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世紀中外文學中有哪些復仇女性形象
《雷雨》中的蘩漪可算?
其實20世紀的中國文學中這種復仇女性還是很多的,她們的「復仇」更多反映一種人的覺醒,反抗現實社會的不公正,尤其是巴金和張愛玲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她們身上有種敢愛敢恨的精神,就是對現實社會的「復仇」,可能小說結局不一定復仇成功,但是她們以生命換取自由的精神,實質上取得了人性的勝利。其他的如祥林嫂、莎菲、翠翠等,你可以自己考慮一下,西方文學也是如此,「復仇」本質上還是為了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❷ 求外國文學作品中經典的以「復仇者形象」為身份的主人公
紅字
寬泛一點包括國仇家恨的話十字軍騎士和斯巴達克斯和三劍客
荷馬史詩里似乎有很多 比如特洛伊那段為代表的搶媳婦兒事件 知道的不系統就不多說了
❸ 「復仇」為何是中西方文學作品中所共有的、盛久不衰的主題
「復仇」作為文學作品的主題已經由來已久,在許多中西方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甚至到現在還是經常被採用,可以說是經久不衰。
中國的復仇主題文學作品比較明快,通常是正義一方積蓄力量或尋找時機懲罰惡人或惡勢力,最終大仇得雪,一般比較有大快人心的感覺。而西方的復仇主題文學作品則表現得復雜得多,往往表現的是主角在復仇中面臨著親情、愛情等的艱難選擇,甚至陷於倫理的困境,大多數的復仇作品都蘊涵著悲劇色彩,這些特點在《荷馬史詩》中有明顯體現。
所以,「復仇」基於人類的本能,在中西方文學中成為共同的主題,但是在不同歷史和文化的影響下,呈現不同的具體面貌。
❹ 中國文學中傳統的復仇模式有哪些2,體現出中國人怎樣的復仇觀
中國傾向於認為復仇是正義的、符合社會民眾心理要求的。
在中國,《史記》中趙氏孤兒的故事反映的是春秋時期的事,雖然可能並非信史,但司馬遷鄭重其事地記錄下來,並成為趙氏孤兒故事傳承的源頭之一。此後從北魏左延年所作的《秦女休行》與西晉傅玄所作的《龐氏有烈婦》,再到《聊齋志異·商三官》等。細致地考察,可以發現復仇主題已經滲入到中國的俠義文學、公案文學和志怪文學之中。在現當代文學中,復仇主題也是若隱若現,《白毛女》《閃閃的紅星》《洪湖赤衛隊》其實表現的都是革命化了的復仇故事。
中國的復仇主題文學作品比較明快,一般是惡人或惡勢力侵犯了主角、主角的家族或主角所在的陣營並得逞,主角長期隱忍,不忘復仇,積蓄力量或尋找時機,終於懲罰了惡人或惡勢力,大仇得雪。
中國的復仇主題文學作品復仇手段多樣,可以是自己復仇、家臣復仇、俠客復仇、尋找盟友復仇、借官府復仇,甚至是托鬼神狐怪復仇。
中國復仇主題文學中復仇就是作品的中心,是矛盾的焦點。
中國的民眾接受心理喜歡「大快人心」、「善惡有報」,而復仇主題文學先抑後揚,滿足了民眾心理。所以嚴格說來,中國復仇主題文學都是正劇而非悲劇。
❺ 魯迅 復仇 中路人的形象寓意
復仇作者:魯迅 選自《野草》 因為他自以為神之子,以色列的王〔2〕,所以去釘十字架。 兵丁們給他穿上紫袍,戴上荊冠,慶賀他;又拿一根葦子打他的頭,吐他,屈膝拜他; 戲弄完了,就給他脫了紫袍,仍穿他自己的衣服。〔3〕 看哪,他們打他的頭,吐他,拜 他…… 他不肯喝那用沒葯〔4〕調和的酒,要分明地玩味以色列人怎樣對付他們的神之子, 而且較永久地悲憫他們的前途,然而仇恨他們的現在。 四面都是敵意,可悲憫的,可咒詛的。 丁丁地響,釘尖從掌心穿透,他們要釘殺他們的神之子了,可憫的人們呵,使他痛得柔 和。丁丁地響,釘尖從腳背穿透,釘碎了一塊骨,痛楚也透到心髓中,然而他們自己釘殺著 他們的神之子了,可咒詛的人們呵,這使他痛得舒服。 十字架豎起來了;他懸在虛空中。 他沒有喝那用沒葯調和的酒,要分明地玩味以色列人怎樣對付他們的神之子,而且較永 久地悲憫他們的前途,然而仇恨他們的現在。 路人都辱罵他,祭司長和文士也戲弄他,和他同釘的兩個強盜也譏誚他。