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經濟 » 新政治經濟學講義汪丁丁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新政治經濟學講義汪丁丁

發布時間: 2021-03-28 23:36:00

Ⅰ 汪丁丁的人物論著

文章刊載期刊發表時間理性的演化——關於經濟學「理性主義」的對話社會科學戰線2004-03-25啟蒙死了,啟蒙萬歲!──評汪暉關於「中國問題」的敘說戰略與管理1999-02-05哈耶克《感覺的秩序》導讀社會科學戰線2009-01-01社會科學定量分析方法基礎探討社會科學戰線2010-01-01演化社會理論引言社會科學戰線2008-03-01社會選擇、公共選擇與新政治經濟學學術月刊2007-08-20一個嵌入社會網路的市場經濟:義烏案例社會科學戰線2007-01-25正義與效率的沖突:法經濟學的核心議題學術月刊2006-04-20效率與正義:一場經濟學與法學的對話學術月刊2006-03-20生產函數的知識理論社會科學戰線2006-01-25中國社會的醫療服務向何處去社會科學戰線2005-09-25生命,激情,理性——評蘭德《源泉》社會科學戰線2005-11-25人類合作秩序的起源與演化社會科學戰線2005-07-25理性的危機——關於經濟學「理性主義」的對話天津社會科學2004-01-23跨學科的範式社會科學戰線2004-11-25數學和社會科學方法的關系社會科學戰線2004-09-25中國的新政治經濟學的可能依據——行為和意義的綜合視角社會科學戰線2004-05-25理性與道德——關於經濟學研究邊界和廣義效用的討論(一)社會科學戰線2003-07-25社會交往中的效率與道德——合作與信譽在人類起源中的意義學術月刊2003-09-20學術與人生——汪丁丁教授訪談學術月刊2003-10-20歷史視角的經濟學:是否必要?如何可能?——汪丁丁、羅衛東、葉航三人對談錄浙江社會科學2003-10-25新政治經濟學的可能依據:行為和意義的綜合視角——
汪丁丁、羅衛東、葉航三人對談錄 浙江社會科學2003-12-25理性與情感——關於經濟學研究邊界和廣義效用的討論(三)社會科學戰線2003-07-25社會科學及制度經濟學概論社會科學戰線2003-05-25信譽: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意義《浙江大學學報》2003年 第2期偏好、效用與經濟學基礎範式的創新——汪丁丁、羅衛東、葉航三人對談錄浙江社會科學2003-04-25凸性與均衡穩定性數字財富2002-08-15 著作名 出版社 出版時間 行為經濟學講義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9 經濟學思想史講義(第二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8 青年對話錄系列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2012 盤旋的思想 三聯書店 2009.11 串接的敘事 三聯書店 2009.11 影子對話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9 經濟學三人談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8 市場經濟與道德基礎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1 制度分析基礎講義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6 制度經濟學三人談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4 新政治經濟學評論(第1-20卷)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5-2012 情境筆記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1 尋路問學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1 企業的權力結構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04.5 麥田裡的歌 中信出版社 2004.1 尋找麥田 中信出版社 2004.1 在市場里交談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8 我思考的經濟學 三聯書店 2003.8 理性的追問—關於經濟學理性主義的對話 三聯書店 2003.8 海的寓言 中信出版社 2003.6 知識印象 中信出版社 2003.6 制度分析基礎----一個面向寬頻網時代的講義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2.8 永遠徘徊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2.3 風的顏色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2.3

Ⅱ 福利經濟學方面有哪些比較好的課本

庇古是福利經濟學的創始人之一,你可以看看他的代表作《福利經濟學》、《產業變動論》、《財政學研究》;義大利的帕累托 《政治經濟學講義》,《政治經濟學提要》,《普通社會學》。

Ⅲ 福利經濟學的代表人物

經濟學家在庇古的舊福利經濟學基礎上進行修改,發展形成了新福利經濟學。回
代表人物有義大利的帕累答托,美國的勒納、霍特林、薩繆爾森以及英國的卡爾多等人。他們提出了假想的「補償原理」,建立了效用序數論,並編造了「社會福利函數」。
代表作有帕累托的《政治經濟學講義》,《政治經濟學提要》,《普通社會學》等。

Ⅳ 什麼是新政治經濟學講義

★著名經濟學家汪丁丁最新力作,總結多年探討中國社會基本問題之思想成果★關注政治體制改革方向,求解中國人的正義訴求與幸福生活來源★附贈作者親繪課程配套全彩「心智地圖集」在無神的社會里,正義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性質——它如此重要,以致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每一個人或絕大多數人是否感覺幸福。我這部講義,不僅是「新政治經濟學」講義,而且是關於中國人怎樣可以生活得更美好的講義。也因此,這部講義是我關於「中國社會基本問題」的長期探討的最近一次總結。——汪丁丁本書以汪丁丁教授於北京大學開設「新政治經濟學」課程的講義為基礎,匯集多年來從經濟學視角出發求解中國社會基本問題及制度改革前景的思想成果。在本書中,作者首先界定了新政治經濟學及其基本問題,進而深入探討其核心議題——正義,具體包括正義理論中特殊主義與普遍主義的糾纏、正義觀念的發展史與社會實踐,以及社會正義與公共理性、政治民主的關系等主題,並重點關注艾智仁、奈特與布坎南等經濟學家的作品和貢獻。同時,作者以跨學科的視域、思想史的方法,梳理了「正義」的實踐智慧,最終將全部的理論探討應用於對中國社會現狀的剖析與未來變革方向的探索之中。

Ⅳ 如何實踐《資本論》

《資本論》的藝術高度:社會客觀批判

——關於「商品批判」和「資本批判」的歷史辯證法

2016 年1 月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學報 Jan. 2016

第23 卷第1 期 Journal of SUIBE Vol.23 No.1


為讀者提供了「如何讀寫用《資本論》」方面的有價值觀點,並分享和系統介紹了自己的寶貴的寫作經驗,文獻珍貴而資源稀缺。

[編者按]如何將馬克思主義與當下中國研究結合起來,確實獲得有機化的中國生長力量,為中國經濟學創建提供寶貴智力支持,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刻不容緩的任務。發掘中華經典,並和世界經典的發掘同步、聯動,尋求最高智慧,實屬有益之舉。我們認為,這是文章提出「國學馬克思主義」研究主張的目的和價值所在。
——作者簡介:許光偉,當下一位寫作風格特立獨行的歷史經濟工作者、研究者

