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碩士學位 » 蘇門四學士為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蘇門四學士為

發布時間: 2021-03-22 02:16:54

❶ 蘇門六君子,蘇門四學士

蘇軾與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秦觀四人,合稱「蘇門四學士」,再加上陳師道和李廌又合稱「蘇門六君子」。

蘇門四學士」:
秦觀(1049~1100年),北宋詞人。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商郵(今江蘇)人。歷官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館編修等職。文辭為蘇試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詞詩,詞多寫男女情愛,傷感身世之作,是婉約詞人中一大家。詩風與詞相近。有《淮海集》、《淮海

❷ 蘇門四學士,蘇門後四學士,蘇門六君子都分別指誰

蘇門四學士即黃復庭堅、制秦觀、晁補之、張耒四人合稱。都出自蘇軾門下,最先將此四人並稱加以宣傳即蘇軾本人。

蘇門後四學士即宋代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榮的並稱。繼蘇門四學士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之後。

蘇門六學士即秦觀、黃庭堅、晁補之、張耒、陳師道、李廌。 蘇門六學士是在蘇門四學士之外,再加陳師道與李廌。 「四學士」指的是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也有人稱為蘇門六君子。



(2)蘇門四學士為擴展閱讀

蘇門六學士由來:元祐元年(1086年)開始擔任御史中丞,次年升為尚書右丞,受烏台詩案牽連,蘇軾幾位流放南方的朋友如今也都官居要職,包括王詵駙馬,王鞏等在內,他在黃州的老朋友陳也來京師探望他。

幾年前和蘇軾通信的黃庭堅也來見蘇軾,正式拜在他的門下,多年來蘇軾在信中曾一再稱贊四學士,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名聲,大家公認,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是蘇門四學士,後來又加了李廌和陳師道兩人,成為蘇門六學士。

❸ "蘇門四學士"是哪些人

蘇軾與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秦觀四人,合稱「蘇門四學士」,再加上陳師道和李廌又合稱「蘇門六君子」。

蘇門四學士」:
秦觀(1049~1100年),北宋詞人。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商郵(今江蘇)人。歷官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館編修等職。文辭為蘇試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詞詩,詞多寫男女情愛,傷感身世之作,是婉約詞人中一大家。詩風與詞相近。有《淮海集》、《淮海

❹ 蘇門四學士分別為:

蘇門四學士即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四人合稱。
都出蘇軾門下,最先將專此四人並屬稱加以宣傳即蘇軾本人。他說:「如黃庭堅魯直、晁補之無咎、秦觀太虛、張耒文潛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軾獨先知。」(《答李昭玘書》)。另,蘇門四學士又和陳師道、李廌合稱蘇門六學士。

❺ 關於蘇門四學士

北宋文學家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和張耒的並稱。蘇軾是繼歐陽修之後主持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在當時的作家中間享有巨大的聲譽,一時與之交遊或接受他的指導者甚多,黃、秦、晁、張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養、獎掖和薦拔。

在蘇軾的眾多門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賞和重視這四個人。最先將他們的名字並提和加以宣傳的就是蘇軾本人。他說:「如黃庭堅魯直、晁補之無咎、秦觀太虛、張耒文潛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軾獨先知。」(《答李昭□書》)由於蘇軾的推譽,四人很快名滿天下。

《宋史•文苑(六)黃庭堅傳》記載:「(黃庭堅)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游蘇軾門,天下稱為四學士。」

不過「蘇門四學士」這一稱號只是表明這四位作家得到過蘇軾的垂青和指導,接受過他的文學影響,而並不意味著他們或他們與蘇軾可以統稱為一個文學流派。實際上四學士造詣各異,受蘇軾影響的程度有差別,文學風格也大不相同。比如黃庭堅的詩自創流派,與蘇軾並稱蘇黃;秦觀的主要成就在詞,但是他的詞卻不走蘇軾的路子,作品內容多寫抒情,亦有感傷身世之作。風調婉約清麗,辭情兼勝。

