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碩士學位 » 天宗學位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天宗學位

發布時間: 2021-03-19 10:08:41

1. 人體的經脈以及各經脈包含的學位名稱

手太陰肺經(11穴):中府、雲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太淵、魚際、少商。 手陽明大腸經(20穴):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溪、偏歷、溫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足陽明胃經(45穴):承泣、四白、巨髎,地倉、大迎、頰車、下關、頭維、人迎、水突、氣舍、缺盆、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沖、脾關、伏兔、陰市、梁丘、犢鼻、足三里、上巨虛、條口、下巨虛、豐隆、解溪、沖陽、陷谷、內庭、厲兌。 足太陰脾經(21穴):隱白*、大都、太白、公孫、商丘、三陰交、漏谷、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沖門、府舍、腹結、大橫、腹哀、食竇、天溪、胸鄉、周榮、大包。 手少陰心經(9穴):極泉、青靈、少海、靈道、通里、陰郄、神門、少府、少沖。 手太陽小腸經(19穴):少澤、前谷、後溪、腕骨、陽谷、養老、支正、小海、肩貞、臑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顴髎、聽宮。 足太陽膀胱經(67穴):睛明、攢竹、眉沖、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天柱、大杼、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小腸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環俞、上醪、次醪、中醪、下楞、會陰、承扶、殷門、浮郄、委陽、委中、附分、魄戶、膏肓、神堂、諳 、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合陽、承筋、承山、飛揚、跗陽、昆侖、仆參、申脈、金門、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陰*。 足少陰腎經(27穴):湧泉、然谷、太溪、大鍾、水泉、照海、復溜、交信、築賓、陰谷、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商曲、石關、陰都、腹通谷、幽門、步廊、神封、靈墟、神藏、或中、俞府。 手厥陰心包經(9穴):天池、天泉、曲澤、郄門、間使、內關、大陵、勞宮、中沖。 手少陽三焦經(23穴):關沖、液門、中渚、陽池、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天井、清冷淵、消濼、躇會、肩髎、天髎、天牖、翳風、瘛脈、顱息、角孫、耳門、和髎、絲竹空。 足少陽膽經(44穴):瞳子髎、聽會、上關、頜厭、懸顱、懸厘、曲鬢、率谷、天沖、浮白、頭竅陰、完骨、本神、陽白、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肩井、淵腋、輒筋、日月、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環跳、風市、中瀆、膝陽關、陽陵泉、陽交、外丘、光明、陽輔、懸鍾、丘墟、足臨泣、地五會、俠溪、足竅陰。 足厥陰肝經 (14穴):大敦、行間、太沖、中封、蠢溝、中都、膝關、曲泉、陰包、足五里、陰廉、急脈、章門、期門。 督脈(28穴):長強、腰俞、腰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台、神道、耳柱、陶道、大椎、啞門、風府、腦戶、強間、後頂、百會*、前頂、 會、上星、神庭、素髎、水溝、兌端、齦交。 任脈(24穴):會陰、曲骨、中極、關元、石門、氣海、陰交、神闕、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闕、鳩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宮、華蓋、璇璣、天突、廉泉、承漿。 常用經外奇穴(總36穴) 1.頭頸部(12穴):四神聰、印堂、魚腰、上明、太陽、球後、鼻通、金津、玉液、夾承漿、牽正、翳明、安眠。 2.軀幹部(8穴):三角灸、提托、子宮穴、定喘穴、夾脊、痞根、腰眼。 3.四肢部(16穴):十宣、四縫、中魁、八邪、落枕穴、腰痛穴、中泉、二白、肘尖、環中、百蟲窩、鶴頂、膝眼、膽囊穴、闌尾穴、八風。 編輯本段手太陰肺經穴歌手太陰肺十一穴,中府雲門天府訣。俠白尺澤孔最存,列缺經渠太淵涉。魚際少商如韭葉,左右二十二孔穴。 流注線此一經起於中府,終於少商。 脈起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端。其支者,從腕後列缺穴,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交手陽明也。多氣少血,寅時注此。 編輯本段手陽明大腸經穴歌手陽明穴起商陽 二間三間合谷藏 陽溪偏歷溫溜長 下廉上廉手三里 曲池肘髎五里近 臂臑肩髃巨骨當 天鼎扶突禾髎接 鼻旁五分號迎香 流注線此一經起於商場,終於迎香。 其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循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終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循禾髎、迎香而終,以交於足陽明也。此經氣血俱多,卯時氣血注此,受手太陰之交。 編輯本段足陽明胃經穴歌四十五穴足陽明 頭維下關頰車停 承泣四白巨髎經 地倉大迎對人迎 水突氣舍連缺盆 氣戶庫房屋翳屯 膺窗乳中延乳根 不容承滿梁門起 關門太乙滑肉門 天樞外陵大巨存 水道歸來氣沖次 髀關伏兔走陰市 梁丘犢鼻足三里 上巨虛連條口位 下巨虛跳上豐隆解溪沖陽陷谷中 內庭歷兌經穴終 流注線此一經起於頭維,終於歷兌。脈起於鼻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上入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發際至額顱;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終脾;其直行者,從缺盆下乳內廉,挾臍入氣沖中;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氣沖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入膝臏中,下循胻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外間;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以交於太陰也。