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翰林院大學士到底是什麼樣的官
翰林院從唐朝開始設立。始為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但自唐玄宗後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院里任職的人稱為翰林學士。從制度上講,明代 翰林院是朝廷考議制度、詳正文書、咨議政事的職官機構,翰林官的主要活動多為朝廷日常性工作,如從事誥敕起草、史書纂修、經筵侍講等。然而,自天順朝以後,出現了「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奇怪現象。這種現象足以說明,翰林院既是明代通過科舉考試匯集優秀人才之所,又是明代高層政治人物的輸出之所。
明代科舉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直接進入翰林院,二等為翰林院庶吉士,取得翰林院的預備資格,三等則委以地方基層官吏或其他職務。可見,能夠直接進入翰林院的,實則僅科舉進士名列前茅者。對於這樣一批人才,朝廷高度重視,精心培植。翰林院的日常活動,既是履行其處理政事的職能,同時更具有鍛煉能力、增長見識的意義。譬如,以皇帝名義頒發的各種誥敕本應閣臣起草,但實際上一般性文件多由翰林代筆,這項工作有助於翰林官適應政務、加深閱歷、加強對國家事務的熟悉;對明代歷朝實錄的編寫一般由閣臣領銜,翰林負責實際編修,這項工作加強了翰林官對前朝政典故事的深入了解;而在經筵侍講中,翰林官又因此而不斷熟悉朝廷儀制和國家要政;同時由於經筵講讀而形成的亦君臣亦師生的關系,成為翰林官在院期間或日後為官主政時啟沃君心、對皇帝施加影響的重要條件。此外,翰林官有著更多的親炙鴻儒、接近權要的機會,又能飽覽史料邸報,參加某些重要會議,便於對政局時事獲得具體而深入的了解。這些都使翰林學士不斷積累政治學識和經驗,為日後准備較好的政治素養。
明代翰林院官員具有兩重意義:其一,作為參預機務的內閣成員。內閣成員稱大學士,因而內閣與翰林院為一而二,二而一的機構,這是清制只有翰林出身者才能入閣的由來。自明憲宗成化(公元1465——1487年)以後,不但內閣,就連六部長官也有定例以翰林官充任的。據《明史·職官志二》載:「其在六部,自成化時,周洪謨以後,禮部尚書、侍郎必由翰林,吏部兩侍郎必有一由於翰林。其由翰林者,尚書則兼學士(六部皆然),侍郎則兼侍讀、侍講學士。其在詹事府暨坊、局官,視其品級,必帶本院銜(詹事,少詹事帶學士銜,庶子,諭德,中允,贊善則帶侍講、侍讀學士以至於編修、檢討等銜)」。其二,明代的翰林院包括前代的秘書監、史館、著作局、起居郎、舍人等職;因此,這些官名均已廢除。事實上連這些官的職務也廢除了,有時不過作為裝點門面而已。
內閣大學士為中國清朝官制之一,品等為正一品。1659年,清政府將文館與內三院統一且更名為內閣,其內閣設大學士。滿人與漢人各兩名。大學士於1730年代乾隆朝時,成為三殿三閣定製。事實上,內閣大學士有票擬之權,可說是清朝的實際宰相。相權廢止後,朱元璋集皇權、相權於一身,每天要處理大量政事,為保證君權不至於旁落,又便於處理政事,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仿宋制,從翰林院等機構挑選了幾名文臣充任文淵閣、東閣、華蓋殿、武英殿、文華殿的殿閣大學士,協助皇帝批閱奏章,充當顧問。明成祖朱棣又准許閣臣參予機務,但不置僚屬,不得專制百官。從明仁宗朱高熾開始,用六部尚書、侍郎兼殿閣大學士,閣臣權力漸重。明中葉以後,閣臣又有了首輔、次輔和群輔的區別。首輔擁有票擬權,位極人臣,一切朝政皆歸其調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閣權一代一代的積累,明中葉以後的殿閣大學士已經掌握了一部分宰相之權,早已不是最初的皇帝「顧問」了,首輔已成為實際上的宰相。內閣則成為事實上的全國行政中樞機構。但首輔的地位經常受到專權宦官的挑戰。首輔畢竟不是合法的宰相。明中期朝政的混亂與此有著密切的關系。
內閣學士為中國清朝官制之一,品等為從二品。1659年,清政府將文館與內三院統一且更名為內閣,其內閣設學士。在數量上,內閣學士中,滿人六人,而漢人則四名。學士於1730年代乾隆朝時,成為三殿三閣定製。數量達到幾十人之多。
學士一詞最早出現在周代。《周禮·春官》:「詔及徹,帥學士而歌徹。」《禮儀·喪服》:「大夫及學士則知尊祖矣。」唐著名學者孔穎達對此註:「此學(士)謂鄉庠、序及國之大學、小學之學士。」庠、序以及大學、小學,均為古代貴族子弟讀書場所,相當漢以後的太學,西晉以後的國子學。可見,學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學讀書的貴族子弟,後來逐漸變成官名和文人學者的泛稱。
魏晉以後,學士成了以文學技藝供奉朝廷的官吏。如南北朝著名詩人庚信、徐陵曾作梁武帝東宮學士,專陪皇帝吟詩作賦,寫了大量綺艷靡麗的宮體詩。當時學士無定員,無品序,無定名,有的深受皇帝寵信,有的則地位低下,甚至備受欺凌。盡管他們的地位、職責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學士必須是博學多識或專精一門學問的人。
