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緣覺(辟支佛)有沒有著名的
阿彌陀佛。凈空法師講過:「佛陀十大弟子都是十地菩薩,只是為了度眾生示現成聲聞緣覺而已。」迦葉尊者就是緣覺佛(辟支佛)。
樹下生偉人
兩千五百年前,在離中印度摩竭陀國首都王舍城不遠的摩訶娑羅陀村裡,住著一位婆羅門望族的大富豪尼拘盧陀竭波長者,據說他擁有比當時的國王頻婆娑羅王還更多的財產。
尊者大迦葉,就是出生在這個家庭。
說起大迦葉的出生,也有著奇異的瑞相,可以說和佛陀差不多。據說他母親臨產的那天,正在庭院里散步,忽然覺得睏倦,坐在大畢缽羅樹的樹蔭下休息的時候,不知是從哪裡來的天衣,突然飄落在樹枝上,也就在這時,大迦葉便發出哇哇的聲音來到了人間。
大迦葉,父母為他取的名字本來叫做畢缽羅耶那,就是樹下生的意思。他長得白凈肥胖,和佛陀的三十二相差不多。大富豪家中的獨生子,父母對他的養育和疼愛更不用說。光是乳母,就請了四個人,在他身旁陪著玩的,人數更多。
大迦葉在八歲的時候,照例受了婆羅門的戒條,並且延師學習各種學問,從祭祀法學起,書畫、算術、文學、五明、四吠陀,以及星宿運行、陰陽吉凶、地震雷鳴、音樂歌舞等,由於他的聰明,沒有一樣不研究得徹底。
最奇怪的是,大迦葉從小就和其它小孩不同,他討厭世間上的歡樂,鄙視情慾,厭惡不凈,常常希望離群獨居,就是父母,他離開了也不會想念。[1]
不同床的夫妻
日月過得很快,大迦葉已長成一個英俊瀟灑的青年了,父母很歡喜,告訴他希望最 近為他討娶一個妙齡美貌的少女為妻。
大迦葉慌忙的推辭道:
「這是萬萬不能的,我唯一的希望就是修道,有了妻子會障礙我的修行。」
父母當然不答應他的要求,他在沒有辦法可推辭的時候,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他馬上請了一位有名的藝術家,為他用黃金雕塑一個美女的金像,他拿去對父母說:
在父母往生不久的一天,妙賢叫僕役去榨胡麻油,胡麻油里有很多的小蟲在蠕動,妙賢聽到僕役們私下在說:「壓死這么多的生物,不知將會受到如何可怕的果報?不過,這不是我們的罪過,而是主人的命令!」
妙賢一聽,頓時觸目驚心,叫他們停止榨油,一個人獨自的走進房中,把房門關起來,靜靜的思維。
這一天,大迦葉正好到田莊巡視,見到耕牛的辛苦,見到農人拚命的工作,田裡很多小蟲,被鋤傷腳踏,死的死,傷的傷,其狀甚慘。他看到這情形,越加厭惡起世間的生活。他想:「為了一己的生活,難道一定要讓這些人畜都受這種種苦嗎?不管什麼人,無論怎樣吃,也吃不了一升多的東西;無論怎樣睡,也睡不了六尺以上的床鋪。其它日用,只不過是一些多餘的浪費。現 在就是為了那些無用的浪費奢侈,而摧殘這許多的人畜,殺害這許多的生命,這實在太不公平、太不合理了!」
大迦葉這么想著,回到家裡見到妻子妙賢,也像有什麼懊悔的事情正在不高興。後來他們互說出自己的心事,彼此更加感嘆世間的凄慘、人生的無聊。大迦葉就向妙賢說道:「無論怎樣,我是決意放棄家庭去修道,因為在家好比被關在牢獄一般,有種種系縛、種種苦惱。在家庭里造業是沒有終了的時候,所以我要棄家去尋求人生的真理。到山林里去修道,好象在虛空行走,沒有一點障礙。我要先去求師訪道,你暫且留在家中,等我遇到賢明的老師時,再回來接你一同出家,你等著,我一定有好消息帶給你。」
妙賢聽了,很敬佩丈夫的志願和感激丈夫的關懷。出家修道本是他們夫婦倆的宿願,為了父母,一等就是十多年的時光。
現 在,大迦葉離家去修道了,他內心的歡喜,自不待言。[4]
做了佛陀的弟子
大迦葉,現 在正是三十多歲的年齡,據傳說,當他離家修道的那天,正是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成正等正覺的時候。
