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碩士學位 » 大學士進士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大學士進士

發布時間: 2021-03-20 19:59:25

A. 兩榜進士和進士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強調兩榜進士

兩榜進士,即進士。科舉時代,謂考取舉人的榜為乙榜,考取進士的榜為甲榜,進士名列兩榜,故稱。
科舉制度各朝均有不同

明清的科舉制度:

明清兩朝科舉的基本制度和考試程序大體是一致的,其中以進士科考試最為重要。進士科正式考試共分三級:院試、鄉試和會試與殿試。不過,在院試之前,還要經過縣試和府試,可以看做科舉前的預備性考試。
縣試和府試分別由本縣知縣和知府主持,府試及格者稱為「童生」。清朝的縣試多在二月舉行,府試多在四月份舉行。
院試是國家科舉考試的最初一級,在府城或直屬省的州治所舉行。主持考試的長官是學政,又可以稱學台、宗師。院試包括歲試和科試兩種考試。歲試的基本任務是:第一,從童生中考選出秀才;第二,對原有的秀才進行甄別考試,按照成績優劣分別給予獎懲。童生通過歲試,就算是「進學」了,即成為國家的學生,稱為生員,俗稱秀才、相公。歲試成績優良的生員,方可參加科試。科試通過了,才准許參加更高一級的鄉試,叫做「錄科」。明清時期,通常在鄉試之年的七月,還要在省城集中舉行一次科試的補考,凡因故未能在各府參加科試的人,可乘機來補考,叫做錄遺。
鄉試在京城及各省省城舉行,三年考試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舉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稱「秋闈」。鄉試的正副主考官一般由皇帝任明在京的翰林及進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鄉試有正規的考場,叫做貢院。貢院內建有一排排的號房,為考生住宿、答題之所。鄉試發榜在九月,正值桂花開放,所以又稱鄉試榜為「桂榜」。鄉試取中的稱舉人,第一名叫解元。鄉試中舉稱乙榜,也叫乙科。考中了舉人,不僅可以參加全國性的會試,就是會試未能取中,也具備了做官的資格。在清朝,除了按正常制舉行的鄉試外,每逢遇到皇帝萬壽(生日)、登基等慶典時,還額外有加科鄉試,叫做恩科。
會試和殿試是最高一級的考試,其中會試是帶有決定性的考試,而殿試只定名次,不存在被黜落的問題。會試由禮部主辦,在京城的貢院舉行。會試一般在鄉試的第二年,也就是丑、辰、未、戌年。考期多在春季的二、三月。故此會試又稱「禮闈」、「春闈」。會試被錄取的人,稱為貢士,第一名叫做會元。會試發榜時,往往正值杏花開放,所以又稱為「杏榜」。會試的主考官,在明朝多以翰林官充當,明末又多以內閣大學士擔任。清朝稱主考官為大總裁,由內閣大學士或六部尚書充任。清朝新錄取的貢士,在殿試之前,還須進行一次復試。復試結果,按成績分為一、二、三等,這個等級對於以後授予官職有重要關系。殿試在四月份舉行,名義上由皇帝親自主持。此外還要任命閱卷大臣、讀卷大臣,協助皇帝評閱試卷。明清兩朝都只考策問一場。出榜分三甲:一甲為賜進士及第,只有前三名,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為賜進士出身若幹人,第一名稱傳臚;三甲為賜同進士出身若幹人。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稱進士。中了進士,功名就到了盡頭。
殿試考中稱為「甲榜」。凡是通過乙榜中舉人,再通過甲榜中進士而做官的人,叫做「兩榜出身」。一身兼有解元、會元、狀元的,叫做「連中三元」。明清兩朝都有數人是連中三元。
按照清朝制度規定,殿試以後還要進行一次考試,叫朝考。朝考的第一名叫做朝元。最後根據貢士的復試、殿試、朝考三次成績得出錄取等級,再根據錄取等確定授予的官職。殿試的狀元、榜眼、探花在考中後按慣例可以立刻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和編修,不再參加朝考。凡殿試二甲第一名的傳臚和朝考第一名的朝元,也照例要到翰林院任職。

B. 童生,秀才,舉人,同進士出身,進士出身,探花,榜眼,狀元,大學士,翰林文聖

童生: 未考取秀才的讀書人:那胡老二原是個老童生,於詩詞上還有些靈性,只回是屢試不中,如今也歇了答這科舉的心。

秀才:諸生中選出的優等人才.

