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碩士學位 » 學士世家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學士世家

發布時間: 2021-03-22 22:44:42

1. 我是福建龍岩長汀新橋鎮的蕭氏我發現我們宗祠原來寫的堂名是河南堂,對聯是八葉名臣第,五經學士家。

第一節 源流
一、淵源
蕭姓出源有四:
(一)蕭氏出之嬴姓,為伯益的後裔。
據史籍記載,伯益為禹之大臣,名益,嬴姓,伯為爵稱。伯益是個很能乾的人,曾負責掌火,「烈山澤而焚之」,使禽獸逃匿,開辟了許多農田。他輔佐禹治水有功。禹按傳統的禪讓制度,在皋陶早逝後,舉薦伯益為他的繼承人。禹在東巡途中死於會稽「以天下授益」。伯益繼位後,禹的兒子啟與伯益發生爭奪王位的斗爭,伯益辭讓隱居於箕山之陽(一說伯益被啟所殺)。伯益子孫得到封賞,其中一個叫孟虧的,被分封至蕭地(今安徽省蕭縣西北),建立了蕭國,並以國為氏。蕭孟虧是蕭姓第一人。
(二)蕭氏出自子姓,為周代宋國微子啟的後裔。
據《辭海》載:「蕭,古國名,亦稱『蕭同』。春秋時宋的附庸,子姓,始封之君蕭叔大心。在今安徽蕭縣西北。」《通志•氏族略》也說:「蕭氏,古之蕭國也,其地即徐州蕭縣,後為宋所並。微子之孫大心平南宮長萬有功,封於蕭,以為附庸。宣十二年楚滅之,子孫因以為氏。」 宋微子是殷商後裔,而蕭國是由微子之孫大心所建,故蕭姓源流可追溯到上古聖君商湯。《古今姓氏書辨證》、《元和姓綦》都也持此說。春秋周定王瑜十年(公元前597年),蕭國被楚國所滅後,其子孫遂以國為氏,稱為蕭姓。大心也就被後人尊為蕭姓的得姓始祖。
(三)蕭氏出自少數民族改姓或賜姓
1.據《續通志•氏族略》、《姓氏詞典》、《古今姓氏書辨證》等有關資料所載,漢朝時,巴哩、伊蘇濟勒、舒嚕三族被賜姓蕭。
2.兩晉南北朝時,契丹巴哩、伊蘇濟勒、部嚕三氏改姓蕭。
3.據《遼史•列傳•後妃》載:「太祖慕漢高皇帝,故耶律兼稱劉氏,以乙室、拔里比蕭相國,遂為蕭氏。」遼後一族以蘭陵為郡望,並自稱其先祖是蘭陵人,把自己附會為西漢宰相蕭何的後裔。據《續資治通鑒》載,有遼一朝「姓氏止分為二,耶律與蕭而已。」可見契丹各族中蕭姓群體的規模是相當可觀的。
(四)外姓改姓蕭。
1.據台北蕭氏宗親會印行的《蘭陵世家•蕭、鍾、葉三姓本是一家》一文載:宋朝時,有一將軍名鍾達為奸臣所害,抄斬九族。他有7個兒子,其中3個兒子死裡逃生,為逃避迫害分別改姓蕭、葉。
2.元代時期,在我國北方流播的太一教中,因創教人姓蕭,一些非蕭姓嗣教者被改為蕭姓。

