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成人自考 也能去大學讀幾年書嗎
是的啊!但有幾個前提你要清楚:1,學費、住宿費、書本費等一切都不便宜,用錢開路。2,不要指望你上自考的這些學校,能對自考上心、責任心,它們看重的是你向它們學校交多少年的錢。3,不要指望所謂的什麼高學歷的老師能交你什麼知識,他們也就是空閑時間為了賺點外快。我一個同學,上了兩年多的自考學校,就通過了一門課《計算機一級B》(這門課高中或者說初中就學過,在規定時間打打字、word、excle、單選題等)。你說我同學自身有沒有很大的問題和責任?有,肯定的!但從這兒也可以看書,那些自考的學校,它不在乎你是否通過課程,就在乎你是否按時交費了。所以重點的重點還是要靠自己,不管是自己看書,報名參加自考還是依託一個所謂的賺錢的自考學校,也還是要靠自己。
⑵ 輪機研究生在大連就業如何待遇
1、船舶設計公司。船舶設計公司基本都是利益第一,他們的輪機部喜歡招有經驗的,上來就能幹活,就能給公司帶來效益,很少有船舶設計公司招應屆輪機碩士,我說的是很少,不是絕對的沒有,即使招人也喜歡要哈船,武漢理工,華科,交大的,很少在大連海事,上海海事,集美等學校招人。較好的船舶設計公司:708,上海船舶設計院。708既有軍品又有民品,實力絕對的牛B,上海船舶設計院在民品方面在中國應該屬老大吧。
2、七院的一些研究所。這些研究所一般是喜歡要應屆的碩士,很少要有經驗的或者工作幾年的,這和七院的性質有關。701主要搞總體設計,一般要招輪機的,主要招哈船,武漢理工,交大,華科等,701的所長就是華科畢業的,701一般不怎麼招上海海事,大連海事的研究生,主要是因為,海事大學的輪機偏重於輪機管理和維修,受bs也正常。711主要搞柴油機,如果招輪機的,也喜歡要武漢理工,華科,交大,武大等幾所學校的學生,711的所長(院士)好像是武漢理工畢業的。704軍品有三個部門,調距槳槳,電站,甲板機械,進去就是搞船用設備,其中電站部門最好,錢也多,704對所有的擁有輪機的學校都沒有歧視,只要你有真才實學,他們就會要你,而且704的培養新人的機制和績效工資是我比較欣賞的。702也招輪機的,對所有擁有輪機的學校都沒有歧視,進去後主要搞調距槳,360回轉槳,遊艇的動力裝置設計等。703的主打業務好像和輪機也有些關系,但是很少要輪機的。從待遇上來說,各個所最好部門是沒有辦法比較的,都挺好的。從平均收入上,701>704>711>702。
3、船級社。對於沒有上船經驗的應屆生來說,現在進CCS非常之難,有關系也不難,09屆輪機畢業生進CCS挺多的,10屆輪機畢業生相對09屆就少許多(主要金融危機影響的),11屆輪機畢業進CCS是非常難,主要是輪機經過08年的瘋狂擴招,已經飽和,電氣和船體還是比較受CCS歡迎的。NK每年都會在我們學校招一人,今年應該也會招一人或者兩人吧,也都是靠關系。其他的外國船級社基本不招應屆碩士畢業生。從待遇和發展上來說CCS比任何外國船級社都好,從技術水平上來說,CCS比任何外國船級社都爛,關於船級社的帖子,論壇里好多,我就不多說了。
4、海事局。海事局招應屆生的人數越來越少,就輪機而言,海事局招輪機人員是成倍遞減的。就今年而言,我(白票+碩士+計算機二級,六級)能報考的職位只有十幾個,而其都招一個或者兩個或者3個,這些職位總人數為30整。可見,海事局也在響應國家號召,從基層選拔幹部啊,下一年的形式也不會太好(個人意見)。
5、船廠、修船廠。個人不太傾向於這樣的單位,原因有二:一是碩士生拿同樣的錢和本科生干同樣的活,碩士生一般心理都有點不平衡,帶著這樣的不平衡情緒是干不好活的。二是,船廠或修船廠也很難給碩士找個合適的定位,給你和本科生同樣的錢吧,你不甘心干,還顯得單位不夠重視人才;給你比本科生多的錢,你和本科生創造的價值和效益又一樣。今年只有渤海重工、黃埔、文沖、來福士、大連中遠船務幾個要碩士,其餘都不招碩士,我們學校就有幾個碩士簽來福士和中遠船務。這個也看個人,有的人就想到船廠學幾年本事,我曾經也有過這樣想法。個人認為比較好的船廠有渤海重工、黃埔和中遠船務吧。渤海比較重視碩士,黃埔比較有活力,中遠船務比較能學東西,但是死累。造船廠最好的要數大船,如果能進大船的船研所,那是非常的爽的,獎金和工資基本持平,福利超好,如果想進,一定要找關系。
6、柴油機廠。武漢理工,交大,華科,大工好像比較有優勢,海事院校都沒有優勢,除非那些學校的學生不樂意去,這樣才能輪到海事院校的。有名的幾個滬東重機,中船三井,711等。濰柴挺樂意在海事院校招輪機的,但是濰柴連生產船用柴油機的生產線都沒有建起來。
