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全面認識中國的小農經濟
現在中國農業主要依靠機械化,規模效益,小農經濟也只存在偏遠地區以及一些地勢崎嶇的地區,小農經濟正在逐漸衰退,農業現代化已經越來越明顯,當今中國經濟,第二產業工業居首,第三產業服務業其次,第一產業農業已經落到最後頭。
你老師出的問題吧,十多年前,我初中老師出了這個問題,現在還是這個問題。哪有什麼小農經濟,那是社會主義對其蔑稱,社會主義自以為是最先進,豈不知淪落於資本主義之後,甚至封建主義比社會主義先進。在封建時代,比如清朝,來一個御史彈劾大學生和王爺,這些位高權重的大臣還不是戰戰兢兢。在社會主義,可能嗎?那些高官是高枕無憂,前腐後繼。
❷ 個體小農經濟與小農經濟有什麼區別
個體小農經濟:
是最典型的自然經濟,它把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緊密結合在一起,男耕女織,以織肋耕,不僅能夠滿足個體家庭維持生存的最低級,最基本的需要,而且也使之與市場的聯系降到最低限度。
小農經濟:
也可以說是自然經濟,它的特點一是分散,二是生產出來的產品都用來自己消費或絕大部分用來自己消費,而不是進行商品交換,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從定義上看,個體小農經濟是小農經濟的最典型的一個表現形式。
小農經濟和自然經濟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首先,表現特徵不同:小農經濟強調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精耕細作;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自然經濟是相對於商品經濟而言的,具有排斥社會分工,生產分散、規模狹小、技術落後等特點。
其次,兩者存在的時間不同:小農經濟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即在鐵犁牛耕技術的出現普及與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確立之後。因為在這之前由於生產工具落後,生產力低下,還無法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小農經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制度的變化,具有三種社會屬性:封建社會小農經濟、資本主義社會小農經濟、社會主義社會小農經濟,在這其中以封建社會小農經濟最為突出,這樣也就容易讓學生產生只有封建社會才有小農經濟的錯覺。
自然經濟早在原始社會就產生了。因為那時生產力極其低下,生產規模十分狹小,商品經濟還沒有產生,而在封建社會由於統治者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雖然商品經濟有所發展,但自然經濟仍占據統治地位,但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尤其1840年鴉片戰爭後,由於資本主義的入侵,一定程度上瓦解了自然經濟。逐漸也就退出了歷史長河。
聯系:首先,都是生產力水平相對低下的產物。其次,中國封建社會的小農經濟等於自然經濟,並延續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結束。再次,都具有自給自足的特徵。
綜上所述:小農經濟與自然經濟就有聯系也有區別,不能完全劃等號的。只能在封建社會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結束期間,兩者出現了交集,可以說小農經濟等於自然經濟。
❸ 小農經濟
小農經濟意識的典型表現是以下幾種:
一是小富即安,不思進取。我們現在營業部大的可以一個月包干費做到30多萬,小的最低限度也可以做到10多萬,營業部職工月平均收入都在千元以上,而營業部主任高的可以拿到五、六千甚至七千多,很多員工把老婆孩子都從老家接過來了,"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奮斗目標終於實現了,所以現在連到營業部值夜班都不願意忍受,一心要享受幸福安逸的生活,將中鐵快運創業時的艱辛忘到了腦後,這種心態和工作作風成為小農意識的典型表現,只看到眼前月月有工資拿,卻不想想我們的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不知道企業的效益是從哪裡來。
二是拉幫結派,封閉守舊。有小農意識的人,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一貫都是自給自足,封閉自己,生怕自己的"乳酪"給別人搶走了,無法應對變化,所以往往喜歡搞宗族派系、利益小團體,行為處事不是按照制度和法理,而是為了小團體利益任人唯親、姑息養奸。這在我們公司中的表現就是:凡是對自己有利的就支持,凡是對自己不利的、影響自己眼前利益的就堅決反對,而不管是否有利於企業,有利於我們事業的長遠發展,這種現象一旦抬頭,就會導致我們的管理缺乏公平和效率,導致組織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缺失,一盤散沙,長此以往,最終必將被淘汰。