以下是文章主題和正文:

《道德經》和《資本論》具有結構的「巧合」:道和德規定的相互推動和彼此間的有機交融。《資本論》在成書結構上分成四個層次:歷史發生學(道,歷史生產→再生產過程);系統發生學(德,再生產→流通過程);現象發生學(道和德的生活形式,流通→生活過程);認識發生學(道和德的認識形式,生活→認識過程)。這其實是邏輯發展的必然,摹寫的是「以歷史生產為基礎的時間過程」、「以社會再生產為基礎的空間過程」、「以流通為基礎的現象過程」和「以經濟生活批判為基礎的認識過程(抽象上升到具體)」。這種辯證法的「四肢結構」完成了對社會歷史有機體的整體刻畫,書寫了一部商品經濟形態的「整史」。歷史的理論概念、批判=發展的方法論概念得以發掘出來;進而,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據亦可以從中得到鎖定。整體看,這是「保衛」的學術價值、工作意義和建設路徑。



保衛《資本論》參考文獻(供交流用)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出版。

該著創立了所謂的「七類文獻法」,用於進行指導中國經濟學的研究和構建。


Ⅵ.經濟理論
Coase,Ronald.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a,4(3): 386-405.
William Lazonick,Competitive Advantage on the Shop Floor,New Yor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白暴力:《財富勞動與價值——經濟學理論基礎的重構》,中國經濟出版社,2003。
布雷弗曼:《勞動與壟斷資本——二十世紀中勞動的退化》,方生等譯,商務印書館,1979(Monthly Review Press,1974)。
陳其人:《世界經濟發展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陳其人:《李嘉圖經濟理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陳其人:《亞當·斯密經濟理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何新:《反主流經濟學》,時事出版社,2010。
胡鈞:《〈資本論〉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兼論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到〈資本論〉》,《政治經濟學評論》2011年第3期。
胡培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主流地位不可動搖》,《政治經濟學評論》2013年第3期。
萊博維奇:《超越〈資本論〉——馬克思的工人階級政治經濟學》,崔秀紅譯,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
傑弗·霍奇森(霍奇遜):《資本主義、價值和剝削——一種剝削理論》,於樹生等譯,商務印書館,2013。
霍奇遜:《演化與制度——論演化經濟學和經濟學的演化》,任榮華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科斯:《論生產的制度結構》,盛洪等譯,上海三聯書店,1993。
蘭格:《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王宏昌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雷諾茲:《經濟學的三個世界》,朱泱等譯,商務印書館,2013。
李達:《經濟學大綱》,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李建德:《經濟制度演進大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
柳欣:《資本理論——有效需求與貨幣理論》,人民出版社,2003。
盧森堡:《資本積累論》,彭塵舜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9。
盧森貝:《〈資本論〉注釋》,趙木齋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3。
瓊·羅賓遜:《經濟學論文集》,顧准譯,商務印書館,1984。
曼德爾:《晚期資本主義》,馬清文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
孟捷等:《金融資本與「階級—壟斷地租」——哈維對資本主義都市化的制度分析》,《中國社會科學》2014年第8期。
米克:《勞動價值學說的研究》(第二版),陳彪如譯,商務印書館,1979。
皮凱蒂:《21世紀資本論》,巴曙松等譯,中信出版社,2014。
汪丁丁:《新政治經濟學講義:在中國思索正義、效率與公共選擇》,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沈越:《論古典經濟學的市民性質——馬克思市民理論再探討》,《經濟研究》2013年第5期。
斯拉法:《用商品生產商品——經濟理論批判緒論》,巫寶三譯,商務印書館,1963。
榮兆梓等:《公有制實現形式多樣化通論》,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榮兆梓:《企業制度:平等與效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王亞南:《中國經濟原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
威廉姆森:《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論企業簽約與市場簽約》,段毅才等譯,商務印書館,2002(Free Press,1985)。
吳宣恭:《論作為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生產方式范疇》,《當代經濟研究》2013年第3期。
許光偉:《論復雜勞動與簡單勞動協同創造價值——關於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現代化的一般思考》,《當代經濟科學》2003年第2期。
許光偉:《再論復雜勞動與簡單勞動的協同——從馬克思的協作理論說起》,《制度經濟學研究》2004年第1期。
許光偉:《中國國有企業歷史特性分析》,《經濟評論》2008年第1期。
許光偉:《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角度再談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改革開放30年成功實踐的理論啟示》,《當代經濟研究》2008年第10期。
許光偉:《生產要素理論的馬克思主義建構性分析——實踐邏輯域中的思考》,《經濟學家》2012年第8期。
許光偉:《發生學與中國經濟學建構:一個引論》,《中國經濟問題》2013年第2期。
楊繼國:《價值運行論綱》,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
楊繼國:《論虛擬經濟的特殊「供求規律」》,《廈門大學學報》2013年第6期。
楊小凱:《經濟學——新興古典與新古典框架》,張定勝等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余斌:《45個十分鍾讀懂〈資本論〉——余斌的解說》,東方出版社,2011。
張忠任:《數理政治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Ⅵ 求《保衛資本論》作者薦讀的文獻、作品、文章

保衛《資本論》參考文獻(列國志資料庫 供交流用)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出版。

該著創立了所謂的「七類文獻法」,用於進行指導中國經濟學的研究和構建。


Ⅰ.馬克思主義經典
《資本論》第1~4卷,人民出版社,2004。
《資本論》第1卷(法文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資本論》第1卷(德文一版),經濟科學出版社,198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200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200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32卷,人民出版社,1998。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34、47卷,人民出版社,200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人民出版社,2007。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
《剩餘價值學說史》,郭大力譯,上海三聯書店,2009。
《馬克思恩格斯〈資本論〉書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
《剩餘價值理論》,人民出版社,1975。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人民出版社,1997。
《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人民出版社,1978。
《列寧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84。
《列寧選集》,人民出版社,1995、2012。
《列寧專題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
《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人民出版社,1950。
《哲學筆記》,人民出版社,1974。
《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1991。
《毛澤東文集》,人民出版社,1993~1999。


