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推薦書一本好書(適合五年級小學生讀的)
小學五年級讀那些太深了
都是初中的了
《三國演義》是該讀一下
除此之外《會飛的教室》《哈利波特》前3部
《伊索寓言》《中外神話傳說》《小學生必背古詩70篇》
《名人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魯濱遜漂流記 》
《會飛的教室》:《會飛的教室》是德國作家艾利克·卡斯特納寫的一部長篇小說。
卡斯特納是著名的兒童文學家,寫過許多優秀的兒童讀物。他的代表作是《埃米爾捕盜記》,其他作品有《兩個小洛特》、《會飛的教室》等。他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並榮獲國際安徒生兒童文學創作獎、國際青年圖書創作獎。一九九九年,為了紀念卡斯特納誕辰一百周年,德國還發行了紀念郵票,圖案就是他的作品的漫畫插圖。
本書只是孩子們自編、自演的一場戲。全書由排演展開,通過一系列生動、感人的情節,塑造了一群聰穎、活潑、天真、可愛的少年形象。其中,多愁善感的姚尼、才華橫溢的戴馬亭,冷靜持重的塞巴修,膽小怕事的鄔理以及魁梧好鬥的馬提斯,都以其鮮明、獨特的形象給讀者留下了難忘的印象。本書的內容,可算是一部高度濃縮的校園風景錄,它所表現的同學之情、師生之愛、朋友之誼,無中喚起我們對友情的追憶與珍惜。
教室會飛,這並非現實,它只是小主人公們的想像罷了。如果我們也展開想像的翅膀,相信就一定會飛到一個更為廣闊而神奇的世界。
《伊索寓言》:《伊索寓言》原書名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其故事流傳於民間,到公元前三世紀成書。相傳其中故事是一名衣索比亞黑人奴隸所做,"伊索"即是"埃塞俄"的諧音。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 故事集。相傳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善於講動物故事。現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臘、古羅馬時代流傳下來的故事,經後人匯集,統歸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通過簡短的小寓言故事來體現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為我們察覺的真理。這些小故事言簡意賅,平易近人。不但讀者眾多,在文學史上也具有重大影響。作家,詩人、哲學家、平常百姓都從得到過啟發和樂趣。許多故事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龜兔賽跑,牧童作劇,狼來了,狐狸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到幾千年後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為西方寓言文學的範本。亦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經典作品之一
《名人傳》創作於二十世紀初期,無論在當時是在後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沒有拘泥於對傳主的生平做瑣屑的考述,也沒有一般性地追溯他們的創作歷程,而是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了他們為追求真善美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羅曼·羅蘭稱他們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可以說是為我們譜寫了另一闋「英雄交響曲」。
遭遇船難而流落荒島的英國流亡貴族魯濱遜,在極度與世隔絕的情況下,運用水手時代訓練而來的地理方位標示,天象人文觀測,日移與潮汐變化登計法,與奧妙的自然搏鬥,同時記錄下自己的荒島生涯,並隨時等待時機與別逃離絕境。魯濱遜在自治的日歷星期五這一天,從食人族手中救出一個土著小孩,因此為他取名「星期五」作為紀念。星期五是被食人族作為祭祀的祭品帶到荒島上來的,無法再回到他的部族,隨著兩個人的朝夕相處,魯濱遜面對一個與自己不同種族,宗教,及文化的人,慢慢改變了自己,兩人發展成亦父亦友情誼。這份文明世界所缺少的友誼成為魯濱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講的是海倫凱勒的自身經歷
告訴人們要奮斗不息 不懼怕困難
要向生命中的苦難發起挑戰 樂觀向上去追求理想與成功
② 到目前為止有幾位女性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有12位
具體如下
*1909年 西爾瑪·拉格洛夫(女)(1858~1940)瑞典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耶路撒冷》,童話《騎鵝旅行記》等。1909年作品《騎鵝旅行記》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 「由於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貴的理想主義、豐富的想像力、平易而優美的風格」
*1926年 格拉齊亞·黛萊達(女)(1871~1936)義大利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鴿子與老鷹》、《橄欖園的火災》、《母親》、《孤獨者的秘密》、《飛往埃及》等。1926年作品《邪惡之路》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 「為了表揚她由理想主義所激發的作品,以渾柔的透徹描繪了她所生長的島嶼上的生活;在洞察人類一般問題上,表現的深度與憐憫」
*1928年 西格里德·溫塞特(女)(1882~1949)挪威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珍妮》和三部曲《勞倫斯之女克里斯丁》燈。1928 年作品《新娘—主人—十字架》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 「主要是由於她對中世紀北國生活之有力描繪」
*1938年 賽珍珠(珀爾·塞登斯特里克·布克)(女)(1892~1973)美國作家。主要作品有《大地的房子》三部曲:《大地》《兒子們》《分家》《母親》《愛國者》《龍種》等。1938年作品《大地》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 「她對於中國農民生活的豐富和真正史詩氣概的描述,以及她自傳性的傑作」
*1945年 列拉·米斯特拉爾(女)(1889~1957)智利詩人。主要作品有《死的十四行詩》,詩集《絕望》、《柔情》、《有刺的樹》、《葡萄區榨機》等。1945年作品《柔情》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 「她那由強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詩,已經使得她的名字成為整個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徵」
1966年,奈莉·薩克斯(女)(1891~1970)瑞典詩人。主要作品有詩集《逃亡與蛻變》、《無塵世界的旅行、《死亡的依舊慶祝生命》;詩劇《伊萊》等。1966年作品《逃亡》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因為她傑出的抒情與戲劇作品,以感人的力量闡述倆以色列的命運」
1991年 內丁·戈迪默(女)(1923~)南非英語小說家。主要作品有寓言故事《追求看得見的黃金》;短篇小說集《面對面》、《星期五的足跡》、《不宜發表》等;長篇小說《縹緲歲月》、《陌生人的世界》、《戀愛時節》、《貴賓、《伯格的女兒》、《朱利的族人》等。1991年作品《七月的人民》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以強烈而直接的筆觸,描寫周圍復雜的人際與社會關系,其史詩般壯麗的作品,對人類大有裨益。」
令人欽佩的南非女作家。
1993年 托尼·莫里森(女)(1931~)美國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最藍的眼睛》、《秀拉》、《所羅門之歌》、《寵兒》、《爵士樂》等。199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其作品想像力豐富,富有詩意,顯示了美國現實生活的重要方面。」
在經歷了20世紀60年代的黑人民權運動之後,美國黑人作家的發展勢頭強勁,令世人矚目,其中最還有幾位女性作家,她們還或多或少與女性主義運動聯系在一起。托尼·莫里森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位,1988年,《寵兒》使她獲得了普利策獎。
1996年 希姆博爾斯卡(女)(1923~)波蘭詩人。主要作品有詩集《我們為此活著》、《向自己提出問題》、《呼喚雪人》、《鹽》、《一百種樂趣》、《橋上的歷史》、《結束與開始》等。199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由於其在詩歌藝術中警辟精妙的反諷,挖掘出了人類一點一滴的現實生活背後歷史更迭與生物演化的深意。」
*2004年 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1943~)奧地利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鋼琴教師》(2004年獲獎作品) 、《女情人們》、《我們是騙子,寶貝》及《情慾》等小說。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她由此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奧地利人。獲獎理由:「因為她的小說和戲劇具有音樂般的韻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滿激情的語言揭示了社會上的陳腐現象及其禁錮力的荒誕不經。」
*2007年 多麗絲·萊辛(Doris Lessing,1919— ),英國女作家,獲得200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品《金色筆記》(2007年獲獎作品) 、《野草在歌唱》、《暴力的孩子們》、《簡述下地獄》、《第三、四、五區域間的聯姻》、《簡·薩默斯日記》等。
*2009年 赫塔·繆勒(Herta Müller,1953-),羅馬尼亞裔的德國女性小說家、詩人、散文家。授予她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是「專注於詩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寫了失業人群的生活圖景」。代表作品:《我所擁有的我都帶著》、《光年之外》、《行走界線》與《河水奔流》。
③ 如何從荊棘中闖出一條成功的路
1991年10月3日,一個平淡無奇的日子,但是這一天對於南非猶太裔女作家戈迪默來說,卻是非同尋常的一天。這一天,她獲得了1991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她是25年來第一位獲獎的女作家,也是自諾貝爾文學獎設立以來第7位獲獎的女作家。這塊文學金牌是她用40年的心血和汗水澆鑄的,怎能使她不激動呢?