7、高校教師。海事院校的輪機碩士在應聘老師這個職位上是比較有優勢的。大連海事基本只留本校的碩士或者博士,上海海事要博士和碩士,年年都發布要招1-2名碩士,但也沒有見著有碩士生去上海海事當老師(據說很多上海海事的講師跳槽,不知真假),集美是要博士的,今年好像都沒有發布招聘信息,青島船員今年只要電氣(輪機老師已經飽和),剩下的就是大連水產,江蘇海事,山東交通,浙江海洋,湛江海洋,南通職業技術學校,還有一個廣西的院校。個人不太崇尚當老師,想要做到教授有兩條路:一必須要上船,這樣混到老軌成個副教授,過著跑船、教課的悠閑生活;二是搞科研,真正有那種科研氛圍的院校不多,我們學校真正搞科研的老師都不多,我想其他院校也不會多。如果你真正的干過老軌,最後又評上教授了,這種人是非常厲害,我們學校現在只有兩名。注意我這里說的是」真正的干過「,不是有老軌證書。
8、船用設備廠。學輪機的跨度到搞船用設備,也就是說從機艙系統設計或者輪機管理跨度到機械設計上面,這個還是有一定的難度。這種廠子有,齒輪箱廠,武漢船機,南高齒等。
輪機碩士比較好的工作:船級社,海事大學老師,外國船級社,海事局,研究所
輪機碩士一般的工作:柴油機廠,修造船廠和高職院校師資
下面說說待遇和發展:
海事局:要考就報考好地方的海事局,不要報的太大,要報具體的,舉個例子,我一個師兄報考河北海事局,分到一個比較爛的地方,結果一年後就辭職了。海事局第一年都是2k-3k,和地方的消費水平有關,第二年就是5k-7k,福利我不說了,住房公積金2k-4k不等,和地方有關,大連是3K。至於發展就看你的本事了。不是簡單的會溜須拍馬,端茶倒水就能混上去的,這只是最基本的,重要的是自己辦事到位利索和自己的政績,比如說有個愛吃野菜的領導來局裡視察,你的領導讓你去買點野菜,你如果只是單單的買了野菜,你的前途基本也廢了,你不僅要買回來,而且還要洗凈、過油、調制、放到保鮮盒裡送到領導辦公室里。所以在選擇職業的時候要分析職業的性質和自己的性格,看最適合干哪一行。
船級社:待遇我就不說,論壇里有,問了幾個師兄,論壇上寫的基本靠譜(多少還是有那麼一點點誇大)。我說說發展,我們進去後基本都是干現場工程師,船級社晉升空間比較少,適合責任心強的,專心搞技術的,能吃苦的。發展的目標也是看個人,一般往審圖和行政上跨,肯定不能幹半輩子現場。CCS和外國船級社的一個重要的差距就是中國驗船師責任心非常的不強。
研究所:轉正後基本工資是2k-4k,獎金一般是基本工資的1-2倍,好的時候有可能是3倍,福利非常好的,住房公積金處於中等水平,比船廠多,比海事局和船級社少,研究所基本上是你有本事就能多分獎金,機制還是比較好的,如果你能混上項目,那你收入是相當的可觀,前五年和船級社沒辦法比,後期應該比船級社強(個人觀點)。適合溝通能力強,能吃苦,能幹現場,還能把板凳坐穿的那種。
⑶ 北歐的國立大學念碩士一般幾月份開始申請幾月份結束
北歐名校申請 首先,提早郵寄申請資料 由於北歐各個院校申請截至非常早,如果申請人想申請當年秋季入學的研究生項目,大部分院校在每年的2,3月份就已經截止申請了。所以提前了解相關信息,准備申請資料提早寄到學校。 准備申請材料,尤其是「軟體材料」 這里的軟體材料是指的是學生的個人陳述,推薦信。由於學生的成績單,語言成績,畢業證是無法改動的,所以學生在申請時可以唯一掌握的以及為自己加分的就是申請的『軟體材料』。 赴瑞典留學說明 瑞典強有力的教育體系是由國家國會和教育科學部制定的。全國的教育制度是統一的。瑞典的高等教育包含基礎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級研究,它是緊接著高中教學後的集中教育。瑞典大學和學院都是獨立地按照自己的教學大綱去安排學生的課程,他們都是通過自己的標准來錄取學生。如今在瑞典,有33所國立大學、學院和專科學院,頒在瑞典超過30以上的城鎮里。 瑞典的大學和學院 在1477年,瑞典第一所大學向社會開放,這也是北歐國家的第一所學校。瑞典有7所綜合性大學,分布在Gǒteborg ,Linkǒping,Lund,Stockholm,Umea和Uppsala等城市。 在瑞典全國有15個城市的大學都設有農業、林業、獸醫和園藝等自然科學的學科。其中Uppsala是瑞典的大學城。瑞典的專科學院,包括一些私立大學在以下方面提供教育:經濟(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醫葯(卡洛林斯卡學院),技術(Chalmers 技術大學、皇家技術學院、Lulea 大學和技術學院),體育(斯德哥爾摩體育學院),或其他藝術方面的學科。