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經濟 » 老橋和文學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老橋和文學

發布時間: 2021-03-27 16:38:48

㈠ 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水上佔了幾百年了吧這個句子用了什麼和什麼的修辭手法,把老橋比作

這個句子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
體現了橋的堅韌。
表達了作者對橋的崇敬。
幾百年。

㈡ 山中訪友是一篇什麼散文

山中訪友》是一抒情散優美,熱愛自山中訪友》是一篇極富自然情趣的山中訪友介紹

本文出自著名詩人、散文家李漢榮先生之手,是他發表於1995年第三期《散文》雜志的一篇佳作。
文學作品的意義的確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讀者的判別與擇取,如果從不同的閱讀視角出發,可以領略到文本不同的意義。《山中訪友》這篇散文篇幅短小而述事簡略,記作者獨自到山野林間的一天游歷,因為帶著動情的眼光,所見之景都有許多新奇的色彩。作者究竟帶著怎樣的眼光?作品究竟帶著怎樣的奇異色彩?我們試著從不同的角度作些揣摩、探析,會有不同的鑒賞景況。

㈢ 老橋與古樹

[老橋與古樹]老橋與古樹 餘姚市江南新城小學方家昊 十月一日,金風送爽,我和媽媽爸爸一起去外婆家,我閑著無聊,就和爸爸媽媽去拜訪外婆常提起的兩位老人,老橋與古樹。 那座老橋,是我拜訪的第一個老人。老橋全長27.7米,寬4.5米,橋身6條長8.95米的巨石支撐著,上面橫鋪著一條石條防止傾斜。側看像一隻獨立著的金雞。橋頂用一塊塊小巧的青磚修築而成,密密麻麻的,像一片片淋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十分耀眼。橋裡面鋪著一塊塊木板,走在上面」咯咯」地響。它可堅固了,古往今來那麼多人踩在它身上,那麼多風風雨雨,它依然挺了過來。它的用途可光了;農民伯伯干累了,可以在它身上休息,而且近在咫尺,非常方便。晚上,過路人來了,沒地方住宿,可以在古橋上住一個晚上,小學三年級作文《老橋與古樹》。另外橋洞非常寬敞,洪水來了可以在底下流過,人們只要跑到橋上,就可以平安無事……。傳說明朝皇帝朱元璋也在古橋上過了一夜呢?從此,夏天,橋上就再也沒有蚊子了。 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溪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渡過了對岸,你讓多少人在你身上歇息。歲月悠悠,往事悠悠,唯有你依舊。 來到大樟樹前,我不由得大吃一驚,樹干圓圓的,粗粗的,要五六個大人合抱才勉強抱得過來。灰黑色的樹幹上長滿了許多青苔。用手一摸,滑滑的。沒有青苔的地方,硬硬的,特別粗糙,用手拍了一下,發出」邦邦」的聲音。樹冠直沖雲霄,像一把大傘一樣,把陽光遮得嚴嚴實實的,陽光下,樹葉翠色慾流,綠得發亮。整棵樹高達二十幾米。據說他已經380多歲了,稱得上樟樹的」老祖宗」了那麼多年了,他一直站在西山頭與我們守望相助。啊,古樹你像一位傲然挺立的勇士,又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春去秋來,似水流年,唯有你依舊。 老橋守在村東頭,古樹守在村西頭,他們與家鄉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怎能步讓我敬佩呢? 指導教師 湯建萍

