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民法學的泰斗有哪些有哪些經典著作
中國民法學的泰斗有:
1、江平(1930—— ),最負盛名的民商法專家,原中國政法大學校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編纂負責人,被譽為「中國民法三傑」之一。
江平教授1930年12月出生,浙江省寧波市人。1948年至1949年就讀於北京燕京大學新聞系;1951年入莫斯科大學法律系,1956年畢業;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民商法博士生導師。
2、梅仲協
梅仲協 (1900-1971) 字祖芳,浙江永嘉人。法國巴黎大學法學碩士,1933年後在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前身)和中央政治學校擔任民法講席,曾任中央政治學校法律學系主任,抗戰期間重慶東吳大學教授。
3、謝懷栻
謝懷栻,男,漢族。湖北省棗陽縣(現為市)人。1919年8月15日生。1938年在重慶入中央政治學校大學部法律系,1942年畢業。次年參加高等文官考試司法官考試合格。
1944年後歷任重慶、台北、上海各地法院推事。1948年任上海國立同濟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兼任上海大夏大學教課,講授民法、民事訴訟法。
1979年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民法研究室工作,任副研究員、研究員,擔任過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於1988年退休。
4、佟柔
佟柔(1921年6月20日——1990年9月16日)男,滿族,遼寧省北鎮縣人,中共黨員。生前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民法專業博士生導師。
國內法學界,尤其民法學界,公認佟柔教授是新中國民法的開創者、民法理論的奠基人,是民法學的帶頭人,稱贊他是中國民法的權威或「泰斗」。
日本有的法學家譽其為「中國民法之父」,美國有的法學家稱他是「中國民法先生」。
5、史尚寬
史尚寬先生(1898—1970),字旦生,安徽桐城人,生於1898年農歷元旦,性厚重而穎悟,十一歲能文章,十五歲留學日本,由京都第三高等學校而東京帝大法律系,獲法學士學位。
史尚寬先生的「民法全書」對民國的立法時間產生了重大深遠的影響,對後世的法學的研究也具有深遠的意義。
中國民法學經典著作:
《民法要義》、《公司法概論》、《公司法教程》、《國際私法新論》、《中國票據法釋義》、《法學緒論》、《中國司法大辭典》等。
『貳』 讓我感動的一件事 中國,一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光輝歷史的國家,有數不盡的學士泰斗,風流雅士,文人黑客,
歷史的見證
————讀《中華上下五千年》有感
宇宙茫茫無邊,在過去的歲月中,我們的世界,經歷了多少風雨的洗禮,經過了多少的滄桑。在我們所站立的土地,我們的生命對於它來說,只是微乎其微。我們匆匆而過,只是它的一個過客。但是,就算是匆匆,在人類的智慧下,它仍然被記載。在千百年的磨礪後,這些記載下的過去,就成了我們所見的歷史。
歷史猶如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它溝通了過去與未來。作為一個中國子民,為了追尋我們國家悠久漫長的文明歷程,審視千百年來的坎坷和輝煌,感受國家的發展與前進,我捧起了《中華上下五千年》,去探尋歷史中的奧秘。
中華民族上百萬年的歷史,特別是被稱之為有文字記錄的五千年文明史,其歷史文獻資料浩如煙海,實物依循猶如銀河繁星,不可勝計。自彩陶文符號、甲骨文記事,到司馬遷的《史記》、諸家史書以及各種史存、史稿、通志、通鑒、通典、圖書集成等等。它們都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文化瑰寶。還有大量不可移動的古建築、石窟寺、古遺址、古墓葬、摩崖造像、石刻以及博物館、圖書館、文史館、研究所、文物保管所、文物經營單位和民間收藏中所保存的各類文物藏品,充分印證了中華文明悠久的歷史。這樣一部規模恢宏的歷史巨書,值得我們這些炎黃子孫孜孜地去探求、學習。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普及歷史知識,讓人們了解祖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進行愛國主意教育,實在是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上下五千年》讓歷史在我的眼前重現。