大迦葉東南西北四處訪師求道,諸師所說,大都不能滿足他的所願。兩年後,他在鴛伽國時才有人告訴他說,釋迦牟尼佛是當今的大覺者,現 在正帶領著舍利弗、目犍連、 優樓頻羅迦葉等千餘人住在竹林精舍。他一聽很歡喜,便取道折返竹林精舍。
竹林精舍,是佛陀組織教團最初住的道場,在王舍城北門外不遠的地方。大迦葉到了王舍城,他不直接去訪問佛陀,只跟隨王舍城佛陀的信眾,每天去聽佛陀說法。他心裡想,如果不是真正的佛陀,一定不能拜他為師。在他認為,即使不能遇到佛陀,沒有老師,自己也可以修證到二乘獨覺的果位。
佛陀的說法,佛陀的德慧,漸漸打動他的心,有一天,他聽完佛陀說法後,想回城中,走近城門不遠的地方,多子塔邊,在一棵大樹枝葉交錯的下面,佛陀正在那兒靜坐。他臨走的時候,還見到佛陀坐在竹林精舍的法王座上,怎麼現 在又會逢到佛陀?他看了又看佛陀肅靜和威嚴之相,好象一座金山,終於覺得應該向前禮拜。他在佛陀的座前合掌頂禮之後,非常感動懇切的說道:
「佛陀!請接受大迦葉的皈依,從此大迦葉是佛陀的弟子!」
佛陀知道大迦葉此刻的信念,說道:
「大迦葉!你真是我的弟子,我真是你的老師。在這個世間上,如果沒有證得正覺的人,是受不起你做弟子。你跟我來吧!」
佛陀靜靜的站起來,往竹林精舍的方向走去,大迦葉跟在佛陀的身後,他恭敬、感動、歡喜,不知不覺的流下了眼淚。
佛陀回過頭來看看大迦葉,然後說道:
「我很早就聽說過你,我知道你最後會到我這里求道的,今天是你得度的日子,未來佛法的流傳,需要你的地方很多,為眾生以及為你自己,都要珍重!」
回到竹林精舍,佛陀為大迦葉剃度,又為他講說四諦十二因緣等法,佛陀的威德相好,佛陀的親切慈音,可以說,證悟的氣氛包圍了大迦葉。佛陀的教化,使大迦葉如同乾田遇到豪雨一般,在他剃度的第八日,他就開悟了。[5]
悲哀的女子
大迦葉出家後一年,那是佛陀成道的第三年,佛陀接受父王之請與弟子一同回到故鄉毘羅衛城的時候,他也跟在裡面。後來佛陀回到舍衛國祇園精舍的時候,在許多追慕佛陀出家的釋迦族裡,佛陀的養母憍曇彌夫人(摩訶波闍波提),也被准許出家而成立了比丘尼教團。
因此,大迦葉想起了與妙賢曾經約定的事,從前女眾不準出家,這是沒有辦法向佛陀進言的,現 在比丘尼教團成立,正可以了結當初和妻子的約定。大迦葉自從離家,已經過了三、四年的風霜和寒暑,三、四年來,不知妙賢是怎麼樣的情形?他靜靜的入定觀察,知道妙賢在恆河畔已做了外道的弟子。
原來大迦葉的妻子妙賢,自從丈夫去修道以後,她就獨自留在家裡等待丈夫的消息,歲月似流水般的過去,一月二月,一年二年,大迦葉的音訊杳然,她終於決意不再等待而出家了。她立定志願後,即刻把管倉庫的人叫來,將所有的珍珠衣寶,悉數分給親族、鄰里、家人,自己則走到恆河畔,禮拜在那裡修道的裸形外道為師。
妙賢做了裸形外道的弟子後,由於她的美貌,受了很多的凌辱,大迦葉知道她很殷切的等著他去迎接,他的確也急著想要把佛陀的真實之教,早點告訴他敬愛的妻子。所以他就把這個理由告訴一位比丘尼,拜託她去迎接妙賢,那位比丘尼很同情妙賢,不久就把妙賢迎來。
妙賢加入比丘尼的教團以後,因為她那天仙般的美麗,又成為人們捏造謠言的材料。她自己覺得很慚愧,悲嘆生為女身的缺憾,她從此就停止托缽,遠離大眾,不在人多的地方露面。
大迦葉很憐愍她,就求得佛陀的允許,每天將自己乞回來的飯食分一半給她吃。這件事讓比丘尼中,搬弄是非有名的偷蘭難陀比丘尼知道後,說出很多的壞話。她說:「那兩個人,據說在家中十二年間不曾共過床,但現 在每天看他們那樣親蜜的分飯吃,我想一定有什麼私情在裡面。」
大迦葉聽後,在闊達的聖者的心海中本無所謂,但為了要激勵妙賢發憤修行,從此就不再理她。
是非罪惡充滿的世間,這么一位清凈自守的聖者大迦葉,居然也有人為他造出桃色新聞,真是令人為他要大呼不平!
