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清朝"協辦大學士"和"大學士"有什麼區別么
大學士成為清王朝最高的官員
到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滿、漢俱定為正一品,猶如歷朝的丞相.
協辦大學士,猶如宋之參知政事,為大學士之副職。到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才有協辦大學士,以後並改為常設。其品級比大學士稍低,從一品。
『貳』 協辦大學士是副宰相
清以大學士為內閣長官,遇有大學士在內廷行走或奉差外出者,另派人協辦閣務。雍正元年(1723)至五年間有署大學士,二年有協理大學士,六年又有額外大學士,十年至十三年復置協理大學士。皆非常設,無定額。乾隆四年(1739)方有協辦大學士,十三年額定為滿、漢各一員,由六部尚書或總督中選任,為大學士副職,可遞升大學士。從一品。
『叄』 大學士相當於什麼官
在明清兩代就相當於宰相,在現代相當於總理、副總理。
大學士為正一品,是明清兩朝的最高官。理論上,清朝大學士最多可以有六人,但一般只設置兩三人,多時也只有四五人。
清大學士官階:三殿三閣為正一品,協辦大學士為從一品。為文臣最高級,名為協助皇帝處理政務,而清初有議政處制其權力,雍正年間置軍機處後,其職權被取代,但軍機大臣及內外官員之資望特重者仍授大學士,以示尊崇。
在六個名號的大學士中,在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前,其地位順序從高到低為:中和殿、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後來變成: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體仁閣。大學士的遷轉也大多按從體仁閣至文華殿這樣的順序遷轉。
(3)協大學士擴展閱讀:
明清時流行的中堂一稱,一般是指大學士或首輔大學士。此外,越南的後黎朝和阮朝也曾模仿中國,設立大學士之職。 洪武十三年(1380年),丞相胡惟庸因案被誅,明太祖罷中書省,廢除二千餘年來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親統六部。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太祖御奉天殿,敕諭文武群臣說:「自古三公論道,六卿分職。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我朝罷相,設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門,分理天下事務,彼此頡頏,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
明成祖始開內閣於文淵閣,延攬大學士入內閣,選翰林官解縉、胡廣、楊榮等入職文淵閣,參預機務,閣臣政務自此始,有人漸升為大學士,但品階只有正五品。
仁宗增置謹身殿(後改建極殿)大學士,後大學士常以三孤兼任尚書,地位尊崇,為皇帝起草詔令,指導批答奏章,號稱輔臣。仁宣時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入閣,多所扶正,海內清平。
大學士中居首者,號稱首輔,其權最大,有票擬之權。明武宗正德中期以後,內閣權力急速發展,但首輔大學士的職權仍無法與以往的丞相相比。
『肆』 紀曉嵐是大學士,大學士是干什麼的,幾品官為什麼沒有兵
大學士,是輔助皇帝的高級秘書官。一開始大學士並無實權,類似今日的秘書之職。從品級上講,大學士都一樣,均為正一品,實際地位會有些許差別。大學士屬於文職秘書官,所以沒有兵。
大學士在明朝及以後又稱內閣大學士、殿閣大學士等,也有協辦大學士。明清時流行的中堂一稱,一般是指大學士或首輔大學士。此外,越南的後黎朝和阮朝也曾模仿中國,設立大學士之職。
洪武十三年(1380年),丞相胡惟庸因案被誅,明太祖罷中書省,廢除二千餘年來的丞相制度,直接由皇帝親統六部。但由於工作份量實在過於龐大,洪武十五年(1382年)不得不設殿閣大學士,為皇帝顧問,一開始大學士並無實權,類似今日的秘書之職。