蕭氏立國在今安徽省蕭縣(位於安徽省最北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春秋周定王瑜十年(公元前597年),蕭國被楚國所滅後,王室子孫四處逃亡。周邊的江蘇、山東、河南、安徽諸省都成了他們的繁衍生息地。據有關《蕭氏族譜》載,「秦始皇時,蕭奇泰娶郭氏,生子曰琳,為徐州刺史,世居蘭陵,東西三百里,號蘭陵村,亦號蕭家村。」蕭琳子蕭何,就是輔助劉邦建立漢朝之著名丞相。據《史記卷三十九•蕭何曹參傳》載:「蕭何,沛人也。以文毋害為沛主吏掾。高祖為布衣時,數以吏事護高祖。高祖為亭長,常佑之。」他隨劉邦反秦起義後,運籌帷屋,知人善任,在楚漢相爭中為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朝起到重要作用,後因功被封為酇侯,食邑在酇縣(在今湖北均縣東南)。蕭何拜相封侯後,其子孫也多有列侯為官者,分封各地,陝西、河南、河北和山西等地也逐漸有蕭氏遷入。蕭何孫蕭彪遷居蘭陵(即今山東棗庄附近)。因此,蕭何的後裔多聚居於蘭陵(史稱「北蘭陵」,也稱東海蘭陵,今山東省棗庄市一帶),故蘭陵成了蕭氏的一個重要郡望。漢時名臣蕭望之即東海蘭陵人。蕭望之貴為前將軍光祿勛、領尚書事,為漢元帝的輔政大臣。他主治《齊詩》,兼學諸經,是漢代《魯論語》的知名傳人,被賜爵關內侯,食邑600戶。其家族頗興旺,據《漢書》,僅其八子之一的蕭由就「家至吏二千石者六七人。」蕭氏後裔為紀念先祖定國安邦的業績,把自己的堂號定名為「定漢堂」、「制律堂」。
西晉初,已有蘭陵蕭氏後裔因入仕為官遷居南方,最遠至於今廣東等地。西晉「永嘉之亂」後,中原士族紛紛南遷。蕭氏在此次遷徙中,主要定居於江蘇和湖北。西晉永嘉二年(308年),蘭陵蕭氏的後裔蕭名裔的長子蕭嘏為避戰亂遷居豫章建昌縣。其次子蕭茂遷居浙江會稽;第三子蕭整為汝南令,居南陵武進縣城東。山東蘭陵蕭氏渡江南徙後,僑居南方諸省。如東晉淮陰令蕭整之後,許多蕭姓人逃到今江蘇丹徒、丹陽、武進一帶定居。江蘇省武進一帶成了蕭氏南下後又一個重要聚居地,繁衍成了名門望族。東晉初在江南僑置北方郡縣,在今江蘇常州附近置蘭陵郡,故武進蕭氏也稱郡望蘭陵(史稱「南蘭陵」)。
南北朝時,南蘭陵蕭整的後人中出了兩位貴為君王的人物——蕭道成和蕭衍分別建立了南齊和南梁兩朝,並且蕭姓在劉宋、南陳,以及北齊、北魏和北周也十分顯貴。蕭道成的父親蕭承之為劉宋的右將軍。蕭道成(427-482年),字紹明。他雖然出身於將門,卻年幼時投師雷次宗學習儒學後,隨父從軍。宋明帝逝世,蕭道成以右衛將軍領衛尉的名銜與其他數位大臣受遺詔掌機要。元徽元年(473年)劉昱即位後,江州刺史桂陽王劉休范叛變。蕭道成領兵討伐劉休。因平叛有功,蕭道成為劉昱所倚重。元徽五年劉昱因狂暴被臣下所殺後,蕭道成立劉准為帝(即宋順帝),自己卻獨攬朝政。升明三年(479年),蕭道成自立為王,國號齊。蕭道成即位雖然僅3年,但他做了兩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一是禁奢崇儉。他發現衣庫中有玉導(帽簪),立即下令敲碎;後宮飾物用銅的,全部改為用鐵;華蓋的金花爪改為鐵回釘;內殿的帳子、宮人的衣著等,也都使用較為平常的材料。二是抑制土地兼並。針對當時士族大員們封山占水,「富強者兼嶺而占,貧弱者薪蘇無托,至漁采之地,亦又如茲」的現象,他即位後立即下詔說:「二宮諸王,悉不得營立屯邸,封略山湖。」 建元四年(482年)三月蕭道成去世後,由太子蕭賾即位(齊武帝)。蕭氏在朝自然十分顯赫,故有「八葉名臣弟,五金學士家」之譽。蕭氏的齊國共傳7帝23年。至齊中興二年(502),齊和帝蕭寶融禪位於蕭衍。蕭氏的另一個王朝——梁又粉墨登場。蕭衍(464-549年),字叔達,小字練兒,祖籍江蘇常州,出生在秣陵(南京)。他自幼勤奮,博學多通,才華橫溢。年輕時常與社會賢達交往,與文壇新秀沈約等7人共游,號稱「竟陵八友」。他曾任雍州刺史,舉兵攻克建康,平定齊內亂,被封為梁王。齊中興二年,他即帝位後,改國號為梁。他尊儒崇佛,立佛教為國教,大建寺廟。同時,他,開館興學,士族子弟和寒門子弟同等受教育;他注重興修水利,獎勵農耕;他頒布法令,禁止向官吏獻禮行賄,積極倡導納諫,讓百姓監督官吏的善惡。在他執政的48年,國家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方面都有發展,出現一個「花團錦簇」的「文化盛世」。蕭氏的梁國共傳8帝55年。南北朝169年的歷史中,齊、梁兩蕭統治達78年。南蘭陵蕭氏除了貴為君主之外,還出了著名的文學家蕭統、蕭子顯,尚書左僕射蕭思話,金紫光祿大夫蕭琛等。蕭姓顯貴於天下,自然人才輩出,使蕭姓發展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廣陵郡(治今江蘇省揚州)成為蕭氏另一個郡望之地。據廣東梅州《蕭氏族譜》載:南北朝時,蘭陵世家蕭奇泰的第三十二世孫蕭鈞被封為吳王,自金陵徙居湖南長沙。蕭奇泰的第三十七世孫蕭世覺為軍咨祭酒、軍巡大判,官署兵部尚書。他有3個兒子:次子蕭茂欣為武寧令,遷居廬陵縣;第三子蕭茂升復歸湖南(又說湖北)。在南北朝可以說許多蕭氏族人都位高權重,因官任而散居各地,南到湖北、湖南、江西、廣東,西到四川,北至河南、河北、陝西都有蕭氏族人活動的蹤跡。
蕭梁王朝滅亡後,蕭姓子孫開始外遷。至唐代,蕭姓已廣布於陝西、河南、山東、福建、江西、山西、湖南、安徽等地。唐時,河南已成為蕭氏的一個重要郡望。唐高宗、武則天時,河南固始籍將佐蕭潤爾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後,落籍福建,繁衍福建蕭氏一族。據《崇正同人系譜蕭氏條》載:「至三十世孫蕭覺(齊梁蕭氏之後)仕唐,值世亂,舉族出逃,分居湖廣及江西、泰和、廬陵等縣。但是,蘭陵蕭氏依然強勢不改。蕭禹為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宰相。蕭瑀(574-648年),字時文,後梁孝文帝蕭巋的第八子。李淵稱帝時,蕭瑀任內史令,為開國五相之一,後封宋國公,名列凌煙閣。「玄武門之變」前後,蕭瑀站在李世民一邊,協助李世民奪得皇位。死後,唐太宗贊他為「疾風知勁草,板盪識忠臣」。蕭禹之後,又有集賢校理蕭穎士揚名天下。蕭穎士(約717-760年),字茂挺,蘭陵人,梁鄱陽王恢七世孫,門人私謚曰文元先生,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舉進士,對策第一,為武進歷史上第一位狀元,授秘書正字,時年19歲。蕭穎士「樂聞人善,以推引後進為己任,所獎目皆為名士。」因與奸相李林甫不和,被「調廣陵參軍事。史官韋述薦蕭穎士自代,召詣史館待制。林甫愈見疾,遂免官。尋調河南府參軍事。」 蕭穎士後為山南節度使源洧的書記官。源洧死後,他又被崔圓署為揚州功曹參軍,最後客死汝南逆旅。蕭穎士高才博學,致力於古文,志在「以中古而今世」,「以名教為己任,著一家之言,垂沮勸之蓋。」他著有文集十卷、編詩一卷。唐中和元年(881年),東海蘭陵蕭望之的後裔、唐剌史蕭曦奉命從杭州入閩,遷居長樂縣大鱉坑(今長樂市漳港鎮)。蕭曦的第四世孫蕭愈徙居永福瑞雲峰後(今永泰縣嶺路鄉七斗村)。(漳州《蕭氏鳳翼家譜》)蕭氏在福建得到了迅速發展。蕭曦的後裔分布於福建省永泰、漳州、詔安、廈門、莆田、泉州晉江以及廣東潮陽,台灣等地。
宋代時,蕭姓在隋唐南遷的基礎上繼續向周圍地區播遷。宋代時,蕭奇泰的四十二世孫蕭濱為中議大夫、大使司。蕭濱有4個兒子。第四子蕭琦與其父蕭濱從瀘灘遷居江西撫州的臨川,後又轉遷徙江西吉安的廬陵。這一時期,江西蕭姓發展最為迅速;今湖南、福建、廣東等地的蕭姓大都來自江西蕭姓。據廣東梅州《蕭氏族譜》載:蕭濱的長子蕭理遷居江西泰和縣。蕭理有3個兒子,其中小兒子蕭梅軒(字樂叟)隨父自泰和縣遷徙入閩,居寧化石壁。
