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夢幻西遊的FB涇河龍王2怎麼做啊我要詳細點的
第二環:詭異幽靈(任務時間:150分鍾)進入幽森洞之後,在迷宮內戰勝一定數量專(個人感覺100隻)的明雷怪屬物;(鬼將形象的龍王侍從)當完成時,進入下1層,龍王幽靈現身龍王侍從的小怪的類型;僵屍雙抗,野鬼抗物理,牛頭攻擊高,幽靈血多,馬面抗法,吸血鬼血敏主怪龍王侍從的門牌是(FC.HS.DT)注意丫有高鬼魂殺完小的.去下1層殺龍王幽靈龍王幽靈所屬門牌;魔王.自身高反高鬼魂龍王幽靈的小怪的類型;吸血鬼血多,幽靈血敏,鬼將雙抗,牛頭/馬面什麼都不抗.全部隊伍都殺過龍王幽靈一次.任務完成任務獎勵.龍王侍從的怪的獎勵 155的人為9000+經驗.BB是8000經驗以及10積分,龍王幽靈是8W經驗.2W錢以及25分物品獎勵是;金瘡 .1J石頭.寶圖.10個2J葯.小66以及C66
2. 求夢幻西遊龍王2副本第二輪的18學士及兩大威武將軍名單.
十八學士:來杜如晦﹑房玄齡﹑於自志寧﹑蘇世長﹑薛收、褚亮﹑姚思廉﹑陸德明﹑孔穎達﹑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勗
兩大將軍:秦瓊、尉遲恭 請採納謝謝#23
3. 夢幻西遊:龍王FB中18學士 和 2大將軍的名字是什麼
十八學士:杜如晦﹑房玄齡﹑於志寧﹑蘇世長﹑薛收、褚亮﹑姚思廉﹑陸德明﹑孔穎達﹑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勗;
兩大將軍:秦瓊、尉遲恭;
以上是龍2副本需要用的十八學士和兩大將軍,另外下面簡要講述下該副本的流程;
第一環:(難度簡單隊伍一般就能過)30-40分鍾搞定。
傳送人:皇宮魏徵。
任務:幽森洞內共有「火」、「水」、「土」三種屬性,只有擊敗足夠數量的、被玩家隊伍屬性克制的小怪,屬性的原形怪才會現身。
進去後找堅持的御林軍領取屬性。
殺怪:要看清楚才殺。
殺這種剛好克屬性要分別領取不同三種每種5隻殺完後會出現火獸、水獸、土獸(26W經驗30積分)全部殺掉。
殺完後出現涇河龍王分身3隻(36W經驗50積分,龍王分身每人最多殺2隻)殺完副本直接結束。
第二環:(難度簡單隊伍一般就能過)30分鍾。
傳送人:皇宮魏徵。
任務:條件一:擊敗足夠數量30隻的在「寢宮外院」的妖邪鬼魅會得到驅鬼符和空白畫像有用的。
到在寢殿外院(114,83)找御前侍衛傳送進入「太宗寢宮」。
條件二:在「太宗寢宮」內張貼足夠數量的「驅鬼符」。單人實用右鍵點地上任意一處,每人最多貼4張「驅鬼符」。
條件三:將「空白畫紙」交給唐太宗,並輸入正確的「十八學士」或「兩大將軍」的名字(7W經驗和9千夢幻B,每人最多填寫3個「十八學士」或「兩大將軍」的名字)。
做完後直接找李世民傳送。
在「閻王書房」擊敗涇河龍王以及前去攻擊閻羅王、崔判官的兩個龍王分身後,本環完成(40W經驗100積分)。
第三環:難度一般要配合殺龍隊帶個封最好30分鍾。
傳送人:袁守誠(長安城173,14)。
進去後跟著喜轎走邊走還可以撿東西還有寶石。
到了中間(350,80)後會出現動畫。
動畫完後要4個人分別15秒內點風、雲、雷、電進水門要過2分鍾才會刷4個坐標(注意新郎和新娘的氣血沒了就直接失敗用葯加的太少希望策劃改加多點)。
要2分鍾內找到然後大家做好准備15秒內點進水門(有點不太好掌握)。
要兩個隊伍一個隊伍殺龍王(建議帶封)另外一個隊伍殺蝦兵蟹將(要殺完蝦兵蟹將後龍王才可以殺死不然一直會神)。
4. 誰可以告訴我龍王2副本第二環十八學士」或「兩大將軍」的名字。
18學士:杜如晦、房玄齡、於志寧、蘇世長、姚思廉、薛收、褚亮、陸德明、孔穎達、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 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勖
2大將:尉遲恭、秦瓊
謝謝 給最佳
5. 18學士都有誰 龍2副本的
看誰的厲害! 看誰知道古代的問題多對這很容易!12門派看誰厲害!
