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貨幣學派和供給學派的區別
貨幣學派和供給學派有3點不同:
一、兩者的實質不同:
1、貨幣學派的實質:貨幣學是研究貨幣促進經濟增長、社會發展規律的學說,貨幣發行的價值總量,不能大於商品價值總量,否則會引起物價全面上漲,又稱貨幣學派,亦稱「貨幣主義」。是西方經濟學派之一。
2、供給學派的實質:供給學派亦稱「供給經濟學」、「供給方面經濟學」。著重從供給方面考察經濟現狀和尋求對策的一種經濟理論。相對於強調經濟需求的凱恩斯主義而言。
二、兩者的興起時間不同:
1、貨幣學派的興起時間: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在美國興起。
2、供給學派的興起時間:20世紀70年代出現於美國。
三、兩者的觀點主張不同:
1、貨幣學派的觀點主張:弗里德曼強烈反對國家干預經濟,主張實行一種「單一規則」的貨幣政策。這就是把貨幣存量作為唯一的政策工具,由政府公開宣布一個在長期內固定不變的貨幣增長率,這個增長率應該是在保證物價水平穩定不變的條件下 ,與預計的實際國民收入在長期內會有的平均增長率相一致。
2、供給學派的觀點主張:供給學派認為,政府支出不論是公共支出還是轉移支付,都或多或少起著阻礙生產的作用。公共支出中有些是浪費資源,有些雖然對經濟有益,但效率很低。因此,他們主張大量削減社會支出,停辦不必需的社會保險和福利計劃,降低津貼和補助金額,嚴格限制領受條件。
(1)供給派經濟學擴展閱讀:
弗里德曼認為,貨幣需求函數是一個穩定的函數,其動向是可以預測的。理由是:
1.影響貨幣供給和需求的因素相互獨立。弗里德曼指出,影響貨幣供應的若干主要因素,並不影響貨幣需求。貨幣需求主要受制於函數式中的那些變數。
2.在函數式的變數中,有些自身就具備相對的穩定性(如U、W),有些只在很少情況下才影響貨幣需求(如1/p dp/dt),因而它們不會破壞貨幣需求函數的穩定性。貨幣需求函數的最主要影響因素是收入與利率。
3.貨幣需求函數的倒數——貨幣流通速度基本上是一個穩定的函數。弗里德曼認為:從實證來看,貨幣流通速度有一定的穩定性和規則性,有規律可循。依據經驗,流通速度往往與收入保持「正一致性」,即同方向變動關系。收入提高,流通速度加快;反之亦然。弗里德曼通過對美國貨幣史的長期研究,論證出貨幣流通速度在長期內是十分穩定的,至於在短期內,用永恆收入的概念來考慮也是穩定的。他在《貨幣數量說-一種重新表述》一文中,曾把貨幣需求函數寫成另一種形式:
此式表明貨幣流通速度函數V是收入Y對貨幣數量M之比,弗里德曼指出,「只要Y是永恆收入,Y對M的比率就會不變」。所以貨幣流通速度無論在長期還是在短期內,都是一個穩定的函數。
2. 凱恩斯主義、貨幣學派和供給學派的主張有何不同
1、優缺點不同
貨幣學派依靠貨幣自由調節市場,供給學派依靠供給自由調節市場,貨幣學派及供給學派的理論被稱為反凱恩斯主義,不是因為不主張政府進行干預,而是要求減少政府的干預。
其與凱恩斯主義的主要區別在兩點:政府幹預的度;影響經濟的主要因素或者說關鍵因素是什麼。優點就是強調市場規律,缺點就是忽略了國家的宏觀調控,太注重市場規律當然會引起經濟危機。
2、主張不同
凱恩斯主義的經濟主張,充分就業,刺激消費需求;運用貨幣政策,擴大投資需求,加強國家經濟干預,促進經濟發展。
貨幣學派的主張是影響經濟發展的是貨幣供應量,因此主張控制貨幣供應量,反對擴大政府開支、增加預算來對付衰退和擴大就業。
供給學派的主張是在供給和需求關繫上,供給創造需求,只要供給充足。需求就會跟上,整個社會經濟就會穩定增長,主張減稅刺激經濟發展。
3、目的和措施不同
供給學派認為,控制貨幣數量增長的目的不應只是與經濟增長相適應,而是為了穩定貨幣價值。貨幣價值保持穩定,人們的通貨膨脹心理就會消失。在安排貨幣收入時,人們就樂意保存貨幣,不去囤積物資,選擇生產性投資,不做投機性投資。
同時,貨幣價值穩定又是保證財政政策,發揮促進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如何保持貨幣價值穩定,拉弗、萬尼斯基、肯普等堅持必須恢復金本位制。
3. 經濟學中的供給學派是什麼意思