㈣ 山中訪友的批註。謝謝。

《山中訪友》出自著名詩人、散文家李漢榮先生之手,是他發表於1995年第三期《散文》雜志的一篇傑作。

文章全文
[編輯本段]
走出門,就與含著露水和梔子花氣息的好風撞個滿懷。早晨,好清爽!心裡的感覺好清爽!
不騎車,不邀遊伴,也不帶什麼禮物,就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哼幾段小曲,踏一條幽徑,獨自去訪問我的朋友。
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橋,你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你累嗎?你把滾滾水送向遠方,你弓著腰,俯身吻著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波光明滅,泡沫聚散,歲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唯有你堅持著,你那從不改變的姿態,讓我看到了一種古老而堅韌的靈魂。
走進這片樹林,每一株樹都是我的知己,向我打著青翠的手勢。有許多鳥喚我的名字,有許多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我靠在一棵樹上,靜靜地,以樹的眼睛看周圍的樹,我發現每一株樹都在看我。我閉上眼睛,我真的變成了一株樹,腳長出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岩層,呼吸地層深處的元氣,我的頭發長成樹冠,我的手掌變成樹枝,我的思想變成樹汁,在年輪里旋轉、流淌,最後長出樹籽,被鳥兒銜向遠山遠水。
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鏡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混濁嗎?你好,溪流妹妹!你吟著一首小詩,是要我與你唱和嗎?你好,白雲大嫂!月亮的好女兒,天空的好護士,你潔白的身影,讓憔悴的天空返老還童,露出湛藍的笑容。你好,瀑布大哥!雄渾的男高音,純粹的歌唱家,不拉贊助,不收門票,天生的金嗓子,從古唱到今。你好呀,懸崖爺爺!高高的額頭,刻著玄奧的智慧,深深的峽谷漾著清澈的禪心,抬頭望你,我就想起了歷代的隱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無言的禪者,雲霧攜來一卷卷天書,可是出自你的手筆?喂,雲雀弟弟,嘰嘰喳喳說些什麼?我知道你們是些純潔少年,從來不說是非,你們津津樂道的,都是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
捧起一塊石頭,輕輕敲擊,我聽見遠古火山爆發的聲浪,我聽見時間的隆隆回聲。拾一片落葉,細數精緻的紋理,那都是命運神秘的手相,在它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這短暫而別有深意的儀式。采一朵小花,插上我的頭發,此刻就我一人,花不會笑我,鳥不會羞我,在無人的山谷,我頭戴鮮花,眼含柔情,悄悄的作了一會兒女性。
忽然下起雷陣雨,像有一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個喝醉了酒的詩人在雲頭朗誦,又感動人又有些嚇人。趕快跑道一棵老柏樹下,慈祥的老柏樹立即撐起了大傘。滿世界都是雨,唯我站立的地方沒有雨,卻成了看雨的好地方,水能說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俯身凝神,才發現許多螞蟻也在樹下避雨,用手捧起幾只螞蟻,好不動情,螞蟻,我的小弟弟,茫茫天地間,我們有緣分,也作了一回患難兄弟。
雨停了,幽谷里傳出幾聲犬吠,雲嶺上掠過一群歸鳥。我也該回家了。於是,我輕輕地招手,告別了山裡的眾朋友,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好記憶,順便還帶回一路月色……

作者簡介
[編輯本段]
李漢榮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政協委員,著名詩人、散文家,李漢榮散文佳作入選全國中學語文課本。多年來寫作詩歌約3000首,散文隨筆1000多篇,中短篇小說30餘篇,在《人民文學》、《人民日報》、《詩刊》、《小說月報》、《青春》、《散文》、《散文百家》、《星星》等,及台灣的《創世紀》、《葡萄園》、《詩世界》、《聯合報》副刊等海內外100多家報刊發表詩歌、散文、隨筆、雜文、小說約2000多篇(首)。先後獲市、省、全國各類獎項30餘次。詩歌被《詩選刊》多次轉載,收入中國作協編選的年度選本《中國最佳詩歌選》等選本,並入選北京大學編輯出版的《百年中國文學經典》、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百年中國詩選》、中國兒童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名篇佳作選》及台灣爾雅出版社出版的百年選本《新詩三百首》等權威選本;短篇小說曾被天津《小說月報》、河南的《小小說選刊》和長春《短篇小說選刊》轉載;散文曾被《新華文摘》、《散文選刊》、《資料卡片》、《中學生課處閱讀》、《中學生寫作》、《中學語言教學輔導》等刊物轉載數十篇,並連續入選中國作協創研部編選,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1997年中國散文精選》,《1998年中國散文精選》以及《散文選刊》編選、灕江出版社出版的《1999年中國最佳散文選》、《2000年中國最佳散文選》、《2001年精短散文100篇》等全國性年度選本。 先後出版詩集《駛向星空》(陝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獲陝西省作協第八屆505文學獎最佳作品獎)、三卷本文集《李漢榮詩文選》(由北京華藝出版社出版,文集包括詩歌卷《母親》、《想像李白》,散文卷《與天地精神往來》)。文集出版後,引起廣泛的好評和反響,《人民日報》、《文藝報》、《天津日報》、天津《散文》月刊、《綠風》詩刊、《陝西日報》、《西安日報》、北京《中國經濟時報》、《民聲報》等報刊刊載了有關該文集的評論文章。英特網「搜狐」、「新浪」、「中華文藝」、 「作家在線」等眾多大型文藝網站均選載作品和相關評論。
發表於1995年第6期《散文》月刊上的散文《山中訪友》、入選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1年審定通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初中語文課本(初一,上冊),發表於2002年第1期《散文》月刊上的散文《黑夜裡的文字》入選人民教育出版社、商務印務館聯合編輯出版的《中學生課外導讀》。他的作品語句通順流暢,無不散發出金子般的光芒