唐朝設置了學士院,奉旨起草詔命,學士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學士甚至可以參與朝政。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召名儒房玄齡、魏徵、杜如海等十八人為學士,共議天下大事。玄宗、德宗時設翰林院、學士院。翰林學士為眾學士之首,常以博學多才、有極高文學造詣的學者充任。著名浪漫派詩人李白就曾作過翰林學士。唐以後,除翰林院設學士外,還以殿、閣、館之名命名學士,其中觀文殿學士最為榮貴,須曾任宰相者才得授予。唐以後還置大學士,為殿、閣、館學士之首。到了清朝,大學士地位更加顯赫,官拜正一品,為文職官吏之首。這些大學士參贊朝政,表率百官,甚至官至宰相,為此在公私禮節上人們都不直稱其名,而以「中堂」尊稱。無論學士還是大學士,都必須是有學問的人才能擔任。
② 姓廖的歷史上出了什麼大人物
1、廖扶
廖扶,字文起,東漢汝南郡平輿,他對《韓詩》、《歐陽尚書》研究透徹,傳授門生上百。年輕廖扶好學上進,才識過人,卻終身不入仕途,緣自其父遭遇。廖父曾任北地(今甘肅、寧夏一帶)太守,永初年間,由於受羌族入侵事件的牽連,獲罪下獄而死。
時人稱之為北郭先生,至今仍作為那些隱居不仕而又行善有術之人的代名詞。廖扶活到80歲,壽終正寢,無疾而終。
2、廖湛
廖湛,新莽末年綠林起義軍將領。平林人。地皇三年與陳牧等在平林起兵,稱「平林兵」,後合於綠林軍。王莽政權波推翻後,劉玄封他為穰王。後遭劉玄疑忌,幾為所殺,乃率兵歸赤眉軍。建武二年,率領赤眉軍十八萬進攻劉玄所封的漢中王劉嘉,失敗被害。
3、廖化
廖化,本名淳,字元儉,荊州襄陽郡中盧縣人。三國時蜀漢將領。廖化曾為前將軍關羽帳下主簿,關羽敗亡後,他歸入孫吳,用詐死之計回歸蜀漢,被劉備授為宜都太守。
劉備去世後,轉拜丞相參軍,後為廣武都督,遷陰平太守,多次參與蜀漢的北伐。官至右車騎將軍,假節,領並州刺史,封中鄉侯。蜀漢滅亡後,被遷往洛陽,於中途病逝。廖化以果敢剛直著稱,是蜀漢後期的重要將領。
4、廖剛
廖剛,字用中,號高峰居士,北宋順昌謨武人。少時從學理學家楊時,成就了廖剛「道南高弟,紹興名臣」的美名。廖剛一生親歷兩朝榮辱興衰,歷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書。
他持身立朝,憂國愛民,對外力主抗敵禦侮、對內全力慰撫百姓;他剛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檜等姦邪沮氣。廖剛的精神和品格名重於天下,名揚於千古,為世代所贊頌。
5、廖紀
廖紀,字廷陳,號龍灣,民間稱作廖天官,萬寧市禮紀鎮三星村一帶人,出生於河北大運河畔,明代傑出政治家、儒學家,官至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是明代得到最高地位和最高榮譽的文臣之一,是海南歷史上兩個進入朝廷權力中樞的一品重臣之一,是海南「十大廉吏」之一。
③ 古代的翰林院大學士與內閣大學士都是干什麼的
翰林院從唐朝開始設立。始為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但自唐玄宗後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院里任職的人稱為翰林學士。從制度上講,明代 翰林院是朝廷考議制度、詳正文書、咨議政事的職官機構,翰林官的主要活動多為朝廷日常性工作,如從事誥敕起草、史書纂修、經筵侍講等。然而,自天順朝以後,出現了「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奇怪現象。這種現象足以說明,翰林院既是明代通過科舉考試匯集優秀人才之所,又是明代高層政治人物的輸出之所。
明代科舉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直接進入翰林院,二等為翰林院庶吉士,取得翰林院的預備資格,三等則委以地方基層官吏或其他職務。可見,能夠直接進入翰林院的,實則僅科舉進士名列前茅者。對於這樣一批人才,朝廷高度重視,精心培植。翰林院的日常活動,既是履行其處理政事的職能,同時更具有鍛煉能力、增長見識的意義。譬如,以皇帝名義頒發的各種誥敕本應閣臣起草,但實際上一般性文件多由翰林代筆,這項工作有助於翰林官適應政務、加深閱歷、加強對國家事務的熟悉;對明代歷朝實錄的編寫一般由閣臣領銜,翰林負責實際編修,這項工作加強了翰林官對前朝政典故事的深入了解;而在經筵侍講中,翰林官又因此而不斷熟悉朝廷儀制和國家要政;同時由於經筵講讀而形成的亦君臣亦師生的關系,成為翰林官在院期間或日後為官主政時啟沃君心、對皇帝施加影響的重要條件。此外,翰林官有著更多的親炙鴻儒、接近權要的機會,又能飽覽史料邸報,參加某些重要會議,便於對政局時事獲得具體而深入的了解。這些都使翰林學士不斷積累政治學識和經驗,為日後准備較好的政治素養。
明代翰林院官員具有兩重意義:其一,作為參預機務的內閣成員。內閣成員稱大學士,因而內閣與翰林院為一而二,二而一的機構,這是清制只有翰林出身者才能入閣的由來。自明憲宗成化(公元1465——1487年)以後,不但內閣,就連六部長官也有定例以翰林官充任的。據《明史·職官志二》載:「其在六部,自成化時,周洪謨以後,禮部尚書、侍郎必由翰林,吏部兩侍郎必有一由於翰林。其由翰林者,尚書則兼學士(六部皆然),侍郎則兼侍讀、侍講學士。其在詹事府暨坊、局官,視其品級,必帶本院銜(詹事,少詹事帶學士銜,庶子,諭德,中允,贊善則帶侍講、侍讀學士以至於編修、檢討等銜)」。其二,明代的翰林院包括前代的秘書監、史館、著作局、起居郎、舍人等職;因此,這些官名均已廢除。事實上連這些官的職務也廢除了,有時不過作為裝點門面而已。