龍2要靠組隊! 要有DT HS LG 或ST PT LG。。。。。。。。。
6. 《夢幻西遊》龍王2副本第二輪的18學士及兩大威武將軍名單是什麼
學士:杜如晦﹑房玄齡﹑於志寧﹑蘇世長﹑薛收、褚亮﹑姚思廉﹑陸德明﹑孔穎達﹑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勗
將軍:秦瓊、尉遲恭
7. 唐朝十八學士及2大將軍是誰
18學士:杜如晦、房玄齡、於志寧、蘇世長、姚思廉、薛收、褚亮、陸德明、孔穎達、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 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勗 。
兩大將軍:尉遲敬德、秦瓊。
唐太宗時期唐太宗在做秦王時建「文學館」,收聘賢才,以杜如晦、房玄齡、於志寧 、蘇世長、姚思廉、 薛收、褚亮、陸德明、 孔穎達 、李玄道、 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 顏相時、許敬宗 、 薛元敬、 蓋文、 蘇勖 十八人並為學士。
復命畫家閻立本為十八學士畫像, 即為《十八學士寫真圖》,褚亮題贊。當時被唐太宗選入文學館者被稱為「登瀛洲」,後人有所謂「十八學士登瀛洲」,又因唐太宗常與門下十八學士弈棋,後人因此畫有《十八學士弈棋圖》。
尉遲敬德、秦瓊為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悍將,且均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尉遲敬德(585年-658年12月26日),名融 (後世誤載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陽(今山西朔城區)人,唐朝將領,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秦瓊(?—638年),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將。初為隋將,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因勇武過人而遠近聞名。後隨裴仁基投奔瓦崗軍領袖李密,瓦崗敗亡後轉投王世充,因見王世充為人奸詐,與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
投唐後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是一個能在萬馬軍中取敵將首級的勇將,但也因此渾身是傷。唐統一後,秦瓊久病纏身,於貞觀十二年(638年)病逝。生前官至左武衛大將軍、翼國公,死後追贈為徐州都督、胡國公,謚曰「壯」。貞觀十七年被列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7)18學士2大龍二fb擴展閱讀:
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間出現的清明政治,經濟復甦,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面。唐太宗繼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國策,並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運用道家思想治國平天下。
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廣開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剋制,虛心納諫;並採取了以農為本,厲行節約,休養生息,文教復興,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使得社會出現了安定的局面。
並大力平定外患,尊重邊族風俗,穩固邊疆,最終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時年號為「貞觀」(627年—649年) ,故史稱「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唐朝歷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貞觀之治