清朝沿用明代內閣制,但內閣的權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議政王大臣會議的限制。乾隆年間改「中和殿大學士」為「體仁閣大學士」,成為「三殿三閣」。
在裁撤中和殿大學士之後,諸殿閣大學士中,以保和殿為最尊貴,一般很少人能得到。在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後,得到保和殿大學士的有傅恆,自傅恆乾隆三十五年死後至清亡,就再沒有人得到保和殿大學士。
(4)協大學士擴展閱讀:
明成祖始開內閣於文淵閣,延攬大學士入內閣,選翰林官解縉、胡廣、楊榮等入職文淵閣,參預機務,閣臣政務自此始,有人漸升為大學士,但品階只有正五品。
仁宗增置謹身殿(後改建極殿)大學士,後大學士常以三孤兼任尚書,地位尊崇,為皇帝起草詔令,指導批答奏章,號稱輔臣。仁宣時有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入閣,多所扶正,海內清平。
大學士中居首者,號稱首輔,其權最大,有票擬之權。明武宗正德中期以後,內閣權力急速發展,但首輔大學士的職權仍無法與以往的丞相相比。
『伍』 協辦大學士是什麼官
清初,置內三院大學士,順治十五年(1658),改內三院為內閣,置中和、保和、文華、武版英諸殿與東閣、文淵權閣大學士。嗣一度復內三院舊制。雍正九年(1731),置協辦大學士,乾隆十三年(1748)定製,置大學士滿漢各二人,官銜以保和、文華、武英三殿及體仁、文淵、東閣三閣為稱,其中保和殿大學士不常置,協辦大學士滿漢各一人。清大學士官階:三殿三閣(保和殿 武英殿 文淵殿 體仁閣 文淵閣 東閣)為正一品,協辦大學士為從一品。為文臣最高級,名為協助處理政務,而清初有議政處制其權力,雍正年間置軍機處後,其職權被取代,但軍機大臣及內外官員之資望特重者仍授大學士,以示尊崇。
應是政治局常委。
『陸』 內閣學士,協辦大學士,大學士
大學士,又稱內閣大學士、殿閣大學士、中堂等。
最大是大學士
大學士:滿、漢各二人,正一品,掌鈞國政,贊詔命,厘憲典,議大禮、大政,裁酌可否入告。修實錄、史、志,充監修總裁官,經筵領講官,會試充考試官,殿試充讀卷官,春秋釋奠,攝行祭事。
第二等是協辦大學士
協辦大學士:滿、漢各一人,尚書內特簡。從一品,輔佐大學士;
第三等是學士
學士:滿洲六人,漢四人,從二品,掌敷奏;
後面依次
侍讀學士:滿洲四人,蒙、漢各二人,從四品,掌典校;
侍讀:滿十人,蒙古、漢軍、漢各二,正六品,掌勘對;
典籍:滿、漢、漢軍各二人,正七品,掌出納文移。內閣,為典掌絲綸之地,自大學士以下,皆不置印,惟典籍置之,以鈐往來文牒。
中書:滿洲七十人,蒙古十六人,漢軍八人,漢三十人,正七品,掌撰擬、繙譯。
貼寫中書:滿洲四十人,蒙古六人。
大學士的名稱前要改加殿、閣銜,數目為六人。清朝有「中和殿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
乾隆年間改「中和殿大學士」為「體仁閣大學士」,成為「三殿三閣」。
從品級上講,大學士都一樣,均為正一品,實際地位會有些許差別。在裁撤中和殿大學士之後,諸殿閣大學士中,以保和殿為最尊貴,一般很少人能得到。在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後,得到保和殿大學士的有傅恆,自傅恆乾隆三十五年死後至清亡,就再沒有人得到保和殿大學士。 在六個名號的大學士中,在乾隆十三年裁撤中和殿之前,其地位順序從高到低為:
中和殿、
保和殿、
文華殿、
武英殿、
文淵閣、
東閣。
後來變成:
保和殿、
文華殿、
武英殿、
文淵閣、
東閣、
體仁閣。
大學士的遷轉也大多按從體仁閣至文華殿這樣的順序遷轉。當然並不一定要從體仁閣開始作為起步。大學士是可以空缺的,不一定要六個全授滿,而且從實際情況上看,四個大學士的情況最常見。
希望能幫到您 歡迎討論~
『柒』 紀曉嵐是內閣大學士還是協辦大學士