內閣大學士為中國清朝官制之一,品等為正一品。1659年,清政府將文館與內三院統一且更名為內閣,其內閣設大學士。滿人與漢人各兩名。大學士於1730年代乾隆朝時,成為三殿三閣定製。事實上,內閣大學士有票擬之權,可說是清朝的實際宰相。相權廢止後,朱元璋集皇權、相權於一身,每天要處理大量政事,為保證君權不至於旁落,又便於處理政事,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仿宋制,從翰林院等機構挑選了幾名文臣充任文淵閣、東閣、華蓋殿、武英殿、文華殿的殿閣大學士,協助皇帝批閱奏章,充當顧問。明成祖朱棣又准許閣臣參予機務,但不置僚屬,不得專制百官。從明仁宗朱高熾開始,用六部尚書、侍郎兼殿閣大學士,閣臣權力漸重。明中葉以後,閣臣又有了首輔、次輔和群輔的區別。首輔擁有票擬權,位極人臣,一切朝政皆歸其調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閣權一代一代的積累,明中葉以後的殿閣大學士已經掌握了一部分宰相之權,早已不是最初的皇帝「顧問」了,首輔已成為實際上的宰相。內閣則成為事實上的全國行政中樞機構。但首輔的地位經常受到專權宦官的挑戰。首輔畢竟不是合法的宰相。明中期朝政的混亂與此有著密切的關系。
內閣學士為中國清朝官制之一,品等為從二品。1659年,清政府將文館與內三院統一且更名為內閣,其內閣設學士。在數量上,內閣學士中,滿人六人,而漢人則四名。學士於1730年代乾隆朝時,成為三殿三閣定製。數量達到幾十人之多。
學士一詞最早出現在周代。《周禮·春官》:「詔及徹,帥學士而歌徹。」《禮儀·喪服》:「大夫及學士則知尊祖矣。」唐著名學者孔穎達對此註:「此學(士)謂鄉庠、序及國之大學、小學之學士。」庠、序以及大學、小學,均為古代貴族子弟讀書場所,相當漢以後的太學,西晉以後的國子學。可見,學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學讀書的貴族子弟,後來逐漸變成官名和文人學者的泛稱。
魏晉以後,學士成了以文學技藝供奉朝廷的官吏。如南北朝著名詩人庚信、徐陵曾作梁武帝東宮學士,專陪皇帝吟詩作賦,寫了大量綺艷靡麗的宮體詩。當時學士無定員,無品序,無定名,有的深受皇帝寵信,有的則地位低下,甚至備受欺凌。盡管他們的地位、職責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學士必須是博學多識或專精一門學問的人。
唐朝設置了學士院,奉旨起草詔命,學士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學士甚至可以參與朝政。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召名儒房玄齡、魏徵、杜如海等十八人為學士,共議天下大事。玄宗、德宗時設翰林院、學士院。翰林學士為眾學士之首,常以博學多才、有極高文學造詣的學者充任。著名浪漫派詩人李白就曾作過翰林學士。唐以後,除翰林院設學士外,還以殿、閣、館之名命名學士,其中觀文殿學士最為榮貴,須曾任宰相者才得授予。唐以後還置大學士,為殿、閣、館學士之首。到了清朝,大學士地位更加顯赫,官拜正一品,為文職官吏之首。這些大學士參贊朝政,表率百官,甚至官至宰相,為此在公私禮節上人們都不直稱其名,而以「中堂」尊稱。無論學士還是大學士,都必須是有學問的人才能擔任。
④ 古代大學士的官位很顯赫嗎
清時非常重視官員的品級.當時官員分為九品,每品里又有正,從之分,所謂九品十八級.不能列入九品以內的,叫做未入流.列表如下:
品級 官職
正一品 太師,太傅,太保,大學士
從一品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書,督察院左,右都御史
正二品 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總督,各部院左,右侍郎.
從二品 各省巡撫,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時,各省布政使.
正三品督察院左,右副都於是,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順天府尹,奉天府尹,各省按察使.
從三品 光祿寺卿,太僕寺卿,各省鹽運使.
正四品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鴻臚寺卿,太傅寺少卿,各省道員.
從四品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內閣侍讀學士,各省知府.
正五品左右春房左右庶子,光祿寺少卿,欽天監監正,六科給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隸知州
從五品鴻臚寺少卿,各道監察御使,翰林院侍讀,侍講,各部院員外郎,各省知州.
正六品國子監司業,內閣侍讀,左右春房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縣知縣,各省通判.
從六品 左右春房左右善贊,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州同
正七品翰林院編修,各部院七品筆貼士,順天府學教授,訓導,京縣縣丞,外縣知縣,各府學教授.
從七品翰林院檢討,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國子監博士,直隸州州判,州判.
正八品太醫院御醫,各部院八品筆貼士,外府經歷,外縣縣丞,州學正,縣教諭.
從八品 翰林院典簿,府,州,縣訓導.
正九品 各部院九品筆貼士,縣主簿.
從九品 翰林院侍詔,刑部司獄,州吏目,巡檢.
未入流 京,外縣典吏,驛丞,和泊所所官
(中央官部分)
大學士——中堂 吏部尚書——天官、冢宰
禮部尚書——大宗伯 戶部尚書——大司徒,大司農
邢部尚書——大司寇 兵部尚書——大司馬