戈迪默於1923年11月20日出生在約翰內斯堡附近的小鎮——斯普林斯村。她是猶太移民的後裔,母親是英國人,父親是來自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的珠寶商,金光般的家庭生活造就了小戈迪默的無限憧憬和遐想。
6歲那年,她撫摸和凝視著自己纖細而柔軟的軀體,做起了當一位芭蕾舞演員的夢,她從劇院里得知,舞台生涯最能淋漓盡致地表現人的修養和思想情感,也許這就是她追求的事業。
於是,一個陰雨連綿的星期六,她報了名,加入了小芭蕾劇團的行列,事與願違,由於體質太弱,她對大活動量的舞蹈並不適應,時不時一些小病小災糾纏著她不可自拔。久而久之,小戈迪默被迫放棄了對這項事業的追求。
遺憾之餘,這位倔強的女性暗暗發誓:條條大道通羅馬,她終究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然而,命運不但不賜給她機緣,反而將她逼上越發痛苦的淵藪。8歲時,她又因患病離開了學校,中斷了童年時的學業,夜晚,她常常流著無奈的淚盼等著天明。她只好終日坐在床上與書為伴了。
一個明媚的夏日,心煩意亂又十分孤獨的戈迪默,偷偷地走上了大街,她想從車水馬龍的街面上獲取一點快樂。突然,她被一塊不大不小的木牌所吸引,久久不願離開:「斯普林斯圖書館!」她欣喜若狂,早已將課本讀熟了的她,最渴望的莫過於書。
此後,她一頭扎進了這家圖書館,整日泡在書堆里。圖書館下班鈴響了,她卻一頭鑽在桌子底下,等圖書館的大門確實鎖上了,她才鑽出來。在這自由自在的王國里,她盡情而貪婪地吸吮著知識的營養。無數個日夜,使她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也許是「養料」過剩,她常常感到心胸有一江春水在激盪。終於她那嫩弱的小手拿起了筆,一股股似噴泉一樣的情感流淌在了白紙上。那年,她剛剛9歲,文學生涯就此開始。
出人意料的是,15歲時,她的第一篇小說在當地一家文學雜志上發表了。然而,不認識她的人,誰也不知道小說競出自一位少女之手。
1953年,戈迪默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說謊的日子》問世。優美的筆調,深刻的思想內涵,轟動了當時的文壇。世界文學界幾乎同時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這位非同一般的女作家——內丁·戈迪默。
像一匹脫僵的馬,戈迪默的創作一發而不可收拾。漫長的創作生涯,她相繼寫出10部長篇小說和200多篇短篇小說。多產伴著上等的質量使她連連獲獎:1961年,她的《星期五的足跡》獲英國史密斯獎;1974年,她意外地又獲得了英國的文學獎。
創作上的黃金季節,使戈迪默越發勤奮刻苦。她說:「我要用心血浸泡筆端,謳歌黑人生活。」滿腔的熱忱很快就得到了報答。她的《對體面的追求》一出版,就成為成名之作,受到了瑞典文學院的注意。
接著,她創作的《沒落的資產階級世界》、《陌生人的世界》和《上賓》等佳作,輕而易舉地打人諾貝爾文學獎評選的角逐圈。
然而,就在她春風得意,乘風揚帆之時,一個浪頭伴一個旋渦使她又幾經挫折——瑞典文學院幾次將她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但每次都因種種原因而未能如願以償。面對打擊,這位弱女性有所失望,她曾在自己的著作扉頁上,莊重地寫下:「內丁·戈迪默,諾貝爾文學獎」,然後在括弧內寫上「失敗」兩字。然而,暫時失望並沒影響她對事業的追求,她一刻也沒放鬆文學創作,終於,她從荊棘中闖出了一條成功的路。
要努力尋求和實現人生的最大價值。在艱難中,你更需要找出你的熱情來,重新端正自己對生活的態度,並且把今天的挫折轉化為明天成功的動力。
④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中的雋語,有作者,有書名,有哪個國家的
朋友,你好。諾貝爾文學獎是世界級的文學獎項,但評審是一些老頭兒,人老了不免有些糊塗,這體現在一些蹩腳作者卻獲得了此項殊榮,比如第一個獲獎作家是普呂多姆,你知道這個人是誰嗎?他居然戰勝了托爾斯泰,得到了這個獎項。諾貝爾文學獎有時又被政治綁架,比如高行健,他的作品據說也不怎麼樣,只不過政治色彩比較強烈罷了。
所以呢,你想知道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大概不會是以上這些同樣是獲獎作者但實際水平並不高的人吧,那麼,我向你介紹一些實至名歸的獲獎作家的雋語,而且,對於這些真正厲害的作家,你大概是不感到陌生的。
1、海明威(美國):「人可以被消滅,但不可被打敗。」(出自《老人與海》);
2、泰戈爾(印度):「旅客要在每一個生人門口敲扣,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門;人要在外面到處飄游,才能走進最深的內殿。」(出自《吉檀迦利》);
3、梅特林克(比利時):「大多數人從生到死始終沒有享受過身邊的幸福,是因為他們有一種錯覺,認為物質享受才是幸福。其實,真正的幸福是用一顆無私的心幫助他人而帶來的精神享受,助人為快樂之本。」(出自《青鳥》);
4、羅素(英國):「一部分兒童具有思考的習慣,而教育的目的在於鏟除他們的這種習慣。」(出自:《我的信仰》);
5、蕭伯納(英國):「貧窮是我們社會的最大的罪惡,也是我們社會最可怕的罪行;而我們超越一切的首要責任,就是做到不貧窮。」(出自《軍火商與救世軍》);
6、加繆(法國):每個人都是西西弗斯,差別只在是否認識到這一點:「起床,電車,四小時辦公室或工廠的工作,吃飯,電車,四小時的工作,吃飯,睡覺,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大部分的日子一天接一天按照同樣的節奏周而復始地流逝。可是某一天,『為什麼』的問題浮現在意識中,一切就都從這略帶驚奇的厭倦中開始了。『開始』,這是至關重要的。厭倦產生在機械麻木的生活之後,但它開啟了意識的運動。」(出自《西西弗斯神話》);
7、薩特(法國):「他人,就是地獄!」(出自《間隔》(法語:Huis-clos,又譯《密室》));
8、莫言(中國):「一個作家,一輩子只能幹一件事:把自己的血肉,連同自己的靈魂,轉移到自己的作品中去……我在寫作,早期是向外看,對罪惡的抨擊多一些,更多想到的是外部強加的痛苦,想到自己怎麼受社會的擠壓和別人的傷害。慢慢就向內寫了,寫內心深處的惡,盡管沒有釋放出來。」(出自《唯一一個報信者》)。
因為你要名言的出處,所以搜集工作並不容易,而有些不知道出處的雋語,其實更能啟發人心,比如蕭伯納的「我生下來時很聰明的——教育把我給毀了」,多調皮呀!此外,英國的王爾德、毛姆等人都是很詼諧很witty的,你可以讀一讀他們的作品。此外,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信息,我推薦你去「維基語錄」看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網站。
謝謝。
⑤ 初一必讀的18本名著是哪些
1、《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是流傳世界各國的一本兒童名著,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於1886年,書的原名是《Hou re》,翻譯是「心」。它的英譯本是《Hea r t》,譯意也是「心」。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的境況不一,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每個人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義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掃煙窗的孩子》、《班長》、《窮人》、《虛榮心》、《感恩》、《嫉妒》、《爭吵》、《告別》等等和孩子有關的故事中,歌頌了兒童應該具備的純真感情,同時書中也表露了從家庭、學校到整個社會,都在營造一種良好的環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塑造著兒童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准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