我從中看見了一幕又一幕激動人心的場面,看見了中國過去燦爛而偉大的文化,看見了古代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這些歷史的見證,都讓我感覺到,我們的祖國是擁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並傳承著一種雄健的精神。它是令我所自豪並敬佩的。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一脈相承,從茹毛飲血的遠古時代,到封建文明極度繁榮的明清時代,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中華名族創造了無數的輝煌與成就,也經歷了無數的苦難與挫折,數不清的英雄豪傑、文人志士在歷史的長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這書中,我讀到了不少令人贊嘆的小故事。其中最我記憶猶新的是《越王勾踐卧薪嘗膽》。
《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說的是: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戰爭。越國被吳國打敗,越國勾踐被夫差俘虜。後來,吳王夫差釋放了勾踐,讓他回到了越國國都會稽。勾踐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一個苦膽,夜裡躺在柴草上,面對苦膽。每天吃飯時都嘗一口苦膽。總捫心自責:"你忘了會稽大敗之辱嗎?"就這樣勾踐跟同甘共苦共同命運,經過十年發展生產,積聚力量,又經過十年練兵,終於在公元前473年打敗夫差,滅掉了吳國。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越王給吳王當了三年奴僕,受盡了屈辱,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他始終沒有放棄心中的信念——重振越國,找回失去的尊嚴。他在被放回越國後,安撫百姓,操練軍隊,吃飯前品嘗苦膽,晚上就睡在柴草上,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曾經的屈辱和復興越國的雄心。他身為一個高高在上的君王,能夠這樣做,真是難能可貴。經過自己的頑強毅力,勾踐終於打敗吳國。勾踐這種堅強的意志和堅持不懈、奮發圖強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歷史是一個國家成長的見證,通過《上下五千年》,我們更加了解了自己的祖國,知道了國家的過去。作為我們,更加明白要愛自己的國家,為國家而奉獻。所謂「以史為鑒」、「為故而知新」等名言之中的見解尤為深刻。一個人如果不了解歷史,他不是愚昧、狂妄就是卑微、懦弱;一個國家或民族失去了歷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歷史之重要不可言喻。
『叄』 陳寅恪:無聲望、無學位、無著作,為何能被聘請為清華導師
1925年,「國學泰斗」王國維,「維新名士」梁啟超,「現代語言學之父」趙元任三人和當時無聲望、無學位、無著作的「三無素人」陳寅恪一起被聘請為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導師。對當時的清華校長曹雲祥而言,陳寅恪真的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物。
他無聲望,但曾與魯迅同窗,其學術造詣也廣受吳宓、傅斯年等一眾名士的贊嘆與敬仰;他無學位,但卻曾在德、法、美等多國留學並通曉蒙古文在內的二、三十種文字;他無著作,但近乎著作等身的梁啟超卻說自己所有的著作也不及他寥寥數百字有價值。
何謂「國學大師」,忠於學術的同時亦要忠於內心,即文品與人品融於一體的「道德文章」者流。無聲望、無著作、無文憑又如何,正所謂「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治學為本,又何必圖此虛名。
『肆』 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的學士
這里的意思是「學者」。有人研究說,這里的孟學士指的是孟宗,其在《三國志吳志·孫休傳》因黃龍出現而陞官(即「騰蛟」),卒時有鳳凰集之祥(即「起鳳」),吳國並因之改元鳳皇元年,「騰蛟起鳳」正是他一生寫照。
學士:
1、古代在國學讀書的學生。《周禮·春官·樂師》:「帥學士而歌《徹》。」鄭玄註:「學士,國子也。」《儀禮·喪服》:「大夫及學士則知尊祖矣。」孔穎達疏:「此學士謂鄉庠、序及國之大學、小學之學士。」