工部尚書——大司空 左都御使——總憲
右都御使——副憲 通政使——銀台
⑤ 1644年明朝殉國大臣有誰
明朝殉國大臣名單: 「母年八十餘矣,當自為計。兒,國大臣,不可以不死。」——衛景瑗 「勉哉元升。吾人見危授命,吾不為其難,誰為其難者!與君攜手黃泉,預訂斯盟,無忘息壤矣。」——馬世奇 「祖宗二百七十餘年宗社,一旦至此,雖上有亢龍之悔,下有魚爛之殃,而身居諫垣,無所匡救,法當褫服。殮用角巾青衫,覆以單衾,以志吾哀。」——吳麟征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克北京,思宗皇帝於景山自盡,是時死國難者,東閣大學士范景文以下二十一人,後吳三桂以「報君父之仇」引清軍入關,李自成敗走。是年為干支紀年甲申年,時稱「甲申國變」。自是明季殉難臣工士子以百千計。以下名錄輯選自《明史》,為崇禎十七年之後殉節者,括戰死、不屈被殺、自殺三類。乞降不得者,內訌而死者,病故者不計;黔國公沐天波等亡於緬甸王室政變,不計在內。南明諸帝官職濫封,有「都督遍地走,職方賤如狗」之謂,官銜虛高不堪,甚至同時有十數大學士、尚書,故南明殉節大臣官銜僅為參照。故有雲「仗義每多屠狗輩」,典史如閻應元,貢生如朱集璜,布衣如蘇達道,不乏奮袂而起者。官職不詳者、布衣、秀才等僅錄姓名於後。 閻應元 典史 張煌言 尚書朱術桂 寧靖王 史可法 太師李成棟 惠國公 何騰蛟 定興侯黃得功 靖南伯 高傑 興平伯瞿式耜 大學士 馬士英 大學士范景文 大學士 張耀 布政使夏萬亨 布政使 趙建極 布政使庄祖誥 按察使 蘇觀生 大學士曾櫻 大學士 朱繼祚 大學士賀逢聖 太子太保 張同敞 總督張慎言 尚書 高弘圖 尚書王家彥 尚書 傅作霖 尚書吳鍾巒 尚書 楊文驄 尚書蔡懋德 右僉都御史 衛景瑗 右僉都御史範文光 右僉都御史 凌義渠 大理卿姜曰廣 大學士 吳炳 大學士楊廷麟 大學士 陳子壯 大學士李邦華 左都御史 尹伸 太常卿徐石麒 尚書 高倬 尚書李向中 尚書 吳鍾巒 尚書倪元璐 侍郎 孟兆祥 侍郎王景亮 巡按 南居益 侍郎毛文炳 兵備副使 藺剛中 兵備副使畢拱辰 兵備副使 孫康周 知府房之屏 知縣 楊家龍 知州閻夢夔 參將 侯君昭 知州劉必達 知縣 王孕懋 兵備副使周遇吉 總兵 李倬 知縣朱家仕 巡副使 徐有聲 督儲郎中朱敏泰 通判 寧龍 副將董用文 總兵 劉九卿 副將申以孝 知縣 顧景聞 指揮王行儉 知府 王錫 知縣陳糹熏 兵備副使 周鳳翔 東宮講官劉理順 修撰 孟章明 進士汪偉 東宮講官 吳甘來 都給事中馬世奇 左庶子 吳麟征 太常少卿王喬棟 參政 張繼孟 知府齊赤 兵備副使 孔教 僉事堯相 同知 劉佳胤 總兵劉士斗 兵備僉事 沈雲祚 知縣王勵精 知州 劉三策 知縣顧繩貽 知縣 趙嘉煒 主簿卜大經 典史 刁化神 郎中秦民湯 知縣 朱蘊羅 知縣艾吾鼎 知縣 鄭夢眉 知縣單之賓 教諭 朱釒尹 御史施邦曜 左副都御史 吳宇英 給事中蔡如蕙 主事 江騰龍 舉人王起峨 進士 李含乙 員外郎高其勛 參將 陳正 指揮王承憲 游擊 王士傑 縣丞段見錦 教授 楊明盛 經歷魏崇治 司獄 單國祚 典史高拱極 舉人 楊士俊 舉人吳子騏 鄉官 劉琯 鄉官楊元瀛 鄉官 曾異撰 知州米壽圖 御史 耿廷籙 監軍馬乾者 知州 席上珍 舉人何思 知州 金世鼎 舉人冷陽春 知州 夏祖訓 知縣段伯美 舉人 陳昌裔 知縣杜天禎 舉人 廖履亨 進士徐道興 經歷 焦潤生 知府劉廷標 通判 羅國瓛 巡按王運開 推官 沈迅 給事中范淑泰 進士 高名衡 侍郎馬從聘 進士 耿廕樓 員外郎徐汧 右庶子 鹿善繼 太常少卿薛一鶚 知州 周遇吉 總兵翁之琪 總兵 劉肇基 左都督余煌 尚書 李向中 尚書張亮者 右僉都御史 丘祖德 右僉都御史沈猶龍 右僉都御史 周定仍 右僉都御史熊汝霖 大學士 沈宸荃 大學士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⑥ 廖紀的研究意義
海南明代人才輩出,特別是博學多長的丘濬、剛正不阿的海瑞舉世聞名,但真正進入朝廷權力中樞、輔佐皇帝的只有丘濬與廖紀二人。廖紀在嘉靖初年朝廷「元老」」和「議禮|兩派的斗爭中保持中和,穩定了朝廷人事關系,把儒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發揮得淋漓盡致。哈佛大學訪問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胡吉勛博士在其專著《」大禮議|與明廷人事變局》中指出:廖紀致仕前,在皇帝和百官之間調停維持,保持了朝廷中較為正常的運作。他致仕後,朝廷在人事上便進入了紛更之局面。
海南古稱瓊州、瓊台,孤懸海外,遙距京師近萬里,素有「南蠻荒疫」之名。在科舉取仕最鼎盛的朱明皇朝,出了66進士,609名舉人(含15名武舉),可謂人才輩出,被譽為「海濱鄒魯」、「天下望郡,亦罕有衣冠盛事如瓊者。」特別是大學士丘濬和大冢宰兼大司馬廖紀就象箕星、尾星一樣前後輝映、並駕齊驅,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海南人。著名文史專家王俞春老師由衷而言:「我最崇拜的海南先賢就是丘濬和廖紀。」正是丘濬和廖紀的成材模式,給近現代海南人開了先河——走出孤島,溶入大中華熔爐,吸取先進的文化知識。在海南大力推進國際旅遊島建設之際,「文化魅力獨特」 是《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總體思路的一大范疇,歷史人文是主要內容。時下海南優美的自然資源得到竭力開發,歷史人文資源卻少人問津。那麼,深度、廣泛地研究廖紀等歷史名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⑦ 明朝殿閣大學士,頭上戴的什麼手中拿的是什麼