2、《繁星·春水》
作者冰心,原名謝婉瑩。《繁星》是詩集,由164首小詩組成。冰心一生信奉「愛的哲學」,她認為「有了愛,便有了一切」。在《繁星》里,她不斷唱出了愛的贊歌。她最熱衷於贊頌的,是母愛。除了摯愛自己的雙親外,冰心也很珍重手足之情。她愛自己的三個弟弟。她在後來寫作的一篇散文《寄小讀者·通訊十三》里,還把三個弟弟比喻成三顆明亮的星星。冰心贊頌母愛,贊頌人類之愛,贊頌童心,同時她也贊頌大自然,尤其是贊頌她在童年時代就很熟悉的大海。歌頌大自然,歌頌童心,歌頌母愛,成為冰心終生創作的永恆主題。
《春水》是《繁星》的姐妹篇,由182首小詩組成。在《春水》里,冰心雖然仍舊在歌頌母愛,歌頌親情,歌頌童心,歌頌大自然,但是,她卻用了更多的篇幅,來含蓄的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識分子的煩惱和苦悶。她用微帶著憂愁的溫柔的筆調,述說著心中的感受,同時也在探索著生命的意義,和表達著要認知世界本相的願望。
3、《伊索寓言》
伊索,生於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寓言家,傳說他是個奴隸,後獲得自由,因「褻瀆神明」終遭殺害。《伊索寓言》產生於希臘的古典時期,很長一段時間曾被認為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其結構短小精悍,其內容博大豐滿。既有深刻豐富的思想性,又有形象生動的藝術性。適宜任何年齡的讀者閱讀,寓永恆真理與短小故事之中,是一部輕松且充滿哲理的永世相傳之佳作。
在人類社會還沒有用法典來評判是非的歷史時期,《伊索寓言》中的道德准則便成為人們的行為規范,甚至起到了代替法律的作用。
讀《伊索寓言》不僅能使人明辯真善美與假惡丑,還能增長智慧豐富頭腦,更能從中得到巨大的藝術享受。
4、《童年》
作者是高爾基,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第一部,小說主人公——阿遼沙。高爾基在這本書中真實地描述了自己苦難的童年,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徵,特別是繪出了一幅俄國小市民階層風俗人情的真實生動的圖畫。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鉛樣沉重的醜事」,還描繪了作者周圍的許多優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羅斯文學中最光輝、最富有詩意的形象之一。是這些普通人給了幼小的高爾基良好的影響,使他養成不向丑惡現象屈膝的性格,鍛煉成堅強而善良的人。
自傳體長篇小說三部曲的另外兩部是《在人間》和《我的大學》。
5、《魯濱孫漂流記》
作者是英國作家笛福,小說描述了英國人魯濱孫在海難中倖存,漂流荒島27年,憑著自己的智慧、勇氣、頑強的毅力和勤勞的雙手生存了下來,後來他與野人「星期五」為伴,幫助一名遇水手叛亂的船長,奪回船隻,重返故土的故事。
6、《昆蟲記》
作者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融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以人性觀照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譯書以忠實於法文原著整體風貌及表達特色為選擇原則,讓中國讀者首次領略《昆蟲記》的真實面目。在本書中,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日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 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巨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桂冠。
7、《朝花夕拾》
本書為魯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憶散文的結集,共十篇,是「回憶的記事」,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生動了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畫面,是研究魯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當時社會的重要藝術文獻。這些篇章,文筆深沉雋永,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的經典作品。
本書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范愛農》等篇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
8、《駱駝祥子》
作者是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於北京一個滿族家庭。1930年老舍踏上了歸程,面對滿目瘡痍的祖國,他的筆變得沉重起來。《駱駝祥子》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它揭示了「小人物」的奴隸心理和無法實現的希望的最終破滅。隨著祥子心愛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殺,祥子熄滅了個人奮斗的最後一朵火花,成為這個衰朽社會的殉葬品。
主人公 ——人力車夫祥子、車主女兒虎妞、小福子
9、《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作者是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描寫保爾·柯察金作為一個普通工人的兒子,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十月革命、國內戰爭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嚴峻生活,把對舊生活自發的反抗改變為自覺的階級意志。保爾的成長不是「性格的自我發展」,而是如同作者在回憶自己一生時所說:「鋼是在熊熊大火和驟然冷卻中煉成的……我們這一代也是在斗爭和艱苦考驗中鍛煉出來的。」
保爾的英雄主義是早期布爾什維克的理性真誠,個人價值和集體事業在觀念上處於和諧狀態。小說不僅通過一個接一個的困境來塑造這位主人公,還通過激動人心的獨白、發人深省的警句格言直抒這種赤誠情懷。一次,保爾來到烈士墓前悼念為革命而犧牲的戰友時,曾默默地想到:人最寶貴的是生命。它給予我們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就能夠說:「我已把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
同冬尼婭的愛情糾葛,同麗達磊落的友誼,以及對達雅誠摯的感情也表現了保爾精神世界的純潔,表現了小說人物的特殊素質。
10、《西遊記》
本書作者——吳承恩(明)。《西遊記》經無數民間藝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勞動之後,於明朝中葉,由吳承恩最後完成。它是中國神話小說中最優秀的作品。濃郁的浪漫主義是《西遊記》的基本藝術特徵。主人公——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
11、《海底兩萬里》