文章簡說
[編輯本段]

這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滿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朋友」,與「朋友」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在敘述方式上,本文獨具匠心。一讀題目,觸發思緒的便是作者到山中去拜訪一位老朋友了。但讀到文章的第3自然段時,讀者才恍然大悟,原來作者要訪的是古橋、樹林、山泉、溪流、瀑布、懸崖……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通篇以這樣的方式敘述,使讀者也進入到畫面中,進入到作者的心境中,彷彿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們每一位讀者的,於是倍感親切。作者根據表達的需要,還恰當地變換敘述人稱,對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時用第三人稱敘述,有時感情強烈了又以第二人稱稱呼,從而使情感表達得更加充分。
本文想像豐富、新奇,有浪漫色彩。如,「我腳下長出的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岩層;頭發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流淌。」作者把自己想像為一棵樹,使樹與「我」融為一體。又如,「你好,陡峭的懸崖!深深的峽谷襯托著你挺拔的身軀,你高高的額頭上彷彿刻滿了智慧。」想像中,懸崖似乎成了一位智者。由此可見,想像使景物栩栩如生,靈氣飛揚。同時,作者還採用比喻、擬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筆生動活潑,而且,也很好地表達了對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讀著這篇散文,絕不會有呆板、陳腐的感覺,你會強烈地感受到那種詩一樣的韻律和情懷,你會時時為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所打動,時時為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激情所感染。真的,如果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過語言文字,想想那充滿詩意的畫面,你就會進入作者所描繪的美好境界。
本文作為本組「感受自然」的第一篇課文,目的一是通過感受作者描繪的境界,體會他一路上的好心情,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二是學習作者通過比喻、擬人、排比、想像來表達情感的方法,並積累語言。
本課的重點是感受作者對山裡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並體會作者表達情感的方法。

詞句解析
[編輯本段]
①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梔子花的氣息。
「撞了個滿懷」,形象地寫出了沐浴在令人心曠神怡的和風中的那種感覺。因為風中含著「露水」,所以特別滋潤心脾;也因為風中含著梔子花的氣息,所以在滋潤中還帶著一絲甜蜜。這「走出門」後給作者的第一感受,就不同尋常,說明了「山中訪友」之行充滿了好心情。同時,也間接地點明山中訪友是在初夏的一個早晨。

②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把「老橋」比喻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寫出了橋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無聞為大眾服務的品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橋的贊美和敬佩。

③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鳥兒不是在啁啾,而是在「呼喚我的名字」;露珠也不是在晨光中閃亮,而是在「與我交換眼神」。一聲「呼喚」,一個「眼神」,這種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和鳥兒、露珠這兩位朋友間的默契和情誼。

④我腳下長出的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岩層;頭發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流淌。
這是作者走進樹林,靠在一棵樹上產生的聯想。樹為人友,人為樹友,人和樹已融為一體。這是多麼奇妙的一種境界!從這些聯想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樹之間的那種「知己」情誼,那種走進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⑤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誦著一首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嗎?你好,飛流的瀑布!……
這一組句子是寫「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內容一致,結構相似,是一組排比句,同時運用擬人手法,把「我」和山裡「朋友」之間的那種深厚情誼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採用第二人稱,讀來倍感親切、熱情。

