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經濟 » 美國文學模仿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美國文學模仿

發布時間: 2021-03-28 09:25:31

⑴ 美國文學史中的各時期作家及代表作品

美國文學的雛形
早期的美國文學是從歐洲文學的樣式和風格中衍生出來的。例如,維蘭德和查爾斯·布羅克登·布朗的小說創作就是對英格蘭哥特小說的模仿。就連華盛頓·歐文的傑作《李伯大夢》和《沉睡谷傳奇》也是十足的歐洲風格,只是故事發生的場景改為美國而已。

美國文學的誕生

美國第一位在小說和詩歌創作領域取得顯著成就的作家是艾德加·愛倫·坡(1809-1849),他於1835年開始短篇小說的創作,其作品包括《紅死病》、《陷坑與鍾擺》、《頹敗之屋》和《莫爾格街兇殺案》。他的創作觸及了前人很少涉及的心理學領域,並且將神秘、幻想等元素融入小說創作之中。

1837年,年輕的作家納撒尼爾·霍桑(1804-1864)將他的一些短篇小說集結成冊出版,名為《重講一遍的故事》。這是一部包含了豐富的象徵主義及神秘主義元素的作品。後來,霍桑又開始寫作長篇的傳奇小說、類寓言小說,他的本土小說《新英格蘭》以人類的內疚、榮耀和情感上的壓抑為主題。霍桑的代表作是《紅字》,講述一個因通姦行為而被驅逐出社區的女人的故事。

霍桑的小說創作對他的朋友,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1819年-1891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赫爾曼·梅爾維爾以自己早期的水手經歷為藍本創作了許多富有異國情調的小說。在霍桑的影響下,麥爾維爾的小說中也融入了很多哲學上的思索。在其代表作《白鯨》中,作家通過對一場驚心動魄的捕鯨歷程的描述,表達了對人類痴迷狀態、人性中罪惡成分以及人類如何戰勝這些天性的思索。在他的另一部短篇傑作《比利·巴德》中,梅爾維爾則戲劇性的描寫了戰爭時期一艘船上人們責任和同情心的主題。梅爾維爾的那些涵義深遠的傑作銷量少得可憐,而梅爾維爾本人在有生之年也沒有獲得應有的聲譽。直到20世紀初期他的作品才重新被人發掘並被給予公正的評價。

1836年,曾經做過聯邦政府部長的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1803年-1882年)出版了一部散文作品《自然》,主張人類可以通過學習和研究自然世界來代替篤信宗教或試圖達到某種玄妙的精神境界。他的思想不僅僅影響了那個時代的作家,以致於形成了一股「先驗論」的文學思潮,而且還通過他本人大量的演說而影響了公眾。

除愛默生外,最具天賦的先驗論思想家是亨利·大衛·梭羅(1817-1862),他是一位堅定的新教徒。梭羅曾獨自一人在一片密林環繞的湖畔小木屋中獨居了兩年,並完成了《瓦爾登湖》。那是一本論文集,主要思想是反對無所不在的、組織嚴密的社會對人性的束縛。梭羅激進的思想對後世美國小說中人物的個人主義特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馬克·吐溫(真名為塞繆爾·克萊門斯,1835-1910)是美國第一位生於美國邊境密蘇里州而非東海岸的重要作家。他的代表作包括論文集《密西西比河上》以及小說《頑童流浪記》。馬克·吐溫的風格受新聞學影響很大,盡管根植於美國本土,語言質朴,卻也具備很多發人深省的幽默元素。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國的文學創作語言。他筆下的人物的言談往往非常生活化,十足的「美國味」,並且使用方言、新生詞彙和地方口音。

亨利·詹姆斯(1843年-1916年)的作品關注所謂的新舊世界(指歐洲和美國)的差異。盡管他出生於紐約,卻在英國度過了一生的大部分光陰。他的很多小說都關注那些旅居歐洲的美國人。詹姆斯的作品往往使用結構復雜、風格高雅的語匯,注重描寫情感上的細微變化,這使得他的作品顯得晦澀難懂。相對而言,他有兩部作品比較容易讀懂,分別是《黛茜·米勒》和《碧盧冤孽》。前者描寫一個迷人的美國女子在歐洲的生活,後者則是一個靈異故事。

[編輯] 美國抒情詩
19世紀美國兩位最偉大的詩人彼此的性情和風格都截然不同。沃爾特·惠特曼(1819-1892)曾經做過工人、旅行家,而且在南北戰爭中志願做過護士。他是一位詩歌的革新者。他在篇幅浩大的詩集《草葉集》以無拘無束的詩體和長短不一的詩句來象徵美國無所不在的民主精神。詩人將自己生命的歷程和美國一代人的生命歷程視為一體,努力使自己不要變成一個粗魯的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例如,在《草葉集》中收錄的重要作品《我自己的歌》里,惠特曼如此寫道:「這就是那些不同年齡、不同處所的人們的思想/ 我對他們並不陌生」。

惠特曼也是一位關注人的實質而非精神的詩人。英國小說家D·H·勞倫斯在研究美國經典文學的時候,曾經如此評價惠特曼:「他是第一位向『人類的靈魂高於肉體』的陳詞濫調開炮的人」。

和惠特曼不同,埃米莉·迪更生(1830年-1886年)是一位獨具在馬薩諸塞小鎮的上流社會的未婚女子。她的詩作充滿靈性和智慧,結構精巧,深入心靈。她的作品和當時的美國社會格格不入,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得以出版。

埃米莉·迪更生的很多詩作都以死亡為主題,並帶有揶揄的意味。她的一首詩這樣開頭:「由於我無法逃避死亡/ 死亡卻對我望而卻步了」。她的另外一首詩作則戲謔自己一樣的女子在男權社會中的地位,她這樣寫道:「我是一個不存在的人/ 你呢?/你也是個不存在的人么?」

[編輯] 美國文學的黃金世紀
在20世紀初期,美國的小說家們將觀察的觸角深入更加廣泛的社會領域,同時關註上流社會和社會底層人們的生活。伊迪絲·華頓(1862年-1937年)的小說反映上流社會的生活,而她本人就生於美國東海岸富裕的地區。她的傑作之一《純真年代》描寫了一個男人徘徊於兩個風格截然不同的女人之間,卻最終選擇了那個傳統的、被上流社會所能接受的女人的故事。和她同時代的斯蒂芬·克萊恩(1871-1900)最著名的作品是關於南北戰爭的小說《紅色英勇勛章》。克萊恩在他的《街頭女郎梅季》中描寫紐約妓女的生活。西奧多·德萊賽(1871-1945)在他的小說《嘉麗妹妹》中講述了一個鄉村少女來到大都市芝加哥,並成為一個有錢人姘婦的故事。

作家們在文學風格和形式做出了許多可貴的嘗試,並終於導致創作主題徹底的從傳統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彼時正流亡法國巴黎的作家格特魯德·斯泰因(1874-1946)出版小說《三個人生》。這是一部具有實驗性質的創作,其中融入了作家所熟悉的立體主義、爵士樂以及其他現代藝術思潮等元素。

詩人艾茲拉·龐德(1885年-1972年)生於愛達荷州,卻在歐洲度過了一生的大部分光陰。他的作品體系復雜,晦澀難懂,經常在文學中融入其他藝術樣式的元素,並在東西方文學中廣泛汲取養分。他對許多詩人都產生了影響,最著名的就是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1888年-1965年),另一個旅居海外的美國詩人。艾略特的詩作以玄奧著稱,融入了許多象徵性的元素。在其代表作《荒原》中,詩人通過描寫一系列支離破碎、氣氛可怖的圖景,表現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充滿敵視和偏見的社會。艾略特的詩歌和龐德的詩歌一樣晦澀難懂。《荒原》的一些版本甚至需要詩人自己作大量的腳注,才能讓讀者大致讀懂。艾略特於194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美國的作家們也喜愛選擇戰後世界的覺醒與幻滅作為題材。費滋傑羅(1896年-1940年)的小說創作生動的描述了20年代美國社會躁動不安卻又無比沉悶的氛圍。費滋傑羅最熱衷於表現美國年輕人在一次次的失敗和沮喪中融入社會的過程,代表作品是《大亨小傳》(喬志高譯)。

歐內斯特·海明威(1899-1961)曾在一站期間從事過救護車司機的角色,親眼目睹了死亡和暴力的慘烈。戰場上慘絕人寰的屠殺行徑使得他痛恨抽象、空洞的文學語言,認為這樣的語言只能粉飾太平,誤導讀者。於是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刪除可有可無的語匯,語言洗練簡潔,直接切入主題。他賦予自己的作品以道德約束,並頌揚那些在重壓之下的勇敢者。他小說中的主角通常是強壯、沉默卻不懂得取悅女人的男人。《太陽照樣升起》和《永別了,武器》是海明威最出色的作品。1954年,海明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約翰·史坦貝克(1902年-1968年)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他的很多小說便以故鄉作為背景。史坦貝克的小說風格簡練,能夠引發人們的思考。這為他的作品贏得了廣大的讀者,卻無法討得文學評論家的歡心。史坦貝克經常描寫貧窮的工人階層的生活,以及他們如何反抗自己的命運的過程,被認為是那個時代最具社會意識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是《憤怒的葡萄》,講述了貧窮的裘德一家從俄克拉荷馬州千里迢迢的遷徙至加利福尼亞,尋求幸福生活的故事。他的其他作品還包括《薄煎餅》、《人鼠之間》、《罐頭工廠》以及《伊甸園東》。於196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編輯] 繁榮的美國戲劇
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戲劇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美國第一位偉大的劇作家是尤金·奧尼爾(1888-1953),他於193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奧尼爾的劇作在古典神話、聖經以及現代心理學等領域取材,直白的描寫性和家庭爭端問題,但他最大的成就還是在於人們對自己身份認同問題的探索。他最傑出的作品之一《長夜漫漫路迢迢》(喬志高譯)是一部規模很小,主題卻很深刻的悲劇,以作家自己的家庭生活為藍本。

這個時代的另一位美國本土的劇作家是田納西·威廉斯(1911-1983)。他來自美國南部,熱衷於以自己的家鄉為故事的背景。他的劇作通常十分詩化且煽情,經常以一個情感細膩的女子被困於一個蠻荒的環境為主題。他的一些劇作還被改編成了電影,包括《慾望號街車》和《朱門巧婦》。

[編輯] 來自南方的聲音
其實,在海明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前五年,便已經有一位美國作家獲得這一殊榮,那就是威廉·福克納(1897-1962)。福克納以密西西比河畔一個名為「約克納帕塔瓦」的虛構的地方為背景創作了一系列作品。他以看似未經修飾的人物的思維軌跡為線索來敘事,以此來揭示人物最真實的內心世界。這一技巧在文學史上被稱為「意識流」。作家還經常打亂時間順序來敘事,用以揭示過去和現實之間的聯系。他最優秀的作品包括《喧嘩與騷動》、《押沙龍!押沙龍!》、《去吧,摩西》等。

福克納是美國南部文學崛起的一個代表人物。南部文學的代表作家還包括杜魯門·卡波特(1924-1984)和弗蘭納里·奧康納(1925-1964)。盡管卡波特的創作領域包括長短篇小說以及散文,他最傑出的作品卻是紀實文學《冷血》。這部作品記錄的是一宗真實的連環殺人案,體現了一位小說家高超的心理分析技巧和優美的文風的絕佳結合。其他擅長寫紀實文學的作家還包括諾曼·梅勒(1923-)和湯姆·沃爾夫(1931-)。前者在收入《夜晚的大軍》中的《五角大樓》一文中描寫了一場反戰大遊行,而後者的《太空先鋒》則真實的記錄了美國宇航員的生活。湯姆·沃爾夫是美國新新聞主義的代表人物。

弗蘭納里·奧康納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因此她能夠以旁觀者的冷峻目光觀察她的家鄉——新教傳統根深蒂固的美國南部社會。她筆下的人物多半是正統的新教徒,同時迷戀上帝與魔鬼。她以其悲喜劇風格的短篇小說而著稱。