《海底兩萬里》是一部科幻小說,作者儒勒·凡爾納(1828—1905)是法國科幻小說家,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奠基人。《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著名三部曲的第二部,前有《格蘭特船長的女兒》,後有《神秘島》。作者想像力豐富,文筆細膩,構思奇巧,其作品既引人入勝,又很有教育意義,適合各種年齡的讀者。而且,凡爾納的幻想不是異想天開,都以科學為依據;他所預見到的很多器械,後來都變成了現實生活中的實有之物。
12、《名人記》
《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191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所著《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的總稱。本書的三位傳主都是人類歷史上極富天才而創建至偉的人物,他們的人生豐富多彩,他們的作品精深宏博,他們的影響歷經世代而不衰。羅曼·羅蘭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有著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他們在憂患困頓的人生征途上歷經苦難而不改初衷的心歷路程,凸現他們崇高的人格、博愛的情感和廣闊的胸襟,從而為我們譜寫了一闋「英雄交響曲」。
13、《水滸傳》
作者施耐庵。《水滸傳》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本書描寫了北宋晚期宋江領導的山東梁山泊農民起義,真實地再現了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直到失敗的全過程。這部書也塑造了魯智深、林沖、武松、李逵等一大批農民起義的英雄好漢形象。
14、《傅雷家書》
《傅雷家書》是將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篡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字里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愛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對傅聰的愛卻沒有淪為那種庸俗的溫情脈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對傅聰童年嚴格的管教,雖然不為常人所認同,但確乎出自他對兒子更為深沉的愛。可以說,傅雷夫婦作為中國父母的典範,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超脫小我,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
15、《培根隨筆》
培根是英國傑出的哲學家和文學家。本書內容涉及到政治、經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和倫理等等,幾乎觸及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一名學識淵博且通曉人情世故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培根對他談及的問題均有發人深省的獨到之見。
16、《格列佛游記》
作者——喬納森·斯威夫特,十八世紀英國小說家。小說主人公——里梅爾·格列佛船長。該書通過里梅爾·格列佛船長之口,敘述了周遊四國(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智馬國)的奇特經歷。但仔細體會,卻處處揭露著英國社會的黑暗現實,並寄寓著作者的理想。
17、《簡·愛》
這是一部以愛情為主題的小說。小說主要描寫了簡愛與羅切斯特的愛情。簡愛的愛情觀更加深化了她的個性。她認為愛情應該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礎上,而不應取決於社會地位、財富和外貌。只有男女雙方彼此真正相愛,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在追求個人幸福時,簡愛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純真、朴實的思想感情和一往無前的勇氣。對羅切斯特說來,簡愛猶如一股清新的風,使他精神為之一振。
18、《讀讀泰戈爾》
泰戈爾(1861―1941),出生於印度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市一個富有文學教養的家庭。泰戈爾一生共寫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詩集,12部中篇和長篇小說,100餘篇短篇小說和20多部劇本,並於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泰戈爾對中國懷有崇高的感情,曾於1924年訪問中國。中國人民也把他看作印度文化的傑出代表,郭沫若、鄭振鐸、冰心、徐志摩等人早期的創作,曾受到過他的影響。泰戈爾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紹到中國,幾十年來翻譯出版了為數不少的他的作品。
⑥ 199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是誰
1991年12月10日第九十一屆諾貝爾獎頒發。 南非女作家戈迪默因小說《貴賓》、《七月一家人》和《自然資源保護論者》獲諾貝爾文學獎。
⑦ 2014年11月諾貝爾文學獎其中西班牙幾位,拉丁美洲幾,墨西哥的
1945年 米斯特拉爾(1889—1957)
智利女詩人
獲獎作品:《柔情》
獲獎理由:「她那由強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詩,已經使得她的名字成為整個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徵」
1967年 米格爾•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1899—1974)
瓜地馬拉著名詩人、小說家
獲獎作品:《玉米人》
獲獎理由:「因為他的作品落實於自己的民族色彩和印第安傳統,而顯得鮮明生動」
1971年 巴勃魯•聶魯達(1904-1973)
智利詩人,政治活動家
獲獎作品:《情詩-哀詩-贊詩》
獲獎理由:「詩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復甦了一個大陸的命運與夢想」
1982年 加西亞•馬爾克斯(1927-)
哥倫比亞作家,記者
獲獎作品:《霍亂時期的愛情》
獲獎理由:「由於其長篇小說以結構豐富的想像世界,其中糅混著魔幻於現實,反映出一整個大陸的生命矛盾」
1990年 奧克塔維奧• 帕斯
(1914~1998)
墨西哥詩人、散文家
獲獎作品:《太陽石》
獲獎理由:「他的作品充滿激情,視野開闊,滲透著感悟的智慧並體現了完美的人道主義」
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1936—)秘魯、西班牙作家,詩人
獲獎作品:《城市與狗》
獲獎理由:「他對權力結構描繪,以及他那反抗、起義、失敗的犀利印象」
米斯特拉爾
1889—1957
智利女詩人