三是目光短淺,視野狹窄。有小農意識的人從來不想想自己企業在行業中的競爭地位和優勢如何,死抱著鐵路大國企的舊概念不放,不明白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不明白行業和市場的變遷和規律,或者只顧"埋頭拉車",決不"抬頭看路",不學習,不願意吸取新知識新思想,缺乏激情和活力,成為典型的"井底之蛙",這樣造成我們很多新的管理方法和理念無法真正貫徹下去,管理的遞減效應非常明顯。
四是自由散漫,缺乏遵章守紀的觀念。盡管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畢竟小農都是"自己食自己",沒有"朝九晚五"的概念和習慣,所以從來就沒有制度意識,制度就算是有,在某些人的頭腦中也形同虛設。這樣的現象常常在我們身邊發生:明明規定八點半上班,但遲遲不到的大有人在,頂多一句頭痛腦熱什麼的借口;明明規定營業部和倉庫等生產場地不準吸煙,但是煙頭卻時時發現;明明規定一定要嚴格票據交接制度,但下去檢查常常發現還是信用交接居多;明明要求員工要規范服務、嚴謹認真,但卻時時看到我們有的人在營業部里吊兒郎當,散漫待客。等等這些,不一而足,所謂法不責眾,當這些現象成為習慣時,在我們各級主管的眼裡也就見怪不怪了,日常考核標准不可謂不細,公司領導要求不可謂不嚴,為什麼還是有大量違章事故的發生,這就跟我們一些人頭腦中根深蒂固的小農意識有關。
❹ 什麼是小農經濟意識
小農經濟亦稱「個體農民經濟」。以家庭為單位、生產資料個體所有制為基礎,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勞動,滿足自身消費為主的小規模農業經濟。小農經濟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比如封建社會時期的社會經濟情況就是小農經濟佔主導,現在偏遠的農村,也都大量存在這種經濟現象。
小農經濟是自然經濟的一種類型,也可以說是自耕農經濟,(春秋戰國時期到明中葉以前自耕農經濟等同於小農經濟,明中葉以後小農經濟主要以佃農為主,所以自耕農經濟不再等同於小農經濟)特點:分散性(家庭為單位)、封閉性(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結合)、自足性(生產的主要目的是滿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納稅)。
(4)小農經濟學擴展閱讀:
主要特點是:
1、 在小塊土地上使用落後的手工工具進行分散經營;
2、 生產力水平低,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弱;
3、 經濟地位不穩定,在私有制占統治地位的社會易於走向貧富兩極分化。
小農經濟經營規模狹小,生產條件簡單,在比較貧瘠的自然條件下也可以存在和再生產;又由於它以家庭為生產和生活單位,容易通過勤勞節儉實現生產和消費的平衡,所以小農經濟具有穩固性的一面。但由於經營規模狹小,缺乏積累和儲備的能力,經不起風吹浪打。
在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封建地主階級的沉重的租賦和徭役、商人和高利貸者的盤剝,以及封建地主的兼並等條件下,又經常出現兩極分化。除了少數人因生產條件比較優越、家庭生活負擔較輕,或適逢市場有利的情況,可以發財致富外,多數人往往陷於貧困和破產。因之,小農經濟又是很不穩定的。
❺ 小農經濟的特點
小農經濟在人類文明以來經久不衰, 而且在各種社會中還大量存在,這與小農經濟的經濟技術特點密切相關。綜觀小農的生產和經營,大體上突出的有下列幾點:。
1、生產經營單位規模小。以個體家庭為單位,在極為狹小、分散的小塊土地上從事農業生產和經營。中國自古至今,農民個體家庭人口大多數在5-1」 人之間, 勞動力2-4 人之間, 佔有耕地幾畝至一、二十畝。當今中國農民家庭更趨小化,人均耕地更少,不足2 畝。
2、生產工具是人力、畜力、手工工具, 工藝和操作都很簡單。中國傳統農業耕、鋤、割、脫粒等, 幾千年都是犁、木漏、鏟、鋤、鐮刀等一個人即可操作, 工藝簡單易學。
3、生產是自然分工。所謂自然分工, 就是根據家庭成員的性別、年齡, 天氣晴雨、晝夜和四季等自然情況,來安排生產。
在中國,歷朝歷代,從南到北,無不如此。這種直觀、簡單的自然分工,能夠充分調動家庭男女老少的勞動力,因時制宜、充分利用一年春夏秋冬、晝夜和晴雨時間為勞動時間,以盡可能的勞動投入生產出最必須的生產、生活基本產品。
4、再生能力強。小農經濟生產能力低下,遇有天災人禍很容易破產。但其規模小、生產工具簡單易備、工藝技術傳統易掌握、生產是自給自足和簡單再生產, 這樣的生產條件很容易具備。小農只要有一小塊土地, 就能依靠自家勞動力開始恢復生產。
5、經濟管理是家庭管理與生產經營合二為一。
小農經濟是以農家家庭為單位, 實行自然分工, 自給自足,沿用傳統、簡單工具工藝,一般是簡單再生產,家庭管理必然與生產經營合二為一。
所以, 小農經濟也被稱之為宗法制農民經濟。生產方面,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和時間盡量勞動,起早貪黑,不辭艱辛;生活方面, 珍惜每一粒糧食、每一絲布縷,吃穿日用極為節儉。