[編輯] 黑人文學
20年代,位於紐約曼哈頓哈萊姆區的黑人藝術家社區逐漸崛起,發動了「哈萊姆文藝復興」運動。在這場文藝運動中產生了諸如朗斯頓·休斯(1902年-1967年)、康蒂·庫侖(1903年-1946年)以及克勞德·麥凱(1889年-1948年)等極具天賦的詩人。小說家佐拉·尼爾·赫斯頓(1903年-1960年)將傳統的小說敘事與非裔美國人的口頭傳播的傳說和歷史結合起來,並且融入了人類學元素。她在小說《凝望上帝》中描寫一個非裔美國女人的生活和婚姻。她的創作影響了後來的黑人女性文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對文學形式多樣化的需求導致許多黑人作家躋身美國文學的主流。詹姆斯·鮑德溫(1924年-1987年)在作品《喬萬尼的房間》中表達了對種族主義的蔑視和對性解放運動的支持。拉爾夫·艾利森(1914年-1994年)在《隱形人》中以「隱形人」喻黑人文化在美國主流文化中的地位,將非裔美國人的境遇和現代社會中人類對自我身份認同的過程結合起來。

[編輯] 垮掉的一代
50年代,美國的西海岸出現了一群被稱為「垮掉的一代」的作家和藝術家。這些人熱衷於爵士樂,認為戰後的社會已經疲憊不堪,主張人們應該在毒品、酒精和東方的神話傳說中尋求更多新鮮的體驗。詩人艾倫·金斯堡(1926年-1997年)在其作品《嚎叫》中奠定了這一流派反抗社會和追求視覺迷幻的風格。這部作品以惠特曼風格的句式開頭:「我親眼看到我們這一代最美好的心靈被瘋狂所毀滅……」。傑克·克魯亞克(1922年-1969年)在他插話式風格的小說《在路上》中為「垮掉的一代」縱情享樂的生活方式大唱贊歌。

[編輯] 後現代主義文學
以下一些作家的作品可以勾畫出美國後現代主義文學的大致輪廓:托馬斯·品欽、威廉·加迪斯、羅伯特·庫維爾、威廉·H·加斯、約翰·巴斯、雷蒙德·費德曼、唐·德里羅。這些作家共同的特點在於:主張每個具體的「文化結構」都應該服從一個范圍更龐大的敘事結構,因此沒有任何一種結構是完美的;理想的敘事結構是人們所無法預知的;知識具有無法改變的不確定性。所有這些思想導致「類型之類型」理論的誕生,以及《芬尼根守靈夜》式的結構迷陣。

由於後現代主義文學的理論仍在建構之中,目前學術界還無法為這一流派的作家和作品下一個客觀的評述和結論。人文主義與解構主義,整合與分裂,單一和多元,究竟孰優孰劣,目前尚無法判斷。而實際上,這也是托馬斯·品欽、雷蒙德·費德曼、奧斯瓦德·維納、漢斯·沃爾什朗格、雅克·德里達、詹姆斯·喬伊斯、阿諾·史密特、弗拉基米爾·索羅金等後現代主義作家的初衷。

[編輯] 充滿智慧的靈魂
從歐文和霍桑的年代一直到今天,短篇小說一直都是美國最受歡迎的文學樣式。約翰·奇佛(1912-1982)是美國20世紀傑出的短篇小說大師。他的小說將不斷成長著的美國大城市周邊城鎮人們的生活納入了文學的視野。奇佛長期供職於以智慧和成熟著稱的雜志《紐約客》。

近些年來,美國出現了許多來自邊緣人群的作家,他們的作品取得了振聾發聵的效果。例如J·D·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是意識流小說中的傑作;萊斯莉·瑪爾蒙·席爾柯(1948-)的小說《美國土生子》大量應用口語,並引入民間傳說等元素;華裔作家譚恩美(1952-)在小說《喜福會》中講述了她的父母早年在加州的經歷。古巴裔作家奧斯卡·黑傑羅斯(1951-)的小說《曼波之王的情歌》榮膺1991年普利策文學獎。埃德蒙·懷特(1940-)所著的包括《一個男孩的故事》的系列小說反映了美國同性戀人群的歡樂與痛苦。近些年來,美國的一些黑人女作家大行其道。其中,托妮·莫里森(1931-)以其小說《寵兒》和一些其他作品贏得了1993年諾貝爾文學獎。她是第二位獲此榮耀的美國女作家。

[編輯] 其他人物
達希爾·哈密特和雷蒙德·錢德勒的偵探小說創作對其他文學樣式的創作產生了影響,其影響力超越了國界。

辛克萊·劉易斯、艾茵·蘭德、左拉·尼爾·赫斯頓、蕾切爾·卡遜、理查德·賴特、薇拉·凱德、保羅·奧斯特等。

擁有國際聲譽的美國詩人包括:艾略特、艾倫·金斯堡、拉爾夫·瓦爾多·愛默生、亨利·華茲華斯·朗費羅、約翰、格林里夫·惠蒂、瓦爾特·惠特曼、埃米莉·迪更生、羅伯特·佛洛斯特、艾茲拉·龐德、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查爾斯·布考斯基、羅伯特·勞、格溫多林·布魯克斯、朗斯東·休斯、奧格登·納什、謝爾·希爾弗斯坦、威廉·S·伯羅斯、E·E·肯明斯、瑪雅·安吉羅。

⑵ 美國文學史上的幾個時期

●○●○●○●○●○●○●○●○●○●
МЧ『 HóNEy,們。
*'請注意。
小貳是非專業答題!但只答有把握的題!
我會盡力做到最好!絕對保證質量!
打造知道品牌! 所以請尊重我,
以及我的的勞動成果!如果你做不到更好,
請不要給差評!
貳。
〔鳴謝。]
〔若為轉載加工,感謝原創者]
■□■□■□■□_▃_■□■□■□■□■
好了, ◥◤ 現在,開始答題。

現代主義
Modernism
20世紀初以後西方各個反傳統的文學流派、思潮的統稱。現代主義文學深受康德、尼采、威廉·詹姆斯、弗洛伊德、柏格森、榮格等人的哲學、心理學理論的影響。現代主義在思想內容方面的最大特徵,是在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然(包括大自然、人性和物質世界)和人與自我4種關繫上表現出來的尖銳矛盾和畸形脫節,以及由之產生的精神創傷和變態心理,悲觀絕望的情緒和虛無主義的思想。現代主義強調表現內心的生活、心理的真實或現實;認為藝術是表現,是創造,不是再現,更不是模仿;主張內容即是形式,形式即是內容,離開了形式無所謂內容。現代主義的重要創作手法之一是自由聯想。在藝術風格上,廣泛運用意象比喻、不同文體、標點符號甚至拼寫方法和排列形式來暗示人物在某一瞬間的感覺、印象和精神狀態;作品結構變化突兀、層次繁多;故事情節似有若無,怪誕荒謬;人物形象撲朔迷離,違背常情常理。許多西方學者認為,20世紀70年代以後,現代主義已經逐漸被後現代主義所取代。
現代主義主要包括未來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表現主義、意識流小說、荒誕派戲劇、黑色幽默、存在主義、法國新小說派等文學流派。

--------------------------------------------------------------------------------

意識流小說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fiction of

20世紀初興起於西方、在現代哲學特別是現代心理學的基礎上產生的小說類作品。意識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所提出。他認為人的意識活動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關的零散方法進行的,而是一種流,是以思想流、主觀生活之流、意識流的方法進行的。同時又認為人的意識是由理性的自覺的意識和無邏輯、非理性的潛意識所構成;還認為人的過去的意識會浮現出來與現在的意識交織在一起,這就會重新組織人的時間感,形成一種在主觀感覺中具有直接現實性的時間感。法國哲學家柏格森強調並發展了這種時間感,提出了心理時間的概念。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弗洛伊德肯定了潛意識的存在,並把它看作生命力和意識活動的基礎。他們的理論觀點,促進了文學藝術中意識流方法的形成和發展。
意識流小說不是一個統一的文學流派,也沒有公認的統一的定義。其特點是打破傳統小說基本上按故事情節發生的先後次序或是按情節之間的邏輯聯系而形成的單一的、直線發展的結構,故事的敘述不是按時間順序依次直線前進,而是隨著人的意識活動,通過自由聯想來組織故事。故事的安排和情節的銜接,一般不受時間、空間或邏輯、因果關系的制約,往往表現為時間、空間的跳躍、多變,前後兩個場景之間缺乏時間、地點方面的緊密的邏輯聯系。時間上常常是過去、現在、將來交叉或重疊。這種小說常常是以一件當時正在進行的事件為中心,通過觸發物的引發、人的意識活動不斷地向四面八方發射又收回,經過不斷循環往復,形成一種枝蔓式的立體結構。公認的意識流小說代表作有安德列·別雷的《彼得堡》、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吳爾夫的《到燈塔去》、《海浪》等。

--------------------------------------------------------------------------------

黑色幽默(Black humor)

20世紀60年代美國重要的文學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編了一本短篇小說集,收入12個作家的作品,題名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詞即由此而來。它是60年代美國小說創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進入70年代後,「黑色幽默」的聲勢大減,但不時仍有新作出現,它在美國文學中至今仍有相當深遠的影響。它的主要作家有約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馬斯·平欽、約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魯斯·傑伊·弗里德曼、唐納德·巴賽爾姆等。

「黑色幽默」的小說家突出描寫人物周圍世界的荒謬和社會對個人的壓迫,以一種無可奈何的嘲諷態度表現環境和個人(即「自我」)之間的互不協調,並把這種互不協調的現象加以放大,扭曲,變成畸形,使它們顯得更加荒誕不經,滑稽可笑,同時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悶。因此,有一些評論家把「黑色幽默」稱為「絞架下的幽默」或「大難臨頭時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們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會現實,表達作家對社會問題的觀點。在描寫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傳統,小說的情節缺乏邏輯聯系,常常把敘述現實生活與幻想和回憶混合起來,把嚴肅的哲理和插科打諢混成一團。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平欽的《萬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說則嘲笑人類的精神危機,如巴斯的《煙草經紀人》和珀迪的《凱柏特·賴特開始了》。

「黑色幽默」作為一種美學形式,屬於喜劇范疇,但又是一種帶有悲劇色彩的變態的喜劇。「黑色幽默」的產生是與60年代美國的動盪不安相聯系的。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荒謬可笑的事物和「喜劇性」的矛盾不是作家們憑主觀意志所能創造的,它們是那種社會生活的反映。這種反映雖然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認識價值,作家雖然也抨擊了包括統治階級在內的一切權威,但是他們強調社會環境是難以改變的,因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悲觀絕望的情緒。

--------------------------------------------------------------------------------

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出現的一個文學流派。有人根據英文「Beats」和「Beatniks」(「垮掉青年」的俗稱)譯成「避世青年」或「疲塌派」,也有人取其詩歌的部分特徵,稱為「節拍運動」或「敲打詩派」。「垮掉青年」對戰後美國社會現實不滿,又迫於麥卡錫主義的反動政治高壓,便以「脫俗」方式來表示抗議。他們奇裝異服,蔑視傳統觀念,厭棄學業和工作,長期浪跡於底層社會,形成了獨特的社會圈子和處世哲學。50年代初,他們的反叛情緒表現為一股「地下文學」潮流,向保守文化的統治發動沖擊。多數垮掉派文人來自東部。著名的有傑克·凱魯亞克、艾倫·金斯堡、威廉· 巴羅斯、格雷戈里。柯爾索、約翰·克萊倫·霍爾姆斯、塞繆爾·克雷姆和加里·斯奈德等。1950年,凱魯亞克與巴羅斯合寫偵探故事未成,卻各自完成了一部垮掉派小說《小鎮與城市》(1951)和《吸毒者》(1953)。霍爾姆斯從中受到啟發,在小說《走吧》(1952)中更明確地反映紐約「垮掉青年」的生活感受,又在《紐約時報》上鼓吹垮掉派文學,但這種嘗試受到東部學院派勢力的壓抑,他們就往西部尋求同道和發展基地。當時洛杉磯近郊的西威尼斯有個以勞倫斯·李普頓為首的垮掉派組織,他於1955年發表小說《神聖的野蠻人》。在舊金山,以勞倫斯·弗林蓋梯的「城市之光」書店為中心,聚合了一群立志從事「文藝復興」的反學院派詩人,他們的首領即是後來成為「垮掉的一代」理論家的肯尼斯·雷克思羅斯。