南宋時,福建永泰蕭氏出了一位狀元。蕭國梁,永泰嶺路鄉陳山人,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狀元,歷官著作郎、太子侍講兼禮部郎中、朝奉郎、廣東通判、知漳州,著有文集11種。蕭國梁葬於今漳州市新華東路教子橋(九龍公園東面),死後祀鄉賢祠。漳州蕭氏尊蕭國梁為漳州蕭氏開基始祖。蕭國梁的第七世孫蕭中立遷居廈門烏石浦,開基烏石浦蕭氏一族。其支派蕃盛,後裔分布台灣,菲律賓、新加坡等地。南宋端平年間(1234-1236年),蕭國梁的次孫蕭洵任潮陽縣令,御任後卜居潮陽,成為潮陽蕭氏始祖。傳至第六世,分為五房,分居潮州各地。後裔蕭東林由潮陽遷徙廣東揭陽為開基揭陽蕭氏一族,為揭陽蕭氏始祖;蕭定移居澄海開基澄海蕭氏一族,為澄海蕭氏始祖。因此,有「潮汕蕭氏開基是潮陽」之說。蕭洵就是蕭姓入潮陽的開基始祖。
宋末至元代,北方少數民族契丹族入主中原。契丹蕭姓也出了不少著名的人物。遼景宗耶律賢的皇後蕭太後——蕭綽(小字燕燕)是位傑出的政治家。她是北府宰相蕭思溫的女兒,是述律平的族孫輩。耶律賢死時,耶律隆緒尚年幼,因此由蕭綽攝政。《遼史》稱蕭綽「明達治道,聞善必從,故群臣咸竭其忠。習知軍政,澶淵之役,親御戎車,指麾三軍,賞罰信明,將士用命。」在她的治理下,遼國十分興旺,終成北方強國。契丹蕭氏也是人才濟濟。遼道宗耶律洪基皇後蕭觀音工詩善琵琶,能自製歌詞,被道宗譽為女中才子。中書令蕭安搏之孫蕭韓家年少好學,弱冠入南山讀書,博鑒經史,通遼漢文字,譯《通歷》、《貞觀政要》、《五代史》,又修國史,有《六義集》十二卷行於世。耶律賢的母親、遼世宗耶律阮皇後蕭撒葛只、遼興宗耶律宗真皇後蕭撻里、聖宗皇後蕭菩薩哥、遼天祚帝耶律延禧文妃蕭瑟瑟等也均有過人之處。由於契丹蕭姓的溶入,使蕭姓大家庭更為旺盛。
明至清時期,蕭姓徙居繁衍的主要地區還是在於南方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福建、廣東等省份,並且人才輩出。明永樂九年(1411年),江西廬陵(今江西吉安)的蕭時中高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蕭時中的裔孫蕭子玉遷居漳州南靖縣書洋開基南靖蕭氏一族;其後裔播遷台灣及海外各地。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潮陽蕭氏開基始祖蕭洵的第十三世孫蕭端蒙中進士,初為翰林院庶吉士。他著論二十餘篇,數十萬言,甚得嘉靖皇帝的器重,被授予山東道御史,掌管京城防務治安。嘉靖三十二年,他任浙江道御史,不久又奉命巡按江西。他敢於直言諍諫,上書彈劾江西藩王無道,嚴懲藩王屬下不法人員,遂使江西治安蕭然,被百姓譽為「一板打死江西王」。翌年,他奉詔回京途中病逝。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漢陽(今湖北省武漢)的蕭良有以神童名,參加會試得第一,領國子祭酒。他著有《玉堂遺稿》流傳於世。清代,東海蘭陵蕭氏後裔蕭雲從以畫名傳譽天下。蕭雲從(1590-1673),字尺木,號默思,安徽蕪湖人。他師法唐宋元明諸名家,加以發展,自成風格,有《雲台疏樹圖》等傳世。
清康熙末年始,蕭姓族人開始了多次入遷台灣。據有關資料載:清康熙六十年(1722年),有粵籍義民蕭能成等居於下淡水巷;稍後,有詔安的蕭姓人士,入墾大目根堡竹頭崎庄及覆鼎庄;清雍正至乾隆年間(1723-1795年),有蕭明亮入墾今台南縣六甲鄉。清乾隆元年(1736年),有蕭姓泉州人入墾武東堡枋橋頭紅毛社等庄;同年,有蕭、林二姓入墾打貓堡樟腳、大底湖、苦苓腳等地,並制紙發售。乾隆十年,有蕭姓廣東人人墾今台中縣東勢鎮……蕭姓在台灣逐步發展繁衍成為人口較多的大姓之一,居台灣姓氏人口的第27位。遷台蕭氏除了來自狀元蕭國梁後裔的「書山」派(始祖為蕭國梁第五世孫蕭奮)、「斗山」派(始祖為蕭國梁第五世孫蕭細滿)、「涌山」派(始祖為蕭國梁第六世孫蕭猛容)南靖「三山蕭氏」之外,還有來自福建長樂縣大鱉坑的「鳳翼」派,來自泉州晉江岑兜鄉的「岑海」派,來自漳州南靖縣書洋的江西「泰和」派,來自廣東省饒平的「饒平」派,來自福建同安的「浯州派」共8個派。在台灣,僅南靖「三山蕭氏」就有10多萬人口。
同時,蕭姓族人也逐步向海外移居。蕭姓移居海外的歷史,可以追朔到宋代。據《高麗史》、《高麗史節要》等書載:宋代蕭遷、蕭鼎,通曉音律,後入高麗定居,將宋音樂介紹給高麗;元代有泉州商人蕭宗明,赴高麗經商,後定居該地,高麗文宗任其為權知閣門祗侯。但是,蕭姓族人比較大規模移遷海外,還是從清代始。他們移居的主要地區為東南亞各國以及日本、美國、法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許多國家和地區。有些地方蕭姓人還相當集中,如馬來西亞的知港,全村人口六成以上都姓蕭,故有「蕭家村」或「客家村」之稱。
如今,蕭氏遍布全國各地,在中國姓氏人口排行第30位,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60%;以四川、湖南、江西、湖北、山東、廣東6省居多,6省蕭姓人口約佔全國漢族蕭姓人口的69%。蕭姓的主要堂號除「定漢堂」、「制律堂」之外,還有「師儉堂」、「友愛堂」、「八葉堂」、「蘭陵堂」、「河南堂」、「同文堂」等。
二、入明與定居
西晉永嘉三年(309年),原籍河南省固始縣的肖盪入閩,定居西峰都順昌縣鳳嶺。蕭盪的第五世孫蕭四二遷居上碓(黃竹敦);其後裔分支於盧元、洋邦(大布乾)、水頭、東街等地。唐代,蕭盪的後裔從順昌遷徙至延平府(今南平);蕭大幹(志廣)又從南平梅東里遷居沙縣城關直巷。
唐武德二年(619年),南北朝高帝蕭道成的後裔蕭成全由江西遷徙入閩,居長汀館前胡坑,後因遭土匪搶劫而遷居清流四堡揚慈地。
唐末,蕭衍的第八世孫蕭曦隨王審知入閩。郡望蘭陵的蕭仲也從河南固始縣跟隨王審知到入閩,後又隨劉瓊將軍來到將樂,定居在瑞隆團蕭坊(今黃潭鎮蕭坊村)。蕭仲為將樂縣黃潭鎮蕭坊村蕭姓這一支派的開基始祖。據將樂大源鄉西田村、余坊鄉隆興村的蕭氏族譜記載,蕭仲生有9個兒子,其中蕭四七於宋咸平三年(1001年)遷居將樂儒坊圳頭(今余坊鄉隆興村),其部分後裔又遷居楊家山(今光明鄉際下村楊家山自然村)等地。蕭仲第五代孫蕭明亮官居朝奉大夫,舉家居將樂縣水南;其後裔蕭文六遷居高灘(今高唐村),蕭文四後裔遷居澤坊。蕭文一擔任官府公差,後被充軍到海南,成為當地的開基祖。蕭留清的部分後裔先後遷居桃源、黃潭、萬安、西田等地。(將樂《姓氏志》)
五代十國後晉天福六年(941年)春,漢丞相蕭何的第三十九世孫蕭宗興(869-941年)率子孫入閩,卜居寧化縣石璧。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其第四十四世孫蕭遵(924-1010年)從寧化遷居漳州府漳平縣聚賢里,開創祖基,取名田陽堂。