供給學派是 20 世紀 70 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個經濟學流派。該學派強調經濟的供給方面,認為需求會自動適應供給的變化,因而得名。
該學派認為,生產的增長決定於勞動力和資本等生產要素的供給和有效利用。個人和企業提供生產要素和從事經營活動是為了謀取報酬,對報酬的刺激能夠影響人們的經濟行為。自由市場會自動調節生產要素的供給和利用,應當消除阻礙市場調節的因素。
該學派的先驅者是加拿大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芒德爾。 70 年代初,他多次批評美國政府的經濟政策,提出同凱恩斯主義相反的論點和主張。 1974 年他反對福特政府徵收附加所得稅控制物價的計劃,主張降低稅率、鼓勵生產,同時恢復金本位、穩定美元價值來抑制通貨膨脹。
芒德爾的論點引起拉弗和萬尼斯基的注意和贊賞,拉弗進一步研究並發展了芒德爾的論點。當時的美國國會眾議員肯普也很重視芒德爾的主張,他任用羅伯茨為他擬定減稅提案,聘請圖爾進行減稅效果的計量研究。
供給學派認為, 1929 ~ 1933 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並不是由於有效需求不足,而是當時西方各國政府實行一系列錯誤政策造成的,薩伊定律完全正確,凱恩斯定律卻是錯誤的。
供給學派重新肯定薩伊定律以後,進而確認生產的增長決定於勞動力和資本等生產要素的供給和有效利用,在生產要素中資本至關緊要。資本積累決定著生產增長速度,應當鼓勵儲蓄和投資。
供給學派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個人和企業提供生產要素和從事經營活動都是為了謀取報酬或利潤。因此,對報酬和利潤的刺激會影響經濟主體的行為。對實際工資的刺激將影響勞動力的供給;對儲蓄和投資報酬的刺激會影響資本的供給和利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能夠使生產要素供需達到均衡和有效利用。應當消除不利於生產要素供給和利用的因素。
供給學派指出,政府的經濟政策是經濟主體經營活動的刺激因素,其中財政政策最為重要。在分析經濟政策對行為的影響時,供給學派反對凱恩斯主義只注意政策對經濟主體收入和支出的效果,而是強調政策對生產活動的作用。
供給學派著重分析稅制對生產要素供給和利用的效果。他們指出,經濟主體從事經營活動所關心的並不是獲得的報酬或利潤總額,而是減去各種納稅後的報酬或利潤凈額。在累進稅制條件下,邊際稅率又是關鍵因素。因為經濟主體是否多做工作,或增加儲蓄和投資,要看按邊際稅率納稅後增加的凈報酬是否合算。
他們認為稅率影響經濟主體行為是通過相對價格變化實現的,稅率提高,納稅後凈報酬減少。就勞動力看,這意味著休閑對做工的價格下降,人們就會選擇休閑而不去做工,勞動力供給就會減少。就資本看,這意味著消費對儲蓄和投資的價格下降,人們就樂意把收入用作消費而不用作儲蓄和投資,資本供給就會減少。此外,經濟主體為了逃避高稅率,還把經濟活動從市場轉入地下。這些都會使生產要素供給減少,利用效率降低,使生產下降。
供給學派進而分析稅率與稅收的關系。因為稅收是稅率與稅收基礎的乘積,稅率變動既然影響生產,就必然影響稅收。拉弗首次把稅率與稅收的關系製成模型,畫在直角坐標圖上,這就是以拉弗命名的拉弗曲線。
供給學派認為,政府支出不論是公共支出還是轉移支付都或多或少起著阻礙生產的作用公共支出中有些是浪費資源,有些雖然對經濟有益,但效率很低。社會支出阻礙生產的作用較為嚴重。失業保險津貼使人們寧願失業而不去尋找工作或從事報酬低的工作。福利補助嚴重削弱人們儲蓄的積極性,滋長人們的依賴性,不僅不減輕反而擴大貧困並使貧困永久化。因此,他們主張大量削減社會支出,停辦不必需的社會保險和福利計劃,降低津貼和補助金額,嚴格限制領受條件。
供給學派認為,政府管理經濟的法律條例多數具有阻礙生產的效果。首先是加重企業負擔,提高產品成本。其次是企業為了遵守法律條例,不得不縮減研究開發支出和生產性投資,停止技術改革。更嚴重的是挫傷企業的創新精神和風險投資,造成生產率增長停滯。政府應當放寬對經濟的管理,增強市場機制。