妙賢經此刺激,格外認真嚴厲的修行,整夜不睡,正意誠心,發露懺悔,終於開悟。她開悟後說:「斷除系縛,完成凈行,該做的我已做完。」
佛陀後來還贊嘆她說:「在比丘尼中,沒有一個能比妙賢比丘尼更通宿命的!」
大迦葉很歡喜,對於世俗的恩情,在他心中是絲毫的掛礙都沒有了。
㈡ 緣覺十二因緣的無明是什麼
無明是指不知意識心之虛幻,執為實不壞我,故令阿賴耶識起行支,依於末那之執我而執名色,遂至輪轉生死。大乘佛法把無明分成兩個部分:一念無明,無始無明。
1 ,一念無明包括四種:「見、欲、色、有」四種住地煩惱。
見一處住地:是指不明白五蘊空的實相,而執著於顛倒見——以世間的顛倒知見來看世間一切法,以及揣摩猜測涅盤實相而產生的錯誤見解。
欲界愛住地:是指對欲界六天和物質世間的色聲香味觸以及這五塵引生的各種法的貪著。
色界愛住地:是指對於色界天的境界,也就是初禪到四禪的這些境界的貪著。
有愛住地:是指於無色界的四空定中,雖然沒有色陰,但是有受想行識四陰——能知能作主的心還存在。因為貪著無色界中的心的境界而產生無色界的苦果。
這四種住地的無明生起一切的煩惱叫做「起煩惱」,總稱一念無明煩惱。一念無明是阿賴耶識從無始劫以來累積留存下來的。一念無明無始有終,是眾生輪回的原因,斷盡一念無明,就斷了輪回的種子,舍報後可以取涅盤。故二乘辟支佛及阿羅漢都已永斷一念無明,一切妄想煩惱永不復起,舍報以後必定取證涅盤。如果煩惱妄想又生起來,就是沒有斷盡一念無明,只是暫時伏住而已,這是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的境界,而不是阿羅漢、辟支佛的境界。如果涅盤中還是會起一念的話,那就還是要在三界裡面受生。
2 ,無始無明。
世尊說:「其四住地前更無法起故,故名無始無明住地。」也就是說,在凡夫眾生還沒有明心見性之前,生起一切煩惱都屬於起煩惱。這四種住地的煩惱之前沒有任何一法能夠生起,因此叫做無始無明住地。無始無明住地所能生起一切煩惱叫做「上煩惱」,這些上煩惱只有在我們明心見性之後,想要修學成為究竟佛的心生起之時,才會產生,所以上煩惱又稱為「過恆河沙數修所斷煩惱」。無始無明不是從眾生的根塵識中來,這種無始無明從無量劫以來不與眾生心相應,一直到菩薩第一次明心以後才第一次相應,所以說:「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
二乘辟支佛阿羅漢斷盡一念無明,即斷了分段生死,舍報後可取涅盤。二乘辟支佛阿羅漢雖斷盡了一念無明,卻仍末與無始無明相應,沒有到達無始無明境界。
無始無明從無量劫以來不與眾生心相應,一直到菩薩第一次開悟明心以後才第一次相應,而仍然還沒有斷盡,要到佛地方才斷盡。明心見性以後分斷無始無明,仍然還有過恆沙數修所斷上煩惱末斷,名為塵沙惑未斷,到這個時候才能稱為到無始無明境界。
七住菩薩開悟明心時分破無始無明,同時也斷一念無明四種住地煩惱之見一處住地煩惱,其他還有——欲愛、色愛、有愛住地三種住地煩惱,要到八地,才能斷盡。故菩薩種性的佛子,不須斷盡一念無明,便可直接破無始無明。
斷盡一念無明,舍報後就可以取涅盤,所以菩薩在斷一念無明之前應先求明心見性,免得成為菩薩聲聞,那就不容易成佛了。斷盡一念無明是悟後起修的內容。
㈢ 請教師兄聲聞,緣覺,無上菩提是什麼意思
聲聞就是聽聞佛法而覺悟的,他們依四聖諦修行,最後證阿羅漢果。
緣覺是依十二因緣法修行,最後證辟支佛果。
無上菩提就是佛果。佛果由菩薩修證。
聲聞與緣覺,他們取證的涅槃都是無余涅槃,滅掉一切有為法而解脫生死輪回。不可以度化眾生,所以被叫做小乘。
菩薩修行不僅利己,而且利人,取證的無住處涅槃還可以教化眾生,所以被叫做大乘。
㈣ 在佛教中,緣覺與聲聞哪個級別高