紀曉嵐24歲應順天府鄉試,為解元。31歲中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繼授編修。版乾隆三十三年,授貴權州都勻知府。但皇帝認為紀昀學問優勝,到外省做官不能盡其所長,將其留在身邊。同年4月,提升為侍學士。但紀曉嵐一生並未做過一天大學士,臨終前勉強做了一個月的協辦大學士,也只是安慰之意。
『捌』 協辦大學士的簡介
官名。清以大學士為內閣長官,遇有大學士在內廷行走或奉差外出者,另派人協辦版閣務權。雍正元年(1723)至五年間有署大學士,二年有協理大學士,六年又有額外大學士,十年至十三年復置協理大學士。皆非常設,無定額。乾隆四年(1739)方有協辦大學士,十三年額定為滿、漢各一員,由六部尚書或總督中選任,為大學士副職,可遞升大學士。從一品。
『玖』 協辦大學士的歷史
明朝建立的大學士制度防止了宰相專權,並建立了完備的中央運轉機制。明初的時候,朱元璋廢除了丞相一職,避免皇權旁落,不過,這樣一來,全國軍政大權就集於皇帝一人,皇帝的政務十分繁忙,遇事無人商量。所以,他又設了殿閣,殿閣的組成人員就是大學士了,作為顧問,但是,這時候的大學士只是高參並無實權;到了明成祖的時候,閣臣漸參與機務,協理朝政,慢慢的就形成了內閣制度。再往後來,徐光啟任大學士的時候,內閣的權力已經很大了,幾乎相當於丞相。而且,徐光啟還任禮部尚書,這是一個負責全國典禮、教育、科舉的官,也算是權傾朝野了。
明朝的殿閣大學士有中極、建極、文華、武英等殿大學士和文淵閣、東閣等大學士。畫面上的殿閣大學士像,為洪武十六年文華殿大學士形象。他頭戴展角漆紗襆頭,兩旁長一尺二寸的展角,據說是為了防止上朝時互相交頭接耳。身穿盤領寬袖紫袍,胸背有象徵等級的補子,腰間掛有牙牌及穗條。牙牌上刻著官職、姓名,是出入關防的憑證。大學士腳穿皂靴,雙手持笏,一副上朝奏事時對皇帝畢恭畢敬的樣子。 順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七月,清王朝參照明制,改內三院為內閣。大學士改加殿、閣頭銜,稱「中和殿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乾隆十三年去掉中和殿,增入體仁閣,成為三殿三閣)。
協辦大學士,猶如宋之參知政事,為大學士之副職。初期未有定額設置,遇有大學士在內廷行走或奉差在外,才另選人員協辦閣務。早在雍正元年至五年間(公元1723—1727)有署大學士,六年(公元1728年)又有額外大學士。十年至十三年(公元1732—1735年)再設協理大學士。到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才有協辦大學士,以後並改為常設。其品級比大學士稍低,從一品。
『拾』 吏部尚書與協辦大學士誰大
協辦大學士是個什麼官職,類比今天的中央政治局委員或者候補常委
吏部尚書是什麼呢,類比今天的組織部部長……那麼你說哪個大
協辦大學士加六殿大學士往往人數總計不過十人上下,有時還更少,這個級別基本就是國家的最高領導集團,李鴻章當年也是因為協辦大學士而被稱為李中堂,因為這些人在上朝的時候,一定是第一排而且立於人群中間正對皇帝,所以才叫中堂,吏部尚書的位置要麼是第二排,要麼是第一排最邊的位置,你說呢,這位置難不成瞎站的?並且吏部並不像樓上說的那麼權利巨大,人事完全任免,漢代宰相的時候都沒這本事……
三省六部是對職責的細化,皇帝一天事情很多,沒那麼多時間搞什麼小官的升遷調動,才有了吏部,清朝吏部可對正四品以下官員直接任免,正四品類比於今天的正廳級,這樣看是否合理多了,正部級任免最高正廳級,另外吏部還對外放的官員,比如巡撫考核的權利,但對省這一級,更多的是靠另外的一套系統,監察院在搞,監察院在每個省都有按察使,這貨可是正三品,放今天就是副部級,所以吏部實際上也就是對四品以下有較大影響力……是不是看起來和今天也很像,省紀委書記就是副部級歸中央紀委管
協辦大學士或者說大學士這個官職是一個加銜,很多時候,某些官會獲得這個加銜,但是吏部尚書還不太夠格……一般來說監察院左都御史+某部尚書,總領內大臣,軍機大臣,外放的擁有重兵的將軍,這種官會獲得某殿大學士,極個別九門提督,極個別尚書,極個別地方總督,極個別八旗部隊的旗都統,才有幸得到協辦大學士,因為協辦大學士一般也就兩三人,有時候壓根一個都沒有……所以你說哪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