在斯德哥爾摩有7所專門從事藝術教學的專修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和瑞典其他的王碼電腦公司軟體中心些院校有教授教育類的學科,包括師范和幼師。 瑞典的專業研究與很多國家不同,廣泛地存在於高等教育體系中。在瑞典有七所大學和某些高等專修學院(比如: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卡洛林斯卡學院、皇家技術學院、Chalmers技術大學、Lulea大學和Lulea技術學院、Jǒnkǒping大學)都設有專業培訓和研究的課程和工作。比如:僱傭研究人員進行基礎學科的研究,進行專業研究的培訓,授予博士學位等。 瑞典的高等教育還包括健康科學的課程,有28所學院都開設了健康科學的課程,這些課程是有瑞典國會、當地市政府和Linkǒping大學健康科學系共同制定的。有許多醫療保健中心都與各大學合作共同進行研究。 瑞典還有王碼電腦公司軟體中心些私立大學,比如:斯德哥爾摩音樂學院、Johannelund宗教學院、斯德哥爾摩神學院和ǒrebro神學院,被授權專門負責頒發音樂和宗教的學位。Storaskǒndal基金會負責進行私立學校專業的學位頒發的監督管理,Ingesund音樂學院專門負責音樂學位頒發的監督管理。 學年 瑞典學校每個學年分成兩個學期。秋季學期從八月中旬開始,到一月中旬結束。春季學期從一月中旬到六月初。在每年的12月底,學生有兩個星期的假期。從六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一般的瑞典大學和學院不開課,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在八月開設了夏季大學課程,主要是針對某一學科對瑞典學生和外國學生進行短期的教育。 基礎課程 在瑞典,一個學生如果想最終獲得學位,那麼他(她)要參加學校里某一類課程的學習,並且通常積累至少80分的學分。對於某一學位的課程,包括必修課、推薦課和專業課。對於不同學校的同一名稱的課程也許其教學內容都不盡相同。這些課程對下那些已受過高等教育的或准備進一步學習但不以拿學位為目的人們都適用。課程的安排視課程的內容而定。一般理工科的課程比較多,社科、文學類的課程較少,大概一周12-15課時,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課程時間進行自學。 二學歷教育適用於那些至少有四年工作經驗的人們。主要目的是為那些人們擴展和學習更詳細的專業領域方面的知識。這需要三個學期的學習,並且要得到60學分。這其中,社會實踐和專題研究是兩個重要的環節。在瑞典大約有20個地區的高校都設有多種專業的二學歷教育課程,並且各學校都有自己的錄取標准和課程內容的設置。 高等專業的課程,學生必須獨立完成。大多數課程,包括學位論文或項目研究的考核通過筆試、口試、實驗和集體合作的方式來進行。 學分 在瑞典用學分制度來體現課程的范圍和內容的多少。學生上滿一周課時可以得到1學分,上滿一學期的課程可以得到20學分。每個專業的總學分由80到220學分不等,學年由2年到5年半不等。每門課程由5到20學分組成。 學位 瑞典政府規定在瑞典上學的學生的學位由各大學和學院頒發都必須遵循學位法令的規定。1993年7月1日,瑞典頒發了新的學位管理制度。對於大學生來說,瑞典有三種學位制度。取得畢業證書(至少需要80學分);學士學位(至少需要120學分);碩士學位(至少需要160學分);專業和其它證書(40至220學分)。 外國學生申請瑞典大學的要求: 1. 完成高中學業,有畢業證書 2. 具有一定的英語寫作和口語水平,托福考試500-550分。 3. 瑞典語要求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以通過瑞典國家的瑞典語考試為標准。 國學生申請瑞典研究生的要求: 1. 完成大學學業,持有學士學位證書,所要學習的研究生專業與大學學業相一致。 2. 學生必須有校高的英語水平。 3. 許多大學的系對申請研究生的學生沒瑞典語方面的正式要求,但是對於許多用瑞典語的講座、研討會需要較高的瑞典語水平。建議某些不會瑞典語的學生在學習研究生的課程同時,學習短期的瑞典語課程 4. 學士學位不是上研究生的充足條件,往往各大學要對申請者進行評估,看他/她是否有能力繼續深造,甚至直至完成博士學業。
求採納
⑷ 廈大化工專碩考研科目,難不難,讀幾年
政治英語 數學二 物理化學或傳遞過程與單元操作 4科
難不難這個坎每個人自己的情況吧,踏踏實實復習吧!