生於聖地亞哥以北的埃爾基河谷,死於紐約。父親早逝,早年獨立謀生,靠自學獲得文化知識。14歲開始發表詩作。17歲時與一個鐵路職員戀愛,對方由於不得志而自殺。對死者的懷念成為她初期創作的題材,作品充滿衰傷的情調。1911年至1919年在家鄉從事教育工作。1914年以《死的十四行詩》獲聖地亞哥花節詩歌比賽第一名。1918至1920年任阿雷納斯角女子中學校長。1921年在聖地亞哥主持女子中學。1922年應邀參與墨西哥的教育改革。同年發表第一部詩集《孤寂》,筆觸細膩感人,突破當時風行於拉丁美洲的現代主義詩歌的風格。1924年應邀赴美講學,以後在拉美和歐洲一些國家任領事。1930年發表《藝術十條原則》,認為世界上不存在無神論的藝術;美就是上帝在人間的影子;美是指靈魂的美,美即是憐憫和安慰。 陸續問世的詩集和散丈集有《柔情》(1924)、《白雲朵朵》(1934)、《智利掠影》(1934、《母親的詩》(1934)、《有刺的樹》(1938)、《葡萄壓榨機》(1955)等。
米斯特拉爾早期沉湎於個人愛情的悲歡,作品格調委婉凄惻,但感情細膩,文字清新。1938年後題材和情調有明顯變化,面向更廣闊的生活,反映了受壓迫、被遺棄的人們的困苦,對資本主義社會不合理現象作了一定的揭露和抨擊。晚年思想境界較高,藝術技巧益臻圓熟。詩人善於發現美,贊頌美,激發人們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追求。此後她的詩歌創作有明顯的轉變,從個人的憂傷轉向人道主義的博愛。
詩集《有刺的樹》(1938)為貧苦人們的不幸大聲疾呼,為猶太民族的遭遇表示不平,為窮苦兒童祈求憐憫,這一創作傾向對拉丁美洲抒情詩歌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45年9月「因為她那富於強烈感情的抒情詩歌,使她的名字成為整個拉丁美洲的理想的象徵」而獲諾貝爾文學獎金,成為拉丁美洲獲得諾貝爾獎金的第一人。晚年曾任駐聯合國特使。1955年出版的詩集《葡萄壓榨機》表達了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此外還寫過一些有關文化與國際和平運動的文章。其創作能從大處著眼,小處著墨,頗具功力,但常夾雜若干宗教色彩。
獲獎作品:《柔情》
獲獎理由:「她那由強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詩,已經使得她的名字成為整個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徵」
米格爾•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
1899—1974
瓜地馬拉著名詩人、小說家
他一生寫了十部小說、四部詩集和幾個劇本,在瓜地馬拉以至拉丁美洲現代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1899年,阿斯圖里亞斯出生在瓜地馬拉城。在內地土生土長的印第安居民當中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後來,回到首都,攻讀法律專業,大學畢業後擔任律師。1923年,因受反動政府迫害,流亡歐洲,在法國僑居多年,和超現實主義流派的作家有著廣泛的接觸。他在深入研究瑪雅一基切文化的基礎上,於1930年寫出第一部小說《瓜地馬拉的傳說》。在歐洲文壇上引起強烈反響。從1925年到1932年,作者完成了他的代表作《總統先生》。1933年,回到祖國,繼續參加政治活動。在瓜地馬拉十年民主時期(1944—1954),阿斯圖里亞斯的文學創作活動達於高潮,先後發表了《總統先主》《玉米人》《疾風》《綠色教皇》四部長篇小說和《雲雀的鬢角》、《賀拉斯主題習作》兩部詩集。1954年6 月,美帝國主義策動反革命政變,阿斯圖里亞斯再度流亡國外,在阿根廷僑居八年。這期間,除了從事文學創作外,還參加世界和平運動。1956年,曾應邀來我國參加魯迅逝世20周年紀念大會。1966年,受瓜地馬拉獨裁政府的任命,出汪駐法國大使。1974年6 月9 日,阿斯圖里亞斯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的一家診所里與世長辭,終年75歲,其他重要作品有《瓜地馬拉的周末》、《混血姑娘》、《多洛雷斯的星期五》等。1965年阿斯圖里亞斯榮獲蘇聯列寧和平獎金;兩年後,即1967年,又榮膺諾貝爾文學獎。從而成為世界文壇上遐邇聞名的作家。
獲獎作品:《玉米人》
獲獎理由:「因為他的作品落實於自己的民族色彩和印第安傳統,而顯得鮮明生動」
巴勃魯•聶魯達
1904-1973
智利詩人,政治活動家
生於帕拉爾城。少年時代就喜愛寫詩並起筆名為聶魯達,16歲入聖地亞哥智利教育學院學習法語。1928年進入外交界任駐外領事、大使等職。1945年被選為國會議員,並獲智利國家文學獎,同年加入智利共產黨。後因國內政局變化,流亡國外。曾當選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獲斯大林國際和平獎金。1952年回國,1957年任智利作家協會主席。1973年逝世。
聶魯達13歲開始發表詩作,1923年發表第一部詩集《黃昏》,1924年發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詩和一支絕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詩壇。他的詩歌既繼承西班牙民族詩歌的傳統,又接受了波德萊爾等法國現代派詩歌的影響;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詩歌特點,又從惠特曼的創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傾心的形式。從1925年到西班牙內戰爆發.是聶魯達創作的第二個階段.基本上運用超現實主義和象徵主義手法,追求神秘的內心體驗,主要詩作是《地球上的居所》(1933一1935)。1937年,進入創作的第三階段,亦是全盛時期,主要作品有著名長詩《西班牙在我心中》(1937)和代表作《詩歌總集》(195o),後者包括此時期發表的最著名的兩首長詩:《馬楚•比楚高峰》和《伐木者,醒來吧》(1948)。此後陸續發表詩集《元素之歌》(1954)、《葡萄和風》(1954)、《新元素之歌》(1956)、《一百首愛情十四行詩》(1957)、《英雄事業的贊歌》(196O)等。
聶魯達於1945年加入智利共產黨,1949年流亡國外,思想越發激進。他參加國際和平組織,受到蘇聯的熱情幫助,感情上必然偏向克里姆林宮。1950年因為《讓那劈木做柵欄的醒來》(詩中不僅歌頌林肯,而且還歌頌斯大林和蘇聯),榮獲國際和平獎金。後來成為蘇聯的盟友,寫了大量歌頌蘇聯的政治抒情詩,如《葡萄園與風》。1953年,還得過斯大林和平獎金。蘇共二十大,赫魯曉夫發表秘密報告,批判斯大林,聶魯達不能接受。他對斯大林的錯誤,至死都未能認清。他在晚年回憶錄《我曾歷盡滄桑》中,這樣寫道:「我的立場是,在我所不了解的斯大林時代的陰雲之上,我的眼前出現了頭等人物斯大林,他有原則而善良,像隱士一樣簡朴,是蘇聯革命的偉大捍衛者。另外,這位大鬍子的人在戰爭中變得巨大了,他的名字被人們掛在嘴邊。」「我又將一首詩獻給了這位強有力的人物。那是在他去世的時候。這首詩在我的任何一版全集里都可以找到。克里姆林宮的巨人有一種強烈的影響,振奮著人類,我的詩就是吸收了這種巨大影響。」
聶魯達在拉美文學史上是繼現代主義之後崛起的偉大詩人。他的詩歌以濃烈的感情、豐富的想像,表現了拉美人民爭取獨立、民主、自由的歷程,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力量。由於「他的詩作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復甦了一個大陸的命運與夢想」,聶魯達於1971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作品:《情詩-哀詩-贊詩》
獲獎理由:「詩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復甦了一個大陸的命運與夢想」
加西亞•馬爾克斯
1927-
哥倫比亞作家,記者