"大學士"是一品
依照官位大小品級,有不同的規定。戴在頭上的有:
一、梁冠:文武百官在國家重大祭祀典禮,慶祝大功告成,正月初一進朝賀年、冬至、皇帝生日、聖旨開讀,進呈奏表等時候,都要戴上樑冠。依公、侯、伯,一到九品,以梁線的多寡來區分。
二、烏紗帽:是明代官人上班常戴的官帽。前低後高,靠後腦的地方,左右各有一片長橢圓形的帽翅,帽內有網巾,束著頭發。
三、襆頭:是在重大的朝廷集會、奏事、謝恩時戴的,形體和宋代的差不多,帽緣左右有兩支像直尺的展角,展角尾端有的往上彎,再往左右彎。
四、四方平定巾:布做的像長方體的帽子,又稱方巾、角巾。明朝建國初年,做這種帽子的人,為了歌頌皇帝平定四方的功勛,所以命名為「四方平定巾」,是讀書人、官家常戴的帽子。
五、飄飄巾:帽子像三角形屋頂、帽脊前後又各有一片長方形布披,隨風飄動,所以叫飄飄巾。跟八仙中的呂洞賓戴的帽子一樣,所以又稱純陽巾(純陽真人是呂洞賓的道號),不過純陽巾的前後帽頂布披有圈卷的雲紋。有的帽披上也加塊玉,腦後垂兩條長帶子。
六、東坡巾:蘇東坡發明的帽子。長方帽子,戴成菱形狀,摺線居中,兩邊角上又各附一片比帽子短的豎披。
其他尚有儒巾、平頂巾、漢巾、軟巾、吏巾、二儀巾、萬字巾、披雲巾、網巾、瓦楞棕帽、瓜皮帽等等,形形色色,有時也加上披肩。
手裡拿的是:
「笏」為古時大臣上朝時拿著的狹長形手板,多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
⑧ 廖家的族譜
第一世(始遷)文友 相傳為旺公之子雅好孔子春秋元末避亂隱於巢湖之濱詩書教子不求聞達實高尚之流也因子永安永忠功賜封侯爵妣□氏子五人長永清次永堅三永寧四永安五永忠
第二世永清 文友公長子元至正年間舉人明洪武初以本生子升貴贈明威將軍公篤嗜詩書隱居不仕妣邵氏封大德人相傳其後嗣多半徙居蘇州楓橋及湖北武昌府
第二世永堅 文友公次子巢湖水軍主要指揮者之一後投奔陳友諒仕漢漢滅後隱居湖南湘陰前四子遷回湖北其餘子尚居湘陰
第二世永寧 文友公三子元至正進士候補縣丞明初後裔遷回湖北
第二世永安 生於1320年卒於1366年字彥敬文友公四子洪武初封楚國公後改封鄖國公妣林氏龔氏無子以長兄永清公子升承嗣祥
第二世永忠 文友公五子生於1323年卒於1375年妣王氏一子權又妣何氏一子志廣(見廣東南雄廖氏族譜)明初封德慶侯後裔散布湖北、湖南長沙、廣東南雄、廣西等地據傳江西、四川臨水縣也有其裔
第三世升 永安公繼子生於1335年卒於1426年蔭封指揮使妣夏氏子四人長基次垕三磯四垣建文四年受侄兒鏞,銘案牽連發配廣西戍邊公元1225年獲赦還鄉湖北
第三世權 永忠公子生於1347年卒於1385年妣徐氏花氏王氏明初以功臣子為散騎舍人洪武九年從馮勝練兵西安十一年從御史大夫丁玉征松疊等州克之十三年襲封德慶侯十四年從穎州侯傅友德征雲南十五年領兵守畢郡尋守瀘州十六年夏五月召還十七年夏四月癸已以疾卒子四人長鏞次銘三鉞四鍾
第四世基 升公長子妣□氏子三人長子承慶次子善慶三子余慶
第四世垕 升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磯 升公三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垣 升公四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鏞 權公長子生於1367年卒於1402年襲封德慶侯官至都督妣方氏據《廖姓史話》載其孫廖垂遠從江西遷湖南長沙按公與弟銘同受學於方正學先生先生被難二公篤師弟誼收其屍瘞於聚寶門外山上遂同坐死並追去所賜鐵卷金章母女謫發浣衣局子侄俱發充奉義金山兩衛軍史稱被逮時母王夫人泣送之曰今日之事皆好讀書所致此後家人切勿讀書二子泣顧曰此事非讀書人不能作傳語後代兒孫益當讀書雲厥後金陵建方正學先生祠二公皆配享焉
第四世銘 權公次子事略同鏞公妣李氏後世遷湖北潛邑黃中垸
第四世鉞 權公三子襲封指揮使死於廣西戍所妣□氏子嗣無考
第四世鍾 權公四子隱居湖南華容
第五世承慶 基公長子襲封指揮使妣□氏子三人長奉次春三泰按公以方正學先生案株連發充廣西奉義衛軍田宅金章鐵卷盡被追去宣德時觀察某奏請清勾靖難罪名旋赦還復官職公在戍日夜哭泣竟以瞽廢辭不仕復觸朝廷怒發守鳳陽陵尋卒
第五世善慶 基公次子卒於廣西奉義衛軍戍所子嗣失考
第五世余慶 基公三子子嗣失考
第六世奉 承慶公長子妣□氏一子贊
第六世春 承慶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六世泰 承慶公三子正統舉人官山東鉅野縣教諭升河南河間府教授妣□氏子三人長許次誼三讓按廖氏自元末遷巢湖戶族流離譜牒失傳公始搜訂之承先啟後實有大功焉
第七世贊 奉公子子嗣失考
第七世許 泰公長子妣□氏子二人長世興次世華
第七世誼 泰公次子明廩膳生妣向氏子一人世昌
第七世讓 泰公三子後裔徙居壽縣安豐壙廖家老圩(詳見壽春廖氏宗譜)
第八世世興 許公長子妣□氏一子伏亨
第八世世華 許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八世世昌 誼公子明庠生妣韓氏子三人長伏初次伏元三伏思
第九世伏亨 世興公子妣□氏子嗣失考
第九世伏初 世昌公長子妣□氏一子自勉
第九世伏元 世昌公次子字柳溪明庠生著有柳溪集公自鳳陽陵戍所遷居壽縣東鄉王葉巷坊因以廖家灣名葬於本村前卯乙過峽轉巽卯山酉向妣宋氏合墓一子自新
第九世伏思 世昌公三子妣□氏子二人長自成次自功
第十世自勉 伏初公子妣□氏二子長必登次必選
第十世自新 伏元公子字守畦明庠生附葬伏元公墓左側妣劉氏合墓子三人長嚴次秀三實
第十世自成 伏思公長子妣□氏一子必春移居懷遠廖家巷
第十世自功 伏思公次子子嗣失考