Ⅱ.國學
《周易》(楊天才等譯注),中華書局,2011。
《國語譯注》(汪濟民等),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2。
《老子譯注》(羅義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論語譯注》(楊伯峻),中華書局,1980。
《大學中庸譯注》(王文錦),中華書局,2013。
《孟子譯注》(楊伯峻),中華書局,2012。
《楊伯峻〈孟子譯注〉商榷》(白平),中華書局,2013。
《楚辭譯注》(董楚平),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呂氏春秋譯注》(張雙棣等),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新編諸子集成》,中華書局,1961~2014。
《史記》(韓兆琦譯注),中華書局,2007。
《春秋繁露》(張世亮等譯注),中華書局,2012。
《全唐詩》(彭定求等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唐詩一萬首精選》,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2。
《唐宋詞鑒賞辭典》(唐圭璋等),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
《李商隱詩集疏注》(葉蔥奇),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
《李清照全詞》(劉瑜編),山東友誼出版社,1998。
《紅樓夢》(周書文點校),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熊十力選集》(景海峰編),吉林出版社,2005。
梁漱溟:《人心與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熊十力:《論六經·中國歷史講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熊十力:《原儒》,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熊十力:《新唯識論》,商務印書館,2010。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2006。
國學大師叢書,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0。


Ⅲ.歷史和思想文化
卜正民等:《中國與歷史資本主義——漢學知識的系譜學》,古偉瀛等譯,新星出版社,2005。
馮天瑜:《「封建」考論》(修訂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哈維:《後現代的狀況——對文化變遷之緣起的探究》,閻嘉譯,商務印書館,2013。
哈維:《新自由主義簡史》,王欽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
黃仁宇:《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侯家駒:《中國經濟史》,新星出版社,2008。
胡寄窗:《中國經濟思想史》,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
霍奇遜:《經濟學是如何忘記歷史的:社會科學中的歷史特性問題》,高偉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Routledge,2001)。
金觀濤等:《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增訂本),法律出版社,2011。
金觀濤等:《開放中的變遷——再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1。
李澤厚:《歷史本體論·己卯五說》(增訂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林毓生:《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增訂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
芒圖:《十八世紀產業革命——英國近代大工業初期的概況》,楊人楩等譯,商務印書館,1983。
考茨基:《唯物主義歷史觀》,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
庫諾:《馬克思的歷史、社會和國家學說》,袁志英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帕特森:《馬克思的幽靈——和考古學家會話》,何國強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斯考森:《現代經濟學的歷程——大思想家的生平和思想》,馬春文等譯,長春人民出版社,2006。
宋鴻兵:《貨幣戰爭》,中信出版社,2007。
唐慶增:《中國經濟思想史》,商務印書館,2011。
王亞南:《中國官僚政治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望月清司:《馬克思歷史理論的研究》,韓立新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韋伯:《經濟與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熊彼特:《經濟分析史》,楊敬年等譯,商務印書館,2001、2011。
程恩富:《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史》第1~5卷,東方出版中心,2006。
張一兵:《資本主義理解史》第1~6卷,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張之洞:《勸學篇》,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Ⅳ.政治和哲學
Antonio Gramsci,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71(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Martin Heidegger,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trans.by William Lovitt),New York:Harper Colophon Books, 1977.
阿爾都塞:《哲學與政治:阿爾都塞讀本》,陳越譯,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阿爾都塞:《保衛馬克思》,顧良譯,商務印書館,1984、2010。
哈耶克:《法律、立法與自由》,鄧正來等譯,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2000。
哈耶克:《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鄧正來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鮑德里亞:《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夏瑩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鮑德里亞:《生產之鏡》,仰海峰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
鮑德里亞:《象徵交換與死亡》,車槿山譯,譯林出版社,2006。
伯恩斯坦:《社會主義的歷史和理論》,馬元德等譯,東方出版社,1989。
布哈林:《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社會學通俗教材)》,余大章等譯,人民出版社,1983。
布洛維:《公共社會學》,沈原等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程恩富等:《論推進中國經濟學現代化的學術原則——主析「馬學」、「西學」與「國學」之關系》,《馬克思主義研究》2009年第4期。
德賽:《馬克思的復仇——資本主義的復甦和蘇聯集權社會主義的滅亡》,江澄清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費徹爾:《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從經濟學批判到世界觀》,趙玉蘭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葛蘭西:《實踐哲學》,徐崇溫譯,重慶出版社,1990。
戈爾巴喬夫等:《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央編譯出版社,1994。
廣松涉:《物象化論的構圖》,彭曦等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陳嘉映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豪斯曼:《經濟學的哲學》,丁建峰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郝敬之:《整體馬克思》,人民出版社,2012。
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賀麟等譯,商務印書館,1959。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范揚等譯,商務印書館,1961。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賀麟等譯,商務印書館,1979。
黑格爾:《小邏輯》,賀麟譯,商務印書館,1980。
洪銀興:《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私人資本及其收入的屬性——馬克思資本理論的現代應用》,《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第4期。
胡大平:《回到恩格斯——文本、理論和解讀政治學》,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
加達默爾:《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洪漢鼎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
簡新華等:《論社會主義資本理論的幾個難題》,《當代經濟研究》2003年第4期。
簡新華:《再論「資本中性論」——答侯廷智教授的商榷》,《中國經濟問題》2004年第4期。
梅洛蒂:《馬克思與第三世界》,高銛等譯,商務印書館,1981。
拉布里奧拉:《關於歷史唯物主義》,楊啟潾等譯,人民出版社,1984。
勞斯:《知識與權力——走向科學的政治哲學》,盛曉明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劉永佶:《勞動主義》,中國經濟出版社,2011。
盧卡奇:《歷史與階級意識——關於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研究》,杜章智等譯,商務印書館,2009。