多血多氣,辰時氣血注此。 編輯本段足太陰脾經穴歌二十一穴脾中州 隱白在足大指頭 大都太白公孫盛 商丘三陰交可求 漏谷地機陰陵穴 血海箕門沖門開+!Y 府舍腹結大橫排 腹哀食竇連天溪 胸鄉周榮大包隨 流注線此一經起於隱白,終於大包。 脈起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胻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俠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別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少血多氣,巳時氣血注此。 編輯本段手少陰心經穴歌九穴午時手少陰 極泉青靈少海深 靈道通里陰郄邃 神門少府少沖尋 流注線此一經起於極泉,終於少沖。 脈起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俠咽,系目;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廉,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多氣少血,午時氣血注此。 編輯本段手太陽小腸經穴歌手太陽穴一十九 少澤前谷後溪藪 腕骨陽谷養老繩 支正小海外輔肘 肩貞臑俞接天宗 髎外秉風曲垣首 肩外俞連肩中俞 天窗乃與天容偶 銳骨之端上顴髎聽宮耳前珠上走 流注線此一經起於少澤,終於聽宮。 脈起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貫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別者,別循頰上,抵鼻,至目內眥也。多血少氣,未時氣血注此。 編輯本段足太陽膀胱經穴歌足太陽經六十七 睛明目內紅肉藏 攢竹眉沖與曲差 五處上寸半承光 通天絡卻玉枕昂 天柱後際大筋外 大杼背部第二行 風門肺俞厥陰四 心俞督俞膈俞強 肝膽脾胃俱挨次 三焦腎氣海大腸 關元小腸到膀胱 中膂白環仔細量 自從大杼至白環 各各節外寸半長 上髎次髎中復下 一空二空腰髁當 會陽陰尾骨外取 附分俠脊第三行 魄戶膏肓與神堂 噫嘻膈關魂門九 陽綱意舍與胃倉 肓門志室胞肓續 二十椎下秩邊場 承扶臀橫紋中央 殷門浮郄到委陽 委中合陽承筋是 承山飛揚踝附陽 昆侖仆參連申脈 金門京骨束骨忙通谷至陰小指旁 流注線此一經起於睛明,終於至陰。 脈起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行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別者,從腰中下貫臀,入腘中;其支別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俠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後廉,下合腘中,以下貫 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端。多血少氣,申時氣血注此。[『 編輯本段足少陰腎經穴歌足少陰穴二十七 湧泉然谷太溪溢 大鍾水泉通照海 復溜交信築賓實 陰谷膝內跗骨後 以上從足走至膝 橫骨大赫聯氣穴 四滿中注肓俞臍 商曲石關陰都密 通谷幽門寸半辟 折量腹上分十一 步廊神封膺靈墟神藏中俞府畢 流注淺此一經起於湧泉,終於俞府。 脈起小指之下,斜趨足心,出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上 內,出腘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行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多氣少血,酉時氣血注此。 編輯本段手厥陰心包絡經穴歌九穴心包手厥陰 天池天泉曲澤深 郄門間使內關對 大陵勞宮中沖侵 流注線此一經起於天池,終於中沖。 脈起胸中,出屬心包,下膈,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別者,從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多血少氣,戌時氣血注此。 編輯本段手少陽三焦經穴歌二十三穴手少陽 關沖液門中渚旁 陽池外關支溝正 會宗三陽四瀆長 天井清冷淵消濼 臑會肩髎天髎堂P 天牖翳風瘈脈青 顱息角孫絲竹張 和膠耳門聽有常 流注線此一經起手關沖,終於耳門。 脈起手小指次指之端,上出次指之間,循手錶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遍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俠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至目銳眥。多氣少血,亥時氣血注此。 編輯本段足少陽膽經穴歌少陽足經瞳子髎 四十四穴行迢迢 聽會上關頷厭集 懸顱懸厘曲鬢翹 率谷天沖浮白次 竅陰完骨本神邀 陽白臨泣目窗辟 正營承靈腦空搖 風池肩井淵液部 輒筋日月京門標 帶脈五樞維道續 居髎環跳風市招 中瀆陽關陽陵穴 陽交外丘光明宵 陽輔懸鍾丘墟外 足臨泣地五俠溪 第四指端竅陰畢 流注線此一經起於瞳子髎,終於竅陰。 脈起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目銳眥下大迎,合手少陽,抵 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里,出氣沖,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其 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循歧骨內出其端,還貫入爪甲,出三毛。多氣少血,子時氣血注此。 編輯本段足厥陰肝經穴歌一十三穴足厥陰 大敦行間太沖侵 中封蠡溝中都近 膝關曲泉陰包臨 五里陰廉羊矢穴 章門常對期門深 流注線此一經起於大敦,終於期門。 脈起大指聚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腘內廉,循股,入陰中,環陰器,抵小腹,俠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里,環唇內;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多血少氣,丑時氣血注於此。