⑥在它們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這短暫而別有深意的儀式;捧起一塊石頭,輕輕敲擊,我聽見遠古火山爆發的聲浪,聽見時間隆隆的回聲。
這句中,「它們」指的是落花和落葉,「儀式」指的是落花、落葉從枝上掉下並融入泥土的過程。時間雖然短暫,卻有深意。因為「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大自然就這樣在循環中生生不息,於是便引出了「捧起一塊石頭……」這一層,因為石頭就是由火山爆發的岩漿凝結而成,在普通的石頭身上也有著大自然輪回變化、生生不息的足印,所以從石頭的輕輕敲擊中可以聽見「遠古火山爆發的聲浪,聽見時間隆隆的回聲」。從「一朵落花」「一片落葉」「一塊石頭」中,作者感受到了時間的變遷,生命的輪回。可見,作者是用心在感受。

幽徑:隱蔽、僻靜的小路。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波光明滅:水波忽明忽暗的樣子。
唱和:一個人做了詩或詞,別的人相應作答。
津津樂道:很感興趣地談論。
吟詠:「詠」的基本意思是指有節奏地誦讀詩文。「吟」往往跟「詠」連在一起,含義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古人有一說,動聲叫吟,長言叫詠。

教學意見
[編輯本段]

教學目標
1.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清爽、吟誦、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軀、精緻、蘊含、奧秘、俠客、德高望重、津津樂道、別有深意」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像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建議
1.課題《山中訪友》既是全文立意之本,又是以聯想和想像構築情境這一獨特、鮮明的表現手法之凝聚,是這篇作品中不可忽視的文眼。揭題後,可讓學生猜測作者去山中訪友的對象,以激起學生的閱讀期待。

2.教學時,可以以《山中訪友》這個題目展開,結合課後的思考練習題,鏈接起導讀本文的線索:
(1)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通過初讀課文,讓學生明白作者拜訪的「朋友」原來是老橋、鳥兒、露珠、樹、山泉、溪流、瀑布、懸崖、白雲、雲雀、落花、落葉等。概括地說,這山林中的一切都是作者的朋友。
(2)課文為什麼以《山中訪友》為題?從哪些描寫中可以看出「我」和山裡的「朋友」有著深厚的感情?讓學生細致深入地讀文,找出描寫可以看出「我」和山裡的「朋友」有著深厚感情的有關語句,讀讀體會,再組織交流。
老橋——「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樹——「是我的知己」,「彷彿自己也是一棵樹」;山泉——「要我重新梳妝」;溪流——邀我「唱和」;瀑布——「雄渾的男高音多麼有氣勢」;懸崖——「挺拔的身軀」,「高高的額頭上彷彿刻滿了智慧」;白雲——「讓天空充滿寧靜、變得更加湛藍」;雲雀——談「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
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裡,這一花一樹,一鳥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們能跟我們說話,能跟我們交流,它們成了我們的朋友。作者進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訪友」。
(3)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的體驗?教師要激發學生回憶類似的體驗,並鼓勵他們在同學之間交流。在交流中,讓學生再一次體驗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帶來的快樂和幸福。

3.這篇文章的語言豐富生動,作者對山中景物的觀察細致入微,體驗十分深刻,許多描述能以極富變化的句式來表現,是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的好材料。課後練習3也正體現了這樣的要求。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引導學生體會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手法,生動地表達自己對山中「朋友」感情的方法。

4.本文有著詩一樣的韻律和情懷,飛揚著作者豐富的想像,從文字背後透射出詩人一般鮮活的氣質和性情。因此,教學本文要重在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在朗讀中感受語言的魅力。像第5自然段,作者採用第二人稱,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模擬當時情境,跟山中的「朋友」打打招呼。同時,文章所特有的那種詩一般的語言、詩一般的韻律、詩一樣的情懷,都可以在學生的朗讀中體現。
沒有學生反復地誦讀課文,很難領悟作者描寫的意境、表達的感情。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可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部分背誦。

5.生字、新詞教學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學掌握。教師在檢查時注意下列這些字的字音、字形:「唱和」中的「和」讀作「hè」,「蘊」的下面不是「溫」。

㈤ 請問「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是比喻還是擬人

比喻。

「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這句話句話把老橋比喻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寫出了橋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無私奉獻、默默為大眾服務的品質 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老橋的贊美和敬佩之情。

比喻是根據事物之間的相似點(思想的對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類似點),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來比擬這思想的對象,即用某一個事物或情境來比另一個事物或情境),把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把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

(5)老橋和文學擴展閱讀:

構成比喻內容上有三個要素:一是思想的對象,即本意;二是另外的事物,喻意;三是兩事物的類似點,(共同處和相似處)。文辭上分為三個成份,即:本體 (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詞 (表示比喻關系的詞語)、喻體 (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有的辭書又將其構成增釋到四個成份,即:本體、喻體、喻詞和喻解。基本以3部分為主。

比喻句的作用:

1、用比喻來對某某事物的特徵進行描繪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可感,以此引發讀者聯想和想像,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並使語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強的感染力。使語言生動形象,還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淺顯、具體地表達出來。

2、進行說明或講道理時,不叫「比喻」,而叫「打比方」。用淺顯易見的事物對深奧 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為具體,化繁為簡,幫助人們深入的理解。並使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文采。

㈥ 山中訪友 恩澤 一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作者將能夠遮風擋雨的岩石看成是天地賜予自己的恩澤,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萬物的喜愛與感恩之情

㈦ 為什麼說神曲是中世紀的終結 新時代的開始

因為但丁的《神曲》可以說是古希臘古羅馬文學和文藝復興時期文學這兩個歐洲文學高峰之間承上啟下的偉大的作品。在但丁身上,既體現了中世紀的文化思想,又昭示了文藝復興時期最初的光芒。

《神曲》的偉大歷史價值在於,它以極其廣闊的畫面,通過對詩人幻游過程中遇到的上百個各種類型的人物的描寫,反映出義大利從中世紀向近代過渡的轉折時期的現實生活和各個領域發生的社會、政治變革,透露了新時代的新思想——人文主義的曙光。

《神曲》對中世紀政治、哲學、科學、神學、詩歌、繪畫、文化,作了藝術性的闡述和總結。因此,它不僅在思想性、藝術性上達到了時代的先進水平,是一座劃時代的里程碑,而且是一部反映社會生活狀況、傳授知識的網路全書式的鴻篇巨制。

(7)老橋和文學擴展閱讀:

《神曲》的義大利文原意是《神聖的喜劇(Divine Comedy)》。但丁原來只給自己的作品取名為《喜劇》,薄伽丘在撰寫《但丁傳》時,為了表示對但丁的崇敬而加上「神聖的」一詞。

起名《喜劇》是因為作品從悲哀的地獄開始,到光明的天堂結束。由於當時的人們習慣把敘事詩稱為「喜劇」和「悲劇」;一說《神曲》用義大利文寫成,而非官方語言拉丁文,行文不過於嚴肅,而稱為「喜劇」。翻譯到中國的時候被譯為:「神曲」。它是歐洲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神曲》採用中世紀文學特有的幻游形式,但丁以自己為主人公,假想他作為一名活人對地獄、煉獄、天堂進行了一次游歷。全詩分《地獄》《煉獄》《天堂》三部。

㈧ 誰知道江南古鎮的橋,建築,風俗的特點的文章急!!!