⑸ 船員轉行-驗船師考試
驗船師考試是中國海事局針對中國境內的中國籍驗船師的要求.以前是只針對各船級社內部人員(中國人)的考試,今年起考試面才向社會開放.報考條件是:有相關工作經驗(包括船廠工作和航海工作).
本科3年碩士2年專科5年
考完了過了只是中國政府給你發個證,(如同46級英語證和計算機等級證一樣).
但不是考完了就能進船級社的,進船級社還是要通過各個船級社自己的招聘.
考的東西以公約為主,如solas等。沒聽過有培訓。考試包含中英文內容。
⑹ 如果要去謝菲爾德大學念研究生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去謝菲爾德大學讀研究生要通過國際英語語言測試(雅思)平均分數不低版於6.5分,單項部分不低於權5.5分。
語言要求:
IELTS:授課型項目要求總分6.5以上,單項不低於5.5分;
TOEFL:授課型項目要求總分88以上,聽力與寫作不低於17分,閱讀不低於18分,口語不低於20分;
學術成績要求:據授課型、研究型和MBA項目等不同,
MBA項目:除過授課型項目所述的均分要求外,申請者還需具備3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入學年齡25歲以上。
研究型項目:建議本科均分80分以上,一般而言,國內學生還需要碩士畢業方才可以申請。
申請時間:
授課型項目:謝菲爾德大學授課型項目無具體申請截止日期,全年皆可入學,但實際上主要入學季仍然以秋季(9-10月份)為主,建議國際學生不晚於第二年1-2月申請;
研究型項目:通常全年皆可申請,全年皆可入學,但實際上主要入學季仍然以秋季為主
⑺ 考英漢的翻譯碩士,選擇北外還是北大我有三個具體的疑問見補充。回答滿意的話加50分。
如果你喜歡從事口譯而且擅長口譯的話,建議你報北外。至於你說的那個教育部評估,那個我個人感覺只供參考的。不知你是什麼專業哦,我是學英語的,今年剛考過翻譯碩士
⑻ 科技論文的影響因子是怎麼分類的誰能詳細說說
影響因子的定義和計算方法
期刊的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是表徵期刊影響大小的一項定量指標。也就是某刊平均每篇論文的被引用數,它實際上是某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證該刊前兩年發表論文的次數,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nk-1+nk-2
計算公式:IF(k) =
Nk-1+Nk-2
說明:
k 為某年, Nk-1+Nk-2 為該刊在前一兩年發表的論文數量, nk-1 和nk-2 該刊在 k 年的被引用數量。也就是說,某刊在2005年的影響因子是其2004和2003兩年刊載的論文在2005年的被引總數除以該刊在2004和2003這兩年的載文總數(可引論文)。
影響因子的產生和應用
在1998年,美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長尤金.加菲爾德(Eugene Garfield)博士在《科學家》(The Scientists)雜志中敘述了影響因子的產生過程。說明他最初提出影響因子的目的是為《現刊目次,Current Contents》評估和挑選期刊。目前人們所說的影響因子一般是指從1975年開始,《期刊引證報道》(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每年提供上一年度世界范圍期刊的引用數據,給出該資料庫收錄的每種期刊的影響因子。JCR是一個世界權威性的綜合資料庫。它的引用數據來自世界上3000多家出版機構的7000多種期刊。專業范圍包括科學、技術和社會科學。JCR目前是世界上評估期刊唯一的一個綜合性工具,因為只有它收集了全世界各個專業的期刊的引用數據,JCR光碟版有許多很好的界面,顯示了期刊之間引用和被引用的關系。可以告訴人們,那些是最有影響力的期刊,那些是最常用的期刊,那些是最熱門的期刊。除影響因子外還給出:期刊最新排序(Current Rank)、刊名縮寫(Abbreviated Journal Title)、國際統一刊號(ISSN)、總引用數(Total Cites)、及時性索引(Immediacy Index)、總文章數(Total Article)、被引半衰期(Cited Half-Life)。
影響因子及JCR給出的以上指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體地說,對以下各類人員具有多種實用價值。
1)圖書館員 制定文獻收藏計劃和經費預算,向讀者推薦優秀期刊。
2)編輯 了解和掌握自己編輯的期刊的情況,制訂有效的編輯規劃和辦刊目標。
3)出版商 掌握和監測出版動態,掌握出版機會,做出新的出版決策。
4)作者(科研人員)
a.尋找和確定與自己專業有關的期刊,
b.確定論文投稿期刊,
c.證實已經發表自己論文的期刊的水平。
5)信息研究分析人員
a.跟蹤文獻計量學的發展趨勢,
b.研究學科之間及各學科內的引用模式。
c.研究學術論文生產的學問[2]。
d.研究專業學科的發展變化趨勢。
化學類的期刊,首先當然要推美國化學會旗下的各大猛將了。2003年化學類十大引用頻次
最高的文章里,ACS佔了9篇,不服不行。我是一向反對影響因子決定論的,不過美國化學
會的期刊是辦得不錯,尤其是新期刊,出一本就是一本經典,號召力超強。
說起化學類的龍頭老大,當然要推《美國化學會志》(JACS)。有些人會說美國化學會志
的影響因子不是最高,這個有點像以人均GDP來衡量國力的強大與否一樣。影響因子就是兩
年內的平均引用次數,很狹隘的一個評價指標。2003年JACS的影響因子是6.5,可是它的總
