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解釋什麼是節約悖論
人們提倡節約,把錢存起來,消費就少了 ,消費少了不利於經濟發展,經濟發展緩慢個人的收入就少了,還不如不節約了
② 作圖說明節儉悖論的經濟學原理
③ 結合宏觀經濟學談一下對節儉悖論的理解
「節約悖論」是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種理論,也稱為「節儉悖論」、「節約反論」、「節約的矛盾」。
根據凱恩斯主義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同方向變動,儲蓄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但根據儲蓄變動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的理論,增加儲蓄會減少國民收入,使經濟衰退,是惡的;而減少儲蓄會增加國民收入,使經濟繁榮,是好的,這種矛盾被稱為"節約悖論"。
「節約悖論」的核心理論:
凱恩斯認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勤儉節約對於個人或家庭來說是美德,然而對整個社會來說,節約意味著減少支出,迫使廠商削減產量,解僱工人,從而減少了收入,最終減少了儲蓄,造成有效需求不足,阻礙經濟發展和產量、就業增加。經濟大蕭條時期的景象就是節約悖論的一個生動而可嘆的例子。在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德賓(E.F.M.Durbin)甚至將「儲蓄」說成「一個特別危險的自我毀滅過程」。凱恩斯則鞭撻了節儉的儲蓄者,1931年1月他在廣播中斷言,節儉將促成貧困的「惡性循環」。他還告訴大家,如果「你們儲蓄五先令,將會使一個人失業一天」。由於人們對未來預期不抱任何希望,所以大家都盡量多儲蓄。但是,他們不願意消費的心理和行為又導致其收入繼續下降。
④ 有關經濟學家凱恩斯的「節約悖論」的解釋
節約悖論:根據凱恩斯主義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消費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同方向變動,儲蓄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按照傳統的道德觀,增加儲蓄是好的,減少儲蓄是惡意的.但根據儲蓄變動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的理論,增加儲蓄會減少國民收入,使經濟衰退,是惡的;而減少儲蓄會增加國民收入,使經濟繁榮,是好的,這種矛盾被稱為"節約悖論".應該指出,這種悖論只在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況下存在,在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時就不存在了
⑤ 經濟學中有所謂「節儉的悖論」,請問是何道理
節約悖論是凱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種理論,他認為消費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同方向變動,儲蓄的變動會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但根據儲蓄變動引起國民收入反方向變動的理論,增加儲蓄會減少國民收入,使經濟衰退,是惡的;而減少儲蓄會增加國民收入,使經濟繁榮,是好的,這種矛盾被稱為"節約悖論"。
凱恩斯的3大心理規律的其中一條是邊際消費傾向遞減,即人們不願消費,導致了產品積壓,生產停滯,失業率攀升,是導致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