2. 人的身體的學位

多了去了。
頭部穴點陣圖(正面)
頭維穴 發際穴 陽白穴 印堂穴 攢竹穴 魚腰穴 外明穴 睛明穴 絲竹空 瞳子髎 承泣穴 球後穴 四白穴 迎香穴 人中穴 地倉穴 承漿穴
補充:前頂 通天 上星 神庭 承光 當陽 五處 曲差 眉沖 素髎 兌端 齦交 上迎香
頭部背面穴點陣圖
百會穴 後頂穴 風府穴 風池穴 天柱穴 啞門穴 太陽穴 下關穴 客主人 耳門穴 聽宮穴 翳風穴 頰車穴 大迎穴 人迎穴
補充:四神聰 強間 腦戶 目窗 正營 率谷 承靈 腦空 頭竅陰 完骨 天沖 頷厭 頭臨泣 懸顱 懸厘 聽會 和髎 角孫 顱熄 玉枕
胸部腹部穴點陣圖
天突 璇璣 華蓋 紫宮 玉堂 膻中 中庭 鳩尾 巨闕 上脘 中脘 建里 下脘 水分 神闕 陰交 氣海 石門 關元 中極 曲骨 會陰 橫骨 大赫 氣穴 四滿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關 陰都 腹通谷 幽門 步廊 神封 靈墟 神藏 或中 俞府 缺盆 氣戶 庫房 屋翳 贗窗 乳中 乳根 不容 承滿 梁門 關門 太乙 滑肉門 天樞 外陵 大巨 水道 歸來 氣沖 髀關 足五里 陰廉 急脈 沖門 府舍 腹結 大橫 腹哀 日月 期門 天池 食竇 天溪 胸鄉 周榮 中府 雲門
人體背部穴點陣圖
大椎 陶道 身柱 神道 靈台 至陽 中樞 脊中 懸樞 命門 腰陽關 肩中俞 肩外俞 附分 肩井 天髎 曲垣 秉風 天宗 臑俞 肩貞 大杼 風門 肺俞 厥陰俞 心俞 督俞 膈俞 肝俞 膽俞 脾俞 胃俞 三焦俞 腎俞 氣海俞 大腸俞 關元俞 小腸俞 膀胱俞 上髎 次髎 中髎 下髎 腰俞 會陽 長強 魄戶 膏肓 神堂 膈關 魂門 陽綱 意舍 胃倉 肓門 志室 胞肓 秩邊 白環俞
上肢內側穴點陣圖
天泉穴 天府穴 俠白穴 青靈穴 曲澤穴 尺澤穴 少海穴 孔最穴 郄門穴 間使穴 內關穴 列缺穴 經渠穴 太淵穴 大陵穴 靈道穴 通里穴 陰郄穴 神門穴 魚際穴 少商穴 勞宮穴 少府穴 中沖穴 少沖穴
上肢外側穴點陣圖
曲垣 秉風 巨骨 肩髎 肩髃 臑俞 肩貞 臑會 臂臑 消濼 手五里 清冷淵 肘髎 天井 小海 曲池 手三里 上廉 下廉 四瀆 支正 溫溜 三陽絡 支溝 會宗 偏歷 外關 養老 陽谷 陽池 陽溪 腕骨 後溪 中渚 前谷 液門 少澤 關沖 商陽 二間 三間 合谷
下肢內側穴點陣圖
箕門穴 血海穴 陰包穴 曲泉穴 陰谷穴 陰陵泉 膝關穴 地機穴 中都穴 漏谷穴 築賓穴 蠡溝穴 三陰交穴 交信穴 復溜穴 商丘穴 中封穴 太溪穴 大鍾穴 水泉穴 照海穴 然谷穴 公孫穴 太白穴 大都穴 隱白穴
下肢外側穴點陣圖
居髎 環跳 髀關 風市 中瀆 伏兔 陰市 梁丘 膝陽關 犢鼻 陽陵泉 足三里 上巨虛 條口 豐隆 外丘 陽交 飛揚 光明 陽輔 懸鍾 跗陽 解溪 沖陽 丘墟 太沖 陷谷 足臨泣 第五地 內庭 行間 大敦 厲兌 足竅陰 至陰 俠溪 足通谷 束骨 京骨 金門 申脈 仆參 昆侖