引證次數和被引次數是雄踞第一(遠遠超過第二名),這說明JACS的覆蓋面、信息量是無
與倫比的。而且影響因子評價中總文章數是分母,很大型的期刊影響因子不容易顯著提高
,不過也不容易波動。加上JACS既有簡訊類文章,又有全文型的文章,這也是影響它影響
因子的重要原因。綜合而論,JACS以其總優勢可以當之無愧地執掌化學類期刊之牛耳。
說起影響因子,那就得說《化學評論》(Chem. Reviews)。 化學評論的影響因子常年在
20以上,前幾年直逼SN,為化學類的刊物爭了口氣。不過Review類的期刊,影響因子容易
很高,這是因為無論什麼文章,在背景介紹里總是會提相應的綜述,這是常理,或者說這
是格式。而且化學評論每年的文章才100來篇,分母這么小,商自然就大。還有一個很重要
的原因,是外國的綜述類期刊,通常是約稿制,寫文章的本身是牛人,號召力本身就大—
—不知道有多少個小組在跟蹤他的工作呢,有綜述還會放過?
2003年的十大引用頻次最高的文章里,排第三的不是美國化學會的。我估計可能是德國應
用化學( Angew. Chemie)或者 英國的 化學通訊 (Chem. Comm.)。最有可能是德國應
用化學。 想想看放眼綜合類期刊,能夠跟美國化學會志一較長短的,也就只有它了。德國
應用化學的規模是JACS的一半不到,而且只有簡訊類文章(有時有小型綜述),這是它影
響因子很高的一個重要原因。不過它的影響因子波動比較大,2001年8.2,2002年7.5,20
03年又回到8.5。我覺得Angew. Chemie上的簡訊,主要分布在有機化學、生命有機化學、
材料學、高分子化學這幾塊,比較冷門的無機化學、物理化學基本沒有,這也是它的一個
辦刊方針。
我自己是學有機的,自然要說說有機類的老大,《有機化學》(JOC)了。可能又有人要詬
病JOC的影響因子,不錯,JOC的影響因子這幾年是在下降,去年前年持平回穩。這是因為
JOC裁掉了所有的Communications,因為ACS成立了《有機快報》(Org. Lett.)。要看到
JOC在ACS的地位——2002年Peter. Stang由JOC的主編升任JACS的主編,而Org. Lett.的主
編升任JOC的主編。2003年的十大引用頻次最高的文章里,排第一的不是JACS,是JOC,第
二才輪到JACS呢。JOC上的全文,很多工作做的很漂亮,相比之下它的Notes要弱一些。不
過前一陣Corey在JOC上發了一篇文章,專門講他的自傳的——我覺得比較惡心,看他一付
自詡天才化學家的樣子,誰能夠想像他是化學界有名的周扒皮呢。
有機除了JOC之外,就是它的姊妹篇《有機快報》(Org. Lett.)了,Org. Lett.是ACS辦
得非常成功的一個刊物,99年創刊,2001年有影響因子,從3.4, 3.7,一路穩步成長到4.1
。而且它的規模一開始就非常不小,雙周刊,文章數跟Angew. Chemie,JOC相當。雖然只
有簡訊類文章,但是簡訊的質量相當不錯,可以說Org. Lett.是JOC的影響因子下降的直接
原因。不過肥水不流外人田,都是自家兄弟,弄來弄去還不是在ACS家裡混躂。
當然除了美國和德國,自然得說說英國的化學通訊(Chem. Comm.)。Chem. Comm.這個期
刊呢,我個人認為是有點片面追求新意了。雖然說一個簡訊類的期刊應該以新意為第一要
務,但是不能不及其餘。看Chem. Comm.上的文章,大部分就是新而且怪,說實際用途,說
句實在話說不上來。說工作做的漂亮,也說不上來。就有點象「意外反應收購站」的感覺
。
歐洲的期刊,有一個我覺得是很值得推薦的,那就是《四面體》(Tetrahedron)。Tetra
hedron影響因子不高,不過我覺得上面的工作比《四面體通訊》(T. L.)高半個檔次。T
etrahedron和T. L.是姊妹篇,應該說水平差不多,看看人家KCN,文章基本是JACS, Ange
w. Chemie。什麼Chem. Comm, JOC,OL都看不上的,可是很有一些文章在Tetrahedron 上。
T. L.上垃圾很多,重復T. L.上的文獻基本上沒有滿意的。有人開玩笑說是中國人的文章
降低了T. L.的水平,可是這兩個期刊亞洲區(除日韓)現在都是上海有機所的林國強執行
副主編,按說他應該卡關標準是一樣的,這個理由說不通。主要還是一個辦刊方向和審稿
人群體的問題。
說了半天,其實還有一個是超級大牛刊,美國科學院院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
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好比說高校化學學報和化學學報在爭誰是中文化學刊物的
老大,忽然有一個聲音大吼:爭什麼爭!老子還沒有說話呢!——這個聲音就是中國科學
(B)。呵呵。PNAS上的化學文章比SN多得多(SN一年也就三四十篇化學或者相關化學的文
章),上面的文章我個人覺得比JACS要強,高半個檔次左右。離SCIENCE半個檔次。這個期
刊中國人投稿不多,值得國內的牛人大力關注。
其他的比如 歐洲化學(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也是不錯的,就是規模太小,
Angew.Chemie的全文類文章基本在歐洲化學上。JCC 是ACS 的又一成功典範,不過規模實
在是小了一點,畢竟專門關注組合化學這一小塊的。 Synlett, Synthesis什麼的,跟T.
L. 一個檔次的, 規模也不大,不說也罷。
1
中國科學D
1.453
2
科學通報
0.706
3
中國科學E
0.696
4
實驗技術與管理
0.655
5
中國科學B
0.515
6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0.493