1955年夏天,「垮掉文人」和反學院派詩人(包括舊金山詩人和黑山派詩人)在舊金山聯合舉辦詩歌朗誦會,自此之後垮掉派文學作品開始流行。金斯堡在會上朗讀了他那首被譽為「50年代《荒原》」的長詩《嚎叫》。這首詩以怨氣沖天的哀號表達「我這一代精英」的痛苦與自暴自棄,斥責「莫洛克」神統治下的軍事化、商業化的社會。1956年,他的詩集出版,轟動全國。1957年,凱魯亞克的長篇小說《在路上》出版,它描寫垮掉分子在各地流浪的生活,使大批精神苦悶的青年為之神往,奉為「生活教科書」。這兩部作品出版後,《常青評論》、《黑山評論》等雜志連續出版專號,加以推薦。諾曼·梅勒的被稱為美國存在主義宣言的《白種黑人》(1957),以及1960年他在波士頓審訊中為巴羅斯小說所做的辯護,則從理論上論證了「垮掉文學」的意義。商業化宣傳使得美國青年紛紛接受「垮掉」生活方式,從爵士樂、搖擺舞、吸大麻、性放縱直至參撣念佛和「背包革命」(指漫遊旅行),一時成為風氣。

「垮掉派」人生哲學的核心是個人在當代社會中的生存問題。霍爾姆斯和梅勒借用歐洲存在主義觀念,宣揚通過滿足感官慾望來把握自我。斯奈德和雷克思羅斯則吸收佛教禪宗的學說,以虛無主義對抗生存危機。在政治上,他們標榜自己是「沒有目標的反叛者,沒有口號的鼓動者,沒有綱領的革命者」。在藝術上,據雷克思羅斯在《離異:垮掉的一代的藝術》(1957)中宣稱,他們「以全盤否定高雅文化為特點」。凱魯亞克發明的「自發式散文」寫作法和查爾斯·奧爾遜的「放射詩」論,在「垮掉文人」中被廣泛奉行。

由上述藝術觀點支配的「垮掉文學」運動,雖然曇花一現,而且摻雜大量不健康的因素,仍在美國文學史上留下了一定影響。大量「垮掉詩」因具有大眾化和反象徵主義傾向,長期在青年中流傳。在小說方面,凱魯亞克的一組用自發表現法寫成的「路上小說」,除了《在路上》之外,還有《地下人》(1958)、《達摩流浪漢》(1958)、《特莉斯苔薩》(1959)、《孤獨天使》(1959)等。它們的一個特點是繼承了馬克.吐溫的《哈克貝里·費思歷險記》所開創的美國文學中寫流浪生活的傳統,形成了一種為當代其他小說家所仿效的模式,主人公為逃脫污濁的環境而四齣漫遊,尋找自由和歸宿。它們的另一個特點是主人公毫不隱諱地大談自己的境遇和感受,作自我剖析,這種「個人新聞體」手法在印年代得到較大的發展。

巴羅斯對暴行、墮落、吸毒和犯罪等的描寫在「垮掉」作家中首屈一指。他同時又在語言和小說的形式上進行大膽實驗,用「剪裁法」拼湊和改變小說的結構。他的代表作《裸露的午餐》(1959),由於反映了「真正地獄般的」地下生活,引起了一場訴訟和諧爭。以後的作品如《諾瓦快車》(1964)、《柔軟機器》(1966)和《爆炸的火車票》(1967),也採用了真實與夢屬相混合的手法,全面、冷酷地表現 作者厭惡社會的冷酷的幽默感,後來有人因此把巴羅斯列入「黑色幽默」小說家行列。

--------------------------------------------------------------------------------

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出現在美國的一個文學流派。它不是一個有組織、有共同綱領的團體。這個名詞源出僑居巴黎的美國女作家格特魯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著海明威等人說:「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這句話作為他的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的一句題辭,於是「迷憫的一代」成了一個文學流派的名稱。「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共同點是厭惡帝國主義戰爭,卻又找不到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們大多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在美國政府「拯救世界民主」口號的蠱惑下,懷著民主的理想,奔赴歐洲戰場。他們目睹人類空前的大屠殺,發現戰爭遠不是他們原來設想的那種英雄的事業,所謂「民主」、「光榮」、「犧牲」都是騙人的東西。他們在戰爭中經歷了種種苦難,了解到普通兵士中間的反戰情緒。這在他們心靈中留下了無法醫治的創傷。他們的作品反映了這些思想感情。例如,約翰·多斯·帕索斯的《三個士兵》、愛·肯明斯的《巨大的房間》、威廉·福克納的《士兵的報酬》和《薩托里斯》。厄內斯特。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到歐洲打過仗,負過重傷。海明威當時對待戰爭的態度,象其他反戰作家一樣,只限於厭惡、逃避與詛咒。他對戰後的和平生活也不抱希望,所以在作品中迷惘、悲觀的情緒較為濃厚。「迷惘的一代」不僅指參加過歐洲大戰的作家,也包括沒有參加過戰爭、但對前途感到迷憫和遲疑的20年代作家,例如司各特·菲茨傑拉爾德、托·斯·艾略特和托·馬斯·沃爾夫等。「迷憫的一代」主要繁榮在20年代;30年代以後,他們的創作傾向,包括海明威在內,都有了變化。

黑山派詩歌(BIack Mountain Poems)

美國當代的一個詩歌流派。20世紀50年代初,在馬薩諸塞州黑山學院任教的查·奧爾遜、羅·鄧肯、羅·克里利等人創辦《黑山評論》雜志,提倡與40年代流行的傳統格律體相反的「放射體」詩歌,逐步形成一個流派。奧爾遜的《放射體詩歌》(1950)一文闡述了他們的主要觀點。奧爾遜認為詩是把詩人的「能」傳遞給讀者的東西,因此詩是「能的結構」和「能的放射」;要以順應呼吸的「音樂片語」代替傳統詩律中的節拍;形式只是內容的延伸;一個意念必須直接導向另一個意念,提倡快速寫作。黑山派詩人還倡導詩歌朗誦。他們強調詩歌的自發性和口語化,採用美國口語和埋語,反對艾略特等人精雕細刻、廣征博引的學院派詩風。50年代後期他們與垮掉派詩人合流,引起較大的反響。

⑶ 為什麼說美國浪漫主義時期文學既是一種模仿又是一種創新

因為那時的美國作家是在模仿之前著名作家寫作手法的前提上又自主創新的,譬如歐內斯特.海明威就是首先模仿眾多名作家,然後尋覓到了自身別具一格的風格而最終登上文學顛峰。

⑷ 關於美國文學的

你好,第一個應該是表示啟蒙、起步的某個詞。18世紀的美國是一個新新國家,文學自然也是處於起步的階段,它的啟蒙蘊涵著變革,孕育出惠特曼等第一批富有美國精神的詩人、作家。而Puritanim似乎有點不太像。

第二題前兩個空,大概是從模仿歐洲到美國精神。第三個空應該是自由體詩歌,不知道用英文怎麼說。

三四題應該都是對的,就這樣吧.

⑸ 有點難度的問題:關於美國文學

在美國文學界再也找不到一個比愛倫·坡更加命運坎坷的大作家了。他的一生大多在同命運搏鬥的逆境中度過。在愛倫·坡成長的時代,美國文壇文豪輩出,歐文、庫伯、梭羅、霍桑和愛默生等等,不一而足,但歷史卻只給愛倫·坡戴上了天才的桂冠。

1827年5月,位於波士頓市華盛頓街70號的一家小印刷所出版了一本名為《帖木爾及其他詩》的薄薄的詩集。那家印刷所的老闆兼工人是個19歲的小夥子,名叫卡爾文·F·S·托馬斯,他把自己的名字印在該書的扉頁上。那本詩集的作者是個18歲的青年,名叫埃德加·愛倫·坡,但他在詩集上留下的作者署名則是「一個波士頓人」。時光荏苒,那位姓托馬斯的印刷商自那之後便銷聲匿跡並無從查找,而那位匿名作者後來卻蜚聲文壇並名垂青史。那本收詩10首、只印了大約50冊、售價為12美分半的詩集原版,如今只有4冊留存於世,早已成了美國文庫中的無價之寶。

愛倫·坡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了40年(1809—1849年)。愛倫·坡於1809年1月19日生在波士頓的一個流浪藝人的家庭里。他很小就父母雙亡,被他的教父收養。在里士滿他養父母的家裡,他幾乎擁有他所需要的一切:傢具齊備的房間、最新式樣的服裝、各種他愛讀的書籍。他甚至還有一架養父約翰·愛倫為他買的天文望遠鏡,並經常約朋友來家和他一起眺望星空。

少年時代的坡遭受過一次打擊,那是因為一個女人的去世。這女人是坡的同學羅伯特·斯坦納德的母親,她端莊美麗,成了坡心中美的偶像。1824年4月,31歲的斯坦納德夫人病故,坡為此非常傷心,其後很長一段時間神思恍惚,常做惡夢,而且多次在夜裡到斯坦納德夫人墳頭哭泣。這種「失美之痛」使他後來寫出了《致海倫》一詩。就在斯坦納德夫人去世前後,約翰·愛倫的商行在長時間不景氣之後終於倒閉,這段時間愛倫動輒發怒,坡開始感到往日的父愛越來越少。不過約翰·愛倫仍然把坡送進了弗吉尼亞大學,但令人費解的是,當時弗吉尼亞大學每名學生1年的費用約為350美元,而愛倫只給了坡110美元。這導致了坡後來中途輟學並最終與養父決裂,開始了他的漂泊生涯。

坡是懷著他的文學夢開始漂泊的。可惜他在波士頓出的那本《帖木兒》無人問津。迫於生計,他化名應征入伍,後來還進了西點軍校。可對文學的渴望使他設法離開了軍校。在其後的日子裡,他為了生活苦苦掙扎。

1849年10月3日,有人在巴爾的摩街頭發現了處於昏迷狀態的坡,4天後,在美國文學史上,堪與馬克·吐溫並稱的小說家兼詩人愛倫·坡溘然長逝。死之前,他對著頭頂陰霾的天空憤憤叫道,「願上帝保佑我!」這是他向命運第一次乞求寬恕,也是最後一次對之最有力的抗爭。

綜觀愛倫·坡的一生,一直都陷於痛苦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不幸總是接踵而來,他失去雙親,繼而失去兄妹,再而失去對其呵護有加的養母、失去愛妻、失去生活保障、最後失去種種生活的理想,致使他的內心始終處於顫栗之中,恐懼占據他心頭。「恐懼」是他一生的主題,也成為他所有作品的主題。

在他短短一生寫下的不少作品中,文學評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當時文壇上,除了詹姆斯·羅塞爾·洛威爾之外,幾乎無人可與之抗衡。洛威爾一向不輕易贊揚別人,卻把坡譽為「最有見識、最富哲理的大無畏評論家」。當代文學評論家埃德蒙·威爾遜也稱「坡的文學評論確實是美國文壇上空前的傑作」。

他一向主張「為藝術而藝術」。他的藝術主張幾乎貫穿於他的所有作品中,包括詩歌、短篇小說和論文。在這些作品中,他聲稱「一切藝術的目的是娛樂,不是真理。」他認為「在詩歌中只有創造美———超凡絕塵的美才是引起樂趣的正當途徑。音樂是詩歌不可缺少的成分,對詩人力求表現超凡絕塵的美尤其重要。而在故事寫作方面,藝術家就不妨力圖製造驚險、恐怖和強烈情感的效果。而且每篇作品都應該收到一種效果。」

坡的小說,特別是恐怖小說,不僅描繪了令人戰栗的現象,而且抽絲剝繭地探討了因恐懼而喪失理智的過程,成為心理分析小說的濫觴。愛倫·坡首開先河創造了四種迥然不同的小說敘述類型:一是恐怖懸疑小說,大多是與異常心理的探討有關,被視為其代表作的,如《亞夏古屋的崩塌》、《貝瑞妮絲》、《黑貓》和《泄密的心臟》;二是假想故事,雖然不可信但具有寓言性,這方面的作品如《紅死病之面具》、《別用你的腦袋跟魔鬼打賭》等;第三類是極為著名的,那就是偵探推理小說,愛倫·坡是偵探小說的鼻祖,著名的偵探小說人物柯南的形象與愛倫·坡《莫格街兇殺案》、《瑪莉羅傑奇安》中的杜賓十分相似,有著明顯的傳承關系;第四類是科學冒險小說,如《熱氣球軼事》。這四種類型都是愛倫·坡開創的先河。

真正的天才都是不幸者,他們很難得到同代人的理解和賞識。坡曾試圖闡釋死亡慾望,可在弗洛伊德為其下定義之前,誰會理解這種慾望呢?坡喜歡描寫血淋淋的暴力,可在海明威那些短篇小說問世之前,誰會認為暴力小說也是純藝術呢?坡特別擅長製造恐怖懸念,可那個時代的讀者尚不知「心理恐怖小說」為何物。坡不止一次地以雙重自我作為小說的主題,可當時評論家的詞庫中還沒有分裂人格這個字眼。坡仰天浩嘆青山綠水被高爐濃煙蹂躪,可19世紀的芸芸眾生還沒有環保意識。

