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碩士學位 » 學士來源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學士來源

發布時間: 2021-03-24 04:10:49

1. 學歷和學位怎麼對應的

本科對應學士學位,研究生對應碩士學位,博士生對應博士學位。

學歷,指曾在學校結業或畢業之後得到的一紙文憑,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是指最後也是最高層次的一個學歷證書,已經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實施學歷教育、由國家認可的擁有文憑頒發權力的學校及其它教育機構所頒發的學歷證書為憑證。

學位是標志一個人學歷的頭銜,即一個人通過學習取得學識及相應學習能力程度的標志,由國家授權的高等學校頒發。一般包括學士、碩士、博士三種。

(1)學士來源擴展閱讀:

一、學歷階段

1、小學、初中,屬義務教育、基礎教育階段,高中(隨著中國發展水平的提高,預計到2020年,會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2、技工學校、職業技術學校、職業中學、職業高中、高等職業學校、技師學院,屬於職業教育;對受教育者實施可從事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必須的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

3、中等專業學校、中等師范學校、高等專科學校(大學專科)、大學本科,屬於專業教育。接受的教育是以其教授專業知識為主,入學需統招,畢業辦理派遣證(報到證)。

4、研究生,包括: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是以科學研究為主要方向。

二、學位證書

學位證書是證明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而授予的證書,在我國學位證授予資格單位為通過教育部認可的高等院校或科學研究機構。

獲得學位意味著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學術水平達到規定標準的學術稱號, 經在高等學校或科學研究部門學習和研究,成績達到有關規定,由有關部門授予並得到國家社會承認的專業知識學習資歷。

比如在一個大學修完該修的學分,所有成績及格,你就可以拿到該學校的畢業證。但是學位證是在所有成績及格的基礎上,有更高的要求。

2. 什麼是學位,什麼是學歷

學位是標志一個人學歷的頭銜,即一個人通過學習取得學識及相應學習能力程度的標志,由專國家授權的高屬等學校頒發。一般包括學士、碩士、博士三種。

學歷是指人們在教育機構中接受科學文化教育和技能訓練的學習經歷。根據教育法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學歷教育包括小學、初中、高中、專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形式。

(2)學士來源擴展閱讀

從2019年7月起,我國學位授予單位不再招收第二學士學位生。此外,為確保學位證書的權威性,對獲得多個學士學位的學生都只發一個證書,所獲各類學位情況在證書上予以註明。

為規范學士學位授權授予工作,健全學士學位管理制度,提高學士學位授予質量,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學士學位授權與授予管理辦法》。除上述變化外,《辦法》還明確了學士學位授權審核的權責,提出了標准和程序等相關要求,並對中外合作辦學中學士學位授予問題和第二學士學位作出規定。

3. 學歷學位是什麼意思 本科怎麼填呢

學歷,指曾在學校結業或畢業之後得到的一紙文憑,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是指最後也是最高層次的一個學歷證書,已經教育行政部門批准,實施學歷教育、由國家認可的擁有文憑頒發權力的學校及其它教育機構所頒發的學歷證書為憑證。

學位是標志一個人學歷的頭銜,即一個人通過學習取得學識及相應學習能力程度的標志,由國家授權的高等學校頒發。一般包括學士、碩士、博士三種。

學位和學歷的區別:學位是學歷的標志,不和學校學習的經歷或學歷掛鉤;而學歷則必須是學校學習的經歷。所以有學歷不一定有學位,沒有學歷一定沒有學位。

本科的學位就填學士。

(3)學士來源擴展閱讀:

中國的學位制,嚴格說來是近代才開始建立的,但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已有類似今日學位制的涵義。隋煬帝大業三年(607)正式設進士科,實行以策取士,這是科舉取士的開始。唐代的科舉制度已經比較完備﹐而且科目繁多,武則天統治時期已有殿試。

宋代大體沿用唐制,以明經﹑進士兩科為最普遍,而考取最多者為進士科。由「道」(當時行政區劃的名稱)考試及格者稱「貢士」和「舉人」,送中央禮部考試﹐及格者稱「進士」,明代科舉制度尤為完備,省試取中者稱「舉人」;殿試取中者稱「進士」,前三名稱「狀元」﹑「榜眼」﹑「探花」。清代科舉制度與此大致相同。