7
自然科學進展
0.492
8
中國科學C
0.466
9
武漢大學學報
0.41
10
東北師大學報
0.356
11
安徽大學學報
0.338
12
北京大學學報
0.332
13
南京大學學報
0.313
14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
0.299
15
陝西師范大學學報
0.271
16
廈門大學學報
0.269
17
江蘇大學學報
0.263
18
中國科學基金
0.263
19
高技術通訊
0.252
20
中山大學學報
0.248
21
中國科學A
0.247
22
吉林大學學報理學版
0.242
23
四川大學學報
0.241
24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
0.234
25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
0.231
25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
0.231
27
廣西師范大學學報
0.212
27
華僑大學學報
0.212
29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
0.193
30
雲南大學學報
0.191
31
河南大學學報
0.185
32
浙江大學學報理學版
0.184
33
蘭州大學學報
0.182
34
內蒙古大學學報
0.179
35
西北大學學報
0.176
36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0.161
37
湖南大學學報
0.159
38
揚州大學學報
0.152
39
復旦學報
0.151
40
南京師大學報
0.15
41
山西大學學報
0.145
42
西北師范大學學報
0.14
43
河北大學學報
0.136
44
湖北大學學報
0.129
44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
0.129
46
天津師大學報
0.125
46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
0.125
48
海南大學學報
0.124
48
南開大學學報
0.124
50
福州大學學報
0.12
51
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0.118
52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
0.113
53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
0.11
53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
0.11
53
應用科學學報
0.11
56
廣西大學學報
0.108
57
科技通報
0.104
58
寧夏大學學報
0.103
59
江西科學
0.1
60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
0.098
61
湘潭大學學報
0.094
62
上海大學學報
0.093
63
濟南大學學報
0.088
64
山東師大學報
0.087
65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
0.081
66
雲南師范大學學報
0.073
67
四川師范大學學報
0.072
68
鄭州大學學報
0.072
69
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0.071
70
蘇州大學學報
0.067
71
山東大學學報
0.066
72
南昌大學學報
0.065
73
內蒙古師大學報
0.063
74
新疆大學學報
0.063
75
浙江師大學報
0.062
76
西南民族學院學報
0.06
77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
0.058
78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
0.058
79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
0.056
80
河南科學
0.049
81
曲阜師范大學學報
0.045
82
松遼學刊
0.044
83
甘肅科學學報
0.033
84
貴州大學學報
0.031
85
科學技術與工程
86
計算數學
0.32
87
模糊系統與數學
0.278
88
高校應用數學學報
0.267
89
數學學報
0.263
90
應用數學學報
0.224
91
CHINESE ANNAULS OF MATHEMATICS
0.214
92
數學年刊A
0.197
93
應用數學和力學
0.192
94
生物數學學報
0.19
95
數學進展
0.188
96
數學物理學報
0.184
97
數學的實踐與認識
0.171
98
應用概率統計
0.167
99
高等學校計算數學學報
0.127
100
工程數學學報
0.121
101
應用數學
0.119
102
數學研究與評論
0.089
103
J PARTIAL DIFF EQS
0.088
104
ACTA MATHEMATICA SCI
0.077
105
ACTA MATHEMATICA SINICA
0.057
106
運籌學學報
0.056
107
