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碩士學位 » 內閣大學士群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內閣大學士群

發布時間: 2021-03-17 09:09:41

❶ 內閣首輔的權力有多大專管什麼事情。

內閣首輔,即內閣中位列第一的輔臣。在明代,「首輔」是對內閣大學士(少數以翰林學士入直內閣)中位居第一者的尊稱,與內閣」次輔「、」群輔「相對,一說大致產生於明英宗天順年間,始自李賢;另有從明仁宗時大學士初兼師保之官的楊士奇起算、從明成祖創建內閣時起算、從明世宗在位期間起算等說法。

內閣首輔並無明文規定,而是政治實踐的產物。嘉靖、隆慶與萬曆初年,首輔、次輔界限嚴格,首輔之權最重,主持內閣大政,尤其是掌握票擬權,次輔不敢與之抗衡。在內閣之外,內閣首輔也已成為文臣之首,並能有力地影響六部,其中張居正還嘗試通過考成法以使對六部的控製得到制度化。張居正之後,內閣首輔權力趨於衰落。

對於內閣首輔的性質和地位,存在「顧問」、「宰相」、「開府之書記」、「輔相」等多種說法,當代學界主流觀點認為其並非宰相。嚴格意義上,在明代內閣制形成初期及清代等不強調內閣大學士職權差別的時代,不存在」內閣首輔「的概念。

❷ 明代內閣大學士是幾品官是正五品還是一品

初設時為正五品,之後加官至正一品。

內閣大學士,明代為正五品,包括中極殿大學士(舊名華蓋殿大學士)、建極殿大學士(舊名謹身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

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2年)廢丞相及中書省,十五年仿宋制設殿閣大學士,以為皇帝顧問。成祖即位後,以侍講、侍讀學士等翰林官參預機務,入內閣,

至明中葉,遂以大學士為內閣長官,替皇帝起草詔令,批條奏章,商承政務,其本身官階在尚書、侍郎下,但實權甚重。稍後,以尚書、侍郎入閣辦事,兼大學士,加官至於一品。

(2)內閣大學士群擴展閱讀:

明成祖即位後,特派解縉、胡廣、楊榮等入午門值文淵閣,參預機務,稱為內閣。仁宗時,任用楊士奇、楊榮為華蓋殿、謹身殿大學士,權力加重。

明世宗時,改華蓋殿為中極殿,謹身殿為建極殿,將大學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書之前,地位大大提高。明代之內閣大學士雖無宰相之名,實有宰相之權。

內閣權力的有無及大小,內閣實際地位的高低,也主要體現在其所寫「票擬」被採納的程度上。洪熙、宣德時期,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以及萬曆前期張居正的「票擬」,差不多都轉化為「硃批」的藍本,在這種情形下,內閣權力迅速增大就成為可能。

隨著內閣權力的不斷增大,內閣成為一個重要的部門,於是,從明朝中後期開始,內閣大學士開始由尚書擔任,而這些尚書有的還擔任太保、太傅、少保、少傅等,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官階為正一品。

於是六部尚書有事只好請示內閣大學士,這就使他們實際上成為內閣的下屬,等於又恢復了中書省統率六部的舊制。

後來內閣大學士又按地位高低順序,分為首輔、次輔、群輔,首輔「偃然漢唐宰輔,特不居丞相名耳」。

在這種情況下,內閣便有了宰相化的發展傾向,個別內閣輔臣的權力也像以前的丞相那麼大了,於是相繼出現了像夏言、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等沒有丞相之名卻有丞相之權的「權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內閣學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內閣大學士

❸ 清朝除皇帝之後,大臣怎麼分工的比如什麼內閣大學士,六部,還有各部門負責人。包括軍事機構等等。

軍機處就是皇帝辦公室 軍機大臣由皇帝直接任命 不管你是多大的官 皇帝都可以把你放進去內 甚至平民容都可以 進去之後就相當於皇帝的秘書 皇帝也可以隨時撤銷

XXX大學士是官名 凡是大學士都是一品文官 屬於虛銜 單有大學士的官位本身是沒有權利的 比如紀曉嵐 相當於社科院院長 就是負責編書的 政治上插不上嘴

六部就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國防部、外交部 各管各的 來了個外國使臣進貢 你外交部就按規定去處理 軍隊要調防 國防部負責處理 六部最高領導人是各部尚書 由軍機大臣兼任某一部的最高領導人 就會被尊稱為中堂 比如和珅和中堂