一 「後四學士」僅見韓《澗泉日記》

韓膞《澗泉日記》卷上雲:「廖正一明略、李格非文叔、李禧膺仲、董榮武子,時號後四學士。明略有《竹林集》,文叔有《濟北集》,膺仲、武子文集未之見也。」我對這一記載一向頗為懷疑。宋人有關蘇門四學士或六君子的記載很多,為什麼關於蘇門後四學士的記載僅見於此呢?李格非為李清照之父,宋人記載也很多,為什麼只有此書說他屬蘇門後四學士呢?李禧,《宋史》無傳,僅存詩一首,見孫紹遠《聲畫集》卷8,這就是《題自畫蘆雁》:「晚來無事理扁舟,喚起騷人漫浪愁。過眼飛鴻三兩字,淡煙寒日獲花秋。」董榮,《宋史》亦無傳,未留下任何作品。晁補之雲:「東平董耘武子,年少、以孝聞。」此董耘是否即後四學士之董榮,也很難肯定。至於李禧、董榮(耘)與蘇軾的關系,也沒有什麼資料。蘇軾門人除四學士、六君子外還很多,其中不少還有集傳世,謂李格非、廖正一屬蘇門後四學士還可理解,為什麼會把李禧、董榮這樣不見諸經傳的人物與李、廖一起列入蘇門後學士呢?

但韓膞為南宋著名文人,所記不可輕易否定。膞(1159——1224)字仲止,號澗泉,元吉子。以父蔭入仕,任主簿,為平江府屬官,又嘗官貴池。慶元6年(1200)葯局官滿,還家。嘉泰元年(1201)秋,入吳。未幾辭官歸隱上饒,家居二十年,嘉定17年(1224)卒。膞幼承家學,清高絕俗,人品學問,皆有根柢,著有《澗泉集》、《澗泉詩餘》、《澗泉日記》。《四庫全書總目》卷121謂其《澗泉日記》,「議論率皆精審」,在宋人說部中堪稱卓傑,所記當可信。故本文仍對蘇門後四學士略作論述,以期引起學界重視,收集更多的相關資料。

二 蘇軾「取密雲龍以待正一」

廖正一,《宋史》無傳,但《東都事略》卷116有傳。他字明略,號竹林居士,安州(今湖北安隆)人。元豐二年進士。元皊初,召試館職,蘇軾得其對策,大奇之。為秘書省正字。6年,除館閣校理。在他為杭州通判時,孔武仲曾舉以自代,稱其「志操清潔,文學優深。向者玉堂對策,聳動眾觀。臣在館閣,久與之處,見其所守,始終不移。乞以代臣,以允公議。」。晁補之在《跋廖明略能賦堂記後》中,亦謂「余同年生廖明略,學問博古,志操如雪霜」。紹聖2年,知常州。入元皊黨籍,貶監玉山稅,卒。著有《竹林集》3卷,《宋史》卷208《藝文志》7又稱其集為《廖正一集》8卷。

葉夢得《廖明略竹林集序》雲:「明略嘗言:『吾深服左氏,而樂道範曄之秀正溫繹。曄嘗自敘其書,以為『但多公家之言,而少事外遠致』,吾所恨亦雲。丘明不可及也,異時有蜫吾於曄伯仲之間,吾尚無愧。往有評吾文似尹師魯者,吾雖不學師魯,然意善其言。』是時余見明略文固多,知其所自道不誣也。明略自為舉子時,即不沿襲場屋一語。再舉而取進士,其所試,盓然已若可以名世者,至今為學者推重。蓋其用志深苦,而思致精愨,淵源所從來者遠矣。每一出語,輒有區域町畦,未有卒然而作者。至於出入經傳,驅駕前言,左掐右摘,比次回曲,他人咀嚼?杌終不能安者,明略繩約鉹括,如以利刀摧朽木,尺瞂呵群羊,無不如意。故其曲奧簡潔,音節遒峻,精新煥發,使人讀之,不覺矍然增氣。惜其早困,不得盡用所長。始,元皊初,天下所推文章,黃、張、晁、秦號四學士,明略同直三館,軒輊諸公間,無所貶屈,欲自成一家。然其流落不偶,略相似雲。」葉夢得(1077——1148)字少蘊,其家有石林園,故又號石林居士,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紹聖四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兼侍讀、戶部尚書、尚書左丞、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他是晁氏外甥,又嘗從晁補之、張耒諸人學,在詩文創作與評論方面均有較大成就。著述甚富,有《石林總集》100卷,今僅存《建康集》8卷、《石林奏議》15卷。此序明確以他廖與黃、張、晁、秦四學士相較,如果當時已流行蘇門後學士的提法,廖正一屬後四學士,這里理應提及,但卻沒有。廖論文特別推崇左丘明與范曄,自認為「丘明不可及」,而可與范曄相伯仲。葉夢得認可其自評(「自道不誣」),稱其文「用志深苦」,「思致精愨」,「出入經傳,驅駕前言」,「無不如意」,「曲奧簡潔,音節遒峻,精新煥發」。