生於馬格達萊納省阿拉卡塔卡鎮。父親是個電報報務員兼順勢療法醫生。他自小在外祖父家中長大。外祖父當過上校軍官,性格善良、倔強,思想比較激進;外祖母博古通今,善講神話傳說及鬼怪故事,這對作家日後的文學創作有著重要的影響。13歲時,他遷居首都波哥大,就讀於教會學校。18歲進國立波哥大大學攻讀法律,井加入自由黨。1948年,哥倫比亞發生內戰,中途輟學。不久,他進入報界,任《觀察家報》記者,同時從事文學創作。1954年起,任該報駐歐洲記者。1961年起,任古巴拉丁社記者。1961年至1967年僑居墨西哥,從事文學、新聞和電影工作。1971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稱號,1972年獲拉美文學最高獎——委內瑞拉加列戈斯文學獎,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和哥倫比亞語言科學院名譽院士稱號。
加西亞•馬爾克斯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幻想與現實的巧妙結合,以此來反映社會現實生活,審視人生和世界。重要作品有長篇小說《百年孤獨》(1967)《家長的沒落》(1975)、《霍亂時期的愛情》(1985),中篇小說《枯枝敗葉》(1955)、《惡時辰》(1961)、《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1961)、《一件事先張揚的兇殺案》(1981),短篇小說集《藍寶石般的眼睛》(1955)、《格蘭德大媽的葬禮》(1962),電影文學劇本《綁架》(1984),文學談話錄《番石榴飄香》(1932)和報告文學集《一個海上遇難者的故事》(1970)、《米格爾•利廷歷險記》(1986)等。
12歲時,作家來到首都波哥大教會學校讀書。18歲後在波哥大大學讀法律,參加了自由黨。1948年內戰爆發時,他中途輟學,不久進報界工作。1954年任《觀察家報》記者兼電影專欄負責人。此後,他從事新聞工作,同時進行文學創作。他曾到過意、法、英、蘇、波、捷、匈等國。1959年回國,擔任古巴「拉丁社」駐哥倫比亞辦事處的負責人。 1961年任該社駐聯合國記者,後遷居墨西哥,至1976年才返回哥倫比亞。為了抗議軍人政權,他曾於是年舉行「文學罷工」。1981年受軍政府迫害而流亡墨西哥。1982年哥倫比亞新政府成立,作家才得以返回故土,從事文學創作。當年因《百年孤獨》的成功獲諾貝爾文學獎。同年,應法國總統密特朗的邀請,擔任法國—西班牙語國家文化交流委員會主席。
其作品主要是代表作長篇小說《百年孤獨》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還有短篇小說《第三次無可奈何》《格蘭德大媽的葬禮》等;中篇小說《伊莎白爾在馬貢多的觀雨獨白》《枯枝敗葉》《周末後的一天》《一件事先張揚的兇殺案》等;長篇小說《惡時辰》《家長的沒落》(1976年被美國《時代》雜志評為當年世界十大優秀作品之一)《霍亂時期的愛情》《迷宮中的將軍》。
獲獎作品:《霍亂時期的愛情》
獲獎理由:「由於其長篇小說以結構豐富的想像世界,其中糅混著魔幻於現實,反映出一整個大陸的生命矛盾」
奧克塔維奧• 帕斯
1914~1998
墨西哥詩人、散文家
生於墨西哥城。父親是記者、律師,曾任墨西哥革命中著名將領埃米里亞諾•薩帕塔駐紐約的代表。母親是西班牙移民的後裔、虔誠的天主教徒。祖父是記者和作家,祖母是印第安人,帕斯的童年就是在這樣一個充滿自由與宗教氣氛的環境中度過的。帕斯從5歲開始學習,受的是英國及法國式教育。14 歲即入墨西哥大學哲學文學系及法律系學習,閱讀了大量的古典和現代主義詩人的作品,後來又接受了西班牙「二七年一代」和法國超現實主義詩風的影響。
1931年開始文學創作,曾與人合辦《欄桿》雜志。兩年後又創辦了《墨西哥谷地手冊》。當時他對哲學與政治興趣很濃,曾閱讀大量具有馬克思主義傾向的作品。1937年在尤卡坦米島創辦一所中學,在那裡他發現了荒漠、貧窮和偉大的瑪雅文化,《在石與花之間》就是那時創作的。同年他去西班牙參加了反法西斯作家代表大會,結識了當時西班牙及拉丁美洲最傑出的詩人們。《在你清晰的影子下及其他西班牙的詩》就是在那裡出版的。回到墨西哥以後,帕斯積極投入了援救西班牙流亡者的工作,並創辦了《車間》和《浪子》雜志。1944年赴美國考察研究。1945年開始外交工作.先後在墨西哥駐法同、瑞士、日本、印度使館任職。1953至1959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後重返巴黎和新德里,直到1968年為抗議本國政府鎮壓學生運動而辭去駐印度大使職務。從此便致力於文學創作、學術研究和講學活動。主要詩作有《太陽石》(1957)、《假釋的自由》(1958)、 《火種》(1962)、《東山坡》(1969)、《清晰的過去》(1974)、《轉折》(1976)、《向下生長的樹》(1987)等。其中《太陽石》是他的代表作,曾轟動國際詩壇。散文作品有《孤獨的迷官》(1950)、《弓與琴》(1956)、《榆樹上的梨》(1957)、《交流》(1967)、《連接與分解》(1969)、《仁慈的妖魔》(1974)、《索爾 •胡安娜•伊內斯或信仰的陷附》(1982)、《人在他的世紀中》(1984)、《印度紀行》(1995)等。在《翻譯與消遣》(1973)中,他翻譯了我國唐宋一些詩人的作品。帕斯的詩歌與散文具有融合歐美,貫通東西,博採眾長、獨樹一幟的特點。1963年曾獲比利時國際詩歌大獎,1981年獲西班牙塞萬提斯文學獎,199O 年由於「他的作品充滿激惰,視野開闊,滲透著感悟的智慧並體現了完美的人道主義」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同年出版了《作品全集》,《太陽石》、《假釋的自由》、《火種》、《東山坡》、《清晰的過去》、《轉折》、《向下生長的樹》、《太陽石》、《孤獨的迷官》、《弓與琴》、《榆樹上的梨》、《交流》、《連接與分解》、《仁慈的妖魔》、《索爾•胡安娜•伊內斯或信仰的陷附》、《人在他的世紀中》、《印度紀行》等。
帕斯的創作融合了拉美本土文化及西班牙語系的文學傳統,繼承歐洲現代主義的形而上追索以及用語言創造自由境界的信念,在他的詩歌世界裡,強烈的瞬間經驗和復雜的歷史意識,個人的生命直覺和人類的文化傳統達到了強烈合一。他的後期詩作更自覺地將東西方文化熔於一爐,其詩作由繁復回到具體明澈,可以說是受到東方古典詩歌的啟示。他翻譯過王維、李白、杜甫等中國古代詩歌大師的作品。
獲獎作品:《太陽石》
獲獎理由:「他的作品充滿激情,視野開闊,滲透著感悟的智慧並體現了完美的人道主義」
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秘魯、西班牙作家,詩人
巴爾加斯•略薩於1936年3月28日生於秘魯南部亞雷基帕省省政府所在地亞雷基帕(Arequipa,秘魯第2大城市)市,母親Dora Llosa Ureta,父親Ernesto Vargas Maldonado。
1937年1歲多時跟媽媽1家人移居玻利維亞的科恰邦巴,1946年回到祖國秘魯的皮烏拉省省政府所在地皮烏拉市,在薩萊西諾學校讀書,1947年移居首都利馬,轉入拉薩葉學校,1950年到1952年就讀位於利馬的(國立)萊昂西奧•普拉多軍事學校,後來在秘魯皮烏拉市的皮烏拉省國立聖米蓋爾中學完成中學學業。
1953年入位於利馬的秘魯國立聖馬爾科斯大學雙主修文學與法律,1957年入同校語言學研究所做研究生,1958年中旬以研究尼加拉瓜作家;詩人魯文•達里奧(Rubén Dario)的學位論文(《闡釋魯文•達里奧的基礎》獲文學(語言學)學位(相當於台灣的語言學研究所文學碩士),同年離開祖國秘魯移居歐洲,曾客居法國(主要在巴黎)、西班牙(主要在巴塞隆納)等國(後來他長期定居英國倫敦)。
1971年巴爾加斯•略薩以研究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博士論文《加西亞•馬爾克斯:弒神者的歷史》獲西班牙馬德里大學文學哲學博士學位(這個學位是研究文學的哲學博士,不是榮譽頭銜的文學博士,他另有英國倫敦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等多所大學頒授的榮銜,2003年英國牛津大學也授予他榮譽博士頭銜。)
巴爾加斯•略薩幼年在國外長大,青春期就讀軍校,年青時做過銀行職員、新聞記者、編輯、特約撰稿、圖書館編目員等工作。
