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碩士學位 » 紀曉楠保和殿大學士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紀曉楠保和殿大學士

發布時間: 2021-03-22 00:30:44

A. 在乾隆年間,劉墉、和珅、紀曉嵐、阿桂、福康安、兆惠、傅恆以及張廷玉誰的官最大誰的官最小啊

1、官最大:和珅

曾兼任多職,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兼管吏部、戶部、刑部、理藩院、戶部三庫,還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裁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等要職,為皇上寵信之極,官階之高,管事之廣,兼職之多,權勢之大,清朝罕有。

2、官最小:紀曉嵐

31歲中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繼授編修。乾隆三十三年,授貴州都勻知府。但皇帝認為紀昀學問優勝,到外省做官不能盡其所長,將其留在身邊。同年4月,提升為侍學士。但紀曉嵐一生並未做過一天大學士,臨終前勉強做了一個月的協辦大學士,也只是安慰之意。

(1)紀曉楠保和殿大學士擴展閱讀:

1、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商人。

2、和珅初為官時,精明強干,通過李侍堯案鞏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並將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隨著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慾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

3、和珅還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

4、嘉慶四年(1799年),嘉慶帝即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賜和珅自盡,和珅死時年僅49歲。

B. 紀曉嵐是大學士,大學士是干什麼的,幾品官為什麼沒有兵

大學士,是輔助皇帝的高級秘書官。一開始大學士並無實權,類似今日的秘書之職。從品級上講,大學士都一樣,均為正一品,實際地位會有些許差別。大學士屬於文職秘書官,所以沒有兵。

大學士在明朝及以後又稱內閣大學士、殿閣大學士等,也有協辦大學士。明清時流行的中堂一稱,一般是指大學士或首輔大學士。此外,越南的後黎朝和阮朝也曾模仿中國,設立大學士之職。

洪武十三年(1380年),丞相胡惟庸因案被誅,明太祖罷中書省,廢除二千餘年來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親統六部。但由於工作份量實在過於龐大,洪武十五年(1382年)不得不設殿閣大學士,為皇帝顧問,一開始大學士並無實權,類似今日的秘書之職。

清朝沿用明代內閣制,但內閣的權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議政王大臣會議的限制。乾隆年間改「中和殿大學士」為「體仁閣大學士」,成為「三殿三閣」。

在裁撤中和殿大學士之後,諸殿閣大學士中,以保和殿為最尊貴,一般很少人能得到。在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後,得到保和殿大學士的有傅恆,自傅恆乾隆三十五年死後至清亡,就再沒有人得到保和殿大學士。

(2)紀曉楠保和殿大學士擴展閱讀:

明成祖始開內閣於文淵閣,延攬大學士入內閣,選翰林官解縉、胡廣、楊榮等入職文淵閣,參預機務,閣臣政務自此始,有人漸升為大學士,但品階只有正五品。

仁宗增置謹身殿(後改建極殿)大學士,後大學士常以三孤兼任尚書,地位尊崇,為皇帝起草詔令,指導批答奏章,號稱輔臣。仁宣時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入閣,多所扶正,海內清平。

大學士中居首者,號稱首輔,其權最大,有票擬之權。明武宗正德中期以後,內閣權力急速發展,但首輔大學士的職權仍無法與以往的丞相相比。

C. 紀曉嵐,這個,大學士,到底是什麼官

大學士,為輔助皇帝的高級秘書官。
又稱內閣大學士(明及以後)、殿閣大學士等,也有協辦大學士。
明清時流行的中堂一稱,一般是指大學士或首輔大學士。
大學士的名稱前要改加殿、閣銜,數目為六人。最初明朝大學士共「四殿」、「兩閣」。四殿者,中極殿大學士(原為華蓋殿),建極殿大學士(原為謹身殿),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兩閣者,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清朝稱「中和殿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
乾隆年間改「中和殿大學士」為「體仁閣大學士」,成為「三殿三閣」。
從品級上講,大學士都一樣,均為正一品,實際地位會有些許差別。在裁撤中和殿大學士之後,諸殿閣大學士中,以保和殿為最尊貴,一般很少人能得到。在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後,得到保和殿大學士的有傅恆,自傅恆乾隆三十五年死後至清亡,就再沒有人得到保和殿大學士。
在六個名號的大學士中,在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前,其地位順序從高到低為:中和殿、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後來變成: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體仁閣。大學士的遷轉也大多按從體仁閣至文華殿這樣的順序遷轉。當然並不一定要從體仁閣開始作為起步。
清代的殿閣大學士剛開始還有中和殿,其地位還在保和殿之上。有清一代授予中和殿大學士的也只有覺羅巴哈納、金之俊、圖海、巴泰四人。自康熙二十年圖海死後,至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未有人增補為中和殿大學士。撤中和殿後,增加體仁閣,形成三殿三閣對稱的局面。
大學士是可以空缺的,不一定要六個全授滿,而且從實際情況上看,四個大學士的情況最常見。

D. 福倫,傅恆,福爾康,紀曉嵐,都是幾品官員

福倫是《還珠格格》中的人物,戶部尚書,福爾康的父親,其實沒有這個人物,戶部尚書六部中戶部的最高級長官,相當於今日的財政部長。 清代為從一品。 其職位相等於當今的主管財政、稅收、民政、金融、公安等部門的國務院副總理。