❻ 蘇門四學士是哪四位

在蘇軾的眾多門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賞和重視這四個人。最先將他們的名字並提和加以宣傳的就是蘇軾本人。他說:「如黃庭堅魯直、晁補之無咎、秦觀太虛、張耒文潛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軾獨先知。」(《答李昭□書》)由於蘇軾的推譽,四人很快名滿天下。
《宋史??文苑(六)黃庭堅傳》記載:「(黃庭堅)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游蘇軾門,天下稱為四學士。」
不過「蘇門四學士」這北宋文學家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和張耒的並稱。蘇軾是繼歐陽修之後主持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在當時的作家中間享有巨大的聲譽,一時與之交遊或接受他的指導者甚多,黃、秦、晁、張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養、獎掖和薦拔。
在蘇軾的眾多門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賞和重視這四個人。最先將他們的名字並提和加以宣傳的就是蘇軾本人。他說:「如黃庭堅魯直、晁補之無咎、秦觀太虛、張耒文潛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軾獨先知。」(《答李昭□書》)由於蘇軾的推譽,四人很快名滿天下。
《宋史??文苑(六)黃庭堅傳》記載:「(黃庭堅)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游蘇軾門,天下稱為四學士。」
不過「蘇門四學士」這一稱號只是表明這四位作家得到過蘇軾的垂青和指導,接受過他的文學影響,而並不意味著他們或他們與蘇軾可以統稱為一個文學流派。實際上四學士造詣各異,受蘇軾影響的程度有差別,文學風格也大不相同。比如黃庭堅的詩自創流派,與蘇軾並稱蘇黃;秦觀的主要成就在詞,但是他的詞卻不走蘇軾的路子,作品內容多寫抒情,亦有感傷身世之作。風調婉約清麗,辭情兼勝。 一稱號只是表明這四位作家得到過蘇軾的垂青和指導,接受過他的文學影響,而並不意味著他們或他們與蘇軾可以統稱為一個文學流派。實際上四學士造詣各異,受蘇軾影響的程度有差別,文學風格也大不相同。比如黃庭堅的詩自創流派,與蘇軾並稱蘇黃;秦觀的主要成就在詞,但是他的詞卻不走蘇軾的路子,作品內容多寫抒情,亦有感傷身世之作。風調婉約清麗,辭情兼勝。

❼ "蘇門四學士"是哪些人

蘇軾與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秦觀四人,合稱「蘇門四學士」,再加上陳師道和李廌又合稱「蘇門六君子」。

蘇門四學士」:
秦觀(1049~1100年),北宋詞人。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商郵(今江蘇)人。歷官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館編修等職。文辭為蘇試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詞詩,詞多寫男女情愛,傷感身世之作,是婉約詞人中一大家。詩風與詞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士長短句》。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號山穀道人,又號涪翁。洪州分寧人。宋英宗治平四年進士,紹聖初以校書郎坐修《神宗實錄》失實被貶職,後來新黨執政,屢遭貶,死與宜州貶所。黃庭堅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詩與蘇軾齊名,人稱「蘇黃」,詩風奇崛瘦硬,力擯輕俗之習。開一代風氣,為江西詩派的開山鼻祖。書法精妙,與蘇、米、蔡並稱「宋四家」。詞與秦觀齊名,藝術成就不如秦觀。晚年近蘇軾,詞風疏宕,深於感慨,豪放秀逸,時有高妙。有《山谷詞》。