盧卡奇:《關於社會存在的本體論》,白錫堃等譯,重慶出版社,1993。
柯爾施:《卡爾·馬克思——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階級運動》,熊子雲等譯,重慶出版社,1993。
柯爾施:《馬克思主義和哲學》,王南湜等譯,重慶出版社,1989。
梅扎羅斯:《超越資本——關於一種過渡理論》,鄭一明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牟宗三:《歷史哲學》,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奈格里:《〈大綱〉:超越馬克思的馬克思》,張梧等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康德:《歷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譯,商務印書館,1990。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注釋本)》,李秋零譯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康德:《實踐理性批判(注釋本)》,李秋零譯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錢廣華:《開放的康德哲學——重讀「物自體」》,《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
榮兆梓:《資本一般與公有資本》,《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10期。
施韋卡特:《反對資本主義》,李智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施密特:《歷史和結構——論黑格爾馬克思主義和結構主義的歷史學說》,張偉譯,重慶出版社,1993。
孫中山:《三民主義》,九州出版社,2011。
孫伯鍨:《盧卡奇與馬克思》,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孫正聿等:《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孫正聿:《「現實的歷史」:〈資本論〉的存在論》,《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第2期。
孫正聿:《〈資本論〉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與探索》2014年第1期。
王東:《馬克思學新奠基——馬克思哲學新解讀的方法論導言》,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吳宣恭:《從生產關系的主導因素探討中國經濟學的主線》,《政治經濟學評論》2010年第1期。
吳宣恭:《分配不公的主要矛盾、根源和解決途徑》,《經濟學動態》2010年第11期。
西美爾:《貨幣哲學》,陳戎女等譯,華夏出版社,2002。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顏一等譯,商務印書館,2003。
仰海峰:《形而上學批判——馬克思哲學的理論前提及當代效應》,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楊志:《論資本的二重性——兼論我國公有資本的本質》,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姚順良:《馬克思「三大社會形式」理論的原像——析望月清司對<大綱>解讀的兩個「貫穿」和一個拒斥》,《現代哲學》2011年第1期。
俞吾金:《從康德的「理性恨」到黑格爾的「理性的狡計」》,《哲學研究》2010年第8期。
俞吾金:《被遮蔽的馬克思》,人民出版社,2012。
俞宣孟:《本體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張一兵:《回到馬克思——經濟學語境中的哲學話語》,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Ⅴ.方法論
David Harvey,A Companion to Marx』s Capital,London: Verso,2010(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
David Harvey,A Companion to Marx』s Capital,Volume 2,London: Verso,2013.
Dincan Foley,Understanding capital: Marx』s economic theory,New Yor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
Henry Green,The logic of Marx,trans.by Terrell Carver,Oxford:Basil Blackwell,1980.
Leontief,Wassily.1938: 「The Significance of Marxian Economics for Present-Day Economic Theor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8(1): 1-9.
阿爾都塞等:《讀〈資本論〉》,李其慶等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埃爾斯特:《理解馬克思》,何懷遠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艾克納:《經濟學為什麼還不是一門科學》,李敏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貝洛菲爾等:《重讀馬克思——歷史考證版之後的新視野》,徐素華譯,東方出版社,2010。
波普爾:《歷史主義貧困論》,何林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The Beacon Press,1957)。
波普爾:《歷史決定論的貧困》,杜汝楫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The Beacon Press,1957)。
波普爾:《科學發現的邏輯》,查汝強等譯,科學出版社,1986。
波普爾:《客觀知識——一個進化論的研究》,舒煒光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布勞格:《經濟學方法論》,石士鈞譯,商務印書館,1992。
布朗等:《批判實在論與馬克思主義》,陳靜等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丁堡駿:《論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理論定位——兼與王峰明先生商榷》,《當代經濟研究》2010年第10期。
凡勃倫:《科學在現代文明中的地位》,張林等譯,商務印書館,2008。
廣松涉:《資本論的哲學》,鄧習議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
漢茲:《開放的經濟學方法論》,段文輝譯,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
黃宗智:《經驗與理論:中國社會、經濟與法律的實踐歷史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科恩:《卡爾·馬克思的歷史理論——一種辯護》,段忠橋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科斯:《論經濟學和經濟學家》,羅君麗等譯,格致出版社,2010。
李建平:《〈資本論〉第一卷辯證法探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林崗:《論〈資本論〉的研究對象、方法和分析範式》,《當代經濟研究》2012年第6期。
劉炯忠:《馬克思的方法論與系統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劉召峰:《〈資本論〉中的「二重性」學說探論》,《教學與研究》2012年第1期。
門格爾:《經濟學方法論探究》,姚中秋譯,新星出版社,2007(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85)。
米塞斯:《經濟學的認識論問題》,粱小民譯,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內田弘:《新版〈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的研究》,王青等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裴宏:《實體與形式對偶的勞動價值論》,《政治經濟學評論》2012年第1期。
皮亞傑:《發生認識論原理》,王憲鈿等譯,商務印書館,1981。
瓊·羅賓遜:《經濟哲學》,安佳譯,商務印書館,2011。
蒲魯東:《貧困的哲學》,余叔通等譯,商務印書館,1998。
斯蒂德曼等:《價值問題的論戰》,陳東威譯,商務印書館,1990。
默斯托:《馬克思的〈大綱〉——〈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150年》,閆月梅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唐正東:《從斯密到馬克思——經濟哲學方法的歷史性詮釋》,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王亞南:《〈資本論〉的方法》,《經濟研究》1962年第12期。
王亞南:《再論〈資本論〉的方法》,《哲學研究》1963年第3期。
王峰明:《馬克思經濟學假設的哲學方法論辨析——以兩個「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關系問題為例》,《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第4期。
威廉姆·肖:《馬克思的歷史理論》,阮仁慧等譯,重慶出版社,2007。
維哥德斯基:《〈剩餘價值學說史〉在馬克思經濟學遺產中的地位》,何易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5。
吳宣恭:《「人力資本」概念悖論分析》,《經濟學動態》2005年第10期。
謝富勝等:《人力資本理論與勞動力價值》,《馬克思主義研究》2008年第8期。
謝爾蓋耶維奇:《卡爾·馬克思的偉大發現——勞動二重性學說的方法論作用》,雎國余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
熊彼特:《從馬克思到凱恩斯》,韓宏等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許光偉:《實體與形式對偶說的邏輯不足和拓展方向——與裴宏博士商榷》,《當代經濟研究》2013年第11期。
許光偉:《〈資本論〉中具有怎樣的二重性學說——與劉召峰博士的幾點交流》,《教學與研究》2014年第6期。
伊林柯夫:《馬克思〈資本論〉中抽象和具體的辯證法》,孫開煥等譯,山東人民出版社,1993。
張五常:《經濟解釋——張五常經濟論文選》,商務印書館,2000。