1955年不到20歲時與舅媽的妹妹胡莉婭•烏爾吉蒂•伊利亞內斯相戀結婚,1963年離婚。1965年與表妹帕特麗西婭•略薩•烏爾吉蒂再婚,直到現在。與第2任太太有2個兒子1個女兒。
巴爾加斯•略薩曾在英國劍橋大學擔任教職(1977年獲聘),也曾在英國倫敦大學(1967年和196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975年)、美國哈佛大學(1992年)等校客座教職。多國的許多著名學府和研究院也常邀請他去客座講學與研究。巴爾加斯•略薩現在也擔任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院士。
主要作品:
小說:《首領們》(1959),《城市與狗》(1963),《綠房子》(1965),《幼崽》(1967),《酒吧長談》(1969),《潘達雷昂上尉與勞軍女郎》(1973),《胡莉婭姨媽與作家》(1977),《世界末日之戰》(1981),《狂人瑪伊塔》(1984 ),《誰是殺人犯》(1986),《敘事人》(1987),《繼母頌》(1988),《利圖馬在安地斯山》(1993),《情愛筆記》(1997),《元首的幽會》(2000),《天堂在另外的街角》(2003)
非小說:《加西亞•馬爾克斯:弒神者的歷史》(1971)、《給「白臉蒂朗」下戰書》(1971)、《小說秘史》(1971)、《無休止的縱欲》(1975)、《塔克納小姐》(1981)、《薩特與加繆之間》(1983)、《凱蒂與河馬》(1983)、《頂風破浪(第一卷)》(1983)、《頂風破浪(第二卷)》(1986),《瓊卡姑娘》(1986 ),《頂風破浪(第三卷)》(1990),《謊言中的真實》(1990) ,《作家的真實》(1991 ),《水中魚》(1993),《陽台上的瘋子》(1993), 《文學烏托邦:何塞•馬里亞•阿格達斯與其虛構和想像》(1996),《給青年小說家的信》(1997),《文學的激情》(2001),(《闡釋魯文•達里奧的基礎》(2001),《不可能的誘惑》(2004)
獲獎作品:《城市與狗》
獲獎理由:「他對權力結構描繪,以及他那反抗、起義、失敗的犀利印象
⑧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有個不燙頭發,只扎馬尾的老太太是誰
諾貝爾文學獎自1901年開始,迄今為止,已有11位女士折桂,這個數字極微,所以,她們是世界文壇的寵兒,她們和她們的作品,在世界文壇次第開放。到目前為止,這些作品依然帶著她們的體香,散發著誘人的力量。
本期的《讀書時光》,我們就是要一網打盡11位諾貝爾文學獎女獲獎者,通過她們的作品,來窺視文學和女人的微妙關系,並來探究女人通過文字,所要表達的立場以及思想。
1991-2007:她們揚眉吐氣
□秦懷
奇怪的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在世界文壇,女性越來越受到關注,僅1991年到2007年,就出現5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有人說,這是女性作家的集體噴發。無論如何,這個階段,讓世界女性作家揚眉吐氣。
1991年得主:納丁·戈迪默
其人:南非女作家,醉心於寫作。她反對種族主義,稜角分明,作品有《面對面》、《星期五的足跡》、《陌生人的世界》、《貴賓》等。
推薦書目:《我兒子的故事》
一個小說,寫於1990年。
黑人社會活動家索尼的兒子威爾,無意中發現自己的父親和一個白種女人在一起看電影,猜忌、憤恨由此產生……原本和睦溫馨的家庭也籠罩上一層陰影。
索尼失去了兒子的愛。女兒貝比由於不堪家庭的特殊氛圍和嚴酷的社會現實,企圖自殺。他妻子後來與他之間的隔膜也永難消除。這是一個家庭悲劇,也是一個社會悲劇。
1993年得主:托尼·莫里森
其人:生於美國,女權主義者。是歷史上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唯一黑人女作家。她的很多作品,都反思了黑人女性的主體意識。著作有 《秀拉》、《所羅門之歌》、《寶貝兒》、《爵士樂》等。
推薦書目:《寵兒》
這是莫里森的「驚世之作」,「25年來美國最佳小說第一名」。故事殘酷,令人戰栗。
女黑奴塞絲懷著身孕,隻身逃跑,奴隸主追蹤而至。為了不使兒女重復自己做奴隸的悲慘命運,她毅然殺死了自己的幼女寵兒。
十八年後,奴隸制早已廢除,而被她殺死的女嬰還魂歸來,她以自己的出現日夜懲罰母親當年的行為,不但加陪地向母親索取著愛,甚至不擇手段地擾亂和摧毀母親剛剛回暖的生活。這故事震撼人心,它是不朽的經典。
1996年得主:希姆博爾斯卡
其人:生於波蘭,一位謙遜的詩人,一位奇怪的詩人。她從不寫自傳,不喜歡接受采訪。
有關她的個人資料非常稀少。我們所知道的是,她的詩,本著強烈的個人主義風格。
推薦書目:《詩人與世界》
這本書選擇了希姆博爾斯卡最有代表性的詩歌和書評作品,其中詩歌部分是由詩人親自選定的。我們可以從中窺見詩人的精神。
2004年得主:耶利內克
其人:一個有爭議的女人,一個 「激進女性」,她所描寫的內容,大多數都是婦女如何被毀掉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有著讓人難以理解,卻又極具誘惑的壓抑,比如《寶貝,我們是誘餌》、《女情人們》,以及久負盛名的《鋼琴教師》。
推薦書目:《鋼琴教師》
不得不承認,她是天才的、另類的女作家。《鋼琴教師》,讓人得到了一種奇異的美,並極易在這種美中迷失。
埃里卡一直生活在母親極端變態的鉗制下。而立之年,可仍處於母親的監視之下,不能越雷池一步。她的內心因長期的壓抑而變得扭曲。但她還是碰到了男人,克雷默爾熱烈地追求女鋼琴教師,他自己也陷入了一個可怕的情愛陷阱:在情慾上,埃里卡表現出受虐狂的瘋狂舉動。克雷默爾不能忍受,選擇了逃離……
2007年得主:多麗絲·萊辛
其人:多麗絲·萊辛,一個幽默的英國老太太,一個女權主義者。《金色筆記》為其代表作,也讓她登上諾貝爾文學獎的寶座。
推薦書目:《另外那個女人》
她的短篇集,每個故事都極完美。
萊辛也講婚外戀,婚外戀無國界。萊辛的不同在於對人類弱點的透徹理解,這是「一份罕見的才情」。她通過簡單的故事,營造出兩性關系中某種難以言喻的感覺,她描寫女人的心理狀態,以及她們面臨的兩性關系格局,筆調節制,暗藏譏諷。
1909-1966:我們不要忘記她們
1909年到1966年,僅有6名女作家折桂諾貝爾文學獎,有人說,1909年,多麼遙遠的年代。但是,不管有多麼遙遠,我們不要忘記她們,而且,年代的久遠,並不代表文字就失去了魅力。
紀念她們,以諾貝爾文學獎女性獲得者的名義。
1909年:拉格洛夫(1858年-1940年)
瑞典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耶路撒冷》,童話《騎鵝旅行記》等。
1906年,她完成了童話小說《騎鵝旅行記》。拉格洛夫也由此獲得了與安徒生齊名的榮譽。
1926年:黛萊達 (1871年-1930年)
義大利女作家。她善於以細膩抒情的筆觸描繪風土人情,人物生動,風格簡潔。她的文字,有強烈的道德使命感。
1928年:溫塞特(1882年-1949年)
挪威女作家。她的《珍妮》舉世矚目。《珍妮》是一部心理小說,因這部作品,確定了她在北歐文學中的地位。
1938年:賽珍珠(1892年-1973年)
美國女作家,是第一個寫中國社會生活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著名的作品有《大地的房子》三部曲、《龍種》等。
1945年:米斯特拉爾(1889年-1957年)
智利女詩人。有詩集《絕望》、《柔情》、《有刺的樹》等。她的文字中,有博愛和人道主義。
1966年:奈莉·薩克斯(1891年-1970年)
德國女作家。她的詩劇《伊萊》被諾貝爾獎評委會賞識。詩中充滿殉道精神和神秘的色彩。
⑨ 小說集<<星期五的足跡>>納丁·戈迪默
Nadine Gordimer: Selected Stories
The Bridegroom (1960)
給你找了個英文版的,應該更符合你的要求吧,呵呵
地址如下:http://www.wsu.e/~brians/anglophone/gordimer.html
全文如下:
The Bridegroom (1960)
"Caravan"=trailer.
