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學經濟 » 薩繆爾森經濟學內容體系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薩繆爾森經濟學內容體系

發布時間: 2021-03-26 16:20:05

① 薩繆爾森的《經濟學》的問題

薩繆爾森的《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合訂本,內容完全一樣!但是價格比買一本《微觀..》加一本《宏觀..》要便宜。你看完經濟學就知道出版社為什麼要這樣出版了!這樣做出版社能獲得怎樣的利益。
我買的是第十八合訂本,前面是微觀部分,後面是宏觀部分!

②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與薩繆爾森的《經濟學》

這兩本書我都讀過,不過我推薦曼昆的《經濟學原理》 因為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學有了重大發展,這就使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把經濟學作為一門科學來看待。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正反映了這種趨勢,曼昆認為:「科學的本質是科學方法——冷靜地建立並檢驗有關世界如何運行的各種理論,這種方法適用於研究一國經濟,就像適用於研究地心引力或生物進化一樣。」可見,曼昆完全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考慮經濟學的作用,正是他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才有了我們今天為之傾倒的《經濟學原理》。這本書創造了兩次吉尼斯世界記錄:一是本書還沒有完稿時,出版商就出價140萬美元買下版權,從而創下經濟學著作賣價的吉尼斯世界紀錄;二是本書一出版便很快風行美國,出版僅3個月就被300多所大學採用作為教材,其英文版發行量在1998年出版當年就高達20萬冊,成為世界上首版最成功的經濟學教材,其暢銷速度與暢銷數量又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 這個書中還包括 經濟的十大原理 而薩繆爾森的《經濟學》只是單純的講了他理解經濟學 所以我隆重的推薦曼昆的《經濟學原理》 以上是我對您問題的回答 如還有什麼不懂可以加我QQ QQ——604819308 希望您能採納我的回答 謝謝

③ 曼昆《經濟學原理》與薩繆爾森《經濟學》的區別

1、主要特點: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看上去更加行文簡單、說理淺顯,即便完全沒有接觸過經濟學的人也可以閱讀;

但薩氏《經濟學》全書結構宏偉,字里行間,三言兩語,每有深意,可謂在經濟學中蘊涵著哲學氣息,對經濟學有一個完備的認識框架。

(3)薩繆爾森經濟學內容體系擴展閱讀

1、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對經濟學中的三大部分——政治經濟學、部門經濟學、技術經濟學都有專門的論述,讀過這本書的人都看到他從宏觀經濟學到微觀經濟學,從生產到消費,從經濟思想史到經濟制度都比前人有新的創見。

這部著作在內容、形式的安排上也可謂匠心獨具,他在每一章的開頭加上歷代名人的警句,言簡意賅地概括全章的主題,使讀者不像是在啃枯燥的理論書,而是在讀一部有文學色彩的史書。

2、薩氏《經濟學》全書總共34章,前23章是微觀部分,後11章是宏觀部分,該書第一章提出了經濟學的十大原理,以此作為全書的中心。在全書中,曼昆盡可能地經常回到應用與政策方面的問題上,大多數的章節也包括了如何應用經濟學原理的案例研究。

④ 曼昆經濟學原理與薩繆爾森的經濟學什麼大的區別和聯系!!!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最簡單通俗。薩氏的《經濟學》已有十八版,絕對經典,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薩繆爾森的《經濟學》以及他的學生斯蒂格利茨的《經濟學》則在當今中國影響最大。
之所以影響大,三本書的原因卻又不盡相同。曼昆的作品顯然是得益於新聞媒體的推廣——哈佛高才生、年輕有為、140萬美元的出版費創下經濟學教材吉尼斯世界紀錄。而到斯蒂格利茨2001年獲得諾貝爾獎之後,他的《經濟學》才得以迅速傳播。薩繆爾森的《經濟學》能夠18次再版,則完全是靠它內容的絕對經典。正如1948年時任《財富》雜志編輯的哈佛大學教授約翰·肯尼思·加爾布雷斯為第一版所作的書評中所寫的:「下一代人將跟隨薩繆爾森來學習經濟學。」
在我上大學之初,正值薩繆爾森《經濟學》第14版在中國風靡。不過,我所在的學校推銷自己的院編教材給學生們用,結果,學生們盡管不懂經濟究竟為何物,但還是對沒有機會在課堂上受教這本經典《經濟學》而憤憤不平。後來,為了彌補這種「制度上的落後」,許多人都私下裡買了這本經典教材,熟讀之後才發現經典與糟粕之間到底有多大的橫溝。記得畢業收拾行囊時,我看到一位仁兄把薩氏的著作小心翼翼地收到包里,而那本院編教材卻可憐地躺在收廢紙老頭的板車上「暴屍街頭」。
作為新古典學派的代表人物,把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結合在一起是薩繆爾森的首創。薩繆爾森是在其教科書中首先以凱恩斯的就業理論與財政政策為重點,配合以傳統的價值與分配理論而取得成功的第一人,這種結構現已成為各家編寫經濟學教科書的標准模式。
這本書另一個值得稱道的地方就是,它強調內容的深入淺出。薩繆爾森在該書第一版序言開頭的一句話中指出,「本書主要是為那些把經濟學作為綜合教育一部分的讀者寫的。」薩繆爾森雖然是一位著名的數理經濟學家,但為了使未接觸過經濟學的讀者易於理解吸收這本教科書的內容,他不使用數學模型。
當然,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看上去更加行文簡單、說理淺顯,極便利完全沒有接觸過經濟學的人閱讀。但薩氏《經濟學》全書結構宏偉,字里行間,三言兩語,每有深意,可謂在經濟學中蘊涵著哲學氣息。讀完此書,讀者可以對經濟學有一個完備的認識框架。而且學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
盡管如此,隨著時代的變遷,薩繆爾森的教科書還是暴露了它的局限性,也遭致了許多的批評。薩繆爾森也意識到了自己的理論內容需要及時修正。例如第13版發行時,薩繆爾森深感美國儲蓄率已經過低,開始提請人們關注儲蓄水平和經濟增長之間存有密切的關系。時至今日,我們也看到了這本經典經濟學著作在以幾乎每3年一版方式來保持它的新鮮性。
不過,即使時事無常,薩繆爾森也極其強調經濟學的核心理論,他認為,「支持整個經濟學的還是一些基本概念」,如稀缺、效率、貿易收益和比較優勢原則,決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自身的重要,因為那就是所謂的經典。