傅恆全名富察·傅恆(約1720年-1770年),字春和,清高宗孝賢純皇後之弟,清朝名將、外戚,滿洲鑲黃旗人。乾隆時期歷任侍衛、總管內務府大臣、戶部尚書等職,授一等忠勇公、領班軍機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學士、平叛伊犁統帥。位高權重是正一品官銜,其實這個人才是福倫的原型。

福爾康,電視劇《還珠格格》第一至三部男主角之一,御前侍衛。正三品至正六品。福爾康的原型經考察為清高宗孝賢皇後之弟傅恆之子福靈安,乾隆駙馬。富察·福靈安,字瑾林,滿洲鑲黃旗人。富察·傅恆之子,多羅額駙,授侍衛。准噶爾之役,從將軍兆惠戰於葉爾羌,有功,予雲騎尉世職。三十二年,授正白旗滿洲副都統。署雲南永北鎮總兵。卒。

紀昀,字曉嵐,歷官左都御史,兵部、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
最高官制禮部尚書,清代為從一品。相當於現在的中央宣傳部部長兼外交、教育、文化部長。

E. 紀曉嵐的最大官位,相當於目前的什麼職位

紀曉嵐原名紀昀,字曉嵐,清朝乾隆年間著名大臣,在很多影視劇中,他都是聰明智慧的象徵,與貪污成性、狡詐姦邪的和珅形成鮮明的對比,也因為此,他常常被刻畫成和珅的死對頭。

所以,有了領班軍機大臣的加持,和珅當時已經成為文臣之首了,除此之外,和珅還被封為一等忠襄公,在眾爵位中也是位居前列,而紀曉嵐卻沒有被封爵,由此可見紀曉嵐無論是官職還是爵位都無法與和珅相比。

F. 文武大臣中,和珅是不是最忌憚紀曉嵐和劉墉

“窮不與富鬥富不與官斗”,這句話在清朝乾隆年間,還要加上五個字:“漢不與滿斗”。所謂《官場斗》(又名《滿漢斗》)只是評書或單口相聲而已,借給劉墉幾個膽子,也不敢跟和珅斗,他見了和珅就得下跪磕頭,那倒是真的。

在和珅眼裡,他需要忌憚的公爵以下滿漢文武大臣只有三個,這其中當然不包括劉墉和紀曉嵐。事實上按照正史記載,和珅根本就不在劉墉和紀曉嵐,甚至還有點不把他們放在眼裡。

G. 劉墉、和珅、紀曉嵐分別是什麼官級誰的的官職最大

和珅來職務最高權利最大:一等公源爵,文華殿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內務府配印鑰大臣,戶部尚書理藩院尚書,八旗都統,超品!其次是劉墉從科舉中進士,做州縣道台按察使使布政使,調京城任侍郎,都御史最後在嘉慶年擔任體仁閣大學士,正一品!再是紀昀,中科舉後在京做翰林,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內閣學士,禮部侍郎,四庫館編纂熬到最後才人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從一品!

H. 劉墉,和珅,紀曉嵐,福康安,兆惠,傅恆在乾隆年間誰的官最大誰的官最小啊謝謝

爵位:
福康安 一等公,貝子,追封郡王
傅恆 一等公,內追封郡王
兆惠 一等公
和珅 一等公

劉墉,紀容曉嵐MS沒有爵位
而兆惠和福康安的一等公是四個字封號的,高於傅恆,和珅兩個字封號的一等公。

所以,從爵位來排是福康安>傅恆>兆惠>和珅>劉墉,紀曉嵐

官職:
傅恆 首席軍機大臣,保和殿大學士,太保
和珅 首席軍機大臣,文華殿大學士,太子太保
福康安 軍機大臣,大學士
兆惠 軍機大臣,協辦大學士
劉墉 大學士
紀曉嵐 協辦大學士

我只把他們最大的官職列出來了,這些人大都做過各部尚書,福康安,兆惠作為武將,還做過很多將軍,大將軍之類的官。不過,因為清朝乾隆時期的權力中樞是軍機處,大學士又是人臣最高的榮銜,太保也非常尊崇,我就只列這三項了。

大學士裡面,保和殿大學士是最高的,文華殿大學士次之,協辦大學士又低於大學士。
太保>太子太保。且傅恆擔任首席軍機是23年,和珅是2年。

所以,官職的排名是:傅恆>和珅>福康安>兆惠>劉墉>紀曉嵐

綜合看,這幾個人的地位排序大約是:

傅恆>福康安>和珅>兆惠>劉墉>紀曉嵐

當然,要說一時之煊赫,和珅是在福康安之上的

I. 和珅、紀曉嵐和劉墉的官職在我國歷史上,分別是什麼品級

隨著《鐵齒銅牙紀曉嵐》《宰相劉羅鍋》等古裝電視劇的熱播,讓和珅、紀曉嵐、劉墉(劉羅鍋)這3位清朝名臣的形象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和珅、紀曉嵐、劉墉都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他們生活在大致相同的年代,並曾經同朝做官。其中,劉墉生於1720年,年齡最長;紀曉嵐生於1724年,小了4歲;和珅生於1750年,年齡最小。不過,和珅死於1799年,只活了49歲;紀曉嵐和劉墉都死於1805年,紀曉嵐活了81歲,劉墉活了85歲,在古代是罕見的高齡。



紀曉嵐和劉墉都是文臣,沒有行軍作戰的經歷,因而都沒有獲得爵位。不過,紀曉嵐死後被朝廷賜予謚號「文達」,劉墉死後被朝廷賜予謚號「文清」,這也是和珅所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