Ⅵ.經濟理論
Coase,Ronald.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a,4(3): 386-405.
William Lazonick,Competitive Advantage on the Shop Floor,New Yor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白暴力:《財富勞動與價值——經濟學理論基礎的重構》,中國經濟出版社,2003。
布雷弗曼:《勞動與壟斷資本——二十世紀中勞動的退化》,方生等譯,商務印書館,1979(Monthly Review Press,1974)。
陳其人:《世界經濟發展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陳其人:《李嘉圖經濟理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陳其人:《亞當·斯密經濟理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何新:《反主流經濟學》,時事出版社,2010。
胡鈞:《〈資本論〉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兼論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到〈資本論〉》,《政治經濟學評論》2011年第3期。
胡培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主流地位不可動搖》,《政治經濟學評論》2013年第3期。
萊博維奇:《超越〈資本論〉——馬克思的工人階級政治經濟學》,崔秀紅譯,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
傑弗·霍奇森(霍奇遜):《資本主義、價值和剝削——一種剝削理論》,於樹生等譯,商務印書館,2013。
霍奇遜:《演化與制度——論演化經濟學和經濟學的演化》,任榮華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科斯:《論生產的制度結構》,盛洪等譯,上海三聯書店,1993。
蘭格:《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王宏昌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雷諾茲:《經濟學的三個世界》,朱泱等譯,商務印書館,2013。
李達:《經濟學大綱》,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李建德:《經濟制度演進大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
柳欣:《資本理論——有效需求與貨幣理論》,人民出版社,2003。
盧森堡:《資本積累論》,彭塵舜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9。
盧森貝:《〈資本論〉注釋》,趙木齋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3。
瓊·羅賓遜:《經濟學論文集》,顧准譯,商務印書館,1984。
曼德爾:《晚期資本主義》,馬清文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
孟捷等:《金融資本與「階級—壟斷地租」——哈維對資本主義都市化的制度分析》,《中國社會科學》2014年第8期。
米克:《勞動價值學說的研究》(第二版),陳彪如譯,商務印書館,1979。
皮凱蒂:《21世紀資本論》,巴曙松等譯,中信出版社,2014。
汪丁丁:《新政治經濟學講義:在中國思索正義、效率與公共選擇》,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沈越:《論古典經濟學的市民性質——馬克思市民理論再探討》,《經濟研究》2013年第5期。
斯拉法:《用商品生產商品——經濟理論批判緒論》,巫寶三譯,商務印書館,1963。
榮兆梓等:《公有制實現形式多樣化通論》,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榮兆梓:《企業制度:平等與效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王亞南:《中國經濟原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
威廉姆森:《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論企業簽約與市場簽約》,段毅才等譯,商務印書館,2002(Free Press,1985)。
吳宣恭:《論作為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生產方式范疇》,《當代經濟研究》2013年第3期。
許光偉:《論復雜勞動與簡單勞動協同創造價值——關於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現代化的一般思考》,《當代經濟科學》2003年第2期。
許光偉:《再論復雜勞動與簡單勞動的協同——從馬克思的協作理論說起》,《制度經濟學研究》2004年第1期。
許光偉:《中國國有企業歷史特性分析》,《經濟評論》2008年第1期。
許光偉:《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角度再談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改革開放30年成功實踐的理論啟示》,《當代經濟研究》2008年第10期。
許光偉:《生產要素理論的馬克思主義建構性分析——實踐邏輯域中的思考》,《經濟學家》2012年第8期。
許光偉:《發生學與中國經濟學建構:一個引論》,《中國經濟問題》2013年第2期。
楊繼國:《價值運行論綱》,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
楊繼國:《論虛擬經濟的特殊「供求規律」》,《廈門大學學報》2013年第6期。
楊小凱:《經濟學——新興古典與新古典框架》,張定勝等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余斌:《45個十分鍾讀懂〈資本論〉——余斌的解說》,東方出版社,2011。
張忠任:《數理政治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Ⅶ.其他


艾凱:《最後的儒家——梁漱溟與中國現代化的兩難》,王宗昱等譯,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

麥克萊倫:《卡爾·馬克思傳》(第三版),王珍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許光偉:《馬克思企業理論:現代範式》,博士學位論文,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2007。

《馬克思主義思想辭典》,陳叔平等譯,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毛澤東一九三六年同斯諾的談話》,人民出版社,1979。

《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6。

《伯恩斯坦文選》,殷敘彝編譯,人民出版社,2008。

《拉法格文選》,人民出版社,1985。

《盧卡奇自傳》(杜章智編),李渚青等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6。

《王亞南文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1989。

《衛興華自選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嚴復集》,中華書局,1986。


許光偉_網路

許光偉[1](概述圖來源[2]),《保衛〈資本論〉》一書作者。[3]當下一位寫作風格特立獨行的歷史經濟工作者、研究者。[4-5]1971年8月生於安徽滁州。[2]工作於江西財經大學,教授[1]、碩士生導師[6-7]。涉獵《資本論》[1]、當代中國經濟[1]、企業理論等多個研究領域與專業方向。[1]目前從事中國經濟學研究。[2]

本著「多路進,狹路退」的治學理念,醞釀了十載,運思了十年[8],於2014年底推出學術成果《保衛〈資本論〉》[9],副標題:經濟形態社會理論大綱[3]。其貫串了許光偉教授的前期成果[10-11]:各個研究路徑和類型的學術論文[12],貫串其所喜愛之歷史和文化。[9]由於信奉中華歷史和世界歷史「和而不同」,致力於書寫「學術整史」邏輯[13],於是演繹出「國學馬克思主義[13]+中國經濟學」[14]的相生相剋[15-16]的經濟思維來[14],使學術呼籲成為了實實在在的話語行動。