8. 唐朝十八大學士和兩大將軍是誰
十八大學士分別是杜如晦、房玄齡、於志寧、蘇世長、姚思廉、薛收、褚亮、陸德明、孔穎達、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勖。
兩大將軍是秦瓊和尉遲恭。
一、十八大學士
1、杜如晦
杜如晦(公元585年-公元630年),字克明,漢族,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長安)人。唐朝初年名相。
杜如晦早年曾在隋朝任滏陽尉。隋朝末年,成為秦王李世民帳下重要參謀,李世民征薛仁杲、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杜如晦為其籌謀劃策,運籌帷幄,深為時人所敬服。
李世民建立文學館時,用杜如晦為從事中郎,為十八學士之首。玄武門之變時,杜如晦與房玄齡參與策劃,事成之後,二人功居首位。
李世民即位後,杜如晦獲封蔡國公,累遷尚書僕射,與房玄齡同心輔政,為唐選拔人才、制定法度等。房玄齡善謀,而杜如晦處事果斷,二人因此被稱為「房謀杜斷」。後世將杜如晦與房玄齡作為良相的典範,合稱「房、杜」。
貞觀四年(630年),杜如晦病逝,年四十六。追贈司空、蔡國公,謚號「成」。貞觀十七年(643年)繪像於凌煙閣,位列第三。
2、房玄齡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以字行於世,齊州臨淄人(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唐初政治家、宰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
房玄齡十八歲時本州舉進士,授羽騎尉。後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後,為李世民出謀劃策,典管書記,是李世民得力的謀士之一。
武德九年(626年),參與玄武門之變,與杜如晦等五人並功第一。李世民即位後,房玄齡為中書令,負責綜理朝政。
歷任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封梁國公。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齡病逝,追贈太尉,謚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3、於志寧
於志寧(588~665年),字仲謐,雍州高陵(今陝西高陵縣)人。唐朝宰相,北周太師於謹曾孫。
出身河南於氏,初仕隋朝,授冠氏縣令。晉陽起兵後,投奔唐朝,授渭北道行軍元帥府記室,遷天策府從事中郎,位列秦王府十八學士。
唐朝建立後,拜中書侍郎,封黎陽縣公,擔任太子左庶子,遷太子詹事,教導皇太子李承乾。多次直言進諫,不為所動。
唐高宗即位,拜太傅兼侍中,遷尚書左僕射,加太師、同中書門下三品,進封燕國公。唐高宗「廢王立武」之事中,沒有表明立場,得罪皇後武則天,貶為榮州刺史,終以華州刺史之職致仕。
麟德二年(665年),病逝,時年七十八,追贈幽州都督,謚號為定,累贈左光祿大夫,太子太師。
4、蘇世長
蘇世長,父蘇振,北周封為建威縣侯。11歲時,上書北周武帝,武帝驚異,特召見他。世襲父爵。入隋,為長安令,大業未年為都水少監。
唐開國,歷任陝州長史,天策府軍諮祭灑。蘇世長機辯博學,敢於直言,多次勸說太祖李淵,以隋為鑒,懲其奢淫,不忘儉約,拜諫議大夫。
太宗年間,與杜如晦、房玄齡等齊名,畫像立於秦王府文學館內,是唐太宗智囊團的「十八學士」之一。文學大家褚亮題贊道:「軍咨諧噱,超然辯悟,正色於庭,匪躬之故。」
5、姚思廉
姚思廉(557—637),字簡之,一說名簡,字思廉,京兆萬年人,唐朝初期史學家。其父姚察於陳朝滅亡後到隋朝做官,遷至北方,故兩《唐書》中《姚思廉傳》稱其為京兆萬年(今陝西長安縣)人。
其父姚察,在陳時任吏部尚書,著陳梁二史,未成。他自幼習史,後曾任隋朝代王楊侑侍讀。唐李淵稱帝後,為李世民秦王府文學館學士。
自玄武門之變,進任太子洗馬。貞觀初年,又任著作郎,為唐初「十八學士」之一。官至散騎常侍,受命與魏徵同修梁陳二史。
6、薛收
薛收(591-624),字伯褒,蒲州汾陰(今山西萬榮縣西南)人,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隋內史侍郎薛道衡之子。因父親被隋煬帝縊死,遂不仕隋。
後被房玄齡薦入秦王府,授為主簿。武德四年(621年),隨李世民討王世充,力排眾議,建議分兵圍困洛陽,另外派兵狙擊竇建德。