坡俯首嗟嘆科學的發展,並沒有為人類帶來真正的幸福,可那時的文化人並不熱衷於談論終極關懷。坡在《詩歌原理》中點評平克尼的一首詩歌時說:「不幸的是平克尼先生出生在遙遠的南方,不然他早就成了美國的頭號抒情詩人。」若平克尼真是生錯了地方的話,那愛倫·坡則是生錯了時代。這位不幸的天才本該生在我們這個不幸的世紀。似乎坡當時也意識到了這點,所以他在《我發現了》中說:「我不在乎我的作品是現在被人讀還是由子孫後代來讀,我可以花一個世紀來等待讀者……」愛倫·坡謝世已整整150周年,但願他等來的讀者能告慰他的在天之靈。

愛倫·坡葬於巴爾的摩,是一些不相乾的人,甚至是對他懷有敵意的人將他安葬的。他們訂購了一塊厚重的石板,置於曾經很不安分的詩人的墓穴上,他們希望詩人能夠就此沉息。當他們將這塊石板蓋上的時候,它卻斷裂了。次年春天,石板的裂縫中長滿了隨風飄來的種子生發的野花,整座墳墓被點綴在朵朵野花、叢叢野草之中。

至於列提綱嗎,只要先讀幾本小說,然後感到什麼特點寫下來,哪怕一兩個字也行,最後再把它擴充成一篇文章就行了。至於影響,不用說了,開辟了恐怖小說和推理小說這兩大類型,讓後世的許多作家競向模仿。

⑹ Nathaniel Hawthorne對美國文學的影響

美國文學,最初只有游記、日記和獨立革命前後政論性的散文。嚴格意義上的文學,實際上出現於19世紀,當時有號稱「美國文學之父」的華盛頓·歐文和「美國的司各特」的詹姆斯·費尼莫·庫柏。他們雖然採用美洲本土題材,但實際上並沒有擺脫歐洲尤其是英國文學的影響,除去明顯的模仿痕跡,還有亦步亦趨的傾向,因此總在文學的發展上比歐洲「慢半拍」,即當批判現實主義已取代浪漫主義成為英國文學的主流時,美國人還沉浸在自己的浪漫主義美夢中,直到19世紀末才由威廉·狄恩·豪威爾斯率先打破這種局面,不過那已經是後話了。
19世紀30年代,隨著新生的美利堅合眾國政治經濟的發展,出現了思想上的動盪時期。脫胎於加爾文教派的唯一理教派,此時已在新英格蘭地區成為主要勢力,該教派名稱之含義是只尊聖父,以別於傳統的崇拜「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這樣就把「聖子」耶穌由神變成了人,他與教眾也就成了平等的兄弟關系;該教派還認為普通人,也就是一般教民不必通過任何中介——無論是教士還是儀式,即可與上帝直接溝通。尤其重要的是,他們否認「原罪觀」和「命定論」,使人們得以從負罪感和命運的重壓下掙脫出來。這樣的宗教觀在當時是進步的,有利於人們的積極進取和國家的向前發展。而源於這一宗教觀的超驗主義哲學,則力主人可以憑借「直覺」——即智慧和理解力來獲取知識,能夠超越感覺和理性直接認識真理,並啟發人們靠「自助」——即自身的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價值。這就突破了當時佔有統治地位的洛克「感覺論」的機械唯物主義觀點,從而釋放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其啟迪作用自不待言。
作為超驗主義哲學理論中堅分子的拉爾夫·華爾多·愛默生在《論美國學者》一文中明確號召人們創造民族化的、具有民主精神的文學。這篇被譽為「思想上的獨立宣言」的演說產生了振聾發聵的作用。在他的文學理論和創作實踐(主要是詩歌和散文)的推動下,「對外國學識的漫長的學徒時期」終於結束了;一批卓有成就的文學家逐一登上文壇,形成了群星璀璨的文學繁榮局面,是為美國文學的第一次高潮——這便是文學史上所謂的「新英格蘭文藝復興」。諸如散文家亨利·大衛·梭羅,詩人亨利·華茲沃斯·朗費羅,小說家納撒尼爾·霍桑,以及稍後的小說家赫爾曼·麥爾維爾和詩人瓦爾特·惠特曼等,無不以其突出的建樹在各自的主要領域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學遺產。從當今的美國文壇來看,他們無愧是美國文學真正的奠基人。
納撒尼爾·霍桑1804年7月4日出生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薩萊姆——該地名是基督教聖地耶路撒冷的後半,足見當年早期移民的宗教情愫。霍桑一家原是新英格蘭地區的名門望族,世代都是虔誠的清教徒。早期的清教徒注重理智,排斥感情,推崇理想,禁絕慾望,後來在新英格蘭卻發展到極致:不但迫害異己,甚至連婦女在街上微笑都要處以監禁,兒童嬉戲也要加以鞭笞。由於早期新英格蘭殖民地的英格蘭移民採取的是政教合一的政權組織形式,在其中擔任要職的霍桑家族的先祖威廉及約翰父子二人先後在迫害教友派及臭名昭著的1692年薩萊姆「驅巫案」中扮演過不光彩的角色。家族的這一段歷史使長大成人後的霍桑在心理上始終懷有負罪感,早在1827年他23歲時,便在其姓氏的拼寫中有時加上一個字母「W」,以示區別於祖先,後於1830年索性將這種新拼法正式固定下來,成為現在大家熟悉的字樣; 更在後來他的小說《七個尖角頂的宅第》中以他這兩位先祖為原型寫成了「反面人物」潘欽上校。
霍桑一家後來家道中落,以航海為業,從事西印度群島地區的貿易,到他的父親這一代,境遇更是大不如前。小納撒尼爾4歲時,做船長的父親害黃熱病客死於荷屬蓋亞那(今蘇利南),全靠他才貌雙全的母親含辛茹苦地將他和姐姐艾比及妹妹露易莎撫養成人。
家庭和社會環境中濃重的清教氣氛深深地影響了小納撒尼爾,而母親哀傷的寡居生活,也對他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使他自幼便性格憂郁,酷愛讀書,耽於思考。從他12歲以來的日記判斷,他在觀察和寫作上,都是早熟的。他14歲時,到外祖父在緬因州的庄園中住了一年。附近的瑟巴果湖,成了少年霍桑打獵、釣魚、讀書和散步之處,使他得以充分領略自然風光。據他晚年回憶,他的一生以那段時光最為自由愉快,而他的孤僻個性和詩人氣質,乃至獨自散步的習慣,都是在那時養成的。
霍桑的文學生涯是從自娛開始的。16歲的時候,他就編輯了一份家庭報紙,叫做《旁觀者》,從總共8期的該報來看,版面和欄目與當地的正規報紙《薩萊姆報》無異,風格則幽默風趣,模仿英國最早的由艾狄生和斯梯爾編輯的《閑話報》。第一期出版於1820年8~9月間,最後一期結束於1822年初。這份報紙全部由他一手操辦。每一期報紙出版後,在其大家族的范圍內傳閱,為家族成員增添了不少樂趣。這對霍桑後來的文學創作及編輯工作無疑是極好的學徒期。
霍桑的文學學徒期的另一方面是他的詩歌創作。應該指出,在19世紀上半葉,詩歌傳統在新英格蘭地區的文化生活中占據著十分榮耀的地位,甚至在客廳交談和報刊文章中都成為風行的時尚,導引著許多有抱負的文學青年的希冀。早年的霍桑在這方面顯示了非凡的天賦,他的同時代人甚至推崇他是「美國奉獻給世界的……最偉大的詩人」。從霍桑現存的29首詩歌看(其中的19首寫於20歲以前)——無論發表過與否,評家都認為這位少年詩人頗具才氣,並且慨嘆:霍桑若不是後來以小說創作為主,世界上就會又有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了。事實上,他最早發表的作品正是詩歌,即1825年8月16日《薩萊姆報》上刊載的他的詩作《大海》,內容與他父親的航海生涯及客死他鄉有關。即使在他後來的小說創作中,從主題到手法都藉助於他的詩歌修養。在他的文字中,回響著但丁、莎士比亞、愛德蒙·斯賓塞、安德魯·馬維爾、約翰·彌爾頓、威廉·沃茲沃斯、塞繆爾·泰勒、柯勒瑞支、拜倫、濟慈和雪萊這些著名詩人的心聲及詞韻。霍桑甚至給他的大女兒按照斯賓塞的名篇《仙後》中的女主人公取名叫鄔娜。
霍桑回到薩萊姆後,於1821年至1824年,在波多因大學就讀。大學期間,他深為同學所推重,其中有後來成為詩人的朗費羅,當了總統的皮爾斯和投身海軍的布里奇,這幾位學友對他後來的生活和創作都產生過重大的影響。波多因大學有一門必修課,就是翻譯古典詩作,霍桑的成績十分優異。他和朗費羅還同屬一個以朗誦和創作詩歌為主要活動內容的「土豆俱樂部」。但他不久後認為,詩歌還不足以表達他的思想,遂放棄了詩歌而改寫散文及小說。也正是在這期間,他將原先僅僅為了自娛的寫作,認定為自己的終身職業。他給母親寫信說:「我不想做一個靠別人生病來糊口的醫生,亦不願當一名靠別人的罪孽以謀生的教士,或者靠別人的爭吵而過活的律師。因此,我看不出除去成為一位作家之外還剩下什麼別的出路。當有朝一日您看到滿書櫃由您兒子寫的書,書脊上印有《霍桑作品》時,您會高興嗎?」
1825年,霍桑從大學畢業後即回到母親身邊,一住便是12年。開始時為報刊寫些隨筆和故事。1828年,他自費並匿名出版了第一部長篇小說《范肖》。這部哥特式小說的故事情節以其大學生活為基礎,主人公是個主持正義又性格羞怯的青年學子,頗似作家本人。不久他便為這部不成熟的作品感到羞恥,於是收回了大部分成書並付之一炬;轉而潛心撰寫短篇小說,並深得出版家薩繆爾·格里斯沃爾德·古德里奇的賞識,由他在每年一度的贈品書《紀念品》中發表霍桑的短篇小說。古德里奇慧眼識英雄,他通過《紀念品》實際上培養出了一大批後來的知名作家。霍桑在該書中發表過的短篇小說和隨筆,後來終於結集出版,這就是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復述的故事》,其中包括《歡樂山的五朔節花柱》、《恩迪科特和紅十字》、《教長的黑色面紗》、《希金勃薩姆先生的大災禍》、《海德格爾醫生的試驗》、《蒼發勇士》、《雄心勃勃的客人》等後來成為傳世名篇的佳作。自此,霍桑便以善寫短篇小說開始引人矚目。
誠如第一位自覺地把短篇小說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體裁並提出創作理論的愛倫·坡在《評霍桑的〈復述的故事〉》一文中所說:短篇小說的創作過程是由作家「精心設計了某種希冀的單一效果;於是他編制情節並將其連綴起來,以期在最大程度上達到這一預定的效果。」應該說,是霍桑和愛倫·坡一起開創並發展了短篇小說這一體裁,並使之成為美國文學的一種鮮明突出的形式。不過,霍桑雖然和坡一樣運用一些超自然的元素,並且同樣具有美學而不是宗教的基礎,但不同的是,霍桑總是更關注倫理和哲學方面的思考和探索,這就使他的作品,總是蘊含著令人回味不盡的深邃哲理。美國堪稱短篇小說的王國,在開創及奠定這一體裁上,霍桑和愛倫·坡同樣功不可沒。