Ⅶ 有哪些政治經濟學的書值得推薦

《資本論》《保衛資本論》

求《保衛資本論》作者薦讀的文獻、作品、文章

保衛《資本論》參考文獻(列國志資料庫 供交流用)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出版。

該著創立了所謂的「七類文獻法」,用於進行指導中國經濟學的研究和構建。

Ⅰ.馬克思主義經典
《資本論》第1~4卷,人民出版社,2004。
《資本論》第1卷(法文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資本論》第1卷(德文一版),經濟科學出版社,198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200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200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32卷,人民出版社,1998。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34、47卷,人民出版社,200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人民出版社,2007。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
《剩餘價值學說史》,郭大力譯,上海三聯書店,2009。
《馬克思恩格斯〈資本論〉書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
《剩餘價值理論》,人民出版社,1975。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人民出版社,1997。
《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人民出版社,1978。
《列寧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84。
《列寧選集》,人民出版社,1995、2012。
《列寧專題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
《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人民出版社,1950。
《哲學筆記》,人民出版社,1974。
《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1991。
《毛澤東文集》,人民出版社,1993~1999。

Ⅱ.國學
《周易》(楊天才等譯注),中華書局,2011。
《國語譯注》(汪濟民等),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2。
《老子譯注》(羅義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論語譯注》(楊伯峻),中華書局,1980。
《大學中庸譯注》(王文錦),中華書局,2013。
《孟子譯注》(楊伯峻),中華書局,2012。
《楊伯峻〈孟子譯注〉商榷》(白平),中華書局,2013。
《楚辭譯注》(董楚平),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呂氏春秋譯注》(張雙棣等),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新編諸子集成》,中華書局,1961~2014。
《史記》(韓兆琦譯注),中華書局,2007。
《春秋繁露》(張世亮等譯注),中華書局,2012。
《全唐詩》(彭定求等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唐詩一萬首精選》,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2。
《唐宋詞鑒賞辭典》(唐圭璋等),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
《李商隱詩集疏注》(葉蔥奇),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
《李清照全詞》(劉瑜編),山東友誼出版社,1998。
《紅樓夢》(周書文點校),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熊十力選集》(景海峰編),吉林出版社,2005。
梁漱溟:《人心與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熊十力:《論六經·中國歷史講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熊十力:《原儒》,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熊十力:《新唯識論》,商務印書館,2010。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2006。
國學大師叢書,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0。