最終王世充與竇建德同時被擒。後以平劉黑闥之功封汾陰縣男。武德七年(624年),授天策府記室參軍,不久卒。貞觀七年(633年),追贈定州刺史。高宗即位後,陪葬昭陵。
7、褚亮
褚亮(555年-647年),字希明,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祖籍河南陽翟(今河南禹州),唐初十八學士之一。曾祖湮,梁御史中丞;祖蒙,太子中舍人;父玠,陳秘書監,並著名前史。其先自陽翟徙居焉。
亮幼聰敏好學,善屬文。博覽無所不至,經目必記於心。喜游名賢,尤善談論。年十八,詣陳僕射徐陵,陵與商榷文章,深異之。
陳後主聞而召見,使賦詩,江總及諸辭人在坐,莫不推善。禎明初,為尚書殿中侍郎。陳亡,入隋為東宮學士。大業中,授太常博士。隋煬帝嫉其才,誣賴他與楊玄感有牽連,貶為西海郡司戶。
大業十三年(617年),金城校尉薛舉稱王,任褚亮為黃門侍郎。大業十四年,秦王李世民滅薛舉之子薛仁杲,以褚亮為鎧曹參軍。
後入秦王府文學館,任文學館學士,史載「凡分三番逆宿於閣下,悉給珍膳。每暇日,訪以政事,討論故籍,榷略前載,無常禮之間」,「太宗每有徵伐亮常侍從,軍中宴筵,必預歡賞,從容諷議,多所俾益」。
貞觀元年(627年),與杜如晦等十八人授弘文館學士,被封為陽翟縣男,褚亮支持唐太宗拓疆政策,命子褚遂良從軍,出兵突厥。累遷至通直散騎常侍,十六年,進爵為陽翟縣侯。後致仕歸家。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卒,年八十八。謚號曰康,贈太常卿,陪葬昭陵。
8、陸德明
陸德明(約550-630年), 名元朗,以字行,蘇州吳縣人。唐代經學家,訓詁學家,唐太宗十八學士之一。
初受學於周弘正,善言玄理。南陳太建中,陳後主為太子,集名儒入講承光殿,以弱冠與國子祭酒綠孝克抗辨,屢奪其說,舉坐咨賞。起官始興王國左常侍,遷國子助教。陳亡後,歸於故里。
隋煬帝嗣位,召為秘書學士,授國子助教。王世充欲以為子師,嚴詞拒之。秦王李世民辟為文學館學士,以經授中山王李承乾,補國學博士。
唐高祖釋奠,召博士徐文遠、浮屠慧乘、道士劉進喜各講經論,德明駁難,隨方立義,遍析其要,眾人為屈。貞觀初年,遷國子博士,封吳縣男,尋卒。
9、孔穎達
孔穎達(574年—648年),字沖遠(一作仲達 、沖澹),冀州衡水(今屬河北)人,唐朝經學家,孔子的第31世孫。
生於北齊後主武平五年(574年),八歲就學,曾從劉焯問學,日誦千言,熟讀經傳,善於詞章,隋大業初,選為「明經」,授河內郡博士,補太學助教。
隋末大亂,避地虎牢(今河南省滎陽汜水鎮西北)。入唐,任國子監祭酒。曾奉唐太宗命編纂《五經正義》,融合了南北諸多經學家的見解,是集魏晉南北朝以來經學大成的著作。卒於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終年75歲。
10、李玄道
李玄道,字元易,祖籍隴西,世代居住鄭州,唐太宗時期人物。
李玄道出自隴西李氏姑臧大房,家族居於鄭州,世代為山東冠族,七代祖涼武昭王李暠。五代祖燉煌宣公李寶。曾祖李韶,後魏司空、姑臧文恭公。
祖李瑾,魏著作佐郎,贈齊州刺史。父李行之,官隋都水使者、下溠郡太守、固始縣男。隋朝時,李玄道為齊王府屬。李密據洛口,引為記室,後為王世充所執,鎮定自若,被釋放,為著作佐郎。
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為秦王府主簿。唐太宗貞觀初年,累遷給事中,封姑臧縣男。出任幽州長史,輔佐都督王君廓,專門負責府中之事,與王君廓漸有嫌隙。
後王君廓謀反,受牽連流芳巂州。後又起復為蘄州刺史、荊王府長史兼荊府司馬、常州刺史,甚有惠政。
貞觀十四年(640年),年老致仕,加銀青光祿大夫,貞觀十九年八月十四日卒於鄭州府邸,享年六十九。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著有《李玄道集》。
子李雲將,官至尚書右丞、隴州刺史。
11、李守素
李守素(?—約628)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出身趙郡李氏東祖房。十八學士之一。
李世民擊敗王世充後,召署天策府倉曹參軍,尤諳氏族學,「自晉宋已降,四海士流及諸勛貴華戎閥閱,莫不詳究」,人稱「肉譜」。
12、虞世南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漢族,越州餘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
