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碗、盆,有什麼區別都是吃飯用的那種!
這個定義比較主觀,也可以說是經驗性的稱謂。
碗的量可以全部下肚——但吃一個碗里的;盆需要三個人以上共同努力了。
B. 裝碗和盆的東西叫什麼
是餐具收納
C. 碗的歷史
1、碗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泥質陶制的碗,其形狀與當今無多大區別,即口大底小,碗口寬而碗底窄,下有碗足。高度一般為口沿直徑的二分之一,多為圓形,極少為方形。不斷變化的只有質料,工藝水平和裝飾手段。
2、考古學家推測,古人對碗的使用,可能是最初放在地上挖出的坑之內的。在商周至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最早的瓷碗是原始的青瓷製品。
3、考古發現和史料記載,最早的瓷碗是原始的青瓷製品,基本形狀為大口深腹平底,使用於商周至春秋戰國時期。隨著時代的演進,制瓷工藝的逐步改善以及人們的審美和實用要求的提高,碗的形狀、紋飾、質量也越來越精巧,使用分工也越來越具體多樣,如飯碗、湯碗、菜碗、茶碗等。
4、不同時期的瓷碗,其形狀、釉水、紋飾是有著明顯差別的。
唐以前的碗,其型多為直口、平底、施釉不到底,基本無紋飾。唐代的碗器型較多,有直口、撇口、葵口等,口沿突有唇邊,多為平底、玉壁底及環條形底,施釉接近底部,精製的產品施滿釉,有簡單的劃花裝飾出現。
宋代碗其型多為斗笠式、草帽式、大口沿、小圈足,圈足直徑大小差不多是口沿的三分之一。釉色多為單色,如影青、黑、醬、白等,紋飾用刻、劃、印等手法,將嬰戲、動物、植物文字形象繪在碗的內外壁或內底心上。
元代碗型同宋代相比,突出表現為高大厚重,圈足多為內斜多撇,斷面呈八字形。多採用印花、刻花裝飾。明代碗多雞心式、墩子式及口沿外向平折式,圈足較為窄細,大多採用畫花裝飾。畫花裝飾技法用於碗上,自唐長沙窯起始,至宋磁州窯過渡,經元青花激發,到明代才真正興盛起來。
明代最多的就是胎體輕薄、白底青花的飲食用碗。清代碗無論在哪一方面均勝過前朝,形狀、釉色、紋飾更為豐富多樣,工藝製作更為精巧細膩,素三彩、五彩、粉彩裝飾的宮廷皇家用碗更讓人嘆為觀止。
(3)碗盆文學擴展閱讀
古瓷碗的種類大體分為供奉類、觀賞類、飲食類和冥器類4種。
1、供奉類型的碗民間簡稱為「供碗」,它是專門用於廟宇、家庭,供奉在菩薩或神像面前、盛放食品的一種容器。
2、觀賞類型的碗是一種陳設品,為文人雅士、商賈富豪所觀賞和把玩之物。
3、飲食類型的碗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盛飯、菜、酒等的器具。冥器類型的碗是專門用於伴隨死者的陪葬品。
4、供奉類型的碗既注重飲食類的實用性又兼顧觀賞類的藝術性,因而此碗尺寸大、造型奇、紋飾美、做工細。
D. 受人碗盆風水上有啥說法
所謂風水,都是胡說八道,沒有科學道理。
E. 家中盆、碗老壞易經如何解釋
破財的預兆。開支大。
F. 有一篇文章叫做「碗」
三十多年了,我用過三個碗。
小時,家裡窮,買不起碗,我和哥哥用一個碗吃飯。那是一個黑釉子的粗瓷碗,豁著一個缺口。那時,哥哥上學,每次吃飯,總是哥哥先吃,然後我才吃。有一次,弟弟用我們的碗喝水,沒端住掉在地上,摔成了兩瓣。碗壞了,我和哥哥用葫蘆水瓢喝飯。後來,村裡來了個扒鍋補碗的(當然是偷偷摸摸來的),爹花了五分錢把壞碗扒了五個「扒鋦子」,像拳師穿的對扣拳衣,很好看。
十三歲那年,開始吃大鍋飯了。娘說:哥倆用一個碗,搶不過人家。便狠了狠心,用積攢半年預備給爹看關節炎的雞蛋錢給我買了一個大號的搪瓷盆,它盛的飯是黑瓷碗的兩倍。
一到開飯時間,我就第一個來到食堂。不知為什麼,那時特別愛餓,也許是長身子,非常能吃。記的有一回,燒的是用小麥磨的稀糊湯,那個香啊,我一連喝了三盆。旁人看我小小年紀,為我擔心,勸我別撐著。摸摸肚子,不飽,又來了一「碗」。沒等到太陽落,肚子咕咕叫,原來幾泡尿下去,肚子癟了。我就端著「碗」去了食堂,裡面的人也許是可憐我,把剛剛刷完鍋想要潑掉的刷鍋水端給了我……
我那麼能吃,身子還是瘦瘦的,像沒有壓住、竄缸的綠豆芽,又細又長,很苗條。為此,娘嘆息,爹皺眉。我不知道是為什麼。
食堂沒吃多久,散了。家裡被折騰得沒什麼吃的了,便跟著娘去要飯。我發現,用我的「碗」要飯賺巧,一勺兩勺蓋不住盆底。我能吃,每到飯時,就快吃快趕門。有回,為多趕兩個門,我喝著剛要來的熱糊糊,光顧跑,沒看腳底,「啪」地一下絆倒了,盆扔出五步開外,我四「爪」著地,門牙磕掉兩個,滿嘴的血;再看「碗」,釉子掉得花花答答,如長了幾年瘡才好的疤。看著「碗」,我「哇」地哭了……
實行生產責任制,腰裡有錢了,我更換了跟隨我多年和我同風雨共患難的「碗」,買了一個帶花的細瓷碗。一個真正的碗。
而立之年,正是肚量大開,吃壯飯的時候,可我不能吃了,喝不上半碗就飽。乾脆,我把細瓷碗又換了,專門到瓷器店挑了一套餐具,全是景德鎮出口的精細瓷小碗。正好,我一頓一碗飯。現在,我大腹便便,旁人都說我:往日的「細竹桿」,今日成了「彌陀佛」。並感慨萬千地說:還是現在的飯養人!
