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經濟 » 文學革命論陳獨秀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文學革命論陳獨秀

發布時間: 2021-03-27 15:20:57

『壹』 陳獨秀在哪提出文學革命的三大主義,對封建文學進行整體宣戰

1917年2月18日,《新青年》再次發表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
陳獨秀的文學革命三大主張是:「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了的通俗的社會文學」。

『貳』 求陳獨秀《文學革命論》與周作人《人的文學》原文!!

原文都在這兩個網站上
http://www.21zxq.com/ShowPost.asp?menu=Next&ForumID=49&ThreadID=171
http://blog.sina.com.cn/u/48bfc1ba010002te

『叄』 簡述陳獨秀<文學革命論>的主要內容和意義

1917年2月發表於《新青年》,作者陳獨秀,表明了更堅定的文學革命的立場,明確提出「三大主義」作為新文學的征戰目標。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了的、通俗的社會文學。從內容到形式對封建舊文學持批判否定態度,主張以革新文學作為革新政治、改造社會之途。

全文如下:

今日庄嚴燦爛之歐洲,何自而來乎?曰,革命之賜也。歐語所謂革命者,為革故更新之 義,與中土所謂朝代鼎革,絕不相類;故自文藝復興以來,政治界有革命,宗教界亦有革命 ,倫理道德亦有革命,文學藝術,亦莫不有革命,莫不因革命而新興而進化。近代歐洲文明 史,宜可謂之革命史。故曰,今日庄嚴燦爛之歐洲,乃革命之賜也。

『肆』 簡述陳獨秀《文學革命論》的主要內容和歷史意義

主要內容: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隙的通俗的社會文學。

從內容到形式對封建舊文學持批判否定態度並從啟蒙的角度抨擊舊文學與「阿諛誇張、虛偽迂闊之國民性」互為因果,主張以革新文學作為革新政治、改造社會之途。

歷史意義:陳獨秀正式舉起文學革命的大旗,對推進文學革命發生了重大影響,是當之無愧的文學革命的主將和急先鋒。

(4)文學革命論陳獨秀擴展閱讀:

文學革命論於1917年2月發表於《新青年》,該論的作者是陳獨秀,其表明了更堅定的文學革命的立場,明確提出「三大主義」作為新文學的征戰目標。

陳獨秀,原名慶同,官名乾生,字仲甫,號實庵,安徽懷寧(今安慶)人。中國近現代史上偉大的愛國者、偉大的革命家與改革家、偉大的民主主義者、偉大的啟蒙思想家。

他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是20世紀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倡導者;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是五四運動的思想指導者;是馬克思主義的積極傳播者;是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創始人。

他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最主要的領導人;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第一個深刻總結、反思蘇聯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經驗、教訓的人。


『伍』 陳獨秀發表的文學革命論在什麼時候

1917年2月發表於《新青年》,作者陳獨秀,表明了更堅定的文學革命的立場,明確提出「三大主義」作為新文學的征戰目標。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了的、通俗的社會文學。從內容到形式對封建舊文學持批判否定態度,主張以革新文學作為革新政治、改造社會之途。

『陸』 胡適是如何評價陳獨秀的文學革命主張的

①胡適的文學主張對中國現代文學的誕生有著開創性的作用。關於文學內容、社會作用的重視與提倡,所持的「歷史進化的文學觀」,對控制當時文壇的陳腐的封建舊文學,形成了很大沖擊。特別是白話文學的主張,有力地促進了語言的現代化變遷。但主張多為形式上的點滴改良,且有較大的妥協性。

②陳獨秀的文學主張從徹底的反封建的民主主義立場出發,不僅反對舊文學的語言形式,更反對舊文學的反動思想內容,從而鮮明地舉起了文學革命大旗。主張文學革命的態度較之胡適,也要堅決和激進的多。但在否定了封建舊文學後,建立什麼樣的新文學,回答卻欠具體。從西方汲取來的文學觀念,本身也存在著某些矛盾和混亂。

而胡適對於陳獨秀的文學革命主張是:在1915年至1925年陳獨秀的文章中,陳獨秀言願拖「四十二生的大炮」猛轟舊文化、舊道德,大呼「破壞!破壞偶像!破壞虛偽的偶像!」,甚至提出毀掉「全國已有之孔廟而罷其祀」。五四新文化運動發端時,大致是1917年前後,陳獨秀在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化的同時,對傳統文化攻擊不遺餘力,切時有過激言辭。及以發起文學革命而言,他的《文學革命論》較之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更為激進,也多偏激之言,他幾乎否定了包括漢賦、唐詩、宋詞在內的自漢至宋的全部文學。對宋以後的文學,他肯定元明劇本和名清小說,推馬致遠和施耐庵、曹雪芹是蓋代英豪,但他們都被「妖魔所扼」,「幾不為國人所識」。他斥明代前後七子和歸有光,加上清代的方苞、劉大魁和姚鼐,都是妖魔,是所謂「十八妖魔輩」。他認為他們的作品「無一字有存在之價值」。《文學革命論》發表以後,胡適對此提出了異議,但陳獨秀堅持「絕對之是」的態度。
但是其實他們之間的文學革命主張是有共同點,對「國學」態度,傳統文化方面,胡適是不贊同陳獨秀的關於這些方面的主張,太過偏激。

『柒』 陳獨秀有沒有提出過文學革命的口號

陳獨秀提過文學革命的口號有,「德」和「賽」不是嗎。

『捌』 提出文學革命"三大主義",正式舉起文學革命大旗的是誰

陳獨秀在《新青年》(1917年2月)上發表的《文學革命論》鮮明地提出文學革命的 三大主義 .

『玖』 陳獨秀在什麼中提出文學革命的三大主義

陳獨秀在《新青年》(1917年2月)上發表的《文學革命論》鮮明地提出文學革命的 三大主義 :曰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曰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鮮明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曰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了的通俗的社會文學.

『拾』 胡適是怎樣評價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的

我沒有找到胡適對於「文學革命論」看法,但相關聯的「漢語改革辦法」,我找到了胡適是「大力贊成」,如下全文:
__
__對於陳獨秀的漢語改革辦法,胡適當然也大力贊成。在《中國今後之文字問題》跋中說:"獨秀先生所問'僅廢中國文字乎,抑並廢中國言語乎?'實是根本的問題。獨秀先生主張'先廢漢文,且存漢語,而改用羅馬字母書之'的辦法,我極贊成。凡事有個進行次序。我以為中國將來應有拼音的文字。但是文言中單音太多,決不能變成拼音文字。所以必須先用白話文字來代文言的文字;然後把白話的文字變成拼音的文字。至於將來中國的拼音字母是否即用羅馬字母,這另是一個問題,我是言語學的門外漢,不配說話了。"
__這個跋刊登在4月15日《新青年》四卷4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