從1836年至1839年間,古德里奇還請霍桑編輯了《有用和有趣知識的美國雜志》及頗受讀者歡迎的彼得·帕雷的《世界歷史》等書。1839年,霍桑接受了波士頓海關督察的職務,並與朗費羅重敘舊誼。後於1841年離職,將自己的存款投入了超驗主義者喬治·李普雷創辦的布魯克農場——一個空想社會主義式的試驗基地。值得指出的是,我們有些評論家強調霍桑的保守傾向,但一個保守的人是不可能參與這種激進活動的,只是由於霍桑的敏感氣質和孤僻性格,對公社式的集體生活很不習慣,才於翌年在同熱心的活動分子索非亞·皮博迪結婚後,離開了農場。他們的婚姻很幸福,給霍桑的生活帶來了轉折,但他並沒有因此而具備了超驗主義的樂觀精神。
1842年,這對新婚夫妻遷居康考德,恰好住進超驗主義主帥愛默生的故居「古屋」中。他們在這里住了3年半,生下了長女鄔娜,並出版了他的第二部短篇小說集《古屋青苔》,其中包括《年輕的好男兒布朗》、《通天的鐵路》、《拉帕西尼醫生之女》、《胎記》、《羅傑·馬爾文的安葬》等膾炙人口的名篇。麥爾維爾讀後十分欽敬,寫出書評並師事於他,二人從此結下深厚的亦師亦友的情誼。
1846年起,霍桑由於經濟拮據,出任了薩萊姆海關督察。這一時期他沒有寫很多東西,只是對海關上的官員們冷眼旁觀,後來寫成著名的《海關》一文,作為《紅字》的引言。1849年的一場政爭使霍桑莫名其妙地失去了職務,卻促成他寫出了傳世名篇《紅字》。該書於1850年問世後,霍桑名聲大振,成為當時大家公認的最重要的美國作家,數年間13500冊的銷售量也使他擺脫了經濟上的窘境。此後他便轉向長篇小說的創作,間或寫些兒童故事。這時他遷居到萊諾克斯,與麥爾維爾為鄰,先後發表了以驅巫案為背景的《七個尖角頂的宅第》(1851年出版,在他有生之年的銷售量達11500冊)和以布魯克農場為原型的《福谷傳奇》兩部長篇小說,並匯編出版了原先的短篇小說和隨筆,其中有他的第三部短篇小說集《雪人及其他復述的故事》和兒童故事集《神奇的書》及《纏結樹林的故事》。
1852年,霍桑為同窗老友富蘭克林·皮爾斯撰寫競選傳記,終使皮爾斯當選為美國第十四任總統。新總統委任他為駐英國利物浦的總領事,四年屆滿後,又在義大利旅居了兩年。在歐洲逗留期間,他四處參觀名勝古跡,寫下了大量日記。這一時期雖對他的寫作沒有多大影響,卻對他的心情和性格起了振奮作用。
1864年,他在英國發表了最後一部長篇小說《玉石人像》,這也是他唯一一部以外國(義大利)為背景的長篇。當年返國後,仍選擇住在康考德。他之所以特別偏愛該地,是因為那裡的哲學和文學氛圍:不但是愛默生的家鄉,而且是梭羅「回歸自然」的基地,堪稱是超驗主義文人薈萃的大本營;也還因為那裡河湖清澈、樹林密布的幽靜的自然景色。1863年,他發表了旅英散文集《我們的故土》。這期間他雖仍為《大西洋月刊》撰稿,但筆力漸衰。他計劃要寫的四部長篇《第七塊氈》、《多利弗羅曼史》、《格里姆肖醫生的秘密》和《前輩的腳步》,均未能完成,後來經他的夫人整理,與他在英、法、意、美等國所寫的日記等,於19世紀70年代陸續出版。
1864年5月19日,霍桑於新罕布希爾州的普里茅斯辭世。5天後安葬在康考德他生前最樂於散步的松樹林中美麗的「睡谷」墓園,他的墓碑只簡單地由一塊普通的石頭做成,上面僅刻著他的姓氏:霍桑。
縱觀霍桑的作品,大多以新英格蘭200多年的歷史為背景。其中有殖民地人民抗擊宗主國殘暴統治的英勇精神,如《蒼發勇士》和《恩迪科特和紅十字》;有清教統治者以驅巫為借口迫害異己和壓制教友派的悲慘事實,如《歡樂山的五朔節花柱》和《優雅少年》;有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風土人情,如《雪人:一個孩童的奇跡》和《坎特伯雷的朝聖者》;也有上層人物厚顏無恥的所作所為。總之,既有歷史長卷,也有民俗小品。但這一切雖都有歷史的真實(所以他常用「重述」作為結集的書名),卻是用若虛若實、亦真亦幻的手法寫出的。作家側重的是用比喻象徵的技法著力渲染氣氛,烘托環境,深挖心理,分析內心矛盾,而不在於細節描寫的具體而微。簡言之,他畫的是大寫意,而不是工筆畫。這其實要求更深的功力,當然效果也就更深刻感人。
霍桑曾多次在作品中聲明,他寫的不是小說,而是「羅曼史」。用我們今天慣用的文學術語來說,就是:他寫的不是現實主義小說,而是浪漫主義小說。一般地講,現實主義強調的是客觀描述,浪漫主義則重於主觀抒發。在霍桑看來,創作「羅曼史」時,更可以隨心所欲地自由發揮作者的想像力,而不必拘泥於現實,亦可更充分地表述本人的主觀意圖。以他的長篇小說《玉石人像》為例,就有一個副標題「貝尼山的羅曼史」。貝尼山是書中一位男主人公——名叫多納泰羅的義大利青年的家鄉,那裡有許多比古城堡還要古老得多的該家族的傳說,原來多納泰羅的始祖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半神半獸的農牧神,故此多納泰羅的外貌酷似一座古代雕塑的農牧神像,性格亦充滿山野的無羈。書中的一位女主人公米蓮是個聰明美麗、熱情奔放的姑娘,也是才華橫溢的畫家,但她的身世卻撲朔迷離。除此之外,書中還有許多神秘的懸念,但作家無意去解開這些謎團,而是為讀者展開了社會人與自然人,即文明與原始之間的沖突。形象地為讀者剖析了浪漫主義文學理論鼻祖盧梭的相關論述。他這樣創作他的羅曼史,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成為美國文學史上浪漫主義小說的開創者。
霍桑還進一步把他的「羅曼史」稱為「心理羅曼史」,足見其對心理描寫的重視。他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固然受時代和宗教的影響,將精神及靈魂混為一談,認為靈魂既然有善惡,有愛恨,有罪孽,就應該揭示出來,以達懲惡揚善、頌愛抑恨的目的;但另一方面,人的行為舉止終有其心理依據,如不進行心理挖掘,人物只能停留在表象上,必然顯得膚淺。讀者會在他的長篇小說中發現很多深入的心理分析,對於慣於閱讀我國以白描手法刻畫人物的作品的讀者,或許會覺得其故事節奏過於緩慢,但掩卷深思,則覺得只有如此表裡結合,才能把筆下的人物刻畫得入木三分。隨手舉《七個尖角頂的宅第》中的海波吉巴·潘欽為例:一座高大陰森的舊宅,底層的一角開辦了一間小店,裡面坐著一位滿臉愁苦相的過時的淑女,她開辦小店前後的種種栩栩如生的描繪和憂心忡忡的心理,活畫出一個式微家族的惶惶不可終日的末代人物。再配以潘欽家視為傳家之寶的「披羽兩足動物」的雞群的蛻化猥瑣模樣(舊時貴族帽上佩戴羽飾),簡直把「沒落」二字發揮到了極致。由此一斑可見,霍桑確是美國心理分析小說的鼻祖。
愛默生在論述自然的本質時提出:「每一種自然現象都是某種精神現象的象徵物。」霍桑也認為:客觀物質世界僅僅是假象,其「靈性」才是本質。因此,在霍桑的筆下,一景一物都有其比喻象徵的含義。他的況物寫景不僅配合抒情和渲染氣氛,簡直本身當真有「靈性」,成為故事的參與者,或缺便顯不足。《紅字》故事的一開篇,映入讀者眼簾的,首先是「新殖民地的開拓者們」在萬事草創之時忘不了與墓地同時修建了監獄,「這株文明社會的黑花」「從來不曾經歷過自己的青春韶華」,因為它「與罪惡二字息息相關」,它那猙獰陰森的外貌,連同門前草地上「過於繁茂地簇生著的不堪入目的雜草」,都增加了晦暗凄楚的色調,然而在這一片灰暗之中,卻傲然挺立著一叢玫瑰,「盛開著寶石般的花朵」,象徵著人類的道德……接下來,便從監獄的大門中走出了女主人公海斯特·白蘭,懷抱初生的珠兒,「她煥發的美麗,竟把籠罩著她的不幸和恥辱凝成一輪光環」,令人聯想起「聖母的形象」。這種用略帶神秘色彩的自然景象烘托環境、渲染氣氛和映襯人物心理的象徵手法,全書俯拾皆是。此一手法當即為麥爾維爾所效法,並得到愛倫·坡的推崇,轉而被法國的波德萊爾進一步發揚,遂開創了現代文學的象徵主義詩歌流派。就此而論,稱霍桑是象徵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並不為過。
霍桑的《拉帕西尼醫生之女》是他的作品中不多見的以外國為背景的短篇小說。故事寫了一位精通葯物學的醫生,他深知世事的險惡和人心的叵測,為了保護心愛的女兒不為所害,乃用特製的葯物浸透其全身,結果不但毀掉了她的愛情,還戕害了她的生命。這篇小說側重想像中的科學成果,不同於歐洲那些關於中世紀煉金術和將毒葯用於權勢之爭的通俗小說,也不同於愛倫·坡的同類作品中的恐怖氣氛,其主題在於揭發社會的陰暗面,絕不像某些人所說的是反對科學進步。他就此被認為是科學幻想小說的創始人。
總而言之,霍桑由於社會、家庭及自身的因素,形成了既為清教主義等舊觀念所縈繞,又抱有人道主義等美好理想的復雜的世界觀。他一方面擺脫不掉「原罪」、「贖罪」、「內省」、「命定」之類的宗教迷信,但又從家族的負罪感出發,反過來對清教的專制統治痛心疾首;他一方面接受了超驗主義哲學觀,相信客觀的物質世界只是某種隱蔽的神秘力量的象徵,又對當時風靡的「招魂」之類的巫術活動和科學技術的新發明同樣感到不可思議;他一方面對新生的合眾國滿懷希望,但對社會上形形色色的腐化墮落及不平不公的原因又十分費解,便只好到人性的愛與恨、善與惡中去尋找答案。然而,正因為這種晦澀的神秘主義傾向,反而使他的作品產生了一種曲徑通幽的意境和餘音繞梁的效果,引導我們撥開團團荒誕不經的迷霧(有時無法用數理邏輯去對待),透過種種寓意深刻的象徵去探究人物暗藏的心理和主題背後的哲理,所以他的作品值得我們反復研讀,仔細推敲。
綜上所述,霍桑不愧為美國19世紀後期浪漫主義作家的傑出代表,他強調作品應有超出一般性主題之外的哲理的深刻性,在寫作手法上如上述的種種創新,都在美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自然也就為後世所推崇。從麥爾維爾開始,亨利·詹姆斯、威廉·福克納,直至當代的猶太作家索爾·貝婁和艾薩克·辛格、黑人女作家托妮·莫瑞森等無不予以繼承和發揮。單就這一點而論,霍桑對世界文壇的貢獻也是巨大的。