舉人:明清 兩代稱鄉試考取的人。

同進士出身:科舉時代按照中式等第賜予的一種資歷稱號。宋代進士分五甲,第五甲為同進士出身。明清分三甲,第三甲為賜同進士出身。

進士出身:科舉時代按照中式等第賜予的一種資歷稱號。宋代進士分五甲,第五甲為同進士出身。明清分三甲,第三甲為賜同進士出身。

探花: 科舉制中的一種稱呼。唐代以進士中選少年俊秀者兩三人為探花使。南宋後專指殿試一甲第三名。

榜眼: 科舉時代的一種稱號。明清兩代稱殿試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二名的人。

狀元:科舉時代的一種稱號。殿試考取一甲,第1名的人。

大學士: 官名。唐時設崇玄署,置一大學士,又於集賢殿書院置大學士。北宋時設置漸廣,多為優禮大臣的官銜。明初廢丞相,大學士成為皇帝顧問,參預機要,後為內閣長官,許可權與宰相相當。清代沿置,雍正時大學士職權為軍機處所替,但對資望特重的官員仍授大學士銜作為榮典。

翰林文聖:皇帝的文學侍從官,唐朝以後始設,明、清改從進士中選拔

C. 古代的大學士是什麼

古代的大學士為輔助皇帝的高級秘書官。又稱內閣大學士(明及以後)、殿閣大學士等,也有協辦大學士。

明清時流行的中堂一稱,一般是指大學士或首輔大學士。此外,越南的後黎朝和阮朝也曾模仿中國,設立大學士之職。

內閣大學士是皇帝的參政顧問和最高幕僚,負責起草詔令及審議奏章,其職權大致與唐朝的中書舍人相當。內閣大學士的「票擬」權,即唐朝中書舍人的「參議表章」權。

(3)大學士進士擴展閱讀:

大學士的起源:

大學士的地位是唐中宗皇帝首創的。但歷史上的官職,又相當地歸於趙文,因為宰相就是宰相。宋代往往是一個大學作為職位。

唐景龍二年(708年)置修文堂(後改為洪文堂、昭文堂)學士,至德二年(757年)置薊縣學院學士,元年以後,由丞相兼任。天寶二年(743年),也是崇縣殿的大學者。

五代人之後,梁在王座上安置了一位偉大的學者。

在宋初,隨著唐朝制度的發展,丞相與趙文觀、紀先殿學士、繼位殿學士、崇正殿學士、禹里殿學士等人相繼成為歷代文人的遺囑執行者。

D. 古代進士,舉人,秀才出身的各能做什麼官

1、古代院試未登科前叫「童生」「孺子」。登科後稱「生員」「秀才」。成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種特權。如果未能通過之後的鄉試中舉,亦不足以為官。

2、鄉試每三年考一次,參考者秀才,合格者員舉人,中了舉人也意味著一隻腳已經踏入仕途,日後即使會試不中也有做學官、當知縣的機會。

3、殿試由皇帝主持測驗,登科了就叫進士。貢士才有參考資歷,進士多入為翰林官。

(4)大學士進士擴展閱讀:

(1)考中秀才,不一定可以帶來財富。只有生員資格的秀才並沒有俸祿,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進一步,只能回鄉以教書等方法為生。秀才代表了「知書識禮」的讀書人。社會上地位稍高於平民的讀書人。

(2)考中舉人,即使不做官也是一縣名流,習慣上舉人俗稱為「老爺」。見知縣有座位,明清的舉人還有一個不同於前代的地方:可以因此進入仕途。舉人不僅取得赴會試的資格,而且也算是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基本上是擇優放官。

(3)考中進士,一甲三人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二、三甲進士如欲授職入官,還要在保和殿再經朝考試,綜合前後考試成績,擇優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即俗稱的「點翰林」,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職。

E. 清朝歷屆科舉進士的名單

1、楊瑄。字玉符,一作玉斧,號楷庵,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洛北村人。清朝進士。其遺著有《楷庵詩草》(一作《楷庵集》),又作《楷庵詩略》、《塞外草》。