3. 得了肩周炎按摩的主要學位有哪些

簡單的按摩方法: (一)准備手法:肩內陵、天宗、風池、曲池、合谷穴。每個穴位按壓一分鍾。 (二)放鬆肩臂部的肌肉:推法、揉法、拿法,重點在肩部操作。 (三)局部病灶:點壓、彈撥、理筋、分筋、 (四)受阻姿勢下,抜伸肩關節。 (5)整理放鬆肩臂部的肌肉:滾法、捏法、按壓法,重點在肩部用摩法。 (陸)滑利關節松解粘連:抖法、運拉法、搓法。 提示:按摩以後注意適當配合功能鍛煉

4. 落枕穴點陣圖

神奇「落枕穴」緩解落枕痛苦

日常生活中,很多坐班的市民,常常一覺醒來就覺得脖子異常疼痛,這有可能就是落枕了,這里介紹一種簡便的自我按摩治療法。


神奇的落枕穴

【位置】落枕穴在手背側,當第二、第三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約1厘米處。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觸摸,從骨和骨變狹的手指盡頭之處起,大約一指寬的距離上,一壓,有強烈壓痛之處。

【方法】用拇指的指尖切壓揉按落枕側的「落枕穴」,並同時活動被切壓手的手指,以加強穴位的指壓感覺,注意按摩前可塗少許頸肩松按摩膏於頸部即達到鎮痛、活血化淤、通經走絡的效果。按摩手部的同時,緩慢活動頸部:將頭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緩緩縮下去,使下頜向胸骨上窩靠近,頸部肌肉保持鬆弛,然後將頭輕輕緩慢地左右轉動,幅度由小逐漸加大,並將頸部逐漸伸直到正常位置。轉動時以基本不出現疼痛的最大幅度為限。

