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四個有名的唐代詩人是哪幾個
詩聖----杜甫; 詩仙----李白; 詩鬼----李賀;
四明狂客-----賀知章; 七絕聖手----王昌齡;
苦吟詩人----賈島; 詩豪----劉禹錫;
初唐:
初唐四傑----王勃,楊炯,駱賓王,盧照鄰
陳子昂成為初唐成就最大的詩人
盛唐:
田園詩派代表:王維,孟浩然
邊塞詩派代表:岑參,高適
中唐:
以劉長卿,韋應物成就最高
韓孟詩派:韓愈,孟郊
元白詩派:元稹,白居易[發動了「新樂府」運動]
以山水詩為代表的柳宗元
晚唐:
小李杜----李商隱,杜牧[李商隱成為唐朝最後一位偉大的詩人]
② 四大傑出是誰王勃還有哪四位
「初唐四傑」是中國唐代初期四位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
四傑齊名,原並非指其詩文,而主要指駢文和賦而言。後遂主要用以評其詩。杜甫《戲為六絕句》有「王楊盧駱當時體」句,一般即認為指他們的詩歌而言;但也有認為指文,如清代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謂「此首論四六」;或認為兼指詩文,如劉克庄《後村詩話·續集》論此首時,舉賦、檄、詩等為例。
四傑名次,亦記載不一。宋之問《祭杜學士審言文》說,唐開國後「復有王楊盧駱」,並以此次序論列諸人,為現所知最早的材料。張說《贈太尉裴公神道碑》稱:「在選曹,見駱賓王、盧照鄰、王勃、楊炯」,則以駱為首。杜甫詩句「王楊盧駱當時體」,一本作「楊王盧駱」;《舊唐書·裴行儉傳》亦以楊王盧駱為序。
四傑的詩文雖未脫齊梁以來綺麗余習,但已初步扭轉文學風氣。王勃明確反對當時「上官體」,「思革其弊」,得到盧照鄰等人的支持(楊炯《王勃集序》)。他們的詩歌扭轉了唐朝以前萎靡浮華的宮廷詩歌風氣,使詩歌題材從亭台樓閣、風花雪月的狹小鄰域擴展到江河山川、邊塞江漠的遼闊空間,賦予詩以新的生命力。盧、駱的七言歌行趨向辭賦化,氣勢稍壯;王、楊的五言律絕開始規范化,音調鏗鏘。駢文也在詞采贍富中寓有靈活生動之氣。陸時雍《詩鏡總論》說「王勃高華,楊炯雄厚,照鄰清藻,賓王坦易,子安其最傑乎?調入初唐,時帶六朝錦色。」四傑正是初唐文壇上新舊過渡時期的傑出人物。
③ 初唐四傑分別是誰
初唐四傑是指中國唐代初年,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
宋之問《祭杜學士審言文》說,唐開國後「復有王楊盧駱」,並以此次序論列諸人,為現所知最早的材料。張說《贈太尉裴公神道碑》稱:「在選曹,見駱賓王、盧照鄰、王勃、楊炯」,則以駱為首。
他們開始把詩歌從宮廷移到了市井,從台閣移到了江山和塞漠,題材擴大,思想嚴肅,五言八句的律詩形式由他們開始了初步的定型。他們懷著變革文風的自覺意識,有一種十分明確的審美追求:反對纖巧綺靡,提倡剛健骨氣。
初唐四傑在發展詩歌形式上的成就,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而四人之中又各有偏重,王、楊以五律見長,盧、駱擅長七古(七言)。他們在文學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就對「四傑」十分敬佩。
④ 唐初四傑,中的人物是誰
「初唐四傑」是指中國唐代初期四位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
其中盧、駱長於歌行,王、楊長於五律。後人所說的聲律風骨兼備的唐詩,從他們才開始定型。
四傑齊名,原指其詩文而主要指駢文和賦而言。四傑的詩文雖未脫齊梁以來綺麗余習,但已初步扭轉文學風氣。他們的詩歌,從宮廷走向人生,題材較為廣泛,風格也較清俊。盧、駱的七言歌行趨向辭賦化,氣勢稍壯;王、楊的五言律絕開始規范化,音調鏗鏘。駢文也在詞采贍富中寓有靈活生動之氣。四傑正是初唐文壇上新舊過渡時期的人物。