北宋初,蕭崇出任邵武郡守。蕭崇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後遷居江西南城,雍熙二年(985年)進士,曾任文選同給事中。他逝世後葬於泰寧上青永興村黃家際(時屬邵武府三十四都)。據邵武《蕭氏族譜》載:蕭崇的曾祖父是蕭原章,宋乾德二年(963年)進士,開寶二年(969年)為鄂州刺史,後又任柳州刺史,遷刑科給事,至仕後居江西吉水,後徙至江西撫州樂安縣雲蓋鄉肖坊,又徙山灣。蕭原章有3個兒子,其中長子蕭從龍的兒子(也就是蕭崇的父親)蕭十郎從江西撫州樂安遷居河南光州固始縣,後徙居江西南城西門。蕭崇落籍福建邵武蕭家坊鎮黃家際村崇際坊,開基繁衍了龐大的邵武蕭氏。蕭崇有3個兒子:長子蕭傑居江西建昌府的南城縣東隅,次子蕭俊移居江西新城縣,第三子蕭仲遵守父囑咐,留居邵武。蕭仲一生共娶過三房妻子:曾氏生有2個兒子:蕭二四、蕭二八。吳氏未生育。趙氏生有9個兒子。蕭崇的11個兒子除第十一子蕭四九,又名十一郎,留居邵武守墓之外,其餘十子均遷徙至三明境域:北宋咸平三年(1001年),蕭二四遷居泰寧朱口,次子蕭二八遷徙至江西建昌東隅,第五子蕭四三徙居建寧楚上忠信坊(現在建寧伊家灣等地),第七子蕭四五徙居泰寧石輞積善坊,第八子蕭四六、第十子蕭四八徙居泰寧朱口,第九子蕭四七徙居將樂儒林圳後楊家山等地(安仁、余坊、大源、五宿、萬安、光明南口、白蓮各布等地蕭氏均出自這一支);景德元年(1004年),第六子蕭四四徙居大田縣;皇祐元年(1049年),第四子蕭四二徙居窯邊,現在部份後裔居住在將樂余坊朱頭領;元至元二年(1265年),第三子蕭四一一支徙居泰寧縣城。尤其是蕭四九的兒子蕭廉慶歷二年(1042年)武進士,留京封為引駕大將軍,至和元年(1054年)敇封為福建省鎮東南海大將軍。他的3個兒子:蕭正、蕭祥、蕭榮都子孫昌盛,後裔遍及邵武、泰寧各地。但是,泰寧上青嶺《蕭氏族譜》載為是蕭仲,不是蕭崇。該譜載,北宋咸平二年(999年),蕭仲攜9子從自江西南城遷至泰寧縣的上青半嶺、朱口、洋尾、擎布等地。如今,蕭崇一支的蕭氏後裔遍及閩淅贛三省各地,分布於數千個村落,人口達數十萬人。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蕭遵山從德化遷居大田黃城。(見大田縣黃城《蕭氏族譜》)建隆三年,郡望蘭陵的蕭積鑾從江蘇武進遷居泰寧朱口鎮石輞村。石輞蕭氏後來擴衍至長興等地。(見泰寧縣《姓氏志》)宋時,郡望蘭陵的蕭濱為中議大夫居家瀘灘塘頭上。蕭濱有4個兒子:蕭理、蕭珪、蕭環、蕭琦。第四子蕭琦攜父先遷江西臨川,再遷江西吉安的廬陵。第子蕭理則自瀘灘徙居千秋,後又徙至江西泰和縣。蕭理有3個兒子:蕭松軒、蕭竹軒、蕭梅軒。其中蕭梅軒隨父蕭理從泰和縣遷居福建寧化石壁葛藤凹。(見余保雲《寧化客家姓氏簡介》)
北宋乾德五年(967年),蕭崇後裔蕭誠因避兵亂舉家遷徙入閩,居將樂光明。蕭誠的嫡孫蕭顏有2個兒子;其長子蕭茂遷居三元管前,次子蕭盛遷居明溪夏陽。(明溪夏陽《蕭氏族譜》)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又有一支蕭氏遷入泰寧。蕭仲攜9子從自江西南城遷至泰寧縣的上青半嶺、朱口、洋尾、擎布等地。(見泰寧上青嶺《蕭氏族譜》)
宋太宗年間(976-997年),蕭遵三從河南遷居大田縣黃城峽。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蕭遵三的第十二世孫蕭璋之子蕭文泮從新陽鎮林尾村林下移居龍上村;其次子遷居新陽的林尾村。新陽鎮蕭姓有1720人,主要分布在林尾村林下,龍上村,龍益村吳後,溪坂村溪口,建新村,池田村,雙里村等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左右,蕭若生從尤溪縣新陽鎮龍坪遷居西城鎮秀村村溪源底羅山洋,後又從羅山洋移居溪源底村。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蕭清章兄弟從尤溪五十都龍坪遷居尤溪八字橋的洪牌村。
南宋慶元五年(1199年),蕭五朗從閩清十三都尾林埔遷居尤溪中仙的吉華深洋深堂(今吉華坑頭三角埕),為尤溪中仙吉華蕭氏開基始祖。吉華村蕭姓有1183人,主要分布在吉華、上洋、嵩洋、坪面等四個自然村,都屬於深洋堂支派。其二世蕭達埔隨岳父遷居尤溪第二十七都大洋;其後裔蕭廣五遷居清流縣百洋里。蕭江、蕭湖移居中仙吉華村的下則下蕭厝;約在明天順元年(1457年),其子遷居溪尾鄉大寧口。蕭沂、蕭清遷居中仙吉華村的下則上埔洋;約在明天順四年(1460年),其後裔子孫遷居東華丁兜,(即今東華蕭長鈞一支)。清嘉慶(1819年),尤溪中仙吉花村鳳池坊(吉花深洋堂)一支蕭氏遷居尤溪溪尾鄉大寧村長圳坑。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蕭小拾從大田黃城峽遷至尤溪八字橋的黃龍村。
南宋時,原居河南固始的蕭日進(生於1199年)到汴京考舉人未中,便到福建游歷。後來,他從邵武王家際遷徙至將樂北鄉龍溪(今瓜溪村)定居。蕭日進為將樂北鄉龍溪這一支蕭氏的開基祖。他的部分後裔先後遷居將樂伍宿、曹地村。瓜溪、曹地兩村蕭氏字輩相同,始取字輩為:「日伍原林,六宗克永,友廷定繼,向應從漢」,續取字輩為:「漢朝啟世代,善慶昭文明;祖德仁聲遠,長開作述新。」現已取至德字輩。伍宿村蕭氏自瓜溪遷來定居已400餘年,現有一千餘人。每逢清明節,伍宿村蕭氏都要派人到瓜溪祭祖。伍宿村蕭氏字輩為:「崇功慶衍由來遠,九嗣家馨世益昌;仁厚作求貽爾緒,恩榮漢宋永傳芳。」目前出生者已取嗣字輩。
南宋末,邵武禾坪蕭姓移居建寧城關;其後裔播遷建寧伊家鄉等地。
元末,蕭玉二為躲避朝廷徵招,舉家遷到將樂元鎮(今黃潭鎮元埕村)隱居。(將樂元埕村《蕭氏族譜》)
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德化溫泉鄉蕭氏遷居龍溪龍洋村蔡頭坂。其後裔蕭益轉居龍洋村錢舍坊;還有一支蕭氏後裔從龍洋下保遷居襄陽大厝坊(今上洋村)。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蕭丙六從大田遷居尤溪九都徐家山。蕭丙六有六子:蕭欽一、蕭欽二、蕭欽三、蕭欽四、蕭欽五、蕭欽六。其中,蕭欽二開基丁家山,蕭欽三開基楊興坊,蕭欽五開基下坪坊。民國32年(1943年)左右,蕭丙六胞弟蕭丙十的次子蕭啟二也從大田遷居尤溪梅仙的南洋後墩。這一支蕭氏後來繁衍為蕭姓馬坪支系。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蕭宗興的第十六世孫蕭世春(1512-1564年)從大田遷居尤溪九都梅仙進田坊;其裔孫蕭祥生從進田坊移居雙洋下坑。清代後期,梅仙村蕭氏分支於坪寨村蕭姓。梅仙村蕭姓分衍於梅仙的坪寨、梅營、源湖、登第,聯合的惠州、嶺頭以及南平、建陽、樟湖坂等地。清嘉慶四年(1799年),蕭京發從尤溪九都本美(梅仙鎮)遷居尤溪聯合鄉惠州村前橋頭,為聯合鄉蕭姓開基始祖。聯合鄉蕭姓有近500人,主要分布在惠州村、湖洋等村。清道光十年(1830年),蕭瑞泉、蕭瑞各兄弟從梅仙下坂尾遷居梅仙的乾美村。龍雲村蕭姓也是出自梅仙蕭氏。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永泰一支蕭氏遷居尤溪中仙的蘇峰後山洋。
明宗禎十七年(1644年),蕭有福從大田黃有隔遷居尤溪管前的鴨墓村水井,為管前蕭氏開基始祖。
明代時,原居明溪夏陽蕭盛一支的後裔蕭成廣自夏陽遷居烏村(今寧化湖村)。(見寧化湖村羅坊《蕭氏族譜》、明溪夏陽《蕭氏族譜》)同期,永安一支蕭氏遷居沙縣的南霞鄉溪源村。
清光緒八年(1882年),蕭天堂從尤溪縣新橋鎮龍上村遷居沙縣的大洛鎮高坑洋村上庄。
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尤溪洋中鎮龍洋下保蕭氏第十七世孫蕭邦毛從龍洋下保遷居將樂縣。
三、遷移
宋代,寧化石壁的蕭梅軒從石壁葛藤凹遷居廣東松源都,為梅縣蕭氏開基始祖。其後裔播遷至廣東省興寧、河源、饒平、和平、肇慶、陽春、陽遠、海豐、長樂;部分後裔復徙江西泰和、興國以及湖南各地。據《書山派蕭氏族譜》、《斗山派蕭氏族譜》載,今閩南民系中的漳州、泉州、廈門以及台灣的部分蕭氏之號稱「書山」、「斗山」、「涌山」派者,均出自寧化石壁。(見余保雲《寧化客家姓氏簡介》)但也有不同說法。據廣東梅州《蕭氏族譜》載,這一支是出自蕭理(蕭梅軒的父親)的四弟蕭琦。
元至明時,明溪夏陽的蕭氏後裔蕭正興、蕭正遠遷居北京。
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尤溪洋中鎮龍洋下保蕭氏第十七世孫蕭邦同遷居邵武市赤坑口。
清代,將樂部分蕭姓後裔已播遷天津、承德、洪墩、三明等地。同期,泰寧蕭氏後裔播遷至邵武和平、桂林、肖家坊,將樂余坊以及清流、三明、福州、泉州等地。