【功效】約5-10分鍾,疼痛則可明顯緩解。這個方法既能治療落枕,又能預防頸椎病。另外也能緩解手臂痛和胃痛。

【注意】應注意鑒別落枕與早期頸椎病,後者最好到醫院治療。

刺灸法效果更好

直刺或斜刺0.5~0.8寸。艾柱灸5~10壯,或艾條灸5~15分鍾。

用食指指腹,或圓珠筆頭(不是筆尖)按在此穴上,稍微用力刺激它,落枕的脖子便會變得輕松多了。


落枕多因夜間睡覺時姿勢不當或頸部受風寒所引起。 落枕又稱失枕,睡起後頸部疼痛,活動受限。好發於青壯年,冬春兩季多發。輕者數天可以自愈,重者可遷延數周不愈,影響工作和學習。

病因病理

睡眠時姿勢不良,頭頸過度偏轉,或睡眠時枕頭過高、過低或過硬,均可使局部肌肉處於長時間緊張狀態,持續牽拉而發生靜力性損傷。

頸項背部受風寒侵襲,嚴冬受寒,盛夏貪涼,風寒外邪侵襲使頸背部某些肌肉氣血凝滯,經絡痹阻,功能障礙。

常規治療

理筋手法

手法治療有很好的效果。因按摩可很快緩解肌肉痙攣,消除疼痛,往往經治療一次,症狀即減輕大半,如配合葯物等治療,則療效更佳。

1.揉推摩法:患者端坐,術者站於患者背後。緩慢轉動頭頸,在頸項部找到痛點或痛筋後,用拇指或小魚際在患部作揉、推、摩,平穩施壓,使痙攣的肌肉得到緩解,疼痛減輕,再找出新痛點用同法操作,如此反復,至活動基本正常,痛點消失為止。

2.伸筋療法:運動醫學研究說明,拉緊痙攣的肌肉使之伸展,並維持兩分鍾以上,可使肌肉痙攣緩解,疼痛減輕或消失。利用這一原理,有針對性地使痙攣、收縮的頸肌得到充分伸展,成功地解除頸肌痙攣,緩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恢復頸部肌群平衡,建立良性循環的目的。

(1)胸鎖乳突肌伸筋法:患者仰卧位,術者一手按住患者一側肩鎖關節處以固定肩部,另一手扶同側下頜,並緩慢使患者頭部轉向對側,在患者能忍受限度內保持雙手位置不動,兩分鍾後放鬆。雙側分別進行,重復操作3~5次。

(2)斜角肌伸筋法:體位同上,述者一手按住患者一側肩鎖關節處,另一手扶同側顳部,雙手反向用力,使患者頸部側屈向對側,並在患者能忍受限度為保持頸部側屈位兩分鍾,隨後放鬆,先健側後患側,重復3~5次。

(3)斜方肌、提肩胛肌伸筋法:患者坐位,術者立其後,雙手肘部按住患者雙肩以固定肩部,雙手手指重疊扶在患者頸枕部,逐漸向前下方用力,使患者頸部前屈,並在患者能忍受限度內保持頸部前屈兩分鍾,隨後放鬆,重復3~5次。

以上方法可單獨應用,亦可配合應用。每日治療一次,3次為一療程。

葯物治療

1.瘀滯型:宜活血舒筋,常用頸肩松按摩膏、舒筋活血湯(羌活6克,防風9克,荊芥6克,獨活9克,當歸12克,續斷1.2克,青皮5克,牛膝9克,五加皮9克,杜仲9克,紅花6克,枳殼6克)加減。

2.風寒型:宜疏風祛寒,宣痹通絡,常用頸肩松按摩膏、葛根湯(葛根15克,麻黃8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5克,生薑3片,大棗3枚)、桂枝湯(桂枝9克,芍葯9克,甘草6克,生薑9克,大棗4個)或羌活勝濕湯(羌活15克,獨活15克,藁本15克,防風15克,甘草6克,川芎10克,蔓荊子10克)加減。