"Ou Piet, ek wag." "Hey, old Piet; I'm waiting," in Afrikaans, the language of the Dutch-descended whites.
Note the tone with which the protagonist addresses Piet, whom we are told later is "a good cook."
Koeksusters are crullers, deep-fried sugared strips of dough.
"Kaffir" is an insulting term for South African blacks.
"Baas"="Boss." Note how all blacks are called "boys," regardless of age. Why is he anxious that the blacks not "hang around?"
Look for passages which reveal his attitudes toward the blacks. Note his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ight noises they make. Two of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being played are common in sub-Saharan Africa: the mouth-bow and the kalimba or mbira. What is his reaction to their music?
"Satchmo" was the nickname of the great American jazz trumpet player Louis Armstrong, probably not what he had in mind when he spoke of "real music."
Note the description of the music that he listens to for a long time. How would you characterize it?
Why do you think the story ends where it does? What have we learned about him? About the blacks? What do you think is likely to happen when his fiancée arrives?
The Gentle Art(1960)
This story could be read as a sort of reply from a woman's point of view to Ernest Hemingway's story, "The Short Happy Life of Francis Macomber."
Rhodesia is the British colonial name of the country now known as Zimbabwe.
What kind of a person is Jimmy Baird? What kind of a person is Vivien McEwen? Can you characterize her relationship with her husban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How do her feelings and perceptions change ring the story?
"Donkey's years"=many years.
A souk is a bazaar, a tangled, close-packed cluster of shops and stalls.
Saurian: reptilian, associated with the age of the dinosaurs.
A primus stove is a tiny portable device for cooking on camping trips.
Spanner: wrench.
Why do you suppose Gordimer has waited so long to describe Vivien's appearance? What do you think Mrs. Baird means by "I waited"? How does the story contrast her with Vivien?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eaning of the title?
Six Feet of the Country(1956)
Anton Chekhov was famous for his stories and plays about impoverished nobles living ineffectual lives on their country estates, notably in The Cherry Orchard (1904). Like Gordimer, he is noted for his ability to convey vividly delicate shadings of feeling. Try to identify some of the passages in which she accomplishes this particularly well. Characterize the husband's feelings towards his wife at different points in the story.
What do the Johannesburg people mean by "tension"? The narrator says his relationship with the black people is "almost feudal." What do you think he means? How would you characterize it?
"Piccanins" is somewhat condescending slang for small black children, ultimately derived from the Spanish word for "little ones," pequeños (compare with American "pickaninny.")
Zoot suits were wide-lapelled, high-waisted outfits worn by "hip" urban blacks in the forties.
Why does Petrus think white men can do anything?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contrast the narrator draws between the attitude toward death of the poor and of people like himself and his wife? The donkey who carried Mary and the Christ child into exile in Egypt is often depicted in art as gentle and meek.
What do you think the blacks felt like at the end of this story? What do you think the narrator feels like? Why do you think he was chosen to be the narrator of this story? What is it meant to tell us about the society he lives in? About him as an indivial?
What do you think the title means?
Which New Era Would That Be? (1956)
"Coloured" in this context means "of mixed race," a group distinguished from both blacks and whites under the apartheid system. The phrase from which the story derives its title is on the second page. What do you think is its significance?
The Edwardian period is named after Edward VII of England, king between 1901 and 1910.
"Congress" is used in many countries as a name for gatherings and organizations which are not necessarily legislative bodies like the U.S. Congress. Why does Jake object to white women who persist in regarding blacks as their equal? What exactly does he object to about Jennifer?
"Bushmen" is a term for relatively light-skinned indigenous hunter-gatherers in South Africa such as the San who originally lived 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ways in the "bush," far away from the cities. Most are now urbanized, and the term "bushman" generally has pejorative connotations. "Batrachian": frog-like. A "public school" in South Africa as well as in England is what Americans call a "private school," reserved for the wealthy and privileged. Why is Jennifer living in Cape Flats? Why is it significant that she uses the word "job?"
Why does she speak so negatively of Cape Flats? What are the emotions, attitudes which separate the blacks from the whites in this scene?
A shebeen is an illegal tavern selling home-made liquor (originally Irish slang). The "colour bar" is segregation.
Why is Alister able to be on more comfortable terms with Jake than is Jennifer?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cident of George's lunch, and why do the listeners react to it as they do? Why does Jennifer interrupt Maxie's story to discuss the way he speaks? What does it reveal about her? Why does she react as she does to Maxie's story? What does this sentence mean: "There was absolutely no limit to which that understanding would not go"? What is Gordimer trying to convey about a certain kind of well-intentioned white person?
Note that Jake celebrates her departure by defiantly turning up the gas Jennifer had earlier officiously turned down.
Is There Nowhere Else Where We Can Meet?(1951)
"Chemist " means pharmacist, drugstore owner. Try to explain the feelings of the woman. What is this story about? How does the title affect your interpretation of it?
The Train from Rhodesia
"Kraal," Afrikaans for corral. Anthony van Dyck was a 17th-century Flemish painter who worked for most of his life in England, where he painted many men wearing fashionably pointed beards which came later to be called "vandykes" after his work. Therefore the lion's teeth are broad and pointed. A meerkat is a South African relative of the mongoose. Three shillings and sixpence would be a decent sum for the impoverished sculptor, but a negligible amount for the white couple. Why do you think she resists buying it? In what sense is the man selling the lion unreal? Why is she angry with her husband? Why is she feeling alone? Why is there no answer to the train's c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