晁補之(1053—1110),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巨野(今山東巨野)人,元豐二年進士。歷仕秘書省正字、校書郎 、禮部郎中及地方官職等,曾兩度被貶。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蘇門四學士之一。其集有詩賦23卷。雜著散文47卷。詩以古體為多,七律次之。補之喜學韓、歐,骨力遒勁,辭格俊逸。也有失於散緩,散文化傾向較顯著。其散文成就高於詩,風格溫潤典縟,流暢俊邁.詞風受蘇軾影響,氣象雄俊沉鬱。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

張耒(1054-1114) 字文潛, 號柯山. 楚州淮陰(今屬江蘇)人. 祖籍亳州譙縣(今安徽亳縣). 蘇門四學士之一. 熙寧六年(1073)舉進士, 歷任臨淮主簿、壽安尉、咸平縣丞等職. 張耒13歲能文,曾游學陳州, 受到學官蘇轍愛重,因得從學於蘇軾. 張耒論文, 淵源於三蘇,主張文理並重,平易自然. 創作以詩歌成就最高,集中有樂府詩、古律詩30餘卷,近1700首, 除個人抒情遣懷之作外, 寫田野風光、稼穡艱難和民生疾苦的作品較多,詩風以平易、流麗、曉暢見長, 很少用硬語僻典,晁補之曾贊稱說:「君詩容易不著意,忽似春風開百花」, 頗能道出張詩的妙處. 張耒之作對南宋詩人學習唐調, 開了風氣. 他的寫景抒懷詩, 真醇自然, 清新圓潤, 耐人尋味. 不過, 張耒寫詩, 長於鍛造佳句, 而短於謀篇布局, 有時琢煉不夠, 部分作品不免流於平直粗疏. 有《柯山集》50卷,《拾遺》12卷,《續拾遺》1卷. 《張右史文集》60卷. 《宛丘集》76卷.

「蘇門六君子」。「四學士」指的是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六君子」是在四學士之外、再加陳師道與李廌。
陳師道(1053~1101)北宋詩人。字履常、無己,號後山居士。徐州人。16歲時跟曾鞏學習,元?初年,任徐州教授,後為太學博士。他仰慕蘇軾,經常以詩文唱和,成了「蘇門六君子」之一。受人彈劾,改任潁州教授,不久又罷官回鄉。為人耿直,不趨奉權貴,一生清貧。愛苦吟,以詩著稱。初學黃庭堅,後習杜甫,作詩態度嚴肅,煉幽錘邃,精深雅奧,自成一家。方回著《瀛奎律髓》中,把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同尊為江西詩派「三宗」。著有《後山集》14卷、《後山詩話》1卷、《後山談叢》6卷、《長短句》2卷等。?

李廌(zhì)字方叔,華州(今陝西華縣)人。父李敦與蘇軾同年舉進士。他曾以文章謁蘇軾於黃州,蘇軾認為他的文章筆墨瀾翻,有飛沙走石之勢。拊其背曰:「子之才,萬人敵也。抗之以高節,莫之能御也。」著有《濟南集》,近 人自《永樂大典》輯出。《全宋詞》錄其詞四首。