2、泛指普通讀書人。《莊子·盜跖》:「使天下學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徼幸於封侯富貴者也。」晉葛洪《抱朴子·崇教》:「省文章既不曉,覩學士如草芥。」明何景明《彭中丞四民圖歌》:「漁奔樵竄學士徙,縱有隴畝無人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但成學士自足為人,必乏天才勿強操筆。」唐韓愈《答殷侍御書》:「每逢學士真儒,嘆息踧踖,愧生於中,顏變於外。」
3、猶學者。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華陽博議下》:「介甫、元晦自是學士,不得以所長沒之。」
4、官名。南北朝以後,以學士為司文學撰述之官。唐代翰林學士亦本為文學侍從之臣,因接近皇帝,往往參預機要。宋代始設專職,其地位職掌與唐代略同。明代設翰林院學士及翰林院侍讀、侍講學士,學士遂專為詞臣之榮銜。清代改翰林院學士為掌院學士,餘如故。清末期內閣、典禮院亦置學士。
『伍』 中國樂器界的各個泰斗及作品幾何
柳琴 王惠然 張鑫華 吳強春到沂河 塔吉克舞曲 悠悠故鄉情
琵琶 劉德海 吳玉霞 十面埋伏 彝族舞曲
中阮 劉星 雲南映像(印象?) 絲路駝鈴
古琴 李祥霆 龔一 楊青 姚炳炎 張子謙 吳景略 管平湖 傅雪齋 查阜西 吳文光 楊葆元 衛仲樂 等 代表作太多了 高山流水 梅花三弄 廣陵散 長門怨 陽春 龍翔操 平沙落雁 瀟湘水雲 酒狂 離騷 憶故人。。。
『陸』 科學泰斗嚴濟慈是個怎麼的人
人物介紹
嚴濟慈(1901.1.23—1996.11.2),字慕光,號岸佛。浙江東陽人。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現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曾任中國科技大學校長、名譽校長、研究生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人們尊他為「教育宗師,科學泰斗」。 1914年就讀於東陽中學,1918年以四年均為第一的成績畢業。1918年夏參加全國六大學區高師聯考,以浙江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南京高等師范學校(1920年改建國立東南大學);南京高師是當時南方青年嚮往的最高學府。由於他是家鄉第一名考上著名大學的學生,為此,當時的浙江省教育廳將東陽中學列為重點中學。入學南高時初讀商業專修科,一年後轉工業專修科,再一年轉數理化部讀二年級,師從數學家何魯、熊慶來,物理學家胡剛復等人。1923年夏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數理化部,因已修滿大學規定的學分同時獲得國立東南大學物理系理學學士學位,成為國立東南大學時期第一屆唯一的畢業生;同年南高並入東大,1927年改名第四中山大學,1928年改名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改名南京大學。大學期間自學法文,在中國科學社服務,並編著教科書《初中算術》和《幾何證題法》,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1923年大學畢業,以稿費、兼任南高東大附中及暑期學校教師的酬金和何魯、胡剛復、熊慶來三位老師的資助,赴法國巴黎大學留學。僅用一年時間,就考得巴黎大學三門主科——普通物理學、微積分學和理論力學的證書,獲數理科學碩士學位,這是巴黎大學的校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備受到法國教授贊賞。此前法國並不承認中國大學畢業文憑效力,從嚴濟慈起,法國開始承認中國的大學畢業文憑與法國大學畢業文憑具有同等效力。之後師從物理學家夏爾.法布里(C. Fabry)。1927年,剛剛當選法國科學院院士的導師法布里在他首次出席的法國科學院的例會上,宣讀的論文不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是在他的指導下由嚴濟慈完成的博士論文《石英在電場下的形變和光學特性變化的實驗研究》,這是法國科學院第一次宣讀一位中國人的論文。嚴濟慈因此成果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精確測定石英壓電定律「反現象」的科學家,也成為第一位獲得法國國家科學博士學位的中國人。 1927年回國,在上海大同大學、中國公學、暨南大學和國立第四中山大學(今東南大學和南京大學)擔任物理學、數學教授,陸學善、錢臨照、顧功敘、余瑞璜、吳學藺等人就是這一時期的學生。1928年冬,攜夫人張宗英再次赴法國從事研究工作,期間到居里夫人(Curie)的實驗室幫助安裝調試顯微光度計並用以進行測試研究。