元朝統治者把全國人民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等是蒙古人,社會地位最高;第二等是中亞細亞人(色目人),社會地位次之;第三等是漢人,即原屬金國統治下的中原人;第四等是宋王朝的遺民,蒙古貴族稱之為「南人」,地位最低。鐵木真曾規定:凡殺死豪古人的,須償命;殺死色目人的,罰80兩白銀;殺死一個漢人或南人的,只要交一頭毛驢就可以了。蒙古貴族統治者將「漢人」和「南人」每20戶編為一「甲」,首長叫「甲主」,由元「政府」派蒙古人擔任,這20戶人就是「甲主」的奴隸,財產和婦女任由「甲主」享用。蒙古統治者還禁止「漢人」和「南人」打獵,不準「漢人」和「南人」練武術和持有兵器,連趕集做買賣、拜佛集會、夜間出門行走也被禁止。蒙古貴族又特別崇拜喇嘛,任他們為所欲為,於是這些以「慈悲為懷、普渡眾生、救苦救難的活佛」,卻是「漢人」和「南人」的災難。他們所到之處,隨從如雲,或強占民宅,或強占民女,或勒索財物,或挖掘墳墓盜取金銀珠寶……。為避亂,文友公舉家輾轉來到巢湖水邊。適值江淮大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涌,為反抗元韃的暴虐統治,也為保一方平安,文友公五子永清、永堅、永寧、永安、永忠在巢湖建立水寨,訓練水兵,扯起義旗。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5月,朱元璋義軍駐和陽,欲渡江發展而苦無舟楫。永安兄弟和俞廷玉父子相約投奔朱元璋,元璋大喜,曰「天助我也!」親自迎接永安等於巢湖水寨。得到這千餘艘戰船,萬余名水兵,特別是永安兄弟和俞通海兄弟皆才勇之將,長於水戰(明史稱永安為水傑),朱元璋的起義軍如虎添翼,聲威大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終於擺脫「高築牆、廣積糧」的被動防守局面,轉入積極進攻階段。
從1355年到1368年的十三年中,永安、永忠任正、副水軍統帥(永安陷吳後,永忠任水軍統帥),協同徐達、常遇春、湯和等陸軍將領先後打敗元中丞蠻子海牙,滅掉漢陳友瓊、吳張士誠,又討降方國珍、陳友定進克福州。使得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廣大地區成為朱元璋的勢力范圍。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了明王朝。
洪武元年(1368年)永忠拜征南大將軍,由海路取廣東。東莞伯何真歸降,至廣州又降元將盧左丞,擒海寇邵宗愚而殺之,廣人大悅,廣東悉平。接著進軍廣西,在梧州降元達魯花赤拜住,繼而攻克南寧、象州,廣西悉平。洪武三年,永忠從徐達北征,攻克察汗腦兒。洪武四年,從湯和帥舟師伐蜀,敗夔府守將郭興,智取瞿塘關,擒同僉蔣達等八十餘人。繼而帥舟師直搗重慶、銅鑼峽,蜀主明升投降,又招諭成都守將戴壽、向大亨等歸降,蜀地悉平。洪武五年,從徐達北征,收復和林。洪武六年帥舟師掃盪盤據在沿海島嶼上的倭寇(日本海盜)大勝而歸。
由是可見,永安、永忠兄弟的戰跡幾乎遍中國,尤其在長江流域,華南、西南諸省戰功最為顯著,堪為開國元勛。朱元璋曾親書「功超群將,智邁雄師」賜之懸於門上。又在「平蜀文」中褒其功,有「一傅二廖」之語(傅是傅友德、廖即廖永忠)。洪武初封永安為楚國公後改封鄖國公,封永忠為德慶侯。一時廖家成為應天(南京)的名門豪族。
事態有變。永安攻打張士誠部和徐達攻克宜興,乘勝深入太湖與吳將呂珍戰時,戰船擱淺,後續部隊遲來一步,永安被俘。張士誠愛永安文武全才,欲招降之,不從而被囚,八年後死於吳,吳平後,靈柩運回南京,太祖迎祭於郊。葬於鍾山,因功配享太廟。
說到這里,有一個問題:永忠「功超群臣」,為何不封公爵而只封了次一級的侯爵呢?
先前,朱元璋起義初期,因羽翼未豐,多次得到明王救援與庇護,朱元璋便拜明王為主而稱臣,後來明王日漸式微,無奈之下,遣使諭元璋欲移駕應天,到元璋的地盤上來。元璋一面「恭迎」來臣,一面派永忠駕舟迎駕。至瓜步,船翻,小明王韓林兒淹死。這件事有些蹊蹺。永忠舟可渡海作戰,怎麼會在太平水域翻船?永忠加害小明王自己又能落得什麼?無論將來是明王稱帝還是元璋稱帝,永忠都只能是一個臣子。所以,明眼人一看便知究竟。由於只有永忠最了解內情,恐怕也就埋下了隱患。果然不出所料,如果「故止封侯而不公」也就罷了,洪武八年(1375年),終以「坐僭龍鳳」被賜死,年僅五十三歲。當然,當年的功臣名將在朱皇帝坐穩天下後都沒有好下場。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獵狗烹」是也,火燒慶功樓在所難免了。
永忠死後,子廖權於洪武十三年嗣侯,十七年卒。權公子廖鏞以嫡子為散騎舍人,累官都督。建文時惠帝常與議兵事,宿衛殿庭。可見廖鏞在朝廷中的地位。不久,燕王朱棣兵變,攻克南京,建文遜國。忠於先皇惠帝的一班臣子一個個被殺。大學士方孝儒首當其沖,滅九族。廖鏞與弟廖銘曾就學於方孝儒門下,見方橫屍暴野,便收其遺骸而葬之,也被論死。滅九族,又加上學生一族,成為歷史上「禍滅十族」的先例。這一次災難非同小可,不僅田產宅第均被沒收,還追回皇家先前賜予的鐵卷、金章、第鉞,所有男丁如三弟廖鉞等一律充軍邊陲,妻女謫發浣衣局,淪為皇家奴。從此金陵廖家再無蹤影。
廖家經過兩次殺身之禍,死的死,充軍的充軍,能逃的則逃,又加上不斷遷徙和軍旅生涯居無定所,便形成後來支脈數省的罕見局面。
(一)廖承慶遷居鳳陽,安徽廖氏家族