國家最高領導人是皇帝 所有各部門無法獨立處理的事兒 和已經辦了的事兒 都要向皇帝報告 軍機處負責篩選 把重要的呈遞給皇上裁定 不太重要的由軍機大臣批示 遞交皇帝審查 審查通過就可以執行

簡單的說是君主專制 除了民事和刑事 其他的皇帝都有權管理 這叫乾綱獨斷

只有地方官擁有獨立權利 比如巡撫 他擁有自己任命官職的能力 在古代能做到這樣的封疆大吏是及其榮耀的 這些人權利很大 在北京的官兒 全都挨著皇上 其實都是高級辦公人員

❹ 內閣大學士是做什麼的

內閣學士為明、清朝官制之一,品等為從二品。朱元璋仿宋制設置華蓋殿、謹身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等大學士,為皇帝顧問。隨著內閣權力的不斷增大,內閣成為一個重要的部門,於是,從明朝中後期開始,內閣大學士開始由尚書擔任,而這些尚書有的還擔任太保、太傅、少保、少傅等,
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官階為正一品,於是六部尚書有事只好請示內閣大學士,這就使他們實際上成為內閣的下屬,等於又恢復了中書省統率六部的舊制。後來內閣大
學士又按地位高低順序,分為首輔、次輔、群輔,首輔「偃然漢唐宰輔,特不居丞相名耳」。在這種情況下,內閣便有了宰相化的發展傾向,個別內閣輔臣的權力也
像以前的丞相那麼大了,於是相繼出現了像夏言、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等沒有丞相之名卻有丞相之權的「權相」。正像譚天星在他的《明代內閣政治》中所說那樣:「內閣雖無相名,實有相職;雖有相職,實無相權;既無相權,卻有相責。

❺ 殿閣大學士與內閣大學士的區別以及二者的品級

像武英殿什麽殿得殿閣大學士一般為輔臣。

就是輔助皇上處理政事的。

後者就是。。。

自己慢慢看。。。
註:都是一品。

----------------
內閣大學士為中國清朝官制之一,品等為正一品。1659年,清政府將文館與內三院統一且更名為內閣,其內閣設大學士。滿人與漢人各兩名。大學士於1730年代乾隆朝時,成為三殿三閣定製。事實上,內閣大學士有票擬之權,可說是清朝的實際宰相。相權廢止後,朱元璋集皇權、相權於一身,每天要處理大量政事,為保證君權不至於旁落,又便於處理政事,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仿宋制,從翰林院等機構挑選了幾名文臣充任文淵閣、東閣、華蓋殿、武英殿、文華殿的殿閣大學士,協助皇帝批閱奏章,充當顧問。明成祖朱棣又准許閣臣參予機務,但不置僚屬,不得專制百官。從明仁宗朱高熾開始,用六部尚書、侍郎兼殿閣大學士,閣臣權力漸重。明中葉以後,閣臣又有了首輔、次輔和群輔的區別。首輔擁有票擬權,位極人臣,一切朝政皆歸其調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閣權一代一代的積累,明中葉以後的殿閣大學士已經掌握了一部分宰相之權,早已不是最初的皇帝「顧問」了,首輔已成為實際上的宰相。內閣則成為事實上的全國行政中樞機構。但首輔的地位經常受到專權宦官的挑戰。首輔畢竟不是合法的宰相。明中期朝政的混亂與此有著密切的關系。