賢聖是沒有這種差別的!佛說緣覺的境界比聲聞高,是隨順我們凡夫說的,我們以為是這樣,佛才這樣說。實際上聖者沒有高下的分別!《金剛經》講「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自性是平等的,沒有差別。但修行人斷煩惱的功夫不一樣,緣覺斷證的功夫超過聲聞,這是佛對凡夫講的。而證果的聖者,四相離開了,他們沒有「我證緣覺了」,也沒有「我成聲聞了」!沒有這樣的念頭。如果有這樣的念頭,他依然是凡夫。既然沒有成聖成賢的念頭,哪來高下的念頭呢?
㈤ 佛學:什麼修「緣覺」就是十二因緣指的是什麼
緣覺,也就是十二因緣指的是以下內容:
十二因緣分別為: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一、無明:指人們心中無明煩惱,晦昧空境,無所明了,昏擾擾相,以為心性最初一念叫做生相無明,無明是粗細煩惱迷惑妄心,是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的根源。同時也是涅槃解脫,菩提寂靜的根本。
二、行:行是業行,因為有了無明迷惑妄心,所以於諸法本來無我妄執有我,本來無法可得,妄執有法。因有我法二執,就起惑造業,就有了業行。無明緣行,是過去惑業的因。
三、識:一剎那之間在父母面前,看到現前欲境,就生起一念愛心,為受生的種子,納於父精母血之中,而為胞胎。
四、名色:指心法與父精母血的色法,和合成為我們的身心。
五、六入:六入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為六根能入於六塵,又為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入,六根六塵,互相涉入。譬如眼根能夠見色,就入於色塵,其他諸根也是這樣的,所以叫做六入。
六、觸:三和合是觸,因為有了六根,它就能夠感受和觸對六塵境界。觸是十二因緣中十分重要的一支,能觸是根,所觸是境。環境的好壞,就會聯繫到我們根的感受,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例如孟母,她為什麼要選擇鄰居呢?這都是充分表明了客觀的環境,對人主觀的意識是起極大的作用。如果因緣成熟,經常能在名山古剎清凈道場,安心居住,時時刻刻常受佛教的薰陶,即能:「名山久住道心生。」清凈佛地,因緣殊勝。
七、受:根塵相互觸對,一定就會接受所觸對的塵境,譬如我們的耳根,對聲塵,就會接受各種聲音,如笙簫鼓樂,同時演奏,我們就會同時接受,而且層次分明,清楚明白。以上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現在世的五支苦果。
八、愛:愛是貪愛,六根既然領受六塵,對於所接之境,妄生思量分別,對於稱意的就歡喜,便生貪愛之心,不稱意的就生煩惱厭惡之心。這個貪愛和厭惡之心,它是眾生六道輪回的生死根源,發心學佛修行,就是要修這個妄想心。《金剛經》說: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也就是用金剛般若妙智來迴光返照降伏妄想。要令它對境不生愛染之心,不起分別之念,心如枯木寒灰,意似寒潭死水,一念不生,萬慮俱寂,這就是「一刀斬斷煩惱因,雙腳踢開業障苦」。記得古德說:『鐵牛哪怕獅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鳥,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這里最為吃緊的是無心二字,就是六根對六塵不生貪愛之心,一心念佛或照顧話頭,就能降伏其心。日久月深,功夫自然成熟。