⑺ 美國文學簡史的介紹

美國文學簡史記錄了美國人民不斷探索、向西拓展、追求幸福的歷程,藝術地再現了美國200多年的發展歷史,並在不同時期以不同的表現形式表現出來:早期浪漫主義文學佔主導地位,內戰後現實主義文學主宰文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迷惘的一代」文學盛行一時,近年來少數民族文學則異軍突起。
早期浪漫主義文學
真正意義上的文學作品的出現始於十九世紀初期。獨立戰爭勝利後,知識界的精英們常常為美國歷史短暫而感到困惑。被譽為美國浪漫主義文學奠基人的華盛頓·歐文1809年編寫的《紐約外史》一書解決了這一問題。該書中描述的人物——父親克勒克波克先生,成為美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神話英雄。歐文在《瑞普·凡·溫克爾》和《睡谷的傳說》中,講述了美國過去的許多傳奇故事,塑造了眾多令人難以忘懷的人物形象。在旅歐札記和哥倫布的傳說及歷史傳奇故事集《阿爾罕伯拉》等著作中,歐文曾經深情地指出:美國作家既要保持愛國者的身份,也不能局限於僅僅取材於美國本土。
歐文的《草原漫遊記》顯示出他對開創西部文學的興趣。而這正是他的紐約同行詹姆士·費尼莫·庫珀的文學創作領域。庫珀的小說《間諜》描寫了獨立革命期間發生在紐約的一個激動人心的間諜活動故事,但庫珀直到出版《拓荒者》之後,才正式以作家身份從事創作。《拓荒者》是組成《皮襪子故事集》的五部浪漫主義作品的第一部。庫珀的構思技巧超越了歐文,他在《拓荒者》中描寫了傳說中的森林獵手——納蒂·班波。班波後來成為美國小說及電影中所有英雄的森林巡邏員、獵熊者及牛仔的先驅。《最後一個莫希幹人》、《草原》、《探路者》和《殺鹿的人》跟蹤追述了班波的前後經歷——從最初的熱血漢子一直到老死在西部平原。《皮襪子故事集》調整了自然與文明的價值沖突——披露出文明的匱乏。庫珀在其他作品中,如《美國的民主主義者》,以更為直截了當的方式繼續審視著美國文明。
十九世紀上半期,美國的領土不斷向西擴展,然而在東北部各州即「新英格蘭」地區,早期清教徒的說教依然具有極強的影響力,作家們的寫作風格依然未能擺脫對英國文學的模仿。為了追求思想深度,表達資產階級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的精神世界,「新英格蘭」地區的作家們建立了「布魯克農庄」和「花果園地」兩個文學公社,組成了所謂的「超驗主義俱樂部」,謀求擺脫英國文學對美國文學的影響。拉爾夫· 沃爾多·愛默生是這一時期最有影響的作家。1836年,愛默生發表了一部震聾發饋的著作《論自然》。他在這部作品中指出:人們無須依賴傳統宗教,只要潛心研究大自然、回應大自然,即可達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一批對新英格蘭地區的環境甚為不滿的知識分子迅速聚集在愛默生周圍,他們接受了愛默生的精神超驗論,被世人稱之為「超驗主義者」。亨利·大衛·梭羅即為愛默生的積極追隨者。
梭羅遵從傳統的美國價值觀念,倡導個人獨立,倡導自己學習,獨立思考,堅信人應該到自然中去尋找生活的真理。為了實現其理想,梭羅退隱沃爾登湖畔的簡陋小屋,與世隔絕,閉門深思,自己幹活,在此度過了兩年僅能維持其基本生存的簡朴生活。1854年梭羅發表的《沃爾登,或林中生活》一書,真實地記錄了梭羅這兩年的生活經歷。幾乎沒有人象梭羅那樣,對貼近大自然的生活描寫得如此令人神往。梭羅許多關於個人在社會中所起作用的觀點,可以歸結為一句話——個人良心的支配應高於社會的要求。時至今日,這些觀點依然使人耳目一新。
1837年,新英格蘭地區的一位名叫納撒尼爾·霍桑的年輕作家,發表了一卷本的故事集《重述的故事》,這些故事富於象徵表現手法,充滿怪誕事件。霍桑對超驗主義者的觀點持有異議,對傳統的新英格蘭地區的生活觀點持批判態度,他的小說富於羅曼蒂克式的想像。霍桑認為,小說創作未必必須紮根於現實生活,而應該探求諸如罪孽、傲慢、激情表達等道德領域。
霍桑的作品對與其莫逆之交的美國另一位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由於種種原因,梅爾維爾的富爸爸陷入破產,因此他干過許多工作,後來於1839年到一艘海輪上當差,開始了一系列的海上航行。幾年後,梅爾維爾依據自己在公海上的冒險經歷和在異國港口的所見所聞為素材,創作出了數部膾炙人口、深受讀者歡迎的文學作品。然而,梅爾維爾並不滿足,他希望以霍桑為榜樣,寫出更多的嚴肅文學作品,並著手撰寫主要涉及政治和宗教的文學作品,但廣大讀者對這些題材的作品並不感興趣。在其後的歲月里,梅爾維爾除了寫了一些詩歌之外,鮮有其它作品問世。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在世時那些不被人們接受的書正是今天最被人們推崇的作品。1852年問世的《白鯨》,講述的不僅是追捕一條漏網鯨魚的故事,它揭示了人的命運以及自然與邪惡的沖突,謳歌了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持久奮斗精神。這部作品被公認為美國文學史上的一部傑作。
當新英格蘭地區知識界的人士在陳述自己文學藝術的觀點,闡釋個人的生活態度時,其它地區的作家們則將精力集中於人類對生活的想像,集中於人們對生活的激情。埃德加·愛倫·坡創作的詩歌不但具有超凡的意象,且頗具音樂感,他的詩歌作品使其與歐洲浪漫主義詩人齊名,小說代表作品有《紅色死亡假面舞會》、《尼舍爾廈的倒塌》等。這些小說的特點是神秘怪誕,充滿恐怖,懸念疊出。
經過眾多作家多年的努力,美國文學在世界文壇上建立了自己的地位。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美國文壇上真正代表美國的聲音出現了。這支聲音熱情歌頌勤勞勇敢的美國人民,熱情歌頌絢麗多姿的美國風光,熱情歌頌民主自由的美國政體。這支聲音的代表人物就是瓦爾特·惠特曼。1855年,惠特曼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草葉集》出版。這部詩集採取自由流動的詩體形式和不規則的長短句,熱情奔放地歌頌美國和美國人民,使讀者受到強烈震撼。惠特曼大膽突破了傳統的創作形式,以便有更大的空間來表現美國精神。
與惠特曼同時代的另一位女詩人艾米莉·狄更生,生前鮮為人知,死後則名聲大震。艾米莉·狄更生在麻薩諸塞州阿姆赫斯特郊外父母的庄園里度過了自己平靜而孤獨的一生。她一生中留下1500多首詩歌,但生前只有2首詩被朋友從信件中抄錄發表。她寫作的詩歌精巧細膩,不落俗套,著意探討人的內心世界;她的想像力使她插上了幻想的翅膀,詩中隨處可見想像中遙遠的異國他鄉的名字。另一方面,她詩化了近在咫尺的事物——餐廳架子上打碎的盤子或花園里蜜蜂的嗡嗡叫聲。她迷戀生活,卻對死亡有點傾心。她創作的1500首詩中,600多首與死亡相關。她的絕大部分詩歌短小精悍,極少超過12行或15行,但她卻將一種奇特力量的情感沖動訴諸於這狹小的詩行空間。
同一時期,伴隨著廢奴運動的高漲,美國文壇上興起了廢奴主義文學。美國第一部廢奴小說是作家理查德·希爾德雷斯於1836年發表的《奴隸》。廢奴文學影響最大的當屬女作家哈立特·比徹·斯托夫人於1852年發表的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該書具有傷感和情節劇的特點,把黑人奴隸描繪成飽受苦難的值得同情的人物,並把西蒙·拉格瑞刻畫成一個殘酷的奴隸主形象。由於這本暢銷書的出版,南方奴隸制問題成為美國政治生活中的焦點問題,南方奴隸主們為了保持自己以奴隸勞動為基礎實行種植園經濟的生活方式,決定脫離聯邦,建立自己的獨立國家。此舉導致了美國內戰(1861-1865)的爆發,迫使北方使用武力維持國家的統一。內戰以南方的徹底失敗而告終,奴隸制度隨之也在美國廢除。《湯姆叔叔的小屋》對當時的美國社會影響如此之大,以致阿伯拉罕·林肯稱斯托夫人是發動南北戰爭的小婦人。
二戰以後
50年代在「冷戰」、麥卡錫主義和朝鮮戰爭的背景下,文壇趨於沉寂;70年代,經過越南戰爭、民權運動、學生運動、女權運動、水門案件,文壇活躍起來,出現了一批愛思索的作家。在他們眼裡,美國的社會變得十分復雜,價值觀念混亂。他們普遍感到不知怎樣解釋這樣的現實,於是便通過怪誕、幻想、誇張的方式,再現生活中的混亂、恐怖和瘋狂。他們表現的是沒有目標與方向的夢境世界他們講的是支離破碎的故事,寫的是「反英雄」、甚至是不完整的形象。這個時期,文學作品中對性愛(包括同性愛)的描寫也更為;露骨。
戰爭文學 戰後出現的第一股文學浪潮是戰爭小說。其中較好的是梅勒的《裸者和死者》和詹姆斯·瓊斯的《從這里到永恆》。
「怯懦的十年」:50年代,右翼保守勢力向30年代激進主義傳統進攻,許多人由關心社會進步轉而關心個人的私利。這10年被稱為「怯懦的十年」或「沉寂的十年」。這期間,出現了一些作品,將資產階級描繪成正面人物,鼓吹服從權威,如《穿灰法蘭絨衣服的人》。這類作品企圖維護既定價值標准和現存社會秩序,很快就失去了影響。另一方面,阿瑟·米勒等作家抵制麥卡錫主義,繼續用作品抨擊社會的不正義。
「垮掉的一代」:50年代沉悶的政治空氣使許多青年感到窒息,他們吸毒、群居,以頹唐、放縱的生活方式來表示自己的抗議。其中有些人把這種生活與情緒寫入文學作品,這便是「垮掉的一代」文學。這種文學發展到60年代後,在國內民主運動高漲的背景下,增加了一些政治色彩。但是對他們中許多人來說,東方宗教與東方哲學更具有吸引力。「垮掉的一代」在詩歌創作方面較有生氣,並恢復了美國詩歌朗誦的傳統。
「黑色幽默」: 進入60年代之後,人們對生活中的「非理性」和「異化」現象,有了更深切的體會。有些作家在作品中,用誇張、超現實的手法,將歡樂與痛苦、可笑與可怖、柔情與殘酷、荒唐古怪與一本正經揉和在一起,使讀者哭笑不得,感到不安,從而對生活能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作者對世界前景的看法往往是悲觀的。這就是「黑色幽默」文學,代表作有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1961)等。有人將阿爾比的作品也列入「黑色幽默」派中。阿爾比是美國荒誕派戲劇的代表人物。他的喜劇並沒有什麼滑稽、幽默的成分,但是在使讀者感到不安這一點上與「黑色幽默」一致。這說明荒誕派戲劇與「黑色幽默」小說之間存在著血緣關系。
「非虛構小說」: 60、70年代,出現了「新新聞報道」或「非虛構小說」這一種新的文學樣式。有些作家認為現實生活的離奇已經超過了作家的想像力,與其虛構小說,不如用寫小說的手法來描繪引起社會轟動的事件。這樣的體裁允許報道者描寫事件時摻雜自己的觀察和想像,也可以採用各種象徵手法。這種作品比一般報告文學深人細致,其中也包括作者的觀察與想像,帶有更多的作者個人色彩,藝術感染力較強,例如卡波特的《兇殺》與梅勒的《劊子手之歌》。
猶太人文學:美國當代作家中,猶太裔作家占相當大的比重,猶太人文學幾乎可以視為一種「次文化」或「文化支流」。猶太人文學作品一般都具有古老的歐洲文化與現代的美國文化的雙重色彩,兩種文化的沖突與歸並使猶太人文學增加了復雜性。宗教思想與同胞遭到屠殺使猶太作家產生犯罪感與負疚感,歷史的命運又使他們有流浪感與漂泊感,美國的異化社會也使他們感到找不到歸宿。因此,尋找「自我本質」便成為他們的作品中一個突出的主題。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貝洛的《奧吉·瑪琪歷險記》。實際上,這是猶太民族確立自己的民族地位與民族尊嚴的一種表現。70年代後期,代表西方較新思想體系的貝洛與屬於意第緒文化傳統的辛格(相繼得到諾貝爾獎金,說明猶太人文學在美國文學中的重要性。其他重要的猶太作家還有馬拉默德、羅 斯等。
黑人文學:戰後黑人文學更趨成熟。拉爾夫·埃利遜 的小說《看不見的人》和鮑德溫的散文,均已達到第一流文學的水平。他們對種族不平等的抗議採取了更細膩、更深刻的表達方式。他們希望人們認識到黑人是具有全部人性的人。這個時期里,女詩人關德琳·布魯克斯的詩得到普遍好評;女劇作家洛倫·亨斯伯利的劇本《太陽下的葡萄乾》(1959)首創了黑人戲劇在百老匯上演的記錄。勒魯伊·瓊斯是新一代的黑人詩人,他給自己另外起了一個穆斯林名字,表示他對美國文化的鄙棄。
南方作家:南方文學這個時期仍有發展,老作家福克納、波特、威爾蒂仍有重要作品問世。新作家也不斷涌現,著名的有斯泰倫、奧康諾、麥柯勒斯等。他們不再從歷史的傳奇里尋找題材,而是關心現實生活中南方人精神上的苦悶。坦·威廉斯是戰後享有盛名的南方劇作家,他的《玻璃動物園》等作品通過人物的性變態心理表現生活的不幸與空虛。
紐約作家:紐約的作家不象南方作家那樣具有某種共同的心理因素。人們把他們歸在一起,是因為他們都為紐約的幾家雜志 (《黨派評論》、《紐約書評》與《紐約人》)寫作,這幾家雜志上發表的評論與小說往往對美國文學的時尚產生影響。利·特里林與瑪·麥卡錫是很有見地的評論家,約翰·契弗與厄普代克(的小說用含有詩意又帶有嘲諷的細膩的筆觸探索大城市郊區居民的心理和意識,為東北部的中產階級描繪了一幅幅工筆精緻的風俗畫。