2. 蘇門四學士分別指的是誰

蘇門四學士是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和張耒。
①黃庭堅——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穀道人,晚號涪翁,又稱黃豫章,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 黃庭堅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為校書郎、《神宗實錄》 檢討官。後擢起居舍人。紹聖初,新黨謂其修史「多誣」,貶涪州別駕,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羈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進士,紹聖初以校書郎坐修《神宗實錄》失實被貶職,後來新黨執政,屢遭貶,死與宜州貶所。
黃庭堅擅文章、詩詞,尤工書法。詩風奇崛瘦硬,力擯輕俗之習,開一代風氣。早年受知於蘇軾,詩與蘇軾並稱「蘇黃」,有《豫章黃先生文集》。詞與秦觀齊名,有《山谷琴趣外篇》、龍榆生《豫章黃先生詞》。詞風流宕豪邁,較接近蘇軾,為「江西詩派」之祖。晁補之雲:「魯直間作小詞固高妙,然不 是當行家語,自是著腔子唱好詩。」(見《詩人玉屑》)另有不少俚詞,不免褻諢。有《山谷詞》又名《山谷琴趣外篇》。主要墨跡有《松風閣詩》、《華嚴疏》、《經伏波神祠》、《諸上座》、《李白憶舊游詩》、《苦筍賦》等。書論有《論近進書》、《論書》、《清河書畫舫》、《式古堂書畫匯考》著錄。黃庭堅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詩與蘇軾齊名,人稱「蘇黃」,詩風奇崛瘦硬,力擯輕俗之習。開一代風氣,為江西詩派的開山鼻祖。書法精妙,與蘇、米、蔡並稱「宋四家」。詞與秦觀齊名,藝術成就不如秦觀。晚年近蘇軾,詞風疏宕,深於感慨,豪放秀逸,時有高妙。有《山谷詞》。
②秦觀——秦觀(1049-1100),字太虛、少游,號淮海居士。高郵人。北宋文學家。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進士。曾任太學博士(即國立大學的教官)、秘書省正字、國史院編修官。政治上傾向舊黨,哲宗時「新黨」執政,被貶為監處州酒稅,徏郴州,編管橫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頗得蘇軾賞識。秦觀生性豪爽,灑脫不拘,溢於文詞。
③晁補之——晁補之(1053—1110年),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宋史·晁補之傳》雲:晁補之為「太子少傅迥五世孫,宗愨之曾孫也。父端友,工於詩。」從這幾句簡短的記載里,可知晁補之生長在士宦之家、書香門第。他從小就受到家庭良好的文化熏陶,加上 晁補之他聰敏強記,幼能屬文,日誦千言,故早負盛名。
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進士,授澶州司戶參軍、北京國子監教授。元祐間調京,歷任秘書省正字、校書郎、後派任揚州通判,又召回秘書省等職。紹聖初,出知齊州,後來因修《神宗實錄》失實罪名,連貶應天府、亳州、信州等地。宋徽宗立,召拜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崇寧追貶元佑舊臣,出知河中府,徙湖、密等州,後退閑故里,嘯傲田園。晚年起知泗州。死於任所。 晁氏為北宋名門,文學世家。高祖晁迪,贈刑部侍郎。曾祖晁宗簡為尚書刑部郎中,知越州,贈特進吏部尚書。又高叔祖晁迥,宋真宗朝任翰林學士承旨、太子少傅。迥子晁宗愨官至參知政事,可謂名重一時。補之族叔晁端禮(1046—1113),字次膺。一作元禮。詞人。常與補之唱和。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進《並蒂芙蓉》詞,得徽宗稱賞,於是以承事郎為大晟府協律。「與萬俟雅言(詠)齊名,按月律進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七)未及供職即病逝。著有《閑適集》、《閑齋琴趣外篇》。由於世族的逐漸衰落。補之父晁端友僅做過上虞令、新城令之類小官。 補之堂弟晁沖之(生卒年不詳)字叔用。詩人。早年師事著名詩人陳師道,隱居陽翟(今河南禹縣)具茨山。為呂本中《江西詩社宗派圖》所列26人之一。其詩「專學老杜詩」。(《紫微詩話》)筆力雅健,風格高古,為劉克庄、王漁洋等詩家所稱賞。有《晁具茨先生詩集》15卷。其子晁公武(約公元1105—1180年),字子止,人稱昭德先生,是宋代著名學者、目錄學家、藏書家,所著《郡齋讀書志》,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附有提要的私家藏書目錄。補之從弟晁詠之(生卒年不詳),字之道,少有異才,深受蘇軾賞識,著有文集50卷,已佚。其他,如其從叔晁端淑、從弟晁說之等,皆有文名。 晁補之少時即受到蘇軾知賞,宋神宗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晁補之19歲時(《宋史》本傳雲時年17,誤),從父遊宦杭州,觀覽錢塘風物之盛麗,山川之秀異,於是寫了《七述》一文。此時,大文學家蘇軾正做杭州通判,喜歡杭州美景,欲作杭州賦。晁補之以《七述》謁見蘇軾,蘇軾「讀之嘆曰:『吾可以擱筆矣!』又稱其文博辯雋偉,絕人遠甚,必顯於世,由是知名」(《宋史》本傳),具體原文為「於文無所不能,博辯俊偉,絕人遠甚。」(《晁君成詩集引》)
④張耒——張耒祖籍亳州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後遷居楚州(今淮安)。他在《思淮亭記》中稱「予淮南人也,自幼至壯,習於淮而樂之。」祖父任職於福建,父親中進士後,遊宦四方,官至三司檢法官,因親老,乞請離京做吳江知縣。母親李文安。外祖父李宗易先以著作佐郎為譙縣知縣,歷官尚書屯田員外 張耒詩作郎,知光化軍事,仕至太常少卿,以詩文名世,長於寫詩,深受當時的大詩人晏殊的賞識。正是在這樣的家庭里,張耒從小就受著正統的封建詩禮的熏陶,加之受業於「山陽學官」,少年時即表現出對文辭的靈感,「十有三歲而好為文」(《投知己書》),十七歲作《函關賦》,傳誦人口。此後,他游學於陳州,得到當時在陳為學宮的蘇轍的厚愛。熙寧四年(1071),蘇軾出任杭州通判前,來陳州與其弟話別,張耒得以謁見蘇軾,頗受青睞,自此便成為蘇氏兄弟的門下客,並在東坡引薦下,應舉姑蘇。熙寧六年(1073),即張耒二十歲時,由神宗親策為進士,王安石負責提舉,授臨淮(今安徽泗縣)主簿,開始步入仕途。熙寧八年,蘇軾在密州修「超然台」,張耒應約寫了《超然台賦》蘇軾稱他「超逸絕塵」,有秀傑之氣,「其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嘆之聲」(《答張文潛書》),這是他們詩文交往的開始。與此前後,張耒與秦觀、晁補之也有詩文唱和,結為知交。 熙寧六年至元豐八年(1073-1086),張耒先後在安徽、河南等地做了十多年縣尉、縣丞一類地方官,並因秩滿改官不斷,往來京洛間,為政特別辛勞。「我迂趨世拙,十載困微官」(《悼逝》),「飄然羈孤,挈其妻孥,就食四方,莫知所歸」(《上蔡侍郎書》)說的就是這段經歷。張耒為官清廉,他本想憑著他那微薄的俸祿養其親小,淡泊平生,然厄運頻頻而至,他的父母、前妻相繼謝世,家境每況愈下,經濟拮據,生活困窘。 元豐八年41085),神宗崩,年幼的哲宗登位,支持舊黨的高太後垂簾聽政,起用反變法派司馬光,蘇軾、蘇轍相繼奉調晉京。元祐元年(1086)大臣范純仁薦舉張耒參加太學學士院考試。這次被薦參加考試的還有黃庭堅、晁補之等人,由翰林學士蘇軾命題,考試結果三人同被拔擢,張耒被任為秘書省正字,其後歷任著作佐郎、秘書丞、史館檢討,直到起居舍人。元祐二年(1087)春,蘇軾主持禮部貢舉,張耒被聘為讀卷官,入試院檢點審閱舉子試卷。元祐三年(1088),秦觀被召到京師,任太學博士,校正秘書,亦入蘇軾門下。在暇日與張耒或舉酒歡宴,或同游京都名勝,詩文酬唱,作畫題跋,互相砥礪,共受蘇軾薰沐。這是他們難以忘懷的歡樂年代,也是北宋文壇上的盛事。他們「一文一詩出,人爭傳誦之,紙價為貴」。館閣八年,張耒有緣披覽國家藏書,過著「圖書堆枕旁,編簡自相依」的生活,其文翰學術也日有進益。 宋哲宗親政後,新黨得勢,竭力報復元佑舊臣,隨著蘇軾等人的被貶,蘇門弟子也受到株連。紹聖元年(1094),張耒在以直龍圖閣知潤州(今鎮江)任上,徙宣州(今宣城)}紹聖四年(1097)貶黃州(今湖北黃岡)酒稅監督,再貶復州(宋地名,在今廣西境內)監竟陵郡酒稅。元符二年(1099)起為黃州通判。宋徽宗即位,四十七歲的張耒一度內召為太常少卿,後又被啟用為兗州、潁州(今阜陽)知州,但為時都很短促。當時蘇軾自海南遷內地,張耒賦詩相慶;「今晨風日何佳哉?南極老人度嶺來。此翁身如白玉樹,已過千百大火聚。」不久,噩耗傳來,蘇軾於途中卒於常州。張耒在潁州舉哀行服,痛悼一代文豪和恩師。未想竟觸怒了上方,於崇寧元年(1102)被貶為房州(今湖北房縣)別駕,安置於黃州,這是他在短短六七年內第三次被貶到那裡,他在黃州先後共住了七八年,作為逐臣,他不得住官舍和佛寺,只能在柯山旁租屋而居。荒樹枯木,蓬蒿滿眼,自然令人惆悵莫名,但「江上魚肥春水生,江南秀色碧雲鬟」,倒也給他不少安慰。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柯山腳下,張耒與蘇軾弟子潘大臨結為緊鄰,兩人彼此安慰,相濡以沫,共守大節。據載,當時的郡守瞿汝文憐其家貧,欲為其購買一份公田,以種植豆粟蔬菜等,貼補家用,張耒敬謝不取。正是此地的哀和樂使他難以忘懷,故他自號為「柯山」。 崇寧四年(1105),秦觀的兒子自藤州(今廣西藤縣)奉父柩歸葬揚州,路過黃州時張耒臨江祭奠,他為好友的「竄身瘴海,卒仆荒陋」而痛哭失聲。淚水未乾,黃庭堅又相繼去世。崇寧五年,宋徽宗詔除一切黨禁,張耒才得任便居住。這年冬天,他自黃州經潁州,回到故鄉淮安,大約住了一年多時間。大觀年間,移居陳州,監南嶽廟,主管崇福宮。由於晚年長期賦閑,他貧病交加,《歲暮即事寄子由先生》雲,「肉似聞韻客,齋如持律徒。女寒愁粉黛,男窘補衣裾。已病葯三暴,辭貧飯一盂。長瓶卧牆角,短褐倒天吳。宵寐衾鋪鐵,晨飲火數珠。」可以想見他當時已衣食不繼,三月不知肉昧了。 盡管政治環境是如此惡劣,生活是如此困窮,但詩人並沒有向腐朽的蔡京集團屈服。以聞道蘇軾自負,終生恪守不移,即使遭受打擊也不後悔,且引為人生最大的志趣。詩人就這樣堅持著,繼蘇轍和晁補之謝世之後,也在寂寞和痛苦中死去,據乾隆《山陽縣志》載,葬於故土淮安「治北七里」。 據陸游《老學庵筆記》雲:「文潛三子:秬、秸、和,皆中進士第。秬、秸在陳死於兵。和為陝西教官,歸葬二兄復遇盜見殺。文潛遂無後,可哀也。」