九、取:既愛了所貪的五欲境界,就想盡辦法把它攫取過來,隨心所欲的為我享受,多多益善,貪得無厭,毫無疑問,就會做出種種惡業,如果感到違反我所貪愛的環境,就橫生忿恨,不顧一切,任意胡為做出許多罪業,所以說取是罪魁禍首,我們要時刻把住這個取的關口,能夠斷除煩惱因。可以免受生死苦,這個取和上面的愛以及最初的無明,這三支叫做煩惱的迷惑因。
十、有:有就是因果不昧的有,對於所愛之境,將其取來,對不愛之境,把它舍掉,因此就做出種種業,真是業海茫茫,苦惱無量,有業因一定招感業果,因果定律,絲毫不錯。愛、取、有三支是於現世造作的未來三支苦因。
十一、生,根據愛、取、有三支苦因,依因感果,又出世投生。
十二、老死,凡有生,一定就會由少而長,由長而壯,由壯而老,步步向前邁進,最後走向死亡的道路,這是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世界每個人的生老病死苦,正如釋迦牟尼佛未出家之前,游四門時看到的那樣,真是令人感到萬分痛苦。而且這種痛苦,世俗之人都是無法解決的,這是由於現在的愛取有三支苦因,而感招未來世的生、老、病、死的苦果。古人有一首偈語:過去二支因,現在五支果,現在三支因,未來二支果。概括的說明了十二因緣三世二重因果,佛對緣覺人說這十二因緣法門,就是揭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因果輪回循環的規律。總的說來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古人有四句偈:「無明愛取三煩惱,行有二支為業道,從識至受並老死,如是七事為苦道。」是說十二因緣為惑業苦三道流轉的道理。
十二因緣又是一個連環鉤鎖,相互牽連的關系。更有流轉門和還滅門。上面所講的就是流轉門的十二因緣道理。辟支佛在小乘聖人中稱為利根。他們聽到佛說十二因緣流轉門的互相關系,互為因果的道理,覺悟到無明這一支,正是十二支因緣中間苦因苦果的總根源。無明一滅掉,所有其他的十一支因緣就會一起斷滅了。因此辟支佛就下定決心來斬斷無明。譬喻砍樹一樣,先砍樹根,樹根一斷,而整棵大樹,便自然倒下。無明滅才能復還真性,滅除煩惱,所以叫做還滅門。這就是緣覺聖人所修的十二因緣的道理。
㈥ 聲聞與緣覺所證的果位有哪些區別,依次是什麼
聲聞緣覺的目標都是:解脫生死。
聲聞乘的次第:先斷我見證得初果(須陀洹);再「薄貪嗔痴」證二果(斯陀含);兼修初禪禪定,斷五下分結證三果(阿那含);最後斷盡見惑思惑證四果(阿羅漢)。
緣覺乘唯有一種果位:辟支佛。辟支佛的功德與阿羅漢一樣。不過是因緣不同,成道的方法便有差異。聲聞乘不能離開佛,一般都是佛出世之時的佛弟子,在佛的教導下證得果位。緣覺乘卻是在無佛出世的世界,自參自悟而得解脫生死之果證。所以辟支佛又名「獨覺」:無需佛菩薩指引而獨自成道。方法是直接思維「十二因緣法」,一步到位得解脫果。因此說辟支佛「智慧深利」。故名「中乘」(相對於聲聞乘的「小乘」而言)。
可是辟支佛並非真正的智慧深利,而是過去世已經證得聲聞初果、二果。在「人天往返」之時生於人間,恰逢無佛出世且佛法滅盡。以往昔聲聞初果、二果為基礎而成獨覺。故辟支佛亦非真正的獨覺,因為過去世曾經在佛座下,聞法修行乃至證果,方有今生之「獨覺」。
㈦ 聲聞界、緣覺界、菩薩界與佛界的區別
(1)教義不同
聲聞:以四聖諦而超越生死輪回。因為聲聞我執見思煩惱已破,也叫做煩惱障已斷。
緣覺:以十二因緣而悟透,所稱獨覺。隨了脫生死,見思煩惱已斷,還有塵沙煩惱,所以不能發起大乘上宏下化的大菩提心,因為此二聖者沒有證得,諸法實相。