⑤ 薩繆爾森對經濟學有什麼貢獻

薩繆爾森對西方經濟學主要貢獻,集中體現在他提出的新古典綜合理論體系,即專他屬的著作《經濟學》一書中。薩繆爾森將凱恩斯主義和新古典經濟學二者加以結合,形成了「新古典綜合」的理論體系。按照該體系,既然凱恩斯主義的政策可以把資本主義穩定於充分就業的水平,那麼新古典經濟學關於資源最有效的利用和消費者最大滿足的結論仍然是正確的。

⑥ 薩繆爾森的理論

薩繆爾森的研究范圍橫跨經濟學、統計學和數學多個領域,他對經
濟學的三大組成部分——政治經濟學、部門經濟學和技術經濟學,都有獨
到的見解;他把凱恩斯主義和傳統的微觀經濟學結合起來,形成「新古典
綜合學派」的理論體系;他還一直熱衷把數學工具運用於靜態均衡和動
態過程的分析,以物理學和數學論證推理方式研究經濟,為數理經濟學
的現代化作出了貢獻。此外,他還通過對乘數和加速數聯合作用的分
析,把兩者巧妙地合而為一,揭示出了乘數與加速數的內在聯系;在關
於經濟增長論的論述、關於「社會福利函數」的論述和對比較成本說中
的「赫克雪爾——俄林原理」的補充等的方面,都為經濟理論貢獻了珍
貴的思財產。薩繆爾森的理論維護和傳播了傳統西方經濟學說,促進了
經濟理論數學化的發展,成為西方世界久負盛名的經濟學巨子。因此他
的著作一版再版,在世界各國享有很高的聲譽。
薩繆爾森的著作主要有:《經濟分析基礎》(1947年),《經濟學》
(1948年,至今已出了14版),《線性規劃與經濟分析》(與多爾夫曼索
洛合著,1958年),《薩繆爾森論文集》(3卷本集,1965年,1966年,
1972年)等。