1930年底回北平,出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專任研究員兼所長,一年後又兼任鐳學研究所所長。在連續光譜的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1932年參與創建中國物理學會。1935年與法國科學家約里奧.居里(Joliot Curie)、蘇聯科學家卡皮察(Π.Л.Kaпицa)同時當選為法國物理學會理事。抗戰期間,開展救國社會活動,並在科研製造上對無線電發報機、五角測距鏡和望遠鏡的生產做出了重要貢獻,1946年獲國民政府勝利勛章。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擔任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北平科學工作者協會理事長。 1949年參與籌建中國科學院,曾任中國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東北分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主席團執行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名譽主席,兼任《科學通報》和《中國科學》主編。同時,1958年參與創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任教授講授普通物理學6年,並兼副校長,培養了許多人才。1978年出任中國科技大學校長,提出「創寰宇學府,育天下英才」的建校目標,以後任中國科技大學名譽校長。1978年創辦新中國第一個研究生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後來分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和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1991年被法國政府授予「榮譽軍團軍官」勛章。 嚴濟慈一生對中國教育、科技事業有重要的貢獻,為中國培養了幾代科技人才。他是中國光學研究和光學儀器研製工作的重要奠基人,在壓電晶體學、光譜學、大氣物理學、壓力對照相乳膠感光的效應以及光學儀器研製等方面成就卓著。 嚴濟慈夫人張宗英,畢業於國立東南大學(今東南大學和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1920年考入南京高師,是中國最早一級男女同校的八位女大學生之一,為曾任兩江師范學堂(1914年改為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習的老教育家張鶴齡之女。有嚴又光、嚴雙光、嚴四光、嚴武光、嚴陸光五子。
主要論著
《普通物理學》(正中書局,1947) 《熱力學第一和第二定律》(人民教育出版社,1966) 《嚴濟慈科學論文集》(科學出版社,1986) 《電磁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嚴濟慈科技言論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言論
作為一個科學家,如果你發表的論文,10年之內沒有人引用過──因為科學研究總是有連續性的,這就是說,你這個工作可做可不做,是可有可無的,與整個科學絲毫沒有發生關系。 一個科學家成為雜志、報紙上的新聞人物並不難,但要成為一個書本人物,至少是幾十年,書本上都要提到他的研究成果,這就很不容易。......對於這些對科學作出重大貢獻的歷史人物,愈淺顯的教科書愈是提到他們的名字。......正是從這個意義上,我認為做學問的人不能滿足於做新聞人物,而要扎扎實實做研究工作,對科學的發展做出成績來,爭取做一個書本人物。
嚴濟慈鮮為人知的故事
嚴濟慈(1900-1996)字慕光,浙江東陽人。1923年畢業於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暨東南大學並獲學士學位。後留學巴黎大學,專攻物理,1927年獲得法國國家科學博士。同年歸國,擔任中央大學等校教授、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1948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光學造詣精深。歷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技大學校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及名譽主席、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及名譽主席。 