菩薩:當然我執已破,斷煩惱障,但還有所知障,也稱作法執沒有破。菩薩有五十一個階級,所謂十地菩薩才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因已證無生法忍,所以稱之為法身大士!但到七地以上的菩薩,稱之為摩訶薩,才圓證三不退,直至成佛。聲聞叫做正覺,菩薩叫做正等正覺。
佛:佛叫做無上正等正覺。對於宇宙人生徹底圓滿證得真如實相,就叫做佛。
(2)內涵不同
佛:佛是世出世間,最究竟圓滿的聖者,度眾功行圓滿。達到自覺、覺他、覺滿,能夠利益一切眾生,是出世聖人中最高的境界。
菩薩:為「菩提薩埵」之簡稱,意為「覺有情」。謂既能自覺,又能覺悟一切有情。菩薩發大慈悲心,除了轉化自己的煩惱,並廣修六度萬行,以自利利他之行,逐漸圓滿一切功德。
緣覺:又稱「辟支佛」,分為二種:一種是生於佛世,聞佛說十二因緣,修證成道,稱為「緣覺」。另一種是生於無佛之世,由前世的善根,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觀自心、外境的變遷而悟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證到緣覺果,稱為「獨覺」。
聲聞:聲聞修習四諦法而得證聖果。聲聞極果為阿羅漢,羅漢含有三義:一是殺賊義,謂殺盡煩惱賊。二是應供義,謂已斷盡三界諸惑,道高德重,堪受人天供養。三是不生義,謂已出三界,不再受分段生死。
(3)釋義不同
聲聞:梵語s/ra^vaka,巴利語sa^vaka。音譯舍羅婆迦。又意譯作弟子。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聽聞佛陀聲教而證悟之出家弟子。
緣覺:梵語pratyeka-buddha,巴利語pacceka-buddha。又作獨覺、緣一覺、因緣覺。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獨自悟道之修行者。即於現在身中,不稟佛教,無師獨悟,性樂寂靜而不事說法教化之聖者。聲聞與緣覺,稱為二乘;若共菩薩,則為三乘。
菩薩:菩薩是「菩提薩埵」之略稱。菩提薩埵,梵語bodhi-sattva,巴利語bodhi-satta。意譯作:道眾生、覺有情、大覺有情、道心眾生。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覺、智、道之意;薩埵,眾生、有情之意。與聲聞、緣覺合稱三乘。又為十界之一。
佛:梵語「佛陀」,是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是佛教徒對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
(7)緣覺的無學位擴展閱讀:
三種世間:
1、出大智度論:隔別名世。間差名間。謂十界假名五陰國土三種。一一差別不同。故名三種世間。(十界者、佛界、菩薩界、緣覺界、聲聞界、天界、人界、阿修羅界、餓鬼界、畜生界、地獄界也。五陰即眾生身。以此身是色受想行識五陰所成故也。)
2、一假名世間(亦名眾生世間。)假名者。於十界名世間。(實法者。謂十界五陰皆實有也。假立名字者。謂十界名字。非實有也。既有十界五陰實法。謂十界名字。非實有也。既有十界五陰實法。即有十界眾生假名。且如人界中各各有身。即各各有名字也。余界亦然。)
3、五陰者。色受想行識也。十界五陰。各各差別。故名五陰世間。(色即質礙之色。受即領納諸塵。想即思想。行即造作。識即分別善惡。以此五者陰覆真性。皆名為陰。)三國土世間國土者。即眾生所依之境界也。既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十界所依。各各差別。故名國土世間。