針灸治療

1.處方:大椎、後溪、懸鍾、落枕穴及阿是穴針灸並用,瀉法。

2.操作:諸穴均常規針刺,同時囑患者在行針中向前、後、左、右活動頸項部;由風寒所致者局部加灸。

拔罐治療

取大椎、肩井、天宗、阿是穴。疼痛輕者直接拔罐;疼痛較重者可先在局部用皮膚針叩刺出血,然後再拔火罐,可行走罐法。

牽引治療

用枕頜帶牽引,以坐位牽引為主,牽引重量為2~5千克,每次30分鍾,每日1~2次。

物理治療

可選用電療、磁療、超聲波等儀器進行局部理療,溫筋通絡,緩解肌肉痙攣,消除病症。

適宜技術

米醋熱敷治療落枕

1.治療方法

取米醋300~500毫升,准備一塊棉紗布浸入米醋中,然後將浸濕的棉紗布平敷在頸部肌肉疼痛處,上面用一個70℃~80℃的熱水袋熱敷,保持局部溫熱20~30分鍾。熱水的溫度以局部皮膚感覺不燙為度,必要時可及時更換熱水袋中的熱水,以保持溫度。熱敷的同時,也可以配合活動頸部,一般治療1~2次,疼痛即可緩解。如果家中沒有棉紗布,也可用純棉毛巾代替。

2.特色

米醋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局部熱敷後可有效緩解「落枕」帶來的不適。

預防調護

治療過程中,應有意識地放鬆頸部肌肉,疼痛緩解後,應積極進行頸部的功能活動,可作頭頸的前屈、俯仰、左右旋轉動作,以舒筋活絡。

睡眠時枕頭要合適,不能過高、過低、過硬,避免頸部受寒受涼,盡量不要在床上看書、看報、看電視。枕頭要置於頸項部,避免頸部受風受涼。

5. 人的身體的學位

穴道位於「經絡」——能量的通路上。而人體中,五臟六腑「正經」的經絡有12條(實際上,左右對稱共有24條)。另外,身體正面中央有「任脈」,身體背面中央有「督脈」,各有一條特殊經絡,縱貫全身。這14條經絡上所排列著的人體穴道,稱為「正穴」,全部共有365處。
僅僅如此,便是個相當可觀的數目了,更何況其他的地方也有穴道。經絡以外的人體穴道,稱為「正穴」,後來又陸續發現了「新穴」,這些穴道若全包括,人體穴道的總數遠超過1000個。

我在這里大致列出人體各部位的穴道名稱,以便讓你有所了解。

頭部穴位(正面):頭維穴、發際穴、陽白穴、印堂穴、攢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溝穴、瞳子髎穴。

頭部穴位(背面):百會穴、後頂穴、風府穴、啞門穴、完骨穴、風池穴、天柱穴。

頭部穴位(側面):太陽穴、下關穴、客主穴、耳門穴、聽宮穴、翳風穴、頰車穴、大迎穴、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膻中穴、鳩尾穴、巨闕穴、中脘穴、水分穴、氣海穴、關元穴、中極穴、氣舍穴、俞府穴、或中穴、期門穴、日月穴、天樞穴、氣穴、大巨穴、大赫穴。

人體背部穴位: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至陽穴、脊中穴、治喘穴、肩井穴、曲垣穴、天宗穴、命門穴、腰俞穴、腰陽關穴、上仙點穴、六華灸穴、風門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膏肓穴、志室穴、肩外俞穴、厥陰俞穴、三焦俞穴、大腸俞穴、關元俞穴、小腸俞穴、膀胱俞穴。

人體上肢穴位:內關穴、外關穴、曲池穴、尺澤穴、治癢穴、孔最穴、列缺穴、陽池穴、神門穴、合谷穴、中渚穴、少沖穴、落枕穴、指間穴、太淵穴、口內穴、胃腸穴、手三里穴。

人體下肢穴位:膝眼穴、梁丘穴、復溜穴、陰谷穴、血海穴、承山穴、解溪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陽陵泉穴、陰陵泉穴、三陰交穴、百里穴。

人體足部穴位:湧泉穴、大敦穴、太沖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脈穴、丘墟穴、昆侖穴、足臨穴、行間穴、里內庭穴、下痢穴、高血壓點穴、第二厲兌穴、第三厲兌穴、阿基里斯腱穴。

6. 打什麼學位最疼

人中(急救估計就是疼醒的),湧泉,合谷,天宗,但是這些都是中醫用針灸的時候真疼,對你寫小說那種點穴的好像不是很真實
還有殺人的,其實一般都不會死人,但是有些穴位進針角度或者深度不對會傷到內臟,就會死人了,比如風池斜向上就會傷到腦,肩井深點就會氣胸