2、王煜,字綗齋,滁州烏衣人,清朝道光年進士。於道光二十二年請假回原籍。被江蘇都督陸建瀛舉薦主持南京鍾山書院。清咸豐二年去世。著有《筆耕書屋詩賦草》傳世。

3、王沆,王鼎之子。清道光二十年進士,翰林院編修。王鼎自縊屍諫後,他以不能成父志而為王鼎門生及陝甘同鄉所鄙棄。自感愧恨,終生不出。

4、劉光三。嘉慶十九年(1814年),劉光三考中進士,起初授職吏部主事,後升任員外郎。劉光三任職吏部,才德兼優,吏部准備舉薦他任知府。劉光三認為居官應為民造福,忠臣當為國除害,就選擇了考取監察御史。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元、明、清時,進士經殿試後,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

(5)大學士進士擴展閱讀:

清朝時期一個人考中了進士,雖然也能象明朝那樣,可以直接進入翰林院供職,領一份工資。但是就整體而言,清朝雖然號稱完全繼承了明朝的制度,但事實上做了一定改變,

尤其是大量的滿洲人不通過考試就可以直接進入官僚體系,等於擠佔了原由進士們壟斷的官僚體系,從而造成進士們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下降。

而到了清朝中期以後,在翰林院供職的進士們收入無法保證基本生活的事情越來越多。到了晚期,他們甚至到了只能依靠地方實力派才能過活的地步,進士的意義其實已經名存實亡了。

這是中國科舉時代最腐朽落後的時期,也就是說,即使朝廷不取消科舉制,也必須開創其它的制度來對進士們進行二次淘汰,來選任合適的官員。

F. 「兩榜進士」和「進士」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要強調「兩榜進士」


兩榜進士說明他經過了殿試考中稱為「甲榜」。凡是通過乙榜中舉人,再通過甲榜中進士而做官的人,叫做「兩榜出身」。
兩榜進士,即進士。科舉時代,謂考取舉人的榜為乙榜,考取進士的榜為甲榜,進士名列兩榜,故稱。
科舉制度各朝均有不同

明清的科舉制度:

明清兩朝科舉的基本制度和考試程序大體是一致的,其中以進士科考試最為重要。進士科正式考試共分三級:院試、鄉試和會試與殿試。不過,在院試之前,還要經過縣試和府試,可以看做科舉前的預備性考試。
縣試和府試分別由本縣知縣和知府主持,府試及格者稱為「童生」。清朝的縣試多在二月舉行,府試多在四月份舉行。
院試是國家科舉考試的最初一級,在府城或直屬省的州治所舉行。主持考試的長官是學政,又可以稱學台、宗師。院試包括歲試和科試兩種考試。歲試的基本任務是:第一,從童生中考選出秀才;第二,對原有的秀才進行甄別考試,按照成績優劣分別給予獎懲。童生通過歲試,就算是「進學」了,即成為國家的學生,稱為生員,俗稱秀才、相公。歲試成績優良的生員,方可參加科試。科試通過了,才准許參加更高一級的鄉試,叫做「錄科」。明清時期,通常在鄉試之年的七月,還要在省城集中舉行一次科試的補考,凡因故未能在各府參加科試的人,可乘機來補考,叫做錄遺。
鄉試在京城及各省省城舉行,三年考試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舉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稱「秋闈」。鄉試的正副主考官一般由皇帝任明在京的翰林及進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鄉試有正規的考場,叫做貢院。貢院內建有一排排的號房,為考生住宿、答題之所。鄉試發榜在九月,正值桂花開放,所以又稱鄉試榜為「桂榜」。鄉試取中的稱舉人,第一名叫解元。鄉試中舉稱乙榜,也叫乙科。考中了舉人,不僅可以參加全國性的會試,就是會試未能取中,也具備了做官的資格。在清朝,除了按正常制舉行的鄉試外,每逢遇到皇帝萬壽(生日)、登基等慶典時,還額外有加科鄉試,叫做恩科。
會試和殿試是最高一級的考試,其中會試是帶有決定性的考試,而殿試只定名次,不存在被黜落的問題。會試由禮部主辦,在京城的貢院舉行。會試一般在鄉試的第二年,也就是丑、辰、未、戌年。考期多在春季的二、三月。故此會試又稱「禮闈」、「春闈」。會試被錄取的人,稱為貢士,第一名叫做會元。會試發榜時,往往正值杏花開放,所以又稱為「杏榜」。會試的主考官,在明朝多以翰林官充當,明末又多以內閣大學士擔任。清朝稱主考官為大總裁,由內閣大學士或六部尚書充任。清朝新錄取的貢士,在殿試之前,還須進行一次復試。復試結果,按成績分為一、二、三等,這個等級對於以後授予官職有重要關系。殿試在四月份舉行,名義上由皇帝親自主持。此外還要任命閱卷大臣、讀卷大臣,協助皇帝評閱試卷。明清兩朝都只考策問一場。出榜分三甲:一甲為賜進士及第,只有前三名,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為賜進士出身若幹人,第一名稱傳臚;三甲為賜同進士出身若幹人。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稱進士。中了進士,功名就到了盡頭。
殿試考中稱為「甲榜」。凡是通過乙榜中舉人,再通過甲榜中進士而做官的人,叫做「兩榜出身」。一身兼有解元、會元、狀元的,叫做「連中三元」。明清兩朝都有數人是連中三元。
按照清朝制度規定,殿試以後還要進行一次考試,叫朝考。朝考的第一名叫做朝元。最後根據貢士的復試、殿試、朝考三次成績得出錄取等級,再根據錄取等確定授予的官職。殿試的狀元、榜眼、探花在考中後按慣例可以立刻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和編修,不再參加朝考。凡殿試二甲第一名的傳臚和朝考第一名的朝元,也照例要到翰林院任職。