〔5〕 看哪, 和他同釘的……四面都是敵意,可悲憫的,可咒詛的。 他在手足的痛楚中,玩味著可憫的人們的釘殺神之子的悲哀和可咒詛的人們要釘殺神之 子,而神之子就要被釘殺了的歡喜。突然間,碎骨的大痛楚透到心髓了,他即沉酣於大歡喜 和大悲憫中。 他腹部波動了,悲憫和咒詛的痛楚的波。 遍地都黑暗了。 「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翻出來,就是:我的上帝,你為甚麼離棄 我?!)〔6〕 上帝離棄了他,他終於還是一個「人之子」;然而以色列人連「人之子」都 釘殺了。 釘殺了「人之子」的人們的身上,比釘殺了「神之子」的尤其血污,血腥。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註: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語絲》周刊第七期。 文中關於耶穌被釘十字架的事,是根據《新約全書》中的記載。 〔2〕以色列的王即猶 太人的王。據《新約全書·馬可福音》第十五章載:「他們帶耶穌到了各各他地方(各各他 翻出來,就是髑髏地),……於是將他釘在十字架上,……在上面有他的罪狀,寫的是猶太 人的王。」 〔3〕關於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情況,據《馬可福音》第十五章載:「將耶穌鞭打了,交 給人釘十字架。……他們給他穿上紫袍,又用荊棘編作冠冕給他戴上,就慶賀他說,恭喜猶 太人的王阿。又拿一根葦子,打他的頭,吐唾沫在他臉上,屈膝拜他。戲弄完了,就給他脫 了紫袍,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帶他出去,要釘十字架。」 〔4〕沒葯葯名,一作末葯,梵 語音譯。由沒葯樹樹皮中滲出的脂液凝結而成。有鎮靜、麻醉等作用。《馬可福音》第十五 章有兵丁拿沒葯調和的酒給耶穌,耶穌不受的記載。 〔5〕據《馬可福音》第十五章載:「他們又把兩個強盜,和他同釘十字架,一個在右 邊,一個在左邊。從那裡經過的人辱罵他,搖著頭說,咳,你這拆毀聖殿,三日又建造起來 的,可以救自己從十字架上下來罷。祭司長和文士也是這樣戲弄他,彼此說,他救了別人, 不能救自己。以色列的王基督,現在可以從十字架上下來,叫我們看見,就信了。那和他同 釘的人也是譏誚他。」祭司長,古猶太教管祭祀的人;文士,宣講古猶太法律,兼記錄和保 管官方文件的人。他們同屬上層統治階級。 〔6〕關於耶穌臨死前的情況,據《馬可福音》第十五章載:「從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 暗了。申初的時候,耶穌大聲喊著說:『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翻出來, 就是: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氣就斷了。」
❻ 魯迅《復仇》中路人的象徵意義
魯迅是個完美主義者,他終生都在追求理想的完美、人格的完美、道德的完美。他論敵的議論,總是鋒芒畢露,直入對手骨髓。
在《復仇》、《復仇(其二)》兩篇散文詩中,魯迅復仇的矛頭卻直指百姓——那些他一心想喚醒、想拯救的人。魯迅的這種「復仇」精神,是對愚昧百姓「怒其不爭」的體現,也是為了「引起療救的注意」。
《復仇》魯迅在《野草》的英文譯本的譯序中說:「因為憎惡社會上旁觀者之多,作《復仇》。」所謂的「旁觀者」及那種看客心態,在他的幾個小說中屢有描摹,但這文章裡面的被看者,倒是有些特別。
所以在《復仇》這篇文章裡面路人就是看客的代名詞;魯迅多次描摹過路人、看客的形象:《吶喊·阿Q正傳》曾描寫阿Q上法場時,「兩旁是許多張著嘴的看客」;《彷徨·示眾》里就寫到首善之區炎熱的馬路上,有犯人上街,「剎時間,也就圍滿了大半圈的看客」,「人們又須竭力伸長了脖子」,「竟至於連嘴都張得很大,像一條死鱸魚」。寫者亦是鄙夷之意。
所以這是魯大師描寫國民性的又一個經典。
❼ 列舉5部復仇的文學作品極其作者