個性化的詩歌: 這個時期,美國陸續出現了不少詩歌派別,這些派別各有主張,但其共同點是企圖擺脫艾略特的「非個性化」的影響。新一代的詩人直抒胸臆,突出個人因素,具有一種「現時性」。他們強調美國特色,不再視倫敦為英語詩歌中心;他們干預政治,不再以超然物外而自傲;他們反對權力機構,蔑視傳統規約,他們的詩歌描寫吸毒、性愛(包括同性愛)、精神分裂與對自殺的眷戀。這一切,可以看作對西方機械化、標准化、非人性化的社會的一種反叛。理論與批評戰後,「新批評派」的勢力逐漸衰落。到了60年代,隨著各種激進運動的此起彼落,加上歐洲傳來「新左派」的思潮,學術界重新研究馬克思主義,又出現把馬克思主義與弗洛伊德心理學融合的理論主張。同時,結構主義的理論也開始在學術界流行。這個時期里,文學家傳記這種樣式比較繁榮,出現了許多詳盡的評傳,較有代表性的是5卷本的《亨利·詹姆斯傳》,作者是里·艾迪爾)。
重農派:美國現代南方作家組成的一個鬆散的文化團體,又稱「逃亡者派」。1915年,一些與田納西州納什維爾鎮范德比爾特大學有關的文化人常常聚會討論文學及哲學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集會曾一度中斷,1919年重又恢復。范德比爾特大學教師、詩人約翰·克羅·蘭塞姆成為這一活動的實際領導者,他的周圍聚集了一批有才華的年輕人,如詩人羅伯特·潘·華倫、阿倫·泰特、唐納德·戴維森以及小說家安德魯·納爾遜·萊特爾、詩人莫里爾·莫爾等。1922至1925年,他們出版了有影響的小型文藝雜志《逃亡者》,「逃亡者派」一詞即由此而來。
「逃亡者」們提倡維護南方傳統的文學地方主義,成為「南方文藝復興」的一文中堅力量。1930年,以「逃亡者派」為主體的12個南方作家,其中有蘭塞姆、華倫、泰特以及詩人約翰·弗萊徹、劇作家斯塔克·揚格等人,撰寫的專題論文集《我要表明我的態度》出版。這部被看作「重農派」宣言的著作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反響。這些文章的主旨都是以南方農業社會為尺度來評價、批判現代美國資本主義社會。此後,阿倫·泰特等人編輯出版了「重農派」的第二部論文集《誰佔有美國?》。
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重農思想對南方知識分子影響極大。這種思想不僅貫穿在蘭塞姆、戴維森、泰特、華倫等人的作品中,在威廉·福克納、卡羅琳·戈登、萊特爾以至尤多拉·韋爾蒂等人的小說中也有鮮明的體現,一時形成了一股很有聲勢的文化潮流,以致有「重農運動」之稱。1935年,華倫與克林斯·布魯克斯共同創辦了《南方評論》,1939年蘭塞姆創辦了《肯庸評論》,這些雜志便成為「重農派」作家重要的活動陣地。美國現代重要的文藝批評流派「新批評派」就是圍繞著這些刊物形成的。「新批評派」中的不少成員也都是「重農派」的核心人物。
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出現在美國的一個文學流派。它不是一個有組織、有共同綱領的團體。這個名詞源出僑居巴黎的美國女作家格特魯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著海明威等人說:「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這句話作為他的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的一句題辭,於是「迷憫的一代」成了一個文學流派的名稱。「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共同點是厭惡帝國主義戰爭,卻又找不到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他們大多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在美國政府「拯救世界民主」口號的蠱惑下,懷著民主的理想,奔赴歐洲戰場。他們目睹人類空前的大屠殺,發現戰爭遠不是他們原來設想的那種英雄的事業,所謂「民主」、「光榮」、「犧牲」都是騙人的東西。他們在戰爭中經歷了種種苦難,了解到普通兵士中間的反戰情緒。這在他們心靈中留下了無法醫治的創傷。他們的作品反映了這些思想感情。例如,約翰·多斯·帕索斯的《三個士兵》、愛·肯明斯的《巨大的房間》、威廉·福克納的《士兵的報酬》和《薩托里斯》。厄內斯特。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到歐洲打過仗,負過重傷。海明威當時對待戰爭的態度,象其他反戰作家一樣,只限於厭惡、逃避與詛咒。他對戰後的和平生活也不抱希望,所以在作品中迷惘、悲觀的情緒較為濃厚。「迷惘的一代」不僅指參加過歐洲大戰的作家,也包括沒有參加過戰爭、但對前途感到迷憫和遲疑的20年代作家,例如司各特·菲茨傑拉爾德、托·斯·艾略特和托·馬斯·沃爾夫等。「迷憫的一代」主要繁榮在20年代;30年代以後,他們的創作傾向,包括海明威在內,都有了變化。
黑山派詩歌:美國當代的一個詩歌流派。20世紀50年代初,在馬薩諸塞州黑山學院任教的查·奧爾遜、羅·鄧肯、羅·克里利等人創辦《黑山評論》雜志,提倡與40年代流行的傳統格律體相反的「放射體」詩歌,逐步形成一個流派。奧爾遜的《放射體詩歌》(1950)一文闡述了他們的主要觀點。奧爾遜認為詩是把詩人的「能」傳遞給讀者的東西,因此詩是「能的結構」和「能的放射」;要以順應呼吸的「音樂片語」代替傳統詩律中的節拍;形式只是內容的延伸;一個意念必須直接導向另一個意念,提倡快速寫作。黑山派詩人還倡導詩歌朗誦。他們強調詩歌的自發性和口語化,採用美國口語和埋語,反對艾略特等人精雕細刻、廣征博引的學院派詩風。50年代後期他們與垮掉派詩人合流,引起較大的反響。
垮掉的一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出現的一個文學流派。「垮掉青年」對戰後美國社會現實不滿,又迫於麥卡錫主義的反動政治高壓,便以「脫俗」方式來表示抗議。他們奇裝異服,蔑視傳統觀念,厭棄學業和工作,長期浪跡於底層社會,形成了獨特的社會圈子和處世哲學。50年代初,他們的反叛情緒表現為一股「地下文學」潮流,向保守文化的統治發動沖擊。多數垮掉派文人來自東部。著名的有傑克·凱魯亞克、艾倫·金斯堡、威廉· 巴羅斯、格雷戈里。柯爾索、約翰·克萊倫·霍爾姆斯、塞繆爾·克雷姆和加里·斯奈德等。1950年,凱魯亞克與巴羅斯合寫偵探故事未成,卻各自完成了一部垮掉派小說《小鎮與城市》(1951)和《吸毒者》(1953)。霍爾姆斯從中受到啟發,在小說《走吧》(1952)中更明確地反映紐約「垮掉青年」的生活感受,又在《紐約時報》上鼓吹垮掉派文學,但這種嘗試受到東部學院派勢力的壓抑,他們就往西部尋求同道和發展基地。當時洛杉磯近郊的西威尼斯有個以勞倫斯·李普頓為首的垮掉派組織,他於1955年發表小說《神聖的野蠻人》。在舊金山,以勞倫斯·弗林蓋梯的「城市之光」書店為中心,聚合了一群立志從事「文藝復興」的反學院派詩人,他們的首領即是後來成為「垮掉的一代」理論家的肯尼斯·雷克思羅斯。
1955年夏天,「垮掉文人」和反學院派詩人(包括舊金山詩人和黑山派詩人)在舊金山聯合舉辦詩歌朗誦會,自此之後垮掉派文學作品開始流行。金斯堡在會上朗讀了他那首被譽為「50年代《荒原》」的長詩《嚎叫》。這首詩以怨氣沖天的哀號表達「我這一代精英」的痛苦與自暴自棄,斥責「莫洛克」神統治下的軍事化、商業化的社會。1956年,他的詩集出版,轟動全國。1957年,凱魯亞克的長篇小說《在路上》出版,它描寫垮掉分子在各地流浪的生活,使大批精神苦悶的青年為之神往,奉為「生活教科書」。這兩部作品出版後,《常青評論》、《黑山評論》等雜志連續出版專號,加以推薦。諾曼·梅勒的被稱為美國存在主義宣言的《白種黑人》(1957),以及1960年他在波士頓審訊中為巴羅斯小說所做的辯護,則從理論上論證了「垮掉文學」的意義。商業化宣傳使得美國青年紛紛接受「垮掉」生活方式,從爵士樂、搖擺舞、吸大麻、性放縱直至參撣念佛和「背包革命」(指漫遊旅行),一時成為風氣。
「垮掉派」人生哲學的核心是個人在當代社會中的生存問題。霍爾姆斯和梅勒借用歐洲存在主義觀念,宣揚通過滿足感官慾望來把握自我。斯奈德和雷克思羅斯則吸收佛教禪宗的學說,以虛無主義對抗生存危機。在政治上,他們標榜自己是「沒有目標的反叛者,沒有口號的鼓動者,沒有綱領的革命者」。在藝術上,據雷克思羅斯在《離異:垮掉的一代的藝術》(1957)中宣稱,他們「以全盤否定高雅文化為特點」。凱魯亞克發明的「自發式散文」寫作法和查爾斯·奧爾遜的「放射詩」論,在「垮掉文人」中被廣泛奉行。
由上述藝術觀點支配的「垮掉文學」運動,雖然曇花一現,而且摻雜大量不健康的因素,仍在美國文學史上留下了一定影響。大量「垮掉詩」因具有大眾化和反象徵主義傾向,長期在青年中流傳。在小說方面,凱魯亞克的一組用自發表現法寫成的「路上小說」,除了《在路上》之外,還有《地下人》(1958)、《達摩流浪漢》(1958)、《特莉斯苔薩》(1959)、《孤獨天使》(1959)等。它們的一個特點是繼承了馬克.吐溫的《哈克貝里·費思歷險記》所開創的美國文學中寫流浪生活的傳統,形成了一種為當代其他小說家所仿效的模式,主人公為逃脫污濁的環境而四齣漫遊,尋找自由和歸宿。它們的另一個特點是主人公毫不隱諱地大談自己的境遇和感受,作自我剖析,這種「個人新聞體」手法在印年代得到較大的發展。
巴羅斯對暴行、墮落、吸毒和犯罪等的描寫在「垮掉」作家中首屈一指。他同時又在語言和小說的形式上進行大膽實驗,用「剪裁法」拼湊和改變小說的結構。他的代表作《裸露的午餐》(1959),由於反映了「真正地獄般的」地下生活,引起了一場訴訟和諧爭。以後的作品如《諾瓦快車》(1964)、《柔軟機器》(1966)和《爆炸的火車票》(1967),也採用了真實與夢屬相混合的手法,全面、冷酷地表現作者厭惡社會的冷酷的幽默感,後來有人因此把巴羅斯列入「黑色幽默」小說家行列。
黑色幽默:20世紀60年代美國重要的文學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編了一本短篇小說集,收入12個作家的作品,題名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詞即由此而來。它是60年代美國小說創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進入70年代後,「黑色幽默」的聲勢大減,但不時仍有新作出現,它在美國文學中至今仍有相當深遠的影響。它的主要作家有約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馬斯·平欽、約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魯斯·傑伊·弗里德曼、唐納德·巴賽爾姆等。
「黑色幽默」的小說家突出描寫人物周圍世界的荒謬和社會對個人的壓迫,以一種無可奈何的嘲諷態度表現環境和個人(即「自我」)之間的互不協調,並把這種互不協調的現象加以放大,扭曲,變成畸形,使它們顯得更加荒誕不經,滑稽可笑,同時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悶。因此,有一些評論家把「黑色幽默」稱為「絞架下的幽默」或「大難臨頭時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們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會現實,表達作家對社會問題的觀點。在描寫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傳統,小說的情節缺乏邏輯聯系,常常把敘述現實生活與幻想和回憶混合起來,把嚴肅的哲理和插科打諢混成一團。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平欽的《萬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說則嘲笑人類的精神危機,如巴斯的《煙草經紀人》和珀迪的《凱柏特·賴特開始了》。
「黑色幽默」作為一種美學形式,屬於喜劇范疇,但又是一種帶有悲劇色彩的變態的喜劇。「黑色幽默」的產生是與60年代美國的動盪不安相聯系的。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荒謬可笑的事物和「喜劇性」的矛盾不是作家們憑主觀意志所能創造的,它們是那種社會生活的反映。這種反映雖然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認識價值,作家雖然也抨擊了包括統治階級在內的一切權威,但是他們強調社會環境是難以改變的,因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悲觀絕望的情緒。
奧尼爾是美國史上的一座豐碑。他卓有成就的戲劇創作,標志著美國民族戲劇的成熟,並使之趕上世界水平。奧尼爾的戲劇師承斯特林堡和易卜生的藝術風格,把傳統的現實主義手法和現代的表現主義技巧結合起來,開掘人類心靈的底層。作者一生最關注的主題,是人在外在壓力下性格的扭曲,乃至人格的分裂過程。作為現代悲劇作家,他的大量心理悲劇既烙下了現代各種心理分析學(尤其是弗洛伊德主義)的印記,又沉重地滲透著古希臘的悲劇意識。1936年,「由於他那體現了傳統悲劇概念的劇作作具有的魅力、真摯和深沉的激情」,奧尼爾獲諾貝爾文學獎。