6、利益直接, 管理成本低。所勞所省都直接為小家庭所得。經營管理者與其他家庭成員息息相關、心心相印,幾乎沒有利益分配的計較,人人自覺勞動、自覺節儉,管理成本幾乎是零。這些特點是小農經濟經久不衰、適應能力強的根本所在。
(5)小農經濟學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學術界通行的理解,所謂自然經濟,就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其生產的目的不是為了交換,而是為了生產者個人或經濟單位的需要。即為滿足生存而生產,不是為市場的需要而生產。概括起來主要如下的特徵:
1、它與低下的社會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經濟活動基本局限在經濟單位內部,生產規模十分狹小;
2、它以自給自足為生產目的,物質生產的自給自足是這種經濟形態的本質特徵。
3、自然經濟中的勞動交換和經濟聯系形式是直接的。
❻ 自然經濟與小農經濟的區別
1、形態不同
自然經濟是傳統社會封建經濟形態下主要的經濟形式,它與商品經濟既相互結合又相互排斥,不能說自然經濟就是沒有商品交換的。它指生產是為了直接滿足生產者個人或經濟單位的需要,而不是為了交換的經濟形式。 自然經濟,商品經濟的對立面,私有制經濟的一種表現。
小農經濟亦稱「個體農民經濟」。以家庭為單位、生產資料個體所有制為基礎,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勞動,滿足自身消費為主的小規模農業經濟。其中,有的以自有土地經營,有的以租入土地經營,亦有兩者兼之。
2、特點不同
小農經濟主要特點是:在小塊土地上使用落後的手工工具進行分散經營;生產力水平低,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弱;經濟地位不穩定,在私有制占統治地位的社會易於走向貧富兩極分化。
自然經濟是以家庭(其他時期也包括氏族公社、封建庄園等)為主要基本生產單位,生產規模相當小。大多數情況下產品的原料採集、生產乃至消費都是為了滿足勞動者自身需要(而不是為了進行資本積累並擴大再生產。
3、作用不同
小農經濟不僅為廣大農民提供了生存保障,也讓農村的剩餘勞動力低成本進入城市成為可能。在這種前提下,中國出現了世所罕見的「春運潮」,但卻沒有發生幾乎所有發展中國家都無法迴避的貧民窟現象。
自然經濟具有很大的穩定性和平和性,對物質的需求較低(所謂自給自足的小農生活),生產和消費都較為分散,不能為科技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而商品經濟具有競爭性,為了獲得利益,資本擁有者會盡可能提高生產力,降低生產成本,而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發展科技。
❼ 小農經濟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小農經濟,屬於是自然經濟,它的特點一是分散,二是生產出來的產品都用來自己消費或絕大部分用來自己消費,而不是進行商品交換,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小農經濟下,農民掌握生產資料和生產工具,生產積極性提高。農民經營規模很小。農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術,為我國農業的精耕細作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在封建地主階級的沉重壓迫與剝削下,農民承擔了沉重的徭役,小農經濟十分脆弱,每遇災荒瘟疫,多數農民家庭就會陷於貧困,失去土地或破產流亡。
特點:
一.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精耕細作。
二.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
三.生產出來的產品用來自己消費或繳納賦稅,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基本結構:
一.主要耕作方式:鐵犁牛耕
二.主要組織方式:男耕女織 (以家庭為單位從事生產勞動)
三.主要生產特點:精耕細作
❽ 小農經濟屬於經濟學哪個范疇啊
所謂「小農經濟」,是指個體農戶佔有一定的土地和其它生產資料、進行獨立經營所形成的一種經濟。它基本上屬於生產關系的范疇。因此,對「小農經濟」和「生產結構」這兩個屬於不同范疇的概念,不應該混為一談。再則,眾所周知,前資本主義時期的小農經濟,一般說來是由一個農戶同時經營多種生產項目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它的生產結構並不是「單一的」;如果是「單一的」,就不成其為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可見,「單一的小農經濟結構」這個概念是不科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