(一)斯托爾珀—薩繆爾森定理
生產要素報酬就是生產要素的收益,要素報酬等於要素的邊際產品價值。要素的邊際產品也就是要素的邊際生產率。
在短期內,雖然產品價格會因為國際貿易而發生變化,但生產要素還來不及在部門間流動。因此,國際貿易在短期內隻影響產品價格。從前面的分析中我們知道,一國出口產品的相對價格會上升,進口產品的相對價格會下降。由於MPL和MPK不變(因為生產要素不流動),而出口產品價格(PX)上升,所以出口行業使用的勞動和資本的報酬(WX,RX)都會增加。反過來,由於進口產品價格(PM)下降,進口競爭行業使用的勞動和資本的報酬(WM,RM)都會減少。也就是說,出口行業的生產要素所有者受益,而進口競爭行業的生產要素所有者受損。
長期來看,生產要素可以在各產業間自由流動。國際貿易對生產要素報酬的影響就要結合產品價格和要素邊際生產率的變化來分析。由於貿易的結果使出口行業的資本和勞動受益,報酬提高,進口競爭行業的資本和勞動就會向出口行業流動。這里我們假定出口行業是勞動密集型的,進口競爭行業是資本密集型的。這樣,進口競爭行業的資本—勞動比率較高,當本國進口競爭產品產量因國際貿易而減少後,轉移出來的資本就比勞動多;另一方面,勞動密集型的出口行業的勞動—資本比率相對較高,在出口產品產量擴大後對勞動的需求大於對資本的需求。這樣,從進口競爭行業轉移出來的資本多,但需求少;轉移出來的勞動少,但需求卻更多。結果就是資本相對過剩,勞動相對不足。如果兩個行業都按照原來的資本—勞動比率生產的話,就會有一部分資本閑置下來。
但是,當資本過剩時,它就會變得相對便宜,這樣閑置的資本就會被兩個行業吸收,以用來替代相對稀缺從而昂貴的勞動(這里我們假定勞動和資本可以相互替代)。這樣,兩個行業都會比貿易前投入更多的資本來替代勞動,於是它們的資本—勞動比率都會比貿易前提高。由於資本投入增加,各行業中的勞動邊際生產率提高,而資本邊際生產率則因為資本投入增加而下降。結果對出口行業而言,由於PX提高,MPL也提高,所以WX也就上升,也就是出口行業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的報酬提高;對進口行業而言,由於PM下降,MPK也下降,所以RM也就下降,也就是進口競爭行業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的報酬下降。
在以上的長期分析中,國際貿易對出口行業資本報酬的影響以及對進口行業勞動報酬的影響是不確定的,但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推導來說明這兩種要素報酬的變化:我們的分析一直假設貿易前兩個國家國內要素市場是均衡的,這樣,出口行業的工資水平和進口行業的工資水平就是相等的,即WX = WM,同樣,出口行業的利潤水平和進口行業的利潤水平也是相等的,即RX = RM。在貿易後的要素市場也將形成均衡,從而進出口行業的工資和利潤在新的均衡狀態下也必然是相等的。這樣,開展貿易後,我們已經推導出出口行業的工資將上漲,進口行業的利潤將下降。那麼,在貿易後WX = WM,RX = RM的情況下,進口行業的工資水平WM也會上升,而出口行業的利潤水平RX也會降低。
把以上分析歸納起來,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長期來看,開展國際貿易後,出口產品生產中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也就是本國充裕的生產要素)的報酬會提高,而進口產品生產中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也就是本國稀缺的生產要素)的報酬會下降,而且無論這些生產要素在哪個行業中使用都是如此。這個結論是由美國經濟學家斯托爾珀(Wolfgang Stolper)和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論證的,因此稱為「斯托爾珀—薩繆爾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從上面的分析中還可以看出,發生國際貿易後,由於生產要素報酬(價格)是產品價格與要素邊際生產率的乘積,所以生產要素報酬的變動會超過產品價格的變動。這一結果被稱為國際貿易的「放大效應」(magnification effect)。

(二)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
只要存在產品價格的差異,兩國就會繼續開展貿易,但最終的結果將是兩國兩種產品的價格完全相等,而生產要素的價格也完全相等,此時如果其他條件不變,貿易也就停止。兩國間開展貿易的結果會使兩國的生產要素價格最終相等這一趨勢被稱為「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由於這一定理是由薩繆爾森根據赫克歇爾—俄林模型的邏輯論證的,因此該定理又稱為「赫克歇爾—俄林—薩繆爾森定理」。

⑦ 薩繆爾森《經濟學》內容介紹

經濟學更偏重於理論,且經濟類專業的課程實用性都比較強。本專業要求學生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和相關的基礎專業知識;了解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熟悉黨和國家的經濟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中外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現狀;了解經濟學的學術動態;具有運用數量分析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進行社會經濟調查、經濟分析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具有較強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
經濟學專業就業前景很好,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
其他的
主幹學科:
經濟學。
主要課程:
政治經濟學、《資本論》、西方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經濟學說史、發展經濟學、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包括社會調查、畢業實習,一般安排12周。
學年:
4年
授予學位
經濟學學士
備註:
相近專業:財政學 經濟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財政學 金融學 國民經濟管理 貿易經濟 保險 金融工程 稅務 信用管理 網路經濟學 體育經濟 投資學 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 房地產經營與估計
業務培養目標業務培養要求畢業生能力相關專業本專業培養具備比較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基礎,熟悉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比較熟練地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知識面較寬,具有向經濟學相關領域擴展滲透的能力,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要求學生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理論和相關的基礎專業知識,了解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熟悉黨和國家的經濟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中外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現狀;了解經濟學的學術動態;具有運用數量分析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進行社會經濟調查、經濟分析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具有較強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的專門人才,能熟練掌握一門外語。

1.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當代西方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
2.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和計算機應用技能;
3.了解中外經濟學的學術動態及應用前景;
4.了解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
5.熟悉黨和國家的經濟方針、政策和法規;
6.掌握中外經濟學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經濟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國際經濟與貿易 財政學 金融學 國民經濟管理 貿易經濟 保險 環境經濟 金融工程 稅務 信用管理 網路經濟學 體育經濟 投資學 環境資源與發展經濟學 海洋經濟學 國際文化貿易

⑧ 經濟學的基本內容,跪求!