❻ 內閣是在哪位皇帝時期設立的其職能是什麼

明朝從廢丞相到實行內閣制,使中國傳統社會的中央官制發生了最重要的變革。明洪武元年設左、右丞相,丞相之下設左丞、右丞、參知政事等職,,是朱元璋。
簡介;
內閣:是政府最高級官員代表政府各部門商議政策的組織。
內閣制度最早源自於中國明朝時期,由明成祖朱棣設立。
明朝滅亡後,清朝依舊延續前代,比明朝內閣地位高,正式成為百官之首。18世紀,英國政府將樞密院外交委員會演變為內閣。
內閣最高領導是"首輔"一人,其次是"次輔"一人,其餘皆稱「群輔」,在文淵閣辦公。明朝時內閣大學士都是正五品,但排名的先後順序從大到小依次為:
華蓋殿(後改中極殿)大學士(首輔)、謹身殿(後改建極殿)大學士(次輔)、文華殿大學士(群輔)、武英殿大學士(群輔)、文淵閣大學士(群輔)、東閣大學士(群輔)。
內閣在明朝時期,最初是明成祖的秘書機構,僅備顧問兼協理章奏,並不參與決策。但國事繁忙,明成祖一人無暇顧及偌大的國家。內閣作為秘書處,便依照皇帝的指示來替皇帝處理國政。
自從明成祖歸天後,一直到明王朝滅亡。內閣便實際上成為全國最大的權力機構。但地位依舊很低。

❼ 明代內閣與殿閣大學士有什麼區別內閣設立後,是不是內閣大學士取代了殿閣大學士

1、成立時間不一樣

洪武十五年(1382年)設殿閣大學士,為皇帝顧問。

內閣成立於建版文四年(1402年)。

2、原因不一權樣

殿閣大學士,丞相被廢除以後,全國的重大政務都由皇帝親自處理,明太祖平均每天要批閱奏章二百多件,處理國事四百多件,忙得不可開交,於是他另設殿閣大學士,侍從左右,以備顧問。

明成祖朱棣雖有朱元璋一樣獨攬大權的雄才偉略,但一次又一次的御駕親征讓他不能真正意義上地總攬政事,於是一個幫助皇帝的「助手」機構——內閣應運而生。

3、職權不一樣

殿閣大學士,一開始大學士並無實權,類似今日的秘書職。明中葉後逐漸參與機要,實為內閣長官。起草詔令,代皇帝批答奏章,實際掌握宰相之權。

內閣,皇帝咨政機構,此後權力逐漸增大,後形成為明朝行政中樞。到明世宗中葉,夏言、嚴嵩等人執掌內閣,地位赫然為真正的宰相,亦可壓制六部。

是的,殿閣大學士逐漸形成內閣制度。

❽ 明代的內閣制度。

明太祖廢丞相後,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君權空前加強,全國政務最後都叢集到他身上,弄得他十分繁忙,遇到重大問題又無處商量。於是便在洪武十三年(1380),置四輔官以協贊政務。不久,四輔官因年老致仕或病死,未再設置。洪武十五年(1382),明太祖又仿效宋朝制度,置殿閣大學士以備顧問,秩皆五品。不過,當時重大政務仍由明太祖自操威柄。

明成祖即位後,選拔一批親信的大臣「並直文淵閣,預機務」,閣臣的設置從此成為常制,內閣制度基本形成。

成祖時,內閣之稱謂、體制、職責各方面,基本上形成,但地位仍只五品,既無獨立之辦公室,六部的奏章,亦不先往內閣,故權力仍不大。到後來,楊士奇、楊榮、胡廣等先後入閣,實權與地位皆有所提升。終明之世,內閣制度的演變。

(8)內閣大學士群擴展閱讀:

明朝最初沿襲元朝制度,設立中書省,置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後,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了中書省和宰相,分中書省之權歸於六部。原中書省官屬盡革,惟存中書舍人。

同年九月,朱元璋設置四輔官,以儒士王本等為之。從明代起,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的政務,實際上等於兼任宰相,把君主獨斷專行擴大到了頂峰。