⑻ 美國的文化!短些

美國文化根植於英屬殖民地時期,隨著當地的環境發展出獨立而獨特的文化,包括了西班牙-墨西哥的牛仔文化和後來的數波殖民潮的強烈影響—包括歐洲、非洲和亞洲。總體上說,美國文化最顯著的影響來自北歐,特別是德意志、英格蘭和愛爾蘭[93],以及後來的義大利、希臘、和中歐猶太人的文化影響。原為奴隸的非裔美國人也保存了一些自西非帶來的文化。美國的地理名稱往往反映了英格蘭、荷蘭、法國、西班牙、和美國原住民等等的綜合歷史成分。
一個描述美國文化的模型是「大熔爐」:移民帶來自己的文化貢獻,溶入美國文化之中,最終形成一個統一的美國文化。最近常用的模型是「色拉碗」:移民帶來的文化會保持一些自己獨立的文化特徵,而非完全融入原有的美國文化,他們所帶來的文化也會成為美國文化的一部分[94]。現代社會學家對美國文化的目標的認同趨向於多元文化論,而非熔爐,很大程度上放棄了熔爐觀念[95]。
20世紀之前的美國文化從模仿歐洲(尤其是英國)逐漸發展到擁有自己的特色,二戰後隨美國經濟軍事政治實力的飛躍,它的文化對全世界、特別是歐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時至今日,美國流行音樂響徹全球,美國電影和電視則在全球播放。
針對美國文化這種客觀上「入侵」全球的現象,批評聲不絕於耳。很多歐洲人認為美國文化天真幼稚,以法國為首的國家對美國文化的進入一直堅決抵制。而東亞、東南亞、南亞和中東地區的文化傳統與美國又大不相同,深受其影響的有日本等國,另一方面部分伊斯蘭國家則對其有很強的抵觸情緒。同時很多加拿大人和澳大利亞人也對美國文化的同化影響十分擔憂。美國文化的全球地位極大程度上促進了英語的傳播,使其幾乎成為實際上的「世界語」,法國等地則有意在自己能夠影響到的范圍內全力抗擊英語文化的影響。
[編輯]音樂
主條目:美國音樂

路易斯·阿姆斯壯是美國爵士樂的代表人物。
美國音樂的種類和風格之多,正反映出美國的文化沙拉盤的特色。搖滾樂、節奏布魯斯、爵士樂和鄉村音樂等世界聞名的音樂類型都是源自美國。在20世紀初,從美國灌錄、復制的唱片流行音樂逐漸傳播至全世界,一些美國的流行音樂幾乎在世界各地都能聽到[96]。
美國音樂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早期美國原住民的傳統宗教音樂,隨著大量歐洲國家移民的到來,替美國音樂增添了基督教合唱、音樂樂譜的色彩。之後的每波移民潮都帶來了不同地區、不同文化和特色的音樂。大量的非裔美國人也帶來了具有非洲特色的傳統音樂,19世紀後期開始浮現的美國流行音樂很大一部分都是源自這些非裔美國人的布魯斯,以及1920年代開始發展的福音音樂。非裔美國人音樂成為了美國流行音樂的根基,混合了歐洲與土著的音樂成分。美國也有大量的民間音樂以及來自烏克蘭、愛爾蘭、蘇格蘭、波蘭、墨西哥和猶太人等移民的音樂。許多美國城市和鄉鎮也都發展出獨立的地區音樂。底特律、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等大城市以及數不盡的小城市都發展出自己的音樂風格。
[編輯]文學
主條目:美國文學

馬克·吐溫,1907年。
如同其他所有國家一般,美國的文學是由其獨特的發展歷史所塑成的。在早期,美國是由東岸的一系列英國殖民地所形成的,因此美國文學的傳統較親近於英國文學。不過,隨著歷史的進展和不斷的移民潮,美國文學的特色和寬廣度都已經超出英國文學的范疇。
在最早的殖民時期,美國文學主要的題材是贊揚新大陸替殖民者和歐洲母國所帶來的利益。宗教信仰上的爭議也是題材之一。隨著革命戰爭的爆發和美國的獨立,本傑明·富蘭克林和托馬斯·潘恩等人寫下的政治著作在文學和政治上都有極大影響,也催生了新國家的獨立意識。寫下了獨立宣言並在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托瑪斯·傑弗遜也被認為是美國早期最具天份的作家之一。隨著1812年戰爭和對於獨立文學特色的渴望,更多新的、具有美國特色的作家如愛倫·坡等人逐漸嶄露頭角。奴隸制度的沖突和接踵而來的內戰也對美國文學有深刻影響,到了19世紀末,由於工業化的進展和國土開拓時期的結束,美國文學脫離了原先的邊境文學,馬克·吐溫成為第一個不在東海岸出生的主要作家,開啟美國本土文學之先河。英國作家毛姆認為梅爾維爾的《白鯨記》是世界十大文學名著之一,地位更在馬克吐溫等人之上。
進入了20世紀,工業化帶來的社會轉變使美國文學發展的更為多元和復雜。海明威反映了人們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厭惡情緒。1925年費滋傑羅出版《大亨小傳》代表著20年代經濟大恐慌前美國人的迷夢。黑人文學、南部文學、以及現代文學也在同時期興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的世代、新的種族、地區、社會特徵都與之前的世代大不相同,大量的移民文學和新興的女性主義文學也成為美國文學的一部分了。
[編輯]影視與戲劇
電影的誕生和發展都源自於美國。英國出生的美國攝影師埃德沃德·邁布里奇拍下了人類史上第一部電影奔跑的馬匹。自從那時開始,美國的電影產業便開始高速發展,加利福尼亞州的好萊塢成為電影發展的重鎮,絕大多數電影技術的創新和發展都是源於此,好萊塢電影也成為美國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在1920年代,美國每年平均產出高達800部正規電影,查理·卓別林的喜劇、依據小說《飄》改編的《亂世佳人》和《超人》等電影流傳至幾乎每個大陸和國家,成為家喻戶曉的美國象徵。這些電影的出口也使美國獲取了巨大的商業利潤。
美國也是世界上電視技術發展和普及最早的國家之一。在今天,美國有著數千家電視台,電視是美國人文化和生活的一部分,喜愛看電視也是大多數美國人的少數共同特徵之一。美國民眾透過電視得知國內外的新聞時事,觀看電影、比賽、卡通和肥皂劇。99%的美國家庭至少有一部電視機,絕大多數家庭還擁有兩部。
[編輯]運動
主條目:美國體育

在美國,美式足球是最受歡迎的觀賞運動。[97]
運動是美國全國性的休閑活動,其受歡迎的程度是其他休閑活動都無法相比的。職業運動在美國是商機極大的領域,選擇成為職業運動員的人也獲得極高的報酬。世界上收入最高的運動團隊和運動員絕大多數都是在美國[98]。被稱為「四巨頭」的運動領域包括了棒球、美式足球、冰上曲棍球和籃球。其他受歡迎的運動還包括賽車和長曲棍球—那是源自於美洲原住民的運動,也是美國最古老的運動。雖然英式足球也是相當受歡迎的運動,是在拉丁美洲,義大利裔以及西班牙裔社區最受歡迎的運動,但足球在美國相較其他國家而言,普及度並不高,然而進入2000年代後,越來越多的美國白人青少年選擇足球作為他們的首選運動,根據國務院國情咨詢局在2004年的一份調查,在美國有近1600萬人口經常選擇踢足球,而自1987年至2006年,足球亦是唯一一個參與人數取得凈增長的運動[99],越來越多的城市成立俱樂部加入到影響力日益擴大的MLS(美國職業足球聯盟)中;美國國家足球隊在近幾屆世界盃足球賽中亦取得了不俗的戰績,在2002年韓日世界盃賽中打入八強,2010年南非世界盃賽中亦打進復賽。
美國也有許多源自歐洲、並在美國廣泛發展的運動,例如賽馬。英式橄欖球也相當受到歡迎。其他的歐洲運動如馬上曲棍球和板球雖然並不普及,但也有不少死忠的觀眾。美國也是發展高爾夫球和網球等運動的主要國家。美國也是西方國家裡拳擊和職業摔角的發展中心,比賽往往吸引大量群眾觀戰,同時也吸引各種運動賭博的活動,美國也產出了許多世界知名的拳擊冠軍。其他的格鬥運動,例如源自日本的空手道,在美國也相當受歡迎,並且經常進行比賽。
大學體育運動在美國也相當普及,受歡迎程度幾乎與職業領域不相上下,尤其是在美式足球和籃球領域。許多大學和學院都培養了運動團隊,定期舉行校際間的競賽。大學和學院所培養的運動類型相當廣泛,從田徑運動到水球都包含在內。同樣的,美國的高中也有各式各樣的體育活動,有時候這些校際間的比賽還會成為當地的頭條新聞,顯示了美國人民對於運動的喜愛和重視。
[編輯]飲食
美國烹飪吸收了美國原住民的烹飪法和食材,例如火雞、馬鈴薯、玉米、南瓜,都成了美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蘋果派、比薩餠、漢堡包原先都是來自或改良自歐洲,現在則是美國速食文化的象徵。墨西哥卷(Burritos)和炸玉米餅(tacos)則源自墨西哥。由非裔美國人在身為奴隸時從非洲引入的「心靈食物」(Soul food)也成了大眾的家常菜之一。
美國人的飲食習慣也是一日三餐。早餐時間約在早上7點到8點。早餐內容各地自有差別。一頓簡單的早飯,可能為果汁、牛乳、麥片、烤麵包以及咖啡等簡便食品。早餐通常在家裡吃,不過也有時候借早餐之機來討論業務等商業活動,稱為「工作早餐」。午餐的時間基本在中午12點至下午2點。因為時間短且人們離家不見得近,所以學生與上班族很少回家吃飯,而是從家裡帶餐點來,故相比較而言美國人的午餐是三餐中最簡單的,生蔬菜沙拉、三明治、漢堡或餡餠、熱狗等,再來一杯飲料。晚餐在傍晚6點至七點左右開始,一般都比較豐富,所以美語中晚飯(dinner)也有正餐、大餐的意思。在晚飯時一般都會先來一份果汁或是濃湯,然後再上主菜。常擺在餐桌上的主菜有牛排、豬排、烤牛腩、炸雞、炸蝦、火腿和烤羊排等。多數的美國人喜歡在享用完晚飯後再來一些甜食,比如蛋糕、冰淇淋和巧克力。在周末或假日,許多家庭只吃兩頓飯。他們把早飯和午飯和在一起吃叫做早午餐(brunch),由早餐(breakfast)和午餐(lunch)相加而得。一般比較正式。有的家庭星期天不做飯,全家上飯店餐廳用餐。在一些美國節日,美國家庭也時常舉行野餐和戶外烤肉。
[編輯]美國夢
主條目:美國夢

在噴射機時代來臨前,數百萬乘船至美國的移民者對美國第一眼的印象,便是紐約港前的自由女神像。
所謂的美國夢(American Dream),是一種相信只要在美國經過努力不懈的奮斗便能獲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們必須透過自己的工作勤奮、勇氣、創意和決心邁向繁榮,而非依賴於特定的社會階級和他人的援助。通常這代表了人們在經濟上的成功或是企業家的精神[100]。許多歐洲移民都是抱持著美國夢的理想前往美國的。但有些人批評美國夢過度強調了物質財富在衡量勝利和快樂上扮演的角色。因為與其他大多數國家不同的是,在美國擁有的經濟自由相當多,政府扮演的角色相當有限,這使得美國的社會流動性極大。從美國獨立直至19世紀末期,廣大的土地都無人居住和擁有,任何有心人都可以加以占據並投資和開墾。而到了工業革命時期,美國龐大的自然資源和先進的工業技術則使得快速的社會流動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