經濟學基本原理是作為經濟學科學體系的出發點的公理、由科學的經濟學公理推導出來的經濟學定理。不同的經濟學範式有不同的經濟學基礎理論,但只有科學的經濟學才有經濟學基本原理。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一般均衡論,對稱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對稱平衡論。對稱平衡論是經濟學的最基本原理
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即價值的創造、轉化、實現的規律——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型。政治經濟學根據所代表的階級的利益為了突出某個階級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發從某個側面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科學經濟學自覺從整體上研究價值規律或經濟規律。對稱經濟學就是科學經濟學。經濟學的核心是經濟規律;在對稱經濟學看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展開和具體表現,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後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的,是政治經濟學而不是科學的經濟學。要研究經濟發展的規律就必須從整體上統一研究經濟現象,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是統一的經濟體中對稱的兩個方面,所以在科學的對稱經濟學範式框架中,有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之分,沒有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之別;而政治經濟學總是把經濟學分為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

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的規律即價值的創造、轉化、實現的規律——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分為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經濟學兩大類型

中國經濟學是中國人根據中華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對稱邏輯思維方式創立的具有高度原創性的新的經濟學範式,在理論基礎、體系結構、實踐功能方面同現有的西方經濟學流派有本質的不同;既反映人類一般經濟規律、又反映中國經濟特殊規律,能有效解釋中國經濟現象、指導中國經濟發展、成為中國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理論基礎的經濟學理論體系。在全球化時代,中國經濟學應是西方經濟學合乎邏輯的發展,是對後者的相容和超越;中國經濟學代替西方經濟學成為人類經濟學的主流,是通過空間交替展示時間之矢的人類經濟思想發展的自然歷史過程。中國經濟學是東方經濟學的代表,也是東方經濟學的典型形態。中國經濟學是範式概念,而不僅僅是地域概念,對稱、非線性、復雜系統論是中國經濟學範式的基本特徵。中國經濟學範式就是對稱經濟學範式。改革開放以前在中國推行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或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改革開放以後在中國流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等都不是中國經濟學;僅僅提出建構中國經濟學的設想,而沒有形成中國經濟學範式和體現中國經濟學範式的經濟學體系,也不是中國經濟學。由經濟學基本概念、范疇與范疇體系組成的理論體系,包括一般的理論經濟學與特殊的理論經濟學。人類經濟學、科學經濟學是一般的理論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是特殊的理論經濟學。理論經濟學為分支經濟學提供理論基礎。科學的理論經濟學是反映人類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的經濟學理論,由經濟學公理、定理與定理體系組成。科學的理論經濟學不但有經濟學基礎理論,而且有經濟學基本原理。政治經濟學只有經濟學基礎理論,沒有真正的經濟學基本原理。政治經濟學分為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科學的理論經濟學是整體經濟學,是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的統一。[3] [19]
經濟學家曾經給出定義:
經濟學研究的是一個社會如何利用稀缺的資源生產有價值的商品,並將他們在不同的個體之間進行分配。
——保羅·薩繆爾森《經濟學》[5]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財富的學問,同時也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馬歇爾《經濟學原理》[20]
一般學者會把研究范圍歸納入「微觀」或「宏觀」層面。「微觀經濟學」研究的是個體或個體與其他個體間的決策問題,這些問題包括了經濟物品的消費、生產過程中稀缺資源的投入、資源的分配、分配機制上的選擇等等。「宏觀經濟學」則以地區、國家層面作為研究對象,常見的分析包括收入與生產、貨幣、物價、就業、國際貿易等問題。
一般情況下,經濟學理論建基在理性的「極大化」這假設之上,每個人都會在局限下選取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在經濟學理論中的假設真假並不重要,只要假設推論出來的可被驗證含意,能夠解釋及推測現實世界,我們就接受這個理論。但是奧地利經濟學的理論是建立在人是有目的的行動的行動公理基礎之上。其學派旗幟鮮明的反對把理性狀態和極大化作為經濟學的邏輯前提。
凡是有解釋能力的理論,都一定有被事實推翻的可能性(refutable by facts),但未被事實推翻。 我們永遠不能證明一個理論,因為下一次的事件總會有機會推翻該理論。
日常中經濟問題主要分為兩點:
1.研究人預期在不同的選擇下「將會怎樣」;
2.探討人在選擇下「該要怎樣」。
前者稱為「實證經濟學」,後者稱為「規范經濟學」,而日常在學校教授的經濟學課程屬於「實證經濟學」。