成立

建文年間,改大學士為學士,悉數罷免大學士,各設學士一人。此後改謹身殿為正心殿,設正心殿學士。明成祖朱棣雖有朱元璋一樣獨攬大權的雄才偉略,但一次又一次的御駕親征讓他不能真正意義上地總攬政事,於是一個幫助皇帝的「助手」機構——內閣應運而生。明成祖即位後,特派解縉、胡廣、楊榮等入午門值文淵閣,參預機務,稱為內閣。內閣制度至此建立。

❾ 古代的翰林院大學士與內閣大學士都是干什麼的

翰林院從唐朝開始設立。始為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但自唐玄宗後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院里任職的人稱為翰林學士。從制度上講,明代 翰林院是朝廷考議制度、詳正文書、咨議政事的職官機構,翰林官的主要活動多為朝廷日常性工作,如從事誥敕起草、史書纂修、經筵侍講等。然而,自天順朝以後,出現了「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奇怪現象。這種現象足以說明,翰林院既是明代通過科舉考試匯集優秀人才之所,又是明代高層政治人物的輸出之所。

明代科舉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直接進入翰林院,二等為翰林院庶吉士,取得翰林院的預備資格,三等則委以地方基層官吏或其他職務。可見,能夠直接進入翰林院的,實則僅科舉進士名列前茅者。對於這樣一批人才,朝廷高度重視,精心培植。翰林院的日常活動,既是履行其處理政事的職能,同時更具有鍛煉能力、增長見識的意義。譬如,以皇帝名義頒發的各種誥敕本應閣臣起草,但實際上一般性文件多由翰林代筆,這項工作有助於翰林官適應政務、加深閱歷、加強對國家事務的熟悉;對明代歷朝實錄的編寫一般由閣臣領銜,翰林負責實際編修,這項工作加強了翰林官對前朝政典故事的深入了解;而在經筵侍講中,翰林官又因此而不斷熟悉朝廷儀制和國家要政;同時由於經筵講讀而形成的亦君臣亦師生的關系,成為翰林官在院期間或日後為官主政時啟沃君心、對皇帝施加影響的重要條件。此外,翰林官有著更多的親炙鴻儒、接近權要的機會,又能飽覽史料邸報,參加某些重要會議,便於對政局時事獲得具體而深入的了解。這些都使翰林學士不斷積累政治學識和經驗,為日後准備較好的政治素養。
明代翰林院官員具有兩重意義:其一,作為參預機務的內閣成員。內閣成員稱大學士,因而內閣與翰林院為一而二,二而一的機構,這是清制只有翰林出身者才能入閣的由來。自明憲宗成化(公元1465——1487年)以後,不但內閣,就連六部長官也有定例以翰林官充任的。據《明史·職官志二》載:「其在六部,自成化時,周洪謨以後,禮部尚書、侍郎必由翰林,吏部兩侍郎必有一由於翰林。其由翰林者,尚書則兼學士(六部皆然),侍郎則兼侍讀、侍講學士。其在詹事府暨坊、局官,視其品級,必帶本院銜(詹事,少詹事帶學士銜,庶子,諭德,中允,贊善則帶侍講、侍讀學士以至於編修、檢討等銜)」。其二,明代的翰林院包括前代的秘書監、史館、著作局、起居郎、舍人等職;因此,這些官名均已廢除。事實上連這些官的職務也廢除了,有時不過作為裝點門面而已。

內閣大學士為中國清朝官制之一,品等為正一品。1659年,清政府將文館與內三院統一且更名為內閣,其內閣設大學士。滿人與漢人各兩名。大學士於1730年代乾隆朝時,成為三殿三閣定製。事實上,內閣大學士有票擬之權,可說是清朝的實際宰相。相權廢止後,朱元璋集皇權、相權於一身,每天要處理大量政事,為保證君權不至於旁落,又便於處理政事,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仿宋制,從翰林院等機構挑選了幾名文臣充任文淵閣、東閣、華蓋殿、武英殿、文華殿的殿閣大學士,協助皇帝批閱奏章,充當顧問。明成祖朱棣又准許閣臣參予機務,但不置僚屬,不得專制百官。從明仁宗朱高熾開始,用六部尚書、侍郎兼殿閣大學士,閣臣權力漸重。明中葉以後,閣臣又有了首輔、次輔和群輔的區別。首輔擁有票擬權,位極人臣,一切朝政皆歸其調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閣權一代一代的積累,明中葉以後的殿閣大學士已經掌握了一部分宰相之權,早已不是最初的皇帝「顧問」了,首輔已成為實際上的宰相。內閣則成為事實上的全國行政中樞機構。但首輔的地位經常受到專權宦官的挑戰。首輔畢竟不是合法的宰相。明中期朝政的混亂與此有著密切的關系。