數學雜志
0.054
108
南京大學學報數學半年刊
0.034
109
CHIN QUAR J MATH
0.027
110
APPROX THEORY AND ITS APPL
0.014
111
NE MATHEMATICS
0
112
力學進展
1.024
113
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0.873
114
振動工程學報
0.653
115
工程力學
0.371
116
力學學報
0.369
117
岩土力學
0.364
118
計算力學學報
0.307
119
實驗力學
0.279
120
固體力學學報
0.264
121
應用力學學報
0.219
122
ACTA MECHANICA SINICA
0.205
123
力學與實踐
0.13
124
力學季刊
0.129
125
系統工程學報
0.761
126
控制與決策
0.529
127
系統模擬學報
0.484
128
信息與控制
0.452
129
系統工程
0.433
130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
0.431
131
系統科學與數學
0.323
132
控制理論與應用
0.289
133
系統工程理論方法與應用
0.225
134
物理學報
1.397
135
CHIN PHYS
1.277
136
CHIN PHYS LETT
0.817
137
液晶與顯示
0.702
138
光子學報
0.649
139
物理學進展
0.551
140
聲學學報
0.543
141
發光學報
0.517
142
高壓物理學報
0.396
143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0.374
144
化學物理學報
0.37
145
光學學報
0.358
146
強激光與粒子束
0.34
147
量子光學學報
0.324
148
物理
0.317
149
COMMUN THEOR PHYS
0.311
150
高能物理與核物理
0.269
151
應用聲學
0.263
152
工程熱物理學報
0.248
153
紅外與毫米波學報
0.241
154
原子與分子物理學報
0.233
155
低溫物理學報
0.212
156
核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
0.202
157
波譜學雜志
0.177
158
計算物理
0.175
159
原子核物理評論
0.171
160
量子電子學報
0.163
161
低溫與超導
0.156
162
聲學技術
0.119
163
質譜學報
0.065
164
物理測試
0.007
165
無機化學學報
0.913
166
高分子通報
0.812
167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0.782
168
高分子學報
0.726
169
化學進展
0.667
170
分析化學
0.608
171
催化學報
0.593
172
化學學報
0.58
173
應用化學
0.559
174
物理化學學報
0.53
175
燃料化學學報
0.502
176
分子科學學報
0.479
177
分子催化
0.469
178
感光科學與光化學
0.455
179
分析試驗室
0.44
180
功能高分子學報
0.429
181
電化學
0.427
182
化學通報
0.422
183
色譜
0.392
184
有機化學
0.379
185
環境化學
0.371
186
結構化學
0.356
187
分析測試學報
0.344
188
CHIN J OF POLYMER SCIENCE
0.322
189
分析科學學報
0.282
190
煤炭轉化
0.273
191
化學研究與應用
0.245
192
化學試劑
0.187
193
合成化學
0.181
194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0.116
195
天文學報
0.34
196
CHIN J ASTRON AND ASTROPHYS
0.276
197
雲南天文台台刊
0.182
198
天文學進展
0.155
199
上海天文台年刊
0.023
200
測繪學報
0.951
201
遙感學報
0.719
202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
0.45
203
國土資源遙感
0.438
204
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0.371
205
測繪科學
0.321
206
遙感技術與應用
0.316
207
測繪工程
0.391
208
測繪通報
0.28
209
中國沙漠
1.182
210
第四紀研究
0.958
211
地學前緣
0.938
212
地球物理學報
0.894
213
地球化學
0.871
214
地球科學進展
0.771
215
地球物理學進展
0.687
216
地震學報
0.673
217
自然災害學報
0.659
218
地震地質
0.525
219
古脊椎動物學報
0.517
220
地球學報
0.479
221
乾旱區研究
0.44
222
中國地震
0.429
223
古生物學報
0.417
224
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
0.413
225
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
0.403