同里,是一座美麗幽靜的江南水鄉古鎮,它以「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景色和人文薈萃、文物古跡遍地的特色而聞名於海內外。 同里地處太湖之濱,大運河畔,距蘇州17公里,離上海80公里,到南京200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水陸交通十分便捷,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典型水鄉風格的古鎮,相傳已有一千多年的建鎮歷史。
同里,四面環水,古鎮鑲嵌於同里、九里、葉澤、南星、龐山五湖之中,鎮區被「川」字形的15條小河分隔成七個圩頭,而49座建於不同年代的古橋又將小島串為一個整體。建築依水而立,戶戶臨水通舟,是目前江蘇省保存最為完整的水鄉古鎮之一。1981年和1982年,先後被列為國家級太湖風景區同里景區和江蘇省唯一的文物保護鎮,1995年又列為江蘇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1998年水鄉古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預備清單。2000年11月退思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01年6月,退思園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1月,同里景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同里與其他江南水鄉古鎮相比,有以下幾個方面特點:
一、水鄉特色「濃」(東方威尼斯)
同里古鎮區面積約1平方公里,鎮外有五湖環抱,鎮內有15條河流成「川」字形把鎮區分割為7個島嶼,49座建於各個朝代、風格各異的石橋將其連成一體,形成了依水成街、沿水築屋、家家臨水、戶戶通舟的自然美妙景觀,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水鄉古鎮,被譽為東方威尼斯。
二、深宅大院「多」(明清建築群)
同里鎮歷史悠久,自宋元以來,尤其是明清兩朝,許多做官人家和文人雅士紛紛在同里建宅造園。據鎮志記載,自公元1271——1911年,鎮上先後建成宅園38處,寺、觀、祠、宇47座,其中既有莊重古樸的深宅大字,又有精巧玲瓏的園林小築,保存較完好的明代建築有耕樂堂、三謝堂、五鶴門樓、承恩堂、仁濟道院等十餘處。清代建築有退思園、嘉蔭堂、崇本堂、務本堂、陳去病故居等十餘處。現在全鎮先後被列為省級文保單位的有5處,列為市級文保單位的有4處,市文物控制單位26處,民宅中封火牆、石庫門等特色建築隨處可見,現存最深的葉家牆門有九進之多,為江南古鎮之罕見。目前全鎮有65%以上都是明清建築,可稱之為明清建築群。
三、文化底蘊「深」(歷史博物館)
據鎮志記載,自宋代至清末年間,先後出狀元1名,進士42人,文武舉人93人,誕生了南宋詩人葉茵,明代著名造園藝術家《園冶》作者計成,軍機大臣沈桂芬,辛亥革命「風雲人物」陳去病,國學大師金松岑,第一個翻譯列寧著作、中國近代統計學奠基人金國保,文匯報創始人嚴寶星等。同里除了名人多以外,還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從松石文化——良渚文化——離洲文化的出土文物在歷史文物陳列館展覽文物有200多件。
四、民俗民風「淳」
自古以來,同里鎮的市民都有較為淳樸的民俗風情,特別是建於清代的「太平、吉利、長慶」三橋更是同里橋中之寶,幾百年來鎮上居民婚宴喜事、生日慶賀、嬰兒滿月都要走三橋,以圖吉利,不少外地遊客千里迢迢專程來到同里走三橋,以圓「走三橋」風俗之夢。
五、影視產業「興」(天然攝影城)
同里原有的古鎮水鄉風貌和逐步修復的景點,使同里具有獨特的自然水鄉景觀,形成天然影視拍攝場所,深受影視界朋友的青睞。自1983年著名導演謝鐵驪執導的《包氏父子》至今已有《紅樓夢》、《家、春、秋》、《戲說乾隆》等100多部影視片在同里拍攝。去年4月18日被中國電影家協會命名為「中國影視攝制基地」,今年4月18日——22日,中國當代電影劇本創作研討會在同里隆重召開,這些都標志著同里「天然攝影城」的建設邁進了新的一步,將給同里影視基地帶來新的生機。近年來,同里遵循「保護古鎮,開發旅遊,發展經濟」的總體思路,緊緊抓住機遇,積極開發旅遊事業。同里水鄉古鎮已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旅遊勝地。一是支柱產業形象逐步確立。隨著旅遊宣傳力度的不斷加大和一系列促銷活動,同里在全國特別是江、浙、滬一帶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每年接待海內外遊客達40多萬人次,旅遊業總收入達3億多元,已成為同里經濟的支柱產業。二是旅遊基礎設施明顯改善。自84年修復退思園並對外開放以來,目前已形成的旅遊景點有著名園林退思園、歷史文物陳列館、「蓬萊仙境」——羅星洲、明清街、江南第一茶樓——南園茶社、嘉蔭堂、世德堂和太平、吉利、長慶三橋景區及耕樂堂、清代建築陳去病故居。不久將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有家喻戶曉的〈〈珍珠塔〉〉景點群。目前正在按照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要求對古鎮區進行全面整治(三線入地、污水處理、綠化環境等),這些都為同里「多日游」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三是旅遊服務質量全面提高。為了提高旅遊接待能力,先後興建了同里湖度假村、三元大酒店、同里賓館等中高檔基礎設施,目前,同里鎮已擁有賓館、飯店50多家,標准房間500多間,基本上滿足了遊客需求。98年又相繼開通了蘇州——同里、上海——同里、杭州——同里、南京——同里的旅遊專線車,為廣大散客旅遊提供了交通方便。因此,古鎮同里目前已擁有一個比較良好、舒適的旅遊環境,「食、住、行、游、購、娛」一條龍旅遊服務設施齊全,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