3. 古代名門的家學都是什麼

士族的家學家風是其作為社會文化精英,掌有知識權力的象徵。對中古士族而言,保持優美的家學家風傳統是維系其家族政治和社會地位的重要因素。人隋以後,隨著九品中正制的瓦解,士族子弟不再享有政治上的特權,他們能夠在科舉制度中占據優勢,主要憑借於悠久的家族文化傳統,此時家學家風除了作為身份的象徵之外,更是士族子弟踏入仕途時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隋唐時期的士族家族雖然仍以郡望為稱,但家族內部的分化較南北朝時期更為明顯和突出。同一郡望下的不同房支在政治上的發展更趨於獨立,各房支之間的成員關系也較以前更為疏遠。這種差別和分歧自然也會體現在他們的家學家風上,而家學家風特點的不同又會進一步加深他們之間的差異。
一、隴西李氏(還有宗室支):
范陽李氏,始祖李向(尚弟,李崇6世孫);頓丘李氏,始祖李忠(李廣孫)。北朝時期有李平涉獵群書,好《禮》《易》,頗有文才。子李諧,文辯為時所稱,與盧元明二人才器,並為鄰國所重。子李庶,方雅好學甚有家風。庶弟李蔚,涉觀史傳兼屬文詞,昆季並尚風流,長裾廣袖從容甚美。弟李若,聰敏頗傳家業,風采詞令有聲鄴下,時人稱為京師灼灼,崔儦、李若。李彪,好學不倦,後為中書教學博士修撰國史。子李志,博學有才幹,年十餘便能屬文。志侄子李昶幼年已解屬文,有聲洛下。唐朝時有狀元李琚,善書法尤工"八分書"。渤海李氏,始祖李恬;申公房李氏,始祖李潛。唐有李渤,和兄長李涉一起隱居廬山一心讀書,因隨身帶著一隻白鹿而被稱為白鹿先生,現今白鹿洞書院立有先賢祠。李遜與弟李建皆好學講習不倦。丹楊李氏,始祖李倫。後有李靖少有文武才略,為一代名臣。安邑李氏,始祖李蓋;鎮遠將軍房李氏,始祖李愔;平涼李氏,始祖李系;姑臧李氏,始祖李承,是涼昭王李暠的曾孫,賜爵姑臧侯,因此這一房稱為姑臧大房,即後世墓誌銘所說的「稱閥閱者姑臧大房也」。李承長子李韶,學識豐富,時修改車服及羽儀制度,皆令韶典焉。李韶長子李玙,曾孫李師上,聰敏好學,雅有詞致,為符璽郎,文林館學士,後與范陽盧公順,博陵崔君洽被朝士稱為康寺三少。李玙弟李瑾,美容貌,有才學,為著作郎,典修儀注。子李茜之清通好文學。弟李行之善守門業,多識前言往行。弟李凝之篤好古文,精心典禮。曾孫李義琰是唐高宗時宰相,器宇軒昂,博學多才。義琰有侄孫李稹,有清名,但是卻常常感到自己的官職配不上自己的門第,所以給人寫信、扎子,落款只寫「隴西李稹」而不寫他的官職。李行之子李玄道,唐朝初年秦王十八學士之一。其孫李亶,為修書學士,撰寫《古今內范》一百卷。李亶孫李揆,為唐肅宗宰相,少聰敏好學,善屬文,美風儀,善奏對,每有敷陳,皆符獻替。李揆侄李益,著名詩人,擅長絕句,尤工七絕。另一侄李隨,狀元及第。曾孫李專美少篤為文,與清河小房崔氏、北祖第二房盧氏、昭國鄭氏為四望族,雖布衣徒步,視公卿蔑如也。男女婚嫁,不雜他姓,欲聘其族,厚贈金帛始許焉。唐太宗曾降詔以戒其弊風,終莫能改。其間有未達者,必曰:「姓崔、盧、李、鄭了,余復何求耶!」唯專美未嘗以氏族形於口吻,見寒素士大夫,恆恂恂如也,人以此多之。李隨侄孫李蔚,清河崔程姨夫,為唐僖宗時宰相,子李洵,「閩中文章初祖」 黃滔以文士禮儀對待,和詩論文,使閩地文風大振。另一侄孫李巨川文思敏速,翰動如飛,傳之藩鄰,無不聳動,即時巨川之名聞於天下。李韶弟李彥,為中書博士,時朝儀典章,咸未周備,彥留心考定,號為稱職。子李充,為太學博士。子李士英,有文才。彥之六代侄孫李岑李舟父子,杜甫贈詩雲「李舟名父子,清峻文章伯」,為古文運動先驅之一,李舟著韻書一部。彥弟李虔,子李曉博涉經史,早有時譽。子李超性方雅善制,博涉經史。子李大師好學,無所不窺,善綴文。子李延壽為二十四史之南北史作者。虔弟李蕤,子李諺為太學博士,弟李義遠亦為國子博士。承弟李輔,為中書博士。長子李伯尚,少有重名,弱冠除秘書郎。伯尚弟李仲尚,儀貌甚美,少以文學知名。年二十,著《前漢功臣序贊》,時人號為後生可畏。輔弟李佐,子李神俊,風韻秀舉,博學多聞,篤學好文雅,老而不輟。凡所交遊,皆一時名士,汲引後生,為其光價,四方才子,咸宗附之。敦煌李氏,始祖李茂;僕射房李氏,始祖李沖,十代孫李翱,勤於儒學博雅好古,為文尚氣質與韓柳齊名。其復性論開宋明理學之先河。絳郡李氏,始祖李成禮;武陵(後為武陽)李氏,始祖李琰之。少機警善談論,經史百家無不悉覽,號曰神童。為國子祭酒,秘書監。曾孫李大亮有文才。侄孫李迥秀雅有文才,飲酒斗余廣接賓朋,當時稱為風流之士。又有京兆房李晟,為中興大唐名臣。涼昭王之後有「文章李杜在,光焰萬丈長」的「詩仙」李白,李商隱,李煜,唐皇諸孫詩人李賀,文學史上經典傳奇小說的作者隴西三李李公佐、李朝威、李復言。