四傑名次,亦記載不一。宋之問《祭杜學士審言文》說,唐開國後「復有王楊盧駱」,並以此次序論列諸人,為現所知最早的材料。張說《贈太尉裴公神道碑》稱:「在選曹,見駱賓王、盧照鄰、王勃、楊炯」,則以駱為首。杜甫詩句「王楊盧駱當時體」,一本作「楊王盧駱」;《舊唐書·裴行儉傳》亦以楊王盧駱為序。
⑤ 和杜學士江南初霽羈懷的出處是哪裡
標題 和杜學士江南初霽羈懷 作者 李嶠 年代 唐 內容 大江開宿雨,征棹下春流。霧卷晴山出,風恬晚浪收。岸花明水樹,川鳥亂沙洲。羈眺傷千里,勞歌動四愁。 注釋 【注釋】:
⑥ 求《和杜學士江南初霽羈懷》翻譯和賞析
【譯文】
一夜春雨過後,廣闊的江面一改往昔平靜之態,變得洶涌奔騰,浩盪無邊。我將乘著遠行之船,順流而下。晴空之下,繚繞山間的雲霧如一張卷軸慢慢收起,露出了青山秀麗的姿容。晚風恬適,江浪漸平。夕陽中,江岸盛開的花朵絢麗如火,茂密參差的綠樹映水如畫,更有一群山鳥在沙洲上紛飛曼舞。眺望千里,我這羈旅他鄉之客不覺悲從中來。忽然,船上傳來離人的惜別之歌,更牽動我萬端愁思。
【注釋】
①霽:雨過天晴。征棹:指遠行的船。 (北周)庾信《應令》詩:「浦喧征棹發,亭空送客還。」
②羈懷:旅途感懷
③勞歌:勞作者之歌。張旭《清溪泛舟》詩:「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勞歌。」明王世貞《阜城道中》詩:「春色晝冥冥,勞歌倦自聽。」亦指憂傷、惜別之歌。駱賓王《送吳七游蜀》詩「勞歌徒欲奏,贈別竟無言。」許渾《謝亭送別》詩:「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④四愁:「 四愁詩 」的省稱。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四愁七哀》:「《四愁》,漢張衡所作,傷時之文也。」唐李嘉祐《暮秋遷客增思寄京華》詩:「 宋玉怨三秋,張衡復『四愁』。」後泛指愁思。唐王維《送丘為往唐州》詩:「四愁連漢水,百口寄隨人。」
⑤李嶠(644-713年):唐代詩人。字巨山,唐代贊皇縣(今屬河北)人。在文學上造詣很深,詩文為當時人所稱道,與蘇味道、崔融、杜審言合稱「文章四友」。晚年,被尊為「文章宿老」。李嶠是武則天至唐中宗時期最著名的御用文人,其詩多為詠風頌物之作,詞新典麗,而內容較為貧乏。明代胡震亨認為:「巨山五言,概多典麗,將味道難為蘇」(《唐音癸簽》)。
【自評】
起句境界開闊,且淡語情深。大江因宿雨而開,旅人因春流而下,二者皆身不由己,則漂泊之恨,意在言外矣。次四句皆言江南春色麗景也,霧卷山晴,風恬浪收,江樹欲燃,水映綠樹,山鳥曼舞,狀物描繪,裁剪整齊,工緻貼切,詞新典麗。世言其擅長詠風頌物,不虛言也。結句筆勢陡轉,言景物雖美,但非旅人所有,故傷懷不已,恰聞離歌響起,情何以堪!首尾呼應,情感相映。
⑦ 送杜學士江南初霽羈懷 詩歌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是如何表現出來的
①以樂景寫哀(或反襯),夜雨過後,江面開闊,霧卷山晴,風恬浪收,江花欲燃,綠樹映水,山鳥曼舞,如此明麗活潑的景象讓詩人倍覺漂泊之愁;②尾聯直抒胸臆以「傷千里」「動四愁」更加鮮明地表達了羈旅之苦。
⑧ 李世民的十八大學士都是誰
李世民的十抄八大學士都是:
杜如晦、房玄襲齡、於志寧、蘇世長、薛收 (收卒,劉孝孫補入)、褚亮、姚思廉、陸德明、孔穎達、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 蘇勖
⑨ 和杜學士旅次淮口阻風是什麼意思
標題 和杜學士旅次淮口阻風 作者 李嶠 年代 唐 內容 夕吹生寒浦,清淮上暝潮。迎風欲舉棹,觸浪反停橈。淼漫煙波闊,參差林岸遙。日沉丹氣斂,天敞白雲銷。水雁銜蘆葉,沙鷗隱荻苗。客行殊未已,川路幾迢迢。 注釋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