網路-聲聞
網路-緣覺
網路-菩薩
網路-佛
㈧ 菩薩、聲聞、緣覺的區別是什麼他們在圓滿上各有什麼未滿(覺悟層次的差別)菩薩跟佛差在哪裡
聲聞乘也叫小乘,聲聞乘最高的果位就是四果阿羅漢
緣覺乘的證果者分為兩種:出生於沒有佛的時候的開悟得道者,稱為獨覺,而出生於有佛之世,觀察思惟十二因緣得道證悟者,稱為緣覺。辟支佛是緣覺乘的最高果位。
二乘辟支佛阿羅漢斷盡一念無明,即斷了分段生死,舍報後可取涅盤。二乘辟支佛阿羅漢雖斷盡了一念無明,卻仍末與無始無明相應,沒有到達無始無明境界。無始無明從無量劫以來不與眾生心相應,一直到菩薩第一次開悟明心以後才第一次相應,而仍然還沒有斷盡,要到佛地方才斷盡。明心見性以後分斷無始無明,仍然還有過恆沙數修所斷上煩惱末斷,名為塵沙惑末斷,到這個時候才能稱為到無始無明境界。七住菩薩開悟明心時分破無始無明,同時也斷一念無明四種住地煩惱之見一處住地煩惱,其他還有——欲愛、色愛、有愛住地三種住地煩惱,要到八地,才能斷盡。故菩薩種性的佛子,不須斷盡一念無明,便可直接破無始無明。斷盡一念無明,舍報後就可以取涅盤,所以菩薩在斷一念無明之前應先求明心見性,免得成為菩薩聲聞,那就不容易成佛了。
緣覺若與菩薩相較,有一同十異,一同即入於聖位而永不退轉,十異即:(一)因異,緣覺之宿善狹小,菩薩廣大。(二)根異,緣覺為鈍根,菩薩為利根。(三)心異,緣覺畏苦,菩薩不畏。(四)所解異,緣覺觀十二因緣而悟解生空之理,菩薩觀一切法而解二空。(五)起行異,緣覺修自利行,菩薩修自他二利行。(六)斷障異,緣覺斷煩惱障,菩薩能斷煩惱、所知二障。(七)得果異,緣覺得小涅盤,菩薩得大涅盤。(八)起化異,緣覺僅現神通而不說法,菩薩能現神通,亦能宣說。(九)通用異,緣覺同於聲聞僅一心一作,不能眾心眾作,而諸佛菩薩能於一時化現十方世界之一切色相、五趣之身等而施化用。(十)體義異,緣覺所有之身智功德悉皆無常、苦、無我、不凈,菩薩之涅盤則常、樂、我、凈。以上之比較系大乘家之說,小乘家則認為不論聲聞、緣覺、菩薩等,最後均歸於『灰身滅智』之狀態。 緣覺人唯有自利行,而無利他心,故不起大悲心救度眾生,遂難登佛果位。此即緣覺之舍悲障。若自聲聞而言,則緣覺為利根;若自菩薩而言,則緣覺為鈍根。故舊華嚴經卷六等,相對於聲聞之稱為小乘,菩薩之稱為大乘,遂將緣覺稱為中乘;另於大品十地之中,稱緣覺為『支佛地』,置之於『已辨地』之上,『菩薩地』之下。亦即通教十地中之第八地。以支佛地而言,本身便有十地之分類。
菩薩有很廣的定義和范圍,但你所問的菩薩和佛的差別在哪,應該是指等覺的菩薩和妙覺的佛的差別,也就是菩薩成佛的最後一步是什麼。如果是這個意思的話,那麼菩薩和佛的區別就在於,佛是盡斷無明的,菩薩是破一品無明證一果位,斷掉最後一品生相無明就成佛了。
㈨ 在大乘佛法里,什麼是 無學位
無學是指小乘阿羅漢,和緣覺辟支佛。
若大乘菩薩道,唯佛是無學者。
因為小乘和中乘以斷見思惑為有學,而大乘以斷見思,塵沙,無明為有學,若無明斷盡,則成佛為無學,所以無學這個詞一般在聲聞緣覺中用的比較多。
㈩ 聲聞與緣覺有什麼區別
緣覺法界
緣覺聖賢,孤峰獨眠;
春花秋謝,十二連環。
「緣覺聖賢」:這緣覺的聖人,在有佛出世的時候叫緣覺;沒有佛出世的時候,就叫獨覺,他自己就會開悟的,他歡喜「孤峰獨眠」。「春花秋謝」:他看這種「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就覺悟到這一切的事事物物,都有自然的一種生滅。「十二連環」:緣覺的聖人他就觀這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就是:
(一)無明。他觀察這個無明從什麼地方來的?怎麼會有無明呢?