二、趙郡李氏
趙郡李氏主要分為三個大的支系,即東祖、南祖和西祖。其中東祖一支宗支繁盛,人數眾多,在北朝時是趙郡李氏中的著房顯支,南祖和西祖的宗支發展稍顯遜色,但進入隋唐以後亦各自有所發展。作為山東士族代表的趙郡李氏家族在隋唐時期仍然被視為儒素德業、恪守禮法的典型。這一點通過史傳和墓誌的記載都可以得到確證。尤其是那些通過科舉制度進入仕途,力圖以政治地位維系社會地位的房支,他們常以對儒學與禮法的重視而受人稱道。例如東祖的李孝端支和南祖的李政期支都是以孝悌雍睦的家風以及深厚的經學傳統而著稱,與此相呼應的,是他們在隋唐時期仕宦不絕,門戶不墜。
然而儒素德業、恪守禮法是一種甚為籠統和模糊的概括。這樣一種描述可以應用於趙郡李氏,也可以同樣適用於其他的士族家族。在儒素德業這一大的框架之下應該還包含有豐富的內容和不同的方面,因此有必要對此做更進一步的分析。趙郡李氏家族的例證使我們注意到其不同的房支在家學家風的表現上是有其特點和傾向的,而這些特點和傾向,代表了他們對於維護家族生存和發展的態度和看法,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了他們在政治上的主張和態度。
通過具體的分析,可以發現趙郡李氏家族的家學家風表現為以下兩種不同的類型:
一種以強調儒家倫理道德為重,尤其是孝道。此外,在注重道德的同時,他們也強調對於經學典籍的研讀。如東祖的李孝端支即是如此,據《舊唐書•李知本傳》載:
李知本,趙州元氏人,後魏洛州刺史靈六世孫也。父孝端,隋獲嘉丞。……知本頗涉經史,事親至孝,與弟知隱甚稱雍睦。子孫百餘口,財物僮僕,纖毫無間。隋末,盜賊過其閭而不入,因相誡日:「無犯義門。」同時避難者五百餘家,皆賴而獲免。知本貞觀初官至夏津令,知隱至伊闕丞。知本孫填開元中為給事中、揚州刺史。知隱孫顒,有文詞,亦歷給事中、太常少卿。從祖兄弟,凡為給事者四人。
又據李知隱子李慈墓誌,其人十一歲即「誦孝經、論語、周易、毛詩、尚書」,並以明經擢第,由此可見這一支雍睦孝悌、經史相續的家風。
此外南祖李政期支的家風也大致如此。據史傳記載,李政期子素立以清廉而為唐高祖、太宗所見重。素立孫至遠「友兄弟,事寡姊有禮,世稱其德」。尤以孝道為世人所稱道。至遠子畲「事母甚謹,閨門邕睦,累代同居。每歲時拜慶,長幼男女,咸有禮節。……及母終,過毀,卒於喪」。畲子承「幼孤,兄嘩鞠養之。既長,事兄以孝聞」。與此相對應的,這一支也一直保持著優良的經史傳統,政藻孫休烈史稱「有文」。休烈子至遠「少秀晤,能治《尚書》、《左氏春秋》,未見杜預《釋例》而作《編記》,大趣略同。復撰《周書》,起後稷至赧,為傳紀,令狐德菜許其良史」。至遠弟從遠清密有學,從遠弟希遠子並「考六經,覽群書,手抄二百卷,觀其大義」。
除以上兩支之外,具有這一特點的房支,還有東祖的李元善支、西祖的李沖支、李棲筠支等。正如前面所談到的,雖然儒素德業是趙郡李氏大多數房支都具備的特點。但毫無疑問,這些房支在這一方面表現得更為突出,所以史傳會對此特別強調。與此人矚目。這些家族中記載於史傳中的人物眾多,且基本上是連綿數世皆有仕宦,像李政期一支,一直到唐代中後期也仍然有人物出現,憲宗時的宰相李藩和文宗時的宰相李固言都出於這一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們普遍具有較好的政治才幹即吏能,因而具有較強的政治競爭能力。如李孝端支的李愻以「刀筆稱能」,「心計目覽,不失毫末,軍國殷贍,於今稱之」。李琪以「清白吏能而薦於上」。武後時著名的酷吏李全交也出於這一支。而李政期支自其以下數世也不斷有人物涌現,大都以吏干聞名。如政藻,史即稱其「明敏有才幹」。政期子素立「武德初為監察御史。時有犯法不至死者,高祖特命殺之,素立諫曰:『三尺之法,與天下共之,法一動搖,則人無所措手足。陛下甫創鴻業,遐荒尚阻,奈何輦轂之下,便棄刑書?臣忝法司,不敢奉旨。』高祖從之。自是屢承恩顧」。以執法嚴明而得高祖賞識。素立子至遠「長壽中為天官郎中。內史李昭德重其才,薦於則天,擢令知流內選事」。書稱「至遠見桓彥范,力言其賢。盧從願尚少,高以評目。許弟從遠且貴,預言其位,以驗所至」。頗有知人賞鑒之才。至遠子畲,「初為汜水主簿,處事敏速,有聲稱,雖村童廁養之輩,一閱之後,無不知替代姓名者」。而畲子承亦「少有雅望,至其從官,頗以貞廉才術見稱於時」。其任雍邱尉時,「屬國家升中,秦山縣當馳道征責萬計,臨事無違,居至卑而不拆,當大務而不撓。外兄許公、蘇尚書顳特親重之」。李元善支的李絳為唐代有名的忠鯁宰相,為憲宗所賞識。李絳季子頊,曾任監察御史里行、衢州刺史等職,李絳幼子璋,亦以進士及第。至其孫輩德休,亦登進士第,在唐末戰亂時寓居河朔,入梁以後也還擔任了一定的官職。西祖的兩支,李沖支在唐中後期連續出現李若初、李巽等精幹有吏能的財政官員,而李棲筠支則更不必多說,自李棲筠於天寶年間舉進士及第,仕 宦中央,累世官位顯達,是唐中晚期趙郡李氏在政治上的發展最為引人注目的一支。
在這一類型的家風中對於孝道的重視和強調也是值得注意的。作為儒家倫理道德原則之一,孝道為士族家族所普遍遵循。這一點在唐代崇揚孝道的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提高家族的社會地位。所以,以孝而稱對於士族家族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除此之外,孝作為家族倫理的基本原則,其本意則在於集聚家族凝聚力,鞏固和延續家族的發展,實則也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這些房支以孝而稱名,可見已經並非只是一般的遵行孝行,而有其特別和突出之處。這樣一種在孝行方面的特別與突出很可能與維系大家族共同居住的需要有關。以上所述房支中,可知東祖李孝端支在隋朝時過著百口同居的大家族生活,在戰亂中還能為避禍的五百家提供庇護,試想如果沒有較為穩定的經濟和武力基礎,是很難達到的。而通過對史料的分析也可發現李絳支、李棲筠支在某些階段尤其是在政治上的發展較為順遂時都是過著一種至少是兩世以上的家族共居生活,他們的家族墓地往往也都在一處,反映出這些房支的成員之間有著較為親密的關系。正如一些學者所談到的,隋唐時期由於經濟方面的因素,像北朝時期那樣的大規模家族共聚的情況已經較少出現。雖然趙郡李氏中也有人曾經做過這方面的嘗試,但結果似乎也並不理想。據《匯編》大和085《唐故朝散郎行河中府虞鄉縣尉李(翼)公墓誌銘並序》所記,出於趙郡李氏西祖的李翼,是楊國忠的外孫,家富於財,但不樂仕宦,退隱鄂縣,過幽居自在生活。其以「家業豐厚,足自贍給,而宗族弟兄,遠近咸至,同居共食,無所間異,不十數歲,盪然靡余,忻忻然若有所得而不恨也」。雖然李翼本人性格豁達不計較,但也只能維持十來年的宗族共居生活。另外,出於南祖的李藩也一度利用家財對宗族進行救濟,但最後竟至於只能寄居於妻子崔氏家。因此家族共居的情況在隋唐的士族家族中並不普遍,能夠維持兩世以上共同居住的家族已經可以算是較大的家族了。這些家族生活的維系除了需要經濟方面的支持之外,還需要建立井然有序的家族秩序和維系成員之間較為緊密的凝聚力,毫無疑問孝道對此是能夠起到積極作用的。而這樣的大家族生活也由於其穩定性而不會輕易受到政治或其他方面的打擊而衰落不起。所以,將孝作為傳襲世代的家風中的重要內容是有其現實意義的,而對儒家倫理的重視也自然會導向對儒家經義的學習和掌握。因而這些房支在強調孝道之外,相應也非常注重對經史的學習。根據學者的考論,對儒家經義的研習,如果可以擺脫章句束縛的話,是可以學習到不少統治理論和治國經驗的,所以擁有較高的儒學修養是有益於政治才能的養成的。在唐前期,由明經科擢第而成長為出色的政治家的就並不少見。因此,習學經史也是有利於家族政治、社會地位的保持的。我們注意到,在以上所提到的幾個房支中,由進士科入仕的比例並不高,而通過明經或是蔭辟入仕的情況更為多見,這顯然與他們注重經史的家學傳統是相一致的。由此可見這些房支在仕途上的發展與其家學家風有著密切的關系。注重倫理和經學是魏晉以來士族家風的重要特徵,顯然這一傳統在隋唐時期仍然為一部分趙郡李氏所繼承,並憑此保持家族的政治社會地位。
當然,隋唐時期的趙郡李氏並不僅限於這一類型。有一些房支在家風上體現出來的傾向更偏於對文學的精通和文辭詩賦的擅長。其中較為突出的例如東祖李希禮支、西祖李大智支、南祖的李政起支等。談到對於文辭的擅長,希禮支的李孝貞在北朝時即以「好學屬文」而著稱,孝貞的六個兒子中來王支在「天寶 中, 以 文 章 家 法 為 世 祖尚」。其弟允王支亦「或以文章冠代,或以禮樂匡時,休有令名,郁為著族」。說明這個房支自北朝至唐前期皆以文章禮法為人所稱道。唐中後期這一支仍然延續這一家風,德宗時期的「大歷十才子」之一李端即出於此支。李端的兒子虞仲,傳稱其人「簡澹寡慾,立性方雅,奕代文學,達而不矜,士友重之」。以文章禮法為人所重。而李端的從叔李嘉祐也是貞元、大歷間有名的詩人。史載其「善為詩,綺麗婉靡……往往涉於齊梁時風,人擬為吳均、何遜之敵。自振藻天朝,大收芳譽,中興風流也」。被稱作是文章之冠冕。這一支在文辭方面的擅長是顯而易見的。
除此以外,孝貞弟孝基一支也有著著於文辭的家風傳統。孝基在北齊時乃以衛尉丞待詔文林館,位儀曹郎中,入隋後為晉王文學。《北史》記其擅長文辭,「風詞甚美」。孝基子野王,「詞高風雅」,李野王之子鎮惡,亦著於文辭,這一支在文辭方面的家學傳統最終成就了在唐前期文壇享有盛名的李嶠。李嶠文名早立,《舊唐書•蘇味道傳》記「蘇味道,趙州欒城人也。少與鄉人李嶠俱以文辭知名」。除與蘇味道並稱為「蘇、李」外,《新唐書》本傳稱其「仕前與王勃、楊盈川接」,並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等人被譽為文章四友,世號「崔、李、蘇、杜」。其卓越文才頗得武則天賞識,《舊唐書》記「則天深加接待,朝廷每有大手筆,皆特令嶠為之」。《大唐新語》載「長壽三年……(則天)於定鼎門內鑄八棱銅柱……武三思為其文,朝士獻詩者不可勝紀。唯嶠詩冠絕當時……」,李嶠在武後及中宗時一直都享有高位,這與其在文學方面所具有的傑出才能是分不開的。直至李嶠的兒子李暢,亦「尤工藻翰」,依然保持著長於文辭的傳統。孝基弟孝威的後代中著於文辭的人物則有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李華,除此之外,李華還有一個宗子李翰,據說也是在文學方面頗有才華的,梁肅《補闕李君前集序》稱李翰「博涉經籍,其文尤工」,可見他也是善於文辭的。這是東祖李希禮一支的大致情況,從以上所述不難看出,他們在文辭方面的特色是典型而突出的。
另外,西祖李大智的三個兒子尚一、尚貞、乂,在唐初亦俱以文章見稱於世。據李尚貞的墓誌,其人「博觀群書,殫討眾術,四徹三閣之奧,七籍九流之旨,梓宦先識之微,京管眾占之妙,迦維異域之典,混成前人之錄,一以貫之。其百禮節數,六詩興端,談議小道,風流餘事,諒不斯載」。可見李尚貞對於儒學、道教、佛教都有很深的造詣,想來他的兄弟也是類似的情況。還有像南祖李政起支的李澥、李陽冰兄弟以及他們的子輩,在唐代也都是以善於詞學和書法而稱名的。
這些房支對於文學的擅長,在唐代尤其是玄宗以後社會日益重視文辭的風氣之下,為他們參加科舉,由進士科入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所以其中有一部分人也得以官居顯位。例如李嶠在高宗、武後以至於太平公主當權時期都仕宦顯赫,另外李尚一兄弟三人在仕途上的發展也比較順暢,當然這些人在文辭之外,仍然具有一定的政治才幹,這是他們仕途暢達的重要原因之一。像李嶠就被認為是懂得政治投機的人,而李乂也被看作是「方雅有識」,一度被認為是宰相的重要人選。然而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變化,即兼具文辭與吏乾的人物主要出現在唐前期,具體來說是玄宗以前。自開元、天寶後,特別是安 史之亂以後則情況有所變化,這些家族中的人更多的只是表現出在文學上的出眾才華,而政治作為卻無甚值得稱道之處。我們認為這或許是由於文辭和吏干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系,雖然文才的突出對於取得進士高第是有利的,卻並不能保證仕途的暢達。此點必然會影響到家族持續的發展。我們注意到這一類型的房支,雖然在政治上也能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卻很少能夠維持幾世以上的仕宦顯達,除了希禮中的孝貞支在唐代有較為連續的發展之外,孝基支的李嶠在唐玄宗朝受到了政治上的嚴重打擊,也影響到其子李暢在仕途上的發展,此後這一支就很少有人物出現。而李尚一兄弟三人固然顯達一時,其子孫卻顯得默默無聞。這不禁會讓我們產生疑問,或許這樣一種家學家風在維系家族的持續發展方面相較於前一種類型是有其不足之處的。