內閣學士為中國清朝官制之一,品等為從二品。1659年,清政府將文館與內三院統一且更名為內閣,其內閣設學士。在數量上,內閣學士中,滿人六人,而漢人則四名。學士於1730年代乾隆朝時,成為三殿三閣定製。數量達到幾十人之多。

學士一詞最早出現在周代。《周禮·春官》:「詔及徹,帥學士而歌徹。」《禮儀·喪服》:「大夫及學士則知尊祖矣。」唐著名學者孔穎達對此註:「此學(士)謂鄉庠、序及國之大學、小學之學士。」庠、序以及大學、小學,均為古代貴族子弟讀書場所,相當漢以後的太學,西晉以後的國子學。可見,學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學讀書的貴族子弟,後來逐漸變成官名和文人學者的泛稱。

魏晉以後,學士成了以文學技藝供奉朝廷的官吏。如南北朝著名詩人庚信、徐陵曾作梁武帝東宮學士,專陪皇帝吟詩作賦,寫了大量綺艷靡麗的宮體詩。當時學士無定員,無品序,無定名,有的深受皇帝寵信,有的則地位低下,甚至備受欺凌。盡管他們的地位、職責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學士必須是博學多識或專精一門學問的人。

唐朝設置了學士院,奉旨起草詔命,學士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學士甚至可以參與朝政。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召名儒房玄齡、魏徵、杜如海等十八人為學士,共議天下大事。玄宗、德宗時設翰林院、學士院。翰林學士為眾學士之首,常以博學多才、有極高文學造詣的學者充任。著名浪漫派詩人李白就曾作過翰林學士。唐以後,除翰林院設學士外,還以殿、閣、館之名命名學士,其中觀文殿學士最為榮貴,須曾任宰相者才得授予。唐以後還置大學士,為殿、閣、館學士之首。到了清朝,大學士地位更加顯赫,官拜正一品,為文職官吏之首。這些大學士參贊朝政,表率百官,甚至官至宰相,為此在公私禮節上人們都不直稱其名,而以「中堂」尊稱。無論學士還是大學士,都必須是有學問的人才能擔任。

❿ 古代內閣大學士相當於現代什麼官

古代內閣大學士相當於現代的總理,副總理。

內閣學士,清代官職,為內閣大學士的屬官。其員額於康熙十二年(1673)後定為滿洲六人、漢族四人,其品級於雍正八年(1730)以後定為從二品,一度兼禮部侍郎銜。

清朝內閣的主要官員定為大學士滿、漢各一人,均為正一品;協辦大學士滿、漢各一人,均為從一品;學士滿六人,漢四人,均為從二品。

內閣大學士自定為正一品後,遂成為有清一代最高的官員,猶如歷代的宰相,地位極為尊崇。每一大學士均有殿閣頭銜,如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等,被尊稱為「中堂」。

(10)內閣大學士群擴展閱讀:

內閣大學士位高權重:

隨著內閣權力的不斷增大,內閣成為一個重要的部門,從明朝中後期開始,內閣大學士開始由尚書擔任,而這些尚書有的還擔任太保、太傅、少保、少傅等,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官階為正一品,

於是六部尚書有事只好請示內閣大學士,這就使他們實際上成為內閣的下屬,等於又恢復了中書省統率六部的舊制。

後來內閣大學士又按地位高低順序,分為首輔、次輔、群輔,首輔「,內閣便有了宰相化的發展傾向,個別內閣輔臣的權力也像以前的丞相那麼大了,於是相繼出現了像夏言、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等沒有丞相之名卻有丞相之權的「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