為你奉上,請你參考:
1、《基督山伯爵》;大仲馬;
2、《呼嘯山莊》,艾米麗,勃朗特;
3、《哈姆雷特》,莎士比亞;
4、《趙氏孤兒》,紀君祥,元雜劇;
5、《竇娥冤》關漢卿;
❽ 請評價十九世紀文學中的復仇主題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的作品,產於15、16世紀。
個人認為最好的復仇主義的作品是《基督山伯爵》——大仲馬(16世紀)
至於到19世紀,英國文學作品在文學界並不顯著,世界發展較大的是以謝而頓為首的美國復仇主義。建議多看看謝而頓的書籍,裡面有不少復仇主題。多半的復仇主題都與商業經濟有關,工業革命以後,由農業轉到以商業為主,當時美國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大資本家壟斷美國經濟,不少小工廠相繼倒閉,導致社會普遍失業,復仇主題就是以商業為主線描寫家庭或人與人之間的「恩、怨、情、愁」。
❾ 看了魯迅的《復仇》怎麼寫賞析
《復仇》與《復仇(其二)》,是《野草》中命意比較明白的兩篇。魯迅曾解釋說:「因為憎惡社會上旁觀者之多,作《復仇》第一篇。」又說:「我在《野草》中,曾記一男一女,持刀對立曠野中,無聊人竟隨而往,以為必有事件,慰其無聊,而二人從此毫無動作,以致無聊人仍然無聊,至於老死,題曰《復仇》,亦是此意。」這段話還註明了他們倆的性別。
對「其二」,魯迅雖未有說明,但主題也較明顯,所寫耶穌被以色列人釘在十字架上的故事,是取自《聖經·新約》的《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這里侮辱、譏誚並動手釘殺耶穌的群眾,已經不是活得無聊的旁觀者了,他們竟然親手將解救自己的先覺者殺害,客觀上已起了幫凶的作用。
耶穌的這個結局,可以說概括了古今許多改革家與先行者的悲慘遭遇。無論是旁觀者還是幫凶者,對這些愚昧麻木的群眾,當然無所謂復仇。取名「復仇」,其實是表現了作者的深沉的悲憤。
《野草》中有不少用象徵主義方法寫的,而且藝術上極精緻的作品。但也並非每篇都是象徵主義,這兩篇《復仇》,用的是地地道道的浪漫主義方法,這說明《野草》的藝術方法是多樣的。
散文詩是詩,詩的品格是抒情。這兩部《復仇》都有很簡單的情節,但不是敘事性的,仍然是抒情的。抒情的方法就是通過詩中挺拔地矗立在群小中的正面形象,寄託作家的滿腔悲憤之情。兩篇都塑造了悲劇性的崇高的人物形象,這是很值得注意的。
人物形象與作家的情感,二而一地交融著。形象的客體(人物)不是卻同時又是抒情的主體(抒情主人公)。裸體男女以死人們的眼光,賞鑒這路人們的乾枯,耶穌「悲憫他們的前途」,「仇恨他們的現在」、這里都凝聚著一個先覺者在醜陋的人文環境中的寂然、愴然、憤然的感慨。正是這種情感,引起人們的強烈共鳴,產生了抒情的藝術力量。
再則,雖有情節,目的卻不在於交代某一報仇雪恥故事的本末,不過是借著那樣的場面,渲染人物在特定情景下的思想活動和感情波瀾。真正的目的還在抒發情感。
《野草》中的多數部分,包括這兩篇《復仇》,其藝術表現給人以特異之感。在《復仇》中,用了裸體男女的形象,這在當時無疑是相當特異的。首先這是為了承接開頭第一段,既然人的皮膚是薄的,鮮血是美的,那麼讓皮膚祼露在外,才能顯現這美。
其次,這里當然含有外來文化的影響,一男一女裸體共處的模式,可能始於《聖經·舊約》的《創世紀》,那伊甸園中的亞當夏娃的故事。我國傳統文藝中沒有這樣的模式;描寫裸體男女,也不合我們的欣賞習慣。
好在20年代已有許多人理解、接受希臘人體藝術,知道那些裸體的是神,是戰士,是英雄的形象(釘上十字架的耶穌,也是裸體的),從《復仇》給出的語言符號,可以聯想到《擲鐵餅者》、《赫爾克里斯》以至《大衛》的藝術形象。由聯想產生的健壯有力的體魄,肯定加強了復仇者的人格力量。
同時也與周圍的看客,形成強烈的對比。他們雖然著衣,而且「衣服都漂亮」,但卻是那麼無聊、卑瑣、渺小。這就極鮮明地把這兩種人完全區別了開來。這兩個用蔑視的眼光,對著周圍群眾的裸體人像,如果由雕塑高手做成塑像,為什麼不可以產生《拉奧孔》一般的效果呢?看來這題材不僅可以寫散文詩,也頗適於雕塑藝術。