226
遙感信息
0.402
227
地震
0.367
228
微體古生物學報
0.359
229
物探與化探
0.349
230
空間科學學報
0.294
231
世界地震工程
0.282
232
地球科學
0.247
233
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通報
0.238
234
災害學
0.177
235
地震研究
0.169
236
西北地震學報
0.164
237
內陸地震
0.148
238
華北地震科學
0.144
239
華南地震
0.104
240
地震地磁觀測與研究
0.091
241
冰川凍土
2.426
242
地理學報
2.301
243
地質學報
2.133
244
地理研究
1.418
245
地理科學進展
1.245
246
岩石學報
1.197
247
地理科學
1.02
248
地質論評
0.821
249
極地研究
0.806
250
地層學雜志
0.78
251
礦床地質
0.769
252
古地理學報
0.759
253
沉積學報
0.751
254
地質科學
0.689
255
岩礦測試
0.678
256
高校地質學報
0.624
257
石油實驗地質
0.552
258
乾旱區地理
0.545
259
山地學報
0.528
260
工程地質學報
0.506
261
中國岩溶
0.486
262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0.479
263
璣代地質
0.364
264
西北地質
0.343
265
地質科技情報
0.323
266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0.323
267
經濟地理
0.315
268
地理學與國土研究
0.272
269
新疆地質
0.269
270
地質力學學報
0.26
271
礦物岩石
0.256
272
熱帶地理
0.219
273
沉積與特提斯地質
0.21
274
地質與勘探
0.198
275
地質與資源
0.198
276
鈾礦地質
0.198
277
成都理工學院學報
0.197
278
地質通報
0.185
279
地質找礦論從
0.126
280
華東地質學院學報
0.058
281
海洋與湖沼
1.1
282
湖泊科學
0.643
283
海洋學報
0.555
284
熱帶海洋學
0.496
285
青島海洋大學學報(中國海洋大學學報)
0.443
286
海洋工程
0.388
287
鹽湖研究
0.352
288
海洋科學
0.344
289
海洋通報
0.308
290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0.29
291
海洋科學進展
0.281
292
台灣海峽
0.237
293
CHIN J 0FOCEA AND LIMN
0.179
294
海洋湖沼通報
0.155
295
海洋預報
0.15
296
東海海洋
0.145
297
高原氣象
1.203
298
大氣科學
0.625
299
氣象學報
0.506
300
應用氣象學報
0.485
301
氣候與環境研究
0.315
302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
0.276
303
熱帶氣象學報
0.243
304
氣象
0.169
305
氣象科學
0.119
306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學報
0.04
307
生態學報
1.206
308
植物生態學報
0.968
309
植物學報
0.904
310
遺傳學報
0.888
311
生物多樣性
0.842
312
應用生態學報
0.684
313
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報
0.67
⑼ 安徽理工大學沒了學位證怎麼能拿到
沒了學位證,之後也是無法拿到的。可以選擇獲得更高的學歷。
安徽理工大學(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坐落於安徽省淮南市。學校創辦於1945年,經歷了安徽省立工業專科學校、淮南煤礦工業專科學校、淮南煤炭學院等辦學階段。
截至2014年6月,學校佔地1400餘畝,擁有校本部(舜耕中路)、西校區(洞山中路)、北校區(陳洞北路)三個校區。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近2000人,全日制本科生22157人,博、碩士研究生2387人。
⑽ 研究生自費與公費區別
公費研究生和自費研究生主要區別為:學習經費渠道的不同。
研究生按學習經費渠道不同,分為公費研究生和自費研究生。公費研究生又分為國家計劃研究生、委託培養研究生(簡稱委培生)。
1、國家計劃研究生的培養經費由國家提供,又分為非定向研究生和定向研究生(簡稱定向生)。其中非定向研究生畢業時實行雙向選擇的自由就業制度;定向生則在錄取時就必須簽訂合同,畢業後按合同規定到定向地區或單位工作。
2、委託培養研究生的培養經費由委託單位提供,錄取時要簽訂合同,畢業後到委託單位工作。
3、自費研究生的培養經費由自己提供,有時候也可以從導師科研經費中開支,或獲取社會贊助。
國家計劃非定向研究生,通常就是我們所說的公費研究生,在碩士研究生招生名額中占據較大份額,但隨著連年擴招,自費研究生的名額也在不斷擴大。
詳情參考:http://ke..com/link?url=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