嚴濟慈自幼聰穎好學,小學、中學畢業考試,他是全校、全縣第一名;浙江省教育廳舉行全國6所高等師范學校聯合入學考試,他是全省第一;被南京高等師范學校錄取後復試時,他還是第一。這一年是1918年,嚴濟慈18歲。 嚴濟慈跨入這所與北大齊名——時人好以「北大南高」並稱——高等學府,先進商業專修科,一年後轉到工業專修科。1920年又轉到數理化部二年級學習,受教於熊慶來、何魯等名家,並受這兩位留法教授的影響,開始學習法文。當時的南高師在留美博士郭秉文、劉伯明、陶行知的主持下,分出一部分系科成立了我國第二所國立大學——東南大學,其餘系科仍歸南高師辦理,雙軌並行,直到1923年高師歸並大學。嚴濟慈在轉入高師數理化部(後改為文理科)之後,還同時兼修東南大學學分,所以當他1923年6月從南高師畢業時,也同時拿到了東大的畢業證書並獲學士學位。很有意思的是,南高師與東大的「雙軌制」,使嚴濟慈成了南高師的「末代弟子」和東大的「首屆學生」。 求學期間,才華過人、勤奮異常的嚴濟慈在熊慶來、何魯等教授的指導下,編寫並出版了《初中算術》和《幾何證題法》兩部著作。後來他去法國留學的費用主要就是靠的這兩本書的稿酬。 出類拔萃、品學兼優的嚴濟慈不僅獲得了老師的贊賞、同學的欽佩,還贏得了一位美麗嫻淑的姑娘的青睞。她就是東南大學學生、後來成為嚴濟慈終身伴侶的張佩英。 嚴濟慈留學法國僅僅一年,就獲得了數理碩士學位,這在巴黎大學歷史上是很罕見的,被傳頌一時。兩年後,他又以創造性的研究大大突破了導師法布里原先為他擬定的博士論文課題,以《石英在電場下的形變和光學特性變化的實驗研究》的畢業論文獲得法國國家科學博士學位。法布里在當選為法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後舉行的儀式上,自豪地宣讀了他的這位中國學生的論文。第二天,《巴黎晨報》就在顯著位置刊登了法布里和嚴濟慈的大幅照片。一時間,嚴濟慈名聲大振,成為巴黎學界的新聞人物。對此,許多旅法華人都倍受鼓舞。在分享這一榮譽的中國人中,就有在國立巴黎最高美術學校學習、後來成為大藝術家的徐悲鴻。 1927年夏,嚴濟慈學成歸國。在船上,他遇到一位比他年長三、五歲的同胞,那人熱情地向他打招呼:「您好,嚴濟慈博士,我在《晨報》上看到過您的玉照和大名。對了,我叫徐悲鴻。」兩人雖是初遇,卻是一見如故,特別投緣。途中,徐悲鴻為嚴濟慈畫了一張肖像素描,並寫了一行法文小字:「科學之光,1927年,徐悲鴻」。這既寓含著嚴濟慈研究的光學和他的字型大小(字慕光),又表達了徐悲鴻希望嚴濟慈成為科學之光,去照亮黑暗的中國的心願。 回國後,他倆又先後受聘為中央大學的教授,嚴濟慈在物理系,徐悲鴻在藝術科(系)。從此以後,倆人的關系更加密切了。
『柒』 請問1992年全國會計四大泰斗級人物的姓名我只知道一位上海財大,一位廈大,一位北大,一位中國會計司司
楊紀琬
中國著名會計學家。上海松江人,1917年11月出生,卒於1999年2月6日。
1935年,楊紀琬考入國立上海商學院會計系,畢業後留校任教,並攻讀中英庚款基金會的在職研究生。1939年起至1949年止,先後擔任國立上海商學院、東吳大學、之江大學、大夏大學、光華大學的會計學助教、講師、教授。
1949年調入財政部會計司工作,曾任會計司司長等職務。從1980年起楊紀琬教授主持起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部《會計法》,並於八十年代初與閻達五教授一道提出並完善了會計管理論。會計管理論在學術界和實務界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成為八十年代會計工作轉軌變型的主要理論依據。其代表作品為《社會主義會計理論建設》。
楊紀琬在任其間,建議及推動恢復中國注冊會計師制度,所以是中國會計制度的奠基人之一。
1995年11月11日,楊紀琬教授從事會計工作60年慶祝會在北京舉行。朱鎔基副總理致電祝賀。
在逝世後,中國官方發表的《楊紀琬同志生平》中稱他為「新中國會計界公認的一代名師」,為中國會計制度和會計准則的建設、會計理論、會計教育和注冊會計師事業的發展,貢獻畢生精力,做出了巨大而傑出的貢獻。
逝世後,其弟子等在2002年設立了楊紀琬獎學金。
主要出版物
《怎樣閱讀工業企業會計報表》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63年
《會計理論探索叢書》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經濟大辭典: 會計巻》 與婁爾行合編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1年
《中國現代會計手冊》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88年
《成本管理大辭典》 與許毅、王振之合編 由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 1987年