Ⅲ.歷史和思想文化
卜正民等:《中國與歷史資本主義——漢學知識的系譜學》,古偉瀛等譯,新星出版社,2005。
馮天瑜:《「封建」考論》(修訂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哈維:《後現代的狀況——對文化變遷之緣起的探究》,閻嘉譯,商務印書館,2013。
哈維:《新自由主義簡史》,王欽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
黃仁宇:《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侯家駒:《中國經濟史》,新星出版社,2008。
胡寄窗:《中國經濟思想史》,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
霍奇遜:《經濟學是如何忘記歷史的:社會科學中的歷史特性問題》,高偉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Routledge,2001)。
金觀濤等:《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增訂本),法律出版社,2011。
金觀濤等:《開放中的變遷——再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1。
李澤厚:《歷史本體論·己卯五說》(增訂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林毓生:《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增訂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
芒圖:《十八世紀產業革命——英國近代大工業初期的概況》,楊人楩等譯,商務印書館,1983。
考茨基:《唯物主義歷史觀》,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
庫諾:《馬克思的歷史、社會和國家學說》,袁志英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帕特森:《馬克思的幽靈——和考古學家會話》,何國強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斯考森:《現代經濟學的歷程——大思想家的生平和思想》,馬春文等譯,長春人民出版社,2006。
宋鴻兵:《貨幣戰爭》,中信出版社,2007。
唐慶增:《中國經濟思想史》,商務印書館,2011。
王亞南:《中國官僚政治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望月清司:《馬克思歷史理論的研究》,韓立新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韋伯:《經濟與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熊彼特:《經濟分析史》,楊敬年等譯,商務印書館,2001、2011。
程恩富:《馬克思主義經濟思想史》第1~5卷,東方出版中心,2006。
張一兵:《資本主義理解史》第1~6卷,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張之洞:《勸學篇》,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Ⅳ.政治和哲學
Antonio Gramsci,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71(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Martin Heidegger,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Essays,(trans.by William Lovitt),New York:Harper Colophon Books, 1977.
阿爾都塞:《哲學與政治:阿爾都塞讀本》,陳越譯,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阿爾都塞:《保衛馬克思》,顧良譯,商務印書館,1984、2010。
哈耶克:《法律、立法與自由》,鄧正來等譯,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2000。
哈耶克:《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鄧正來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鮑德里亞:《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夏瑩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鮑德里亞:《生產之鏡》,仰海峰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
鮑德里亞:《象徵交換與死亡》,車槿山譯,譯林出版社,2006。
伯恩斯坦:《社會主義的歷史和理論》,馬元德等譯,東方出版社,1989。
布哈林:《歷史唯物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社會學通俗教材)》,余大章等譯,人民出版社,1983。
布洛維:《公共社會學》,沈原等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程恩富等:《論推進中國經濟學現代化的學術原則——主析「馬學」、「西學」與「國學」之關系》,《馬克思主義研究》2009年第4期。
德賽:《馬克思的復仇——資本主義的復甦和蘇聯集權社會主義的滅亡》,江澄清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費徹爾:《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從經濟學批判到世界觀》,趙玉蘭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葛蘭西:《實踐哲學》,徐崇溫譯,重慶出版社,1990。
戈爾巴喬夫等:《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央編譯出版社,1994。
廣松涉:《物象化論的構圖》,彭曦等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陳嘉映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豪斯曼:《經濟學的哲學》,丁建峰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郝敬之:《整體馬克思》,人民出版社,2012。
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賀麟等譯,商務印書館,1959。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范揚等譯,商務印書館,1961。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賀麟等譯,商務印書館,1979。
黑格爾:《小邏輯》,賀麟譯,商務印書館,1980。
洪銀興:《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私人資本及其收入的屬性——馬克思資本理論的現代應用》,《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第4期。
胡大平:《回到恩格斯——文本、理論和解讀政治學》,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
加達默爾:《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洪漢鼎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
簡新華等:《論社會主義資本理論的幾個難題》,《當代經濟研究》2003年第4期。
簡新華:《再論「資本中性論」——答侯廷智教授的商榷》,《中國經濟問題》2004年第4期。
梅洛蒂:《馬克思與第三世界》,高銛等譯,商務印書館,1981。
拉布里奧拉:《關於歷史唯物主義》,楊啟潾等譯,人民出版社,1984。
勞斯:《知識與權力——走向科學的政治哲學》,盛曉明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劉永佶:《勞動主義》,中國經濟出版社,2011。
盧卡奇:《歷史與階級意識——關於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研究》,杜章智等譯,商務印書館,2009。
盧卡奇:《關於社會存在的本體論》,白錫堃等譯,重慶出版社,1993。
柯爾施:《卡爾·馬克思——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階級運動》,熊子雲等譯,重慶出版社,1993。
柯爾施:《馬克思主義和哲學》,王南湜等譯,重慶出版社,1989。
梅扎羅斯:《超越資本——關於一種過渡理論》,鄭一明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牟宗三:《歷史哲學》,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奈格里:《〈大綱〉:超越馬克思的馬克思》,張梧等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康德:《歷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譯,商務印書館,1990。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注釋本)》,李秋零譯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康德:《實踐理性批判(注釋本)》,李秋零譯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錢廣華:《開放的康德哲學——重讀「物自體」》,《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
榮兆梓:《資本一般與公有資本》,《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10期。
施韋卡特:《反對資本主義》,李智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施密特:《歷史和結構——論黑格爾馬克思主義和結構主義的歷史學說》,張偉譯,重慶出版社,1993。
孫中山:《三民主義》,九州出版社,2011。
孫伯鍨:《盧卡奇與馬克思》,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孫正聿等:《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孫正聿:《「現實的歷史」:〈資本論〉的存在論》,《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第2期。
孫正聿:《〈資本論〉與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與探索》2014年第1期。
王東:《馬克思學新奠基——馬克思哲學新解讀的方法論導言》,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吳宣恭:《從生產關系的主導因素探討中國經濟學的主線》,《政治經濟學評論》2010年第1期。
吳宣恭:《分配不公的主要矛盾、根源和解決途徑》,《經濟學動態》2010年第11期。
西美爾:《貨幣哲學》,陳戎女等譯,華夏出版社,2002。
亞里士多德:《政治學》,顏一等譯,商務印書館,2003。
仰海峰:《形而上學批判——馬克思哲學的理論前提及當代效應》,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楊志:《論資本的二重性——兼論我國公有資本的本質》,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姚順良:《馬克思「三大社會形式」理論的原像——析望月清司對<大綱>解讀的兩個「貫穿」和一個拒斥》,《現代哲學》2011年第1期。
俞吾金:《從康德的「理性恨」到黑格爾的「理性的狡計」》,《哲學研究》2010年第8期。
俞吾金:《被遮蔽的馬克思》,人民出版社,2012。
俞宣孟:《本體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張一兵:《回到馬克思——經濟學語境中的哲學話語》,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Ⅴ.方法論
David Harvey,A Companion to Marx』s Capital,London: Verso,2010(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
David Harvey,A Companion to Marx』s Capital,Volume 2,London: Verso,2013.
Dincan Foley,Understanding capital: Marx』s economic theory,New Yor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
Henry Green,The logic of Marx,trans.by Terrell Carver,Oxford:Basil Blackwell,1980.
Leontief,Wassily.1938: 「The Significance of Marxian Economics for Present-Day Economic Theor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8(1): 1-9.
阿爾都塞等:《讀〈資本論〉》,李其慶等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埃爾斯特:《理解馬克思》,何懷遠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艾克納:《經濟學為什麼還不是一門科學》,李敏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貝洛菲爾等:《重讀馬克思——歷史考證版之後的新視野》,徐素華譯,東方出版社,2010。
波普爾:《歷史主義貧困論》,何林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The Beacon Press,1957)。
波普爾:《歷史決定論的貧困》,杜汝楫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The Beacon Press,1957)。
波普爾:《科學發現的邏輯》,查汝強等譯,科學出版社,1986。
波普爾:《客觀知識——一個進化論的研究》,舒煒光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布勞格:《經濟學方法論》,石士鈞譯,商務印書館,1992。
布朗等:《批判實在論與馬克思主義》,陳靜等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丁堡駿:《論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理論定位——兼與王峰明先生商榷》,《當代經濟研究》2010年第10期。
凡勃倫:《科學在現代文明中的地位》,張林等譯,商務印書館,2008。
廣松涉:《資本論的哲學》,鄧習議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
漢茲:《開放的經濟學方法論》,段文輝譯,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
黃宗智:《經驗與理論:中國社會、經濟與法律的實踐歷史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科恩:《卡爾·馬克思的歷史理論——一種辯護》,段忠橋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科斯:《論經濟學和經濟學家》,羅君麗等譯,格致出版社,2010。
李建平:《〈資本論〉第一卷辯證法探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林崗:《論〈資本論〉的研究對象、方法和分析範式》,《當代經濟研究》2012年第6期。
劉炯忠:《馬克思的方法論與系統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劉召峰:《〈資本論〉中的「二重性」學說探論》,《教學與研究》2012年第1期。
門格爾:《經濟學方法論探究》,姚中秋譯,新星出版社,2007(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85)。
米塞斯:《經濟學的認識論問題》,粱小民譯,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內田弘:《新版〈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的研究》,王青等譯,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裴宏:《實體與形式對偶的勞動價值論》,《政治經濟學評論》2012年第1期。
皮亞傑:《發生認識論原理》,王憲鈿等譯,商務印書館,1981。
瓊·羅賓遜:《經濟哲學》,安佳譯,商務印書館,2011。
蒲魯東:《貧困的哲學》,余叔通等譯,商務印書館,1998。
斯蒂德曼等:《價值問題的論戰》,陳東威譯,商務印書館,1990。
默斯托:《馬克思的〈大綱〉——〈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150年》,閆月梅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唐正東:《從斯密到馬克思——經濟哲學方法的歷史性詮釋》,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王亞南:《〈資本論〉的方法》,《經濟研究》1962年第12期。
王亞南:《再論〈資本論〉的方法》,《哲學研究》1963年第3期。
王峰明:《馬克思經濟學假設的哲學方法論辨析——以兩個「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關系問題為例》,《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第4期。
威廉姆·肖:《馬克思的歷史理論》,阮仁慧等譯,重慶出版社,2007。
維哥德斯基:《〈剩餘價值學說史〉在馬克思經濟學遺產中的地位》,何易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5。
吳宣恭:《「人力資本」概念悖論分析》,《經濟學動態》2005年第10期。
謝富勝等:《人力資本理論與勞動力價值》,《馬克思主義研究》2008年第8期。
謝爾蓋耶維奇:《卡爾·馬克思的偉大發現——勞動二重性學說的方法論作用》,雎國余譯,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
熊彼特:《從馬克思到凱恩斯》,韓宏等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許光偉:《實體與形式對偶說的邏輯不足和拓展方向——與裴宏博士商榷》,《當代經濟研究》2013年第11期。
許光偉:《〈資本論〉中具有怎樣的二重性學說——與劉召峰博士的幾點交流》,《教學與研究》2014年第6期。
伊林柯夫:《馬克思〈資本論〉中抽象和具體的辯證法》,孫開煥等譯,山東人民出版社,1993。
張五常:《經濟解釋——張五常經濟論文選》,商務印書館,2000。