永安公無子,兄永清公子廖升過繼而嗣之。升隨永安南征北戰,屢立戰功,永安死後,升嗣公爵,授予指揮僉事。侄兒鏞、銘慘案後,升公也受牽連,雖年事已高,仍被發配廣西戍邊。1425年,仁宗繼位(年號洪熙),諭禮部:「建文諸臣,已蒙顯戮,家屬籍在官者悉宥為民,還其田土。其外親戍邊者,留一人戍邊,余放還。」這該是建文時殉難諸臣家庭命運的一次轉機。這時廖鉞已死於邊塞。升公除留下長孫廖承慶繼續戍邊,其餘子孫皆獲釋為民,得以返回故里。宣德年間(1426—1435),宣宗為安撫死難諸臣的後裔,頒詔赦免諸臣,承慶公感慨先祖們的悲慘遭遇,終日慟哭,對恢復官職已心灰意冷,婉言拒絕了皇家的任命,這下又觸怒朝廷,以其積怨未消,再貶鳳陽守皇陵,從此便在這里紮下根。
經過數世繁衍生息,九世祖廖伏元(字柳溪)深感生口日繁居所緊缺,便將自己這一支及弟伏思一支遷到當時壽州東鄉,現在的淮南市廖家灣,聚族而居,成為當今的淮南廖氏家族。大概與此同時,七世祖廖讓公的後裔遷到壽州南鄉,今壽縣廖家圩定居,形成壽縣廖氏家族。十世祖廖自功又自廖家灣遷到懷遠縣廖家巷成為淮南廖氏的一個支脈。十三世祖廖應楨遷到今日長豐縣水家湖,後裔成為淮南廖氏又一支脈。自一世祖文友公起,在安徽的後裔到目前已傳至二十二世到二十八世,其中人口最多的當屬二十五世。
(二)湖北永清公永堅公永寧公永忠公後裔
據我譜載,永忠「其裔半在廬州府,龍池支譜載其子遷居湖廣武昌府及四川順慶府臨水縣或亦有所據也。」近查「湖北仙桃市廖氏譜(光輝和利和於2007年元月4日去湖北調查,復印仙桃市廖氏宗譜首卷一冊),使我們對這一情況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二世祖廖永清(派名道清號永德字子芳)元至正舉人,分發湖北侯補糧捕府,二世祖廖永寧(派名道恆號永定字竹齋),進士,侯選縣丞。見江漢之間田肥美,民殷富,便在梅子山前(今武漢市境)建立家園。我譜載文友公「雅好孔子春秋,詩書教子,實高尚之流也」。可見當時廖家是書香門第、功名之家。時值元末大亂,地方上的土匪盜賊乘隙橫行鄉里,生靈塗炭。為避亂,「乃至父母兄弟各異」。我們知道便有了文友公舉家遷徙巢湖之舉。明初大定,社會秩序大大好轉,洪武二年,永清、永寧年事已高(1355年永安兄弟投奔朱元璋時,最小的永忠已三十二歲,到明朝建立時已四十五歲,可想永清、永寧這時都很大了。)便又回到湖北的家園隱居起來。永堅公曾在陳友諒部下做過事,漢滅後,隱居湖南湘陰。永堅公前四子後來也遷回湖北。仁宗大赦時,廖升率子孫(廖鉞已死於邊塞)也是回到湖北,當今湖北廖氏人中,很多都是他們的後裔。
據湖北八縣廖氏聯譜記載,後裔分布如下:
廖永清(湖北譜記為蘭山,派名道清,號永德)生子六:瑾、瑜、瓚、瑨、瓘、琛。瑾、瑜不知去向。瓚(即廖升,永安嗣子)生子六:輔顯、輔謨、輔翰、輔賢、輔明、輔仁,後裔散居漢川、沔陽(仙桃)、天門、潛江、監利、應城、荊門、嘉魚、蒲坼、鍾祥、孝感、漢陽等地。總人口最多的為仙桃市,人口最集中的是天門市。瑨公的後代聚居於潛江漁洋鎮。瓘公的後裔居於潛江的袁硚和周磯。琛公後裔居於監利新溝鎮。
廖永堅生子六:遠、逵、通、達、遂、運。前四子後來由湖南湘陰遷回湖北。遠、逵、通的後裔分別聚居京山、潛江、當陽。達後裔居荊門、鍾祥等地。
廖永寧(湖北譜記為旭山,派名道恆,號永定)生子三:瑋、璜、璽,後裔分別居於天門市的漁薪鎮北千弓、石河鎮海灣村、汪場之廖家河嶺,還有一支遷襄陽。
(三)湖南永忠公和永堅公後裔
永忠公和永堅公在湖南的後裔,現已清楚的有六支:
一是永堅公的第五、第六兩子遂和運沒有回到湖北,其後裔居於湘陰。
二是永忠孫鏞、銘、鉞、鍾的後裔,聚居於華容東山鄉及湘陰等地。
三是永忠的六世孫,廖鏞曾孫廖垂遠,明正統年間由江西吉水縣遷居湖南長沙市湘春門北門正街,形成一個廖永忠世系。其中第十世廖國遴,明朝末年官戶部給事中,國遴的侄子廖遠度是文學家。
四是郴州市宜章縣栗源鎮廖氏。據該地譜載:廖永忠有子三:邦佐、枚佐、從佐。邦佐始封御營指揮。洪武九年隨黔國公平雲南,公出力建功,奉召鎮守長沙兼攝茶陵衛,歿於王事。妣符氏、馬氏、許氏、陽氏,生子六:則斌、則善、則衛、則和、則忠、則華。後裔聚居於栗源鎮石波潭村等地。歷代功名鼎盛。早年建有永忠公祠,2008年重建。
五是永安公後裔,明洪武時遷長沙城,隨遷長縣白箬鄉長沖及城南外爛泥沖。至1949年族人已有12000餘人。宗祠設河西長沖。
六是永忠公後裔,明洪武年間由江西南昌徙居湘陰黃谷縣,至1948年已傳23代,共有4000餘人。分布於歸義鄉絲塘、河市鄉。宗祠在黃谷鄉。
(四)廣東永忠公後裔
廣東廖氏這一脈主要有三個支系:
一是南雄支系。1368年(洪武元年)征南將軍廖永忠帥舟師抵達廣東,東莞伯何真率眾官出迎,見永忠真英雄豪傑之士,便將女兒嫁給永忠。廣東平後,奉太祖令進軍廣西,按當時制度,妻女不準隨軍,便將何氏寄在東莞,此時何氏已懷孕,後生子名志廣。1375年,永忠死時,志廣才七歲,何氏貞節不再嫁,攜幼子定居南雄,志廣成年後修祠於南雄珠璣巷,到1988年已傳至23世,成為一個典型的廖永忠世系。
二是清遠支系。據清遠市《永忠廖公宗支族譜考》記載,廣東清遠市即今清新縣珠坑坪杉樹嘴又名雷公潭有永忠墓,清遠濱江池水嶺背村有永忠祠。公有夫人康氏、何氏、吳氏等。其中康氏生三子:尚英、尚俊、尚奉,後裔聚居清遠。傳到四世祖國諒後,陸續有部分後裔播遷廣州市、韶關、黃埔、樂昌、越南等地。
三是懷集支系。明朝成化年間,永安、永忠後裔登寶等人由湖南邵陽遷來,至今已傳二十五世,聚居於懷集縣西北的蘭鍾鎮。在後崗村曾建有宗祠一座。
(五)廣西永忠公後裔
明初,南方岑伯顏不服明朝統治,仍堅持元朝體制,待廣東平定後,征南將軍廖永忠奉命進軍廣西,降服岑伯顏。至此,明朝基本上統一了全中國。洪武三年(1370年)永忠班師回朝,這次征南共用三年左右時間,在廣西期間,永忠軍紀嚴明,秋毫無犯,安民興業,民感其惠,為之立祠。永忠的部分後裔也便在廣西安家落戶。子孫昌盛,遍布南寧、武鳴、隆安、平果、田陽、上林、天等各地。先祖廖以庄官雲南大理寺少卿,廖受珍官監察御史,廖應先官至中憲大夫。