所培養會計學博士一覽
1、汪建熙 中國的股份經濟及其會計問題、1990年
2、陳毓圭 宏觀財務與會計准則、1991年
3、於曉雷 跨國公司與國際會計、1992年
4、晏加源 資產估價、1993年
5、張良武 中國企業集團論、1993年
6、夏冬林 中、美、日、法四國會計比較、1994年
7、向德偉 企業財務風險的評價與控制、1995年
8、謝志華 貨幣商品經營論、1995年
9、李玉環 會計運行機制、1996年、
10、馬賢明 對中國注冊會計師事業發展中若干問題的探討、1996年
11、王林 國有企業經營機制轉換中的有關財務問題、1996年
12、陳建明 獨立審計概論 1997年
13、郜卓 負債會計論 1997年
14、李洪輝 現代公司資本結構論 1997年
15、孟焰 西方現代管理會計的發展及對我國的啟示 1997年
16、朱海林 金融工具會計研究、1999年、(也是王世定博士)
17、劉海民 試論會計信息產品 2000年(也是王世定博士)
婁爾行
著名會計學家和教育家、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中國會計學會副會長、中國審計學會顧問,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系名譽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婁爾行教授。中國大陸第一批四個會計學博士生導師之一(另三人為楊紀琬、葛家澍、余緒纓)
生於1915年7月15日,祖籍浙江紹興,因病於2000年5月28日上午9時10分不幸逝世,享年85歲。
1937年畢業於國立上海商學院會計系,同年赴美國密歇根大學企業管理研究生院深造。1939年畢業,獲企業管理碩士學位( MBA)。學成回國後。他立志報效祖國。1939年至1949年先後在國立上海商學院。私立光華大學。國立臨時大學任講帥、副教授和教授。
1950年起先後在上海財經學院、上海社會科學院、復旦大學和上海財經學院(後改為上海財經大學)任教授,擔任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系主任、名譽系主任。婁爾行教授是我國當代最有影響的會計學家之一,是新會計學科體系的主要創始人,為排動中國會計理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國內外會計界享有很高聲譽。他先後擔任過上海市會計學會副會長、中國會計學會副會長。中國審計學會副會長及顧問、中國成本研究會顧問、上海大華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財政部會計准則中方專家咨詢組成員,還受聘擔任江西財經大學、浙江財經學院等院校的兼職教授和顧問。
60多年來,婁爾行教授長期堅守在教學崗位,撰寫了大量的論文、專著和教材。1950年出版了第一本著作《成本會計學》,50年代中期主編出版了《工業會計學》。1984年主編出版《資本主義企業財務會計》,第一次系統全面地向國內會計界介紹了西方會計學中具有代表性的基本理論和實務,對我國會計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同年還主編出版了《基礎會計》,在書中對我國以往受蘇聯影響的傳統會計原理和教材體系作出了重大改革。1987年,受國家審計署委託,總結幾十年來審計學研究成果,主編出版《審計學概論》,該書榮列1988年度十大中文暢銷書之一。這些教材甫一問世,就為眾多高等院校採用,並獲得財政部、國家教委等有關部門多項榮譽。
婁爾行教授積極倡導和參與會計教學改革。1981年起,針對當時我國會計專業設置過細、知識面過窄的現狀,他提出了『擴大知識面,培養廣博而專精的人才」的指導思想,重新設置會計課程體系。在他的領導下, 1987年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系被評為全國財稅系統先進集體,1988年由國家教委批准確定為個全國重點學科點。1992年,他以77歲的高齡,帶領會計學系教師開展第二輪教學改革,教改成以排列財政部和原國家教委的高度肯定,並在財經高等院校中推廣。他多次被評為教育系統的市級和校級優秀教育工作者。婁爾行教授畢生從事會計學研究工作,著述宏富、見解精深。半個世紀以來,他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許多有影響力的論文,推動了我國的會計改革和會計教育改革。198O年,他率先組團與美國學者開展中美比較會計研究。1987年,他率上海財經大學會計系部分教師與美國學者合作出版了用英又撰寫的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與審計》,這是建國以來第一部系統闡述中國會計和審計歷史、現狀及制度的英文版學術著作,成為國際會計界了解中國會計的一個窗口。他通過畢生不懈的追求和探索,形成了自己的會計學術思想體系,集中體現在《會計審計理論探索》一書中。