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陳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內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生性沉靜寡慾,執著且向學。歷仕陳、隋二代,官拜秘書郎、起居舍人。隋朝滅亡後,被竇建德任命為黃門侍郎。
李世民滅竇建德後,引虞世南為秦王府參軍、記室參軍、弘文館學士,與房玄齡等共掌文翰,為「十八學士」之一。
貞觀年間,歷任著作郎、秘書少監、秘書監等職,先後封永興縣子、永興縣公,故世稱「虞永興、虞秘監」。
他雖容貌怯懦、弱不勝衣,但性情剛烈,直言敢諫,深得李世民敬重,被稱為「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五絕。
貞觀十二年(638年),虞世南去世,年八十一。獲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懿」 ,配葬昭陵。貞觀十七年(643年),繪像凌煙閣。
13、蔡允恭
蔡允恭(約561—約628)隋末唐初官吏、文學家。字克讓,荊州江陵(今屬湖北)人。西梁左民尚書蔡大業之子,蔡大寶侄子,美姿容,有風采,善綴文,未及仕而梁為隋所滅,由於長安與虞世南相友善,邀為隋煬帝從官。
仕隋,歷起居舍人,煬帝屬詞賦,多令諷誦之。煬帝曾派他去教宮人,他恥為之,數稱疾不入內,乃遭疏遠。
煬帝死後,相繼被宇文化及、竇建德延攬。入唐,以虞世南薦引為秦王策府參軍、兼文學館學士,與房玄齡等十八人榮稱登瀛洲之選,秦王命閻立本圖像館中,楮亮為贊焉。
14、顏相時
顏相時(?-645年),字睿,琅琊臨沂(山東臨沂市)。中國唐朝儒家學者,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名臣顏師古之弟,大儒顏之推之孫,顏思魯之子。歷任諫議大夫,官至禮部侍郎。貞觀十九年,病逝。
15、許敬宗
許敬宗(592~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陽區)人。唐朝宰相,隋朝禮部侍郎許善心之子,東晉名士許詢之後。
少有文名。隋朝大業年間,考中秀才,授淮陽書佐。其父被殺後,投奔瓦崗軍,成為李密記室。李密兵敗後,投奔唐朝,補漣州別駕。秦王李世民聽聞其名,召為秦府十八學士之一。
貞觀八年(634年),任秘書省著作郎、監修國史,遷中書舍人。貞觀十年(636年),國喪失禮,貶為洪州司馬,歷任給事中、檢校黃門侍郎、檢校右庶子、檢校禮部尚書等職。
參與《武德實錄》《貞觀實錄》的撰寫工作,受封高陽縣開國男。唐太宗李世民征討高麗,岑文本死於行所,以為檢校中書侍郎,起草詔書得體,深得唐太宗欣賞。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加銀青光祿大夫銜稱。
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支持武則天立後,官運亨通,代於志寧為禮部尚書,兼任太子賓客。顯慶元年(656年),拜侍中,仍監修國史。
二年,進爵高陽郡公,代李義府為中書令。龍朔二年(662年),拜尚書右僕射,加光祿大夫銜。次年,拜太子少師、同平章事,位極人臣。
咸亨元年(670年),以特進的身份退休。咸亨三年(672年)去世,時年八十一,追贈開府儀同三司,謚號為繆。
16、薛元敬
薛元敬,字子誠,蒲州汾陰(今山西萬榮西)人。薛收的侄子。唐太宗十八學士之一。長於文學,與薛收及薛收族兄薛德音齊名,世稱河東三鳳,其中薛收為長雛、薛德音為鶩鷟,薛元敬為鵷雛。
高祖武德初(618年)曾任秘書郎。秦王李世民召為天策府參軍兼值記室,杜如晦稱之為「小記室」。李世民為皇太子,任太子舍人。掌軍府書檄和朝廷誥令,深得唐太宗之賞識。
17、蓋文達
蓋文達(578—644),唐代大儒,「貞觀十八學士」之一。字藝成,冀州信都(今河北冀縣)人,師從劉焯。與族弟蓋文懿皆名儒,人稱「二蓋」。
18、蘇勖
蘇勖,字慎行,中國唐朝武功人,隋朝宰相蘇威之孫,「十八學士」之一。娶唐高祖之女南昌公主。
貞觀十五年,撰成《括地誌》55O卷,又序略5卷,為唐代著名地理著作。李泰表上之,太宗賜李泰物萬段,蘇勖、蕭德言等成加給賜物。
二、兩大將軍
1、秦瓊
秦瓊(?—638年),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將。初為隋將,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因勇武過人而遠近聞名。