供給學派雖然同意貨幣主義的基本觀點,但在控制貨幣數量增長的目的和措施上同貨幣學派大相徑庭。供給學派認為,控制貨幣數量增長的目的不應只是與經濟增長相適應,而是為了穩定貨幣價值。貨幣價值保持穩定,人們的通貨膨脹心理就會消失。在安排貨幣收入時,人們就樂意保存貨幣,不去囤積物資;選擇生產性投資,不做投機性投資。同時,貨幣價值穩定又是保證財政政策發揮促進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如何保持貨幣價值穩定,拉弗、萬尼斯基、肯普等堅持必須恢復金本位制。
供給學派的論點和主張受到西方經濟學界各方關注。凱恩斯主義者薩繆爾森認為,它既沒有經濟史上的有力證據,又缺乏理論分析上的合理推斷。
考慮稅率變動的影響時,片面強調對生產的效果,忽視對需求的影響,從而誇大減稅對經濟增長的作用。
對於供給學派所說減稅不會導致出現財政赤字,即使發生赤字對經濟也無任何妨礙,赤字會自行消失,認為純屬無稽之談。評論者一致指出降低邊際稅率是為富人謀利。因為全面降低累進稅率,高收入階層獲得減稅的好處要比低收入階層多。削減社會支出則使低收入階層直接受到損失。據美國城市研究所研究, 1981 年美國總統里根實施全面降低所得稅率和削減社會支出後,美國家庭收入分配不均程度顯著加大。評論者引用美國普查局公布的關於貧困線下人口連年猛增的統計,證明美國社會貧困加重。
政府幹預經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並非政治家任意設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國家在資源分配和利用、保持經濟穩定、收入再分配等方面的干預和調節,對經濟發展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制訂生產安全、環境保護等法律條例,雖然增加了企業負擔,但保護了社會利益。
恢復金本位制將大大縮減貨幣供應量的增長,使經濟陷入長期衰退。指出貨幣歷史表明金本位並不能保證物價穩定。
4. 供給的經濟學概念
經濟學中的供給是指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上生產者願意並且能夠提供的一定數量的商品或勞務。
能夠提供給市場的商品總量。包括已經處在市場上的商品的流量和生產者能夠提供給市場的商品的存量。
供給的范圍和水平取決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一切影響社會生產總量的因素也都影響供給量;但是,市場供給量不等於生產量,因為生產量中有一部分用於生產者自己消費,作為貯備或出口,而供給量中的一部分可以是進口商品或動用貯備商品。提供給市場的商品,不僅具有滿足人類需要的使用價值,而且具有凝結著一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價值。因此,供給不單純是一種提供一定數量的特定的使用價值的行為,而且還是實現一定價值量的行為。 卡爾·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及的影響供給的因素(供給函數)
1.商品本身的價格:一般來說,一種商品的價格越高,生產者提供的產量就越大。相反,商品的價格越低,生產者提供的產量就越小。
2.相關商品的價格:《資本論》中舉了一個實例——如果咖啡的價格上漲了,可可的價格不變,一些可可生產者會轉向生產咖啡,可可的供給量必然減少。
3.生產技術的變動:生產技術的變動也影響生產成本。在一般情況下,生產技術隨著經濟活動的發展不斷提高。一次生產技術的變化一般是單方向的,當生產技術提高時,在同一價格水平上使供給量增加。
4.生產要素的變動:生產要素價格變化,導致生產成本發生變化。生產要素價格上漲表明生產成本增加,在同一價格水平上,供應量減少:反之,生產要素價格下降,使生產成本減少,在同一價格水平上,供給量增加。
5.政府的稅收和扶持政策:這實際上也影響到生產成本的變化。政府如果增加稅收,生產者的負擔則加重,供給便會減少,反之則會增加。
6.廠商對未來的預期:如果行情看漲,廠商就會減少供給;反之亦然。
7.自然條件:如水果、蔬菜等季節性較強的產品,在生產旺季,供給自然會大於其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