婁爾行教授一生致力於會計教學和學術研究活動,傾其畢生的才智和。心血培養人才才。他一生育人無數,桃李遍天下。他積極獎掖後學,鼓勵後來居上,扶持年輕人擔任會計教學和科研的領導,帶出了一批在會計界頗有影響的中青年會計學者。婁爾行教授一生致力於會計教學和學術研究活動,傾其畢生的才智和。心血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會計人才,上有人無數,桃李遍天下。他積極獎掖後學,鼓勵後來居上,扶持年輕人擔任會計教學和科研的領導,帶出了一批在會計界頗有影響的中青年會計學者。
所培養會計學博士一覽
1、湯雲為 論重置成本會計、1987年
2、張為國、會計目的與會計改革、1989年
3、吳艷鵬 資產計量論、1990年
4、周忠惠 論會計研究的方法論問題、1992年
5、陳信元 凈權益會計理論探索、1994年
6、孫錚 論證券市場管理中的會計規范、1995年
7、張鳴 成本計量論、1995年
8、章國富 論我國會計及其所處社會經濟環境的關系 1997年
葛家澍
1921年3月生於江蘇興化。1945年廈門大學會計系畢業,獲商學士學位。畢業後即留校任教。1956年晉升為副教授,1978年晉升為教授。在校內歷任經濟系副主任和經濟學院院長。50年來,他致力於會計理論和財務會計的教學與研究,在國內達到了領先水平,在海外亦有重要影響。他先後受原教育部和國家教委的委託,主編了全國統編教材《會計基礎知識》(1982年改名為《會計學基穿
『捌』 2017年中國十大易學大師排名
中國十大權威起名大師排行榜
中國姓名學大師排行榜,中國十大權威起名大師排行榜, 中國著名取名大師排名;
《易經》是中國非常古老的一個文獻,據說是夏朝已經有了。最早的《易經》叫連山,商朝有了比較晚一點的歸藏,都失傳了。我們現在所看見的《易經》是西周時候的周易。所以《易經》的孕育前後至少經過一千多年,經過長年累月的沉澱和積累,《易經》易經成為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一切學術思想的根源,自古以來,就被推崇備至,尊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易經》是民族最為優秀的傳統文化之精髓,歷經幾千年的歷史至今仍然長盛不衰,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為了進一步加大弘揚和傳承《易經》文化的力度,在這個2019年即將結束之季,由我國傳統文化研究院,以及香港易經學會,香港易經文化苑聯手上海馨澤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國學文化研究院等等共同舉辦了2019國學易經文化的易經文化論壇;此次會議邀請了眾多國內外有真才實學的易學研究及實踐者,保持易學各式百家爭鳴、實事求是的會風,在會議的最後,根據各位老師在各自領域的研究成果,大會作了總結性評論,下面是關於易經風水八字與姓名學領域的實踐運用最具影響力的一部分學者!
No.1——秦倫詩
秦倫詩,生於1939年,江蘇沭陽馬廠鎮人,中國哈爾濱易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哈爾濱河洛文化咨詢公司董事長,中國國學會研究員,中國科學預測研究會高級預測師,哈爾濱師范大學河洛文化研究中心教授,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世界易經學會顧問等職。
半個世紀以來,秦倫詩先生殫精竭慮、朝乾夕惕、潛心研易;為將祖傳師授秘笈結合自已50多年的實踐經驗奉獻社會,最近十多年更是宵衣旰食、簞食瓢飲、嘔心瀝血,撰寫了《中國易學博覽叢書》·風水·命理·六爻·姓名等卷應用經驗學,被譽為當代易學界「一部最有成就、最有價值的著作」,香港《中國評論》稱之為「中國神秘文化集大成者」。秦倫詩先生洽聞厚德、報效社會、造福蒼生、和諧世界,在國內外易學界享有盛譽。
No.9——宋國元
傳度於龍虎山,道教正一派;當今最受歡迎的國學講師,傳承國學最具影響力人物;
資深易學名家,金玄羅盤創始人,金石學學者、干支邏輯學和九星邏輯學倡導者、北京華夏易道文化院院長;
華夏龍文國學文化研究院特邀國學講師,多所知名高校房地產總裁班客座教授和建築裝飾設計顧問。他以道濟世,以易結緣。
No.10——杜新會
1947年11月生於河北省石家莊市。1968年參軍,曾任某坦克團政治處副主任,中國聯通石家莊分公司副總經理。
現任中國建築文化中心建築文化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國情研究中心研究員、國際易學協會副會長,中華周易協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