後隨裴仁基投奔瓦崗軍領袖李密,瓦崗敗亡後轉投王世充,因見王世充為人奸詐,與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
投唐後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是一個能在萬馬軍中取敵將首級的勇將,但也因此渾身是傷。唐統一後,秦瓊久病纏身,於貞觀十二年(638)病逝。
生前官至左武衛大將軍、翼國公,死後追贈為徐州都督、胡國公,謚曰「壯」。貞觀十七年被列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2、尉遲恭
尉遲敬德(585年-658年12月26日),名融 (後世誤載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陽(今山西省神池縣)人。唐朝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遲敬德純朴忠厚,勇武善戰,一生戎馬倥傯,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時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官至右武侯大將軍,封鄂國公。
晚年謝賓客不與通,於顯慶三年(658年)去世,冊贈司徒、並州都督,謚號「忠武」,陪葬昭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唐十八學士
網路——秦瓊
網路——尉遲恭
9. 夢幻西遊唐太宗身邊的18學士和2大將軍分別是誰
兩大將軍:秦瓊、尉遲恭。
唐太宗李世民在長安城設文學館,王府屬杜如晦、記室房玄齡、虞世南、文學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參軍蔡允恭、薛元敬、顏相時、咨議典簽蘇勖、天策府從事中郎於志寧、軍咨祭酒蘇世長、記室薛收、倉曹李守素、國子助教陸德明、孔穎達、信都蓋文達、宋州總管府戶曹許敬宗共十八人常討論政事、典籍,當時稱之為「十八學士」。
復命畫家閻立本為十八學士畫像, 即為《十八學士寫真圖》,褚亮題贊。當時被唐太宗選入文學館者被稱為「登瀛洲」,後人有所謂「十八學士登瀛洲」。
(9)18學士2大龍二fb擴展閱讀
十八學士登瀛洲
秦王李世民對「十八學士」非常重視。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入主東宮,天策府文學館被解散,但文學館里的「十八學士」中的大部分人仍追隨李世民,為世民所重。
然而,就是由高祖任命的九人中,原文學館學士就有四人,可知在東宮府官屬的任命上,李世民是提過建議或做過工作的。隨後,蓋文達、許敬宗也相繼兼任弘文館學士。這里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弘文館學士的任命權全在李世民手中,故八人中,原文學館學士就佔了六個席位。
二是從時間上看,八月即位,九月初就置館招人,時間上之緊急透露出心情上的迫切。由此可見,李世民即皇帝位後對「十八學士」仍然十分器重。 「十八學士」是一群博覽古今、明達政事、善於文辭的文人。入唐前,其中的大部分人就已經是名重四方、譽傾一時的知名人物了。
幫助太宗打天下,爾後又直接策劃玄武門事變,幫助太宗取太子位。太宗貞觀年間的文化建設工作基本上是由「十八學士」完成的。「十八學士」幫助唐太宗打天下、治國家。太宗即位後,又以他們去輔佐太子。在唐初政治舞台上,「十八學士」是一個產生過重要影響的文人集團。
10. 唐朝十八大學士及兩位大將軍都是有誰
唐太宗李世民在長安城設文學館,邀大行台司勛郎中杜如晦、記室考功郎中房玄齡、太學回博士陸答德明及孔穎達、王府記室參軍事虞世南和姚思廉、蔡允恭、顏相時、於志寧、許敬宗、蘇世長、李玄道、薛元敬、薛收、李守素、蓋文達、褚亮、蘇勗共十八人常討論政事、典籍,當時稱之為「十八學士」。復命畫家閻立本為十八學士畫像, 即為《十八學士寫真圖》,褚亮題贊。當時被唐太宗選入文學館者被稱為「登瀛洲」,後人有所謂「十八學士登瀛洲」,又因唐太宗常與門下十八學士弈棋,後人因此畫有《十八學士弈棋圖》
你說的兩位大將軍是不是就是指唐代門神的那兩位,尉遲恭與秦瓊。貞觀十七年(643),秦瓊與尉遲恭等二十四人被圖形凌煙閣,封為唐開國二十四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