三、琅邪王氏
琅邪王氏家族學術文化的底蘊主要是傳統的經學。《漢書·王吉傳》稱其「少好明經」,他走的是「通經致仕」的道路。王吉在琅邪王氏家族發展史地位非同一般,他不僅是其最早參與政治的,而且是其家族學術文化的奠基者。《漢書·王吉傳》載:「初,吉兼通《五經》,能為騶氏《春秋》,以《詩》、《論語》教授,好梁丘賀《易》,令子駿受焉。」從其家學的傳統而言,王吉以經術授子王駿,標志著「王氏已有世世承襲的家學家風」。
不僅如此,王吉治經術,既精且博,在經學史上也有相當高的地位。關於其經術之「博」,蘇紹興先生有論雲:「吉能五經兼通,睽諸當時風氣,並不多見。武帝時夏侯始昌亦能通五經,《漢書》所載似亦僅二人。豈其時漢儒治學最重要專家故耶?」關於王吉經術之「精」,並未因其通《五經》而疏誕,而是有其精深的專家之學。王吉能為騶氏《春秋》,通梁丘賀之《易》,當在家族內授,特別是傳承《韓詩》,史載甚明。《漢書》卷八八《儒林傳》:「趙子,河內人也。事燕韓生,授同郡蔡誼。……誼授同郡食子公與王吉。吉為昌邑王中尉,自有傳。……吉授淄川長孫順。順為博士,豐部刺史。由是《韓詩》有王、食、長孫之學。」王吉傳《韓詩》,成一家之學,其地位不言自明。至於王吉以《論語》教授,也有不可忽視的地位,《漢書》卷三○《藝術志》敘述《論語》學術史雲:「漢興,有齊、魯之說。傳《齊論》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貢禹、尚書令五鹿充宗、膠東庸生,唯王陽名家。」王陽就是王吉,他能成為傳授《齊論語》之名家,影響頗大。因此,王吉不僅開創了琅邪王氏經術傳統,對於其家學影響深遠,而且在漢代經學史上也有突出的地位。此後,歷經兩漢、曹魏,數百年間琅邪王氏以儒家經術為世業,如魏末王祥為三老,傳道太學,「天子北面乞言,祥陳明王聖帝君臣政化之要以訓之,聞者莫不砥礪」。王祥為帝王之師,發揚了王吉奠定的家學傳統。
兩晉南朝時期,琅邪王氏子第多有經學修養。王導在國家動盪、玄風昌熾的背景下提出興學之議,意在整頓、振興儒學。針對當時「軍旅不息,學校未修」的狀況,王導上書要求恢復學校,指出「風化之本在於正人倫,人倫之正存乎設庠序」。太學之設,當然主要是教授儒家經典。王舒早年「不營當時名,恆處私門,潛心學植」,這也當是研讀經籍。王廙在向晉元帝所上《中興賦》中自述「臣少好文學,志在史籍」,可見他對經史之學的愛好。據《隋書·經籍志一》,王廙有《周易注》三卷,梁有十卷,其書已佚。
南朝宋、齊之際琅邪王氏在學術領域出現了一個集大成式的人物王儉。王儉博通諸經,齊高帝曾命陸澄「誦《孝經》,自『仲尼居』而起」,王儉以為「澄所謂博而寡要,臣請誦之」,乃誦「君子之事上」章,上曰:「善!張子布要覺非奇也。」永明間,王儉的學術地位更為突出。晉世以來中衰的儒學在王儉的影響下有所振興,王儉也由此獲得「儒宗」之稱。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史部正史類《南史》部分有一則札雲:六朝愛尚辭華,竟相標置,五字之美,襲譽終身。……若王仲寶者,少究《三禮》,尤善《春秋》,既宅台詞,興厲實學,至於抄何承天之《禮論》,存鄭康成之《孝經》,固為一世表儀,諸儒之領袖矣。
總論琅邪王氏於經學,《禮》《易》為主,《春秋》次之,其他經學如《論語》等亦次之。論朝代則齊最盛,晉、梁次之,宋、陳稍差。言人物,則以王儉為通學,《易》數王廙、王承,《禮》論彪之、逡之,舊儀則准之、王肅,《春秋》延之、王筠,《論語》王珉、王珣。此其大較也。
四、陳郡謝氏
六朝時期的謝氏家族不僅是一個政治、社會大族,而且還是一個文化大族,其在思想、文學、詩歌、宗教、繪畫等領域所創造的文化成就許多都代表著當時的最高水平。
東晉初年以後,以謝安等人為代表的各界名士經常游處於東山會稽一帶,「出則漁弋山水,入則言詠屬文」,開創了一種世人矚目的文化風氣,亦即享譽後世的「東山風度」。其實,東山風度的核心是祟尚虛無玄遠,是包括謝氏家族在內的名宗大族最為推崇的一種精神時尚。早在西晉末年,謝氏家族的謝鯤就已成為談玄名士,曾被有天下士人領袖之稱的王澄「惟收謝長史可與言」,謝安也評價他「若遇七賢,必自把臂入林」,這其中雖有過譽成份,但也表明他在當時玄學家中的確是一位不同尋常的人物。此後,整個謝氏家族便在他的帶動下成為玄學世家,出現了謝安、謝萬、謝玄、謝道韞、謝靈運、謝惠連等一大批長於玄談的風流俊士,最終形成以玄學傳家的家風族風。這種風氣,也正是世族文化的象徵。

4. 澄邁縣的歷史中有哪些文人學士

澄邁縣的歷史中文人學士大概有:

  1. 王贊襄(1532~1593)字辰台,號澄原。澄邁縣貴平鄉安寧都(今屬美亭鄉);大美村人。父親王震,號陽川,以文章揚名州縣,收徒掌教於富實都合峰書館(今永發墟南渡江大橋邊)。

    著有《澄原稿略》(已失傳)。有贊、銘、記、序、歌、詩、策等各類文章10餘篇傳世,收錄於清代《澄邁縣志·藝文志》中。

  2. 李恆謙(1788~1859)澄邁縣恭貴鄉倘驛都(今屬白蓮鎮)羅驛村人。字子益,號地山。曾祖其芳,祖斌章,父樹元(曾任貴州清鎮縣知縣工占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出生。孩童時代隨父在貴州清鎮縣生活,平時注意個人品德修養,日行三省吾身,從小就養成樂學好施、尊長愛幼的秉性。少年時雖體弱多病,但是學習刻苦用功,日漸成器,被選取為監生。

  3. 吳景暉(?~1484)澄邁縣貴平鄉倘驛都(今屬白蓮鎮)倘村人。生於名門望族,書香仕宦世家,吳霜第六世孫。高祖吳霜,福建福清縣侯山下村人,南宋隆興二年(1164年)中舉,任大理寺評事,孝宗時謫瓊任澄邁縣令,宋乾道六年(1170年)落籍澄邁縣貴平鄉倘驛都倘村。吳景暉深受其倘村吳氏先輩大理寺評事吳霜、吳波、吳瑞,縣尹吳世孫,儋州學正吳天佑,交趾主薄吳榮,江蘇江浦縣尹吳世寧的影響,胸懷大志,學習勤奮,知書識禮。

其他黨政軍人物沒有列上去,詳情可以網路「澄邁名人錄」。

如果滿意請採納~

5. 歐陽世家祖先到底在哪兒

關於歐陽這一姓氏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1 歐陽復姓出自姒姓。歐陽姓為禹王的後代。禹之子啟建立了
夏朝,傳至少康,封支庶子於會稽,建立越國,戰國時期越王無疆亡
國於楚。無疆受封於烏程歐陽山之南。古代時以山南為陽,故稱歐陽
侯亭,其後代子孫遂為歐陽氏。

二、郡望堂號
郡望:
1 渤海郡:據《郡望百家姓》記載,歐陽氏望出渤海郡。西漢時
置郡,地點在今天的河北省滄縣。
堂號
1 畫荻堂:宋朝的歐陽修,從小就死了父親,家裡很窮,上不起
學堂,但是母親非常希望他能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於是決定自己
教他,買不起紙張,母親就以地作紙,以荻當筆,教他識字。經過刻
苦的學習,歐陽修終於成為了著名的文學家和對朝廷有用的人。
http://www.21wing.com/sehui/show.asp?id=11621

6. 唐宋八大世家是哪八個人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三蘇、王安石、曾鞏。

「唐宋八大家」的稱謂究竟起於何時?據查,明初朱右將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編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於此。明中葉唐順之所纂的《文編》,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它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這為唐宋八大家名稱的定型和流傳起了一定的作用。以後不久,推崇唐順之的茅坤根據朱、唐的編法選了八家的文章,輯為《唐宋八大家文鈔》,唐宋八大家之稱遂固定下來。
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家古文運動的中心人物,他們提倡散文,反對駢文,給予當時和後世的文壇以深遠的影響。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世稱韓昌黎,河南人,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在中國散文發展史上地位崇高,蘇東坡稱贊他為」文起八代之衰」。他的文章氣勢宏大、豪逸奔放、曲折多姿、新奇簡勁、邏輯嚴整、融會古今,無論是議論、

7. 學歷高的「嚇人」明星有哪幾位

一般來說,明星的教育程度並不特別高,因為從小就開始學習藝術表演或歌舞,沒有時間去學習知識,所以很少有具備高學歷的明星。但少數明星是如此優秀,除了有獨特的表演技巧、優美的歌聲,還有令人羨慕的教育。但是還是有很多的明星學歷也是很高的就像胡歌,黃磊,劉亦菲,莫文蔚,歐陽娜娜,林志玲。

娛樂圈的高學歷明星當然不止這些,學歷對於任何行業而言,都是一個加分項。不論你從事什麼行業,擁有一份較高的學歷不僅能讓你的氣質更加出眾,會讓你的選擇更加的多,而且還能給你帶來思考問題的獨特方式以及社會上的一些特殊優勢。

8. 姓氏的世是怎麼回事

162刀炕母:你好。
姓氏的「世」相當於「代」。你若注意經常出現下列情況:
朱某某先生是宋代大學者朱熹的******代孫
姜某某先生是姜子牙的*****世孫
包某某先生是宋代名相包拯的*****世孫

9. 舊時稱翰林世家是什麼意思

這樣稱呼意思是他家出過翰林,真心在幫你期待採納,

10. 在北宋時期怎麼做,才能娶到世家大族的小姐呢

在北宋想要迎娶世家大族的小姐一是自己本身就出身好,或者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取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