(二)行。有了無明,就有行為,就有所表現了;有所表現,就有了識。
(三)識。識就是分別。行就是個有為法;有了有為法,然後就有分別心;有分別心,就有了麻煩了。
(四)名色。這個名色就是麻煩。一有了名,這是有名的麻煩;一有了色,就有色的麻煩。名色就是麻煩,麻煩就是名色。這個事情若講起來更麻煩,不講還沒有麻煩,一講就講出麻煩來了。我沒有這么說的時候,你根本就不知道,你沒有這么多麻煩。我這一講,你不懂,有個不懂的麻煩了。有不懂的麻煩,就想要懂;想要懂,這就有了六入了。
(五)六入。這個六入就是想要懂,想要明白,於是乎就生出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就生出了這六入。這六入為什麼要生出?就是想要明白。孰不知,愈明白就愈 糊塗,愈糊塗愈不明白,這就是六入。
(六)觸。這觸就是個碰。不明白,就要各處去碰,東碰、西碰、南碰、北碰、上碰、下踫,就好像那個烏蠅(蒼蠅)似的,各處去碰壁。為什麼要碰壁?就因為要明白。
(七)受。碰了之後,就有了受。沒有碰壁,就覺得很舒服;一碰壁,就覺得很不舒服。沒有人說我不好,我覺得很快樂;有人說我不好,我就覺得很不歡喜。這就是受。
(八)愛。有了領受,就生出一種愛著。我們人為什麼有一種不平安的感覺?就因為有這種愛。有了愛,就有了惡,也就是有了討厭。對於順的境界,就生出一種愛著;對於不順的境界,就生出一種厭惡。為什麼有個高興?為什麼有個不高興?就因為有一個愛,有一個惡。那個惡就是個不願意、厭惡,所以這麻煩就一天比一天多起來了。
(九)取。對於你所要愛的東西,就生出來一個取。什麼叫取呢?就是得著,想要得到。因為你愛,所以你就想要得到。
(十)有。你得到了,就滿自己的這種慾望。那麼為什麼要滿足自己的慾望?就因為想要有它,所以就有個「有」了。
(十一)生。因為有這個「有」,你想要得到屬於你自己的。這一屬於你自己的,就有了來生了。
(十二)老死。有了來生,就又有老死了。
所以這十二因緣,是緣覺聖人所修的。
聲聞法界
聲聞眾僧,不論女男;
四諦觀行,隱實示權。
「聲聞眾僧」:這聲聞法界有初果的聲聞,有二果的聲聞,有三果的聲聞,有四果的聲聞。這裡面又分出:初果向(還沒有正式證得初果)、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這個「向」,就是回小向大。
在這個聲聞的人,又叫阿羅漢,或叫羅漢,他能以飛行變化,有神通。證果的人,不是隨隨便便就說:「我證了果了,我是阿羅漢了。」不可以的。因為證果的聖人,他走路鞋不沾地。你看他像在地上走路,但是他是在虛空里頭,那個鞋不沾地,也不沾泥土,甚至於在濘泥里走,他的鞋都很乾凈的。好像法順和尚他在那個很稀的泥上面走過去,鞋上也不沾泥。這是證果聖人的一種表現。
初果要斷見惑,二果要斷思惑,三果要斷塵沙惑,四果也是斷了塵沙惑,無明呢?他破了一點,但是沒有完全破,沒有完全把無明都破盡了。這無明破盡了,就是成佛了。所以在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的生相無明沒有破,所以就不能成佛。那麼這四果聖人,他所修的是什麼法呢?他修的這種法就是四諦法––苦、集、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