《復仇(其二)》中的耶穌形象,也是外來的,中國現代文學作品中用他做題材的也極少。這兩篇散文詩說明魯迅從古希臘和希伯來文化中,也吸收了一些可用的因素,豐富自己的藝術創造。
人物形象身上貫注了作家的悲憤情緒,這是《復仇》和《復仇(其二)》的基本感情色彩。但在具體描繪中,突出的卻是輕蔑,用輕蔑來反襯悲憤,這和《記念劉和珍君》等文的直接描繪悲憤是不同的。
因為只有把悲憤化為輕蔑,才能完成「復仇」的主題;而輕蔑只有有了悲憤做內涵,才顯得那般深沉而堅實。在「其一」中,這輕蔑 是由路人們的反應表現出來的,即寫輕蔑的效果:「覺得有無聊鑽進他們的毛孔,覺得有無聊從他們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鑽出,爬滿曠野,又鑽進別人的毛孔中。……終至於面面相覷,慢慢走散。」
把「無聊」具體化為小爬蟲,游漫於空間,無孔不入,又非常活躍地鑽進鑽出,好像有孫悟空的瞌睡蟲一般的魔力。於是希求鑒賞他人者倒過來被他人所鑒賞,雙方調換了 位置。從這樣的藝術描繪中反射出輕蔑的力量。
在《復仇(其二)》中則直寫耶穌的感覺。他雖然感到透心的痛楚,但卻「痛得柔和」、「痛得舒服」,並且「沉酣於大歡喜和大悲憫中」。前者是肉體上的真實感覺,後者是心理上的滿足,二者完全相反。這正是對凌辱者的輕蔑所產 生的一種感覺轉換,而不是什麼表現為群眾視死如歸。
《復仇》和《復仇(其二)》在語言上,如選詞、表述、語調等,也頗特異。一些詞的使用法,如「這樣地至於永久」、「較永久地悲憫」等,或虛詞的疊用,如「甚而至於居然」等,還有某些誇張的修辭:「得到生命的飛揚的極致的大歡喜」等,都顯得很特別,與眾不同。這對於造成藝術的特異感,也是重要因素。
這里顯然有尼採的《查拉斯圖拉如是說》的影響,在魯迅的第一本雜文《熱風》,還有《野草》的某些篇中,都可以看到這類尼采式的語言的痕跡。這種語言的特異,也造成一種不俗、不諧、不訓的文章格調,有助於表現抒情主人公的背逆傳統和世俗的性格,加強了作品的批判力量。
(9)復仇文學形象擴展閱讀
《復仇》是魯迅創作的一篇散文詩,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語絲》周刊第七期。
概述
人的皮膚之厚,大概不到半分,鮮紅的熱血,就循著那後面,在比密密層層地爬在牆壁上的槐蠶更其密的血管里奔流,散出溫熱。於是各以這溫熱互相蠱惑,煽動,牽引,拚命地希求偎倚,接吻,擁抱,以得生命的沉酣的大歡喜。
但倘若用一柄尖銳的利刃,只一擊,穿透這桃紅色的,菲薄的皮膚,將見那鮮紅的熱血激箭似的以所有溫熱直接灌溉殺戮者;其次,則給以冰冷的呼吸,示以淡白的嘴唇,使之人性茫然,得到生命的飛揚的極致的大歡喜;而其自身,則永遠沉浸於生命的飛揚的極致的大歡喜中。
這樣,所以,有他們倆裸著全身,捏著利刃,對立於廣漠的曠野之上。
他們倆將要擁抱,將要殺戮……路人們從四面奔來,密密層層地,如槐蠶爬上牆壁,如馬蟻要扛鯗頭。衣服都漂亮,手倒空的。然而從四面奔來,而且拚命地伸長頸子,要賞鑒這擁抱或殺戮。他們已經豫覺著事後的自己的舌上的汗或血的鮮味。
然而他們倆對立著,在廣漠的曠野之上,裸著全身,捏著利刃,然而也不擁抱,也不殺戮,而且也不見有擁抱或殺戮之意。
他們倆這樣地至於永久,圓活的身體,已將乾枯,然而毫不見有擁抱或殺戮之意。
路人們於是乎無聊;覺得有無聊鑽進他們的毛孔,覺得有無聊從他們自己的心中由毛孔鑽出,爬滿曠野,又鑽進別人的毛孔中。他們於是覺得喉舌乾燥,脖子也乏了;終至於面面相覷,慢慢走散;甚而至於居然覺得乾枯到失了生趣。
於是只剩下廣漠的曠野,而他們倆在其間裸著全身,捏著利刃,乾枯地立著;以死人似的眼光,賞鑒這路人們的乾枯,無血的大戮,而永遠沉浸於生命的飛揚的極致的大歡喜中。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復仇(魯迅散文詩其一)
❿ 文學作品中復仇者的形象是怎樣的
《基督山伯爵》典型的復仇者
一般都是很無辜的人,遇害,走上復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