中國引進西方學位制始於20世紀30年代。1935年4月,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仿效英美等國的學位體制,制定並頒布了《學位授予法》,但並未能全部實施。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曾先後三次擬實施學位制度,但由於種種原因也一直未能真正實行。

1980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3次會議正式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明確規定我國實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推行的三級學位制,並從1981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1982年6月我國的首批博士學位產生。至此,我國的學位制度才全面趨於完善和成熟。

4. 學士在古代算什麼

1、指古代在國學讀書的學生。

《周禮·春官·樂師》:「及徹,帥學士而歌徹,令相。」(到[祭祀完畢]徹祭器的時候,就率領學士而歌唱並徹去祭器,命令[視瞭]攙扶(瞽者離去]。)鄭玄註:學士,國子也。(鄭玄註解:學士,指的是國學院的學子。)

2、泛指讀書人。

《莊子·盜跖》:「使天下學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徼幸於封侯富貴者也。」(煽惑天下書生,讓大家迷失方向忘了本!宣揚子教父弟敬兄,是為了陞官發財封侯進爵罷了。)

3、指學者。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華陽博議下》:介甫 、 元晦自是學士,不得以所長沒之。(介甫 、 元晦都是學者,不能荒廢自己的一技之長。)

4、官名。

南北朝以後,以學士為司文學撰述之官。 唐代翰林學士亦本為文學侍從之臣,因接近皇帝,往往參預機要。 宋代始設專職,其地位職掌與唐代略同。 明代設翰林院學士及翰林院侍讀、侍講學士,學士遂專為詞臣之榮銜。 清 代改翰林院學士為掌院學士,餘如故。 清末期內閣、典禮院亦置學士。

(4)學士來源擴展閱讀

學士一稱最早出現在《周禮·春官》的記載,最早是指在學校讀書的人。魏晉以後,學士是指以文字技藝供奉朝廷的官吏。民間習慣上稱有文採的人為「學士」,最著名的是蘇東坡「蘇學士」。

唐代,學士地位有很大提高,甚至可以參預朝政。其中翰林學士之首,是皇帝親信顧問和秘書官,又稱「內相」。到了宋代,授了「翰林學士」者,就有當宰相的希望。

另外,學士和大學士差距很大,學士大多是舞文弄墨的小官,可大學士的地位就非同一般。唐、宋時,「學士」前加「大」的都是宰輔重臣。到了清代,大學士成為文臣的最高職位,官至正一品。

5. 學士服的由來

要追尋它的來歷,就要循著歐洲大陸大學教育發展的軌跡,回溯到中世專紀的西 學士服(文科屬學士)歐。西歐大學教育的發展,是中世紀生活影響的結果。在中世紀初期,羅馬帝國滅亡了,希臘和羅馬燦爛的古典文化被摧殘,迅速走向衰弱,一度繁華的城市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各種教育機構盪然無存,羅馬基督教會成了古代文化主要的承繼者和傳播者。到了十二世紀,由於基督教的發展,需要大量的神職人員幫助主教管理他們的教區。於是陸續出現了修道院,大主教區學校和教區學校。大主教區學校設在大主教區內,教區學校設在神職人員所在的村落。教會利用這些場所,對教士和僧侶進行讀、寫、算和教義基本知識的教育,他們採用古典文化的一些成果,逐步形成了被稱為「七藝」(語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音樂,天文)的學習課程。這些學校的教師在義大利被稱為博士(Doctor,來源於拉丁文doctoreum,意即教師),而在巴黎則把教師稱為碩士(Master,來源於拉丁文magister,意即教師,師傅)。

6. 學士論文開題報告中的「課題來源」填什麼

學士論文開題報告中的「課題來源」填自選課題等方面,因為選題來源有三種形式,來源於自選課題,上級主管部門指定課題與橫向聯系單位委託課題(包括聯合攻關課題)。

(1)引領:解決社會實踐的緊迫需要。這是一種直接性來源。

(2)總結:從查閱文獻資料,了解研究領域最新的成果和有關學科發展的趨勢及前沿中挖掘課題。這是一種間接性來源。出版專家劉先銀歸納出選題的四個具體來源。

(6)學士來源擴展閱讀:

主要寫法

開題報告的內容一般包括:題目、立論依據(畢業論文選題的目的與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方案(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過程、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及創新點)、條件分析(儀器設備、協作單位及分工、人員配置)等。

題目是畢業論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確、規范。要將研究的問題准確地概括出來,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質,反映出實驗研究的基本要求——處理因素、受試對象及實驗效應等。用詞造句要科學、規范。

②簡潔。要用盡可能少的文字表達,一般不得超過20個漢字。

7. "本科"的來歷是什麼為什麼叫"本科"

1、指進士科。《宋史·選舉志一》:「開寶三年(970年),詔禮部閱貢士及十五舉嘗終場者,得一百六人,賜本科出身。」
2、猶今科。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第三章第三節:「倘有因丁憂或別項事故,而不能於本科殿試者,可以聲明事由告假,謂之告殿,准其於下一二科補殿試。」
3、高等學校中的正科。相對於預科而言。巴金《滅亡》第六章:「 李靜淑到上海的時候,她的哥哥已經是N大學本科二年級生了。她也考入這個大學的預科。」1928年的《中華教育詞典》解釋說:「對預科而言。學校內學級編制,於預科之上,冠以本科,以便修畢預科學業者,進研專科學問,如師範本科、大學本科之類是。」現亦相對於高等學校的專科而言。如:你讀大學本科,還是專科? 。
本科,大學本科的簡稱。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學生畢業後一般可獲「學士」學位。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是在總體上與一般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同類專業水平相一致的自學考試專業類型。此類專業可分為分段式本科和一體式本科(註:分段式本科和一體式本科的概念是筆者為方便讀者閱讀而自創的概念)。

8. 博士、碩士、學士這些稱呼從何而來

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制,最初始於歐洲中世紀,現在大多數發達國家都實行了學位制。我國直到1935年,才由當時的國民政府頒布了《學位授予法》。這是我國實行學位制的開始,但並沒有完全施行。1980年2月,人大常委會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2004年8月修正),按照國際上一般通行的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制授予學位。據此,許多人便以為學士、碩士、博士的名稱是舶來品。其實非也!最早發明與使用這些名稱的,是我們中華民族賢達的祖先。 學士、碩士、博士的稱呼,在中國古已有之。但這並不是說我國古代就有學位制度。 博士,在我國古代是一種官銜,最早出現在戰國時代。《史記·循吏列傳》載:「公儀休者,魯博士也,以高第為魯相。」秦始皇時代,博士作為朝廷顧問,掌管古今史事待問及書籍典守。漢代以後,博士開始任學官,擔任教學工作。博士作為一種職位,除授予學官外,還授予一些有特殊技藝、專門學問的職官。諸如魏晉以後的醫學博士、天文博士、歷博士、卜博士、律博士等,要求擔任這個職務的人「掌通古今」,有淵博的知識,以便充當皇帝的顧問、從事編纂著作或教授學生、培養人才的工作。不過,它的官階品位並不高。 碩士這一名稱始於五代,《新五代史·宦官列傳》中雲:「前後左右者益親,則忠臣碩士益疏。」當時,不過是對德高望重、博學多聞之人的一種尊稱,既非官銜,更非學位。 學士稱謂,最早出現在周朝,是指在學讀書的貴族子弟。同時,也是對文人學者、飽學之士的一種泛稱。《周禮·春官》中就有「詔及徹,帥學士而歌徹」的記載,當時專指讀書的文學之士。魏晉南北朝以後,學士逐漸變成了一種官職,且掌管的事情各有不同。其中以文學、技藝而授予學士職位的居多,品位也不高。唐宋分別設置了侍讀學士和侍講學士,其職責是為皇帝侍講、侍讀。唐太宗時設置文學館,以房玄齡、杜如晦等十八人為學士,學士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並開始參與朝政。其中,翰林學士為學士之首,均為皇帝信任的顧問和秘書官,負責為皇帝草擬詔誥,參與軍國機密,故有「內相」之稱。還有集賢殿學士,為文學著作之官。由於「伴君」的緣故,自宋朝開始,一經授予翰林學士,即有當宰相之望。明朝初年,以學士充任皇帝顧問,後來還把資望特高的學士冠以大學士。明成祖永樂年間,凡入閣參與機務的,皆由學士升為大學士。明朝中葉以後,以大學士為內閣長官,起草詔令,批答奏章,實際執行宰相之職。清朝未設宰相,仍然沿襲明制,以大學士為內閣長官,殿、閣大學士即為宰相,地位顯赫,官階為正一品,是文官之首。 日本在明治年間,從西方引進學位制度時,借用漢語中的博士、碩士、學士這些詞彙,來翻譯英文中DOCTOR、MASTER、BACHELOR這些學位稱呼。到清末民初,中國人又從日本把這種譯法搬了過來。這樣,源自中國的博士、碩士、學士的稱呼,才第一次在它的發源地中國,與現代學位制度掛上了鉤。 由此可見,學位制始於西方,而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名稱則源於中國,只是我國古代的學士、碩士、博士,與現代的學位名稱含義不同而已。來源:冷眼一丁(謝謝他)