7. 每天拍打什麼學位養生

每天拍打4個部位養生:

●天宗

防中風肩痛

位置:手臂垂下,肩膀凹陷的地方。

備註:有疏筋利節、行氣寬胸的作用,對預防中風、坐骨神經痛、肩周炎、肩膀手臂疼痛、乳房腫瘤等能起很大的作用。

●三陰交

增強肝脾腎

位置:內踝上三寸,把4根手指合攏,小指緊靠著內踝(也就是腳踝突起的地方)向上量,就可找到三陰交穴位。有歌訣:「踝上三寸三陰交」。

備註:三陰交是人身強壯穴之一,對女性月經不調、閉經、炎症、白帶、不孕等,以及男性遺精、陽痿、遺尿、排尿不順等問題,都有一定的療效。

●關元 加強生殖系統

位置:關元位於肚臍下三寸。有歌訣:「關元臍下三寸明」。

備註:關元是治療生殖疾病的重要穴位。中醫治療男性陽痿、早泄等,以及女性月經不調、痛經等生殖性疾病,一般會針或炙這個穴位。

●足三里

加強腸胃功能

位置:有歌訣:「膝下三寸三里迎」,意思是足三里就是在膝蓋下面三寸,也就是指手指的位置。

備註:足三里有調理腸胃、調補氣血的功能,凡是腸胃的病症,都可以通過這個穴位加強療效。

8. 乳腺增生艾灸哪些學位

不同症狀取穴也不一樣啊,一般不外天宗、肩井、膻中、屋翳、外關、肝腧等穴,刺法較好,灸法不好搞。

9. 人身體一共有多少學位

穴道位於「經絡」——能量的通路上。而人體中,五臟六腑「正經」的經絡有12條(實際上,左右對稱共有24條)。另外,身體正面中央有「任脈」,身體背面中央有「督脈」,各有一條特殊經絡,縱貫全身。這14條經絡上所排列著的人體穴道,稱為「正穴」,全部共有365處。 僅僅如此,便是個相當可觀的數目了,更何況其他的地方也有穴道。經絡以外的人體穴道,稱為「正穴」,後來又陸續發現了「新穴」,這些穴道若全包括,人體穴道的總數遠超過1000個。 我在這里大致列出人體各部位的穴道名稱,以便讓你有所了解。 頭部穴位(正面):頭維穴、發際穴、陽白穴、印堂穴、攢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溝穴、瞳子髎穴。 頭部穴位(背面):百會穴、後頂穴、風府穴、啞門穴、完骨穴、風池穴、天柱穴。 頭部穴位(側面):太陽穴、下關穴、客主穴、耳門穴、聽宮穴、翳風穴、頰車穴、大迎穴、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膻中穴、鳩尾穴、巨闕穴、中脘穴、水分穴、氣海穴、關元穴、中極穴、氣舍穴、俞府穴、或中穴、期門穴、日月穴、天樞穴、氣穴、大巨穴、大赫穴。 人體背部穴位: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至陽穴、脊中穴、治喘穴、肩井穴、曲垣穴、天宗穴、命門穴、腰俞穴、腰陽關穴、上仙點穴、六華灸穴、風門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膏肓穴、志室穴、肩外俞穴、厥陰俞穴、三焦俞穴、大腸俞穴、關元俞穴、小腸俞穴、膀胱俞穴。 人體上肢穴位:內關穴、外關穴、曲池穴、尺澤穴、治癢穴、孔最穴、列缺穴、陽池穴、神門穴、合谷穴、中渚穴、少沖穴、落枕穴、指間穴、太淵穴、口內穴、胃腸穴、手三里穴。 人體下肢穴位:膝眼穴、梁丘穴、復溜穴、陰谷穴、血海穴、承山穴、解溪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陽陵泉穴、陰陵泉穴、三陰交穴、百里穴。 人體足部穴位:湧泉穴、大敦穴、太沖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脈穴、丘墟穴、昆侖穴、足臨穴、行間穴、里內庭穴、下痢穴、高血壓點穴、第二厲兌穴、第三厲兌穴、阿基里斯腱穴。

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