❽ 蘇門四學士指的是

蘇門四學士釋義:
亦稱「 蘇門四友 」。亦稱「 蘇門四子 」。指 北宋 文學家 黃庭堅 、 秦觀 、 晁補之 、 張耒 四人。他們在文學上各有成就,受到 蘇軾 賞識薦拔,故名。
蘇門四學士即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四人合稱。
都出自蘇軾門下,最先將此四人並稱加以宣傳即蘇軾本人。他說:「如黃庭堅魯直、晁補之無咎、秦觀太虛、張耒文潛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軾獨先知。」(《答李昭玘書》)。另,蘇門四學士又和陳師道、李廌合稱蘇門六學士。
在蘇軾的眾多門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賞和重視這四個人。最先將他們的名字並提和加以宣傳的就是蘇軾本人。他說:「如黃庭堅魯直、晁補之無咎、秦觀太虛、張耒文潛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軾獨先知。」(《答李昭玘書》)由於蘇軾的推譽,四人很快名滿天下。《宋史·文苑(六)黃庭堅傳》記載:「黃庭堅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游蘇軾門,天下稱為四學士。」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省高郵市)人,稱「蘇門四學士」,別號邗溝居士、淮海居士,世稱淮海先生。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代表作品:《鵲橋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穀道人,晚號涪翁,又稱黃豫章,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為校書郎、《神宗實錄》 檢討官。後擢起居舍人。紹聖初,新黨謂其修史「多誣」,貶涪州別駕,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羈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進士,紹聖初以校書郎坐修《神宗實錄》失實被貶職,後來新黨執政,屢遭貶,死於宜州貶所。
晁補之(1053—1110年),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字無咎,號歸來子,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宋史·晁補之傳》雲:晁補之為「太子少傅迥五世孫,宗愨之曾孫也。父端友,工於詩。」從這幾句簡短的記載里,可知晁補之生長在士宦之家、書香門第。他從小就受到家庭良好的文化熏陶,加上他聰敏強記,幼能屬文,日誦千言,故早負盛名。
張耒,字文潛,號柯山,生於北宋至和元年(1054),歿於政和四年(1114),享年六十一歲。他是宋代著名的詩人,「蘇門四學士」(秦觀、黃庭堅、張耒、晁補之)中辭世最晚而受唐音影響最深的作家。因其曾擔任過起居舍人,所以人又稱其張右史;因其晚年居陳(今河南淮陽),陳地古名宛丘,所以人亦稱其宛丘先生;因其儀觀甚偉,魁梧逾常,所以人復稱其「肥仙」。

❾ "蘇門四學士"是哪幾個與蘇軾什麼關系

蘇門四學士
蘇門四學士

北宋文學家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和張耒回的並稱。蘇軾是繼歐陽修答之後主持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在當時的作家中間享有巨大的聲譽,一時與之交遊或接受他的指導者甚多,黃、秦、晁、張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養、獎掖和薦拔。

在蘇軾的眾多門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賞和重視這四個人。最先將他們的名字並提和加以宣傳的就是蘇軾本人。他說:「如黃庭堅魯直、晁補之無咎、秦觀太虛、張耒文潛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軾獨先知。」(《答李昭□書》)由於蘇軾的推譽,四人很快名滿天下。

《宋史

❿ 蘇門四學士 是誰

北宋文學家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和張耒的並稱。蘇軾是繼歐陽修之後主持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在當時
的作家中間享有巨大的聲譽,一時與之交遊或接受他的指導者甚多,黃、秦、晁、張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養、
獎掖和薦拔。在蘇軾的眾多門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賞和重視這四個人。最先將他們的名字並提和加以宣傳的,
就是蘇軾本人。他說:「如黃庭堅魯直、晁補之無咎、秦觀太虛、張耒文潛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軾獨先知之。」
(《答李昭□書》)由於蘇軾的推譽,四人很快名滿天下。《宋史·文苑(六)黃庭堅傳》記載:「(黃庭堅)與張
耒、晁補之、秦觀俱游蘇軾門,天下稱為四學士。」不過「蘇門四學士」這一稱號只是表明這四位作家得到過
蘇軾的垂青和指導,接受過他的文學影響,而並不意味著他們或他們與蘇軾可以統稱為一個文學流派。實際上
四學士造詣各異,受蘇軾影響的程度有差別,文學風格也大不相同。比如黃庭堅的詩自創流派,與蘇軾並稱蘇
黃;秦觀的主要成就在詞,但是他的詞卻不走蘇軾的路子,而專以纖麗婉約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