9. 學士和學位分別是什麼

學士是高等教育本科階段授予的學位名稱,大體可依學科類別分為理學學士、工學學士、文學學士、藝術學士等。有些院校會提供銜接學士課程,予副學位課程畢業生升讀。

學位是標志一個人學歷的頭銜,即一個人通過學習取得學識及相應學習能力程度的標志,由國家授權的高等學校頒發。一般包括學士、碩士、博士三種

學士學位,在中國學位結構中為基礎學位,表示學位取得者較好地掌握了本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初步能力。

(9)學士來源擴展閱讀:

第二學士學位今年起招生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在普通高校繼續開展第二學士學位教育的通知》正式印發。《通知》明確,第二學士學位教育作為大學本科後教育,是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渠道。

第二學士學位主要招收當年普通高校本科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的應屆畢業生,以及近三年普通高校本科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目前未就業的往屆生。

教育部為應對高校當前需求,近期專門增加一次集中備案,保障高校在今年即可招生。招生計劃將作為增量,納入國家普通本科總規模內單列下達,不佔用學校普通本科招生計劃。

10. 學位制的來歷

中國的學位制,嚴格說來是近代才開始建立的,但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已有類似今日學位制的涵義。隋煬帝大業三年 (607)正式設進士科,實行以策取士,這是科舉取士的開始。唐代的科舉制度已經比較完備,而且科目繁多,武則天統治時期已有殿試。宋代大體沿用唐制,以明經、進士兩科為最普遍,而考取最多者為進士科。由「道」(當時行政區劃的名稱)考試及格者稱「貢士」和「舉人」,送中央禮部考試,及格者稱「進士」。明代科舉制度尤為完備,省試取中者稱「舉人」;殿試取中者稱「進士」,前三名稱「狀元」、「榜眼」、「探花」。清代科舉制度與此大致相同。
在國外,學位制度是從中世紀開始出現的。它的歷史是和文憑、證書密切聯系的。埃及的埃爾-艾扎學校(Al-Azhar)(970年建校)和摩洛哥的艾爾-誇拉維因學校 (Al-Qarawjyin)(859年建校)都曾向畢業生授予過一種ijazah(伊斯蘭世界的任教證明)。歐洲中世紀大學對符合教師條件的人加以認可,由基督教教會當局批准,授予碩士學位。這種學位僅僅是「教師」的代名詞。1180年後,法國巴黎大學授予了第一批神學方面的博士學位。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已有很多國家建立了學位制度,但在近幾十年學位制度才得到迅速發展和進一步完善。
中國於1935年4月曾公布《學位授予法》。但是,由於日本帝國主義的侵入和當時教育、科學的落後,《學位授予法》未能全部實施。從1935~1949年的14年間,只授過學士和為數不多的(200多個)碩士學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4~1957年、1961~1964年、1965年曾三次施行學位制度,但由於「左」的錯誤影響和「文化大革命」的發生,這一制度沒有堅持下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於1979年 3月再次提出建立學位制度。1980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參考資料:http://ke..com/link?url=x3Xipg8_RHT__4Ukmpsi7-WzdYHbjV1fNw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