是為仁宗。他登基後不久,立即將趙孟頫升為從二品的集賢侍講學士、中奉大夫。延祜三年(1316),元仁宗又將趙孟頫晉升為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官居從一品。至此,趙氏政治地位達到了一生中的頂峰。由於仁宗的青睞和趙氏藝術的出類拔萃,趙孟頫晚年名聲顯赫,「官居一品,名滿天下」。
趙孟頫是一代書畫大家,經歷了矛盾復雜而榮華尷尬的一生,他作為南宋遺逸而出仕元朝, 對此,史書上留下諸多爭議。「薄其人遂薄其書」,貶低趙孟頫的書風,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趙孟頫的為人。 盡管很多人因趙孟頫的仕元而對其畫藝提出非難,但是將非藝術因素作為品評畫家藝術水平高低的做法,是不公正的。鑒於趙孟頫在美術與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以趙孟頫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環形山,以紀念他對人類文化史的貢獻。散藏在日本、美國等地的趙孟頫書畫墨跡,都被人們視作珍品妥善保存。
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在繪畫上,山水、人物、花鳥、竹石、鞍馬無所不能;工筆、寫意、青綠、水墨,亦無所不精。他在我國書法史上已佔有重要的地位。自五歲起,趙孟頫就開始學書,幾無間日,直至臨死前猶觀書作字,可謂對書法的酷愛達到情有獨鍾的地步。他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元史》本傳講,「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元鮮於樞《困學齋集》稱:「子昂篆,隸、真、行、顛草為當代第一,小楷又為子昂諸書第一。」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世稱「趙體」。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
趙孟頫傳世書跡較多,代表作有《干字文》、《洛神賦》、《膽巴碑》、《歸去來兮辭》、《蘭亭十三跋》、《赤壁賦》、《道德經》、《仇鍔墓碑銘》等。著有《尚書注》、《松雪齋文集》12卷等。
中央電視台10套的探索發現8集系列片《千年書法》,裡面專門用了6集講述中國書法歷史的六個人物。第二集《至尊書聖》說晉王羲之,第一代表作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第三集《熱血書家》說唐顏真卿,最好傳世名作是天下第二行書《祭侄季明文稿》。第四集《尚意領袖》說宋蘇軾,傳世佳品既天下第三行書《黃州寒食詩帖》。第五集元《悲情書家》講趙孟頫;第六集《淡筆尚書》講董其昌;第七集《濃墨宰相》講劉墉。後三個人最能夠代表他們書法的作品什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