G. 秀才舉人進士,分別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秀才相當於碩士;舉人相當於有正職的公務員;進士相當於清華北大博士或博士後研究生畢業。

進士:意即貢舉的人員。唐代科目中以進士科最被重視,明、清兩代,始以進士為考中者的名稱,凡是舉人(鄉試考中者)經過會試考中者為貢士,由貢士經過殿試錄取者為進士。

舉人:原指被推薦之人,為歷代對各地鄉貢入京應試者的通稱。明、清兩代,為鄉試考中者的專稱,作為一種出身資格,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簡稱「發」,習慣上俗稱為「老爺」。

秀才:別稱「茂才」。本系優秀人才的通稱。漢代以後,成為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時,最重此科。

唐代初期,設秀才科,後來漸漸廢去,僅作為對一般儒生的泛稱。明太祖曾採取薦舉的方法,舉秀才數十人,反以知府為官。明、清兩代,專門用來稱府、州、縣的學員。習慣上也稱為「相公」。

(7)大學士進士擴展閱讀:

在古代成為秀才,就現已是國家認可的統治階級的一員了。具有免稅免徭役,見官不跪,過堂免刑等特權。每次查核的最高一級廩膳生員,還能夠享用國家補助,為當地上的童生作保。

秀才就相當於現在的985院校碩士,人數不少,許多村都能有1-2個。大約和現在的底層一線公務員相當,等第不入流,考不上舉人、進士的話,能夠當私塾先生混個溫飽,官職沒有,而且永遠無法晉升。

舉人身世現已算是「正途」了,假如能力沒有問題,退休前升任知府是很有期望的,再往上開展就只能看個人造化了。別的,舉人就算不出仕,也能享用國家補貼,還能夠庇蔭他人免稅免徭役。

雍正曾經大約能夠免100-200畝的地稅,十幾戶的徭役,就算舉人老爺在家什麼也不幹,把免稅免徭役的名額掛出去,也是個大財主。

進士,常識水平相當於現在的清華北大博士或博士後研究生畢業,舉人中的優異者,一個縣一屆能有1-2個就很了不起,人數很少。官職大約是副縣級,起步能夠做縣令,歸於朝廷要點培育的後備官員,有能力,有命運的話能夠晉升到封疆大吏、六部尚書乃至是大學士。

中國1300年的科舉歷史中,總共誕生了11萬名進士,均勻每年84人。進士分為三甲: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二、三甲,分賜進士身世、同進士身世人數不定。

「狀元」「榜眼」「探花」能夠直接進入翰林院擔任修撰,出路非常光亮,一般能夠坐到侍郎,巡撫,御史等較高的官位,這就是古人所謂的「無災無難到公卿」;