另外在廣西平南縣東華鄉也聚居有廖永忠後裔,據史料記載其始遷祖是日正。日正的祖輩是廖廣,號君門,封千總軍門提督。日正四兄弟:日正、日照、日閃、日升。日正生於明末清初亂世之中,為避戰亂,隨祖母來到閬口三甲落籍。日照後裔分布於安懷鎮、官成鎮、懷城鎮、思旺鎮以及柳州、象州等地。日閃嗣子其昌的後裔除居住平南縣東華鄉外,大部分分布在藤縣大黎鎮、東榮鄉以及蒙山縣陳塘鎮等地。
又據廣西平樂縣廖氏族譜載:廖源廣(1450~1528),字泰弦,號紹堂,明代人,永忠曾孫,奉旨率師統兵進伐九洲楠木洞(今廣西東部一帶),鎮剿苗民叛亂。平定叛亂後,被皇上封為廖太尉征南將軍昭靈太師金毗六殿顯惠侯王,受命鎮守九洲楠木洞。因愛此地山水秀麗,遂於弘治五年(1492)帶領兄弟子侄從湖南衡州府清泉縣珠璣巷(原名豬雞巷)遷居昭州(今廣西平樂縣)東鄉里榕津仙宮寨立寨創業。至今已生殖繁衍了22代後裔,分支遍布平樂、鍾山、荔浦、恭城、賀縣、昭平等六縣的五十多個村莊,人口約有三萬余。
(六)雲南廖永忠後裔
雲南板橋廖氏是廖永忠後裔,開基祖是應壽,由四川瀘州遷至雲南鎮雄不受縣平壩立業。應壽一子尚珍,尚珍生七子:明忠、明時、明政、明義、明和、明孺、明智。從應壽至今已傳13代。字輩是:應、尚、明、君、聯、啟、發、仁、正、萬、天、國、元、延、綿、永、世、洪、忠、懷、文、鳳、登、朝、彩、興、德、順、禎、祥。
700年間,文友公的裔孫遍布大江南北,縱貫數省,播遷全國各地。這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永安等兄弟的不平凡經歷形成的。據我譜記載,永清公尚有一支後裔遷蘇州楓橋,承慶公尚有留在鳳陽的後裔,據傳江西龍南和四川境內也各有永忠的一脈。這些都還未證實,或許今後得力於信息技術的發達,更由於廖氏子孫的努力,會很快水落石出。
二。譜牒
自文友公遷居巢湖傳四世至鏞、銘二公,因受其師方孝儒案株連,家破人亡,宗牒散遺,傳六世至泰公(官河南河間府教授)搜集史料始修宗譜,承前啟後,功莫大焉。傳至乾隆年間,舊譜存於十九世蘧風公(廩生)處,可惜毀於東鄰一炬。所幸二十二世所稱公(歲貢生)手錄之譜稿猶存,復訂而修之,公挽我譜厄運於一旦,功亦大焉。清宣統年間,二十一世紹董公偕眾叔伯、兄弟、子侄采訪手錄而藏之,為以後續修家譜做了大量工作。
⑨ 明成祖為什麼殺方孝孺
,當時討伐燕王的詔書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因為燕軍驍勇善戰,南軍逐漸失利。建文四年(1402年),燕軍攻破京師,惠帝在宮內自焚而死(一說他由地道出亡,從此失去蹤跡)。燕王進京後,文武百宮多見風轉駝,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結果被捕下獄。
當時方孝孺已經是名聞天下的第一大儒,其學識品德為四海所稱頌。朱棣起兵時,其謀士姚廣孝曾對他說,城破之日方孝孺是決不會投降的,但萬萬不能殺他,否則天下讀書種子將會滅絕。朱棣點頭答應。其實,朱棣也有意借用方孝孺的威信來收攬人心,所以當燕軍攻破南京後,朱棣屢次派人到獄中向方孝孺招降,希望由他撰寫新皇帝即位的詔書。方孝孺堅決不從,朱棣又派孝孺的學生廖鏞、廖銘二人前去勸說,反被孝孺痛斥一頓。最後朱棣強行派人押解方孝孺上殿,孝孺披麻帶孝而入,悲慟而極,哭聲響徹大殿。
朱棣上前安慰孝孺,告訴他惠帝已死,並勸他輔助自己即位,就像周公輔助成王一樣。方孝孺厲聲質問朱棣,那為何不立惠帝的兒子或弟弟為君呢?朱棣無可奈何,只好命人把筆墨投到方孝孺面前,強迫他寫詔書。孝孺接過筆,寫上「燕賊篡位」幾個字後,即擲筆於地,邊哭邊罵道:「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朱棣見方孝孺寧死不屈,即威脅他說:「你不怕被誅九族嗎?」孝孺義無反顧地斥責說:「即使誅我十族又怎樣?」朱棣怒不可遏,命人把方孝孺從嘴角直割到耳朵,孝孺滿臉是血,仍忍著痛怒罵不絕。最後方孝孺被打進死牢,朱棣並派人大肆搜捕孝孺在京的親屬,行刑當日把他們押往刑場,在孝孺面前一一殺害。孝孺忍著悲痛,始終沒有屈服,臨行刑前作詞曰:「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猶。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嗚呼哀哉兮庶不我尤」,以此表達出忠於建文帝的氣節。方孝孺最後被處死於南京聚寶門外,朱棣將方孝孺九族誅盡,還無法息怒,便把孝孺的門生和朋友也算作一族一並予以處死,被殺者共達八百七十三人,投獄和流放充軍者更逾數千。
⑩ 大學士txt全集下載
大學士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本站提供專的小說《大學士屬》是一部非常優秀的網路文學作品,大學士最新章節以及文字均由小說閱讀網網友上傳和維護
大學士的作者為:衣山盡,閱讀更多衣山盡的書籍,請到各大書店或網店購買閱讀。 大學士全文閱讀適用於在PC電腦中閱讀,大學士TXT版下載適用於在掌機、PDA、商務通、手機中閱讀。
桌上破舊的電腦開著,正用螞蟻搬家的速度下載著一份文檔。
雨,無邊的暴雨從天上下來,沖刷著對面工地上的腳手架。
坐在電腦前面,孫淡身上的汗水還是不住往外滲。一連三個桑拿天,溫度已經創本年夏季新高,達到驚人的四十一度。
壞了的空調來不及修理,就這么在蝸居里苦苦挨著,汗水已經將身上的短袖襯衫徹底泡濕,空氣中擴散著一股子臭帶魚的味道。
希望這一場雨能讓著令人煩惱的酷暑有所減輕,據說再有幾天就立秋了,天氣也要涼快下去。再挺幾天,這個夏季就算是熬過去了,也能節省出一筆空調維修費。
「人生難道耐煩二字,熱是一種煩,苦是一種煩,只要耐住了,一切……
免費的,直接下載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