還有一件事,我至今不明白:那時,我那麼能吃,還整天餓,乾瘦如猴;如今,一碗飯下去就飽,並有使不完的勁。娘對我說:傻孩子,那時飯孬,肚子里生不出油;現在飯好了,肚子里生滿了油水,所以吃一點就不愛餓!
不知娘的話對還是不對。
有一家人,窮得快要死掉了,上帝就派天使帶他們到了一個花園別墅,天使把一個碗扣在桌子上對他們說:「這里所有的東西你們都可以永遠免費的使用,吃的、用的住的都是無窮盡的,除了這個碗,你們千萬別把它翻過來,更不能看裡面扣了什麼東西。」 這家人就同意了。於是他們開始幸福的在這個花園別墅里生活。 日子一天天過去,逐漸的,他們開始熟悉每一個庄園里的日出和日落,熟悉了庄園里每個角落的花花草草,熟悉了這個庄園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塊磚瓦……除了那個扣著的碗。 終於有一天,他們再也按奈不住瘋長的好奇心,翻開了那個碗。 他們又回到了貧窮的小茅草棚…… 在婚姻里,婚外情就是那隻扣著的碗。 一旦翻開,就再也回不去了。 這是前幾天看的一個故事。呵呵,感覺很不錯。難得有這么貼切的形容婚外情的故事。貼上來。引以為戒。
G. 古時候的碗叫什麼
盆、碗、盂、缽等
古人的餐具
簋(fu),形狀很像大碗,圓口,大腹,下有圓座。有的簋還有耳朵,或者是方座。米煮好了以後,古人就把飯從甗(上文提到)中盛到簋里,就可以開吃了。
簠(gui),和簋的功能差不多,也是用來盛糧食的,簠大多有蓋。最開始有說圓的叫簋,方的叫簠,後來漸漸不那麼嚴格區分了。尤其是在表示祭祀的禮儀時,簠簋兩個字還常常連在一起組成特定的詞語,表示祭器。
豆,有點像現在的高腳盤,盤上有柄。後來,豆演變成一種量器,古代四升為一豆,就是從它的食具功能來的。
簞(念「單」),多是竹製或葦制的,用於盛飯。從材質上就可以看出,相比較大戶人家的青銅制的簋簠,簞多半是平民百姓的食具了。《論語》中就有這樣一句話,人們大都耳熟能詳:「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描述的正是孔子的學生顏回清貧的生活;當然,更該記住的是他樂在其中的心態。
皿,用於盛飯食用,等同於現代飯碗,兩邊有耳。
盂,盛飲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圓形之足。
盆盂,均為盛物之器。
案,有腳的托盤,用於擺放食物,即「舉案齊眉」中的「案」。
匕,是長柄湯匙;俎,即現代砧板的前身,兩頭有足用於支地。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於俎上,然後用刀割著吃。
箸,夾食的用具,即「筷」。這些餐具的原料有竹、木、陶、青銅乃至金銀、象牙所制等。
H. 碗應該怎麼說是一個碗還是一隻碗
任何量詞來源於生活,口語的話,視當地口音,一般是「只」,如果追求書面,則皆可以,比如,如果這個碗,碗口粗廣,體積較大,則應為「只」;如果碗口較小,體積小巧,則應為「個」。
通常用來表示人、事物或動作的數量單位的詞,叫做量詞。如頭、匹、條等。
量詞有明顯的表形作用:運用不同的量詞可以表現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形態特徵;運用量詞可以突出表現事物的主要形態特徵;運用不同的量詞,可以藉助其表形作用來區分那些本質相同而外部形態不同的事物。
(8)碗盆文學擴展閱讀
漢語中的量詞,尤其是名量詞,特別豐富多彩,是英語、俄語等外國語不能比擬的。這是漢語的特點之一。有的量詞性格很孤僻,只同兩三個詞有交往 ,例如「尊」,只能說「一尊佛像」、「一尊菩薩」等;
有的量詞卻相當好動,交遊很廣,例如「個」,可以說「一個人、一個問題、一個蘋果、一個家、一個座位、一個單位、一個口信」等等。有的名詞又可以同幾個量詞相搭配,例如: 一隻/一頂/一個/一打帽子,一條/一尾/一串/一斤魚,一顆/一粒/一堆/一串/一把/一弔葡萄。
什麼量詞同什麼名詞相搭配,有一定的規律,如凡是小而圓的東西,如珍珠、米、葡萄、小石子等,可用量詞「顆」;凡是細而長的東西,如竹竿、長槍、香煙等,可用量詞「支」、「根」。使用這些量詞,不僅表示單位,而且表示出事物的形狀來,顯得具體形象。
文學家利用量詞這個特點,創造出「一輪明月、一鉤殘月、一彎新月、一葉扁舟、一縷笛聲」等簡潔形象的語言來。
I.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缸,缸里有個盆,盆里有個缽,缽里有個豆,我吃了,你饞了什麼意思
一種相聲貫口而已。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和尚,和尚旁邊有個缸,缸里有個桶,桶里有個盆兒,盆兒里有個筐,筐里有個碗,碗里有個勺,勺里有塊肉,肉上有個豆,我吃了,你饞了,我的故事講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