明代二甲進士,清代庭試成果優秀者,可進入翰林院擔任庶吉士,三年後再進行考試,根據成果順次能夠留在翰林院擔任修撰,進入六部學習或擔任當地官。三甲進士一般能夠進入翰林院學習或直接放外任,但需要從知縣做起。

當然,不是每個狀元都能做高官,事實上,歷朝狀元能做到封疆大吏、六部尚書的很少、大學士根本沒有,雖然在中狀元的時分風景無限,但宦途往往都是平平終身。

H. 古代的舉人、進士、秀才,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古代的舉人、進士、秀才都是對讀書人的稱呼,其中他們所蘊含的內容有所不同。從整個科舉之路來看,讀書人大概可以分為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五個等級,其中舉人大致對應現今的大學畢業生,進士大致對應現今的博士生、秀才大致對應現今的高中畢業生。

詳細介紹如下:

1、童生

凡是習舉業的讀書人,不管年齡大小,未考取生員(秀才)資格之前,都稱為童生或儒童。

根據明朝史書記載,只有通過了縣試、府試兩場考核的學子才能被稱作童生,成為童生方有資格參加院試,成績佼佼者才能成為秀才。

童生一般對應現今的初中畢業生。

2、秀才

秀才別稱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見於《管子·小匡》。漢以來成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為學校生員的專稱。

秀才不再是普通的讀書人,身上開始有了「功名」的光環,可以享受普通讀書人沒有的特權,比如,免除徭役、遇公事可稟見知縣、見知縣不下跪、打官司時不能隨便用刑等。

秀才一般對應現今的高中畢業生。

3、舉人

秀才參加鄉試考試通過的,稱為舉人。舉人是指被薦舉之人。漢代取士,無考試之法,朝廷令郡國守相薦舉賢才,因以「舉人」稱所舉之人。

唐、宋時有進士科,凡應科目經有司貢舉者,通謂之舉人。至明、清時,則稱鄉試中試的人為舉人,亦稱為大會狀、大春元。

舉人的社會地位較高,學識更為廣博,一般上對應現今的大學畢業生。

4、貢士

中國古代中央一級科舉考試中試者之稱。原指古諸侯推薦給天子的士。

唐、宋時,以州(府)、縣科舉考試(鄉貢、鄉舉)中試者稱鄉貢士。明、清時,會試中試者統稱貢士。清制稱會試考中者為貢士,再經殿試賜出身,乃為進士。

貢士相當於現今的碩士畢業生。

5、進士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此稱始見於《禮記·王制》。隋煬帝大業年間始置進士科目。唐亦設此科,凡應試者謂之舉進士,中試者皆稱進士。

唐朝時以進士和明經兩科最為主要,後來詩賦成為進士科的主要考試內容。元、明、清時,進士經殿試後,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為三甲: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明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袁可立)戊子舉於鄉,己丑成進士。」

進士是古代科考的最高一級,對應現今的博士。

I. 進士是什麼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

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此稱始見於《禮記·王制》。隋煬帝大業年間始置進士科目。唐亦設此科,凡應試者謂之舉進士,中試者皆稱進士。

唐朝時以進士和明經兩科最為主要,後來詩賦成為進士科的主要考試內容。

元、明、清時,進士經殿試後,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為三甲: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明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袁可立)戊子舉於鄉,己丑成進士。」

(9)大學士進士擴展閱讀

隋朝於605年首次開的進士科,被視為科舉的開端。隋、唐時,「進士科」只是科舉各科中的其一,考的是詩賦。因為進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難,故此最為尊貴,地位亦成為各科之首。 宋代以前,進士只需要通過在尚書省舉行的「省試」。

在明朝和清朝,殿試分錄取考生為三等稱三甲。一甲三人依次為狀元、榜眼、探花,稱「進士及第」。二甲若干(清朝時一般為七人),稱「進士出身」。三甲稱「同進士出身」。世人統稱錄取者為「進士」。 進士是功名的盡頭,就算是對名次不滿意亦不可以重考。

從唐朝舉行第一次科舉考試開始算起,到1905年廢除科舉,近1300年的時間里,進士都是中國政治的主角。僅僅靠接受正統的儒學教育培養出來的文人學士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