Ⅵ.經濟理論
Coase,Ronald.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a,4(3): 386-405.
William Lazonick,Competitive Advantage on the Shop Floor,New Yor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白暴力:《財富勞動與價值——經濟學理論基礎的重構》,中國經濟出版社,2003。
布雷弗曼:《勞動與壟斷資本——二十世紀中勞動的退化》,方生等譯,商務印書館,1979(Monthly Review Press,1974)。
陳其人:《世界經濟發展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陳其人:《李嘉圖經濟理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陳其人:《亞當·斯密經濟理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何新:《反主流經濟學》,時事出版社,2010。
胡鈞:《〈資本論〉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兼論從〈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到〈資本論〉》,《政治經濟學評論》2011年第3期。
胡培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主流地位不可動搖》,《政治經濟學評論》2013年第3期。
萊博維奇:《超越〈資本論〉——馬克思的工人階級政治經濟學》,崔秀紅譯,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
傑弗·霍奇森(霍奇遜):《資本主義、價值和剝削——一種剝削理論》,於樹生等譯,商務印書館,2013。
霍奇遜:《演化與制度——論演化經濟學和經濟學的演化》,任榮華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科斯:《論生產的制度結構》,盛洪等譯,上海三聯書店,1993。
蘭格:《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王宏昌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雷諾茲:《經濟學的三個世界》,朱泱等譯,商務印書館,2013。
李達:《經濟學大綱》,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李建德:《經濟制度演進大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
柳欣:《資本理論——有效需求與貨幣理論》,人民出版社,2003。
盧森堡:《資本積累論》,彭塵舜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9。
盧森貝:《〈資本論〉注釋》,趙木齋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3。
瓊·羅賓遜:《經濟學論文集》,顧准譯,商務印書館,1984。
曼德爾:《晚期資本主義》,馬清文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3。
孟捷等:《金融資本與「階級—壟斷地租」——哈維對資本主義都市化的制度分析》,《中國社會科學》2014年第8期。
米克:《勞動價值學說的研究》(第二版),陳彪如譯,商務印書館,1979。
皮凱蒂:《21世紀資本論》,巴曙松等譯,中信出版社,2014。
汪丁丁:《新政治經濟學講義:在中國思索正義、效率與公共選擇》,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沈越:《論古典經濟學的市民性質——馬克思市民理論再探討》,《經濟研究》2013年第5期。
斯拉法:《用商品生產商品——經濟理論批判緒論》,巫寶三譯,商務印書館,1963。
榮兆梓等:《公有制實現形式多樣化通論》,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榮兆梓:《企業制度:平等與效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王亞南:《中國經濟原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
威廉姆森:《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論企業簽約與市場簽約》,段毅才等譯,商務印書館,2002(Free Press,1985)。
吳宣恭:《論作為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的生產方式范疇》,《當代經濟研究》2013年第3期。
許光偉:《論復雜勞動與簡單勞動協同創造價值——關於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現代化的一般思考》,《當代經濟科學》2003年第2期。
許光偉:《再論復雜勞動與簡單勞動的協同——從馬克思的協作理論說起》,《制度經濟學研究》2004年第1期。
許光偉:《中國國有企業歷史特性分析》,《經濟評論》2008年第1期。
許光偉:《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角度再談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改革開放30年成功實踐的理論啟示》,《當代經濟研究》2008年第10期。
許光偉:《生產要素理論的馬克思主義建構性分析——實踐邏輯域中的思考》,《經濟學家》2012年第8期。
許光偉:《發生學與中國經濟學建構:一個引論》,《中國經濟問題》2013年第2期。
楊繼國:《價值運行論綱》,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
楊繼國:《論虛擬經濟的特殊「供求規律」》,《廈門大學學報》2013年第6期。
楊小凱:《經濟學——新興古典與新古典框架》,張定勝等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余斌:《45個十分鍾讀懂〈資本論〉——余斌的解說》,東方出版社,2011。
張忠任:《數理政治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Ⅶ.其他

艾凱:《最後的儒家——梁漱溟與中國現代化的兩難》,王宗昱等譯,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

麥克萊倫:《卡爾·馬克思傳》(第三版),王珍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許光偉:《馬克思企業理論:現代範式》,博士學位論文,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2007。

《馬克思主義思想辭典》,陳叔平等譯,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毛澤東一九三六年同斯諾的談話》,人民出版社,1979。

《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6。

《伯恩斯坦文選》,殷敘彝編譯,人民出版社,2008。

《拉法格文選》,人民出版社,1985。

《盧卡奇自傳》(杜章智編),李渚青等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6。

《王亞南文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1989。

《衛興華自選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嚴復集》,中華書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